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罗曼罗兰悼辞

合集下载

致悼词礼仪——精选推荐

致悼词礼仪——精选推荐

致悼词礼仪致悼词礼仪悼辞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中段、结尾三部份构成。

1.开? 以沉痛的心情说明召开或参加此次追悼会的目的,尽量全面而正确地说明死者的职务、职称和称呼,以示尊崇,要留意这些称呼之间的前后排列顺序。

接着扼要地概述死者何年何月何日什么时候何缘由与世长辞,和所享年龄等。

中段承接开头、缅怀死者。

这是悼辞的主体部份。

该部份主要由两方面组成。

一是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即对死者的籍贯、学历和生平业绩进行集中介绍,应突出死者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

二是对死者的思想、精神、作风、品质、修养等作出综合的评价,介绍其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如鼓舞、鼓励了青年人,为后人建立了榜样等。

该部份的介绍可先概括地说,再具体介绍;也可先具体地介绍,再概括地总结。

3.结尾主要写明生者对死者的吊唁及如何向死者学习、继续其未竟的事业、化悲痛为气力,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等内容。

最后要写上永垂不朽、精神长存或安息吧之类的话。

悼辞的结尾要积极向上,不应当是消极的。

所以最后的结尾尽可能不用安息吧这句话。

由于安息吧是西方天主教为死者举行仪式时用的一句话,这里面含有人生在世是痛苦的,只有死后才能幸福的消极思想。

落款悼辞一般在开头就已介绍了参加追悼会的职员情况,所以悼辞的最后落款一般只署上成文的日期便可。

悼辞的分类悼辞分类有不同的角度和标准。

依照用处分1.宣读体悼辞这类悼辞专用于追悼大会,由一定身份的人进行宣读。

它是对在场参加追悼的同道讲话,而不是对死者讲话。

悼辞表达出全体在场的人对死者的敬意与哀思,同时勉励群众化悲痛为气力。

宣读体悼辞以记叙或议论死者的生平功绩为主,而不以个人抒怀为主。

另外,宣读体悼辞受追悼大会本身的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在情势上相对来讲也较为稳定。

艺术散文类悼辞这类悼辞内容广泛,包括所有的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情文并茂的文章,这类文章大都发表在报刊杂志上。

这类文章通过对死者过往的事情的回忆,展现死者的品质和精神,虽志在怀念,但却落脚在死者的精神对活着的人的鼓舞和鼓励上。

3.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

3.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

(二)词语解释 1.先知: 对人类或国家的大事了解得较早的人。 2.废寝忘食: 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3.跻身: 使自己上升到(某种行列、位置等);置身。 4.蔚为大观: 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少索取 道德准则 多付出 给罗曼· 罗 牺牲的产物 兰的一封信科学与艺术人类的洪福 抛弃偏见,不要迷信 幸福的规律 爱别人甚于爱自己 生命 幸福 通向友人 现象—事理 创造与创作 人生哲理 之路节选 沟通 爱
[要点解读] 1.怎样理解托尔斯泰的“道德的自我完善”?请结合
《给罗曼· 罗兰的一封信》加以分析说明。
提示: 这封信写作的时间处在托尔斯泰的创作思想已经完成 转变后的阶段, 托尔斯泰的思想转向了对宗教式的精神生活的向 往。 他认为手工劳动是道德原则指导下的“最普通和最自然”的 生活方式。这首先是基于对他所处时代的精神状况的尖锐批判, 因为使自己脱离手工劳动, 并且“无偿地享用那些贫穷、 无知而 不幸的阶级的劳动”, 是那个腐化社会的主要弊端。 要做一个真 诚地抱有基督教、 哲学或者人道的有信念的人, 必须首先“从事
1863~1869 年间,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 。这部规 模宏伟的史诗以 1812 年俄法战争为题材,肯定了人民群众是 历史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托尔斯泰企图在爱国主义斗争中 寻求贵族人物与人民的一致。 1873 年转向现实生活题材,着手写长篇小说《安娜 · 卡列 尼娜》 ,于 1877 年写完。19 世纪 70 年代,托尔斯泰世界观中 民主主义因素和创作中社会批判力量空前加强,他正处在世界 观转变的前夕。这种复杂的思想状况在《安娜· 卡列尼娜》中得 到鲜明的反映。
zā 包扎 . zh á (3)扎挣扎 . 扎针 zh ā .

【课外阅读】《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鉴赏

【课外阅读】《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鉴赏

【课外阅读】《给罗曼·罗兰的一封信》鉴赏托尔斯泰的信主要回答了罗曼·罗兰向他提出的问题:一,为什么手工劳动是真正的幸福的一个重要条件;二,是否应该自愿放弃智力活动,不再从事与手工劳动不能并行的科学与艺术。

托尔斯泰首先进行了初步的解释,他认为手工劳动并不是独立的道德原则,而是道德原则指导下的“最普通和最自然”的生活方式。

这首先是基于对他所处时代的精神状况的尖锐批判,因为使自己脱离手工劳动,并且“无偿享用那些贫穷、无知而不幸的阶级的劳动”,是那个腐化社会的主要弊端。

要做一个真诚地抱有基督教、哲学或者人道的有信念的人,必须“首先从事照料自己个人的手工劳动”。

由此,托尔斯泰提出一条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尽可能少地迫使别人为自己服务,尽可能多地为别人服务;尽可能少的有求于别人,尽可能多地给予别人。

”托尔斯泰认为这个原则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也惟有如此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从托尔斯泰对手工劳动的重视可以得知,他是以普通百姓特别是宗法农民的观念来观察社会的,这种思考社会问题的视角是值得重视的,也是领会本文内容的要诀。

应该说,这种原则是托尔斯泰在长期的思考和实践中得出的,他虽然是一个庄园主,手下有着成千上百的农奴,但他对不劳而获一向反感,因此对农奴非常宽容和仁慈,他曾经施行过很多措施,改善农奴生活条件。

虽然他的行为和观点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他能够从人类的福祉和人道的原则出发,得出这样的认识,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从这个准则出发,罗曼·罗兰的许多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因此,接下来,托尔斯泰将目光投向了艺术与科学的问题。

他认为,手工劳动是每一个人的职责和幸福所在,而艺术和科学则是使命感的表现,“只有在一个科学家或艺术家为奉守自己的使命而牺牲了自己的平静和福利的情况下,才能说明并且证实他赋有这种使命”。

因此,真正的科学和艺术,应该“是人所作的牺牲的产物,而决计不是这样那样物质利益的产物”。

从事科学和艺术的人,必须始终履行“自食其力”的职责,并且应该努力思考和有效工作以证明自己具有这样的使命,而决不能以爱好科学和艺术为借口,为自己安排一种不劳而获的生活。

致名人罗曼罗兰的一封信

致名人罗曼罗兰的一封信

致名人罗曼罗兰的一封信罗曼;罗兰是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作为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坚持自由真理正义,为人类的权利和反法西斯斗争奔走不息,被称为“欧洲的良心”。

下面是跟大家分享的致罗曼罗兰的信,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敬爱的罗曼罗兰老大:您好!最近读了《名人传》,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罗曼罗兰您了。

您,1866年1月29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

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

1899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

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

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

这时期您写了7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陈腐的戏剧艺术。

您果然是个伟大的人物,我可是相当崇拜你哦!您,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理路程,凸现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一阕“英雄交响曲”。

特别是您的一句名言,让我一直难以忘怀。

生不出售来日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亲!你棒极了!致罗曼罗兰的一封信篇2敬爱的罗曼;罗兰:您好!在朋友的推荐下,我阅读了您的着作《名人传》,受益匪浅。

一说起《名人传》,我的脑海中就立刻浮现出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而且不慕名利。

这让我十分敬佩,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谢谢您,让我知道了人生是艰苦的,生活里充满了贫困,忧虑,孤独和辛劳,也让我懂得了要做一个充满善心的孩子,要把伟大的心灵献给受苦受难的人们,使他们得到安慰和鼓舞。

从您的着作中,我还学到了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唯有与苦难的搏斗,才能使人经受残酷的命运;唯有在残酷的命运中仍然放射出迷人的光芒,才能体现出人的伟大,心灵和品格的善美。

罗曼罗兰悼词范文

罗曼罗兰悼词范文

罗曼罗兰悼词范文郭沫若站在国际民主主义的精神上,为罗曼·罗兰写的这篇悼文。

郭沫若在文中热情歌颂了罗曼·罗兰的伟大功绩,表达了继承罗曼·罗兰反 * 的民主精神与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的愿望。

罗曼罗兰先生,你是一位人生的成功者,你现在虽然休息了,可你是永远存在着的。

你不仅是法兰西民族的夸耀,欧罗巴的夸耀,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夸耀。

你的一生,在精神生产上的多方面的努力,对于人类的贡献非常的宏大,人类是会永远纪念着你的。

你将和历史上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伟大的灵魂们,象太空中的星群一样,永远在我们人类的头上照耀。

罗曼罗兰先生,在二十年前你的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初次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你曾经向我们中国作家说过这样的话:“我不认识欧洲和亚洲,我只知道世界上有两种民族——一种是上升,一种是下降。

上升的民族是忍耐、热烈、恒久而勇敢地趋向光明的人们——趋向一切的光明:学问、美、人类爱、公众进步;而在另一方面的下降的民族是压迫的势力,是黑暗、愚昧、懒惰、迷信和野蛮。

”你说,只有上升的民族是你的朋友,你的同志,你的弟兄。

你说,你的祖国是自由的人类。

这些话对于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者是给予了多么正确的指示,多么有力的鼓励呀!在今天的世界,正是这两种民族斗争着生死存亡的时候。

你所说的上升的民族就是我们代表正义、人道的民主阵线,你所说的下降的民族就是构成轴心势力的 * 蒂。

一边是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牺牲自己的一切以解救人类的困厄;另一边是奴役,饥饿,活埋,杀人工场,毒气车,庞大的集中营,一个鬼哭神号的活地狱。

但今天,上升的不断地上升,下降的不断地下降,光明终竟快要把黑暗征服了。

我们要使全人类都不断地上升,全世界成为自由人类的共同祖国。

罗曼罗兰先生,你伟大的法兰西民族的儿子,当你看到法兰西民族又恢复了她的光荣的自由,而你自己在这时候终结了你七十九年的人生旅程,在你那肃穆的容颜上,怕必然表露出了一抹更加肃穆的微笑的吧?但当你想到你的朋友,你的同志,你的兄弟的好些民族,依然还呻吟在 * 蒂的控制下边没有得到自由,在和死亡、饥饿、奴役、恐怖作决死的斗争,在你那肃穆的容颜上,怕也必然表露出了一抹更加肃穆的悲愤的吧? 但是,罗曼罗兰先生,伟大的人类爱的使徒,你请安息吧。

悼词的写法及例文

悼词的写法及例文

悼词的写法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掉的话或文章。

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掉的文体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今天的悼词是从古代的诔(lěi)辞、哀辞、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来的。

诔辞作为我国哀悼文体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种专门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读性的哀悼文体。

哀辞文体是诔辞的旁支。

诔辞的对象主要是王公、贵族、士大夫并以颂赞死者功德为主;而哀辞的对象主要是“童弱夭折,不以寿终者”,同时以抒发生者哀悼之情为主。

吊文指凭吊性的文章,“吊”有慰问之意。

吊文内容较诔辞、哀辞广泛,也较其庞杂。

可以说吊文是我国古代群众性的哀悼文体。

它不一定是歌颂功德的文字,如汉代司马相如的《吊秦二世赋》。

吊文也可以对具体的事物而言,成为一种咏怀性的文体,如《吊战场》之类。

祭文是古时祭祀天地鬼神和死者时所诵读的文章。

屈原的《九歌》是最早的祭文。

祭文范围较广,只有祭奠死者的文章才属于哀悼文体的范畴。

今天我们所说的悼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反映出新时代的新变化,无论在形式和还是在内容上,同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均有实质性的不同。

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现代悼词(下文只写作“悼词”)。

悼词的特征:民古代哀悼性文章相比,悼词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一)总结死者生平业绩,肯定其一生的贡献现代性悼词是一种具有高度思想性和现实性的文体,人们以此既寄托哀思又通过死者的业绩激励后来者。

如毛泽东同志在追悼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致的悼词,留下了《为人民服务》的不朽篇章。

它不知激励了多少勇于牺牲、为民请命的革命志士,直至今天它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悼词既可以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又可以写成优秀的散文作品;既能以叙事为主,也能以议论为主,还可以抒情为主。

同时既有供宣读的形式,又有书面形式。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生平资料简介】罗曼·罗兰怎么死的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生平资料简介】罗曼·罗兰怎么死的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生平资料简介】罗曼·罗兰怎么死的展开全文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1944年12月30日,在法国巴黎东南古老的尼淮内运河旁,当代文学巨星罗曼·罗兰离开了人世。

罗曼·罗兰是一位著名的法国作家和社会活动家。

高尔基称他为“法国的托尔斯泰”。

1866年1月29日罗曼·罗兰诞生于尼淮内运河畔的一座小屋里。

父亲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位激进共和党人的后裔,职业是公证人;母亲是天主教徒,爱好音乐。

罗曼·罗兰自幼体弱多病,但他聪明过人。

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使他入迷,莎士比亚的作品对他具有奇特的魔力。

童年时代,他就显示了卓越的音乐才能,并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早在上中学期间,罗曼·罗兰就对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等文坛巨匠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致立下了“不创作,毋宁死”的誓言。

19世纪末期,他开始文学创作活动,早期主要集中于历史剧的创作。

1898年他写了戏剧《野狼》,影射当时的德雷福斯案件,引起轰动,几乎整个报界都对他进行攻击,朋友与他断绝往来,他所任教的大学也差点将他除名。

1903—1912年间,罗曼·罗兰以自己的生活史为题材,写出了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

这部著作被认为“20世纪初世界文学创作中最伟大的收获之一”,高尔基称其为“长篇叙事诗”。

这部小说使罗曼·罗兰获得1913年度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和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罗兰由此蜚声法国和整个欧洲文坛。

一战期间,罗兰坚持人道主义立场,反对战争。

后来,他又花11年时间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欢悦的灵魂》。

十月革命以后,罗曼·罗兰思想逐渐发生转变。

1931年他写了一篇长文《向过去告别》,表明他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转变。

30年代,罗曼·罗兰一直站在反法西斯斗争的前列。

他曾任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积极投身反法西斯、反侵略的国际政治运动,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悼词西方(范本)

悼词西方(范本)

悼词西方悼词西方‎悼词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中段、结尾三部分‎构成。

1.‎开头以沉痛的心情说‎明召开或参加此次追悼‎会的目的,尽可能全面‎而准确地说明死者的职‎务、职称和称呼,以示‎尊崇,要注意这些称呼‎之间的先后排列顺序。

‎接着简要地概述死者‎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何原‎因与世长辞,以及所享‎年龄等。

中‎段承接开头、缅怀死‎者。

这是悼词的主体部‎分。

该部分主要由两方‎面组成。

一是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即对死者‎的籍贯、学历以及生平‎业绩进行集中介绍,应‎突出死者对人民、对社‎会的贡献。

二是对死者‎的思想、精神、作风、‎品质、修养等作出综合‎的评价,介绍其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如鼓舞、激励了青年‎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等。

该部分的介绍可先‎概括地说,再具体介绍‎;也可先具体地介绍,‎再概括地总结。

‎3.结尾主要写明‎生者对死者的悼念及如‎何向死者学习、继承其‎未竟的事业、化悲痛为‎力量,为国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等内容‎。

最后要写上“永垂不‎朽”、“精神长存”或‎“安息吧”之类的话‎。

悼词的结尾要积极‎向上,不应该是消极的‎。

所以最后的结尾尽量‎不用“安息吧”这句话‎。

因为“安息吧”是西‎方天主教为死者举行仪‎式时用的一句话,这里‎面含有人生在世是痛苦‎的,只有死后才能幸福‎的消极思想。

落款‎悼词一般在开头就已介‎绍了参加追悼会的人员‎情况,所以悼词的最后‎落款一般只署上成文的‎日期即可。

‎篇三:悼‎词格式悼词的基本格‎式和写作通常来讲‎悼词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宣读体悼词形式却相‎对稳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宣读体悼词的格式‎写法。

宣读体悼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标‎题标题的组成方式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直‎接由文种名称承担标题‎。

如《悼词》。

另一‎种由死者姓名和文种名‎共同构成。

如《在宋庆‎龄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

正文悼词的正‎文通常由开头、中段、‎结尾三部分构成。

‎ 1.开? 以沉‎痛的心情说明召开或参‎加此次追悼会的目的,‎尽可能全面而准确地说‎明死者的职务、职称和‎称呼,以示尊崇,要注‎意这些称呼之间的先后‎排列顺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罗曼·罗兰悼辞
对罗曼·罗兰悼辞罗曼·罗兰悼辞郭沫若罗曼·罗兰先生,你是一位人生的成功者,你现在虽然休息了,可你是永远存在着的。

你不仅是法兰西民族的夸耀,欧罗巴的夸耀,而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夸耀。

你的一生,在精神生产上的多方面的努力,对于人类的贡献非常的宏大,人类是会永远纪念着你的。

你将和历史上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伟大的灵魂们,象太空中的星群一样,永远在我们人类的头上照耀。

罗曼·罗兰先生,在二十年前你的杰作《约翰·克利斯朵夫》初次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你曾经向我们中国作家说过这样的话:“我不认识欧洲和亚洲,我只知道世界上有两种民族——
一种是上升,一种是下降。

上升的民族是忍耐、热烈、恒久而勇敢地趋向光明的人们——趋向一切的光明:学问、美、人类爱、公众进步;而在另一方面的下降的民族是压迫的势力,是黑暗、愚昧、懒惰、迷信和野蛮。

”你说,只有上升的民族是你的朋友,你的同志,你的弟兄。

你说,你的祖国是自由的人类。

这些话对于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者是给予了多么正确的指示,多么有力的鼓励呀!在今天的世界,正是这两种民族斗争着生死存亡的时候。

你所说的上升的民族就是我们代表正义、人道的民主阵线,你所说的下降的民族就是构成轴心势力的法西斯蒂。

一边是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牺牲自己的一切以解救人类的困厄;另一边是奴役,饥饿,活埋,杀人工场,毒气车,庞大的集中营,一个鬼哭神号的活地狱。

但今天,上升的不断地上升,下降的不断地下降,光明终竟快要把黑暗征服了。

我们要使全人类都不断地上升,全世界成为自由人类的共同祖国。

罗曼·罗兰先生,你伟大的法兰西民族的儿子,当你看到法兰西民族又恢复了她的光荣的自由,而你自己在这时候终结了你七十九年的人生旅程,在你那肃穆的容颜上,怕必然表露出了一抹更加肃穆的微笑的吧?但当你想到你的朋友,你的同志,你的兄弟的好些民族,依然还呻吟在法西斯蒂的控制下边没有得到自由,在和死亡、饥饿、奴役、恐怖作决死的斗争,在你那肃穆的容颜上,怕也必然表露出了一抹更加肃穆的悲愤的吧?但是,罗曼·罗兰先生,伟大的人类爱的使徒,你请安息吧。

上升的要不断地自求上升,下降的要不断地使它下降,我们要以一切为了人类解放而英勇地战斗着的民族为模范,我们要不避任何的艰险、凶暴的压迫势力、法西斯蒂、现世界的魔鬼,搏斗!我们中国是绝对不会灭亡的,人类是必然要得到解放的,法西斯魔鬼们是必然要消灭的!罗曼·罗兰先生,你请安息吧。

我们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们,更一定要以你为模范,要象
你一样,把“背后的桥梁”完全斩断,不断地前进,决不回头;要象你一样,始终走着民主的大道,把自己的根须深深插进黑土里面去,从人民大众吸收充分的营养,再从黑土里面生长出来。

我们一定要依照你的宝贵指示:“每天早上,我们都得把新的工作担当起来,把前一天开始的斗争继续下去。

……对于错误,对于不公正,对于死,我们必须不断地力争,为着更大的更大的胜利。

”一九四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引自《沫若文集》第十三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