1169《临床药理学》西南大学网教19秋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1169)《临床药理学》西南大学18年12月参考资料

(1169)《临床药理学》西南大学18年12月参考资料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一、判断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道题2.0分,共12.0分)1.阿司匹林引起的凝血障碍可用链激酶预防对错2.免疫抑制药是一类特异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对错3.一般认为在服毒后,宜24小时内洗胃最有效对错4.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合用治疗严重感染的目的是增强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对错5.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理是直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对错6.选择性COX-2抑制药与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相比较,主要优点是胃肠道不良反应少对错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道题4.0分,共48.0分)1.关于二期临床试验对病例数要求的描述,正确的是A.病例数应达到100例B.病例数应达到500例C.病例数应达到800例D.病例数应达到300例2.老年机体在药物吸收方面的变化,正确的是A.胃酸分泌减少,所有药物吸收均减少B.肝血流量下降,而造成普蔡洛尔等药物的首关效应减少,血药浓度增高C.胃肠道活动度下降,而造成药物吸收减少D.胃肠蠕动减慢,延长了药物吸收表面接触时间,所有药物吸收均增加3.目前国内实施TDM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A.放射免疫法B.微生物法C.荧光偏振免疫法D.光谱法4.新生儿药动学特点不包括()A.绝大多数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于成人B.血一脑脊液屏障通透率高C.肾清除率较低、肾小管排泄能力差D.血浆蛋白浓度低、亲和力低,药物易被置换血一脑脊液屏障通透率高肾清除率较低、肾小管排泄能力差5.新生儿应用长效磺胺等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主要可诱发A.溶血、黄疽、高胆红素脑病和高铁血红蛋白症B.神经系统毒性反应C.灰婴综合征D.出血6.A型不良反应A.与药物剂量相关B.发生率低C.不可预见D.死亡率高7.下列哪项不是受试者的权力A.自愿参加临床试验B.选择进人某一组别C.有充分的时间考虑是否参加试验D.自愿退出临床试验8.摇头丸禁止应用,主要由手其中含有()A.B.C.D.A.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B.致幻剂C.大麻D.中枢兴奋药9.下列哪一种疾病不属于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A.对药物的超敏反应B.药物所致新生儿溶血、黄疽和高胆红素脑病C.灰婴综合征D.再生障碍性贫血10.下列哪项有关伦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的表述是完全正确的A.必须由医学专业人员组成B.必须由以上两类人员共同组成C.必须由非法律专业人员组成D.必须由非医学专业人员组成11.在I期临床试验中,抗肿瘤药应在A.肿瘤患者中进行试验B.普通轻症患者中进行试验C.以上均不是D.健康人中进行试验12.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A.所有的不良反应B.严重的不良反应C.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D.新的不良反应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20.0分,共40.0分) 1.简述老年人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答:老年人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包括:(1)老年人使用脂溶性抗生素时,体内易蓄积;应用非脂溶性抗生素时,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升高。

西南大学19年9月[1136]《药理学》大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19年9月[1136]《药理学》大作业答案
A.哌唑嗪
B.利血平
C.硝普钠
D.莫索尼定
7.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目的错误的是(C)
A.改善血流动力学变化
B.提高心排出量
C.逆转心室肥厚
D.降低血液黏滞度
8.窦性心动过速最佳选择药物是(D)
A.奎尼丁
B.美西律
C.苯妥英钠
D.普萘洛尔
9.抗心绞痛药共有的药理作用是(C)
A.降低儿茶酚胺的生成B.扩张冠状动脉
2.试述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主要药理作用。(10分)
2.答:(1)对代谢的影响:①糖代谢;②蛋白质代谢;③脂质代谢;③核酸代谢;⑤水和电解质代谢。 (2)允许作用:可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3)抗炎作用:急性期主要抑制渗出及炎症细胞浸润;慢性期主要抑制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 (4)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抑制免疫过程的多个环节;减少过敏介质的产生。 (5)抗休克作用:与调节心血管功能、稳定溶酶体膜、提高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有关。 (6)其他作用:①退热作用:用于严重的中毒性感染;②调节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等增加;但减少血中淋巴细胞数量;③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欣快、激动、失眠,偶尔诱发精神病,大剂量对儿童可致惊厥;④骨骼:骨质疏松。 (7)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胃粘液分泌减少
二、是非题(每空1分,共5分)
1.多巴胺不可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错)
2.弱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不易解离,在酸性环境中易于解离。(对)
3.阿托品可以使内脏平滑肌松弛,腺体分泌减少。(对)
4.肾上腺素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管舒张。(错)
5.帕金森病患者因黑质有病变,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增强,而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减弱,因而产生帕金森病的肌张力增高症状。(错)

(1169)《临床药理学》复习题(含答案)

(1169)《临床药理学》复习题(含答案)

(1169)《临床药理学》复习题一、解释题1.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参考答案: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映:引起死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2.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参考答案:是指最小有效血药浓度至最小中毒浓度之间的血药浓度范围,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反映了大多数人血药浓度的有效范围,他是一种统计学上的结论,又称为‘治疗窗’。

3.药物滥用参考答案:药物滥用指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或不间断地自行过度使用具有精神活性药物的行为。

4.抗菌药物后效应参考答案: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而药物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或清除后,细菌的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性抑制的一种效应。

5.药物耐受性参考答案:药物耐受性是机体对药物反应的一种状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意:①同一剂量的药物反复应用后,机体对该药的反应减弱,出现药效降低;②为达到与原来相等的反应或药效,必须加大药物的剂量。

6.药品的不良反应参考答案: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7.治疗药物监测参考答案:是以药物代谢动力学原理为指导,应用灵敏快速的分析技术,分析测定药物在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的浓度,研究药物浓度与疗效及毒性间的关系,进而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使给药方案个体化。

8.毒性反应参考答案:是指超过治疗剂量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和脏器与器官功能或形态方面的损害。

9.药物的内在清除率参考答案:是指在没有血流量和蛋白结合的限制时,药物经肝的固有清除率,他主要与肝药酶活性、肝内药物转运速率等因素有关。

10.二重感染参考答案:在应用抗感染药物的过程中,由于体内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杀灭,而一些对抗感染药物具有耐药性、抗药性的不敏感细菌趁机大量繁殖,引起严重的感染,称为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调。

11.新药参考答案:在我国,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2019年秋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机考答案-1169《临床药理学》成绩97分.pdf

2019年秋西南大学网络教育机考答案-1169《临床药理学》成绩97分.pdf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20.0分,共40.0分)
1.根据临床用药的实际,药源性疾病主要分为哪几类?
可分为四类:
(1) A型不良反应引起的药源性疾病在临床上是最常见的,约占药源性疾病的80%左右。

他是由于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等药动学方面的个体差异与机体靶器官的敏感性增高引起的。

(2) B型不良反应引起的药源性疾病则是由于药物异常性与机体的遗传或免疫异常性引起的。

(3)长期用药引起的药源性疾病是由于机体的适应性反跳现象引起的。

(4)后遗效应引起的药源性疾病一般包括链霉素所致耳聋,氯霉素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
及普鲁卡因胺所致红斑狼疮等。

2.简述老年人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答:老年人使用抗生素的原则包括:
(1)老年人使用脂溶性抗生素时,体内易蓄积;应用非脂溶性抗生素时,血中游离
药物浓度升高。

(2)可根据肝肾衰退情况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3)老年患者免疫力低下,宜选用青霉素、头抱类、唆诺酮类药物,特殊情况下可
考虑使用红霉素或林可霉素,严重感染者可应用氨基昔类抗生素。

( 4)注意观察,正确应对,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临床药理学(附习题及答案)

临床药理学(附习题及答案)

第1章绪论一、学习目标1. 掌握:临床药理学的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职能。

2.了解:临床药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学习内容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一门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主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规律等,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代学、新药的临床实验、临床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2.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临床药效学、临床药动学、毒理学、临床试用、药物相互作用。

3.临床药理学的主要职能:新药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治疗药物监测;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与培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三、本章重点、要点临床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新药临床研究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四、建议学习策略在熟练掌握临床药理学概念的基础上,理解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职能。

五、章节练习1.临床药理学的概念2.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答案要点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一门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主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规律等,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代学、新药的临床实验、临床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2.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效学研究,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毒理学研究,临床试验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第2章临床药动学一、学习目标1.掌握:药动学主要参数的概念和意义,及静脉注射一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的求算。

2.了解:临床给药方案的制订方法。

二、学习内容(一)、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吸收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1)消化道内吸收(2)影响药物从消化道吸收的主要因素:药剂学因素、生物学因素、首关效应(3)消化道外吸收:从注射部位吸收、从皮肤粘膜吸收、从鼻粘膜、支气管或肺泡吸收2、分布分布是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流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1169]《临床药理学》作业标准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1169]《临床药理学》作业标准答案

1、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是().肝、肾功能状态.药物血浆蛋白率高低.药物所处环境的pH值.病人的精神状态2、治疗癫痫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最有效的药是( ) .苯妥英钠.乙琥胺.地西泮.苯巴比妥3、庆大霉素主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耳毒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二重感染.灰婴综合征4、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目的错误的是().提高心排出量.降低血液黏滞度.延长患者生存期.逆转心室肥厚5、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是:().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6、苯妥英钠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过敏反应.胃肠反应.外周神经炎.齿龈增生7、 A型不良反应特点是:().发生率低.不可预见.死亡率高.可预见8、下列不是哺乳期禁用的药物的是:().抗甲状腺药.抗肿瘤药.头孢菌素类.锂制剂9、高血压伴有糖尿病的病人不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神经节阻断药.血管扩张药.噻嗪类10、沙眼衣原体感染首选:().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类.异烟肼11、卡托普利不会产生下列那种不良反应:().皮疹. B. 干咳.低血压.低血钾12、磺胺类药物导致新生儿核黄疸原因是: ( ).磺胺类药物抑制骨髓造血系统.磺胺类药物直接侵犯脑神经核.磺胺类药物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血浆清蛋白,游离胆红素增加侵犯脑神经核.磺胺类药物导致溶血反应13、下面哪个药物不是目前临床常须进行TDM的药物().地高辛.庆大霉素.普罗帕酮.氨茶碱14、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G-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作用很强.体内分布较广,一般从肾脏排泄15、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内容是().新药的疗效.新药的毒副反应.新药的不良反应处理方法.新药体内过程及给药方案16、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荧光偏振免疫法17、药物与受体特异结合后,产生激动或阻断效应取决于.药物的内在活性.药物作用的强度.药物剂量的大小.药物的脂溶性18、老年患者给药剂量一般规定只用成人剂量的.2/5.1/3.3/4.1/219、血浆脂蛋白主要结合的药物是.碱性药物.中性药物.两性药物.弱酸性药物20、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哪项可间接作为作用部位活性药物浓度的指标.药物半衰期.药物口服剂量.药物消除速度常数.活性药物的血药浓度21、1. 下面正确描述的是:.氨基甙类抗生素之间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联合用药的结果主要是药效学方面出现增强作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而减少.联合用药的意义在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22、下列描述错误的是.老年人服用地西伴,应延长给药间隔时间.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随年龄增加功能下降.老年人服用吗啡,生物利用度明显增加.随着年龄增加,葡萄糖醛酸结合酶的活性下降23、肝功能不全而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人可选用的抗生素为A.E.四环素.氨节西林.阿奇霉素.氯霉素.新霉素24、老年人使用胰岛素后易出现低血糖或昏迷为.内分泌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心血管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神经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免疫功能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25、下列陈述错误的是.尽量减少用药品种.家庭用药要注意及时观察疗效和反应.老年人用药不必考虑药品的价格.药物治疗要适可而止。

临床药理学(附习题及答案)

临床药理学(附习题及答案)

第1章绪论一、学习目标1. 掌握:临床药理学的概念,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职能。

2.了解:临床药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学习内容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一门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主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规律等,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代学、新药的临床实验、临床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2.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临床药效学、临床药动学、毒理学、临床试用、药物相互作用。

3.临床药理学的主要职能:新药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治疗药物监测;临床药理学的教学与培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三、本章重点、要点临床药物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新药临床研究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四、建议学习策略在熟练掌握临床药理学概念的基础上,理解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职能。

五、章节练习1.临床药理学的概念2.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答案要点1.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是一门以基础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主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药物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规律等,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代学、新药的临床实验、临床疗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的相互作用等内容。

2.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药效学研究,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毒理学研究,临床试验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第2章临床药动学一、学习目标1.掌握:药动学主要参数的概念和意义,及静脉注射一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的求算。

2.了解:临床给药方案的制订方法。

二、学习内容(一)、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1、吸收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1)消化道内吸收(2)影响药物从消化道吸收的主要因素:药剂学因素、生物学因素、首关效应(3)消化道外吸收:从注射部位吸收、从皮肤粘膜吸收、从鼻粘膜、支气管或肺泡吸收2、分布分布是指吸收入血的药物随血流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1169《临床药理学》西南大学网教19秋作业答案

1169《临床药理学》西南大学网教19秋作业答案

1169《临床药理学》西南大学网教19秋作业答案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代码:1169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庆大霉素主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耳毒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二重感染.灰婴综合征2、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目的错误的是().提高心排出量.降低血液黏滞度.延长患者生存期.逆转心室肥厚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靶位是().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细菌核蛋白体30S亚基.二氢叶酸合成酶.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4、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是:().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林可霉素.红霉素5、A型不良反应特点是:().发生率低.不可预见.死亡率高.可预见6、下列不是哺乳期禁用的药物的是:().抗甲状腺药.抗肿瘤药.头孢菌素类.锂制剂7、高血压伴有糖尿病的病人不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神经节阻断药.血管扩张药.噻嗪类8、沙眼衣原体感染首选:().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类.异烟肼9、氯丙嗪与氢氯噻嗪合用可:( ).抑制肝药酶.高血压危象.诱导肝药酶.致低血压反应10、磺胺类药物导致新生儿核黄疸原因是:( ).磺胺类药物抑制骨髓造血系统.磺胺类药物直接侵犯脑神经核.磺胺类药物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血浆清蛋白,游离胆红素增加侵犯脑神经核.磺胺类药物导致溶血反应11、正确的联合用药是:( ).氯丙嗪+ 呋塞米.异烟肼+ 维生素B6.氯丙嗪+ 普萘洛尔.氯丙嗪+ 氢氯噻嗪12、下面哪个药物不是目前临床常须进行TDM的药物().地高辛.庆大霉素.普罗帕酮.氨茶碱13、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G-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作用很强.体内分布较广,一般从肾脏排泄14、下列哪个药物能连体双胎:().克霉唑.酮康唑.灰黄霉素.制霉菌素15、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荧光偏振免疫法16、血浆脂蛋白主要结合的药物是.碱性药物.中性药物.两性药物.弱酸性药物17、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哪项可间接作为作用部位活性药物浓度的指标.药物半衰期.药物口服剂量.药物消除速度常数.活性药物的血药浓度18、1. 下面正确描述的是:.氨基甙类抗生素之间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联合用药的结果主要是药效学方面出现增强作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而减少.联合用药的意义在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19、下列描述错误的是.老年人服用地西伴,应延长给药间隔时间.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随年龄增加功能下降.老年人服用吗啡,生物利用度明显增加.随着年龄增加,葡萄糖醛酸结合酶的活性下降20、肝功能不全而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人可选用的抗生素为A.E.四环素.氨节西林.阿奇霉素.氯霉素.新霉素21、下列陈述错误的是.尽量减少用药品种.家庭用药要注意及时观察疗效和反应.老年人用药不必考虑药品的价格.药物治疗要适可而止22、随年龄增长血清中明显升高的是.肾上腺素.醛固酮.胰岛素.生长激素23、以下关于时辰药动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有.时辰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过程中的节律变化.许多药物的药动学的昼夜节律性变化与机体功能的生物时间有关.药动学发生时间节律性变化能影响药物的药效和毒性.在周期性变化中,同一剂量药物在相同周期对机体必然产生相同作用24、老年人与青年人相比,用药剂量应为.>1/2.1/3一1/2.相同.<1/325、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改变为.心室舒张期缩短.心肌细胞明显增多.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心脏脂肪与结缔组织减少26、影响患者依从性主要因素为. D. 用药方案的有效性.用药方案的选择性.用药方案的复杂性.用药方案的指导性27、妊娠多少周内药物致畸最敏感:.1~3周左右.2~12周左右.3~10周左右.3~12周左右28、用于严重感染时需监测的药物.地高辛.苯妥英钠.环孢素.庆大霉素29、A型不良反应特点是:.可预见.不可预见.死亡率高.发生率低30、缓释制剂的目的.阻止药物迅速溶出,达到比较稳定而持久的疗效.阻止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持久的疗效.控制药物缓慢溶解、吸收和分布,使药物缓慢达到作用部位.控制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恒速释放、恒速吸收31、肾疾病时,药物排泄能力受损的程度可借助以下哪一项检查进行评估.肌酐清除率.血清尿素氮.血清非蛋白氮.血清肌酐32、正确的描述是:.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称副作用.停药后残留在体内的低于最低有效浓度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效应称副作用.B型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药源性疾病的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判断题33、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常用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69 20192单项选择题1、庆大霉素主要的严重不良反应是( ).耳毒性. 抑制骨髓造血功能. 二重感染 .灰婴综合征2、药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目的错误的是(). 提高心排出量 . 降低血液黏滞度. 延长患者生存期 .逆转心室肥厚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靶位是 ( ). 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 细菌核蛋白体30S 亚基. 二氢叶酸合成酶 .细菌核蛋白体50S 亚基4、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是:( ). 麦迪霉素 . 乙酰螺旋霉素 .林可霉素.红霉素5、A型不良反应特点是:().发生率低.不可预见.死亡率高.可预见6、下列不是哺乳期禁用的药物的是:().抗甲状腺药.抗肿瘤药.头孢菌素类.锂制剂7、高血压伴有糖尿病的病人不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神经节阻断药.血管扩张药.噻嗪类8、沙眼衣原体感染首选:().四环素类.红霉素.氯霉素类.异烟肼9、氯丙嗪与氢氯噻嗪合用可:( ).抑制肝药酶.高血压危象.诱导肝药酶.致低血压反应10、磺胺类药物导致新生儿核黄疸原因是:( ).磺胺类药物抑制骨髓造血系统.磺胺类药物直接侵犯脑神经核.磺胺类药物与胆红素竞争结合血浆清蛋白,游离胆红素增加侵犯脑神经核.磺胺类药物导致溶血反应11、正确的联合用药是:( ).氯丙嗪+ 呋塞米.异烟肼+ 维生素B6.氯丙嗪+ 普萘洛尔.氯丙嗪+ 氢氯噻嗪12、下面哪个药物不是目前临床常须进行TDM的药物().地高辛.庆大霉素.普罗帕酮.氨茶碱13、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G-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作用很强.体内分布较广,一般从肾脏排泄14、下列哪个药物能连体双胎:().克霉唑.酮康唑.灰黄霉素.制霉菌素15、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荧光偏振免疫法16、血浆脂蛋白主要结合的药物是.碱性药物.中性药物.两性药物.弱酸性药物17、在正常情况下,下列哪项可间接作为作用部位活性药物浓度的指标.药物半衰期.药物口服剂量.药物消除速度常数.活性药物的血药浓度18、1. 下面正确描述的是:.氨基甙类抗生素之间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联合用药的结果主要是药效学方面出现增强作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而减少.联合用药的意义在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19、下列描述错误的是.老年人服用地西伴,应延长给药间隔时间.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随年龄增加功能下降.老年人服用吗啡,生物利用度明显增加.随着年龄增加,葡萄糖醛酸结合酶的活性下降20、肝功能不全而肾功能正常的老年人可选用的抗生素为A.E.四环素.氨节西林.阿奇霉素.氯霉素.新霉素21、下列陈述错误的是.尽量减少用药品种.家庭用药要注意及时观察疗效和反应.老年人用药不必考虑药品的价格.药物治疗要适可而止22、随年龄增长血清中明显升高的是.肾上腺素.醛固酮.胰岛素.生长激素23、以下关于时辰药动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有.时辰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过程中的节律变化.许多药物的药动学的昼夜节律性变化与机体功能的生物时间有关.药动学发生时间节律性变化能影响药物的药效和毒性.在周期性变化中,同一剂量药物在相同周期对机体必然产生相同作用24、老年人与青年人相比,用药剂量应为.>1/2.1/3一1/2.相同.<1/325、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改变为.心室舒张期缩短.心肌细胞明显增多.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心脏脂肪与结缔组织减少26、影响患者依从性主要因素为. D. 用药方案的有效性.用药方案的选择性.用药方案的复杂性.用药方案的指导性27、妊娠多少周内药物致畸最敏感:.1~3周左右.2~12周左右.3~10周左右.3~12周左右28、用于严重感染时需监测的药物.地高辛.苯妥英钠.环孢素.庆大霉素29、A型不良反应特点是:.可预见.不可预见.死亡率高.发生率低30、缓释制剂的目的.阻止药物迅速溶出,达到比较稳定而持久的疗效.阻止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持久的疗效.控制药物缓慢溶解、吸收和分布,使药物缓慢达到作用部位.控制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恒速释放、恒速吸收31、肾疾病时,药物排泄能力受损的程度可借助以下哪一项检查进行评估.肌酐清除率.血清尿素氮.血清非蛋白氮.血清肌酐32、正确的描述是:.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称副作用.停药后残留在体内的低于最低有效浓度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效应称副作用.B型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药源性疾病的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判断题33、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常用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

. A.√. B.×34、低血钾、高血钙、甲状腺功能低下、心肌缺血等因素均能增强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此时容易出现心脏毒性。

( ). A.√. B.×35、如果怀疑患者出现药物中毒,应当立即进行采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 A.√. B.×3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利血平以及抗癌药的效应持续时间较药物在血中停留时间长,即使他们在血浆中浓度消失,其作用仍能维持较长时间。

()’. A.√. B.×37、老年人对a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及阻断剂的反应性降低,这可能与老年人a受体数目增多有关。

()<BR< span>. A.√. B.×38、老年人往往对中枢抑制药的敏感性增强,结果使得该类药物的安全范围变得更宽。

()<BR< span>. A.√. B.×39、高血钾、高血钙、甲状腺功能低下、心肌缺血等因素均能增强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此时容易出现心脏毒性。

(). A.√. B.×40、青霉素的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 A.√. B.×41、第三代头抱菌素的特点是对肾基本无毒性()<BR< span>. A.√. B.×42、药物致畸的最敏感期是指受孕前1个月()<BR< span>. A.√. B.×43、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药理学基础是增加心脏耗氧量()<BR< span>. A.√. B.×44、当怀疑患者出现药物中毒时,应当立即进行采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BR< span>. A.√. B.×45、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胆碱醋酶抑制剂、利血平以及抗癌药的效应持续时间较药物在血中停留时间长,即使他们在血浆中浓度消失,其作用仍能维持较长时间。

(). A.√. B.×46、老年人往往对中枢抑制药的敏感性增强,’结果使得该类药物的安全范围变得更窄。

(). A.√. B.×47、低血钾、高血钙、甲状腺功能低下、心肌缺血等因素均能增强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此时容易出现心脏毒性。

( )<BR< span>. A.√. B.×主观题48、临床试验参考答案:是指任何在人体(患者或者健康患者)进行药品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者揭示药品的作用、药物不良反应及/或其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AD- MET ),目的在于确定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49、生物半衰期参考答案: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50、群体药动学参考答案:群体药动学是将经典药物动力学基本原理和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研究药动学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窑洞学分支学科。

51、新药参考答案:在我国,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5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参考答案: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率。

53、何为药源性疾病参考答案:药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可使人体产生某些病理性改变或组织结构损害,表现出各种临床症状54、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包括安全、有效、经济和规范,即用适宜的药物,在适宜的时间,以公众能支付的价格保证药品供应,正确地调配处方,在正确的剂量、用药间隔、用药日数下使用药物,确保药物质量安全有效。

55、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参考答案:临床药理学研究内容包括药物安全性、临床药动学和临床药效学研究。

安全性研究是临床药理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安全性研究发现药物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寻找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途径或方法,保障临床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临床药动学研究人体对药物的作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等现代技术,并根据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分析药物体内过程的规律,为制定或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药物的疗效是评价药物作用的重要指标。

临床药效学研究药物对人体的作用,与临床前药效学研究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差异。

56、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流程是什么?参考答案: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流程为:(1)申请单的填写与送达。

(2)采集样本。

(3)样本测定。

(4)数据处理与分析。

(5)结果解释与提供咨询服务。

57、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后,为何引起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如何/>防治?<BR< span>参考答案:由于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体内激素过量,从而导致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出现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应尽量减少每日维持量或采用隔日疗法,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58、抗肿瘤药物的毒性有哪些?参考答案:答:抗恶性肿瘤药的毒性反应可分为近期毒性和远期毒性两种。

近期毒性又可分为共有的毒性反应和特有的毒性反应,前者出现较早,大多发生于增殖迅速的组织,如骨髓、消化道和毛囊等,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脱发等;后者出现较晚,常常发生于长期大量用药后,可累及心、肾、肝、肺等重要器官。

远期毒性主要见于长期生存的患者,包括第二原发恶性肿瘤、不育和致畸。

59、简述强心苷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参考答案:答:(1)不良反应:①胃肠道反应:为早发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②神经系统反应和视觉异常,如头痛、头晕、失眠等以及黄视、绿视、视力模糊等;③心脏反应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2)防治:个体化用药方案是预防强心昔中毒的关键。

及早发现并捎除低钾、高钙、心肌缺血、缺氧等中毒促发因素,并根据血药浓度合理调整用药剂量,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若发现停药指征时立即停药,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可给予钾盐、苯妥英钠或利多卡因,出现缓慢型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

60、目前治疗药物监测常用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有哪些?参考答案:(I)色谱法:色谱法是发展较快的一种药物分析技术,主要有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