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第5章 正弦交流电路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中专电工基础教案 第五章正弦交流电

中专电工基础教案 第五章正弦交流电

第五章正弦交流电5.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一、交流电的产生 1、演示实验2、分析——交流电的变化规律线圈平面垂直于磁感线(甲图),ab 、cd 边此时速度方向与磁感线平行,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没有感应电流。

中性面的特点: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最小为零,感应电流为零。

)(1) 当线圈平面逆时针转过90°时(乙图),即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时,ab 、cd 边的线速度方向都跟磁感线垂直,即两边都垂直切割磁感线,这时感应电动势最大,线圈中的感应电流也最大。

(2) 再转过90°时(丙图),线圈又处于中性面位置,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

(3) 当线圈再转过90°时,处于图(丁)位置,ab 、cd 边的瞬时速度方向,跟线圈经过图(乙)位置时的速度方向相反,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也跟在(图乙)位置相反。

(4) 再转过90°线圈处于起始位置(戊图),与(甲)图位置相同,线圈中没有感应电动势。

设cd 边长度为L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则由于cd 边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sin(0ϕω+=t BLv e cd图1 交流电发电机原理示意图同理,ab 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sin(0ϕω+=t BLv e ab由于这两个感应电动势是串联的,所以整个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sin()sin(200ϕωϕω+=+=+=t E t BLv e e e m cd ab式中,BLv E m 2=是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又叫振幅。

可见,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是按正弦规律变化,可以向外电路输送正弦交流电。

二、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 1、周期交流电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的时间,叫做周期。

也就是线圈匀速转动一周所用的是时间。

用T 表示,单位是s (秒)。

在图2中,横坐标轴上有0到T 的这段时间就是一个周期。

2、频率交流电在单位时间(1s )完成得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

正弦交流电的教案

正弦交流电的教案

【课题名称】正弦交流电【教学目标】1.了解表征正弦交流电的各个物理量;2.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方法;3.会分析正弦交流电;【教学重点】重点:表征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难点:分析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相量表示法【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引导式、多媒体动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正弦交流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入,多媒体显示直流电和交流电的波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教学环节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教师活动:多媒体演示正弦交流电和直流电的波形;学生活动:观察正弦交流电波形的特点,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教学环节2:表征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一)周期、频率、角频率教师活动:多媒体演示正弦交流电波形获取周期、频率、角频率的概念;学生活动:理解掌握周期、频率、角频率的概念;(二)相位、初相位、相位差教师活动:教师给出相位的定义,多媒体演示初相位、相位差;学生活动:观察演示理解相位、初相位、相位差的含义;(三)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正弦交流电分析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学生活动:根据正弦电压或正弦电流分析最大值、有效值; 教学环节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表示正弦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方法; 学生活动:练习用三种方法表示正弦交流电;三、课堂练习思考与练习第1、2、3题、第4题的(1)、(4)。

四、课堂小结1.表征正弦交流电的物理量: (1)周期:T 、 频率:Tf 1=、角频率:f T π2π2==ω(2)相位、初相位、相位差在式)sin(0m ϕω+=t I i 中,0t ωϕ+ 表示相位,ϕ0表示初相位,两个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之差表示相位差。

(3)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正弦量的有效值是最大值的0.707倍。

2.最大值、频率和初相位是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3.正弦交流电可用三角函数式、波形图、相量图来表示,它完整地描述了正弦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正弦交流电路教案

正弦交流电路教案
要求掌握知识点和分析方法
1.掌握纯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的组成;
2.掌握纯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3.感抗的概念;
4.掌握纯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授课思路,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板书设计,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解决,师生互动等
教学思路:首先利用视频动画或图片来引入纯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该电路的应用场合;针对纯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的组成,分析纯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尽可能接近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自己举例并对学生理解的实例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纯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其中穿插纯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相量图表示。
教学思路:首先利用视频动画或图片来引入现实生活中正弦交流电路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动画播放展示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让学生掌握三要素含义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介绍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差,给出其各种情况下的波形;介绍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和平均值的概念,对比二者的不同。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视频播放等
板书设计:在进行多媒体教学,可适当在黑板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和分析
重点突出及难点解决:上课开始指出本次课的学习要求和任务,通过正弦交流电路的应用实例讲解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下课前再次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及重点难点,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来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师生互动:列举正弦交流电路的应用实例后,让学生自己进行举例,并进行讨论。
师生互动:列举正弦交流电的波形图表示法,让学生自己进行举例,并进行讨论。
作业布置
主 要
参考资料
备注
职业技术学校教案(理论教学用)
第 次课 2学时
章节
第5章正弦交流电路5.3单一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

电工与电子技术正弦交流电路电子教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正弦交流电路电子教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正弦交流电路电子教案第一章:正弦交流电路概述1.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1.1.1 交流电的定义1.1.2 交流电的表示方法1.1.3 交流电的产生和传输1.2 交流电路的基本元件1.2.1 电阻元件1.2.2 电感元件1.2.3 电容元件1.3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1.3.1 相量法1.3.2 复数法1.3.3 阻抗法第二章:纯电阻交流电路2.1 欧姆定律适用于交流电路2.1.1 电阻元件的阻抗特性2.1.2 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分析2.2 电阻串联交流电路2.2.1 电压分配定律2.2.2 电流分配定律2.3 电阻并联交流电路2.3.1 电压分配定律2.3.2 电流分配定律第三章:纯电感交流电路3.1 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特性3.1.1 感抗的计算3.1.2 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分析3.2 电感串联交流电路3.2.1 电压分配定律3.2.2 电流分配定律3.3 电感并联交流电路3.3.1 电压分配定律3.3.2 电流分配定律第四章:纯电容交流电路4.1 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特性4.1.1 容抗的计算4.1.2 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分析4.2 电容串联交流电路4.2.1 电压分配定律4.2.2 电流分配定律4.3 电容并联交流电路4.3.1 电压分配定律4.3.2 电流分配定律第五章:电阻、电感、电容组合的交流电路5.1 串并联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5.1.1 串并联电阻的交流电路分析5.1.2 串并联电感的交流电路分析5.1.3 串并联电容的交流电路分析5.2 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5.2.1 有功功率5.2.2 无功功率5.2.3 视在功率5.3 交流电路的相位关系5.3.1 相位差的计算5.3.2 相位关系的分析第六章:交流电路的谐振6.1 谐振条件6.1.1 串联谐振6.1.2 并联谐振6.2 谐振电路的特点6.2.1 电压和电流的幅值6.2.2 功率分配6.3 谐振电路的应用6.3.1 滤波器6.3.2 选频电路6.3.3 谐振器的制作与测试第七章:非正弦交流电路7.1 非正弦交流电的来源7.1.1 电源的非正弦波形7.1.2 电路中的非正弦波形7.2 非正弦交流电的分析方法7.2.1 傅里叶级数分解7.2.2 傅里叶变换的应用7.3 非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7.3.1 平均功率的计算7.3.2 无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计算第八章:交流电路的测量与测试8.1 交流电压的测量8.1.1 示波器8.1.2 交流电压表的使用8.2 交流电流的测量8.2.1 电流表的使用8.2.2 电流互感器的使用8.3 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测试8.3.1 频率响应的定义8.3.2 频率响应的测量方法第九章:三相交流电路9.1 三相电源的产生9.1.1 星形连接9.1.2 三角形连接9.2 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9.2.1 YY连接9.2.2 YD连接9.2.3 DY连接9.3 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9.3.1 有功功率的计算9.3.2 无功功率的计算9.3.3 视在功率的计算第十章:电工测量与安全10.1 电工测量工具的使用10.1.1 兆欧表10.1.2 钳形电流表10.1.3 多功能电表10.2 电工安全常识10.2.1 触电防护10.2.2 电气火灾预防10.2.3 安全操作规程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正弦交流电路概述:理解交流电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和产生传输过程。

中职教育-《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5章 正弦交流电.ppt

中职教育-《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5章  正弦交流电.ppt
简单地讲,谐波分析就是对一个已知波形的信号,求出它所包含的各次谐波分量 的最大值(振幅)和初相,并且写出各次谐波分量的表达式,最后将这些表达式相加。
实训项目 用示波器观测交流电波形
1.认识示波器
显示屏
功能控制键区
插孔
1.认识示波器
CH15扩展
垂直输入方式
CH1垂直位移
CH2垂直位移
CH25扩展 水平位移
L/O/G/O
5.1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前面讨论的电压和电流均为直流电,因为其大小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如果电压、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在变化,我们就称为交流电。由交流电组成的电路称为交流电 路。交流电的波形一般有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等,如图所示。
在交流电路中,若电流与电压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由此产生的 电流、电压就是正弦交流电。工程上常用的交流电也是指正弦交流电。
相位和初相的单位是弧度,但一般习惯用角度表示。计算时须将 t 和 0 化成
相同的单位。初相 0 的变化范围一般为 剟0 。
5.2.3 相位、初相和相位差
3.相位差
两个相同变化快慢的正弦交流电的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用 表示。它表明了
两个正弦量到达最大值的先后差距。 例如,当一个正弦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分别用下式表示时
u Um sin(t 1)
i Im sin(t 2 )
则u和i的相位差为
(t 1) (t 2 ) 1 2 正弦交流电的相位差等于其初始相位之差。它是一个常量,与计时起点即初相无关。
同相 0
(b)超前 0 (c)反相 (d)正交
2
5.2.3 相位、初相和相位差
【例】 已知加在某元件上的正弦交流电压为 u 311sin(314t 30°) V ,电流 为 i 100sin(314t 60°) A ,求两者的相位差,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电工基础》教案5-1-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电工基础》教案5-1-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第周第课时月日课题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一)知识目标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能力目标理解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三要素、有效值、相位、相位差的概念教学内容及组织教法[课题引入]1、提问相关知识2、引入本节课题[新课内容](以讲解为主)一、正弦交流电的产生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研制出了交流发电机。

图5—3所示是最简单的交流发电机的原理示意图,可用来说明交流发电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在图(a)中,将一个可以绕固定转动轴转动的单匝线圈abcd放置在匀强磁场中,为了避免在线圈转动过程中,两根引出的导线扭绞到一起,把线圈的两根引线分别接到与线圈一起转动的两个铜环上,铜环通过电刷与外电路连接。

当线圈abcd在外力作用下,在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线圈的ab边和cd边作切割磁感线运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如果外电路是闭合的,闭合回路中将产生感应电流。

ad和bc边的运动不切割磁感应线.不产生感应电流。

图(b)所示的是转动线圈的截面图。

线圈abcd以角速度ω逆时针匀速转动。

设在起始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的夹角为Φo,t时刻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夹角为ωt+Φo。

从图中可以看出,cd边运动速度v与磁感应线方向的夹角也是ωt+Φo,设cd边的长度为L,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则由于cd边作切割磁感应线运动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同样的道理,ab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由于这两个感应电动势是串联的,所以整个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式中,Em=2BLv是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又叫振幅。

可见,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按正弦规律变化,可以向外电路输送正弦交流电。

应当指出,实际的发电机构造比较复杂,线圈匝数很多,而且嵌在硅钢片制成的铁心上.叫做电枢;磁极一般也不止一对,是由电磁铁构成的。

一般多采用旋转磁极式,即电枢不动,磁极转动。

二、正弦交流电的周期、频率和角频率1.周期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在线圈abed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要完成一次从零→最大+→零→反向最大一零的变化过程。

电工课件——第五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电工课件——第五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图5-5线电压与相电压的相量图

二、三相负载的连接

1.星形连接

把三相负载的一端均连接在三相电源的中性点上,另一端与
三相电源的三根相线相连,这种连接方式称为三相负载的星形连
接,如图5-6所示。我们把流过每相负载的电流称为相电流,流过
每根相线的电流称为线电流,流过中性线的电流称为中性线电流。
显然,三相负载连成星形时,每相负载上的电压等于三相电源中

U1=U2=380/2V=190V
• 相电流为:

I1=I2=U1/Z=190/10A=19A


图5-13
第四节 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

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是三相负载消耗的总功率。
不论负载是星形连接,还是三角形连接,每一相负载
消耗功率的计算方法与单相电路的计算方法相同。假
设三相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分别为P1、P2、P3,无功功 率分别为Q1、Q2、Q3,视在功率分别为S1、S2、S3,则 总的有功功率P、总的无功功率Q、总的视在功率S分别
了三相三线制供电,如图5-7所示。
• 图5-7省去中性线时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如果三相负载不是对称的,那么中性线上的电流
不为零,此时中性线绝不可以断开,因为它的存在,
能使作星形联结的各相负载,即使在不对称的情况下
也均有对称的电源相电压,从而保证了各相负载能正
常工作;如果中性线断开,各相负载的电压就不再等
这说明,三相电源星形连接时,线电压的有效值为相电压有
效 3称、值的u3的。1的3我频倍国率,低相相压同位配,超电幅前系值相统相电中等压,,相三相位相位3四0彼°线此。制相另的差外相1,2电0三°压个,为线它22电们0压V也,u是12线、对电u2

《电工基础》第5章 正弦交流电路课件

《电工基础》第5章 正弦交流电路课件
近似地看作是纯电感电路。
• 理论分析证明:电压比电流超前90º,即电流比 电压滞后90º。
学习交流PPT
38
• 在纯电感交流电路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与感抗成反比,即
IL
UL XL
• 感抗只是电压与电流最大值或有效值的比值,
而 位X不 不L 是 同 电。ui 压与电流瞬时值的比值,因为u和i的相
学习交流PPT
24
三、相量图表示法
• 如果要对正弦交流电进行加、减运算,无论是 运用解析式还是波形图,都很不方便。为此,引 入正弦交流电的相量图。
学习交流PPT
25
旋转相量在y轴的投影对应的相角和电动势
学习交流PPT
26
• 相量图一方面能表示正弦量的大小和初始相位, 另一方面,还可以直观的表示各正弦量相位的超 前与滞后情况。应用相量图时注意以下3点:
(1)同一相量图中,相同单位的相量应按相同 比例画出。
(2)一般取直角坐标轴的水平正方向为参考方 向,逆时针转动的角度为正,反之为负。
(3)用相量图表示正弦交流电后,它们的加、 减运算可按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
学习交流PPT
27
§5-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学习交流PPT
28
一、纯电阻电路
单位是欧姆(Ω)。
学习交流PPT
36
• 理论和实验证明:电感器感抗的大小与所加信 号频率成正比,与线圈的电感成正比。用公式表 示为
XLL2fL
• 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可以简单概括为通 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因此,电感也 被称为低通元件。
学习交流PPT
37
2、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由电阻很小的电感线圈组成的交流电路,可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直流挡测量市电显示为零
•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时要选择直流挡, 测量的结果是电压平均值;若不慎错用交流挡, 则显示为零 。
用交流挡测量叠层电池显示为零
四、正弦交流电的起始时间 • 1. 相位
在式 u Um sin(t 0 ) 中, t 0 它 反映了交流电变化进程,这个角称为正弦交 流电的相位(或相角 )。
两个正弦量相位关系的特别情况
• 正弦交流电的最大值反映了正弦量的变 化范围,角频率反映了正弦量的变化快慢, 初相位反映了正弦量的起始状态。
• 最大值、角频率和初相位称为正弦交流 电的三要素。
§5-2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有四种:解析式、 波形图、相量图和复数法。无论用那种方 法都能说明交流电的性质,表示出交流电 的三要素(最大值、角频率、初相位), 并且这四种表示方法可以相互转换。
当t=0时的相位,称为初相。初相可以为
正值,0也可以为负值。
• 2.相位差

比较两个同频率的正弦量在变化过程中的相
位关系和先后顺序,我们引入相位差的概念两个
同频率交流电的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用符号φ
表示,即
12 (t 1) (t 2 ) 1 2
• 两个同频率交流电的相位差就等于它们的初相 之差。
– 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和最大值之间有如下关系 为:
• 我们平常所说的电压高低、电流大小或用电 器–上标称的有电效压值(=或电流)×均最是大指值有≈效0.值70。7×最大

– 平均值:由于正弦量取一个 周3期.平时均平值均值为零,所以取半 个周期的平均值为正弦量的平 均值。
– 正弦电动势、电压和电流的
三、正弦交流电的变化范围
1. 最大值 :正弦交流电在一个周期所能达到的 最大瞬时值,又称峰值、幅值。
用大写字母加下标m表示,如Em、Um、 Im。
2.有效值 :加在同样阻值的电阻上,在相同的 时间内产生与交流电作用下相等的热量的直 流电的大小。 用大写字母表示,如E、U、I。
• 有效值定义为:使交流电通过电阻在一个周 期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和直流电通过电阻在一个 周期时间内产生热量相等,这个直流电的数值称 为交流电的有效值。
(1)一相量图中,相同单位的相量应按相 同比例画出。
(2)一般取直角坐标轴的水平正方向为参考 方向,逆时针转动的角度为正,反之为负。
(3)用相量图表示正弦交流电后,它们的加、 减运算可按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
§5-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一、纯电阻电路
• 只含有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称为纯电 阻交流电路。
一、解析式表示法
• 用正弦函数来表示交流电的方法,称为 瞬时表达式或解析式。比如,前面提到过 的正弦交流电的电动势、电压和电流的解 析式分别为
e u

Em Um
sin(t sin(t

e u
) )
i Im sin(t i )
二、波形图表示法
• 波形图是用图像来表示交流电的方法。 画波形图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横坐标以为变量,单位为秒;以为 变量,单位为弧度/秒。 (2)初相为正角,起点在坐标原点左侧; 初相为负角,起点在坐标原点右侧。。
二、正弦交流电的变化快慢
1.周期 正弦量变化一次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周期,用T表示,
单位是秒(s)。
周期常用的单位还有毫秒(ms)和微秒(μs),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s=103ms=106μs
2.频率
表示正,弦单量位每是秒赫钟兹内(变H化z)的。次可数见称周为期频和率频,率用互f
为倒数,即
f 1 T
第五章 正弦交流电路
§5-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5-2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 §5-3 单一参数的交流路 §5-4 LC谐振电路
§ 5-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 流和电压,分别称为交变电流和交变电压, 统称交流电。
• 交流电分为正弦交流电和非正弦交流 电。。
a)正弦交流电
b)矩形波
c)三角波
• 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 压或电流,称为正弦交流电。
一、交流电的产生
• 正弦交流电是由正弦交流发电机产生的, 如图所示为最常见的汽车交流发电机。
• 交流发电机原理如图所示,当线圈在原动 机(如水轮机或汽轮机)带动下旋转时,由于 线圈切割磁力线,在线圈中产生按正弦规律变 化的交流电。
平均值分别用符号Ep、Up、Ip 表示。
平均值(Eav
,U
av
,
I
av
)

2


最大值(Em
,U
m
,
Im
)
正弦交流电半波平均值可以这样理解:正
弦交流电半波与横轴包围的面积,变形为半周 期长的矩形,则矩形的宽就是平均值。
•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正弦交流电压时要选择交流
挡,测量的结果是电压有效值;若不慎错用直 流挡,则显示为零。
三、相量图表示法
• 如果要对正弦交流电进行加、减运算, 无论是运用解析式还是波形图,都很不方 便。为此,引入正弦交流电的相量图。
旋转相量在y轴的投影对应的相角和电动势
• 相量图一方面能表示正弦量的大小和初始相 位,另一方面,还可以直观的表示各正弦量相位 的超前与滞后情况。应用相量图时注意以下3点:
频率的常用单位还有千赫(kHz)和兆赫 (MHz),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1MHz=103kHz=106Hz
3.角频率
把交流电在1秒钟内变化的电角度,称为 正弦交流电的角频率,用字母表示,单位是弧 度/秒(rad/s)。角频率与周期、频率之间
的关系为 2f 2
T
我国电力标准中,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美国、日本等采用60Hz),这种频率在工 业上广泛应用,习惯也称为“工频”。
• 当线圈平面从磁极中性面开始计时,整 个线圈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 Em sint
Em 为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上式称为正弦交流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 式,也称解析式。
• 若从线圈平面与磁极中性面夹角 0 开始
计时,则表达式为
e Em sin(t 0 )
由于正弦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按 正弦规律变化,比直流电复杂得多。因此, 需要从交流电变化的快慢、范围和起始时间 三方面来完整地描述正弦交流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