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造型工艺材料与工艺总复习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课程小结[修改版]
![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课程小结[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01ee7e6529647d272852fb.png)
第一篇: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课程小结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通过近几周的材料分析与加工工艺的学习,我对产品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了解了今后产品对材料上的具体应用。
工业设计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化艺术相结合而发展的产物。
它是在现代工业、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一门崭新的边缘学科。
工业设计包括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及视觉传达设计。
它不仅要对产品的功能、结构、材料、工艺及形态、色彩、表面处理和装饰等方面进行设计,同时还要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艺术的及人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处理,从而使现代工业产品既符合社会不断发展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设计,而是一种以工程技术与美学艺术相结合的设计体系。
工业产品本身是生产者与用户之间最重要的交流媒介。
用户往往通过产品建立起对生产商的印象,因此产品的外观造型设计质量至关重要。
作为科技与文化蕴涵相结合产物的现代工业产品,除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外,还应以物性的存在形式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因此,产品造型设计中所涉及到的材料及工艺将对产品造型的美感产生直接影响。
采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艺,所获得的结构形式也各不相同,其造型的美感效果也大不一样。
在产品造型设计中,首先要合理地选用材料,再按照材料的特点以适当的工艺去塑造它的外形。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按艺术造型需要决定产品外形,再选用相应的材料与工艺。
首先,材料是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材料是人类生产各种所需产品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是通过利用材料来创造各种产品才得以实现的。
而造型设计从本意上讲,是人们在生产中有意识地运用工具和手段, 将材料加工成可视的或可触及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实体,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或具有商品性的物质。
正因为造型设计是一种人造物的活动,设计才离不开材料,它与材料是密不可分的。
在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选择使用材料。
产品材料与工艺重点复习

1.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复合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四类。
2.材料基本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工艺性能)。
3.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切削加工工艺、铸造工艺、锻造工艺、焊接工艺、热处理工艺)。
4.工业产品造型材料应具备的特殊性能包括(感觉物性、加工成型性、表面工艺性、环境耐候性)。
5.材料的感觉特性按人的感觉可分为(触觉觉质感、视觉觉质感)。
按材料本身的构成可分为(自然质感、人为质感)。
6.材料按照形态来划分,可分为(颗粒材料、线状材料、面状材料、块状材料)。
7.常用的塑料黏结工具,可进行局部施用,这种工具是(针管注射器)。
8.材料资源丰富,通常可按(物质结构、加工度和形态)进行分类。
9.设计用材料按照加工度可分为(天然材料、人造材料、加工材料)三种。
10.材料感觉特性包含两个基本属性,即(生理心理属性和物理属性)。
11.(形态、功能和材料)是构成产品的三大要素,三者互为影响。
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以及创新性地运用材料对于产品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12.人造板有效地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常见的有(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细木工板、空心板)。
13.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链结构主要有 (线型结构、支链型结构、体型结构)三种。
14.塑料按照其重复加工利用性能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15.塑料制品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挤塑成型、吹塑、真空、压塑、注塑成型)。
16.选用塑料材质加工的产品,若其造型具有中空薄壁的特点,应当选用(吹塑成型)工艺最为合理,若该产品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并要求大批量生产,则最适宜选用(注塑成型)。
17.某产品造型中具有需要一体成型的合页结构,如选用塑料材质,则下列材料中最适宜用于成型此结构的是(聚丙烯)。
18.下列塑料中最适宜用作安全防护头盔的材料是(聚碳酸酯)。
19.A BS塑料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而成的线型高分子材料,它充分发挥了三组元的各自优良特征,如丙烯腈的刚性、耐热性和耐化学腐蚀性;丁二烯的抗冲击韧性;苯乙烯的易加工性和易着色等;20.制作产品模型的塑料材料种类较多,通常以热塑性塑料为主,其中(ABS、有机玻璃)塑料最具代表性。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第五讲

其他切削方式
钻削 用于扩孔、锪孔,铰孔或进行攻丝等加工及孔系的加工 镗削 完成精度高、孔径大或孔系的加工,此外,还可铣平面、 沟槽、钻孔、扩孔、铰孔和车端面、外圆、内外环形槽及 车螺纹等 刨床 主要用于加工平面、沟槽和成型面 磨削 磨削各种加工表面、工件形状。外圆磨床可磨削工件的外 圆柱面、外圆锥面、内圆柱面及锥度较大的内外圆锥面; 内圆磨床可磨削内圆柱面、内圆锥面及端面等;平磨床可 用来磨削工件的平面。
电火花线切割
激光加工
利用单色性好,方向性强、 相干性好、有良好的聚焦性能的 激光,经聚焦后的高强度、高密 度和高温度(1万℃)小光斑照 射被加工材料时在瞬间熔化或气 化,且产生强烈的冲击波爆炸式 地除去材料。可加工坚硬的金属 和非金属材料,加工速度高,自 动化程度高,属非接触式加工, 无机械加工变形。 主要用于加工宝石轴承、陶瓷、 玻璃硬质合金不锈钢材料上的小 孔(孔径一般为0.01—1mm, 最 小孔径可达0.001mm;孔深可 达50—100mm)。还可用于激 光切割和激光打标等。
切削加工中的术语
切削运动:切削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 对运动称为切削运动
主运动:使工件与刀具产生相对运动以 进行切削的最基本运动 进给运动:为保持切削的连续进行,以 逐渐切削出整个工件表面所需的运动
车削加工成型原理
车削加工成型原理
车削包括粗车、精车。
Hale Waihona Puke 车削的成型运动: 主运动:工件绕卡盘回转轴线的旋转运动; 进给运动:车刀沿卡盘回转轴线的纵向走刀运动和垂直于 卡盘回转轴线的横向吃刀运动。
4.应采用标准工具,减少刀具种类
切削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5.应尽量避免零件内表面的加工
6.应便于加工时的进刀和退刀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的考试重点1

1 .材料的派生特性包括材料的加工特性、材料的感觉特性、环境特性和材料的经济特性2、机械连接是采用机制螺栓、螺母、自攻丝螺钉、铆钉等机械紧固件将需连接的零部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3、、机械连接的优点是连接快速、连接强度高、耐久性好。
4、焊接主要是采用热熔的方法。
5、从产品造型设计出发,表面处理的目的是:一是保护产品,及保护材料本身赋予产品表面的光泽、色彩、机理等而呈现出外观美,并提高产的耐用性,确保产品的安全性,由此由此有效的利用材料资源;二是根据产品造型设计的意图,改变产品表面状态,赋予表面更丰富的色彩、光泽、机理等,提高表面装饰效果,改变表面的物理性能(光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化学性能(防腐蚀、防污染、延长使用寿命)及生物学性能(防虫、防腐、防毒等),是产品表面有更好的感觉特性。
6、造型材料表面处理的分类;表面精加工、表面层改质、表面被覆。
7、质感设计的主要作用1、提高适用性2、增加宜人性3、塑造产品的精神品味4、达到产品的多样性和经济性5、创造全新的产品风格。
8、线材形态类别;直线线材和曲线线材。
9、面材形态类别;直面形态和曲面形态。
10、块材的类型:直面块材和曲面块材。
11、绿色设计的基本原则----6R设计原则:及研究(research)、保护(reserve)、减量化(reduce)、回收(recycling)、重复使用(reuse)、和再生(regeneration)12、金属材料以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独特的表面特性,成为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一大主流材质。
13、按金属材料构成元素分为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和特殊金属材料。
14、按金属材料主要性能和用途分为金属结构材料和金属功能材料。
15、金属材料几乎都是具有晶格结构的固体,有金属键组合而成。
16、金属的材料特性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金属材料表面具有金属所特有的色彩,良好的反射能力、不透明性及金属光泽。
2、优良的力学性能3、优良的加工性能(包括塑性成型性、铸造性、切削加工及焊接等性能)。
设计材料与工艺试题(含答案)

思考题:1.什么是材料的感觉物性?指通过人的感知系统对材料作出的综合印象,包括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做出的反映,或由人的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得出的信息。
2.材料的质感及其构成。
是指物体表面的构成材料和构成形式作用于人的视觉和触觉而产生的心理反映,即表面质地的粗细程度在视觉和触觉上的直观感受。
包括:形态、色彩、质地和肌理等肌理:材料本身的肌体形态和表面纹理。
是质感的形式要素,反映材料表面的形态特征,使材料质感体现更具体形象。
质地:是质感的内容要素。
是物面的理化特征。
构成:质感的表情、质感的物理构成、3.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天然材料四类。
4.材料基本性能包括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5.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切削加工工艺性能、铸造工艺性能、锻造工艺性能、焊接工艺性能、热处理工艺性能等。
6.工业产品造型材料应具备的特殊性能包括感觉物性、加工成型性、表面工艺性和环境耐候性。
7. 材料的使用性能有哪些?其主要的参数指标分别是什么?主要包含: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包括:1.强度-抵抗塑性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2.弹性-产生弹性变形的能力。
3.塑性-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4.硬度-抵抗其他物体压入的能力。
5冲击韧性6疲劳强度7蠕变8松弛8.钢铁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钢材、纯铁和铸铁三大类;其中钢材按照化学组成可以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两大类;9. 铸铁材料按照石墨的形态可以分为可锻铸铁、灰口铸铁和球墨铸铁三种。
10.变形铝合金材料主要包括锻铝、硬铝、超硬铝和防锈铝合金。
11. 金属制品的常用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等。
12. 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改质处理、表面精整加工和表面被覆处理。
13. 金属件的连接工艺可以分为机械性连接、金属性连接和化学性连接三种类型。
(“。
”表示对,“?”表示错)14. T8A表示含碳量约为0.8%的高级优质碳素结构钢。
材料成型工艺考试复习题目及答案

1 充型能力的影响因素金属的流动性浇注条件铸型填充能力2 浇口杯的作用承接金属液防止和溢出减轻液流对型腔的冲击分离溶渣和气泡防止进入型腔增加充型压力头3 横浇道的作用(1)横浇道的稳流作用:收缩式浇注系统扩张式浇注系统(2)横浇道的流量分配作用:远离直浇道的流量大流量不均匀性克服不均匀性的措施:对称设置内浇道;横浇道断面沿液流方向逐渐缩小;设置浇口窝;采用不同断面内浇道。
(3)横浇道的排渣作用浇注系统主要排渣单元4冒口补缩的条件和要求1)冒口的凝固时间应大于或等于铸件(被补缩部分)的凝固时间。
2)冒口应有足够大的体积,以保证有足够的金属液补充铸件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3)在铸件整个凝固的过程中,冒口与被补缩部位之间的补缩通道应该畅通。
即使扩张角始终向着冒口。
5 浇注位置选择的原则①铸件的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位于侧面:②铸件宽大平面应朝下:③面积较大的薄壁部分应置于铸型下部或垂直:④易形成缩孔的铸件,较厚部分置于上部或侧面:⑤应尽量减少型蕊的数量:⑥要便于安放型蕊、固定和排气:6 湿型砂的组成及性能要求原砂(或旧砂)100 粘土(膨润土)1-5% 煤粉少于8% 水分少于6% 以及其它附加物1) 紧实率和含水量湿型砂不可太干,因为干的型砂虽然流动性极好,但是型砂中膨润土未被充分润湿,性能较为干脆,起模困难,砂型易碎,表面的耐磨强度低,铸件容易生成砂孔和冲蚀缺陷。
型砂也不可太湿,否则型砂太粘,造型时型砂容易在砂斗中搭桥和降低造型流动性,还易使铸件产生针孔、气孔、呛火、水爆炸、夹砂、粘砂等缺陷。
一是紧实率,代表型砂的手感干湿程度;另一是含水量,代表型砂的实际水分含量。
2_) 透气率砂型的排气能力除了靠冒口和排气孔来提高以外,更要靠型砂的透气率。
因此砂型的透气率不可过低,以免浇注过程中发生呛火和铸件产生气孔缺陷。
3) 常温湿态强度湿型砂必须具备一定强度以承受各种外力的作用。
4)湿压强度一般而言,欧洲铸造行业对铸铁用高密度造型型砂的的湿压强度值要求较高。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答案

2014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期末总结第一章概论1.产品造型设计的三个要素及相互关系。
产品设计的三要素:产品的功能、产品的形态、材料与工艺功能与形态建立在材料与工艺基础上,各种材料的的特性因加工特性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材质美,从而影响产品造型设计。
2.材料的特性有哪些?固有特性:物理特性:(1)物理性能:密度、硬度(2)(力学)机械性能: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刚度、耐磨性等(3)热性能:导热性、耐热性、热胀性、耐燃性、耐火性(4)电性能:导电性、电绝缘性(5)磁性能:铁磁性、顺磁性、抗磁性(6)光性能:对光的反射、折射、透射化学特性:(1)抗氧化性(2)耐腐蚀性(3)耐候性派生特性:(1)加工特性(2)感觉特性(3)环境特性(4)经济性第二章材料的工艺特性1 什么是材料的工艺性?材料适应各种工艺处理要求的能力。
材料的工艺性包括成型加工工艺、连接工艺、表面处理工艺2 材料成型加工工艺的选择。
(1)去除成形(减法成形)在坯料成形过程中,将多余部分去除而获得所需形态,如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
(2)堆积成形(加法成形)通过原料堆积获得所需形态。
如铸造、焙烧、压制、注射成型。
(3)塑性成形坯料在成形过程中不发生重量变化,只有形状的变化,如弯曲、压制、压延等。
3 材料表面处理的目的、工艺类型及选择。
表面处理的目的:(1)保护产品(2) 赋予产品一定的感觉特性工艺类型及选择A 表面精加工工艺技术:研磨、抛光、喷砂、蚀刻效果:平滑、光亮、肌理B 表面层改质工艺技术:化学处理、阳极氧化效果:特定的色彩、光泽C 表面被覆技术:镀层、涂层(PVD、CVD)、珐琅、表面覆贴效果:覆盖产品材料,表面呈现覆贴材料的效果。
4 快速成型的原理及特点,了解几种快速成型技术。
快速成型的原理: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而实现快速加工原型或零件的加工技术。
过程:1)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建立零件的三维模型;2)对该三维(3D)模型进行分层离散处理,将三维模型数据变成二维(2D)平面数据。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考试重点.doc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考试重点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第一章概论1、按材料的发展历史分类(能区分开属于哪一类,p5-p6)%1第一•代的天然材料:主要指天然的石头、木材等。
%1第二代的加工材料:指用矿物通过冶炼、烧结,制成金属和陶瓷材料。
%1第三代的合成材料:指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将石汕、天然气和煤等原料制成高分子材料。
%1第四代的复合材料:指有机、无机非金属乃至金属等各种原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
%1第万代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指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拥有潜在功能的高级形式的复合材料。
2、按材料来源分类(能对应上属于哪种材料,不必都记,P7)天然材料:矿物:石材(岩石、砂)、黏土、矿石、化石、宝石、熔岩、火山灰、陨石、金属、大理石、水晶、煤、金刚石、硫磺、金沙矿等。
大气、海水:空气、水蒸气、水、冰、海水。
动物质:皮(皮革)、毛(毛皮)、羽毛、骨、毛发、角、牙、油脂、分泌物、甲壳等。
植物质:根、叶、果实、茎、树皮、花、分泌物、藤蔓(木、草、竹、藤、稻草、麻等。
)加工材料:有纸、混凝土、木棉、颜料、绢等。
合成材料:有槊料、橡胶、硅酸盐、合成纤维等。
3、按材料成分分类(能对应上属于哪种材料,不必都记P7)有机材料:主要指塑料、橡胶、有机纤维(皮、木材、羽毛、草)等。
无机材料:主要指金属、硅酸盐、玻璃(石材、黏土、宝石)等。
复合材料:有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等。
④其他材料:主要指元素有机物、有机配合物、碳素石墨、金刚石、碳纤维等。
4、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材料无缝隙时的体积,除钢铁、玻璃等少数材料可接近绝对密度状态外,绝大多数材料内部都有一定的孔隙。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包含孔隙)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视密度或容重。
(看意思p8)5、设计材料应具有的特性:①感觉物性。
②环境耐候性。
③加工成型性。
④表面工艺性。
(pll)第二章金属材料6、金属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称为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或固有性能,包括机械性能、物理和化学性能等;另一类是在制造利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称为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铸造性能、锻造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低抗拉强度为σb=600Mpa,最低延伸率为δ=3%的球墨铸铁 10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可锻铸铁----我国生产主要为黑心可锻铸铁。
KTH300—06
最低抗拉强度为σb=300Mpa,最低延伸率为δ=6%的黑心可锻
铸铁。
概念:
布氏硬度、洛氏硬度、韧性(冲击韧性)、晶体的同素异构 转变、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铸铁棒和碳钢棒区分
⑵表面热处理 ⑶化学热处理 3.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
退火 是将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
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正火 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 30~50 度,保温适当时间后,
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14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淬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持一定时间后快速冷
却,获得高硬度组织的热处理工艺。为了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15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二、表面工程技术方法与工艺
1.电镀 1)了解电镀基本原理 是通过电解方法在固体表面上获得金属沉积层的过程。 2)镀层的主要特性及用途 ⑴防护性镀层 包括 镀前预处理、 电镀 和镀后处理包括 ⑶功能性镀层 镀前预处理、 电镀 和 3)电镀工艺过程中的镀前预处理和镀后处理 镀后 电镀工艺过程一般包括 电镀 和镀后处理 包括镀前预处理、 镀前预处理、 电镀 和镀后处理
11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3)铝合金 性质:轻质、强度高,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和抗蚀性,易加 工,耐冲压,可着色成各种颜色。
分类:从铝合金的共晶相图可知,
一般将铝合金分为变形铝合金、铸造铝合金; ①变形铝合金(压力加工铝合金):塑性好,是优良的轻型材料
②铸造铝合金: Al——Si系 、 Al——Cu系 、 Al——Mg系
500HBW 10/1000/30---用10mm直径的硬质合金钢球,试验力为 1000kgf,持续时间为30s,测定的布氏硬度为500。
4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2)洛氏硬度
用锥顶角120度的金刚石圆锥体或一定直径的钢球为压
头,在规定载荷作用下压入金属表面,由压头在金属表 面所形成的压痕深度来确定的硬度值。 洛氏硬度常用的标尺有 A、 B、 C三种。洛氏硬度值也可由 硬度计直接读出。 表示方法:55HRC 用C 标尺测定的洛氏硬度值为55 4.韧性 韧性(冲击韧性):材料在冲击载荷或振动载荷作用下,抵 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Ak越大,冲击韧性越好。 冲击韧性是一个有强度和塑性共同决定的指标。
8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作业7题
1)40Cr 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4%,含Cr小于1.5%的优质合金结构钢 2)60Si2Mn 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6%,含Si为2%,含Mn小于1.5%的优质 合金结构钢。(合金弹簧钢) 3)9SiCr 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9%,含Si和Cr 均小于1.5%的合金工具钢。 4)3Cr 2W8V 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3%,含Cr 为2%,含W为8%,含V 小于 1.5%的合金工具钢。
3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3.硬度
工程上常用的有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⑴布氏硬度
用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为压头,在试验力作用下,持续一定 时间测得的单位面积上所承受载荷。布氏硬度的表示方法: 150HBS10/1000/30——用10mm直径的淬火钢球,试验力为 1000kgf,持续时间为30s,测定的布氏硬度为150。
2
一、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使用性能-----包括力学性能、物理和化学性能等。 工艺性能-----材料对各种加工工艺适应的能力。
力学性能:指材料在各种载荷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抵抗力。
有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等。 1.强度 ⑴屈服点或屈服强度σs ⑵抗拉强度σb 1)比强度:强度指标与材料密度之比。 2)屈强比:材料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 2.塑性 ⑴伸长率(δ) ⑵断面收缩率(ψ) 伸长率或断面收缩率越高, 材料的塑性越好。
阳极氧化膜的性质 ⑴氧化膜的多孔性 ,吸附性好⑵氧化膜耐磨性好。具有一定的硬 度。⑶耐腐蚀性好⑷电绝缘性好⑸绝热性好⑹结合力强。
19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一、砂型铸造
铸造可分为 砂型铸造和特种铸造 1.主要工序: 制造铸模、配砂、制造铸型、造芯、合型、熔炼、 浇注、落砂、清理和检验。 砂型铸造的造型方法可分为手工造型和机械造型 2.常用的手工造型方法有下列几种: A.整模造型 B.分模造型 C.挖砂造型
16
⑵装饰性镀层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2.涂料与涂装
涂料:是涂于材料或制品表面而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 殊性能固体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之总称。
涂料的主要组成有:
成膜物质---在涂料组成中形成涂膜的主要物质,是决定涂料 性能的主要因素
颜料 ----能使涂膜呈现颜色和遮盖力,还可增强涂膜的耐老 化性和耐磨性以及增强膜的防蚀、防污能力。 溶剂----使涂料保持溶解状态,调整涂料的粘度,以符合施工 要求,同时可使涂膜具有均衡的发挥速度,以达到涂膜的平整 和光泽,还可消除涂膜的针孔、刷痕等缺陷。
⑥ 生产工序较多,生产周期较长,生产费用较高。
25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2.金属型铸造(永久型铸造或硬型铸造)
金属型铸造:将金属液浇入金属铸型中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3.压力铸造——精密铸造方法
压力铸造:是将熔融金属在高压下高速充填金属型腔,并在 压力下凝固而获得铸件的铸造方法。
4.离心铸造
离心铸造:将液态金属浇入沿垂直轴或水平轴旋转的铸型中 ,在离心力作用下金属液附着于铸型内壁,经冷却凝固成为铸 26 件的铸造方法。
22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4-7凸起不利于起模,改进后力求铸件外形单,利于起模。
23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二、特种铸造
熔模铸造、金属铸造、压力铸造、低压铸造和离心铸造等。 1.熔模铸造(失腊铸造)
熔模铸造是用易熔材料制成模型,在模型表面涂挂耐火涂料
后硬化,反复多次,并将模型熔出,硬壳焙烧,即可得到无 分型面的铸型,然后进行浇注,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
D.活块造型
E.刮板造型
F.三箱(假箱造型)
3. 缩孔和缩松是严重的铸造缺陷,他存在于铸件中会减小 铸件的有效截面,从而降低铸件的强度。对于要求不渗漏的 20 铸件,缩松往往会使铸件达不到水压试验要求而报废。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4.铸件的结构工艺性:铸件的结构相对于铸造工艺和合金的铸
造性能的合理性。
助剂 -----对涂料的储存性、施工性以及对所形成涂膜的物理 性质有明显作用。
17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涂装的主要工艺包括:涂装前表面预处理、涂布及涂层干燥固化
⑴涂装前表面预处理(金属) 1)清除工件表面的各种污垢。
2)对清洗过的金属工件进行各种化学处理,以提高涂层的附
着力和耐蚀性。 3)用机械方法消除工件表面的加工缺陷和得到合适的表面粗 糙度。 ⑵涂布 手工、浸涂、淋涂,空气喷涂,无空气喷涂法。 ⑶干燥固化
18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1.非金属材料制品在进行电镀前的主要工序有哪些?
机械粗化 还原处理 化学脱脂 化学粗化 敏化处理 活化处理
化学镀覆
2.何谓阳极氧化处理?铝和铝合金经阳极氧化后氧化膜的主要性 质有哪些?
在适当的电解液中,以金属作为阳极,在外电流作用下,使其 表面上形成与基体牢固结合的氧化膜层的过程称为阳极氧化。
回火 是将钢件淬硬后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
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4.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表面淬火是指仅对工件表面进行热处理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工 艺。
化学热处理是将金属或合金工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 ,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层,以改变其化学成分、组织和性 能的热处理工艺。
55Mn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55%较高含锰量优质碳素结构钢
7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③合金结构钢
60Si2Mn 含碳平均为0.6%,含硅2%,含锰低于1.5%的合金结构钢。 ④碳素工具钢
T12----表示平均碳含量为1.2%,碳素工具钢
T13A-----含碳量为1.3%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 ⑤合金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 3Cr2W8V 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3%,含Cr 为2%,含W为8%,含V 小于 1.5%的合金工具钢。
按加工方法分为:变形铜合金和铸造铜合金。
黄铜—(铜—锌合金),黄铜分为:普通黄铜、和特殊黄铜
青铜---(铜---锡合金) 白铜(铜——镍合金)
13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一、热处理
1.热处理基本概念
将材料在固态下进行加热、保温和冷 却以获得所需组织与性能的工艺。
2.热处理的分类(热处理工艺分类)
⑴整体热处理(普通热处理 )分为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⑴砂型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
铸件结构应尽可能使制模、造型、制芯、合箱和清理等过程 简化,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防止废品的生产,并为实现机械化、 自动化创造条件。为了简化铸造,便于下芯和清理,设计铸件 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P57
21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力求使铸件的外形简单,轮廓平直,造型时只需一个分型面
1
第一章 概
1.材料与工业设计的关系? (1)材料是工业设计的物质基础, (2)材料与工业设计相互促进, (3)材料科学是工业设计的基础。 2.产品设计选材及成形原则?
论
使用性原则、工艺性原则、性价比原则、环保性原则、美学性原则 3.产品美学性原则体现哪些方面? 功能美、结构美 、工艺美 、材质美 、舒适美。
和Al——Zn系
12
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
4)铜及铜合金(最早应用的有色金属) ①纯铜 玫瑰色,氧化后呈紫色 —紫铜,熔点 10830C,密度 8.9g/cm3 , 面心立方晶格,无同素异构转变,具有一些优异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