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汇编 (10)

合集下载

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0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022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10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专题1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2022·浙江卷)25℃时,苯酚()65C H OH 的10a K =1.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温度下,等pH 的65C H ONa 和3CH COONa 溶液中,()()--653c c C H O >CH COOB .将浓度均为-10.10mol L ⋅的65C H ONa 和NaOH 溶液加热,两种溶液的pH 均变大 C .25℃时,65C H OH 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测得pH=10.00,则此时溶液中()()-6565c C H O =c C H OHD .25℃时,-10.10mol L ⋅的65C H OH 溶液中加少量65C H ONa 固体,水的电离程度变小 【答案】C【解析】A .醋酸的酸性大于苯酚,则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较小,则相同温度下,等pH 的C 6H 5ONa 和CH 3COONa 溶液中c(C 6H 5O -)<c(CH 3COO -),A 错误;B .C 6H 5ONa 溶液中,C 6H 5O -离子水解出氢氧根离子,升温促进C 6H 5O -离子的水解,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pH 变大,而氢氧化钠溶液中不存在平衡,升温pH 不变,B 错误;C .当pH=10.00时,c(OH -)=1.0×10-10,--10--106+565a 6565C H O 1.010c(H )c()c()C H O K 1.010C H OH C H ==c()H c()O ⨯⨯=⨯⋅,故c(C 6H 5O -)= c(C 6H 5OH),C 正确;D .C 6H 5ONa 中的C 6H 5O -可以水解,会促进水的电离,D 错误; 故选C 。

2.(2022·浙江卷)25℃时,向20mL 浓度均为-10.1mol L ⋅的盐酸和醋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1mol L ⋅的NaOH 溶液(酷酸的5a K =1.810-⨯;用-10.1mol L ⋅的NaOH 溶液滴定20mL 等浓度的盐酸,滴定终点的pH 突跃范围4.3~9.7)。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高考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它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以下是对高考化学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一、基本概念1. 物质的组成: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等。

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等。

3. 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

二、化学用语1.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基本符号。

2. 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3.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式子。

三、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四、化学计量学1. 摩尔概念: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

2.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3.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五、化学反应类型1. 合成反应: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2.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成多种物质的反应。

3.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

4. 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

六、溶液与胶体1. 溶液的性质:均一性、稳定性等。

2. 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电泳现象等。

七、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剂与还原剂: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

2. 氧化数:元素在化合物中的电荷状态。

八、酸碱盐与酸碱平衡1. 酸碱的定义:能够释放氢离子或接受氢离子的物质。

2. pH值:溶液酸碱性的度量。

3. 缓冲溶液:能够抵抗pH变化的溶液。

九、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

2.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原子团。

3. 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等。

十、化学实验基础1. 基本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馏等。

2. 仪器使用: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3. 安全知识:实验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结束语高考化学知识点繁多,但只要系统地学习和复习,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就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进入高中,对于学习化学,都知道化学的知识点零散,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内容,欢迎使用学习!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考点衍生:氮气及其氧化物知识点 | 酸和对应的氧化物的反应】2、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考点衍生:水参与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 有关水的反应小结】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l【考点衍生:含氧酸酸性方程式】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5、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考点衍生:熔沸点大小比较规律】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考点衍生:碱金属元素知识点】7、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考点衍生: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考点衍生:金属及其化合物所有知识点】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考点衍生:非金属氢化物化学方程式】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Ag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考点衍生:原子结构专项知识点 | 相对原子质量知识点】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考点衍生:有机化合物重要知识点|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1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考点衍生:化学物质的结构易错知识点 | 常见物质的重要用途必考知识点】1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考点衍生:元素周期表考点分析 |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1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考点衍生:氮气及其氧化物知识要点】2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考点衍生:甲烷、乙烯、苯的主要特性| 甲烷知识点】高考化学实验现象总结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很多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高考化学掌握知识点汇总

高考化学掌握知识点汇总

高考化学掌握知识点汇总化学是高考中一门重要的科目,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好化学的基础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我将对高考化学的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颜色、形状、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是物质的性质。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3.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经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形式。

二、原子与化学键1.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壳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原子的分类:原子可以分为元素的同位素和同种元素的异位素。

3. 化学键:化学键可以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类型。

三、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特征: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发生的新物质的生成。

2.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3. 平衡反应:平衡反应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比例的反应。

四、酸碱中和反应与溶液浓度1. 酸碱中和反应: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会产生盐和水。

2. pH值与pOH值: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性,pOH值表示溶液的碱性。

3. 浓度的计算:溶液浓度可以通过质量浓度、摩尔浓度和体积浓度等方式表示。

五、化学反应热学1. 热力学定律:包括恒定压力下焓变化等于吸热减放热和焦耳定律等。

2. 热反应公式:热反应公式可以根据热力学定律计算热能的变化。

3. 熵和自由能:熵和自由能是热力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影响反应的进行方向和速率。

六、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1. 化学平衡原理:平衡常数和平衡浓度表达式是判断化学平衡位置的重要指标。

2. 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和浓度等因素的变化。

3.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可以通过反应物浓度变化对时间的导数来表示。

七、电化学与电解1. 电解与电解质:电解是指通过电流可以使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

2. 电化学反应方程式:电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方程式表示,包括正极和负极的反应。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__10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解析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__10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解析

专题1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2024年高考真题1.【2024年7月浙江选考】下列物质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A.NaOH属于离子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Na+和OH-,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A不符合题意;B.C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Ca2+和Cl-,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B不符合题意;C.HCl是共价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成离子,故其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C符合题意;D.K2SO4属于离子化合物,其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K+和SO,故其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

2.【2024年7月浙江选考】水溶液呈酸性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A.NaCl是强酸强碱盐,其不能水解,故其水溶液呈中性,A不符合题意;B.NaHSO4是强酸的酸式盐,其属于强电解质,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故其水溶液呈酸性,B符合题意;C.HCOONa属于强碱弱酸盐,其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其电离产生的HCOO-可以发生水解,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H2O⇌HCOOH+OH-,故其水溶液呈碱性,C不符合题意;D.NaHCO3是强碱弱酸盐,既能发生电离又能发生水解,但其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其水溶液呈碱性,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3.【2024年新课标】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2A溶液。

溶液中,pH 、分布系数随滴加NaOH溶液体积V NaOH的改变关系如图所示。

[比如A2−的分布系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①代表,曲线②代表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0 mol·L−1C.HA−的电离常数K a=1.0×10−2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图像,曲线①代表的粒子的分布系数随着NaOH的滴入渐渐减小,曲线②代表的粒子的分布系数随着NaOH的滴入渐渐增大,粒子的分布系数只有1个交点;当加入40mL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在中性发生突变,且曲线②代表的粒子达到最大值接近1;没有加入NaOH时,pH约为1,说明H2A第一步完全电离,其次步部分电离,曲线①代表δ(HA-),曲线②代表δ(A2-),依据反应2NaOH+H2A=Na2A+2H2O,c(H2A)==0.1000mol/L,据此分析作答。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全汇总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生们纷纷开始备考自己的各科目。

其中,化学作为一门理科必修科目,对于理科生来说尤为重要。

在备考化学的过程中,必背知识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就为大家全面汇总了高考化学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够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掌握元素的原子序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重要信息,有助于理解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规律。

2. 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

掌握电子排布规律,可以帮助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3. 化学键: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性质。

了解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 配位化合物:了解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配位反应,并掌握配位数和配位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中的配位效应和配合物的稳定性。

5. 酸碱反应:掌握酸碱的定义和性质,了解常见酸碱的鉴别方法。

理解酸碱反应的中和反应和盐的生成以及它们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6.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原理。

7. 配平化学方程式: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即使化学方程式达到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平衡。

熟练掌握配平方程式的方法和技巧,是化学学习的基础。

8. 反应速率:了解反应速率的定义和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力、催化剂等。

掌握反应速率和反应级数的关系,为理解化学动力学提供基础。

9. 化学平衡:学习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了解平衡常数与反应方向、反应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平衡的因素。

10. 酸碱平衡:了解酸碱平衡中的pH值和pOH值的计算方法。

掌握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以及酸碱指示剂的用法。

11. 氧化还原平衡:学习氧化还原平衡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了解电位、标准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等概念,掌握电化学反应的原理。

高考化学常用的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常用的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常用的知识点归纳高考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反应原理,还要熟悉化学实验操作和化学计算。

以下是高考化学常用的知识点归纳:1. 原子结构:了解原子的构成,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

掌握原子序数、原子量、电子排布规律。

2. 元素周期表: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族、元素的分类等。

3. 化学键:理解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

4. 化学反应类型: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5. 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数等。

6. 化学平衡:学习化学平衡的概念,包括动态平衡、平衡常数、勒夏特列原理。

7. 酸碱盐:掌握酸碱盐的基本概念,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盐类水解等。

8. 溶液的浓度:熟悉质量分数、摩尔浓度、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9. 化学计算: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计算、物质的量计算、溶液浓度计算等。

10. 化学实验操作: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熟悉常见化学实验操作,如溶液配制、滴定、蒸馏、萃取等。

11. 有机化学基础: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烃、醇、酸、酯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12. 有机反应类型: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重排反应等。

13. 有机合成:学习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逆合成分析法等。

14. 化学与生活: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品添加剂、药物、环境保护等。

结束语:高考化学的知识点广泛,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化学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最新打印版)

2023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最新打印版)

2023年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最
新打印版)
一、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 原子与分子
- 元素周期表
- 化学键与化合价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式
-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与读写
-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三、化学计算
- 相对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计算
-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转化计算
-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
四、离子反应与沉淀反应
- 电离与离子
-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 沉淀反应的判定与应用
五、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与还原的基本概念
-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过程
-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六、酸碱中和反应
- 酸与碱的基本概念
-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规律
- 强酸强碱的溶液与中和反应
七、金属与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金属的性质与反应
- 非金属的性质与反应
- 金属与非金属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八、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 有机物的基本概念
- 烃及其类别
- 功能团及其命名方法
这份归纳总结大全包含了2023年高考化学考试所需的主要知识点。

阅读和复这些内容将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考试,祝您取得优异成绩!
*[高考]: 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七)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1.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化学式为[Co(NH3)5Cl]Cl2,摩尔质量为250.5g·mol-1,常温下为紫红色固体,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工业上可用作聚氯乙烯(PVC)的染色剂和稳定剂。

实验室制备二氯化一氯五氨合钴(Ⅲ)的流程如下:已知:[Co(NH3)5H2O]Cl3===[Co(NH3)5H2O]3++3Cl-;[Co(NH3)5Cl]2++H2O[Co(NH3)5H2O]3++Cl-;[Co(NH3)5H2O]3+受热可以产生氨。

(1)往黄红色沉淀[Co(NH3)6]Cl2中加H2O2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或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步骤②,过滤得到黄红色沉淀[Co(NH3)6]Cl2,往该沉淀中加双氧水溶液B.步骤②,双氧水溶液要缓慢滴加,是为了控制反应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发生副反应C.步骤④,水浴温度低于85℃时产率下降,可能是因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较大D.步骤⑥,抽滤之后,吸滤瓶中的滤液应从吸滤瓶的支管倒出(3)在步骤⑥中对产品进行抽滤,选择正确操作的编号,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组装好装置,将滤纸置于布氏漏斗内,用少量蒸馏水润湿→________→用倾析法将溶液转移入布氏漏斗中→________→将烧杯中剩余沉淀转移入布氏漏斗中,抽滤至干燥→________→取下吸滤瓶,用滤液冲洗烧杯中残留固体,再重新抽滤。

a.微开水龙头;b.开大水龙头;c.微关水龙头;d.关闭水龙头,拔下橡皮管;e.拔下橡皮管,关闭水龙头;f.不对水龙头进行操作。

(4)在步骤⑥中洗涤操作为先用冷水洗涤,再用乙醇洗涤。

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5)最终得到产品的质量为21.4g,则该实验的制备产率为__________。

解析:(1)由流程图可知[Co(NH3)6]Cl2被H2O2氧化为[Co(NH3)5H2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o(NH3)6]Cl2+H2O2+2NH+4===2[Co(NH3)5H2O]3++4NH3↑+4Cl-或2[Co(NH3)6]Cl2+H2O2+4H+===2[Co(NH3)5H2O]3++2NH+4+4Cl-。

(2)A项,步骤①过滤得到黄红色沉淀[Co(NH3)6]Cl2,错误;B项,反应速率过快短时间内放出的热量过多,而由信息可知温度过高[Co(NH3)5H2O]3+会分解,所以应缓慢滴加,正确;D项,吸滤瓶中的液体应直接倒出,错误。

(3)抽滤开始和结束打开水龙头都应该先慢后快。

(4)由于产品在水中和乙醇中都不溶,而乙醇易挥发,所以使用乙醇洗涤可以除水,使得产品快速干燥。

(5)由质量守恒可知:CoCl2·6H2O~[Co(NH3)5Cl]Cl2,所以理论上可得到产品的质量为23.8g238g·mol-1×250.5g·mol -1=25.05g,所以该实验的制备产率为21.4g25.05g×100%=85.4%。

答案:(1)2[Co(NH3)6]Cl2+H2O2+2NH+4===2[Co(NH3)5H2O]3++4NH3↑+4Cl-{或2[Co(NH3)6]Cl2+H2O2+4H+===2[Co(NH3)5H2O]3++2NH+4+4Cl-}(2)BC(3)a b e(4)除去晶体表面的水,加快干燥(5)85.4%2.氯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是染料、医药、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工业上常用“间歇法”制取。

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图(加热装置都已略去)如下:已知:氯苯为无色液体,沸点132.2℃。

回答下列问题:(1)A反应器是利用实验室法制取氯气,中空玻璃管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冷凝管中冷水应从________(填“a”或“b”)处通入。

(2)把干燥的氯气通入装有干燥苯的反应器C中(内有相当于苯量1%的铁屑作催化剂),加热维持反应温度在40~60℃为宜,温度过高会生成二氯苯。

①对C加热的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酒精灯加热b.油浴加热c.水浴加热②D出口的气体成分有HCl、________和________。

(3)C反应器反应完成后,工业上要进行水洗、碱洗及食盐干燥,才能蒸馏。

碱洗之前要水洗的目的是洗去部分无机物,同时减少碱的用量,节约成本。

写出用10%氢氧化钠碱洗时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即可)。

(4)上述装置图中A、C反应器之间,需要增添一个U形管,其内置物质是____________。

(5)工业生产中苯的流失情况如下:项目二氯苯尾气不确定苯耗流失总量苯流失量(kg·t-1)1324.951.389.2则1t苯可制得成品为________t(只要求列式)。

解析:(1)玻璃管B伸入液面下,装置内压强过大时,可以用于平衡气压;使冷凝管充满冷凝水,充分冷却,即冷凝水由a口流入,由b口流出。

(2)①反应器C加热控制反应温度在40~60℃,应利用水浴加热。

②由于苯易挥发,反应产生的HCl,且有未反应的氯气,D出口气体中含有HCl、苯蒸气、氯气。

(3)催化剂氯化铁与NaOH反应,生成的HCl会与NaOH反应,溶解的氯气也会与NaOH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HCl+NaOH===NaCl+H2O、FeCl3+3NaOH===Fe(OH)3↓+3NaCl、Cl2+2NaOH===NaCl+NaClO+H2O。

(4)A、C反应器之间需要增添U形管,干燥生成的氯气,可以用五氧化二磷或氯化钙等。

(5)苯的总流失量为89.2kg·t-1,故1t苯中参加反应的苯的质量为(1t -0.0892t),由苯与氯苯质量之比为78∶112.5,可知生成氯苯质量为112.5×(1-89.2×10-3)t。

78答案:(1)平衡气压a(2)①c②Cl2苯蒸气(3)HCl+NaOH===NaCl+H2OFeCl3+3NaOH===Fe(OH)3↓+3NaClCl2+2NaOH===NaCl+NaClO+H2O(4)五氧化二磷(或氯化钙)(5)112.5×(1-89.2×10-3)783.(2019·天津高考)环己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其实验室制备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Ⅰ.环己烯的制备与提纯(1)原料环己醇中若含苯酚杂质,检验试剂为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

(2)操作1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烧瓶A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也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选择FeCl3·6H2O而不用浓硫酸的原因为________(填标号)。

a.浓硫酸易使原料炭化并产生SO2b.FeCl3·6H2O污染小、可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理念c.同等条件下,用FeCl3·6H2O比浓硫酸的平衡转化率高②仪器B的作用为____________。

(3)操作2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操作3(蒸馏)的步骤补齐:安装蒸馏装置,加入待蒸馏的物质和沸石,________,弃去前馏分,收集83℃的馏分。

Ⅱ.环己烯含量的测定在一定条件下,向a g环己烯样品中加入定量制得的b mol Br2,与环己烯充分反应后,剩余的Br2与足量KI作用生成I2,用c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v mL(以上数据均已扣除干扰因素)。

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①②Br2+2KI===I2+2KBr③I2+2Na2S2O3===2NaI+Na2S4O6(5)滴定所用指示剂为________。

样品中环己烯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

(6)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填标号)。

a.样品中含有苯酚杂质b.在测定过程中部分环己烯挥发c.Na2S2O3标准溶液部分被氧化解析:(1)苯酚与FeCl3溶液反应呈紫色,所以检验苯酚可用FeCl3溶液。

(2)①根据流程可知,―→环己烯发生消去反应。

反应为,由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若用浓H2SO4,会有脱水炭化、产生SO2等副反应发生,同时SO2也会污染大气。

由于FeCl3·6H2O 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使平衡正向移动,无法提高转化率,故选a、b。

②B为冷凝管,目的是冷凝回流,作用是减少环己醇蒸出。

(3)操作2是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所用玻璃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

(4)操作3是蒸馏。

蒸馏时,加好药品后,应先通入冷凝水,然后再加热。

(5)根据反应原理可知,当I2被Na2S2O3消耗完时,达滴定终点,所以可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现象是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时达到滴定终点。

由I2+2Na2S2O3===2NaI+Na2S4O6c v 2000c v 1000则与环己烯反应的Br2的物质的量为由Br 2+1mol82gm gm =环己烯的质量分数为m g a g ×100%100%。

(6)a.样品中含有苯酚,苯酚会与溴水反应,所用Na 2S 2O 3的体积偏小,测得环己烯质量分数偏高。

b.部分环己烯挥发时,所用Na 2S 2O 3的体积偏大,测得环己烯质量分数偏低。

c.Na 2S 2O 3部分被氧化时,所用Na 2S 2O 3的体积偏大,测得环己烯质量分数偏低。

答案:(1)FeCl 3溶液溶液显紫色(2)a 、b ②减少环己醇蒸出(3)分液漏斗、烧杯(4)通冷凝水,加热(5)淀粉溶液(6)b 、c4.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间溴苯甲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 -3)沸点/℃溴160 3.11958.8苯甲醛106 1.041791,2­二氯乙烷99 1.235183.5间溴苯甲醛185 1.587229其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将三颈烧瓶中的一定配比的无水AlCl 3、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5.3g)充分混合后,升温至60℃,缓慢滴加经浓硫酸干燥过的液溴,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冷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