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陌生人的赞美阅读及答案
阅读理解及解析

Surprisingly, no one knows how many children receive education in English hospitals, still less the content or quality of that education. Proper records are just not kept.We know that more than 850,000 children go through hospital each year, and that every child of school age has a legal right to continue to receive education while in hospital.Little wonder the latest survey concludes that the extent and type of hospital teaching available differ a great deal across the country. It is found that half of the hospitals in England which admit children have no teacher. A further quarter has only a part-time teacher. The special children's hospitals in major cities do best; general hospitals on the country and holiday areas are worst off.From this survey, one can estimate that fewer than one in five children have some contact with a hospital teacher and that contact may be as little as two hours a day. Most children interviewed were surprised to find a teacher in hospital at all. They had not been prepared for it by parents or their own school. If there was a teacher they were much more likely to read books and do math or number work; without a teacher they would only play games.Reasons for hospital teaching range from preventing a child falling behind and maintaining the habit of school to keeping a child occupied, and the latter is often all the teacher can do. The position and influence of many teachers was summed up when parents referred to them as "the library lady" or just "the helper".Children tend to rely on intimate school friends to keep in touch with school work. Once back at school, children rarely get extra teaching, and are told to catch up as best as they can.Many short-stay child-patients catch up quickly. But schools do very little to ease the anxiety about falling behind expressed by many of the children interviewed.5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A) Every child in hospital receives some teaching.B) Not enough is known about hospital teaching.C) Hospital teaching is of poor quality.D) The special children's hospitals are worst off.58.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latest survey that________.A) hospital teaching across the country is similarB) each hospital has at least one part-time teacherC) all hospitals surveyed offer education to childrenD) only one-fourth of the hospital have full-time teacher59. The hospital teachers are found________.A) not welcomed by the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B) unnecessaryC) not quite helpfulD) capable60. In order to catch up with their school work, children in hospital usually turn to________.A) hospital teachersB) schoolmatesC) parentsD) school teachers61. We can conclude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author is________.A) unfavorable towards children receiving education in hospitalsB) in favor of the present state of teaching in hospitalsC) unsatisfied with the present state of hospital teachingD) satisfi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latest survey试题解析57. B)。
2019年精选人教版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 让故事本身说话课后练习七十三

2019年精选人教版语文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让故事本身说话课后练习七十三第1题【单选题】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离开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老同学,自毕业后一直没有见面,今日一见,久仰久仰!C、广大文学爱好者可将作品寄来,我会一一斧正。
D、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B、植树节这几天,几个学校的领导都来到了植树现场。
C、他每个月的工作量都要超过预定计划。
D、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披坚执锐破釜沉舟能屈能伸制之死地而后生B、作璧上观暗度陈仓攻城掠地完壁归赵C、刎颈之交失之毫厘沧海桑田运筹帷幄D、所向披靡虚座以待锦衣夜行以一挡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为得体恰当的一组是( )[情境1]有一位老师到异地学校去参加优质课讲课比赛,走进新课堂,首先要跟新同学交流一下,就来了一段开场白。
[情境2]李红因家庭困难,同意学校保送她上天一中学。
天一高中招生面试时老师问她:“有些优秀学生不愿被推荐,你是怕中考落榜呢,还是碍于面子不好推辞呢,还是……?”李红诚实而又得体地进行了回答。
A、①同学们,你们好!同大家相遇,真是缘分啊,缘分。
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
②都不是,而是因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反复权衡,我觉得还是读天一高中更合适些。
B、①同学们,你们好!同大家相遇,真是缘分啊,缘分。
正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今天牵了明天牵”。
②关于保送我上天一高中的事,学校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是经过慎重考虑后才同意的。
C、①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同时合作成功。
谢谢大家!②都不是,而是因为我家庭经济困难,反复权衡,我觉得还是读天一高中更合适些。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含答案

新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阅读理解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小题。
世界还很年轻刘丽丽①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床新铺盖。
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
②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得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
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
③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
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
她选中的棉田依傍着沟渠,是一块摆荒地,长满了白茅和芦苇。
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
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
这样的地块,掘起来很费劲。
往常一锹下去就能翻上来的土,这里得多费几倍的力气。
一个春天下来,母亲的脸变得又黑又瘦,以致我回家看到她的模样,吓了一跳。
母亲黑了瘦了,但是那块荒地却变得有边有角,平头正脸。
种子已经播到地里,盖了白生生的薄膜芜杂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现出新的秩序。
④学校的功课紧张,她每天如何辛劳我是不知道的。
后来听邻居说起,每天下地回来,她就钻进厨房先忙活出一家人的饭食,然后趁着薄暮时分的天光,再钻进棉花趟子里,掐杈子,打花心,捉虫子。
干这些活都是零打碎敲的工夫,牺牲的却是她的休息时间。
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⑤那段时间我的成绩并不稳定,心情晴朗的时候少,阴天的时候多。
功课紧张,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让我参加学校的演讲赛。
虽说我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是以我内向的性格,让我在人前侃侃而谈,甚至连比划带拍桌子的演讲,把观众感动到掉眼泪,我实在觉得为难。
记叙文西木《爱的传递》阅读练习及答案

西木《爱的传递》阅读练习及答案(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
(22分)爱的传递西木“您这是第几次参加志愿献血?”我问他。
他想了想,告诉我:“二十多次。
”我是在下班走出单位大厅时遇到他的。
我们同时去拉玻璃门,彼此看到有人在拉,又同时收回手。
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瞬间拉近距离。
那会儿正是北京冬天,寒气逼人,也不想多说话。
我去超市买了一个保温杯,慢慢地走路去坐车。
没想到,在公交车站又遇到他。
他个头儿不髙,身材瘦削。
若不是有共同的献血经历,也不会有再相遇的这次交谈。
“谢谢您!”我说。
“为什么?我们都是献血者。
”他很奇怪。
我告诉他,我既是一名献血者,也是一名血站工作人员。
“我在云南楚雄血站工作,这次是到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学习。
”“云南!”他笑了,“这么冷的天,你从四季如春的云南来北京工作,还习惯吧?”我说还好,领导和同事特别好,自己很快熟悉了工作,也在努力适应环境。
'‘那挺好,刚开始都不容易,慢慢就好了。
北京到楚雄的距离有多远?”“不知道,我哪天査査。
”我回答他。
他和很多我见过的固定献血者一样,有着温和的笑容,亲切的表情。
这支队伍,是志愿献血队伍里的主力军,他们热爱生活,身体健康,充满爱心。
汶川地震那年,我们献I血车上来了一位农民工。
他的工作服上沾满尘土,脸上还沾着黄色的泥巴。
走上献血车,他不肯坐下,说怕染脏献I血椅。
我告诉他,座椅可以更换一次性椅垫,请他坐下来。
我给他冲泡了一杯温热的匍萄糖水,问他为什么来参加志愿献血?“我没有钱捐款。
听说很多人受伤了,需要输血。
我身体好,力气大,捐点血没有问题,能救到别人的命就好。
”他说。
我的眼眶湿了。
另一次,是大年三十。
那天我值班,一个RH阴性血型的产妇急需输注血小板。
这种血,俗称'‘熊猫血”,非常罕见。
接到医院电话后,我立即联系相同血型的志愿献血者。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巧日。
一方而,我为产妇的安危担忧:另一方而,我又为在这个传统佳节打扰献血者感到愧疚。
部编八年级上册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回忆齐白石先生我从小学戏,没有读过书。
一九五年与书香门第的后生X祖光结婚。
后来,我成为齐白石老先生的干女儿。
齐老常常手把手教我画画,他还教导我:“搞艺术也是表现自己,就如我画画、你唱戏,道理都是一样:讲骨气,讲正义,有勇气,最重要的都是表现自己。
"我因演出繁忙,不可能在画画上画出成绩来。
但我在演戏上,是遵照齐老的教导做的,在舞台上我挺胸抬头唱戏,面向观众。
我演的节目,创造的人物,大都是一些争取自由、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的古今女性。
如《X巧儿》中的X巧儿,《杨三姐告状》中的杨三姐等。
放开手画画,挺起胸唱戏,这是我向齐老学画得到的最珍贵的启示。
有一天,裱画家X金涛陪我去齐老家学画画,恰好齐老一人在家。
金涛兄说:“今天齐老可要好好教干女儿画画了。
"齐老让金涛铺好纸,高兴地把我叫到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支笔:“来吧,画一X。
”我心想:“做艺术家就不能退后,这也算是第一课。
"于是我接过笔,放开了手,大甩笔画了一个小兔。
齐老高兴得像孩子:“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稍微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我是看看凤霞有没有胆子。
画画的敢甩笔杆子,当伙计的敢端盘子,唱曲的敢扣弦子,当裁缝的敢下剪子。
凤霞有胆子,有艺术家的气魄!”齐老是很重情义的。
记得他过九十大寿,我跟金涛兄去给他拜寿,他领着我来到后院,我看到北面墙上有个小洞,里边有一个牌位,写着“贤妻宝珠灵位"。
齐老默默鞠躬,我当然也照着做了。
齐老严肃地指着灵位说:“这是你娘的灵位,我每天都要来看她,她跟我只是受罪了,没有享过福。
"齐老说着眼睛湿润了。
我感觉到齐老的感情是非常深的,平时几乎不流露。
齐老对看门的老尹很严格,可是也不亏待他。
齐老说:“对佣人要宽厚,有好处。
"老尹为人善良,老是拿着笤帚不停地打扫。
齐老不给他工钱,每月给他画X画,有时为了奖励,给他多画一X,老尹就知足了。
因此,祖光去齐老家,老尹总喜欢挽着祖光,去他的小门房看看齐老给他的画,他手里真有好画。
课外阅读积累答案

(济南市)19.示例:让孩子应心过一个和乐幸福年希望年轻人能关爱老人,孝敬老人的美好心愿(前两空每空占1分,第3个空占2分,共4分)20.A.示例:这是对老汉的语言、动作描写,老汉认为儿子赶年集,一定会给他买瓶酒,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写出老汉对儿子的信任和期待。
(描写方法占1分,表达作用占2分,共3分)B.示例1:选a。
理由:语意连贯,语气强烈,表达了文中老伴对儿子只想着自己的享乐,不关心父母的失望与不满。
示例2:选b。
理由:用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欲言又止,表现了老伴此时复杂的心理一对儿子过年时居然没想到给父亲买瓶洒的质疑、失望和伤心。
(选a,能答出语意语气的连贯占1分,表达作用占2分;选b,能答出省略号的作用占1分,表达作用占2分,共3分)21.示例;这是一处景物描写;用大雪来烘托老汉与老伴此叫内心的悲伤与失望;为故事笼罩了一层悲凉的气氛;同时留给读者思考与回味的空间,引发读者更多地反思应该怎样对待老人的问题。
(每个要点1分,共4分)22.示例:孙子穿着鲜亮的羽绒服,一进门就喊着“爷爷”“奶奶”,老人高兴地迎了出来,孙子扑到老汉的怀里说:“爷爷,你真好,这羽绒服真好看,真暖和。
等我长大挣了钱,一定给你买好多好吃的。
”老汉抱着孩子,觉得眼里热热的,鼻头酸酸的,柱子与桂花一下子僵在了那里。
屋外传来了鞭炮欢乐的歌声。
(人物性格特点符合原文2分,人物描写的方法2分,语言连贯1分,语言得体1分,共15. (3分)第一次:美丽(“愉快、灵巧”和“纯净、专注”两组词语中至少各选一词)第二次:漠然、邋遢(疲惫、不修边幅)第三次:妩媚、灵巧(焕然一新,热爱生活)(每次1分)16. (4分)(1)“骤然”写出了“她”的美丽在瞬间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表达出我对“她”的崇拜心理。
(2分)(2)“滚落”写出了卷发的生动和俏皮,富有动态美,烘托了“她”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
(2分)3、没有实现真正的对话,由于她对生活的冷漠和对工作的倦怠,她根本没有用心听“我”说话,也不知道我要说什么,只是敷衍应付,答非所问。
2025届无锡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无锡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小题。
给心灵装上爱的程序[美]史蒂文·卡维某日,一位神色黯然的客户走进一家安装人类程序的软件公司,请求工程师帮他排除烦恼。
因为最近一段时期,在他与别人交往的时候,他的系统经常死机。
他讨厌身边的每个人,说亲朋好友们都在莫名其妙地远离他!软件工程师听完他的倾诉,启动了他的人体机器,进入他的心灵认真检查,几秒钟后,工程师安慰他说没出什么大毛病,只是他的心灵存储器中丢失了love.exe程序。
于是,工程师耐心指导客户按步骤在心灵中安装爱的程序。
工程师:首先请打开你的心灵,现在,你在心灵的位置了吗?客户:是的,我进入了“我的心灵”,但是这里有几个文件正在运行,在它们运行的同时我可以安装love.exe程序吗?工程师:请问是哪些文件?客户:稍等,是我以前安装的“怨恨文件”“往日伤痛文件”“自卑文件”和“嫉妒文件”,这些文件正在运行。
工程师:安装没有问题。
只是你必须马上将“往日伤痛文件”从你的操作系统中删除,这样,love.exe程序才可以无障碍地自动安装起来,并且将永久性地保存在你的内存中,完全不会妨碍其他程序的运行。
同时,在love.exe程序安装的过程中,它会利用自身携带的一个叫作“自信”的文件覆盖掉你系统里的“自卑文件”。
最后,你还要把“嫉妒文件”和“怨恨文件”的运行窗口关闭,因为这两个文件的运行会阻止love.exe程序的正常安装,你能关闭它们吗?客户:对不起,关闭无效,请帮我一下吧!工程师:好的,请返回你的“心灵主菜单”,调出一个名为“宽容”的文件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安装需要,反复调用多次,直到把“嫉妒文件”和“怨恨文件”彻底从你的心灵中清除。
【最新推荐】陌生人 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陌生人阅读答案陌生人普鲁斯特多米尼克坐在熄灭的炉火旁边等待他宴请的宾客。
每天晚上,他都要邀请几位爵爷和一些风趣的人跟他共进晚餐。
由于出身高贵,富裕而且好客,他从来不会孤单。
火把尚未点燃,屋子里的日光已经颓然消逝。
突然间,他听到一个声音,一个遥远而又贴近的声音对他说:多米尼克。
他分明听到那声音在呼唤,在很远又很近的地方呼唤:多米尼克。
他吓得浑身冰凉。
他从未听见过这种声音,可这声音多么熟悉,他清楚地分辨出那是一个受害者,一个已经死去、出身高贵的受害者的声音。
他寻思自己究竟犯下了哪条旧时罪孽却又想不起来。
然而这声音的语调分明在谴责一种罪恶,一种无疑是他在不知不觉中犯下而又负有责任的罪恶他的悲哀和恐惧便是明证。
他抬起眼睛,看见他面前站着一个严肃而又亲切,模样混沌不清而又动人心魄的陌生人。
多米尼克用几句充满敬意的话向他的那个忧郁而又自信的权威致意。
多米尼克,难道我是你唯一没有邀请参加晚宴的人吗?你想用我来弥补旧日的过失,那是错误的。
当你衰老的时候,我要给你介绍从未来过这里的其他人。
我邀请你参加晚宴。
多米尼克带着他也不明白的诚挚回答道。
谢谢。
陌生人说。
他的戒指底座没有印刻任何徽饰,他通过言语传递的思想不曾结出锋利闪光的寒霜。
然而多米尼克对他那亲如手足而又强劲有力的目光一见如故,陶醉在一种不可言喻的幸福之中。
不过,如果你想把我留在你的身边,你就必须打发走其他客人。
多米尼克听见客人在敲门。
火把尚未点燃,屋里一片漆黑。
我不能把他们打发走,多米尼克回答,我害怕单独一人。
其实,跟我在一起你还是单独一人,陌生人悲哀地说,可是你必须挽留我,你从前错怪了我,你必须弥补。
比起他们来我更喜欢你,让我教你怎样谢绝他们。
当你衰老的时候,他们是不会来的。
我不能。
多米尼克说。
他明白自己刚才牺牲的是一种高高的幸福,遵奉的是一种不可推脱而又庸俗不堪的习俗,他为服从这种习俗所付出的代价根本没有乐趣可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自陌生人的赞美
铁凝
①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
上学的路程大约10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②我十三岁那年,念初中一年级。
③每日的清晨,我都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
我要在这里吃馃子和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
这个时间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一口五印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卫生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
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是欢天喜地的事了。
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操作。
④站在锅前负责炸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油条,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那用来控油的钢丝笸箩。
当年油是珍贵的,控油这一关就显得格外重要。
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属于自己业务范围的事——翻动、捞起,但她的操作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
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来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她那新鲜的肤色,那从白帽檐下掉出来的栗色头发,那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
⑤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
她使我空荡的头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
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
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在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和她之间的距离。
⑥后来我们搬了家,不能再光顾那家小吃店了。
又是一些年过去,我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
记得是秋天的一个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
此时,门口只有一只安静的油锅,于是我走进店内。
我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
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他求地交给了这店、这柜台。
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40来岁。
⑦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
我莫名生出一种愿望,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⑧“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
”我说。
“现在没有。
”她漠然地告诉我。
“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
”我说。
“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
”她打断我。
“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看我。
“我只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
⑨“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
面包车已经修好,司机催我上车。
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
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
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
⑩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个小吃店。
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
她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檐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
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一种更成熟的灵巧。
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因为一份陌生的感激,唤起了她那爱美的心意。
那小吃店的门口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吧?
11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愿意坚信的: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