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河北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

河北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

河北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20231. 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历史是有意义的过去。

2. 中国古代的历史分期:(1)夏、商、周(公元前2070年-公元256年)(2)秦、汉、三国、晋(公元221年-公元420年)(3)南北朝、隋、唐(公元420年-公元907年)(4)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公元907年-公元1368年)(5)明、清(公元1368年-1911年)3.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及其代表性人物和事件:(1)夏朝(2070年-1600年),代表人物:禹;代表事件:治水。

(2)商朝(1600年-1046年),代表人物:商纣王;代表事件:殷墟发现。

(3)西周(1046年-771年),代表人物:周武王;代表事件:青铜器制作技术的发展。

(4)春秋时期(770年-476年),代表人物:孔子;代表事件:诸侯争霸。

(5)战国时期(475年-221年),代表人物:孟子、荀子、韩非子;代表事件:七雄争霸。

(6)秦朝(221年-206年),代表人物:秦始皇;代表事件:统一六国,修筑长城。

(7)汉朝(206年-220年),代表人物:刘邦、汉武帝;代表事件:丝绸之路的开辟。

(8)三国时期(220年-280年),代表人物:刘备、曹操、孙权;代表事件:三国鼎立,五虎上将。

(9)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代表人物:宋孝宗、文天祥;代表事件:元朝,百家争鸣。

(10)隋朝(581年-618年),代表人物:杨广、隋炀帝;代表事件:唐太宗的“开元盛世”。

(11)唐朝(618年-907年),代表人物:李世民、李白;代表事件:唐尧舜文化的产生。

(12)五代十国(907年-960年),代表人物:赵匡胤;代表事件:辽金战争。

(13)宋朝(960年-1279年),代表人物:宋太祖、苏东坡;代表事件:北宋的科举制度。

(14)元朝(1271年-1368年),代表人物:成吉思汗、忽必烈;代表事件:元军攻占金陵。

2024河北历史中考备考重难专题: 主题一 中华英雄谱 (课件)

2024河北历史中考备考重难专题: 主题一 中华英雄谱 (课件)

类别 英雄人物
事迹
精神力量
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中奋勇杀敌
邓世昌 ,重创日舰,后舰身中炮,与全舰将士
壮烈殉国
天下兴亡、
反侵略 的英雄
人物
丁汝昌 聂士成
在甲午中日战争的威海卫战役中抵抗日 匹夫有责的
军,拒绝投降,在援兵无望的情况下, 爱国情怀,
自杀殉国
视死如归、
在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天津保卫战中壮 宁死不屈的
目 录
1 知识梳理 2 习题专练
【目标】在查找资料、编写剧本、演出历史剧的过程中,进一步培育唯 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素养,以及运用 跨学科知识完成相关任务的能力。 【任务】在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语文、艺术等学科知识 ,体验、感受各个历史时期英雄人物的业绩,从中获取精神力量;达成 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的育人功能。 【方法】围绕中国近现代史上各个领域的英雄人物或英雄团体,引导学 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策划编写历史剧剧本、排演历史话剧、撰写英雄 小传、举办英雄故事会等多种活动方式。
刘胡兰 董存瑞
军队和当地地主武装斗争中不幸被捕, 不畏牺牲、
从容就义
坚定信念、
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用身体做支架,炸 敢于担当、
毁暗堡,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 勇于奉献
进道路
类别 英雄人物
事迹
大庆油田的油井发生井喷险情
社会主 王进喜 时,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
义建设
井喷,被誉为“铁人”
的英雄
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工
2. 跨 学 科 · 道 德 与 法 治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 英雄辈出。”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传承英雄精神?
【答案】积极主动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与精神;热爱祖国;努力学习科 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国等。

【推荐下载】河北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精选word文档 (7页)

【推荐下载】河北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精选word文档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河北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又一年中考备考时,河北地区的考生也渐渐进入总复习,历史也是其中的考试科目,学生在复习历史时要不断加强历史知识的积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历史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中考历史基础知识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一、高超的建筑水平1、赵州桥设计者:隋朝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2、《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诗人代表作特点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诗仙杜甫“三吏”“三别”反映社会现实。

诗圣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1、书法书体书法家代表作颜体顔真卿《颜氏家庙碑》柳体柳宗元《玄秘塔碑》2、绘画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画圣五、艺术宝库莫高窟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出装历史必考知识一、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1、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有170万年。

2、北京人:发现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20万年,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已经懂得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3、河姆渡遗址(水稻)和半坡遗址(粟):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开始了原始农耕,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已经种植水稻。

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主要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过着定居生活;都懂得制造和使用陶器,半坡原始居民烧制的彩陶是原始艺术的精品;都懂得纺线织布。

2025河北中考历史内容(一)

2025河北中考历史内容(一)

2025河北中考历史内容(一)
2025河北中考历史内容
一、历史背景
•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科技创新加速推动社会变革
•人类面临着全球性挑战和机遇
二、重要历史事件
1. 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主要国际组织的作用
•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事件
2.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决策和举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中共十九大的重要思想
三、历史人物与思想
1.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辛亥革命中的孙中山
•建国初期的毛泽东
2. 世界历史人物与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英国工业革命的亚当·斯密•法国大革命中的罗伯斯庇尔
四、历史文化与文物保护
1.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
•中国的古代建筑
•传统艺术表现形式
2. 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
•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作品•保护世界遗产的挑战与措施
五、历史知识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1. 科技与历史的互动
•科技创新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历史对科技发展的启示
2. 历史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历史知识对培养公民素质的意义
•基本历史常识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六、历史研究方法与能力培养
1. 历史材料的获取与分析
•各类史料的价值与使用
•历史事件的解读与分析方法
2. 培养历史意识与思辨能力
•培养历史研究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发展批判性思维与辨析能力
以上就是2025河北中考历史内容的一些重点内容和要求。

深入学习这些知识,并培养相关的历史研究能力,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中国和世界历史,增强自身的历史素养。

河北省中考历史复习

河北省中考历史复习

河北省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近现代史全解)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历史中考复习范围全解(一)中国近代史部分考点1鸦片战争林则徐与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的意义(1939年6月3日):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

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1)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1940年6月,英军舰队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

(2)中国军民的奋起抗英:关天培(虎门)、葛云飞(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定海)、陈化成(吴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3)《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8月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附件的内容:“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4)鸦片战争的影响:①社会性质的变化。

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主要矛盾的变化。

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③主要任务的变化。

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④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1)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天津条约》(1858年):①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得到巨额赔款(3)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4)《北京条约》:①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增加大量的赔款。

考点2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金田起义(1851年开始)—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定都天京(1853年对峙)《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按年龄将全国田地分配给全国人民。

2022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考纲

2022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考纲

2022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考纲以下是我整理的有关于2022年河北省中考历史考纲,仅供参考:1、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

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

2、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民资企业的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3、辨证的分析“扶清灭洋”的两面性,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农民的阶级性。

(该口号说明了农民的哪三个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国的关系;帝国主义入侵和其先进文明的关系;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关系。

)4、如何理解中国民族资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资本企业的特点:资金,技术,分布,行业;与帝封的关系。

)5、归纳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和成因。

(早于资产阶级产生;分布集中,组织性强;与农民阶级天然联盟;革命性强。

)6、清政府那些举措顺应了19世纪中期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结果如何7、《马关条约》的内容、特点和危害。

甲午战争对中,朝,日,远东局势的影响。

8、归纳维新派为戊戌变法所做的思想准备,政治准备,组织准备。

百日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9、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

维新派的首要目的。

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

维新派与光绪帝的关系。

戊戌变法的三重意义。

(思想意义;政治意义;爱国意义。

)10、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革命性和落后性的体现。

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11、比较开明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在对待西学,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群众等问题上的态度。

12、比较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起义原因,纲领,组织性,与宗教关系,军事活动方式,对待西方的态度,斗争矛头和斗争结果。

斗争作用:都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都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结。

)13、1840-1900年列强侵华特点的变化?(侵华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侵华格局由以英为首合作侵华到激烈争夺形成侵华同盟;侵华方式策略由武力驯服清政府到打拉结合,勾结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

每一个变化都做到能用史实说明。

河北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河北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河北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进化- 中国境内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如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2. 夏商周-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 商朝的政治制度与甲骨文- 西周的分封制与礼乐制度-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3. 秦汉- 秦朝的统一与法家治国- 汉朝的兴衰,汉武帝时期的政治与文化-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对外交流4. 魏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与曹魏、蜀汉、东吴的政治- 晋朝的八王之乱与南北朝的分治- 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发展5. 隋唐五代- 隋朝的短暂统一与大运河的开凿- 唐朝的开国、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五代十国的割据与社会变革6. 宋元明清- 宋朝的政治、经济与科技发展- 元朝的民族融合与对外交流- 明朝的海禁政策与郑和下西洋- 清朝的康乾盛世与晚清的民族危机二、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与晚清变革- 鸦片战争的背景与影响-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与清朝的灭亡2. 民主革命与民国时期-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国民党的兴起 - 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3. 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社会主义改造与三大改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4. 河北地方史- 河北省的历史沿革- 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 地方文化遗产与保护三、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与文艺复兴 -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发展2. 近现代世界-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与后果3. 当代世界-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信息时代与科技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四、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资料的辨析与运用- 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的区分- 历史资料的批判性分析2.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事件的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 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3. 历史人物评价- 人物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人物评价的多元视角4. 历史时期的划分与特征- 不同时期的历史特征与转折- 历史时期的划分标准与方法五、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1. 历史学科的研究新领域- 社会史、文化史、环境史等新兴领域的兴起 - 数字人。

河北省中考历史 专题 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点归纳

河北省中考历史 专题 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点归纳

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核心成就蒸汽机 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 电子计算机 时代特征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代表人物瓦特 卡尔·本茨 比尔·盖茨 科学指导理论牛顿力学定律 电磁学 爱因斯坦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 交通工具轮船、火车 电车、汽车、飞艇、飞机 航天飞机 新能源煤 电力、石油 原子能(核能) 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地位,,东方从属于西方 1、生产力迅猛发展2、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3、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世界。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3、引起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从而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注:(一)特点:第一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首先从英国的轻工业部门开始,然后波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从发明和使用(棉纺织业)机器开始到机器生产机器;以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完成标志。

2、发明机器者大多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国家发生,规模广泛,发展迅速;从重工业的变革开始,以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而告终。

2、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二)共同点1、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2、极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河北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又一年中考备考时,河北地区的考生也渐渐进入总复习,历史也是其中的考试科目,学生在复习历史时要不断加强历史知识的积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考历史必备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考历史基础知识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2、《金刚经》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诗人代表作特点
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
难》
豪迈奔放,丰富。

诗仙
杜甫“三吏”“三别”反映社会现实。

诗圣
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通俗易懂,反映社会现实。

四、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1、书法
书体书法家代表作
颜体顔真卿《颜氏家庙碑》柳体柳宗元《玄秘塔碑》
2、绘画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画圣
五、艺术宝库莫高窟
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出装历史必考知识
一、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1、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有170万年。

2、北京人:发现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距今约有70万年至约20万年,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已经懂得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

3、河姆渡遗址(水稻)和半坡遗址(粟):
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开始了原始农耕,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已经种植水稻。

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主要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过着定居生活;都懂得制造和使用陶器,半坡原始居民烧制的彩陶是原始艺术的精品;都懂得纺线织布。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典型代表。

二、商鞅变法
1、目的:战国时期,各国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2、开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3、内容:
(1)废井田,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地方。

4、历史作用:
经过商鞅商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日后兼并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是当时一次最为彻底的变法。

三、文字、孔子、百家争鸣
1、文字:
(1)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称为“甲骨文”。

这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

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金文: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铭文。

(3)大篆: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大篆。

(4)竹书、帛书:战国时期,出现了竹书和帛书。

(5)小篆、隶书: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笔画更简单的隶书。

我国文字的演化过程:甲骨文(商)→金文(商、周)→大篆(西周晚期)→小篆、隶书(秦)
2、思想家老子
春秋时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著有《道德经》,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后被道教尊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

(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岩就是宋代道教的老子的石造像)
3、孔子:
(1)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2)思想: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
到汉武帝时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3)教育: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他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

他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

他还教育学生要养成老实的态度。

(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它既消除了水患,有灌溉了大片田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人民。

5、百家争鸣: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和见解,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主张有:
(1)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还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具有今天的环境保护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

(2)墨家:创始人——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3)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

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思想来源),著有《韩非子》。

(4)兵家:鼻祖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

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提出“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初一历史必背知识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一、北宋的建立
(1)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
(2)杯酒释兵权:用设酒宴的方法解除了统兵大将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2、北宋与辽的和战
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岳飞抗金
2、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政权建立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辽契丹10世纪初辽太祖阿保机上京
北宋汉族960年宋太祖赵匡胤东京(今开封)
西夏党项11世纪前期李元昊兴庆
金女真12世纪初期金太祖阿骨打会宁,后迁到中都
南宋汉族1127年宋高宗赵构临安(今杭州)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河北中考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