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场面描写(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
2019秋人教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写作 课件 中高年级写作妙计——点面结合写场面【精编】.ppt

7
新知讲解
目标:找关键词(按一定的顺序写)
12 开头是( 海军 )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 是(步兵 )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 )一 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了一字形的横 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 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 (骑兵师 ),“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 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 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
10
新知讲解
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 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 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 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1
新知讲解
目标:明确面的描写注重整体描写
13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 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 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 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 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 动。
9
新知讲解
目标:抓住特点进行详细描写
12 开头是( 海军 )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 是(步兵 )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 )一 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了一字形的横 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 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 (骑兵师 ),“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 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 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 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 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初中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 场面描写阅读 教学课件36张

事情发生的地点+环境景 物+人物的活动
8
【知识点梳理】
场面描写 作用
1、塑造人物,表现主题 2、渲染气氛,烘托事物 3、明示、或者暗示主题
9
【经典例题】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 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 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 地直喘粗气。
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 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 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 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过静悄悄的教室。 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
可是一点儿也没有什么。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温和地说:“快坐 好,小弗朗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
【课堂练习】 找出以下文章的写作手法:
一次大扫除
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奔向自己的劳动岗位。有的挥 着扫把清扫地面,有的拿着板擦擦黑板,有的把桌椅摆得整整齐齐, “哗哗”的撩水声,“唰唰”的扫地声,朗朗的欢笑声响成一片。
“靠边点!靠边点!”只见王明拎着一个大拖布走进教室里。他 拖地面最认真,挥动着湿淋淋的拖布,把地面擦得干干净净。张芳同 学负责摆桌椅,你看,她摆的桌椅横看一条线,竖看一条线,谁见了 都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知识点梳理】
4、多种描写
注意事情发生发展的变化
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行为描写来烘托场 面
【知识点梳理】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 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 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 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 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 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 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 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 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统编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语文园地指导方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中点面结合方法对场面描写的作用,懂得学以致用。
2.引导学生通过词句段运用的练习,体会运用词语反复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3.引导学生了解“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重点)4.指导学生进行书法作品展览,使学生懂得整体布局,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提高书写水平。
(重点)5.通过诵读与积累中国古代诗人的爱国名言,感受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怀。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优秀书法作品实物或图片。
学生准备:搜集爱国名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重温革命岁月,让我们心潮澎湃。
其中那震撼心灵的场面在我们脑中久久不能消失。
本单元的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在描写这样的场面时,方法巧妙,在描写情境、人物语言时,方法灵活。
我们来共同交流一下。
二、交流平台1.复习:本单元中有的课文写到了大的场面,说说哪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课文为例说一说。
2.生浏览本单元课文,然后交流:(1)《狼牙山五壮士》写到了激烈的战斗场面。
(2)《开国大典》中描写了阅兵式的整齐威武。
师:作者在写这些场面的时候,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
能结合课文具体说一说吗?生1:《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又注意通过细节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
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领略到了各个队伍的特色。
生2:《狼牙山五壮士》中既有五位壮士英勇战斗的整体描写,也有具体到某位战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表现。
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士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3.交流:(1)平时看到过的运用点面结合方法的场面描写。
(2)自己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习作的。
可以结合自己的习作《记一次游戏》来谈一谈。
4.师小结:场面描写除了写场景,也要写人物。
整个场面的全景是“面”,场面中的主要人物是“点”,写作时要做到点面结合,营造出场景的气氛,才能感染读者,突出文章中心。
(word完整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场面描写的内涵,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场面描写的能力。
2.读句子,体会用加点字词描写景物的好处。
3.读句子,了解说”的不同表达形式,并仿照句子写一写。
4.了解书法展览的意义,养成正确、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5.积累有关爱国主义的名言警句。
【教学重难点】1.自主探究得出场面描写的方法以及写好场面中的点”的方法。
2•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场面描写的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你了解场面描写的概念吗?场面描写的方法有哪些?说”有哪些具体的表达形式呢……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究。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丰富多彩的语文园地吧!二、交流平台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资料,思考:什么是场面描写?怎样理解点面结合的写法?(学生自由交流)明确: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
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 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 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2.师:请举例说明《开国大典》是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的,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指名说)明确:《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的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这便是所谓的面”同时,又用某些细节去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便是所谓的点”这篇课文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对各具特色的队伍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三、词句段运用1.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1)句写出了场面肃静的程度之深;(2)句写出了空气清鲜的程度,以及天空明朗的程度。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草原》课文原文及教案这次我去了草原,那里的天空比其他地方更加美丽,空气清新,天空明亮,让我想高歌一曲,表达我的快乐心情。
草原一片碧绿,四周都是XXX,羊群在XXX上下来走去,就像在无边的绿毯上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小丘的线条很柔美,就像一幅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处翠绿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景象令人惊叹,又让人感到舒适,想要久久地站着欣赏,也想坐下来吟唱一首美丽的小诗。
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骏马和大牛也会静静地站着,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去的是XXX虎旗,汽车行驶了150公里才到达目的地。
整个路程都是草原,行车非常自由,只要方向正确,怎么走都可以。
刚进入草原,听不到任何声音,也看不到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快速飞行的小鸟。
走了一段时间,远处出现了一条弯曲的明亮的带子——河流!牛羊和XXX开始出现,隐隐约约可以听到鞭子的轻响声。
很快,一群马出现在远处的小山上,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种颜色的衣服,群马奔跑,衣袂飘扬,像一条彩虹飞向我们。
这是主人来欢迎远方的客人。
他们见到我们后,立即转向,欢呼着,飞快地跑来,在汽车左右和前面引路。
原本寂静的草原变得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我们跟着马过了小山,看到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面有很多马和车,很多人从几十公里外骑马或坐车来看我们。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我们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热闹闹地握着,握住不放。
虽然我们的语言不同,但我们的心是一样的。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要民族团结互助。
本文介绍了著名作家XXX和他的写作背景。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检测预情况,包括指名认读生字新词和书写指导。
最后,学生再次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概括出文章的行文线索为“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
文章描绘了草原的美景、草原人的好客和欢乐的联欢场面,以及离别时的深情告别。
课文第一自然段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XXX先生通过怎样的手法展现出来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草原的美景。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复习1—4单元作文指导与范文赏析(13篇范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复习1—4单元作⽂指导与范⽂赏析(13篇范⽂)六年级上册作⽂复习1—4单元习作点拨与范⽂赏析第⼀单元:《变形记》、想象作⽂写作指导:1.审题指导:“变形记”要求我们发挥想象,把⾃⼰变成另⼀种东西,将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
写完后,和同学交换习作,看看他们对你的“世界”是否感兴趣,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的习作。
要想让其他同学感兴趣,我们运⽤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本次习作的重点是运⽤联想和想象,写出变形世界的奇趣。
2.思路导航:要想让其他同学感兴趣,写出奇趣来,就要⽤情感搭建想象的空间,想象是被情感激起,⼜受情感⽀配的。
情浓,想象的空间就越能令⼈⼼驰神往。
根据已经知道的情景,借助想象推测出未知的情景,冲破事物的表象,写出其与“我”的⼼情相通的情味。
(1)变形的事物必须是⾃⼰熟知的,要根据已有的特点展开联想和想象哦!注意要运⽤联想的⼿段:相似联想、相关联想、相反联想。
(2)把⾃⼰的⽣活经验以及⾃⼰的情感体验寄托于变形的事物中,让变形的事物成为⾃⼰所看、所听、所闻、所感的⽣活体验的宣泄⼝,⽤情感搭建想象的空间,⽤感悟充实想象的空间。
3.技法点拨:(1)运⽤联想的⼿段: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利⽤事物间的相通、相近、相似或相反的关联,抓住事物的相似性进⾏联想,由⼀件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任何事物或者它的反⾯,丰富、突出事物的形象性或本质特点,并进⾏推测想象,⼤胆虚构,超越时空,突破现实⽣活的限制,这样才能展现奇特的想象。
(2)展开合理的想象:根据确定的主题展开合理的想象,使故事更加的⽣动、具体。
合理的想象是在现实基础上看开的想象,不是凭空的异想天开。
要在变形的写作中,将⾃⼰融进去,感同⾝受,赋予变形对象以⾃⼰的情感,才能写出有⾎有⾁的变形对象。
⽤感悟充实想象的空间,要将⾃⼰的变形与⽣命感悟融为⼀体,⽆“感”则⽆“悟”,⽆“悟”则想象毫⽆价值,想象的价值,在于化“感”为“悟”,化情为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多彩的活动(教案)

习作:多彩的活动1.围绕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一次活动,要做到详略得当,中心突出。
2.通过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学习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抓住细节,既要写好场面中的“点”,又要写好场面中的“面”,使人物形象丰满,性格鲜明。
3.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多思考,使作文有深度。
重点通过经典场面描写,让学生掌握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
难点把握场面描写的要求,并通过写作进一步掌握场面描写的方法。
1.欣赏短文片段,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如:群众游行部分,一是从“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的环境描写,表现了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
二是从“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这些动作、语言描写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领袖毛泽东的拥戴。
三是通过毛泽东动作、语言的描写,看到了毛泽东的高大形象。
通过庄严的会场环境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感受到毛泽东是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
2.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活动,唤醒他们的生活积累,积极地展开联想,在体验中,进一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并学会由点到面的观察描写,在叙事中真实、具体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同桌或组内自由口头习作。
教师要对动作、表情的描写做引导,帮助学生完成由形象到文字的转化。
4.妙笔生花,使情感得到宣泄。
给予学生在言语内容以及言语形式选择上的“自由”,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言为心声”,写好自己想说的话。
1.预习提纲(1)认真朗读《狼牙山五壮士》里的五壮士英勇跳崖段落和《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段落,熟悉场面描写的基本方法。
(2)和同学开展一次活动,了解活动的过程。
(3)同学之间交流活动的过程。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赏析短文片段,认知场面描写。
2.创设情境,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口头说清场面过程。
一、导入课题,拓展思路亲爱的同学们,打开你记忆的阀门,回忆一下,生活中我们经历了哪些活动?1.学生交流。
六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二单元作文写作指导 人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写作指导导语: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是《多彩的活动》。
下面是马老师为你收集整理的写作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场面描写】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特定的时间地点里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全景画面和局部画面所作的描写。
常见的有劳动场面、运动场面、联欢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什么是场面】场面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
按描写对象分:人物活动场面;情景气氛场面。
按描写空间分:全景式场面;特写式场面。
【常见的场面】与学校生活有关、校运会跳高比赛、结业典礼、下课十分钟、升旗仪式、广播操、联欢会、与家庭生活有关、晚餐時刻、逛街、与社会生活有关、端午赛龙舟、逛花街、运动会开幕式【特点】范围大、人数多、头绪纷繁【场面描写】写一个场面:1、什么样的场面,场面中的独特画面;2、比赛场面,参赛人员和观众,比赛的场面3、活动场面,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时的情景4、仪式场面,仪式的气氛和人们的心情5、节日场面,人们的庆祝方式和氛围6、聚会场面,和大家的言谈举止【场面描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活动场面描写,就是对一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场面描写的要求】它所表现的是特定场合中的人物、环境和情节的综合。
既要有全景式的描述,也要有细致的特写。
场面描写包括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如何观察场面?】简单地说,观察场面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选好观察点,以便于观察场面的全景。
2.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或由远到近,或从左到右,或按东西南北的顺序等等。
3.要注意抓住典型特征来观察。
最能突出场面特点的典型景物景象一定要仔细观察。
4.观察整个场面的特点不要忘记观察点上的变化,要做到面中有点,以点带面。
【怎样进行场面描写】第一,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
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第二,要写出气氛。
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指导:场面描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场面描写的意义,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切实培养进行场面描写的能力。
2、了解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可以分析出文章中的点面结合段落。
3、引导学生将多种写作方法结合,把场面描写点面结合的方法运用到具体的写作当中。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材料,探究得出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难点:在阅读中,分析点面结合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那么,什么是场面描写?场面描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会用点面结合写场面,我们以《狼牙上五壮士》中诱敌上山的场面为例进行分析。
二、例文分析: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个一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
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那么,这里面哪些是整体的描写,也就是面的描写呢?“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这一段就是面的描写,作者在进行面的描写时眼观全景,关注群体。
通过描写人物群体体现了五位战士的勇猛机智。
点的描写在这里。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
”“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圈儿,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
对于个体描写,重点是在动作、神情和语言。
同学们,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不仅运用于现代文,在古诗中也有运用,我们以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为例进行分析,看看里面哪些是面的描写,哪些是点的描写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展示不读)
同学们都找出来了吗?诗中“蓑笠翁”在画面上处在非常显眼的位置,是诗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
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诗句从“鸟飞绝”、到“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出了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三、归纳总结
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层次感及画面感强,既让我们感受到五壮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位战士的英勇顽强,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初步了解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老师为大家总结一下。
点面结合,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
“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
“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
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状态,清楚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抒发感情。
四、随堂练习
学以致用,下面我们来展示同学们写的片段,仔细阅读找找文字中点和面的描写?
大课间时间到,同学们就像久困笼中的狮子,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有的同学一边念叨,一边冲向厕所;有的同学仍然坐在位置上,慢条斯理地收拾桌面;有的同学在过道里伸懒腰,打哈欠;还有的同学三五成群地聊着天,真是形态各异,饶有趣味!“同学们,请大家拿出体温计,我们要开始量体温了,疫情防控不能马虎。
”班长的声音打破了课间的悠闲,同学们也纷纷地行动起来。
五分钟后,只见班长拿起体温记录本,走到同学们的身旁,挨个挨个地读体温计并认真地做好记录,看着班长那认真的样子仿佛在说:病毒我们一定能战胜你!好,老师要公布答案了。
这段文字中,这两句是面的描写,这一句是点的描写。
同学们都分析出来了吗?
五、精短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写作中,对于场面描写,一方面要关注整个场面,对整体情况进行描写,另一方面也要关注细节,重点关注某一个或几个对象,针对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细节描写。
要注意写作重点,面要概括写、略写;点要重点写、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