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探究题及简答题专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探究题(新)

九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探究题(新)

九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探究题(新)本文档旨在为九年级学生提供一些物理实验探究题的参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实验探究题一:能量转换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各种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实验材料- 弹簧测力计- 弹簧- 滑轮- 铅球- 默写纸实验步骤1.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水平台上,并将一个滑轮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2. 将一根弹簧和一个铅球挂载在滑轮上,使其能够自由下落。

3. 测量铅球自由下落的高度,并记录下来。

4. 图示法表示铅球下落和上升的能量转换关系,并用文字说明。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到铅球在下落时具有重力势能,下落过程中逐渐转化为动能。

在达到最低点后,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铅球开始上升。

在上升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转化为铅球的重力势能。

实验探究题二: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 电流表- 电压表- 电源- 导线实验步骤1. 将电源连接到电流表和电压表上,确保电路连接正确,并将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指针恢复到零位。

2. 使用导线将电流表与电压表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3. 调节电源的电压,记录下电流表的读数和电压表的读数。

4. 将电源的电压调节为不同的数值,重复步骤3,并记录读数。

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到电流表的读数与电压表的读数成正比。

即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电阻恒定的情况下,电压的增加将导致电流的增加。

实验探究题三: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实验材料- 光箱- 三棱镜- 白纸- 笔实验步骤1. 将光箱打开并调节光亮度,使其射出一束光线。

2. 将三棱镜放置在光线的路径上,使光线通过三棱镜并射入白纸上。

3. 在白纸上标记出光线的入射点和出射点,并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4. 重复步骤2和步骤3,但将三棱镜的位置调整为不同的角度。

5. 记录下不同入射角下的折射角,并计算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比例。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之——实验专题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之——实验专题

九年级上期物理期末专题复习之——实验专题1.为了比较A、B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某实验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的A、B两种液体,将两个试管放入盛有水的同一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应选用相同的A、B两种液体。

(2)实验前组装器材是按(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

(3)将两个试管放入盛有水的同一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是为了使A、B液体吸收的热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4)根据记录数据画出A、B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这表明液体(选填“A”或“B”)的比热容较大。

(5)若A液体是水,不计热量损失,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沸腾(选填“会”或“不会”),原因是。

2.如图A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用相同的电加热器进行了加热。

则:(1)实验时必须取(选填“质量”和“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相同的烧杯中。

(2)图B为温度计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

(3)实验中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甲和乙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C所示,分析图像可知: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液体吸收的热量较多;甲和乙两种液体比较液体的比热容较小。

(均选填“甲”或“乙”)(5)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甲或乙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暧手袋中作为供暖物质,则应选择液体。

(6)由图C分析可知,如甲液体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J/(kg •℃)。

3.比较酒精和碎纸片这两种材料的热值,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燃烧皿、烧杯a和b、温度计均完全相同,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

实验时,分别点燃放在两个燃烧皿中的酒精和碎纸片,通过石棉网给烧杯加热,直至酒精和碎纸片完全烧尽。

(完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探究题

(完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探究题

(完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实验探究题实验一:影响物体自由落体速度的因素
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因素对物体自由落体速度的影响。

实验材料
- 一个物体(如小球)
- 测量器具(如卷尺、计时器)
实验步骤
1. 确定实验地点,保证周围环境安全。

2. 准备一个与物体相同的高度的支架,并固定好。

3. 将物体从支架上释放,并同时启动计时器。

4. 记录物体落地所需的时间,并计算自由落体速度。

5. 更改物体的质量,重复步骤3和4。

6. 更改物体的高度,重复步骤3和4。

实验结果和讨论
实验结果显示,物体的质量和高度对自由落体速度有影响。

较大质量的物体下落速度较慢,较小质量的物体下落速度较快;较高的高度下落速度较快,较低的高度下落速度较慢。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物体自由落体速度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成正比。

而在同一重力作用下,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物体的自由落体速度只受到重力的影响。

实验结论
自由落体速度受物体的质量和高度影响。

较大质量的物体和较高的高度会导致较慢的自由落体速度,而较小质量的物体和较低的高度则会导致较快的自由落体速度。

实验延伸
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对自由落体速度的影响,或者引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观察自由落体速度的变化。

此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来验证自由落体速度与物体质量和高度的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探究题及简答题专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探究题及简答题专题

2014-2015学年九年级物理复习专题——(实验探究与简答题)1、(2012•辽阳)小红在探究砂石和水的吸、放热性能时,采用如图甲和乙所示的装置.(1)本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红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为200g的水和砂石加热相同的时间,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将图乙中水加热后的温度填写在下表的空格处.物质名称加热前温度/℃加热后温度/℃加热的时间/min 水242砂石242742根据表中的数据,结合水的比热容,小红计算出砂石的比热容为_________J/(kg•℃).(3)小红查比热容表发现,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通过实验得到砂石比热容与砂石真实比热容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我们采用了“转换法”.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也采用了这个方法的是___________.A.利用木块被碰撞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B.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C.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对比D.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与各串联电阻之间的关系.2、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现用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电流约为0.5A,并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电流,要求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1)按要求连接实物图.(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状态,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________端(填A或B).(3)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实数变_____,灯泡亮度____(填“变亮”、“变暗或“不变(4)若闭合开关灯不亮,但电压表示数约等于电源电压,此时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反偏,此时故障是____________.3、某同学在探究物体内能改变的方法时作了两个实验:(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______的现象,说明内部气体的______升高,____增大(2)如图乙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通过打气筒给瓶内打气,达到一定程度时,瓶塞跳出,同时还能看到_______的现象,其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3)如图丙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橡皮塞被________,同时管口出现“白雾”,这是管内水蒸气_______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的_______能转化为橡皮塞的______能.(4)如图丁为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空气,抽取中间的玻璃板,过一段时间发现两个瓶子都变成红棕色,这种扩散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子里应装入______________气体.4、(2010•河南)小刚和小丽用图所示的器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用三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两只小灯泡的规格不同.(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要求: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灯串联后的总电压.(2)小刚用电压表测量L l两端的电压时,直接选用0~3V的量程,小丽说这样不行,规范的操作方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们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两灯突然熄灭,电压表示数变为0.小刚用电压表检测L1两端的电压,示数为电源电压,由此判断出L1处的故障是_______;L2是短路还是正常的?小丽在原电路中又添加了一个电学器材,就检验出了结果,她的方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了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为了得出串联电路电压关系的普遍规律他们还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5、(2012•毕节地区)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____;(2)比较步骤_______,得出结论: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3)比较步骤1和2,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步骤1和3,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你掌握的电学知识,你认为电阻还与___________有关;(6)王刚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后,将M 同时接到c 、d ,N 同时接到c′、d′,此时小灯泡的亮度比步骤4的小灯泡还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cm 2M 接 N 接 灯泡亮度1 镍铬合金丝 30 0.5 a a ′ 暗2 镍铬合金丝 30 1.0bb′ 较亮 3 镍铬合金丝 15 0.5 c c ′ 较亮 4锰铜合金丝150.5dd ′亮6、(2011年中考·甘肃兰州卷)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的电路未完成连接,请你将电路连接完整(用笔划线代替导线)。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探究题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探究题答案

1、(1)它们的相同之处是都有压力,不同之处是压力产生的效果不同,蝉的压力效果明 显,骆驼的压力效果不明显。

(2)不同物体产生的压力的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2、(1)力学 问题:为什么壶嘴口与壶肚口一样高?答: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壶嘴口低了会导致装水量减少。

(2)电学 问题:电热水壶为什么能烧开水?答:因为通电后导线会发热,电能转化为水的内能,使水烧开。

3、问题:大雾是怎样形成的?解释:可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夜间温度降低时液化成小水 珠漂浮于空气中而形成的。

4、在气体的质量、体积不变时,它的压强与温度是什么关系? 5、猜想:可能与棉布的厚薄有关?依据:保存冰块时,外界的温度比内部高,用厚棉布包 裹可以阻碍热传递;夏天,身体的温度比外界高时穿了衣服可以将热量很快散发出去。

6、如:温度对液体的粘性有什么影响? 7、热学:水库蓄满水后,对周边地区的气温有什么影响:答: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与不蓄 水时的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或放热时,温度变化比以前缓慢。

电学:电站发出的电能为什么要采用高压输电?答:在输送功率不变时,升高电压,可以 降低输送电流,减小电能在导线上的热损失。

8、如果我们生活在冥王星上,由于引力小,我们可以跳的更高。

由于温度太低,我们将难 以直接喝到水。

9、(1)摩擦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踢球的力使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2)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吗? 10、剧烈碰撞会改变磁体的磁性吗? 11、安全带为什么要做的很宽?答:这样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对人 体的压强。

二、猜想与假设型试题 12、物体将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而不会落到地上。

13、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物体的横截面积、长度、材料有关。

14、猜想:温度越低,波速越快。

理由:温度越低,音调越高,频率越大,在波长不变时, 波速越快。

15、(1)地毯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太大了。

(2)将地毯卷起来滚动,因为滚动摩擦比滑动 摩擦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所有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所有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

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水平,江涛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

(2)实验中选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________(选填“快”或“慢”),这表明________的吸热本领更强。

2、如图,把两个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开关闭合并且两灯都发光时,取下其中一个灯,可观察到现象;(2)在串联的两个小灯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闭合开关后可观察到现象;(3)以上两个现象都说明了串联电路各用电器(选填“相互影响”或“不相互影响”)这个特点;(4)开关闭合并且两灯都发光时,使其中一个灯泡短路,可观察到被短路的灯泡,另一个灯泡的亮度.(选填“变亮”、“变暗”、“不亮”、“不变”)(5)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的(填“相同”或“不相同”).(6)下表是某同学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实行实验,测得A、B、C三点的电流值: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造成错误的原因是.3、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种情况.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有什么问题,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甲同学的问题:______;乙同学的问题:______;丙同学的问题:______.4、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电流表,其零刻度不在表盘的最左端.当导线a、b 分别与标有“一”和“3”的接线柱相连时,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左图所示.(1)此时,电流是从导线(填“a”或“b”)流入电流表,(2)为了增大指针的偏转角度从而减小读数误差,应将导线a与标有“”的接线柱相连(3)纠正错误之后,电流表指针如右图所示,则读数为: A5、如图1是小明和小强做“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时未连好的电路,现要求灯L1和L2并联,且电流表测灯L2中的电流.(1)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帮他们完成电路连接,以符合要求.(2)按要求准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甲所示,则灯L2中电流为 A.(3)在这个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乙所示,则干路电流为 A,那么灯L1中的电流为 A.6、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小明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A1的示数图乙所示,电流表A2和A的指针都指向同一刻度,如图丙所示,则L1中的电流为 A,灯L2中的电流为 A,干路中的电流为 A,由此初步得出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为:;7、张伟同学“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的电路如图13所示,当把电流表分别在A、B、C 三处时测得电流如下表所示。

九年级上册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训练

九年级上册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训练

实验专题训练1、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相同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①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②根据图乙可判断出吸热能力强.(3)本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法.2、如图(a)所示为研究温度不变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关系的实验电路,图(b)中甲、乙、丙同材料的金属丝先后接入图所示电路中的A、B之间,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目的是保持不变,通过比较的大小得出结论.(1)为研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应选两根合金丝(填合金丝代号,下同).(2)为研究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两根合金丝.3、张明同学“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实验”的电路如图16所示,当把电流表分别在A、B、C三处时测得电流如下表所示。

请你帮他完成如下几项工作:C测量处 A B0.3电流(A)0.50.2(1)比较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2)张明把电流表接入A点,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17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3)当张明更换电压不同的电源后,将两个电流表分别接入如图18甲所示的两个位置测量,此时电流表A1和A2读数分别如图18乙所示,请你帮忙读出电流大小分别是:A1表为 A, A2表为 A,由此可知过灯泡L2的电流大小为 A。

4、瑞瑞同学准备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探究。

主要步骤如下:a、按下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b、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R1两端的电压;c、在测R2两端的电压时, 瑞瑞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d、测出AC间的电压。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2)瑞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R2 两端的电压?答:_____,原因是 _________(3)方法改正后,所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右表格中;(4)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与简答题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与简答题

中考物理必考实验与简答题中考物理必考的三种题型——光学和热学实验探究题——题型一光学实验题考查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2)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3)探究光的折射规律(4)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例1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M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固定并点燃,如图所示:(1)在蜡烛A所在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所成像重合后,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法。

(2)小明在蜡烛B处做好标记,测得B到A的距离为10cm,再移出蜡烛B,将玻璃板平移到B位置,此时所成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二次所成像到蜡烛A的距离变为________cm。

解析(1)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用蜡烛B代替蜡烛A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2)将玻璃板向远离蜡烛方向移动,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0cm,所以像和物相距20cm。

答案(1)替代;(2)不变;20题型二热学实验题考查实验:(1)探究固体熔化实验(2)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探究水的沸腾实验(4)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实验等例2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本次实验不能使用________(选填“水银”“煤油”或“酒精”)温度计。

(水银的沸点为357℃,煤油的沸点为150℃,酒精的沸点为78℃)(2)水沸腾后,温度计液柱稳定时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地水的沸点为________℃。

解析(1)图中水的沸点是99℃,所以温度计内液体的沸点需要高于99℃,酒精的沸点是78℃,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九年级物理复习专题——(实验探究与简答题)1、(2012•辽阳)小红在探究砂石和水的吸、放热性能时,采用如图甲和乙所示的装置.2、(1)本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小红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为200g的水和砂石加热相同的时间,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将图乙中水加热后的温度填写在下表的空格处.物质名称加热前温度/℃加热后温度/℃¥加热的时间/min水242、砂石242742热容为_________J/(kg•℃).(3)小红查比热容表发现,砂石的比热容为×103J/(kg•℃).通过实验得到砂石比热容与砂石真实比热容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4)实验中,我们采用了“转换法”.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也采用了这个方法的是___________.A.利用木块被碰撞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B.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C.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对比D.串联电路中,等效电阻与各串联电阻之间的关系.4、—5、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现用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电流约为,并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电流,要求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变亮.(1)按要求连接实物图.6、(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状态,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________端(填A或B).(3)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实数变_____,灯泡亮度____(填“变亮”、“变暗或“不变(4)若闭合开关灯不亮,但电压表示数约等于电源电压,此时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反偏,此时故障是____________.~3、某同学在探究物体内能改变的方法时作了两个实验:(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______的现象,说明内部气体的______升高,____增大(2)如图乙所示,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通过打气筒给瓶内打气,达到一定程度时,瓶塞跳出,同时还能看到_______的现象,其能量转化过程是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3)如图丙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橡皮塞被________,同时管口出现“白雾”,这是管内水蒸气_______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的_______能转化为橡皮塞的______能.(4)如图丁为研究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两个瓶中分别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空气,抽取中间的玻璃板,过一段时间发现两个瓶子都变成红棕色,这种扩散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为了增强实验的可信度,下面一只瓶子里应装入______________气体.,%4、(2010•河南)小刚和小丽用图所示的器材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用三节干电池串联做电源,两只小灯泡的规格不同.5、(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要求: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量两灯串联后的总电压.6、(2)小刚用电压表测量L l两端的电压时,直接选用0~3V的量程,小丽说这样不行,规范的操作方法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他们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两灯突然熄灭,电压表示数变为0.小刚用电压表检测L1两端的电压,示数为电源电压,由此判断出L1处的故障是_______;L2是短路还是正常的小丽在原电路中又添加了一个电学器材,就检验出了结果,她的方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们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得出了下表所示的一组数据.为了得出串联电路电压关系的普遍规律他们还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2•毕节地区)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记录数据如表:(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____;(2)比较步骤_______,得出结论: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3)比较步骤1和2,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较步骤1和3,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你掌握的电学知识,你认为电阻还与___________有关;(6)王刚同学在完成上述实验后,将M同时接到c、d,N同时接到c′、d′,此时小灯泡的亮度比步骤4的小灯泡还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cm2M接@N接灯泡亮度1镍铬合金丝30#a a′暗2#镍铬合金丝30b b′>较亮3镍铬合金丝15`cc′较亮4锰铜合金丝,15d d′亮:6、(2011年中考·甘肃兰州卷)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的电路未完成连接,请你将电路连接完整(用笔划线代替导线)。

请按表中规律,完成表格内空白实验数据。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分析表1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分析表2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3)滑动变阻器R′在此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

;L1两端电压/V L2两端电压/V…串联后的总电压/V)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间的关系。

若保持电源电压的大小和电阻箱R1的阻值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金属滑片P,可测得不同的电流、电压值,如表1所示。

然后,他又改变电阻箱R1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2所示。

(1)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2)请你根据表1的数据,在乙图中画出I-U 图线,分析图线,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分析表2中的数据可知:电流与电阻(成/不成)反比,这与欧姆定律(相符/不符),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

8、(2014•广西)用如图甲的电路测定量定值电阻R的阻值.(1)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2)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3)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处于__________值.(4)闭合开关.将图乙中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会__________,当滑片P滑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由此可知被测电阻的阻值R=________Ω.(5)该同学完成一次试验后,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A.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再进行几次测量B.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不同位置再进行.*9、(2014•广东)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的电路来测量一未知电阻R x.(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中实物图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后,当滑动电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I=_____A,R x=_______Ω.(3)该同学又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测量电路,同样可以测量未知电阻R x,其中R0是定值电阻.请在空格内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_________,用电压表测出电源的电压U;②_________,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R x两端的电压为U1;③请用测量值U和U1,已知量R0来表达R x=____________.@10、(20110、小明同学要测量某未知电阻的阻值(实验过程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1)按照图甲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小明发现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很大.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2)排除故障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R0=________Ω.接下来小明调整变阻器的滑片继续测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想利用这些器材测量另一个未知电阻R x的阻值,但发现电流表已经损坏.小华帮他设计另一个实验方案:利用图丙所示的电路,先闭合开关S、S1,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再_________,记下电压表示数U2.则R x=_________(表达式用测得的量与已知量表示).}}、11、(2014•娄底模拟)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按如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如图乙所示.(2)闭合开关,发现L1不发光,L2比较亮,电压表示数为零.则电路存在的故障应该是小灯泡L1____________.(3)排除故障,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4)接着测L2两端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了这样的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小明用这样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_____________.(5)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_________.此实验方案存在有一定缺陷,改进方法: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可行方法即可)U A B/V U B C/V U A C/V12、宁夏“沙湖”是闻名全国的五A级旅游胜地.当你在烈日当空的“沙湖”游玩时,你会发现:岸上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凉凉的.这是为什么13、薄膜塑料袋的袋口合在一起,有时很难分开.如果把塑料袋在衣服上摩擦几下,就容易分开了,这是为什么14、(2014•南宁模拟)小芳在厨房帮助妈妈煮菜,不小心把细小颗粒的胡椒粉撒在白糖上面,为了重新把它们分离,小芳动了动筋想了想,然后动手找来了小塑料汤勺在干布上搓了搓,接着拿摩擦过的小汤勺靠近混有胡椒粉的白糖,果然胡椒粉纷纷被吸在了汤勺上,而白糖依然留在原来容器里.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胡椒粉被纷纷吸在汤勺上,而白糖却没有被吸引上来15、由R=U/I可知,导体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正确吗16、(2012•吉林)我国已明令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请你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道理.17、小明在做实验时,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请你运用两个物理知识点解释其中的两个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