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作业苏教版选修6
最新年高中化学 专题1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6(考试必备)

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浙江选考·加试要求]—————————————————————————————————————1.层析法的基本原理。
2.氨水使铁离子、铜离子显色的原理。
3.纸层析法分离溶液中铁离子和铜离子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1.了解纸层析法(又称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2.理解利用氨水使Fe3+、Cu2+显色的原理。
3.熟悉用纸层析法分离溶液中Fe3+和Cu2+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4.通过用纸层析法进行微量物质的分离,来加深对纸层析法的认识。
5.培养细致、认真的科学态度。
———————实验要素先知道1.纸层析原理(1)分配层析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两种不同溶剂中的分配系数差异,将它们分离。
(2)在纸层析中的流动相是指层析液,在毛细拉力作用下,层析液能不断由下向上流动。
固定相是指被吸附在滤纸纤维之间的水分。
由于纤维素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使这部分水束缚在纤维素周围,不易扩散而成为固定相。
在层析过程中,当层析液在毛细拉力作用下,上升流经色素滤液细线时,滤液细线上的色素就相继融入层析液,随着层析液上升,并发生再分配,即有一部分色素从层析液分配溶解到固定相中,直到平衡。
由于分配系数的不同,那些分配系数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向上移动得快,形成的色素带集中在滤纸的上部;而分配系数小的色素分子,随层析向上移动得慢,形成的色素带集中在滤纸的下面。
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1)装置制作:取一支大试管,配一个合适的橡胶塞。
在橡胶塞的下部用小刀切开一条缝,插入回形针以夹持滤纸条。
在距滤纸条末端约2_cm处用铅笔画一个小圆点作为原点。
(2)点层析试样:取一只表面皿,加入1 mL饱和FeCl3溶液和1 mL饱和CuSO4溶液,混合后作为层析试样。
用毛细管蘸取试样在滤纸条的原点处轻轻点样,晾干后再点,重复3~5次,要求留下斑点的直径小于0.5_cm。
将晾干的滤纸条夹持在橡胶塞下面的回形针上。
高中化学专题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二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教案选修6

课题二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学考报告】自主学习教材•识记■思考一、纸层析法1. 纸层析法是一种物质分离的简单方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
它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着在纸上的水是固定相,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______________ (mobile phase),这种方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比的不同而使之分离。
2. 基本原理: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水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亲脂性强的成分在流动相中分配得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快一些;而亲水性强的成分在固定相中分配得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一些,这样,性质不同的组分就分离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达到分离的目的。
二、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步骤1. 实验用品仪器(必要用品):大试管、滤纸、小刀、烧杯、量筒、玻璃棒、滴管、毛细管、橡胶塞、回形针、表面皿、镊子、剪刀。
试剂:饱和FeCb溶液、饱和CuSO溶液、浓氨水、6 mol •L 一1盐酸、丙酮。
2. 实验操作取一支大试管,配一个合适的橡胶塞。
在橡胶塞的下部用小刀切开一条缝,插入回形针以夹持滤纸条。
在距滤纸条末端约 2 cm处用铅笔画一个小圆点作为原点。
取一个表面皿,加入1 mL饱和FeCl3溶液和1 mL饱和CuSO溶液,混合后作为层析试样。
用毛细管蘸取试样在滤纸条的原点处轻轻点样,晾干后再点,重复3—5次,要求留下斑点的直径小于05 cm。
将晾干的滤纸条夹持在橡胶塞下面的回形针上。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9 mL丙酮和1 mL 6 mol •L 1盐酸,混合均匀,作为展开剂。
用滴管吸取一定量展开剂,小心地注入大试管的底部,注意不要沾到试管壁。
将橡胶塞和点有试样的滤纸条慢慢伸入试管内,使纸条末端浸入展开剂中约0.5 cm,注意不要让试样点接触展开剂。
塞紧橡胶塞,将大试管垂直静置,等待展开剂展开。
约3〜5 min后,展开剂上升至滤纸条的上端。
2019-2020版高中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二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习题苏教版选修6

课题二用纸层析法分别铁离子和铜离子( 时间: 45 分钟 )1.以下实验操作或原理正确的选项是()A.纸层析法中的睁开剂之所以能够睁开的主要原理是毛细现象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基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也从下口放出C.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一定比水大D.测定溶液pH 的操作:将pH 试纸用水润湿后,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 试纸的中部,与对应的标准比色卡比较分析分液操作时,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
萃取剂选择①与被萃取物不反响,②两溶剂互不相溶,③被萃取物在两溶剂中溶解度相差较大,测溶液pH 时, pH 试纸不可以润湿。
答案A2.从菠菜的叶绿体中提取色素时,没有波及的基本操作为()A.过滤 B .分液 C .萃取 D .蒸馏分析从菠菜的叶绿体中提取色素时,过程中要经过:菠菜研磨浸取、过滤、清洗、干燥。
清洗中有萃取、分液。
答案D3.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层析法是分别、提纯和判定物质的一种方法B.层析法能够分为纸上层析、柱层析和薄层层析C.纸层析要求被分别物质在流动相溶剂中的溶解度越大越好D.纸层析要求被分别物质在流动相溶剂中的溶解度既不可以太大也不可以太小分析纸层析要求被分别物质在流动相溶剂中有适合的溶解度,太大,待分别物质会随流动相跑到前沿;太小,则会留在固定相邻近,分别成效不好。
答案 C4.(2015 ·镇江高二检测)Fe 3+和 Cu2+能够在滤纸上相互分别开的原由是()A.饱和 FeCl溶液和饱和CuSO溶液已经分层34B.阳光的照耀使3+2+Fe 和 Cu 能相互分开C.滤纸对Fe3+和 Cu2+的吸附力不一样3+2+D. Fe和 Cu 在流动相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扩散速度不一样分析纸上层析分别 Fe3+和 Cu2+时,含有 Cu2+和 Fe3+的溶液涂在滤纸一端,丙酮作流动相溶剂,在滤纸的毛细作用下,睁开剂携带Cu2+和 Fe3+沿滤纸纤维向上挪动,因为速度不同( 溶解能力的不一样 ) ,一段时间后, Cu2+和 Fe3+距起点的距离会不一样,进而达到分别的目的。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六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同步练习1(苏教版选修

专题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2 用纸上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课题:用纸上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方法:色谱分析法(纸层析法)实验原理:1、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分析方法,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物质。
2、 纸层析法:一种物质分离的简单方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
它以滤纸作为 ,附着在纸上的水是 ,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 (又称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和物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比的不同而使之分离。
实验步骤:1、配制试样溶液:取一只表面皿,加入1ml 饱和FeCl 3溶液和1ml 饱和CuSO 4溶液,混合后作为层析试样。
2、裁纸:取一张滤纸,裁剪成1.5cm×20cm 形状。
3、画原点:离滤纸末端约2cm 处用铅笔画一个小圆点作为原点。
4、点样:用毛细管取试样溶液,轻轻点样于原点上,晾干,重复3~5次。
斑点直径需<0.5cm5、取展开剂:此实验的展开剂为丙酮(取一定量)。
6、层析操作:按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滤纸不可触及试管的内壁,纸条末端浸入展开剂约0.5cm,不能让试样点浸入展开剂.7、显色反应:注意观察滤纸条上色带的变化,滤纸条取下后用氨气熏,观察颜色变化;氨熏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1、在层析法分离Fe 3+和Cu 2+的实验中,层析操作后,滤纸未经氨熏,可观察到滤纸表面有色和 的斑痕。
2、为使观察效果更明显,实验中采用氨熏显色。
请写出Fe 3+、Cu 2+分别与足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显色反应结果是滤纸上方颜色呈红棕色,下方呈深蓝色(均在原点之上),说明Fe 3+和Cu 2+得到了分离。
由此可以得出Fe 3+和Cu 2+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情况是。
4、实验中所使用的FeCl 3饱和溶液通常会出现浑浊现象,解决的办法是 。
滤纸5、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A.萃取原理 B. 毛细现象 C. 蒸馏原理 D. 极性相似相溶原理6、纸层析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亲脂性强的成份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快一些;亲水性强的成份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一些。
高中化学 专题一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课件 苏教版选修6

2. 基 本 原 理 : 样 品 混 合 物 中 各 组 分 在 水 或 有 机 溶 剂 中 的 __溶__解__能__力__各__不__相___同___ , _亲__脂__性__强___ 的 成 分 _在__流__动__相__中___ 分 配得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快一些;而__亲__水__性__强__ 的成分_在__固__定__相___中分配得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 慢一些,这样,性质不同的组分就分离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 达到分离的目的。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9 mL丙酮和1 mL 6 mol·L-1盐酸,混合均 匀,作为__展__开__剂___。用滴管吸取一定量展开剂,小心地注入大 试管的底部,注意不要沾到试管壁。将橡胶塞和点有试样的滤 纸条慢慢伸入试管内,使纸条末端浸入展开剂中约0.5 cm,注 意不要让试样点接触展开剂。塞紧橡胶塞,将大试管垂直静置, 等待展开剂展开。约3~5 min后,展开剂上升至滤纸条的上端。 用镊子取下滤纸条,放在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瓶口上方,进行 __氨__熏___。得到两个清晰斑点,从上至下依次呈__红__棕__色___(说明 含Fe3+)、__深__蓝__色___(说明含Cu2+)。
(4)层析操作结束后应进行显色反应,若实验用氨水作为显色试 剂,写出本实验中进行显色反应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显色反应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显色反应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作业选修

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1.如下图所示的分离物质的方法是( )A.纸层析法 B.萃取法 C.吸附法 D.渗析2.下列有关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流动相B.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C.吸附在滤纸上亲脂性强的成分随固定相移动的速度快D.吸附在滤纸上亲水性强的成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快3.油墨是由多种色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某同学欲用纸层析的方法将其主要色素分离开来,可用作展开剂的物质是( )A.盐酸 B.酒精C.NaOH溶液 D.丙酮和盐酸4.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
下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
下列关于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5.常温下,在丙酮—盐酸混合溶液中,Fe3+比Cu2+的溶解度更大,当展开剂沿滤纸流经混合物点样时,Fe3+和Cu2+会以不同的速度在滤纸上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在滤纸上事先作点样位置标记,宜选用蓝色圆珠笔B.本实验采用的分离方法叫纸层析法C.试样点不能接触展开剂D.可喷KSCN溶液检验分离出来的Fe3+6.色谱分析法是现代分离实验技术中的一种,纸层析法的原理是( )A.萃取原理 B.毛细现象、相似相溶原理C.蒸馏原理 D.分液原理7.某实验小组利用纸上层析法分离甲基橙和酚酞,所选的实验用品如下:酚酞、乙醇、浓氨水、饱和Na2CO3溶液、培养皿、滴管、烧杯、量筒、毛细管、小喷壶。
步骤:①在一张圆形滤纸的中心扎一小孔,用少量滤纸捻成细芯,插入圆形滤纸中央。
②在距圆形滤纸中心约1 cm的圆圈上选择三个点,分别用毛细管将甲基橙和酚酞的混合液在该三点处点样,每个点样的直径约0.5 cm。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6《课题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说课稿

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6《课题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说课稿一、教材解读本节课是《苏教版高三化学选修6》中的第二个课题,主要介绍了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要点。
本课题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分析实验记录和总结实验结果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离子反应、层析法及金属离子分离原理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的实验步骤;•理解纸层析法分离离子的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和总结实验过程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验守则意识;•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的实验步骤;•理解纸层析法分离离子的原理。
教学难点•学生对纸层析法分离离子的原理的理解;•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总结能力。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导入本课题的学习内容,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复习离子反应、层析法的相关知识点,引出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的实验目的。
步骤二:实验准备(15分钟)1.老师将实验所需的试剂(含有Fe2+和Cu2+的溶液)、说明书和纸层析纸分发给学生,并讲解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2.学生根据实验说明书,准备实验装置和试剂,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干净和整洁。
步骤三:实验操作(40分钟)1.学生根据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操作,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干净和整洁。
2.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初步的实验分析。
步骤四:实验总结(20分钟)1.学生在小组内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讨论,找出实验中的问题和不足。
2.学生将实验结果和分析写入实验报告。
3.学生交流实验报告,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提问、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
课题2用纸上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专业. 专题1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2 用纸上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课题:用纸上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方法:色谱分析法(纸层析法)实验原理:1、 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分析方法,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物质。
2、 纸层析法:一种物质分离的简单方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
它以滤纸作为 ,附着在纸上的水是 ,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 (又称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和物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比的不同而使之分离。
实验步骤:1、配制试样溶液:取一只表面皿,加入1ml 饱和FeCl 3溶液和1ml 饱和CuSO 4溶液,混合后作为层析试样。
2、裁纸:取一张滤纸,裁剪成1.5cm ×20cm 形状。
3、画原点:离滤纸末端约2cm 处用铅笔画一个小圆点作为原点。
4、点样:用毛细管取试样溶液,轻轻点样于原点上,晾干,重复3~5次。
斑点直径需<0.5cm5、取展开剂:此实验的展开剂为丙酮(取一定量)。
6、层析操作:按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滤纸不可触及 试管的内壁,纸条末端浸入展开剂约0.5cm,不能让试样点浸入展开剂.7、显色反应:注意观察滤纸条上色带的变化,滤纸条取下后用氨气熏,观察颜色变化;氨熏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1、在层析法分离Fe 3+和Cu 2+的实验中,层析操作后,滤纸未经氨熏,可观察到滤纸表面有 色和 的斑痕。
2、为使观察效果更明显,实验中采用氨熏显色。
请写出Fe 3+、Cu 2+分别与足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显色反应结果是滤纸上方颜色呈红棕色,下方呈深蓝色(均在原点之上),说明Fe 3+和Cu 2+得到了分离。
由此可以得出Fe 3+和Cu 2+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情况是 。
4、实验中所使用的FeCl 3饱和溶液通常会出现浑浊现象,解决的办法是 。
5、纸层析法中的展开剂之所以能够展开的主要原理是 ( )A .萃取原理 B. 毛细现象 C. 蒸馏原理 D. 极性相似相溶原理6、纸层析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亲脂性强的成份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多一些, 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快一些;亲水性强的成份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题2 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
离子
1.如下图所示的分离物质的方法是( )
A.纸层析法 B.萃取法 C.吸附法 D.渗析
2.下列有关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流动相
B.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
C.吸附在滤纸上亲脂性强的成分随固定相移动的速度快
D.吸附在滤纸上亲水性强的成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快3.油墨是由多种色素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某同学欲用纸层析的方法将其主要色素分
离开来,可用作展开剂的物质是( )
A.盐酸 B.酒精
C.NaOH溶液 D.丙酮和盐酸4.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
下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
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
下列关于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5.常温下,在丙酮—盐酸混合溶液中,Fe3+比Cu2+的溶解度更大,当展开剂沿滤纸流经混合物点样时,Fe3+和Cu2+会以不同的速度在滤纸上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在滤纸上事先作点样位置标记,宜选用蓝色圆珠笔
B.本实验采用的分离方法叫纸层析法
C.试样点不能接触展开剂
D.可喷KSCN溶液检验分离出来的Fe3+
6.色谱分析法是现代分离实验技术中的一种,纸层析法的原理是( )
A.萃取原理 B.毛细现象、相似相溶原理
C.蒸馏原理 D.分液原理
7.某实验小组利用纸上层析法分离甲基橙和酚酞,所选的实验用品如下:酚酞、乙醇、浓氨水、饱和Na2CO3溶液、培养皿、滴管、烧杯、量筒、毛细管、小喷壶。
步骤:
①在一张圆形滤纸的中心扎一小孔,用少量滤纸捻成细芯,插入圆形滤纸中央。
②在距圆形滤纸中心约1 cm的圆圈上选择三个点,分别用毛细管将甲基橙和酚酞的混合液在该三点处点样,每个点样的直径约0.5 cm。
③把0.1 g甲基橙和0.1 g酚酞溶解在10 mL 60%的乙醇溶液里;取10 mL乙醇和4 mL
浓氨水充分混合。
④待黄环半径扩散到滤纸半径的二分之一时,取下滤纸,拔除细纸芯。
待滤纸稍干后,喷上饱和的Na2CO3溶液,观察现象。
⑤将滤纸覆盖在盛有乙醇和氨水混合液的培养皿上,使滤纸芯与混合液接触,放置一段时间,点样会逐渐扩散,形成黄环。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小组所选取的实验用品中,缺少的试剂或用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滤纸起到______的作用。
中间的滤纸芯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由图中内容可知,这是分离物质的纸色谱法,又叫纸层析法。
2.答案:B 解析: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亲脂性强的成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快;亲水性强的成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慢。
3.答案:D 解析:纸上层析中要求流动相溶剂对分离物质应有适当的溶解度。
4.答案:C 解析:由于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所以首先排除A选项。
根据题意NH3的摩尔质量小于HCl或HNO3的摩尔质量,所以NH3应在甲处产生,HCl或HNO3气体应在乙处产生。
5.答案:A 解析:本实验采用纸层析法来分离Fe3+和Cu2+,事先在滤纸条上用混合物点样,以丙酮—盐酸混合液作为展开剂,展开时滤纸条的一部分插入丙酮—盐酸混合液中,让展开液扩散上来,从而展开。
当展开液扩散到试样点时,因Fe3+和Cu2+在展开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它们的移动速度也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笔油成分能溶于展开剂故做点样标记时不能选用蓝色圆珠笔,否则会对Cu2+的检测造成干扰,A项错误,B项正确;试样点事先不能接触展开剂,否则都会溶解在展开剂中,而达不到分离的目的,C项正确;可用KSCN 溶液来检验Fe3+,D项正确。
6.答案:B 解析:纸层析法的主要原理是由于各组分在水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各组分会在两相之间产生不同的分配现象,亲脂性强的成分在流动相中分配得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快一些;反之,亲水性强的成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一些。
7.解析:用纸上层析法分离甲基橙和酚酞时,所用的实验用品中应有甲基橙和滤纸,操作步骤应为配液→准备滤纸→点样→展开→显色,所以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①②⑤④。
在实验中,滤纸起到固定的作用,而纸芯起到毛细管的作用,将有机溶剂吸附扩散。
答案:(1)甲基橙、滤纸(2)③①②⑤④
(3)固定毛细管的作用,将有机溶剂吸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