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合理用药宣教手册

合集下载

中药的合理用药-2023年学习资料

中药的合理用药-2023年学习资料

2.含苷类-苷类是由糖和非糖部分组成的一类化合物,苷类分子中的非-糖部分称为苷元。-由于苷元的结构不同或医 效用不一,苷又可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1含强心苷类-y-强心苷是许多植物中所含的对于心脏有显著作用的甾体苷类,-能使心肌收缩增强、心率减慢。其共 特点是小剂量有强心-作用,较大剂量或长时间应用则可致心脏中毒以至停搏。-如夹竹桃、万年青、杠柳、八角枫。
2含铅类药-y-铅是多亲和性毒物,作用于全身各个系统,主要损害神经、-造血、消化和心血管系统。-含铅类中药 密陀僧、广丹、铅粉等。
3含砷类药-砷化合物具有原浆毒作用,能抑制含巯基酶组织的活性,并-能使全身的毛细血管极度扩张,大量的血浆漏 ,导致血压-降低;尚可导致肝脏萎缩、中枢神经损害,以及心、肾的严-重损害。-含砷类药物除砒霜、雄黄外,有些 毒性的矿类药如石膏、-代赭石等,若含砷量超过一定标准时,亦可引起砷中毒。
y-如含乌头碱的川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枝蒿等。其毒理作-用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并能直 作用于心脏;-含雷公藤碱的雷公藤和昆明山海棠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含番木鳖碱的马钱子,可选择性地兴奋脊 ;-含莨菪碱、东莨菪碱的曼陀罗、洋金花,其毒性作用是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所支配的效应器上的毒蕈碱样胆碱能受 ;-含苦楝碱的苦楝子,中毒时抑制呼吸中枢,-可引起呼吸麻痹而室息:-含麻黄碱的麻黄,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对 脏亦有毒性作用,-含甾类生物碱的龙葵和藜芦,主要是对胃肠道的刺激;-含类以烟碱及毒芹碱的半夏、天南星,除刺 粘膜起喉头水肿
4.含萜及内酯类-y-中药中含萜及内酯类衍生物结构较为复杂,有酸和酚的化学-性质,可溶于碱性溶液。-其毒理 用是对局部有强烈的刺激性,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如艾叶、马桑叶。

最新合理用药知识的宣教

最新合理用药知识的宣教

合理用药知识的宣教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病人对治疗和护理的参与意识增强,希望懂得合理用药知识。

同时,帮助病人配合治疗,进行适当的用药指导,在整体护理实施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必须根据每一个病人的需要,理解能力具体进行。

[一般知识指导]1.指导病人认识和了解药物,根据病情让病人知道药物名称、主要作用、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措施及特别注意事项,使病人心中有数,主动配合治疗。

2.掌握用药剂量和服药时间:药物应使用常用量,在常用量时既能发挥治疗作用,又不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无限制增加剂量便会中毒,减量则达不到治疗效果;药物使用的间隔时间是按治疗要求和药物在体内消除速度而定,一般是每天3次,消除快的每天4-5次,消除慢的每天1次或1周1次,有的长效药物可间隔更长时间,不可盲目增加或减少用药次数。

告诫病人严格遵守医嘱或药物说明书控制用量和疗程是很重要的。

3.自我观察用药后的效果与机体反应,将其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以便调整用量,从而达到最佳药物疗效。

[口服给药方法指导]1.一般药物在饭后服,胃动力药、易于被消化酶破坏及妨碍食物吸收的药物,则在两餐之间或餐前服,如马叮啉。

2.胶囊及糖衣片应整片吞服,不能有任何破损,否则可刺激胃肠道或在不适当的酸碱度下被破坏,影响药效。

需要减少剂量的药片可锉开(不能粉碎)按量服用。

3.舌下含服药物要放在舌下,不要吞咽或咬破,也不要饮水,以免影响药效,如硝酸甘油。

4.口含片放在颊粘膜与牙龈之间,让其慢慢融化,如溶菌酶、草珊瑚含片。

5.乳剂可用水稀释,混悬剂用药前要摇匀。

6.有呕吐时,暂停服药,并报告医护人员。

7.铁剂不能接触牙齿;水剂需用量杯核准剂量;量小的油剂必须用滴管,可先在杯内加入少量的冷开水,以免药液附着在杯上,影响服下的剂量。

[雾化吸入方法指导]1.病人卧位要舒适,坐位或低坡半卧位(床位抬高20~25cm),病情不允许者可侧卧。

2.根据雾化器类型,告诉病人安全防范的措施,学会自行使用方法。

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

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与教育

中药饮片及中药颗粒使用详解
中药的的历史,煎药的目的,是把药物里的有效成分,
经过物理、化学作用(如溶解、扩散、渗透和脱吸附等),转入到汤液里去。 正确煎煮中药也是发挥中药疗效的重要环节。清代医学家徐灵脂讲过“煎药 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于此”。为了使中药的应用能够更合理, 疗效更可靠,在煎煮中药时在几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中药基础知识科普
名字由来 丁香--古代的口香糖
丁香又名“鸡舌香”,在古代,它曾为治疗口臭立下过汗马功劳。 相传,唐代著名的宫廷诗人宋之问在武则天掌权时曾充任文学侍从,他 自恃长像仪表堂堂,又满腹诗文,理应受到武则天的重用。可事与愿违:武 则天一直对他避而远之。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写了一首诗呈给武则天以期 得到重视,谁知武则天读后对一近臣说:“宋卿哪方面都不错,就是不知道 自己有口臭的毛病。”宋闻之羞愧无比,从此之后,人们就经常看见他口含 丁香以解其臭。由此,有人趣称丁香为“古代的口香糖”。

谢谢
中药及中药合理用药 知识宣传与教育
中药基础知识科普
丁香概况
丁香属于木犀科、丁香属,拉丁名是Syringa oblata ,属落
叶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岛等地, 因花筒细长如钉且香故名。为哈尔滨市市花,是著名的庭园 花木。花序硕大、开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习性强健, 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花两性,呈顶生或 侧生的圆锥花序,花色以白色和紫色为居多。由其制成的丁 香油、丁香酚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古代诗人多以丁香写愁。 因为丁香花多成簇开放,好似结。称之为“丁结,百结花”。
中药饮片及中药颗粒使用详解
中药煎煮过程中特别注意的步骤
浸泡
有些人认为中药用凉水浸泡是多此一举,其实,中药多为植物或动物的 干燥组织,其有效成分及治疗成分分布于干枯萎缩的细胞内。先用凉水浸泡半 小时,能使药材变软、膨胀。煎煮时随着水温增高,组织内高浓度的溶液就会 向组织外扩散,药材进一步膨胀,保证了有效成分全部溶解在水中。而直接用 沸水煎煮会促使动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淀粉等成分产生凝固、韧化,水分不 易渗入和溶出,造成有效成分不能释出,药效降低。同时,凉水浸泡过的药材 可缩短煎煮时间,如平常需煎2个小时的补药,只需达到沸点后再煎半个小时 即可。

合理用药宣传手册完整版

合理用药宣传手册完整版

合理用药宣传手册完整版合理用药宣传手册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保健食品和药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只能起到保健功能。

要区分保健品和药品,可以看它们的批准文号。

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而保健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x卫食健字”。

就诊时告诉医生哪些问题?就诊时,除了要详细地向医师描述自己的发病经过,还要告诉医生正在服用哪些药品,以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

同时,告诉医生自己对哪些食物、药品和其他物质过敏,以及是否曾经患过其他疾病,如肝病。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并避免开出过敏的药物。

如何理解药品有效期?药品的有效期是指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能保持质量的期限。

有效期通常在药品标签上注明,以年月的形式表示。

例如,有效期为2008年11月的药品,可以使用到2008年10月31日为止。

有些药品的有效期是根据生产日期算出的,以批号的形式注明在标签上。

为什么要按时按量服药?按时按量服药是非常重要的。

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药品的用量,否则会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并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

药品的用量直接影响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浓度是药物发挥药效的必要条件。

过少的剂量无法达到治疗目的,而过大的剂量则会加重药品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中毒。

为什么要按疗程服用药品?按疗程服用药品是非常必要的。

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治疗时间,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药品可以保证药物的治疗效果。

如果随意停药或过早停药,会导致疾病复发或者产生药物耐药性。

因此,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按疗程服用药品。

一些药物只需一次服用即可见效,例如退热药和镇痛药。

但是,为了治疗某些疾病,需要连续服用一定次数和时间的药物,这个过程被称为“疗程”。

过长的疗程使用药物是没有必要的,而且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

缩短疗程使用药物则可能无法根治疾病。

以抗菌药物为例,如果不按照疗程使用药物,过早停药的话,一些抵抗力强的细菌会潜伏下来,再次危害人体。

中药与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手册2015

中药与中药合理用药知识宣传手册2015

郑州市管城中医院中知药识及宣中传药手合册理用药目录随便服用中药可能会危害健康 (3)含有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有哪些 (4)那些中药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5)服用枸杞子应注意哪些问题 (6)小儿食积常用那些中药 (7)那些中药会引起过敏 (8)那些中药可能会造成肝损害 (9)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中含有的西药成分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10-11 常用补血药及应用补血药应注意的问题. (12)风热感冒的常见症状以及常用中成药 (13)幼儿服药注意事项........................................................................................14-15随便服用中药可能会危害健康很多人认为中药性情平和、没有副作用、可以放心吃。

越来越多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显示,滥用中药有害。

导致不良反应得原因主要有超剂量用药、长期服用、药证不符、用药途径不当、误服误用、不适当地与西药联用、违反用药禁忌、病人自身体质问题等诸多因素。

中医用药需要辨证论治,药不对症不仅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如银翘解毒片对于外感风热有效,但对于外感风寒则不宜。

滥用甘草会出现水肿、头疼、高血压等不良后果。

即使作为补品的人参,长期超量服用也会导致胸闷、烦躁、气喘、失眠甚至精神错乱等中枢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

正如《医法圆通》所说;“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人参、茂、鹿茸、枸杞皆是砒霜。

”因此使用中药应当在中医师以及中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含有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有哪些含乌头类(川乌、草乌、附子)药物的中成药约有100 余种。

主要分为补阳药类、驱寒止痛等类中成药中,如海马补肾丸、大活络丹、健步壮骨丸、强力天麻杜仲胶囊、木瓜丸、痹通药酒、长春红药片、创伤散、跌打风湿酒、二仙丸、风湿骨痛丸、风湿寒痛片、风湿酒、复方蛤青片、复方夏天无片、复方小活络丸、复方羊角胶囊、骨刺丸、骨刺消痛液、固肾定喘丸、寒热痹胶囊、寒湿痹颗粒、和合丸、回天再造丸、活心丸、活血舒筋配、济生肾气丸、接骨片、筋骨疼痛酒、救急散、橘核病气丸、灵仙跌打片、女宝胶囊、盘龙七片、前列舒丸、人参再造丸、参桂理中丸、参茸黑锡丸、参茸酒、参茸木瓜药酒、参茸三鞭丸、参茸壮骨丸、参茸追风酒、神三七伤药散(片)、参赓活络丸、肾炎温阳片、疏风再造丸、舒筋活络丸、四逆汤、痰饮丸、通痹片、透骨镇风丸、厄痹颗粒、温经丸、温脾止泻丸、温胃舒胶囊(颗粒)、乌梅丸、五加皮酒、消肿片、小儿止泻停颗粒、小金丸、肖金丹(丸)、心宝丸、雪莲药酒、血宝胶囊、腰息痛胶囊、腰椎痹痛丸、益肾灵颗粒、益心丸、右归丸、玉龙酒、愈风丹、云南红药胶囊、止痛风湿丸、中风再造丸、中华跌打酒(丸)、壮骨木瓜丸、壮骨追风酒、追风活络酒、追风透骨丸等;以及处方名中已含附子的成药,附子理中丸、桂附地黄丸、附桂骨痛片、参附强心丸等。

合理用药宣传手册

合理用药宣传手册

合理用药宣传手册1. 引言在当今社会,药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理用药是指在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情况和药物的用途正确使用药物,从而达到安全、有效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合理用药对于保障个人健康、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手册旨在向大众传递合理用药的知识和技巧,帮助人们正确使用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和副作用。

2. 药物的分类药物根据其用途和作用机制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2.1. 西药和中药西药是指从西方国家引进的药物,其研究和生产符合国际标准,并且通常经过较严格的临床试验。

中药是指中医学传承下来的药物,其中包括了从天然植物、动物、矿物中提取的药物。

2.2.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是指需要医师开具处方才可以购买和使用的药物,通常用于治疗较复杂的疾病。

非处方药是指无需医师处方即可购买和使用的药物,用于治疗较简单的疾病或症状缓解。

2.3. 治疗药和预防药治疗药是指用于治疗疾病并使患者康复的药物,多数需要医师的指导和监督。

预防药是指用于预防疾病或减少患病风险的药物,通常需要医师的建议和衡量风险与效益。

3. 合理用药的原则3.1. 医学指导合理用药首先要求医师的指导和监督,医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病情等,合理选择药物,并根据需要调整用药剂量和疗程。

3.2. 注意药物说明书药物说明书中包含了关于药物的详细信息,包括用途、剂量、不良反应等。

在使用药物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正确使用和保存药物。

3.3. 遵循用药方案在医师的指导下,按照规定的用药方案进行用药。

不得自行增加或减少剂量,也不能随意中断治疗。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向医师咨询。

3.4.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包括头痛、恶心、皮肤过敏等。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和处理副作用。

4. 常见用药误区4.1. 自行购买处方药处方药通常需要医师开具处方才能购买和使用,自行购买处方药可能会导致用药不当,加重病情或产生其他不良后果。

合理用药指导手册

合理用药指导手册

合理用药指导手册第一节:认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合理用药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指导手册旨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合理用药的概念,并提供实用的指导原则。

第二节:什么是合理用药合理用药,简单来说,就是指根据医疗知识和临床经验,合理选择药物、合理用药、合理用量、合理用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用药行为。

第三节:合理用药的好处合理用药不仅能确保药物的治疗效果,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避免药物滥用和浪费,节约医疗资源并降低医疗费用。

第四节: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在选择药物时,我们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史、年龄、性别等综合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并根据临床指南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

同时,要考虑到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和其他可能的禁忌症,以及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等信息。

第五节:合理用药的用量和用法合理用药不仅包括选择合适的药物,还要注意用药的用量和用法。

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例如体重、年龄、肝肾功能等,调整药物的用量,并按时、按量、按疗程进行用药。

第六节:避免药物滥用和滥用药物滥用和滥用是指非处方药的不恰当使用。

为了避免药物滥用和滥用,我们要遵医嘱使用药物,并遵守药物的用量和用法,不可自行增减用药的剂量,特别是一些激素类等能对身体产生较大副作用的药物。

第七节:药物相互作用的注意事项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些药物之间可能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导致药物的疗效减弱或者副作用增强。

因此,在接受用药时要告知医生患者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能够对患者的药物进行有效管理。

第八节:药物不同途径的应用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应用,如口服、注射、外用等。

不同途径的药物应用对药物的吸收和药物的效果都有影响。

因此,在选择药物途径时,要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第九节:合理用药与养生保健的关系合理用药与养生保健密切相关。

通过合理用药,可以有效地治疗疾病,提高身体抵抗力,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

用药指导健康宣传手册

用药指导健康宣传手册

用药指导健康宣传手册
用药指导健康宣传手册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滥用或误用。

以下是用药指导健康宣传手册的一些关键内容:
1.药物基本知识:介绍药物的名称、剂型、剂量、使用方法、作用机制、副作用、注意事项等基本知识,帮助人们正确理解药物的作用和风险。

2.合理用药:强调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指出滥用药物、不遵医嘱、不按说明书使用药物的危害和后果,引导人们正确地使用药物。

3.药物与饮食的关系:介绍药物与饮食的关系,指导人们如何合理安排饮食以增强药物效果或减轻药物副作用。

4.药物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强调生活方式对药物效果的影响,指导人们如何调整生活方式以增强药物效果或减轻药物副作用。

5.家庭药箱管理:介绍如何管理和维护家庭药箱,包括药品的分类、储存、过期药品的处理等,以保障家庭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6.特殊人群用药:针对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介绍其用药特点和注意事项,指导人们为特殊人群合理用药。

7.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针对常见疾病如感冒、咳嗽、高血压、糖尿病等,介绍其药物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人们正确地使用药物。

通过用药指导健康宣传手册,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和风险,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同时,也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商更好地推广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素养。

制表:审核:批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中药煎煮常识…………………………………………………中药的服用方法………………………………………………中药用药禁忌…………………………………………………中药使用的误区………………………………………………服中药汤剂时不宜滥加糖……………………………………正确服用中成药………………………………………………朱砂及含朱砂的中成药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服用含雄黄中成药的注意事项………………………………服用乌头类药物的注意事项…………………………………老年人服药注意事项…………………………………………幼儿服药注意事项……………………………………………孕妇服药的注意事项…………………………………………中西药联合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山豆根和北豆根的区别及合理应用…………………………日常用药需注意………………………………………………服用阿胶有讲究………………………………………………如何泡制药酒…………………………………………………中药煎煮常识一、煎药器具:在煎药时尽量以砂锅、不锈钢锅、玻璃、搪瓷器皿为主,忌用铁锅、铝锅、铜锅。

二、浸泡方法: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3-5厘米,浸泡30-60分钟为宜。

三、煎煮方法:每剂煎煮两次。

第一煎先用大火将浸泡的药物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淹没过药面即可,火候同第一煎。

煎煮时最好加盖。

四、煎药时间: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

一般药物15-25分钟,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5-15分钟,滋补类及质地坚硬的药物40-60分钟。

五、滤取药液: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情况具体决定。

成人服用,每次以250~300毫升为宜,一剂若煎2次,总量即500~600毫升;若煎3次,总量即750~900毫升。

儿童酌减。

六、服用时间:将两次煎煮的药汁混合,分早晚两次服用。

七、特殊药物的煎煮:1、先煎即先入煎3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物同煎。

包括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如牡蛎、磁石等;需久煎去毒的药物,如附子。

2、后下待药物快煎成时再投入煎煮数分钟。

如薄荷、大黄、白豆蔻等。

3、包煎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药物宜包煎,如蒲黄、葶苈子、车前子等;含绒毛类药物如旋复花宜包煎。

4、另煎贵重类药物如人参、西洋参宜单独煎汤兑入其它药汁服用。

5、烊化即溶化。

阿胶、鹿角胶等药物宜先烊化,在与其它药汁兑服。

6、冲服一些入水即化的药物如芒硝宜用煎好的其它药液冲服。

中药的服用方法一、服用时间:空腹服: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及驱虫药均宜清晨空腹服。

饭前服:多数药特别是补虚药和治疗肠胃疾病的药物宜饭前服。

饭后服:消食健胃药或对肠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

睡前服:一般安神药宜在睡前30-60分钟服用,涩精止遗药和缓下剂也宜在睡前服。

定时服:截疟药应在疟发前2小时服用。

二、服药次数:一般疾病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

呕吐病人宜小量频服。

中药用药禁忌一、服药食忌:一般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的食物。

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药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二、妊娠用药禁忌:1、禁用药:多是剧毒药,或药性作用峻猛之品。

如水银、砒霜、雄黄、马钱子、川乌、草乌、三棱、莪术等。

2、慎用药:主要是活血祛瘀药、行气药、攻下药等。

如牛膝、川芎、桃仁、红花、大黄、芒硝、肉桂、附子、牡丹皮等。

中药使用的误区很多人对中药认识不足,在使用的过程中常存在以下误区:1、中药无毒副作用中药大多来自天然动植物,药性温和,很少发生毒副作用。

但因此认为中药完全没有毒副反应食错误的,如果长时间、大量服用同一种药物,也会有不良反应。

2、药性慢不能用于急救其实中药是可以用来急救的。

方剂中的“独参汤”、“参附汤”、“四逆汤”都是古人抢救危重病人的真方。

只要辩证准确,用药得当,中药同样可以用来急救。

3、夏季不宜服汤药有人认为中药汤剂在夏季煎煮不便,从而觉得夏季不宜服汤药。

其实从疗效上讲,夏季是可以服用中药的。

古人就总结出许多适合夏季服用的汤药,如“藿香正气散”“黄连解毒汤”等。

4、盲目使用补益药补益类中药在气血阴阳的滋补方向上也有偏向,不是对所有人都适合的。

若不经过医师诊断就长期盲目用药,不但没有滋补作用,还会引发许多症状。

因此在使用滋补类中药时一定要根据病情,据证用药,辨证滋补,方可达到预期效果。

服中药汤剂时不宜滥加糖在服用汤药时,有的人不管服用什么汤药,均习惯加糖(冰糖、白糖、红糖、蜜糖),或以糖水送服,以冲淡或消除苦味,殊不知这种做法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实属不妥。

一是因为各种糖均属常用中药,均味甘而具有补虚作用,若所治病证为邪实之证,那就不但不利于驱邪,反而会加重病情。

二是因为中药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其中的蛋白质、鞣质等成分能与糖,特别是与含铁、钙等无机元素和其他杂质较多的红糖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某些成分凝固变性,进而混浊、沉淀,不但能影响药效,甚至会危害健康。

三是因为糖可抑制某些退热药的疗效,干扰药液中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

四是因为糖还能降解某些药物,如马钱子的有效成分,使汤液的疗效降低。

五是因为某些健胃的中药,其之所以能健胃,就是利用其苦味或其他异味来刺激消化腺的分泌而发挥疗效的,加入糖后势必会消除这一作用。

由此可知,服用中药时不能滥加糖。

若要加糖,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加用。

正确服用中成药在中成药的服用方法上,须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按量服用:中成药治病,药量有一定的灵活性,有时不易准确掌握。

由于有的中医在处方时,对中成药的每次服用量往往不专门注明,故在具体使用时,病人首先应看清药品标签或说明书。

有时,中成药小粒丸剂的说明书上虽写着每次服多少克,但却未标明多少粒药为多少克,这常常会给病人带来困惑。

遇此情况时,病人不可怕麻烦,应向执业药师问明换算方法或每次服药粒数(不要问医生,因非其本职,否则可能致误)。

中药不是绝对无毒的,有些药性剧烈的药,用量稍有超过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注意服药禁忌:不仅对中成药的服用量须认真对待,而且对有关药物的禁忌症也丝毫马虎不得。

用药前必须详阅该药品的说明书,了解该药品的使用禁忌。

凡药品说明书中所列禁忌事项,均应按章执行,予以避忌。

孕妇、小儿或年老体虚者,更要谨慎,凡药性猛烈的中成药还须减量慎用。

3、注意服药时间:根据古医籍规定,中药服用时间的选择,应按“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而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的原则进行。

对于特殊服药时间规定的中成药,通常宜选在饭前或空腹时服。

因为大多数食物可对中药的吸收产生干扰,故而饭前服药有利于药物吸收和药效发挥。

对于慢性病需长期服药者,宜养成定时服药的习惯,而对治疗特定病症的成药则无须强调空腹或定时服药,如治冠心病的苏合香丸、治胃痛的胃乐片等,均或随时使用;安神药则在睡前服为最适宜。

4、注意服药方法:中成药的服用方法也有讲究,中成药中常见剂型之一大粒蜜丸剂,常常给服药者带来许多不方便,初次使用该剂型者往往不知该怎样吞服才好。

要知道,任何一口将其吞下的企图都是应当严格禁止的,因为这有可能造成药丸卡在喉咙里上下不得,甚至引起心律紊乱等严重后果。

正确的服法是用清洁的小刀将药丸切成小粒,而后分几次用温开水送服;对于出厂不久、质地较软的大粒蜜丸,可用清洗过的手直接将其分裂,并搓制成小丸服下。

一颗大蜜丸通常至少分成20粒以上的小丸,分2~3次吞下较为合理,否则同样会引起噎阻。

生活中,有些人在服大粒蜜丸时,爱将药丸嚼食,这其实不宜提倡。

因为虽然多数药丸因在制作中加入了蜂蜜而带甜味,但是不少丸药仍带有浓厚的中药异味。

嚼服者一旦因药丸异味而引起恶心反应,往往来不及咽下口中稠厚的药浆而会引起呕吐,这可就事与愿违了。

如果为了加快药物吸收,加速药效产生,方便的做法是:取少许温水将药丸捣调成稀糊状后,用温开水送服。

5、注意服药反应:中成药与其他药物一样,因各种原因也会引发人体的不良反应,随着中成药的广泛应用,这样那样的不良反应会较多地出现,服用中成药者应对此要有所警惕。

凡服药后出现皮疹、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者,均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诊治。

凡有过服用某种中药而致过敏史者,还须牢记以后不可再使用该药。

朱砂及含朱砂的中成药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朱砂,又叫“辰砂”、“丹砂”,其主要成分足硫化汞,火煅时可析出水银。

其味甘、性寒有毒,功能镇心安神、清热解毒明目。

善治心火亢盛引起的心神不安、胸中烦热、惊悸不眠、癫狂,以及疮疡、咽痛、口疮等。

其成人的内服用量,每日为0.1~0.5克。

服用时不入汤煎煮,应研末冲服,或入丸散服。

但是,朱砂有毒,被内服后可被少量水解,生成二价汞离子,蓄积在体内,对机体造成伤害。

如果大量或长期服用朱砂或含朱砂的中成药,人体就会因大最汞离子的生成或蓄积而出现急性或慢性汞中毒症状,严重的还可出现肝、肾、心、脑中毒。

因此,不可大量或长期服用朱砂及含朱砂的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磁朱丸、活络丸、蟾酥锭、紫雪丹、至宝丹等)。

服用含雄黄的中成药的注意事项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其毒性较大。

砷进入人体后,可蓄积和分布于体内各组织,主要分布在肝、肾、脾等内脏及指甲、毛发等部位。

砷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是多方面的,可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组织、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者可因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

由于临床常用的不少中成药都含有雄黄,如牛黄解毒丸(片)、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牛黄抱龙丸、安宫牛黄丸、六神丸、喉症丸等。

因此,在服用这类药时应注意:首先,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或遵医嘱服用,避免超量服用;其次,由于砷可引起蓄积性中毒,因此应避免长期服用;此外,应避免与含硫酸盐、硝酸盐的西药,如硫酸亚铁、硫酸镁、硫酸胍生片合用(因为二者合用会导致雄黄的主要成分硫化砷氧化而增加毒性)。

服用乌头类药物的注意事项属乌头类药物的中药材主要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含有此类中药材的中成药主要有木瓜丸、正天丸、右归丸、追风丸、活络丹、大活络丹、三七伤药片、金匮肾气丸、舒筋活络丸、附子理中丸等。

乌头类药物的有毒成分主要是乌头碱。

乌头碱不但毒性大,而且易在体内蓄积,并易溶于乙醇;其毒性主要是损害神经系统,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其一般中毒量为0.2毫克,致死量为2~4毫克,并常因个体差异而有别。

乌头碱虽然有毒,但若经过合理炮制与常时间煎煮,就会分解成为近乎于无毒的醇胺类物质。

鉴此,在服用这类药物时,首先要避免过量或长期服用;其次是不能泡酒服用或与酒同服;再者是不用生品;最后是入汤剂时应先煎1~2小时,以再一次降低其毒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