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最新版】
2024年初中语文常用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初中语文常用知识点总结一、字音字形1. 职称用字2. 构词法:字义、词义及词类的互换、词语的义项3. 同音字和近义词的选用二、词语运用1. 实词与虚词的区分2. 常用词义辨析3. 词义拓展与词义收敛4. 词性转化与句法功能5. 习惯用语、惯常用词的辨识和运用6. 词语搭配与习语的运用三、句法1. 句子成分的结构和功能2. 句子的类型和句式变换3. 句子成分的相关概念与辨析4. 重要从句的辨识与运用5. 句子的修辞手法和句子的衔接手法四、修辞手法1. 常用修辞手法的辨识与运用2. 修辞手法与表达手法的差异五、作文1. 写作体裁与写作要求2. 不同文体的特点和组成要素3. 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应用4. 明确文章写作的目的与观点5. 填补句子的办法与技巧6. 创新式叙事的运用7. 文章结构与条理的安排8. 逻辑关系的使用与转换六、阅读理解1. 文章主旨与中心思想2.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的组织3. 解读重要词语与短语4. 运用修辞手法的作用5. 指代关系和逻辑推理6. 细节与主旨之间的关系7. 文章的主题七、写作规范1. 字迹工整书写规范2. 笔画结构和章法3. 字体笔顺规范4. 笔画构造基本形5. 笔画的基本动作与笔划的横竖撇捺点八、古代作家名言警句1. 作者和作品的关系2. 名言的特点与运用3. 名家名言的辨析与思辨九、修辞手法1. 比喻与拟人2. 夸张与对偶3. 排比与对称4. 反问与设问5. 以小见大6. 类比推理与因果推理7. 反讽与夸张十、文学常识1. 文学主题与情感2. 文学形式与结构3. 文学的目的与功能4. 集一篇文学作品一词引出单篇解释时常见的篇幅专有名词5. 读音与解释:口语词、结构体和口语词解读时的专有名词6. 理解:读音总结、同义词、反义词、高频词的思考和局限性7. 寓言与笑话8. 人物形象与寓言寒假联欢会的高频英文词汇:音形都发生变化的词和结构体变化的词。
以上是____年初中语文常用知识点的总结,内容涵盖了字音字形、词语运用、句法、修辞手法、作文、阅读理解、写作规范、古代作家名言警句、修辞手法、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知识点。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梳理一、汉字的认识与应用1.汉字的结构:部首、部件、笔画2.汉字的书写顺序3.汉字的意义与发音4.汉字的构词法5.汉字的造字法二、成语故事2.认识一些常用的成语及其故事3.成语的应用技巧三、文字表达能力1.日记、读后感、作文等文体的写作技巧2.写作常见错误及修改方法3.语言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4.修辞格和修辞方法的认识四、古代文学名著1.《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古代小说的阅读与理解2.《论语》、《诗经》、《孟子》等古代经典的阅读与理解3.古典诗词欣赏及其韵律特点五、现代文学作品1.现代小说、散文、诗歌的阅读与欣赏2.了解一些当代作家及其作品3.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等方面分析六、阅读能力培养1.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2.阅读不同文体和风格的文章3.根据语境推断词义4.了解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七、写作能力培养1.训练写作思维和写作技巧2.编写规范的叙述性、说明性、议论性文章3.培养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八、语法知识1.词类、词性和功能2.句子成分和句子分类3.语法规则和句法结构4.常见的语法错误及避免方法九、修辞手法1.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2.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和效果十、作文辅导1.写作技巧和方法2.写作题目的理解和构思3.作文表达的清晰和流畅4.作文改错和补充以上内容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点知识点梳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写作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希望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系统掌握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知识点全总结

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的形体结构、意符、音符、注音符号。
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横、竖、撇、捺、点。
3. 汉字的基本部首:部首的分类、部首的作用。
4. 汉字的构字法:会意、象形、指事、形声字。
5. 汉字的认读:常见偏旁、结构分析、常用字的笔画和构造。
6. 汉字的造字法:旁、声、形、义。
7. 汉语拼音:拼音字母、声、调、音节、拼读、拼音规则。
二、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地域性1. 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语言的规范、语言文字的标准、语言文字的修辞规范。
2. 语言文字的地域性:方言、方言文学、方言的传承和保护。
三、修辞法和文学修辞1. 修辞法: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比、夸张、衬托、反讽、描写等。
2. 文学修辞:隐喻、暗示、多义、联想、寓意等。
四、语言文字的描写和表达1. 描写:叙写、写景、写人、写事、画面描写、哲理描写、情感描写等。
2. 表达:抒情、议论、叙事、记叙、描写、对话、借物表达、拟人表现、写实表现等。
五、阅读与赏析1. 阅读的技巧:快速阅读、理解阅读、细读、批判性阅读、综合性阅读。
2. 赏析的技巧:文学作品的品位、情感、主旨、语言、结构、风格等。
六、作文与表达1. 作文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2. 作文的类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3. 作文的修辞:修辞的运用、形象的描写、情感的表达、语言的优美程度、思想深度等。
1. 古代文学作品:《诗经》、《楚辞》、《论语》、《孟子》、《道德经》等。
2. 文言文的体裁:古诗、楚辞、论语、小说、传记、散文等。
3. 文言文的阅读:古汉语的理解与体会、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的修辞技巧等。
八、现代文学阅读与欣赏1. 现代文学作品:《围城》、《红楼梦》、《平凡的世界》、《呐喊》、《我们仨》等。
2. 现代文学的体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报告文学、寓言、杂文等。
3. 现代文学的阅读:情节分析、人物描写、情感表达、语言结构、思想深度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一、重点字词。
1. 易错字音:- 酝酿(yùn niàng)- 黄晕(yùn)- 窠巢(kēcháo)- 抖擞(sǒu)- 贮蓄(zhù xù)- 棱镜(léng jìng)- 粗犷(guǎng)- 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lín)- 吝啬(lìn sè)- 淅淅沥沥(xī xīlì lì)2. 易错字形:- 瘫痪憔悴诀别分歧匿笑菡萏攲斜荫蔽。
- 确凿轻捷云霄倘若鉴赏啄食和蔼恭敬。
- 渊博倜傥绅士搓捻绽开惭愧恍然大悟。
- 人声鼎沸截然不同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混为一谈。
- 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疲倦不堪油然而生恍然大悟。
二、重点文学常识。
三、重点古诗词。
- 重点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主旨: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 重点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主旨: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
- 重点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主旨:描绘了江南早春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重点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主旨:通过描绘深秋晚景,烘托出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四、文言文重点。
- 重点实词:内集、儿女、文义、俄而、骤、欣然、差可拟、未若、期行、舍去、乃至、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家君、引、顾。
- 重点虚词:而、之。
- 重点句子翻译:-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 文言句式:- 判断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1. 修辞方法
- 比喻:用A来形容B。
- 拟人:用人的特点来形容非人的事物。
- 夸张:语言夸大其词,以引起注意。
- 排比:将几个相同或类似的事物排列在一起,形成语言韵律。
- 对仗:句子前半句和后半句意义相对称,句式结构相同或相似。
2. 文学常识
- 唐诗三百首:唐代著名的诗歌合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
宝之一。
- 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 西游记:明代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3. 古诗文背诵
- 《登高》王之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 文言文背诵
- 《论语》《孟子》《大学》等中的名言警句。
- 《滕王阁序》王勃: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以上是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的精华版。
熟记这些内容可以提升
你的语文水平,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基础语言知识词语1.词语分类–名词:指人、事、物、地名等具体或抽象事物的名称。
–动词:表示动作、变化、状态等。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等。
–副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方式等。
–介词:用来介定名词、代词或动词。
–连词:连接同类成分或并列成分。
–叹词:表达人们赞叹、惊奇、喜悦等情感。
2.词义辨析–同义词:具有相同或接近的意义。
–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语。
3.词语用法–词性变化:形式上的变化,如动词的变位和时态。
–词义变化:意义上的变化,如汉字的多音字,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等。
语法1.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补语2.句子类型–简单句:只有一个主语、谓语或宾语。
–并列句:由两个或以上的简单句通过连词连成的复合句。
–复合句: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
3.句子结构–主谓结构:主语+谓语。
–宾语结构:宾语+谓语。
–主谓宾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补足语结构:主语+系动词+表语。
–含有定语结构的句子:被修饰的成分+定语。
修辞1.比喻:用一个物象代替另一个物象,以便使读者有强烈的感触。
2.拟人:把生活中不是人的东西或抽象的东西,被赋予人的情感和形象,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
3.夸张:对事物进行放大或缩小处理,以加强对读者的印象。
4.反问:用疑问的语气表现肯定的意思,以及强调是反问的反义词所表达的意思。
阅读技巧理解阅读1.理解阅读的三个要素:识别、理解和记忆。
2.确定文章的体裁:新闻、说明文、论说文、小说等。
3.识别文章的层次:主题句、分论点、细节等。
4.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词汇、句式和修辞等。
5.主旨归纳:通过整理文章中的信息,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细节阅读1.细节阅读的目的: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总结文章的细节。
2.细节阅读的方法:精读、扫读和略读。
3.细节阅读的技巧:标注和概括。
快速阅读1.快速阅读的目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文章的主题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深入阅读。
完整版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完整版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一)春秋时代1、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所学课文《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所学课文《<论语>十二章》2、左丘明,鲁国史官。
所学课文《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所学课文《曹刿论战》(二)战国时代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所学课文《孟子》2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4、列子,名御寇,道家前辈。
所学课文《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诸子哲理散文。
所学课文《杞人忧天》《愚公移山》5、庄子。
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所学课文《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所学课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6、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所学课文《吕氏春秋》。
又名《吕览》共160篇。
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所学课文:《穿井得一人》7、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所学课文《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一、文字表达技巧1.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2. 描写手法:对比、排比、插叙等3. 叙事结构:开头、中间、结尾4. 表达技巧:多用形象化语言、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注意修辞和衔接的运用二、词语运用1. 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的辨析2. 词义的猜测和推理3. 词形变化:词根、词缀4. 词语辨析:词义辨析、词性辨析、词语搭配三、语法知识1. 词性: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数词、量词2. 词语的搭配关系3.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同位语、插入语4. 句型: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5. 时态的使用6. 语态的转换7. 修饰成分:定语从句、状语从句8. 主谓一致、代词的指代关系四、阅读理解1. 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2. 文章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3. 文章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等4. 文章的主旨句和关键词五、写作技巧1. 写作结构:开头、中间、结尾2. 文章的写作方法:描写、议论、叙述、说明3. 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4. 文章的衔接和过渡5. 注意段落的分明和层次感六、文言文阅读1. 词义的猜测和推理2. 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的分析3. 视角的把握和推理4. 段落主题的把握和概括5. 文言文的翻译和解释七、诗词鉴赏1. 诗词的韵律和格律2. 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诗句的理解和解释4. 诗词的背景和作者5. 诗词的比喻和联想八、实用写作1. 书信写作:信头、称谓、正文、结尾2. 日记写作:时间、地点、人物3. 命题作文:论述题、议论题、应用文以上是初中语文的一些重点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现代文阅读(一)阅读理论知识点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反复1.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想象、联想、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对比、衬托、烘托、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做铺垫、埋伏笔……2.说明方法(1)举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客观的说明了事物。
(2)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3.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4.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5.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3.议论文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2.比喻论证3.对比论证4.引用论证5.道理论证(二)阅读重点题型1.记叙文阅读中的含义题、赏析题、情节梳理题、开放题2.议论文阅读中的论证思路题、作用题、开放题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二)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它体现出每位同学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一般说来应做到:一、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二、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三、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四、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五、善于观察,想象丰富。
六、书写工整,格式正确。
除了平时留心观察事物,认识和抓住事物特点,自觉积极地积累写作素材外,还必须具备审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编写作文提纲和修改文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1、审题。
只有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起来才能保证不偏题,不致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这里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方法:(1)分析法: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的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比较法:根据所给题目,自已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写作范围和要求。
如写《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3) 设问法:先提出几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目对假设的问题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
如《她变了》,可提问:变之前她是怎样的?她变的原因是什么?她变后是怎样的?有哪些人说她变了?另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
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气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2、确定中心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
教给大家确定中心的方法:第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
如《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确题目的重点是“尊敬”。
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要紧扣这个中心。
第二,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来确定中心。
如写《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现王小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3、选择材料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
常犯的毛病有:(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
(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
(3)选材平淡,不典型。
因此,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材料。
第二,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4、组织材料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材料的安排。
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二是对材料的处理。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
方法有:(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2)按时间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4)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
(5)层层加深中心思想,由浅入深地安排材料。
5、编写提纲提纲包括:中心思想和段落。
一篇文章分几个层次,几个段落,哪个先写,哪个后写,哪个略写,哪个详写,在提纲里要反映出来。
但又不能写得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要写得简明扼要,切实具体。
如:作文题目:有趣的蜗牛比赛中心:通过对蜗牛比赛的记叙,反映少年儿童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
材料安排:(1)我和表弟捉到几只蜗牛,想举行一次比赛。
(略)(2)为参赛蜗牛命名,做好比赛前准备。
(略)(3)比赛中蜗牛各自的表现。
(详)(4)比赛结果。
(略)(5)结尾。
(略)6、开头与结尾常见的开头方法有:(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2)说明情况,交代背景。
(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4)提出问题,引人入胜。
(5)巧讲故事,引人注意。
(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事情完整,自然结尾。
(2)总结主题,抒发感受。
(3)照应开头,留有余味。
(4)含蓄结尾,引人入胜。
7、过渡与照应过渡要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言连贯、彼此衔接。
办法一般有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三种。
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应,就是照应。
照应方法一般有三种:前后照应、首尾照应和正文与标题照应。
8、修改作文修改文章包括: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词;修改有毛病的句子;修改用错的标点符号;理清个别颠倒的句子和段落;看看开头是否吸引人,结尾是否有力;看看是否有内容表达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检查并修改中心不明确,不集中的毛病。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复习要点】1、了解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的区别;2、掌握人物外貌描写与心理描写方法;3、学习一人一事与一人几事的写法;4、掌握描写场面,记叙活动的方法;5、掌握定点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6、学会参观记、游记的写法;7、掌握描写动物、植物和物品的记叙文的写法。
(一)写人1、掌握人物外表描写的方法要介绍一个人,首先要把这个人的外表特征讲清楚。
外表特征,一般指人的长相、身材、衣着、动作、语言和神态。
描写时,一定要写出人物的特点。
所谓特点,就是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2、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比较细致地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进行描写,称为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主要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即人物心里想些什么,尤其要写好莱坞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矛盾、斗争。
心理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法。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这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一是借用作者的笔让人物倾吐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常用在第一人称“我”身上,《十六年前的回忆》就是这种方法。
二是直接、客观地分析描写人物内心活动,对文章中的人物的思想活动及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等进行合理推测。
如《穷人》一文就是这种方法。
三是用回忆或梦境、幻觉来寄托人物的情思。
3、掌握一人一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一人一事是写作的基本功。
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弄明白“一件事”所包含的意思。
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写清楚,对这件事的相关内容进行“插叙”或“补叙”,但要注意略写。
4、掌握一文几事记叙文的写法。
注意:一是所选的几件事都必须表现同一个人的同一个特点,不能一件事表现一个特点。
二是所选的几件事最好不在同一个场合,内容不大同小异,应一件比一件深刻、深入。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就讲了几件事,一件比一件深刻。
(二)叙事1、掌握记叙一件事的方法。
所谓叙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有三种方法:一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二是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写;三是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写。
无论按哪种顺序都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
2、掌握记叙几件事的方法。
记叙几件事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几件事有几个中心。
要写好文章,要注意几件事间的衔接、过渡。
3、掌握描写场面的方法。
要写好场面,离不开观察。
观察时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
场面描写以“动”为主,要刻画特定环境中的活动,使整个场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形象真实而富浓厚的生活气息。
场面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参加进去的;二是自己看到的场面。
描写场面,要有一定的线索,一定的顺序,常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由主要的到次要的;二是定点观察,按空间顺序描写,按一定的方位顺序去表达;三是采用移步换景法,按自己活动的顺序去观察。
4、掌握记叙活动的方法。
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有许多人参加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
记叙活动,开头也要和记叙文一样,先交代一下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写活动的开始、经过和结果,重点是写活动的经过。
(三)写景状物1、掌握定点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写景状物就是指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然景色或一些动物、植物、建筑物和其它物品描写,陈述出来的写作方法。
观察是写景状物的基础,观察时一定要确立好观察点,固定了观察点,对观察对象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注意景物出现的顺序和变化。
观察时要讲求方法,写景顺序有四种:一是按景物方位来写,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里到外,由外到里,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二是按时间顺序写;三是按景物类别写;四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写。
2、掌握参观记、游记的写法。
写这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在文章的开头要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参观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目的。
二是一定要把参观的过程写清楚。
三是参观记结尾可谈点参观后的感受工收获。
四是要做到点面结合,既要突出“点”,又要用“面”作陪衬。
写游记时,要学会取舍材料。
有特点或印象深刻的要详写,一般的景物要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