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开封林业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奉城镇区控规修编说明书

奉城镇区控规修编说明书
1.2 单元所在奉城镇的区位情况............................................................................................3 1.2.1 单元所在奉城镇在上海市的区位..........................................................................3 1.2.2 单元所在奉城镇在杭州湾北岸的区位..................................................................4 1.2.3 单元所在奉城镇在奉贤区的区位..........................................................................4 1.2.4 单元在奉城镇域的区位..........................................................................................4 1.2.5 小结 .........................................................................................................................4
规划系统图
1. 开发动态图 2. 规划结构分析图 3. 土地使用规划图 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5. 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图 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图 7. 空间景观构架规划图 8. 开发强度图 9. 高度控制图 10. 道路系统规划图 11. 交通组织规划图 12. 给水、消防系统规划图 13. 燃气系统规划图 14. 防汛排涝及雨水排放系统规划图 15. 污水系统规划图 16. 电力系统规划图 17. 通信、邮政系统规划图 18. 环卫工程、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图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豫政[1999]96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豫政[1999]96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的通知(豫政〔1999〕96号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努力实现《规划》所提出的各项目标。

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举足轻重。

当前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实现全省山川秀美,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把我省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一项宏伟工程。

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河南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规划》。

一、我省林业生产建设概况《河南省十年造林绿化规划》(1990-1999年)已经完成,从1988年到1998年,全省有林地面积由157.1万公顷提高到209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由9151.5万立方米增加到13167.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四旁树)由14.8%提高到19.8%。

太行山绿化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黄河中游林业生态治理工程、滩河防护林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和平原绿化工程等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先后在46个县(市、区)启动。

林果花卉各业和以木材加工、林副产品加工及森林旅游资源开发为主要特征的林业产业化有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目前我省林业发展状况与人口增长和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一)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均水平较低。

土地沙化与防沙治沙措施探讨

土地沙化与防沙治沙措施探讨

土地沙化与防沙治沙措施探讨魏望(开封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开封475000)开封市是历史名城,位于黄河的中下游,土壤以粘土、壤土和沙土为主。

开封市土壤的沙化问题严重,有240多万亩的风沙化土地,占全市总面积的24%,土地沙化对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影响很大,因此,治理土壤沙化,推进林业的生态建设,是保障开封市农业发展的关键。

1开封市林业生态化建设现状自从2008年以来,《开封市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规划》和《开封市林业生态市建设提升工程规划》颁布实施后,防沙治沙、平原绿化、城乡大环境绿化等林业生态工程成果显著。

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20万亩,林木覆盖率25.8%,活立木蓄积量550万m3,土壤沙化问题得到了改良,农业经济也大幅度提升。

但土壤沙化问题还很严重,防沙治沙任务还很艰巨。

2引起土地沙化的原因2.1自然原因。

开封市的沙化土地主要是河流泛滥冲积、淤积形成的,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上游地区的植被由于农业的过度开发而破坏,河水携带的泥沙量不断增加,再由于河水上涨引起决口,河流两侧形成多处冲积扇,经风化等作用造成土壤沙化。

河南省开封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平均降水量相对较少,干旱多风,而且又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河水、湖泊等各种水资源加速蒸发,地下水位降低,河流断流、缺水,湖泊干旱,水分不能满足植被的生长需求,导致植被缺水死亡,失去了对土壤的保护能力,进一步加速了土地的沙化,使荒地面积不断扩大。

2.2人为原因。

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不合理的开发土地使得植被保护层不断的被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土地沙化越来越严重。

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贪婪的向大自然索取,不断的进行开荒、放牧,滥挖、滥伐、滥垦,过度利用水资源,使得生存环境越来越差。

3防沙治沙措施3.1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城市。

按照《开封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实现“山区森林化、平原林网化、城市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建设要求。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1.23•【字号】豫政[2007]81号•【施行日期】2007.1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的通知(豫政〔2007〕8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划(2008-2012年)第一章河南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

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

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相距约530公里,国土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居全国第十七位。

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推进梯次发展的中间地带,呈承东启西、连南贯北之势,区位优势明显。

(二)地形地势河南省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

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的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北、西、南三面分别为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

山地丘陵面积7.4万平方公里、平原盆地面积9.3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4.3%、55.7%。

(三)气候、水文河南省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

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从境内穿过,以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占全省总面积的30%;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占全省总面积的70%。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封市运粮河引黄调蓄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封市运粮河引黄调蓄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封市运粮河引黄调蓄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4.06.28•【字号】豫环审〔2024〕42号•【施行日期】2024.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影响评价正文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封市运粮河引黄调蓄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开封经济技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你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102001706471653)上报的由黄河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的《开封市运粮河引黄调蓄工程(一期)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

该项目环评审批事项已在我厅网站公示期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经研究,批复如下:一、该项目是《河南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河南省四水同治规划(2021-2035年)》《开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规划的组成部分,符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黄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等要求,《报告书》内容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符合“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评价结论可信。

我厅批准该《报告书》,原则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书》所列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项目建设。

二、你公司应向社会公众主动公开已经批准的《报告书》,并接受相关方的垂询。

三、你公司应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确保各项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确保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项目建成后按规定程序实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一)向设计单位提供《报告书》和本批复文件,确保项目设计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要求,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及环保设施投资概算。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2018年风电建设规模的通知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2018年风电建设规模的通知

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2018年风电建设规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4.19•【字号】豫发改能源〔2018〕307号•【施行日期】2018.04.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2018年风电建设规模的通知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发展改革委: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国能发新能〔2017〕31号)和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十三五”风电建设管理的通知》(豫发改能源〔2017〕947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综合考虑我省风电开发总体布局、资源条件、消纳条件、试点示范及存量项目建设情况,现将2018年全省风电建设规模下达给你们,请各地按照相关要求开展量化评优,做好项目遴选工作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国能发新能〔2017〕31号)和我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十三五”风电建设管理的通知》(豫发改能源〔2017〕947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综合考虑我省风电开发总体布局、资源条件、消纳条件、试点示范及存量项目建设情况,现将2018年全省风电建设规模下达给你们,请各地按照相关要求开展量化评优,做好项目遴选工作。

一、严格遵守规划、国土、林业、水利等有关部门的管理规定。

项目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和生态林地,同时注重避开高铁、高速、机场、特高压、各类管网、生态走廊等基础设施项目。

二、满足一年测风期。

认真开展风资源评估工作,项目应完成一年以上测风,出具测风文件,完成风资源评估报告。

对品位不高、盲目测风、数据不准的项目,不得列入年度开发方案,在基本条件成熟后可作为储备项目后续开发。

三、认真落实接入和消纳条件。

为避免出现局部消纳问题,各地要根据当地电力市场发展规划和能源结构调整需要,有序推进风电建设。

上报的项目应有电力公司出具的电力接入和消纳初步意见。

河南省林业厅关于2012年林业生态工程造林作业设计的批复

河南省林业厅关于2012年林业生态工程造林作业设计的批复

河南省林业厅关于2012年林业生态工程造林作业设计
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林业厅
•【公布日期】2012.01.20
•【字号】豫林造批〔2012〕7号
•【施行日期】2012.01.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森林资源
正文
河南省林业厅关于2012年林业生态工程造林作业设计的批复
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市)林业(农林)局:
你们上报的《关于2012年林业生态工程造林作业设计的请示》已收悉。

经组织专家集体审查和修改完善,原则同意你们最后上报的作业设计(具体批复意见详见附件)。

省厅将依据批复的作业设计进行检查验收,请你们严格按作业设计组织施工,切实加强工程管理和施工监督,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圆满完成造林任务。

附件:2012年河南林业生态工程造林作业设计审批表(第一批)
二〇一二年一月二十日附件。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河南省“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报告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河南省“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报告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河南省“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8.08.04•【字号】豫环[2018]35号•【施行日期】2018.08.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河南省“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工作情况的报告生态环境部:按照生态环境部等7部委《关于联合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的通知》(环生态函〔2018〕43号)要求,现将我省”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专项行动总体开展情况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得到稳步发展。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立不同级别、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30处,总面积76239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4.6%。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7处。

初步形成了类型较齐全、分布较广泛的自然保护区网络,较好地保护了重点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和生物多样性,而且发挥了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为我省生态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特别是中办发电13号文件后,省委、省政府和环境部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区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先后做出重要批示,省政府常务会议对全省自然生态保护、生态红线等一系列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对涉及自然保护区中的问题整改工作也进行了部署。

河南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到河南省环保厅和市县调研生态保护工作。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结束后,王国生书记第一时间到河南省环保厅调研,对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和推动我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做出重要指示;陈润儿省长先后主持召开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会议和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总结部署会议,全面安排部署2018年环境保护任务;7月30日,陈润儿省长带队到省环保厅座谈调研生态文明建设专题,他强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遵循,树立大生态环保理念,坚持消减污染排量与扩大环境容量“两手抓”,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生态治理“三管齐下”,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黄强常务副省长、舒庆副省长、XXX副省长也多次听取专题汇报,实地督察、暗访调研,推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环境突出问题解决和生态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开封林业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林业生态建设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增绿增质增效为基本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国土绿化,加强资源保护,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和支撑,为建设美丽开封做出新贡献。

二、建设任务
全市完成造林面积7.94万亩。

三、建设重点
(一)生态廊道绿化工程。

建设任务2.51万亩,涉及杞县、通许县、尉氏县、祥符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龙亭区、鼓楼区、顺河回族区和禹王台区。

一要坚持标准,坚决完成1.13万亩连霍、日南、大广、郑民、商登、机西高速公路绿化工程新造、补植任务,使高速公路单侧绿化带宽度保持在30米以上,树木成保率达到85%以上。

二要完成1.38万亩新修河渠、道路两侧绿化,改善道路、河渠沿线生态环境。

树种要以杨树、桐树等高大乔木为主,选择1级苗造林,突出生态效益,保证防护效果。

要落实绿化用地,及时兑现占地补偿资金,加强树木抚育管护,及时浇水、除草、防治病虫害,巩固绿化成果。

(二)农田防护林工程。

建设任务1.85万亩,涉及杞县、通许县、尉氏县、祥符区和禹王台区。

建设重点区域是杞县官庄乡、竹林乡,通许县朱砂镇、冯庄乡,尉氏县大桥乡、邢庄乡,祥符区西姜寨乡、朱仙镇。

按照“不大于300亩一个网格、一路一沟三行树、一路两沟四行树”标准,结合高标准粮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实施田水林路综合整治,修补断网,消除空档,打造农田生态屏障。

(三)沙荒造林工程。

建设任务3.46万亩,涉及杞县、通许县、尉氏县、祥符区、龙亭区、鼓楼区和禹王台区。

建设重点区域是杞县西寨乡、西寨林场,通许县孙营乡、大岗李乡,尉氏县庄头镇、岗李乡,祥符区刘店乡、袁坊乡。

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原则,积极营造固沙片林、农田林网、农林间作,固定沙地,减轻沙害,改善生态环境。

(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积极做好国家森林城市申报工作,配合国家、省有关部门搞好规划调研,尽早制定规划,明确总体任务和创建路线图。

四、时间节点
(一)3月上旬组织造林观摩活动。

(二)4月10日前全面完成造林任务。

(三)5月上旬组织高速公路绿化工程检查验收,7月上旬组织面上造林工程检查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区政府是林业生态市建设的责任主体,要把林业生态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着力创新机制,落实措施,解决绿化用地、资金等关键问题,做到任务到位、责任到位、资金到位、奖惩到位。

乡镇政府是林业生态市建设的实施主体,要按照规划组织造林,加强管护,确保树木成活。

各级绿化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要认真履行技术指导、监督实施、检查验收等职能,组织开展
好全民义务植树、领导办绿化点、特色森林小镇创建、栽植纪念林、部门绿化等活动,推动林业生态市建设顺利进行。

(二)提高造林质量。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千方百计提高树木成保率。

各县区要把造林技术要点印成“明白纸”,发放到县乡督导组领导和造林专业队员手中,使督导有依据、造林有标准。

狠抓苗木、挖坑、栽植质量,严格做到1级苗木造林、树坑50厘米见方,栽后扶直、踏实、浇水,层层负责,环环相扣,不合格的勒令返工重栽,保证栽一棵活一棵。

各县区、各乡镇要围绕生态廊道、农田林网、经济林基地建设打造一批成规模、成效好的亮点工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县区政府要督促乡镇建立护林队伍,解决护林员报酬,落实管护责任,明确管护标准,实行绩效管理,调动护林员工作积极性。

各级森林公安机关要加大对高速公路绿化等重点工程的巡查,及时查处毁林案件,巩固绿化成果。

(三)严格督导奖惩。

建立市领导包县区、县区领导包乡镇、督查局包重点工程的督导机制,对照时间节点和工作标准,抓质量,促进度。

对生态廊道、农田防护林等重点造林工程,要重点督导,每周在手机报上公布一次重点工程造林进度。

造林期间,要组织开展造林观摩、晒亮点等活动,学习先进,推广经验,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推动全市造林工作均衡发展。

要把林业生态建设任务纳入市政府工作目标考核体系,严格检查,兑现奖惩,对完成任务好的县区、乡镇进行表彰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县区、乡镇实施效能问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