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换电系统设计方案报告

合集下载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换电系统的概念设计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换电系统的概念设计
占地面积大、 效率低 等缺 点, 内尚无较 为成 熟的解 决方案 。本文提 出了一种电动汽车 自动 充换 电系统 的概 念设 计 , 业 创意
的采用 了多工位 充换 电装置及充换 电流程。通过观 察实验装置 的充换 电效果 , 效的解决 了电动汽 车充换 电难题 , 其有 但 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本设计主要 包括 电动小车 系统 、 电站 系统和模 拟 G S导航 系 , 充换 P 统 具备较好 的实验模拟效果O

21 ・

种 电动汽车 自动充换 电系统 的概念设计
陈述 平 , 凡强 程
( 东北大学 机械工程与 自动化学院 , 宁 沈阳 10 4 辽 1( ) D
摘要 : 电动汽车是 汽车产 业及整 个动 力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 趋势 , 但在此领域 内仍然存在 电动 汽车充换 电时间长, 电站 充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自动充换电池 多工位 充换 电池流程 演示 系统
中图分类号 :H 2 / H 2 T编号 :32— 86 2 1 ) 1 12 — 4 10 68 (0 2 0 -3 1 0 1 0
An Co c pu lDei n o h y t m fAutm aial pa i g a d Ch r i g Ba tre o e t c Autm o ie n e ta sg ft eS se o o tc ly Re lcn n a gn te is fr Elcr i o b l
a d h slw f ce c .T e i s e si hsfed h v o mau es l t n .T i p p r r s n sa o c pu l e in o es se o u n a o ef in y h i r t i l a e n t r o u i s h s a e e e t n c n e t a sg f h y tm f — i n d n i o p d t a t mai al e lcn n h gn atre r ee t c a tmo i ,i c e t e y u e h l —sain r pa i g a d c a gn at r o t l rp a i g a d c a i g b t i s f l cr u o b l t r ai l s s t e mu t c y r e o i e v i tt e lc n h i g b t y o n r e d vc n e rp a i g p o e u e y o s r ig t e efc f h x e i n a e ie frb t r ’ e l cn n h ri g, ts le e ie a d a n w e lcn r c d r .B b e vn f t e e p rme tld vc a t y Sr p a ig a d c ag n i ov s h e ot o e te p o l m ft e d v l p n f l cr u o b l f ci ey u e d r e e eo me ta d u i z t n h e i aicu e h r b e o e eo me t e t c a tmo i ef t l ,b t tn e sf t r d v l p n n t iai .T e d s q n l d s h oe i e e v i u h l o g t e s se o male e ti u o b l h y t m fte sa in f rr pa i g a d c a gn atre n h y t m f i lt e G S h y t m fs l l cr a tmo i c e,t e s se o tt o e lc n n h i g b t i sa d t e s se o mu ai P h o r e s v

(内部培训)新能源充换电技术全

(内部培训)新能源充换电技术全
发送充电就绪报文
2.2 直流快充系统工作原理
05充电控制器完成充电准备 这时充电控制器接收到车辆控制器送过来的报文,就闭合K1、K2,同时发送充电就绪报文。
发送充电就绪报文
发送充电就绪报文
2.2 直流快充系统工作原理
06进行充电过程 充电控制器发送充电状况报文,同时对车辆(动力电池)输出充电电流; 车辆这时也同时发送动力电池状态信息。
在脱开的过程中,子 先断开控 制导引触头与充电连接确认触头, 最后断开保护接地触头。
2.2 直流快充系统工作原理
二、直流充电工作原理解析 快充系统:快充系统一般使用工业380V三相电,通过功率变换后,直接将高压大电流通过母线直接给动 力电池进行充电 快充系统主要部件:电源设备(快充桩)、快充接口、车内高压线束、高压配电盒、动力电池等。我们要 对车辆进行充电,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操作才能完成,下面我们主要对快充系统的充电原理进行分析。
1.2 电动汽车的充换电技术
交流充电技术和直流充电技术需要通过导线和充电插口与车辆进行连接,称为接触式充电; 无线充电技术则不需要通过任何物体与车辆进行连接,称为非接触式充电。。
1.2 电动汽车的充换电技术
4)换电技术 换电技术是一种动力电池快速更换的方式,即在动力电池更换站内将用电量充足的动力电池替换 电量不足的动力电池。这样可有效克服现阶段动力电池性能的限制,为电动汽车的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
1.1 充电系统定义及分类
3)充电模式3
将电动汽车连接到交流电网(电源)时,使用了专用供电设备,将电动汽车 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并且在专 用供电设备上安装了控制导引装置。[GB/T 18487.1 之3.1.2.3] 模式3应具备剩余电流保护功能。连接方式A、B、C适用于模式3。采用单相供 电时,电流不大于32A。采用 三相供电且电流大于32A时,应采用连接方式C。采用三相供电时,电流应不大于63A。

UPS电池更换更新的设计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UPS电池更换更新的设计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UPS电池更换更新的设计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一、设计方案:1.确定电池更换更新的频率:根据UPS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环境,确定更换更新的频率,一般建议每3-5年进行一次更换更新。

2.确定电池的规格和数量:根据供电系统的负荷和备电时间的要求,确定电池的规格和数量。

3.确定电池安装位置:选择通风良好、温度适中的位置安装电池,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4.确定电池的连接方式:根据供电系统的需求,确定电池的连接方式,可以选择串联或并联连接。

二、施工方案:1.关闭UPS电源:在更换更新UPS电池之前,先关闭UPS电源,断开电源线,确保安全操作。

2.拆卸旧电池:先拔掉旧电池的连接线,按照电池安装位置的规定,逐个取出电池,并放置在安全的地方。

3.清洁电池槽:拆卸旧电池后,对电池槽进行清洁,去除污垢和积尘,确保新电池的安装和接触良好。

4.安装新电池:按照电池的安装位置和连接方式,逐个安装新电池,连接好电池的正负极,确保连接牢固。

5.连接电池线路:根据电池的连接方式,将电池线路按照正确的方式连接,确保电路的顺畅和稳定。

6.启动UPS电源:完成电池更换更新后,重新接通电源线,启动UPS电源,进行功能测试,确保电池更换更新成功。

三、注意事项:1.安全操作:在进行电池更换更新时,必须注意安全操作,切断电源,避免电击和短路。

2.选择合适的电池:根据供电系统的需求,选择合适规格和品牌的电池,确保电池的质量和性能。

3.防止电池过度放电:在长时间停电或电源异常情况下,需要及时使用备用电源或采取其他措施,避免电池过度放电,影响电池的寿命和性能。

4.定期检查电池状态:定期检查电池的状态,包括电池的电压、电流和内阻等,以及电池的外观和连接线路等,如有异常及时修复或更换。

5.做好电池的维护:定期对电池进行维护,包括清洁电池槽、保持电池干燥和通风、定期充放电等,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总结:UPS电池更换更新是供电系统维护中重要的一环,需要进行设计方案的确定,施工方案的制定以及注意事项的遵守。

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运营方案

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运营方案

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运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便捷的出行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然而,目前电动自行车行业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充电不方便、续航里程短、充换电桩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电动自行车出行体验,本文拟提出一种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运营方案。

二、方案概述1. 方案目标建立一套完善的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运营体系,满足用户在城市内的出行需求,提高电动自行车的使用便利性和普及率。

2. 方案内容(1)充电设施建设:在城市的重要街道、景点、商圈等地点,建设统一标识的电动自行车充换电站,提供便捷、安全的充换电服务。

(2)电动自行车智能定位系统:为用户提供实时的电动自行车位置和空闲车辆的查询功能,方便用户随时找到附近的电动自行车。

(3)电动自行车租赁系统:通过手机App或智能终端,实现电动自行车的自助租赁和还车功能,简化用户操作流程。

(4)会员管理系统:建立会员制度,为长期用户提供优惠政策和增值服务,吸引用户使用并提高用户黏性。

三、方案具体实施步骤1. 调研市场需求首先,需要对城市的电动自行车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用户对充换电服务的需求和期望,为后续的设施建设和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2. 建设充电设施根据调研结果,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充换电站的建设,以满足用户在市区内的出行需求。

充电设施的建设要考虑到充电桩的布局、电源供给等因素,确保充换电站的稳定可靠。

3. 设计智能定位系统开发电动自行车智能定位系统,实现实时定位和查询功能,并与充换电站系统进行整合,方便用户寻找和定位附近的电动自行车。

4. 开发租赁系统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开发电动自行车租赁系统,实现用户的自助租借和还车功能,简化操作流程,提高使用便利性。

5. 建立会员管理系统开发会员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优惠政策,提高用户黏性,促进用户长期使用电动自行车。

四、运营管理1. 运营团队建设建立专业的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运营团队,包括场地运营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客户服务人员等,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顺畅体验。

船舶充换电设施建设方案(五)

船舶充换电设施建设方案(五)

船舶充换电设施建设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船舶行业的发展,船舶充换电设施建设成为推动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举措。

传统的船舶燃油动力系统存在排放污染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而充换电技术能够实现船舶的电动化,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污染。

因此,建设船舶充换电设施是当前船舶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工作原理船舶充换电设施建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港口、码头等地点设置充电桩和换电设备,为船舶提供电力供应。

具体而言,船舶在进入港口时,通过与充电桩连接,将船舶的电池组接入充电桩进行充电。

而在离港时,船舶可以通过与换电设备连接,将电池组进行更换,以保证船舶的电力供应。

三、实施计划步骤1. 调研与规划:对目标港口进行调研,确定充换电设施建设的需求和规模,并制定实施计划。

2. 设备选型与采购:根据实施计划,选择合适的充换电设备,并进行采购。

3. 基础设施建设:对港口、码头等地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充电桩和换电设备的安装、电力供应系统的改造等。

4. 系统调试与运行:对充换电设施进行系统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进行试运行。

5. 宣传与推广:通过宣传和推广活动,向船舶企业和船舶用户介绍充换电设施的优势和使用方法,促进其广泛应用。

四、适用范围船舶充换电设施建设适用于各类船舶,包括货船、客船、渡轮等。

尤其是在短途航行、频繁进出港口的船舶中,充换电设施的应用效果更为明显。

五、创新要点1. 充换电设备的智能化:通过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和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充换电设备的自动化管理和运行优化。

2. 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对船舶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和分析,为船舶的能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船舶电池组的优化设计:通过优化电池组的设计和选用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材料,提高船舶的续航能力和充电效率。

六、预期效果1. 减少排放污水:船舶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将减少船舶的燃油消耗和排放,有效降低船舶对环境的影响。

2.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电动化船舶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系统设计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系统设计

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系统设计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长。

但是由于其充电时间较长、续航里程不足等问题,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程度还比较低。

因此,建设足够数量和方便快捷的充换电站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关键。

充换电站的系统设计将会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

一、充换电站的类型选择充换电站主要分为纯电动汽车充电站和纯电动汽车换电站两种类型。

纯电动汽车充电站主要用于为新能源汽车进行电量充电,其通常需要较长的充电时间。

而纯电动汽车换电站则将车载蓄电池全部更换,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电池充电和更换,因此适用于需要长时间连续使用的场景。

二、充换电站的布局设计充换电站的布局设计应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确保其可以方便快捷地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服务。

具体包括充换电站与主干道的距离、入口和出口的设置以及交通流线等。

三、充换电站的充电功率设计充换电站的充电功率设计关系到充电的速度和安全性。

根据新能源汽车电量消耗的速度和用户需求,应该确定充电功率的大小。

同时,需要考虑到充电桩的数量、电源的供应、充电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因素。

四、充换电站的充电桩设计充换电站的设计离不开充电桩的设计。

应根据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设置不同种类的充电桩。

例如,在城市快速充电站中,需要将充电桩的功率设置得较高,以满足新能源汽车在行驶途中需要几分钟充电的需求。

而在旅游景区或停车场充电站等场所,可以设置较低功率的充电桩,满足普通用车的充电需求。

五、充换电站管理系统的设计充换电站管理系统需要实现对充电桩、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信息的管理。

需要开发强大的后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信息处理、数据存储、报表分析、计费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

六、充换电站维护与服务为了保证充换电站的可靠性和使用效率,需要定期对充电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此外,还需要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如为用户提供车辆充电信息、提供新能源汽车销售、保险等相关服务。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换电操作管理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换电操作管理单元的设计与实现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换电操作管理单元的设计与实现胡道栋;张娟;克潇;杨校辉;尹新涛【摘要】充换电站的车辆换电流程虽进入自动化和智能化,在规范化操作及换电记录丢失和数据不准确等问题上仍需要进一步改善.以此为背景,给出一种用于监控系统和换电机器人之间的换电操作管理单元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出换电操作管理单元具有独立的CPU,采用以太网与监控系统和换电机器人通信,能够独立完成整个换电操作,对换电参数和换电记录等数据具有手动设置和修正的功能.此外,该设计使原来的换电系统变为2个独立的通信通道,提高了整个换电系统的稳定性.换电站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换电操作管理单元可以简化规范换电操作流程,确保换电安全、换电记录数据存储可靠不丢失、提高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运营管理的效率.%Although battery-swapping operation at the charging and swapping station for vehicles is entering the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ce process, many other issues are yet to be paid attention, such as operation standardization, battery-swapping record data missing and the battery-swapping record data inaccuracy.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this paper designs and implements a battery-swapping operation control unit between monitoring system and charging machine. The battery-swapping operation control unit is equipped with an independent CPU, and can communicate with monitoring system and battery-swapping robot through the internet, which can finish the whole process of battery-swapping on its own and also has the functions of manual setting and adjusting the battery-swapping parameters and records. Meanwhile, this design furnishes two independent communication channels for the charging system, thus thestability of battery-swapping is enhanced. Experiment in the battery-swapping station shows that, this unit can simplify the oper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enhance the safety of battery-swapping, and it can als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battery-swapping records, thus can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battery-swapping station.【期刊名称】《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年(卷),期】2017(045)007【总页数】5页(P136-140)【关键词】换电操作管理单元;电动汽车;监控系统;换电机器人;人机界面;换电记录【作者】胡道栋;张娟;克潇;杨校辉;尹新涛【作者单位】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许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许昌 461000【正文语种】中文在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寻求和发展清洁能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与保护系统设计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与保护系统设计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与保护系统设计1. 概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与保护系统设计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发展,充电与保护系统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与保护系统的设计原则、技术方案和未来发展趋势。

2. 充电系统设计2.1 充电方式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方式主要有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两种。

直流快充适用于长途旅行,可以快速将动力电池充满;交流慢充适用于日常使用,可以在家庭或办公场所进行。

2.2 公共充电桩建设公共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普及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设计公共充电桩时,需要考虑到用户需求、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等因素。

3. 保护系统设计3.1 保护原理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安全性至关重要。

保护系统需要对过压、过流、过温等异常情况进行监测和保护,确保电池的安全运行。

3.2 保护策略保护策略主要包括电池管理系统(BMS)和安全阀控制系统。

BMS负责监测电池的状态,包括电压、温度、容量等参数,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安全阀控制系统则负责在异常情况下及时切断电池与外部的连接,防止事故发生。

4. 技术方案4.1 充电管理技术充电管理技术主要包括充电控制器、充电桩和车载充电机等。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充电过程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4.2 保护策略技术在动力电池发生异常情况时,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

目前主流的技术方案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熔断器等。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动力电池状态的实时监测,并在需要时切断与外部环境的连接。

5. 未来发展趋势5.1 快速充换电技术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用户对充电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

快速充换电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电池充满,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5.2 智能化管理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动力电池的远程监测和控制。

通过云平台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动力电池状态、充电桩使用情况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换电系统设计方案报告
北京航天光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0160330
1 概述
纯电动汽车要推向社会,走进寻常百姓家,除价格适中外,还必须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首当其冲的便是充换电站。

充换电设施是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重要配套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示范推广成效。

因此,为有序推进纯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建设,政府各级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确定布点方案及实施要求。

本方案主要是以“车电分离、换电为主;裸车销售、电池租赁;集中充电、分散配送” 的电动汽车换电商业模式为基础提出的一系统解决方案。

用户只需购买裸车,电池由运营商统一经管,换电过程如同去加油站加油。

2 设计原则
本系统设计需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可靠性原则:采集和传输系统的可靠性是具有实用性的前提。

(2)实用性原则:充分考虑各业务层次、各管理环节数据处理的实用性,把满足用户生产和管理业务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

用户接口和操作界面应尽可能考虑人体结构特征及视觉特征,界面力求美观大方,操作力求简便实用;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满足未来数据利用以及原有数据的继承,为数据的再利用提供保障。

(3)先进性原则:在技术上采用业界先进、成熟的软件开发技术,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支持Internet/Intranet 网络环境下的分布式应用;客户层/服务器组件/资源管理器三层体系结构与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相结合的先进的网络计算模式。

(4)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原则: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软件设计尽可能模块化、组件化,并提供配置模块和客户化工具,使应用系统可灵活配置,适应不同的情况。

数据库的设计尽可能考虑到将来的需要。

系统可灵活地扩充业务功能,无缝互连其它业务系统,提供必要的系统外联接口和丰富的设备接口,能方便地进行软件客户化定制与维护。

(4)安全、可靠性原则:安全性一直是网络及系统管理的薄弱环节之一,而用户对网络安全的要求又相当高,因此安全性原则非常重要。

应用系统做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

实现单点登陆,多项访问;有限操作,保存痕迹;应用层与基础数据层均有访问限
制,做到安全可靠,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
(5)标准化原则:采用 XML 、HL7 、ICD10、SNOMED 、IHE 等工业标准,软件的 数据字典遵循国际和国家数据字典的规范和准则。

(6)可配置性与可移植性:共性功能的平台化、模块化的结构、内置的模块配置规 范,实现系统的自由组合,适应不同系统平台和数据库环境,更便于系统升级换代。

(7)可扩展性与可集成性:独立的应用服务器处理系统间的集成问题,建立功能关 联关系,将不同既往和未来系统集成到一致的工作平台,适应业务变化和流程动态调整的 需要。

3 系统建设方案
3.1 系统架构
本方案以自动化设备、电气自动化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网络化信息管理为基础, 依托相对成熟的电池仓库系统、全自动智能视觉换电系统,建设集电池采购、物流配送、 电池自动更换、电池充电、电池维护、电池回收为一体的运营管理平台。

系统架构如图 1 所示。

系统架构图 1 图中,软件架构为:总部数据服务器负责所
有信息和数据存储处理与分析,地区数据 服务器负责本地区的所有信息和数据存储处理与分析,运营
区域物流 电池调配
中心:根据各 地区运营公司需求完成 电池板区域运输配送
总部(管理中心) 规则中心:
各种基本资料的编码和 信息处理规则 数据中心:数据的集中与交换 决策中心:信息分析并辅助决策
地区运营公司(地区调度中心)
运营中心:电池充换、维修、回收等调 度、营销策略制定、统计分析 数据中心:地区数据的集中与交换
结算中心:资金安排、内部结算、电池 供应商结算 核算中心:财务核算、业绩考核
采购中心
根据各地区 运营公司需 求采购电池
换电站 完成车 辆电池 板自动 更换
充电中心 对亏电电 池板进行 充电
维护中心 对不良电 池板进行 维护保养
回收中心 对到寿命 的电池板 进行销毁
物流中心 完成地区 内电池板 运输配送
管理平台软件采用B/S 架构,换电站、充电中心控制软件采用C/S架构。

电动汽车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专用APP 链接数据服务器实时查看附件充电站情况,如果需要,数据服务器也可对网络上的移动终端推送消息(如服务或促销等消息)。

3.2 运营模式
总部总部公司为规则制定中心、数据中心、决策中心,另外,电池的采购、区域配送和区域运营公司的管理也为归总部公司统一管理和调配。

运营公司运营公司可通过加盟的方式进行经营,需在总部协助下,自建换电站、充电中心、维护中心、回收中心、物流中心,并对其进行运营管理。

在总部公司指导价原则上,享有一定的自主定价权。

3.3 系统各模块功能
3.3.1 总部
总部公司主要的功能如下:
(1)负责电池统一采购;
(2)负责各运营公司之间的电池配送;
(3)对运营公司进行管理,包括批准新运营公司成立,响应运营公司电池采购和配送、电价调整等计划;
(4)协助运营公司建设换电站、充电中心、维护中心、回收中心、物流中心等;
(5)可查看所有地区的电池和电动汽车实时信息;
(6)发布通知公告,更新公司新闻动态等。

3.3.2 运营公司
运营公司主要的功能如下:
(1)在总部公司协助下,建设换电站、充电中心、维护中心、回收中心、物流中心;
(2)制定电池采购计划,并完成新电池入库编码;
(3)及时响应各站点与中心的申请计划,如各站点与中心电池出入库申请,缺货登记等;
(4)制定营销策略,申请电价变更等;
(5)实时对本地区的电动汽车车况信息采集、通过无线传输技术接口方式反馈给运营管理平台;
(6)可查看本地区地区的电池和电动汽车实时信息;
(7)人员管理,对各站点和中心的人员进行配置和管理。

3.3.3 换电站
(1)完成车辆电池自动更换(换电流程控制与监控);
(2)电池仓管理,包括电池出库入库管理,电池信息管理,换电策略控制(如电池采用先进先出模式);
(3)车辆信息录入,为新车办卡;
(4)物流配送申请,电池缺货登记;
(5)销售统计分析。

3.3.4 充电中心
(1)电池仓管理,包括电池充电管理,电池出库入库管理,电池信息更新;
(2)电池维护申请;
(3)充电量统计分析;
3.3.5 维护中心
(1)电池仓管理,包括电池维修流程管理,电池出库入库管理,电池信息更新;
(2)电池回收申请;
3.3.6 回收中心
(1)电池出库入库管理;
(2)电池报废处理;
3.3.7 物流中心
根据各站点及中心的物流申请单,完成电池在各站点与中心的流转配送。

3.3.8 移动端app
(1)链接地区服务器,实时查看全区或附近换电站电池信息;
(2)预约换电服务;
(3)提前锁定换电站电池仓中需要更换电池的型号。

4 数据服务器软件子功能及业务流程4.1 软件子功能
4.2
(1)运营公司成立申请流程
2)运营商电池采购流程
3)换电站物流配送流程
换电站物流
配送
4)电池维护与回收流程
5)新建换电站流程
6)新建充电中心流程
5 数据安全与可靠性设计
本系统为保障数据安全与可靠性,同时为兼顾灵活性,数据存储采用三级存储方式,总部数据服务器存储所有数据,运营公司数据服务器存储本地区相关数据,各站点与中心存储各站点与中心的数据,为保障数据安全性,三级之间相关数据可双向同步。

为保障换电站在网络出现故障时也能工作,其控制客户端可在网络出现故障时,连接本站点服务器,进行读取相关信息,完成电池更换,同时更新数据库数据,当网络恢复时,第一时间把更改的数据同步到运营商和总部数据服务器中。

另外,本系统软件安全可靠性还采用如下方法进行保障:
(1)采用MD5 加密对用户密码进行处理,以暗文比对方式进行验证;
(2)简单加密对部分敏感信息进行处理,以解析成明文的方式读取加密信息;
(3)其他敏感信息采用自定义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为明文加密;
(4)数据处理过程中,以文本流进行传输,各类功能实时响应;
(5)流程异常中断时有信息冗余处理,可多页面浏览系统;
(6)采用相应的网络安全技术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护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安全扫描技术、认证和数字签名技术等来保证网络数据传输安
全;
7) 软件采取用户/角色/权限三级管理;
8)系统设置系统管理员、安全审计员角色对系统实施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