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建火灾探测器选择的探讨

合集下载

文物古建筑防火对策研究——以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古建筑为例

文物古建筑防火对策研究——以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古建筑为例

<6
5.5
30
4.9
30
>6
6.3
40
4.9
30
<15
有效保护 半径(m)
有效保护 面积(m2)
6.7
80
6.7
80
5.8
60
4.4
30
3.6
20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147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3 NO.6(下)
生产与安全技术
2.3 防雷设施设置
图 5 文物古建筑防火涂料阻燃处理示意图
图 5 中阻燃性单体包括含有各类阻燃元素的化合物, 将其引入纤维高聚合物分子链上能够有效促进纤维难燃 性能的提升。纤维接枝共聚是一种有效且耐久的阻燃改性 方法,接枝单体为含有磷、氯的反应型化合物,可用于实 现聚酯、聚乙烯醇纤维的阻燃。
3 结语
文物古建筑是承载地区文化的关键,也是发扬地区文 化精神的主要载体,随着文化保障工作的持续推进,各个 地区对文物古建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弘扬文化,各 地加强对古代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并对部分具有地方文化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3 NO.6(下)
生产与安全技术
文物古建筑防火对策研究
——以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古建筑为例
辛天兵 (承德市消防救援支队,河北 承德 067000)
摘 要 :为提升文物古建筑安全性,将现代消防设计理念引入文物古建筑防火中,以河北省承德市文物古建
筑为例,对防火对策进行研究。在对文物古建筑火灾快速探测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文物古建筑室外消火
2
可燃 气体探测
用于排放易燃气体和易燃水蒸气的场所
3

初探古建筑火灾报警探测器的选择

初探古建筑火灾报警探测器的选择

初探古建筑火灾报警探测器的选择作者:王春霞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4期摘要:针对古建筑特点和火灾危险性分析,结合不同报警探测器的特点比较,提出消防设计方案。

关键词:古建筑、火灾、消防、报警、探测器中图分类号:P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我国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风格各异的古建筑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象征,同时古建筑还具有巨大的历史、科学价值和教育纪念意义。

古建筑不仅火灾的预防工作要做好,而且一旦发生事故应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快速的在早期扑灭火灾。

在设计和施工中,应在不改变文物原状、不破坏古建筑历史风貌的前提下,积极采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二、火灾危险性分析基于古建筑多为木或石木混合结构,以木柱、木梁、斗拱等支撑的巨大屋顶,使古建筑的表面积增大,严实紧密,烟热不易散失,在燃烧中产生的高热大量聚集,极易出现轰燃和大面积燃烧,出现轰燃后,火灾发展到了极盛的阶段,扑救相当困难。

尤其像西藏寺庙内一般都点酥油灯,且又有油漆彩绘以及帷幔、唐卡等大量可燃装饰,一旦触及火种,即可迅速燃烧。

电线陈旧、绝缘下降、电气设备安装使用不当或可燃织物随风飘荡接触灯烛等都是引发火灾的危险因素。

三、火灾探测器的设置3.1火灾探测器选择的一般要求:现行规范中对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做了以下一般规定: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应选择感烟探测器;对火灾发展迅速,可产生大量的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可选择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热的场所,可选择火焰探测器;对火灾形成特性不可预料的场所,可根据模拟试验的结果选择探测器。

3.2不同探测器的适用场所由于古建筑结构的独特性,采用任何单一探测方式,都不能达到最好的预警作用,应根据古建筑内结构及保护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报警探测方式。

文物古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及灭火器选择与设置

文物古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及灭火器选择与设置

文物古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及灭火器选择与设置作者:马澜涛贾文博杨龙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33期摘要:文物古建筑大多为砖木结构,耐火等级低,易起火,蔓延快,极易造成易造成不可估量的文物古迹损失,也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本文主要从自动消防设施入手,论述了文物古建筑文物古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及灭火器选择与设置。

主题词:文物古建筑自动消防设施中图分类号:G356.6文物古建筑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资源,保护文物古建筑就是保护民族文化。

我国古建筑、博物馆、文物库房等多系砖木结构,火灾是它的最大危害。

这些砖木结构的建筑物一旦着火,短时间内就可变为灰烬,损失无法挽回。

但是由于文物古建筑大多为木质结构,耐火等级低,特别是一些文物古建筑管理、使用单位擅自在文物古建筑内违章设置营业性场所,导致用火用电量大幅增加,消防安全管理混乱,火灾隐患十分突出。

一、设置自动消防设施的必要性近年来,文物古建筑失火事件不断发生,使祖国文化遗产遭到不可弥补的损失。

2004年,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遇真宫主殿发生火灾,236平米的三间正殿化为灰烬。

2008年,包头市东河区妙法禅寺火灾烧毁寺内千佛殿、大雄宝殿、念佛殿等 7 座殿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15万多元。

同是2008年,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福音寺大雄宝殿发生火灾,共烧毁大佛像4尊,各类小佛像60余尊。

这些文物古建筑所处地点又是人员密集、活动频繁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仅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文物古迹损失,也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

所以说保护文物古建筑迫切需要一种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消防设施。

二、自动消防设施的优势文物古建筑建筑建立以自动喷淋灭火系统为主体的灭火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在经济上和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自动消防设施具有工作性能稳定,造价便宜,维护方便,灭火效率高,早期控制火势和灭火,使用期长,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自动消防设施反应速度快,无须专门人员控制,且有自动报警功能,可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火警信息,一旦有火灾发生,无论现场是否有人,只要存在着火的条件烟雾、温度等,自动喷淋系统会马上动作,同时发出警报,提醒人员及时到场。

文物古迹消防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3)

文物古迹消防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3)

文物古迹消防系统工程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文物古迹消防系统工程设计方案1. 防火设计:根据文物古迹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合适的防火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系统和疏散通道设计。

- 火灾报警系统:采用可靠的火灾探测器和报警装置,包括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

报警系统应具备声光报警功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 灭火系统:根据文物古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灭火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干粉灭火系统。

在设计时需考虑文物古迹的特殊性,避免给文物造成损害。

- 疏散通道设计:根据文物古迹的平面布置和人员密度设计合理的疏散通道。

通道宽度要满足疏散人员的需求,通道应设有明确的标识和照明设备,以保证人员能够快速、安全地疏散。

2. 消防设备布置:根据文物古迹的结构和布局,合理布置消防设备,确保其覆盖范围和使用效果。

- 灭火器具:根据文物古迹的特点和需求,布置适量的灭火器具,包括手提式灭火器、灭火器箱和消防栓。

灭火器具应放置在易燃物附近和易发生火灾的区域。

- 防火墙和防火通道:设计适当的防火墙和防火通道,将文物古迹的不同部分隔离开来,以防止火灾蔓延和扩大。

3. 电气设计:合理设计文物古迹的电气系统,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 电气线路布置:根据文物古迹的需要,设计合理的电气线路布置。

将电气线路和设备与易燃物、易燃气体以及火源隔离开来,防止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 电气设备选择: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能。

设备包括电气控制柜、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等。

4. 基础设施建设:保证文物古迹的基础设施完善,满足消防系统的使用需求。

- 消防水源:设计符合要求的消防水源,保证消防系统的供水能力。

消防水源可以是市政供水或者自备供水。

- 排水系统:确保文物古迹内部的排水系统畅通,避免因积水导致火势扩大。

5. 管理与维护: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文物古迹消防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 消防设备维护: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确保其正常运行。

浅谈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自动报警系统

浅谈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自动报警系统

浅谈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自动报警系统一、前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在早期有效的发现将要发生火灾的隐患,及时报警,并向相关消防设施发出联动信号,进而将火灾扑灭于萌芽状态降,是帮助人们准确、及时逃生和降低火灾事故损失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火灾早期,探测器自动、准确、快速地发现火灾并准确报警,是一切逃生行动成功和灭火措施准确动作的前提。

1.一般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一般采用传统火灾传感器,包含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感火焰探测器,还包括特殊场合使用的本安型感温探测器、本安型感烟探测器、各种类型的可燃气体探测器等。

按照最新火灾自动报警规范,这些点式探测器在系统中都应具有唯一的地址,且常常同一场合我们一般单一使用某种传感器,即便使用多个不同类别的传感器,也是独立地报警,互相没有任何联系。

每种类别的传感器都有其探测的优势和局限性,例如感温传感器只对明火产生的温升敏感,对阴燃火不敏感,而且无法识别温度上升的原因;感烟传感器是一种对一般火情均有较高灵敏度的火灾传感器,且对阴燃火有极好的探测效果,但对明火却不敏感。

感火焰探测器对于明火探测效果较好,而对于燃烧前产生浓烟的火灾却不灵敏,因此,在特殊厂场合使用多种探测器的组合或者使用新型的火灾探测器成为一种新的火灾报警的方案。

2.新型火灾探测器的发展传统的火灾探测器其准确性和反应速度都不理想,比如感温探测器,当气体温度达到68~70摄氏度以上时才会报警,且布线、安装复杂,检修麻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今智能建筑及时、准确的灭火和简便的施工要求。

红外对射探测器,由一组发射器和接收器完成,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无电气关系,一组探测器探测距离长达100m,发射器与接收器属一一对应关系,在大空间场合使用这种探测器,使用这种探测器不仅安装维护方便,而且美化了建筑环境,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与红外对射类似,市场上又出现了,双鉴式火灾探测器,光截面火灾探测器等等,此外还有空气采样(吸气管路式)探测器和缆式感温探测器能探测人员无法进入的高密度空间内的火灾隐患,这就为我们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探测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从而提高了系统自动报警和联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浅析我国古建筑的火灾探测器选用

浅析我国古建筑的火灾探测器选用

浅析我国古建筑的火灾探测器选用【摘要】本文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提出在古建筑中采用吸气式和线型光纤感温探测器的可行性。

【关键词】古建筑;火灾危险性;对策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古建筑成为了旅游区内最有价值的旅游景点,内部人员活动空前增多,古建筑火灾更是频频发生,使许多珍贵的古建筑毁于大火,造成了巨大损失。

一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分析1.1可燃物质多,耐火性能差经过长期的风干,古建筑木结构的含水量极低,几乎遇到火星也会起火,除使用大量木材外,一些宗教建筑中还布置有大量的经书佛文和各式帐幔幡幢、屏风壁画、油漆彩绘等织物,这些物质遇火即燃。

1.2火灾荷载高,消防用水量大古建筑的火灾荷载,大约为现代建筑的30倍,扑救1 kg木材火灾需要用水2 kg,一座1000 m2古建筑,其消防用水量就达到1260 m3。

1.3空气容易进入,火势蔓延迅速引起古建筑火灾的点火源一般在建筑物的下部,下部木材燃烧会加热周围空气并产生大量的热解气体,热空气及热解气体迅速上升,同样会点燃上部的木结构,热空气上升后,会使古建筑下部出现负压,冷空气便会从下部的开口处进入,燃烧三要素之一的“氧化剂”得到了补充,这无异于火上浇油,助长火势更加快速蔓延。

1.4上部积热不散,迅速导致轰燃古建筑发生火灾,从起火到出现轰燃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古建筑上部封闭严实,尤其是上部的人字形屋顶,如果保存比较完善的话,简直是密不透风,在发生火灾时,屋顶内部的烟气和热量不易失散,温度容易积聚,火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成非线性增长,如果在15 分钟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便会出现轰然。

1.5消防力量不易到达,灭火扑救困难重重古建筑一般位于偏僻之处,道路崎岖,往往距最近消防站数十公里,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城镇消防站往往是鞭长莫及,只能是望火兴叹。

1.6多为大面积燃烧,极易“火烧连营”如果其中一处起火,一时得不到有效的扑救,毗连的木构架结构的建筑,很快就会出现大面积燃烧,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火灾探测器的选用及其技术要求

火灾探测器的选用及其技术要求

火灾探测器的选用及其技术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火灾的发生频率变得越来越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因此,火灾探测器的选用与技术要求尤其重要。

选择合适的火灾探测器并了解其技术规格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的必要措施。

一、火灾探测器的分类火灾探测器根据其探测方式可分为电离室探测器、光电式探测器、红外线探测器、气体探测器等。

1、电离室探测器电离室探测器是一种早期的火灾探测器,适用于监测火焰产生的电离效应,是一种分析气体离子化程度的探测器,感应器采用金属电极与众多电离室平行排列。

该探测器灵敏度较高,但也有漏报的可能性。

2、光电式探测器光电式探测器通过感应烟雾的光散射或吸收,以实现火灾探测。

光散射和吸收的特性在烟雾产生时如实反映,因此光电探测器可以及时发现火灾。

不过,由于光电探测器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因此易受误报的影响。

3、红外线探测器红外线探测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探测器,通过感知环境中红外线的辐射对火灾进行探测。

该探测器适用于各种不同环境的监测,无需对环境进行接触式操作,解决了烟雾对光电探测器探测影响的问题。

4、气体探测器气体探测器适用于监测环境中可燃性气体,可以及早解决因为气体泄漏等引起火灾的问题。

当环境中检测到可燃性气体时,探测器将会启动警示,由于该探测法量具本身具有毒气泄漏监测功能,因此气体探测器在有毒气体环境下也可以使用。

二、火灾探测器的技术要求1、灵敏度火灾探测器的灵敏度是指探测器能够探测到哪种小的火源。

电离室探测器的灵敏度比烟雾感应探测器要高,而红外线探测器灵敏度会更高。

因此,使用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可以提高火灾探测的准确性。

2、警戒范围火灾探测器的警戒范围越大,探测范围越广,监测到的火源就越多。

因此,可视化阳离子通断式探测器和红外线探测器适用于尽可能地扩大监测范围。

同时,要注意火灾探测器探测距离的安装范围。

比如,在室内安装的探测器需要避免遮拦,例如家具、门窗等。

3、可靠性火灾探测器以其可靠性、正确性、稳定性为基础,上述指标的准确性可以验证可靠性。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根据火灾的特点选择探测器
①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热,很小或没有火
焰辐射,应选用感烟探测器。

②火灾发展迅速,产生大量的热、烟和火焰辐射,可选用感烟探
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

③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烟和热、应选用火焰
探测器。

④火灾形成特点不可预料,可进行模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
探测器。

2、根据安装场所环境特征选择探测器
①相对湿度长期大于95%,气流速度大于5m/s,有大量粉尘、
水雾滞留,可能产生腐蚀性气体,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产生醇类、醚类、酮类等有机物质的场所,不宜选用离子感烟探测器。

②可能产生阴燃或者发生火灾不及早报警将造成重大损失的场
所,不宜选用感温探测器;温度在0℃以下的场所,不宜选用定温探测器;正常情况下温度变化大的场所,不宜选用差温探测器。

③有下列情形的场所,不宜选用火焰探测器:
a、可能发生无焰火灾;
b、在火焰出现前有浓烟扩散;
c、探测器的镜头易被污染;
d、探测器的‘视线’易被遮挡;
e、探测器易被阳光或其他光源直接或间接照射;
f、在正常情况下,有明火作业以及X射线、弧光等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物古建火灾探测器选择的探讨
摘要:文物古建的火灾自动报警设计中,首先需要选择火灾探测器。

本文根据几种文物古建不同的性质和结构,探讨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关键词:文物古建、火灾自动报警、联动控制器、火灾探测器。

0 引言
2014年,古城古镇、古村古寨等文物古建发生火灾的情况不在少数。

如: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贵州报京侗寨、湖南怀化洪江古商城、贵州剑河久吉苗寨等。

火灾造成巨大的文化和经济损失。

由于文物古建的特殊性,为了保护文物古建的风貌,喷淋系统难以应用,一旦发生火灾,只有依靠人力灭火,人员的反应速度决定了灭火的及时性,因此,火灾的预警显得尤为重要。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火灾探测器是第一个环节,选择合适的火灾探测器,才能对火情做出有效的探测和预警。

文物古建多以砖木结构为主,本文中仅探讨此类结构的建筑。

1 常见文物古建型式分类
常见的文物古建,根据财产归属,可以分为公共性质的文物古建和民居性质的文物古建。

公共性质的文物古建,并非个人所有,没有居民在其中生活,大部分的建筑同时也作为供游客旅游参观的场所。

民居性质的文物古建,仍有居民在其中生活,层高不会太高。

公共性质的文物古建,根据建筑内部高度,又可分为大空间和一般高度。

设置探测器的要求各有不同。

图一江西瑶里镇程氏宗祠部分平面图图二重庆湖广会馆禹王宫部分平面图
图三重庆湖广会馆禹王宫部分剖面图
除此之外,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还需要考虑到文物古建的外部,由于其他建筑或室外可燃物,导致文物古建本体被引燃。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发现,有的重要的文物古建仍作为功能建筑(如宴会厅、厨房等)使用,使得场地内情况更加复杂,火灾探测器的选择更加困难。

2 设计原则
根据《文物防火设计导则》
1.火灾探测器的布置宜采用重点保护与区域监测相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特别重要的文物建筑或场所应采用双重保护。

特别重要的文物建筑,一般指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双重保护,指由两种不同探
测功能的探测器,共同对保护区域进行火灾探测。

2.对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可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选择火灾探测器。

3.在文物建筑防火保护区和控制区,宜在其周边选择适当的高位设置能完全覆盖保护区、基本覆盖控制区的图像火灾探测器。

3 一般高度的文物古建
选择感温探测器还是感烟探测器?
根据GB500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中对火灾探测器选择的条文说明。

点型感温探测器的应用有两种目的。

当感温火灾探测器直接用于探测物体温度变化时,如堆垛内部温度变化、电缆温度变化等,其报警信号会比感烟火灾探测器早很多,此时的报警信号的含义更多的成分是预警,并不表示已发展到火灾阶段。

另一种是当火焰达到一定程度时,感温火灾探测器才能响应,报警信号表示火灾已经发生。

感温火灾探测器不适宜保护可能由小火造成不能允许损失的场所。

因此,感温探测器如非用于预警,不适宜用于保护重要的文物古建。

所以对重要的文物古建内,可采用吸气式感烟探测器和点型感烟探测器的双重保护。

对于密闭的建筑而言,探测器的设置相对简单,与平时工程中并无太大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在人字形屋顶的情况下,感烟探测器受热屏障影响较明显,需要注意探测器的安装位置。

而对于有中庭、天井等与室外连通的结构的建筑(如图一),探测器的设置,就需要考
虑更多的环境因素。

“马头墙”与天井围成的竖井结构的形成,使得烟气沿着围成的区域向上排放,而不至于沿着水平也有较强的扩散(《徽派古建筑典型结构对烟气组织形式的影响》--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12月刊);古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在一定时间内,室内温度上升的速度并不明显,当燃烧进行到一定程度,随着着火房间模型中的火源燃烧加剧,房间温度急剧升高直至模型被破坏。

而烟气的弥漫和流动在火源燃烧初期则很快变的十分明显(《古建筑火灾烟气流动特性研究》--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年9月第27卷第9期)。

根据以上实验和研究,我们得出结论:1.古建筑中,烟气的弥漫比温度的升高更早,因此更适宜选择感烟探测器。

2.由于天井的存在,烟气的流动变得相对有序,天井附近的空间更容易探测到烟气。

因此,在设置吸气式感烟探测器的采样孔和点型感烟探测器时,应考虑这些因素,使探测器的安装位置,更易于探测到烟气。

4 大空间的文物建筑
对于大空间的文物建筑(如图二、图三),考虑到室内空间高度较高,烟气的扩散不容易被迅速探测到,所以需要采用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

不同的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各有优势,对于文物古建,反光式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对古建的风貌破坏更小,但是安装精度要求更高。

对于重要的文物古建,可采用吸气式感烟探测器与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组成双重保护。

对于不封闭的文物古建,由于内部空间较大,
烟雾的扩散需要时间,因此更需要考虑到烟雾的流动方向,在合理的位置重点设置探测器,并宜使不在同一平面上的探测器交错布置,使探测无死角。

根据GB500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对于大空间的建筑,当高度不超过16m时,宜在6m~7m增设一层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

建筑高度超过16m但不超过26m时,宜在6m~7m和11m~12m处各增设一层探测器。

考虑到烟气不易迅速到达建筑顶部,吸气式感烟探测器宜采用水平和垂直结合的布管方式,并应保证至少有两个采样孔在16m以下,并宜有两个采样孔设置在开窗或通风空调对流层下面1m处。

由于灯具安装高度高于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接线端子处产生电弧导致的火灾危险,无法被探测器迅速探测到。

因此,当设置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时,电气线路应设置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照明线路上应设置具有探测故障电弧功能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5 民居式文物古建
《徽派古建筑典型结构对烟气组织形式的影响》(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12月刊)中提到,根据消防部门记录显示,古建筑起火位置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大厅两侧的厢房中。

这里指的,是民居式的文物古建,居民生活在其中,大厅内经常有人活动,出现火情时比较容易被及时发现。

民居中设置火灾探测器,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如何防止误报。

据统计,误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电池在快用完的时候大约每隔一分钟也会发出唧唧的声音(不同型号在间隔和声音上会有差异,但都有电量不足预警功能),有人也会认为这是一种误报。

情况二:报警器里积了太多的灰尘。

情况三:蒸汽或者湿气会浓缩在传感器和线路板上,如果浓缩太多的水汽的话就会发出报警的声音。

较老的报警器会变得更加敏感也更容易对蒸气和湿气发生响应。

所以误报的发生也可能是报警器超过了使用年限需要被替换掉了。

情况四:许多对烹饪产生的烟雾的误报是由离子报警器发出的。

因为这种传感器对极微小的烟雾粒子较敏感。

现在生产的感烟探测器,主要为光电型,离子型已基本停产。

情况五:一般情况下,烟感报警器是不会对香烟的烟雾发出响应的,除非产生的烟雾非常浓重,例如,许多抽烟者都在同一个屋子抽烟就可能导致报警。

如果报警器太旧的话,即使烟的浓度很低,也会响应的。

相对于公共性质的文物古建,民居中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主要有:烹饪、吸烟的烟雾浓重,积灰太多这三种情况。

以瑶里古镇为例,当地自然环境优美,空气中没有扬尘,积灰的情况就可以不做考虑。

而当地生火做饭仍有用到柴禾,也有用液态煤气罐,即使使用光电感烟探测器,仍不能有效避免误报。

由于有天井的存在,在大厅位置,
吸烟的烟雾不容易聚集,形成浓重的烟雾。

而厢房相对封闭,如仍作为卧室使用,则仍有因为吸烟聚集的烟雾引起误报的可能。

大厅可以使用光电感烟探测器,应采用两个独立的感烟探测器报警信号的“与”逻辑组合作为联动信号。

并且感烟探测器应采用有自适功能的智能型探测器。

厢房、厨房等无法采用感烟探测器的区域,前面提到感温探测器如非用于预警,不适宜用于保护重要的文物古建,但是由于现阶段,并没有火灾自动报警的厂家专门针对文物古建设计制造探测器,因此只能使用感温探测器,也是无奈之举。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分类见下表:
A1R和A2R等带“R”标志的,多了一个差温报警,一定时间内,温度骤升一定℃(比如8.3℃/m)就会报警。

在设计过程中,建议选择A1R型差定温探测器,差温动作值可以根据实验确定。

火焰探测器由于摄像头外观,住户担心隐私安全的原因,无法在民居中使用。

6 文物古建外部
文物古建外部主要是建筑级控制区,为了防止由于其他建筑发生火灾后引燃文物古建,需要对文物古建周边进行火灾监测。

可以采用图像型火灾探测器。

对火焰、温度异常、可见烟雾均进行探测和报警。

图像型探测器的探测范围如下图:
设置方法:在重要的文物古建周边,且不影响当地风貌的位置选择一高点,设置图像型火灾探测器,探测器距离文物古建的距离不应
大于100m。

7 结语
在文物古建的防火工程中,人防比技防更重要。

清除火灾隐患,提高居民的防火意识,维护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能极大的消除火灾隐患。

对于公共性质的文物古建,越早的探测到火灾危险,越有利于文物建筑的消防保护。

对于民居性质的文物古建,需要考虑到探测器灵敏度与选择性的平衡,应在尽量减少误报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早发现火灾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