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圆钻式琢型的加工顺序和方法

合集下载

13 钻石的琢型

13 钻石的琢型

钻石的琢型
钻石琢型就是指钻石的最终成品造型即钻石原石经琢磨抛光后所呈现的式样,通常亦可称之为款式。

依据琢型出现的先后顺序,刻面型琢型的演化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尖琢型(point cut)、桌形琢型(table cut)、玫瑰花琢型(rose cut)、明亮琢型(brilliant cut)和花式琢型(fancy cut)。

钻石琢型中,最常见的是标准圆钻型琢型,它由57~58个刻面组成:其中冠部有33个刻面(1个台面、8个星小面、8个冠主面、16个上腰小面);亭部有24个刻面(16个下腰小面、8个亭主面);此外,底尖有时是1个平行台面的很小刻面,目的是为了避免亭尖部位破损。

标准圆钻型琢型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切磨,这些比例包括美国理想琢型、艾普洛琢型、国际钻石委员会琢型及斯堪的纳维亚琢型等。

标准圆钻型琢型。

宝石刻面琢型的演化和发展

宝石刻面琢型的演化和发展

的比例标 准 ;9 8年 国 际 钻石 委 员 会 (DC 公 布 17 I ) 了理 想 圆多面 形琢 型 的 比例 范 围 。 ] 随着 科学 技术 水平 的提 高 , 石 切 工 领 域 取 钻 得 了新 的进展 。 日本研 发 了钻石 切工 质量 与对 称 性 的评价 工 具 F rc p ; i o e 国际 钻 石 市 场 上 出 现 了 S 理 想切 工 的“ 八心 八 箭 ” 钻石 , 具有 很 好 的明 亮 它 度, 且呈 现 出“ 永恒 之 心” “ 和 爱神 之箭 ” 的图 案 j 。
L a —u,ZHOU n l,LI uz IXio j Ha —i —i J ( mmoo c l n tt t Ge lgia siu e,C i a Un v r i f oce c s I h n i est o Ge sin e ,Wu a 3 0 4 h n ) y h n 4 0 7 ,C i a
11 尖 琢 型 .
尖 琢 型是最 早 的钻 石 刻 面琢 型 , 约 出 现 于 大
笔 者依 据钻 石琢 型 的 发 展 , 述 宝 石 刻 面琢 型 的 综
l 世 纪 。刻 面琢 型 的演 化 和 发 展 大 体 上 经 历 了 l
以下几个 阶段 : 琢 型 、 形琢 型 、 瑰 琢型 、 尖 桌 玫 明亮
琢型 、 花 这
型 的演 化 和发展 阶段 并 不 是 截 然分 开 , 是经 过 而 较 长 时间 的反 复交替 才逐 渐完 成 。
S a . N. 区 的 国 家 提 出 了一 套 圆 多 面 形 琢 型 cn D. 地
1 琢 型 的发 展
刻 面琢 型 出现 的确 切 时 间 无 法 考 究 , 从 现 但 存 的珠宝 首饰 推 断 , 早 的刻 面 琢 型 宝石 大 约 出 最 现 于公 元前 2世 纪 , 真 正 有 文 字 记 录 的大 约 在 但

自考珠宝琢型设计及加工串讲

自考珠宝琢型设计及加工串讲

1.2.3宝石琢型的三要素(1)琢型比例:指琢型的各部分的长度(或高度)相对于腰部直径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

(2)琢型角度:指琢型的各个刻面与腰棱平面之间的夹角。

其中冠部主要刻面与腰棱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冠角,亭部主要刻面与腰棱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亭角(图1-2)。

(3)圆周分度:指琢型的各个刻面在琢型圆周上的分布方位,也称分度或分度指数。

圆周平面平行于琢型的腰棱平面,一般将圆周(360°)划分为96、80、72、64、48、32等分度表示法,加工时以相应的分度轮来控制。

从理论上讲,利用刻面角度和圆周分度两项数据,可以在三维空间内精确指示或控制各个刻面在琢型上分布位置。

第1节宝石琢型的分类宝石的琢型式样繁多,但常见的琢型归纳起来有五大类:弧面型、刻面型、链(念)珠型、雕件及异型。

2.1.1弧面琢型1、按弧面琢型的腰棱形状分类根据腰棱的形状,弧面型宝石可分为圆形、椭圆形、橄榄形、梨形、心形、矩形、十字形、方形、八角形、垫形、垂体形及随意形等。

2、按弧面琢型的截面形状分类根据截面形状可将弧面型宝石划分为单凸弧面琢型、扁平弧面琢型、双凸弧面琢型、凹凸弧面琢型及顶凹弧面琢型。

(1)单凸弧面琢型单凸弧面琢型顶部呈上凸的弧面,底部为抛光或未抛光的平面。

(2)双凸弧面琢型(双凸弧面琢型上、下两面均向外凸起,但顶面凸起高度大于底面。

星光宝石、猫眼石、月光石多采用此琢型。

最好的式样为白果型,上凸较高,较饱满,下凸较小,优质高档翡翠常用此琢型。

(3)扁平双凸弧面琢型扁平(扁豆)双凸弧面琢型上、下而均向外凸起,且其高度相同、较低,整个外形呈扁豆状。

欧泊有时采用此琢型。

(4)中空弧面琢型中空弧面琢型又称"凹凸弧面琢型",该琢型是在单凸弧面琢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从单凸面琢型的底部向上挖一个空心凹面,以增加深色宝石材料的透明度,且能改善颜色。

多用于色深、透明度较低的宝石材料刻面琢型的式样很多,根据其形状特点和刻面的组合方式,可将其划分为四大类:明亮琢型、玫瑰琢型、花式琢型、混合琢型。

结合三图写出水晶材料标准圆钻款式的详细工艺流程

结合三图写出水晶材料标准圆钻款式的详细工艺流程

结合三图写出水晶材料标准圆钻款式的详细工艺流程水晶材料标准圆钻款式的工艺流程水晶材料标准圆钻款式是一种经典而珍贵的宝石,其制作工艺需要经过多个环节,下面我将以三图为基础,为您详细介绍水晶材料标准圆钻款式的工艺流程。

第一步,挑选原石制作水晶材料标准圆钻的第一步是挑选合适的原石。

原石的质量和纯净度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制作圆钻款式的水晶原石应该具备颜色纯净、无裂缝、无雾气、无杂质等条件。

对于较大的原石,需要进行初步加工,将其切割成适合后续工艺制作的形状。

第二步,切割和成型经过挑选的原石会被送到专业的水晶切割工场进行切割和成型。

在切割过程中,技师需要根据原石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最终款式设计的要求,仔细切割出圆形的钻石形状。

这个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技师使用专业的切割工具进行操作,并严格控制切割的角度和深度,以确保最终成品符合设计要求。

第三步,打磨和抛光切割好的原石经过成型之后,还需要进行打磨和抛光的处理。

这个过程旨在去除切割过程中留下的瑕疵,提高水晶钻石的光泽度和透光性。

打磨和抛光过程需要使用特殊的磨料和精细的打磨工具,经过一遍又一遍的精细打磨处理,水晶表面逐渐变得光滑而有光泽。

第四步,镶嵌和固定经过打磨和抛光的水晶钻石,将会被送到珠宝制作工厂进行镶嵌和固定。

这个过程需要将水晶钻石与珠宝金属,如黄金或白银进行结合,形成最终的珠宝产品。

技师需要精确计算和测量水晶钻石的大小和形状,以确保其能够紧密地与珠宝金属配合。

然后,使用专业的技术将水晶钻石固定在珠宝上,以确保其稳固且牢固。

第五步,光芒处理水晶钻石制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光芒处理,以使其展现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这个过程通过使用特殊的光学设备,以及喷涂特殊物质的方法,将光线有效地折射和反射,使水晶钻石散发出引人注目的光泽和耀眼的光芒。

光芒处理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技师进行控制,以确保最终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第六步,质检和包装最后,经过光芒处理后的水晶钻石需要进行质检和包装。

加工圆孔的工艺流程

加工圆孔的工艺流程

加工圆孔的工艺流程一、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圆孔加工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需要加工的材料和尺寸,以及所需的圆孔直径。

其次,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包括钻床、钻头、夹具等。

还要检查工具和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

最后,确保工作环境整洁,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二、选择合适的钻头根据加工材料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钻头进行加工。

一般情况下,钻头的直径应略大于所需圆孔的直径,以保证加工出的圆孔尺寸准确。

同时,还需考虑钻头的材质和刃数,以及加工速度和进给速度等因素,来确定最佳的钻削参数。

三、夹紧工件将待加工的工件夹紧在钻床的工作台上,确保其稳固不动。

可以使用夹具或其他固定装置来固定工件,以防止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晃动。

四、定位和标记根据设计要求,在工件上标记出圆孔的位置和中心点。

使用划线笔或其他合适的工具,在工件上做出明显的标记,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定位。

五、钻孔加工根据标记的中心点,将钻头对准工件,并进行初始定位。

然后,启动钻床,将钻头缓慢下压,开始进行钻孔加工。

在加工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加工速度和进给速度,以避免钻头过热或工件变形。

同时,要保持稳定的加工力度,避免出现卡钻或断钻的情况。

六、清洁和检查在完成钻孔加工后,需要对工件进行清洁和检查。

首先,清除工件上的金属屑和切屑,以免对下一步的加工造成干扰。

然后,对加工出的圆孔进行检查,确保其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

如有需要,可以使用量具进行测量和检验。

七、修整和后处理根据加工要求,可能需要对圆孔进行修整和后处理。

修整可以通过打磨或其他加工方式进行,以使孔口光滑和平整。

后处理可以包括除锈、涂漆、喷涂等,以防止工件受到腐蚀或损坏。

八、质量检验和记录对加工后的工件进行质量检验,并进行记录。

通过使用合适的检测设备和方法,对圆孔的尺寸、形状、位置等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将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注意事项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参考和总结。

总结:加工圆孔的工艺流程包括准备工作、选择钻头、夹紧工件、定位和标记、钻孔加工、清洁和检查、修整和后处理、质量检验和记录等步骤。

珠宝琢型设计与加工

珠宝琢型设计与加工

一、宝石琢型的概念:1、宝石琢型的含义:宝石琢型是指宝石的造型,是宝石原石经过琢磨后所呈现的样式,也称宝石的切工或款式。

2、宝石琢型的种类:刻面型、弧面型、珠型、异型四大类型,其中刻面型宝石的设计和加工最为复杂,样式、也是宝石琢型设计及加工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3、宝石琢型的各部分名称(以标准圆钻刻面型为例):刻面宝石琢型一般可分为冠部、腰棱、亭部。

冠部——指琢型腰棱以上的部分,一般由台面、冠主面、星面和上腰面等刻面构成。

腰棱——即琢型的腰部。

穿过腰棱的假想平面称为腰棱面,它理论上平行于台面并将琢型分隔成冠部和亭部。

腰棱的平面形状简称腰形,它是宝石琢型进一步分类和命名的主要标志,如圆形、椭圆形、梨形、心形、方形等。

亭部——指琢型腰棱以下的部分,主要由亭主面、下腰面以及底尖或底面构成。

刻面琢型的各种小面的名称:台面——又称桌面、顶面;星面——又称星瓣、星环面;冠主面——又称风筝面、鸢瓣、冠部主环面;上腰面——又称上分裂面、冠部半环面;下腰面——又称下分裂面、亭部半环面;亭主面——又称亭部主环面4、宝石琢型的三要素(刻面宝石琢型为例):(1)、琢型比例——也称切磨比例,指琢型的各部分之间的相对比例,但通常以腰部直径作为比例基准,用百分数来表示。

(标准圆钻各比例均是相对于腰部直径为100%的比例,花式琢型如果腰部存在长径和短径两个方向的腰径,则一般以腰部短径的宽度为100%)。

(2)、琢型角度——也称切磨角度,指琢型的各个刻面与腰棱平面之间的夹角。

其中冠部主要刻面与腰棱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冠角,亭部主要刻面与腰棱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亭角。

(3)、圆周分度——也称分度指数,指琢型的各个刻面在琢型圆周上的分布方位,圆周面平行于琢型腰棱平面,圆周分度轮常用64分度,有时也用96、72、48、32等分度。

“琢型三要素”表示琢型的形状特征和各个刻面的具体位置,从理论上讲,利用刻面角度和圆周分度两项数据,可以在三维空间内精确指示或控制各个刻面在琢型上的具体位置。

常见古玉制作工序(图文详细讲解)

常见古玉制作工序(图文详细讲解)

常见古玉制作工序(图文详细讲解)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玉石与文化联姻,便生成卓尔不群的玉石文化。

“言念君子,温润如玉”这是古代先贤将美艳纯净的玉石人格化的生动表达中国琢玉工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以精湛的技艺和优美的造型著称于世,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享有“东方艺术”之美誉。

琢玉大师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玉料的玉质、玉色与工艺技术、民族特色融于一体,琢于一体,琢成的玉器精品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之物,同时也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宝贵财富。

可以说每一件玉石成品都经历了“千刀万剐”,今天就介绍下古代制玉的制作工序:古玉器的加工可以分为:一开料、二扎锅制坯、三冲锅成型、四磨锅、五掏膛、六上花、七镂空、八打孔、九抛光。

1.开料开料又称剖片,也就是根据器型需要从大块玉料上截取一部分进行琢制,其开料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线锯切割,另一种是砣片切割。

新石器时代早期使用敲击法,后期则使用线锯切割,夏商及西周时期,玉料剖片开始使用金属线,因而可以制作出比以前更薄、体型更大的片雕玉器。

但在我国西北地区一直流行用砣片切割,玉料用砣片开料的一般是直径较小的玉器,所留切割很多呈弧状,也有直线开料痕,商周以后大量普遍用线切,而小料或体型较小的玉石则用砣切,需要注意的是,线切与砣切在玉料断面上所留的痕迹是不一样的,线切要多呈直线状,而多呈多弧线状。

2.扎锅以木为轴用钢板制成的,周边薄似刀片的圆盘,名为扎锅。

粘带解玉砂浆,将玉料开成粗坯。

3.冲锅用直径1~12厘米,6~9毫米厚的钢圈制成錾锅,圈内横以厚竹枝,再将其以紫胶接在木轴上,粘带解玉砂浆将粗坯冲削成型。

4.磨锅用6~9毫米厚的钢盘做成大小不同的磨锅,粘带解玉砂反复琢磨,玉皮表面使之平整细腻。

5.掏膛凡碗、杯、瓶一类器皿内部必须掏空者,以钢片卷成套筒,加解玉砂浆打钻,再将玉芯敲断取出即为掏膛。

6.镂空镂空过程,先用桯钻加解玉沙在需镂空处打一个或数个定位圆孔,然后用搜工线锯搜之——将弓弦一头穿过玉孔再系在弓头上,用横木或竖木稳住玉器,加解玉砂浆,顺着设计纹样的边缘来回拉搜工,其过程如同木工锯搜一样。

宝石琢型设计与加工教程

宝石琢型设计与加工教程

" 宝石琢型设计与加工工艺学"教程本教程根据《宝石琢型设计与加工工艺学》的现行教学大纲,集作者多年教学经验,并引入了国外宝石琢型电脑设计等一些新内容编制而成。

教程共分九章,各章内容提要及学习要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宝石加工工艺分类,宝石琢型的含义、组成及名称、琢型三要素等。

要求重点掌握刻面宝石琢型的主要组成及各种刻面名称、琢型比例、琢型角度和圆周分度等名词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宝石琢型分类,讲解了四类70 余种代表性琢型的特征,此外还探讨了刻面宝石琢型的演化发展历史。

要求重点掌握宝石琢型分类方法、各类琢型的基本特征及其适用宝石材料、标准圆明亮琢型的演化过程及其特点。

第三章深入细致地讲解了刻面宝石琢型设计的光学原理和美学原理。

要求重点掌握宝石的亮度、火彩、闪烁的产生原因,以及与琢型比例、角度的关系,琢型比例和角度的确定方法,宝石琢型造型形式美法则。

第四章介绍了宝石琢型电脑设计方法。

本章采取图解实例教学方式,讲解宝石琢型设计软件GemCad 及GemRay 的操作方法,可以使学员按照图解说明,一步步练习,达到快速学会用软件的目的。

要求重点掌握标准圆钻型和交叉矩型的构图操作技巧,理解所用各项命令的含义和用法。

第五章介绍宝石加工基本方法的原理和常用设备。

要求重点掌握琢磨法原理和抛光法原理。

第六章介绍了宝石加工中常用的磨料、磨具和辅料等工艺耗材。

要求重点掌握磨料的基本特性、粒度分类、常用磨料和抛光剂的性质,磨盘、抛光盘的材质结构与选用,粘结剂的配制与使用。

第七章介绍刻面型宝石的设计和加工工艺。

要求重点掌握刻面型宝石的设计原则,主要加工工序的任务、方法和注意事项,机械手刻磨机工作原理,八角手的设计原理及工作原理。

第八章介绍凸面型宝石的设计和加工工艺。

要求重点掌握凸面型宝石的设计原则,主要加工工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九章全面介绍了刚玉、绿柱石、金绿宝石、电气石、橄榄石、石榴石、尖晶石、锆石、黄玉、长石、水晶、欧泊、黑曜岩、虎睛石、翡翠、绿松石、孔雀石、琥珀、珊瑚等20 种常见宝石的性质和加工要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圆钻式琢型的加工顺序和方法
刻面型宝石的加工顺序和方法,
因琢型的种类及复杂程度不同而有
所差别,但加工过程大同小异。

一般
而言,刻面数量较少、对称性好的琢
型比较容易加工。

由于标准圆钻式琢型具刻面数
量适中和对称性好的特点,通常作为
学习宝石加工入门的基本琢型。

刻面宝石琢型的加工过程,一般
可分为以下十个步骤进行:
(1)坯料制备
•切割、冲坯。

坯料的比例按成品
琢型的比例估计,各部分要留有
充足的加工余料。

(2)粘胶上杆
•将坯料台面细磨,粘胶上杆,在
顶平器上校正宝石。

(3)圈磨腰形
•手持宝石粘杆,在细磨盘上将宝石腰部打磨成形。

(4)研磨及抛光台面
•若用机械手加工,直接将宝石粘杆装卡在磨头夹具前端,并将指
针调整到0°,使粘杆与磨盘面垂
直,研磨宝石台面。

•若用八角手加工,须通过45°块将宝石粘杆装卡在夹具上,用量角
器测定粘杆轴线与磨盘面夹角成
90°,固定相应的托台高度,研磨
宝石台面。

•台面磨完后,保持夹具状态,换上抛光盘,抛光宝石台面。

(5)研磨冠部各小面
•若用机械手加工,直接将磨头上的指针调整到所磨的斜刻面角度
位置,按顺序研磨冠部各组刻面。

•若用八角手加工,去掉45°块,将宝石粘杆装卡在八角手夹具前
端,用量角器测定粘杆轴线与磨
盘面夹角,使之成为所磨刻面角
度的余角,按顺序研磨各组刻面。

① 研磨冠主面
•调整到冠主面角度位置(如水晶42°),依次磨出8个冠主面。

•若用机械手加工
圆周分度:
64—8—16—24—32—40—48—5
6
•若用八角手加工
孔位:1 孔
边序:Ⅰ→Ⅷ
研磨顺序演示图
②琢磨星小面
•星主面切磨角度一般比冠主面角度小15°左右,如水晶27°±。

•星小面共有8个,各星小面与相邻冠主面间隔8分度。

•若用机械手加工
圆周分度:
4—12—20—28—36—44—52—6
•若用八角手加工
孔位:2 孔
边序:Ⅰ→Ⅷ
研磨顺序演示图
③ 琢磨上腰小面
•上腰小面的角度一般比冠主面角度大2~8°,如水晶45°±。

•上腰小面共有16个,从2分度开始,间隔4分度。

可分两组分别
进行琢磨。

•若用机械手
一组:圆周分度
2—10—18—26—34—42—50—5
8
二组:圆周分度
6—14—22—30—38—46—54—6
2
•若用八角手
一组:孔位3孔;边序Ⅰ→Ⅷ
二组:孔位4孔;边序Ⅰ→Ⅷ
研磨顺序演示图
(6)抛光冠部各小面
•冠部全部小面细磨完后,才能转入抛光工序。

•将磨盘换成抛光盘,涂布适量抛光剂。

•按研磨时的角度和圆周分度依次抛光各组小面。

•抛光顺序:
一般冠主面→星小面→上
腰小面
或者星小面→冠主面→上
腰小面
(7)翻粘宝石
•将宝石从粘杆上取下,翻转宝石重新粘接上杆。

为了确保精度,
宜在粘接架上进行。

•要求:
o宝石台面垂直于粘杆轴
线,宝石中心与粘杆轴心
重合;
o冠部近腰处不要被胶裹
盖,以便于确定腰的位置
和厚度;
o粘胶及宝石加热温度适
中,以免加工亭部时发生
脱胶。

(8)琢磨亭部各小面
① 琢磨亭主面
•将翻粘宝石后的粘杆装卡在夹具上,调整到亭主面角度位置(如
水晶43°)。

•亭主面有8 个,圆周位置与冠主面对应,要注意调整对齐。

•若用机械手
圆周分度:
64—8—16—24—32—40—48—5
6
•若用八角手
孔位:1 孔
边序:1 → 8 边
研磨顺序演示图
② 琢磨下腰小面
•下腰小面切磨角度一般比亭主面大2~3°(如水晶45°)。

•下腰小面有16个,圆周分度与上腰小面一致,也分两组分别进行
琢磨。

•若用机械手
一组:圆周分度
2—10—18—26—34—42—50—5
8
二组:圆周分度
6—14—22—30—38—46—54—6
2
•若用八角手
一组:孔位3 ;边序1→8
二组:孔位4 ;边序1→8
研磨顺序演示图
(9)抛光亭部各小面
•亭部各组小面细磨完后,即可进行抛光。

•将磨盘换成抛光盘,各组小面的抛光角度各圆周分度与琢磨时相
同。

•抛光顺序:
亭主面→ 下腰小面
(10)拆胶、清洗宝石
•将加工好的宝石从粘杆上卸下,宜先稍加热粘胶再拆开,切勿硬
掰,以免宝石破损。

•将宝石放入清洗液如酒清中浸
泡,溶解去掉残胶,洗净宝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