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性病学(第9版)第八章--皮肤美容

合集下载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肿瘤(第6~11节)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肿瘤(第6~11节)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部位汗管瘤
眼睑、前额部位汗管瘤
外阴部位汗管瘤
躯干部部位汗管瘤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病理特征
汗管瘤组织病理 真皮内可见较多小导管,近表皮处可
见囊样导管腔
汗管瘤组织病理 特征性表现:一端呈导管状,另一端为
实体条索,形如逗号或蝌蚪状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三)治疗
一般不需处理,必要时可采用电灼法或冷冻法逐个处理,单个皮损也 可手术切除。
Bowen病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三、组织病理
病理变化: ➢ 表皮细胞排列不规则,伴角化过度、角化
不全、棘层肥厚,表皮突增宽,真皮乳头 被压缩成细带状,表皮各层可见少数角化 性细胞和非典型性细胞,表皮基底膜带完 整,若破坏则提示为浸润癌。 ➢ 真皮上部炎症细胞浸润。
Bowen病组织病理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病理特征
皮肤纤维瘤组织病理 病变位于真皮中下部,由大量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组成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三)治疗
一般不需处理,必要时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 皮肤纤维瘤本质为纤维母细胞反应性增生,并非肿瘤。 ➢ 最常见于小腿伸侧,皮损为类圆形坚实结节,与皮下组织粘连。 ➢ 病理表现有纤维型和细胞型两种。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中老年人境界清楚的孤立皮损,主要位于日光暴露部位,病程缓慢,
病理活检可确诊。 (二)鉴别诊断 1.基底细胞癌 2.斑块状银屑病 3.体癣 4.神经性皮炎等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手术治疗 (三)放射治疗
五、治疗
(二)光动力治疗 (四)其他治疗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性病学(第9版)第一章 皮肤性病学导论

皮肤性病学(第9版)第一章  皮肤性病学导论

遗传学和免疫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医学美容学的发展方兴未艾,正 在成为皮肤病学的一部分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皮肤性病学(第9版)
我国皮肤性病学发展历程
皮肤性病学在我国具有更为悠久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14世纪,甲骨文中就已有“疥”和“疕”字出现,并有癣、疣等病名; 《周礼·天官》中记载“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说明当时
皮肤病学和传染病学逐渐成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性病学 被纳入皮肤病学的范畴
自身免疫理论与诊断技术的出现 推动了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诊疗
18世纪中叶
20世纪
20世纪中叶后
19世纪
20世纪中前叶
21世纪
对梅毒螺旋体、天花病毒等病原体 感染的研究是内科学中一个最为重 要的分支
对皮肤病和性病的临床与病理特 征进行描述、总结、分类及发现 新的疾病和治疗方法的探索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皮肤性病学(第9版)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重点难点
掌握 皮肤性病学的学科特点;如何学习皮肤性病学
熟悉 皮肤性病学的定义和范畴;我国皮肤性病学发展现状
了解 皮肤性病学发展简史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性病学的范畴
皮肤性病学包括皮肤病学(dermatology)和性病学(venereology)。 皮肤病学是研究皮肤及其相关疾病的科学,其内容包括皮肤、皮下组织 及附属器相关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 性病学是研究性传播疾病的科学,其内容包括各种性传播疾病的致病微 生物、发病机制、传播途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美容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美容

第一节
皮肤医学美容技术
重点难点
掌握 五种皮肤医学美容技术的临床应用
熟悉 光电技术、化学剥脱术作用原理
了解 无创性皮肤检测;注射美容作用原理
一、无创性皮肤检测 二、光电技术 三、化学剥脱术 四、注射美容 五、医学护肤品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无创性皮肤检测
使用非创伤性检测技术对皮肤生理参数及综合功能进行检测,得到形 态、客观的量化结果。主要包括面部皮肤图像分析、皮肤镜、RCM及皮肤 生理功能检测。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面部图像分析
2.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面部皮炎、面部色素性疾病严重程度分析及疗效评估。如:对黄褐斑的分析。
标准白光得到的面部斑点(与正 常肤色不同的斑点)状况,即: 呈现棕色或红色
标准白光得到的面部皱纹情况。用特征计 标准白光得到的面部皮肤平滑度。
数表示皱纹的数量;分值反映皱纹的大小、 依据肤色的渐变以及皮肤表面的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面部皮肤图像分析
1.作用原理 通过标准白光、365nm紫外光以及交叉极化光摄取颜面部皮肤超高像素
影像资料,然后进行皮肤外表状况、表皮黑色素斑、皮肤深层的血红素与 黑色素分析,从而获得关于皮肤斑点、皱纹、纹理、毛孔、紫外线色斑、 棕色区、红色区及紫质相关资料。如:VISA。
激光系统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激光
3.激光的分类 (1)按照其产生激光的介质性质可分为气体激光(二氧化碳激光)、液体激光 (染料激光)、固体激光(红宝石激光、翠绿宝石激光、Nd:YAG激光)。 (2)按照其发射模式可分为连续激光(氩激光)、准脉冲激光(铜蒸汽激光) 和脉冲激光。 (3)依据脉冲宽度,脉冲激光可分为长脉冲激光(其脉冲宽度为毫秒级)和短 脉冲激光(脉冲宽度为纳秒级或皮秒级)。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性病的预防和康复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性病的预防和康复
的药物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3.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 ➢ 防胜于治 ➢ 改善工作环境 ➢ 避免皮肤及黏膜直接暴露于可能致病的物质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4.瘙痒性皮肤病的预防 ➢ 瘙痒可以是多种皮肤病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之一 ➢ 瘙痒也可以独立发生 ➢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瘙痒均应避免搔抓,特别是刺激、烫洗皮肤 ➢ 寻找导致瘙痒的病因最为重要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7.性病的预防 ➢ 固定性伴 ➢ 减少性伴 ➢ 100%使用安全套
第二节
皮肤性病的康复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性病的康复
1.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 ➢ 可通过改变环境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 培养合理使用保湿、润肤或皮肤屏障修复剂的习惯
➢ 皮肤性病具有发病率高、易复发的特点,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预防 发生和复发是非常重要的,开展好预防工作可以减少皮肤性病的发生。
➢ 针对不同的病因,需要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皮肤康复,其中非常重要的 一部分是皮肤屏障的修复。
➢ 对皮肤屏障功能的修复治疗应成为临床在治疗一些皮肤疾病实践中必不可 少的一部分。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5.物理性皮肤病的预防 ➢ 避免导致疾病发生的物理因素 ➢ 避免日晒 ➢ 避免高温 ➢ 注意保暖 ➢ 减少摩擦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不同皮肤性病需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6.皮肤肿瘤的预防 ➢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 避免过度日晒 ➢ 避免接触可能致癌的放射线、化学物质等 ➢ 对皮肤的癌前或可疑病变应早期治疗
第九章
皮肤性病的预防和康复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性病学导论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性病学导论

20世纪中叶后
19世纪
20世纪中前叶
21世纪
对梅毒螺旋体、天花病毒等病原体 感染的研究是内科学中一个最为重 要的分支
对皮肤病和性病的临床与病理特 征进行描述、总结、分类及发现 新的疾病和治疗方法的探索
遗传学和免疫学得到了快速发展, 医学美容学的发展方兴未艾,正 在成为皮肤病学的一部分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性病学(第9版)
我国在皮肤性病学领域取得的原创性成就:皮肤真菌病研究
廖万清院士团队发现九种新的致病真菌及其临床类型,其中胶囊青霉引 起的疾病由廖氏命名。
皮肤性病学(第9版)
我国在皮肤性病学领域取得的原创性成就:皮肤病治疗学研究
我国自主研发了国家1类新药白细胞介素8单抗乳膏用于治疗银屑病,国家1 类新药“海姆泊芬”用于治疗鲜红斑痣等; 张福仁团队发现“氨苯砜综合征”的风险基因,使这一致死性药物不良反 应有了预防措施。
皮肤性病学(第9版)
我国在皮肤性病学领域取得的原创性成就:皮肤免疫学研究
陈洪铎院士团队在皮肤朗格汉斯细胞的起源、分化、免疫功能及临床的调 控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朱学骏团队发现副肿瘤天疱疮发生机理; 郑捷团队发现银屑病关键性致病性细胞因子的来源是真皮层的γ δ τ细胞, 入选2011年度《中国科学年鉴》。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皮肤性病的病因
皮肤性病对患者的5D影响模式
皮肤病与性病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可用“5D”模式描述,其中心理影响 越来越受到关注。
第五节
关于皮肤性病学的学习路径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皮肤性病学直观性强
因为需要通过感性认识(皮损的视觉形态)获取疾病信息,所以更强调 实践性。许多皮肤病只能通过实践才能被认识、诊断,临床诊断能力的形成 也必须建立在所经历病例的基础上。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物理性皮肤病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物理性皮肤病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各型痱子特点
分类 别名
病理基础
皮损特点白痱 红痱晶形粟粒疹 汗液的溢出发生在角 质层内或角质层下
红色粟粒疹
汗液在棘层汗管处溢 出
针尖大小的浅表性 小水疱,周围无红 晕
密集排列的针尖大 小丘疹、丘疱疹, 周围绕以红晕
脓痱
脓疱性粟粒 疹
多由红痱发展而来
密集的丘疹顶端有 针尖大小浅在脓疱
红色,边界清楚,峰值在12~24小时,后红斑渐淡和消退, 脱屑,并留有色素沉着。 ➢ 皮损较重时可出现水肿﹑水疱,可破裂结痂。局部可自觉 灼痛。皮损泛发时可有不适、寒战和发热等全身症状。
日晒伤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诊断依据 1.强烈日光暴晒史 2.典型临床表现 (二)鉴别诊断 接触性皮炎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五节
鸡眼与胼胝
皮肤性病学(第9版)
鸡眼(clavus)和胼胝(callus)均系长期压迫和摩擦诱发的角质层增厚。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两者均与长期机械刺激(如压迫和摩擦)引起的角质层过度增生有关。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鸡眼】
1.好发人群及部位
➢ 本病好发于成人,女性多见。
第二节
夏季皮炎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dermatitis aestivale)是由于夏季高温引起的一种季节性、 炎症性皮肤病。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由夏季的持续高温、闷热引起,同时与湿度关系较大,尤其在高温、 高湿情况下易发。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临床表现
1.好发人群 好发于成年人,女性多见。 2.好发部位 常对称累及四肢屈侧和躯干部,尤以双侧胫前多见。 3.皮损特点 初起为大片红斑﹑上有密集针尖大小丘疹,可见丘疱 疹;搔抓后可出现抓痕、血痂、皮肤肥厚及色素沉着。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肿瘤(第1~5节)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皮肤肿瘤(第1~5节)

• 以主要血管命名的脉管畸形 • 伴有其他异常的脉管畸形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婴儿血管瘤
病因及发病机制 ➢ 血管新生(angiogenesis)过程的异常 ➢ 血管生成(vasculogenesis)过程的异常 ➢ 由于局部微环境的变化以及内皮细胞自身转化的异常,导致血管内皮细
胞的异常增殖 ➢ 多种细胞因子参与
第二十八章
皮肤肿瘤
第一节 痣细胞痣 第二节 皮脂腺痣 第三节 血管瘤与脉管畸形 第四节 瘢痕疙瘩 第五节 脂溢性角化病
第六节 汗管瘤 第七节 粟丘疹 第八节 皮角 第九节 皮肤纤维瘤 第十节 光化性角化病
第十一节 Bowen病 第十二节 Paget病 第十三节 基底细胞癌 第十四节 鳞状细胞癌 第十五节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 第十六节 黑素瘤
低度风险的毁形性损害和功能损害
皮肤性病学(第9版)
高风险婴儿血管瘤
面部节段型 血管瘤
面部非节段型大 面积血管瘤
会阴节段型 血管瘤
臀部节段型 血管瘤
皮肤性病学(第9版)
高风险婴儿血管瘤
眼周、口周及鼻周血管瘤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中度风险婴儿血管瘤
中度风险婴儿血管瘤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低风险婴儿血管瘤
皮肤性病学(第9版)
普萘洛尔不良反应
➢ 需注意肢端发冷、恶心、腹泻和睡眠障碍等 ➢ 少数出现心动过缓、低血压、低血糖等
皮肤性病学(第9版)
毛细血管畸形
临床表现 ➢ 鲜红斑痣/葡萄酒色斑生后即可发现 ➢ 面部多见,面部部分皮损沿三叉神经支配范围分布 ➢ 皮损颜色可由淡粉色到紫红色 ➢ 与体表面积的比例保持不变,随年龄增长颜色加重,增厚,甚至出现结节 ➢ 鲑鱼斑多表现为界限不太规则或清晰的淡粉红色斑片 ➢ 颈后部是最常受累的部位,也可见于额头、上眼睑、鼻尖、上唇等 ➢ 面部鲑鱼斑多可在1年左右消退,但有时在哭闹、运动等情况下可能复现 ➢ 颈后部位的鲑鱼斑多分布在枕后隆突和第5颈椎之间 ➢ 大约有一半1年左右消退,另一半可终生不变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药疹

第九版皮肤性病学课件药疹
第十六章
药疹
皮肤性病学(第9版)
药疹
药疹(drug eruption)亦称药物性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 是药物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甚或脏器炎症反应。
随着新药不断面世、用药人群增多及滥用药物等,药疹发生率不断增 多,药疹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麻疹型药疹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四)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1.好发部位 (1)面部、躯干四肢皱褶部 (2)泛发周身 2.典型皮损 (1)泛发性无菌性小脓疱、水肿性红斑 (2)可有瘀点瘀斑、非典型靶形红斑和水疱 3.常见致敏药物 (1)普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喹诺酮类、氯喹 (2)抗生素、解热镇痛、抗痛风、抗癫痫等药 4.预后 及时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五)湿疹型药疹
1.好发部位 下肢或周身泛发。 2.典型皮损 (1)局限性或泛发丘疹、丘疱疹、红斑、水疱等 (2)糜烂、渗出、苔癣样变 3.预后 及时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湿疹型药疹
皮肤性病学(第9版)
(六)紫癜型药疹
1.好发部位 (1)下肢躯干 (2)胃肠道 2.典型皮损及临床特点 (1)瘀点、瘀斑,可伴风团或血疱 (2)关节肿痛、腹痛、血尿、便血 3.常见致敏药物 抗生素、巴比妥类、利尿剂等。 4.预后 及时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重点难点
掌握 药疹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熟悉 药疹的发病机制、易引起药疹的药物
了解 药疹的病因、实验室检查
一、病因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实验室检测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六、治疗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病因
(一)个体因素 因每个人个体差异较大,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尽相同,受遗传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参数较多,常用的有:Uf=皮肤的最大拉伸量;R2为无负压时皮肤的回弹量与有 负压时的最大拉伸量之比,比值越接近于1,说明皮肤弹性越好。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皮肤生理功能检测
皮肤微循环检测原理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激光发射出632.8nm的λ射线后流动的红细胞对λ射线的反射变化频 率不同,通过检测反射光线中频率变化的宽谱光,直接反映红细胞的数量和流动速度。
紫外光得到的面部卟啉分布情况, 蓝色斑点越多则表示卟啉数量较多
皮肤性病学(第9版)
2.临床应用
(一)面部皮肤图像分析
偏正光得到的面部棕色斑。反映皮 表和深层色素沉着斑的分布情况
偏正光得到的面部红色区。反映皮下浅层血管 和血红蛋白的分布和聚集状况,红色面积越广, 颜色越深则表示毛细血管扩张及血流淤积越重
光脉冲体积描记术:800~940nm波长的红外线可被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散射,散射光的 强度随微循环自律性脉动而变化,收集和分析光信号即可了解测量区域内总的血流。血红 蛋白的含量越高,吸收的光线总量越高。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光电技术
光电技术是利用激光、强脉冲光、射频等电磁波辐射能量针对靶组织 局限性作用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技术。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皮肤生理功能检测
利用各种不同的皮肤生理指标测量仪检测及反映皮肤生理功能状况。
包括: ➢ 角质层含水量 ➢ 皮脂含量 ➢ 经皮失水 ➢ pH ➢ 皮肤弹性 ➢ 皮肤微循环
皮肤生理功能检测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皮肤生理功能检测
角质层含水量检测原理
由于水具有很高的介电常数(大约为81),远远高于其他物质(大约为7),通过测 试探头与皮肤接触后,通过检测其电容、电导、电容值的变化可以反映皮肤角质层中的含 水量。
第八章
美容皮肤科学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皮肤性病学(第9版)
美容皮肤科学
定义:美容皮肤科学(cosmetic dermatology)是以皮肤科学为基础,融合了 医学美学、美容心理学、无创性皮肤检测、光电技术、化学剥脱、注射美容、 医学护肤品等内容的一门皮肤科学分支学科。 目的:维持皮肤健康状态,改善皮肤亚健康,使皮肤病达到治疗、美丽、预 防一体化。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目录
一、无创性皮肤检测 二、光电技术 三、化学剥脱术 四、注射美容 五、医学护肤品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无创性皮肤检测
数值越高表示皮肤表面皮脂含量越高。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皮肤生理功能检测
经皮失水率(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检测原理
探头可检测从角质层扩散至皮肤表面和出汗时水分散失时水蒸气压力的梯度变化,测 试参数单位为:g/(h·m²)。
测量方法分为开放法和封闭法。开放法以Fick扩散定律为基础;封闭法与开放法的区 别在于测量探头的顶部关闭,罩盖在皮肤上可收集从皮肤蒸发出的蒸气。
数值越高表示角质层含水量越高。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皮肤生理功能检测
皮脂含量检测原理
基于分光光度计原理,用0.1mm厚的特殊消光胶带吸收人体皮肤上的油脂后,其透光 度会发生变化,检测其透光度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皮脂含量(μg/cm²)。
数值越高则表示表皮通透屏障功能越差。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皮肤生理功能检测
pH检测原理
测试探头包括一个玻璃电极和一个参比电极,顶端由一个半透膜构成,被测皮肤表面 氢离子H+可通过半透膜,从而进行皮肤表面酸碱度pH的测定。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二)皮肤生理功能检测
皮肤弹性检测原理
根据皮肤受外力后会变形再回缩的特性,探头在测试皮肤表面产生负压将皮肤吸进探 头孔内,通过检测透光率从而得到吸入孔内的皮肤深度,然后释放负压,测试皮肤回缩后 再次检测吸入孔内皮肤深度。
相同皮肤类型的100人中,皱纹比百分位 示),蓝色及黄色出现较多则表
数所表示的人数要更好
示皮肤平滑度差
皮肤性病学(第9版)
2.临床应用
(一)面部皮肤图像分析
标准白光得到的面部毛孔 状况,斑点越多则表示毛 孔粗大较为明显
紫外光得到的面部晒斑情况,深色斑 点代表可见斑;浅色斑点代表隐藏在 表皮的斑点,但肉眼尚未能观察
影像资料,然后进行皮肤外表状况、表皮黑色素斑、皮肤深层的血红素与 黑色素分析,从而获得关于皮肤斑点、皱纹、纹理、毛孔、紫外线色斑、 棕色区、红色区及紫质相关资料。如:VISA。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面部图像分析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第一节
皮肤医学美容技术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重点难点
掌握 五种皮肤医学美容技术的临床应用
熟悉 光电技术、化学剥脱术作用原理
了解 无创性皮肤检测;注射美容作用原理
2.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面部皮炎、面部色素性疾病严重程度分析及疗效评估。如:对黄褐斑的分析。
标准白光得到的面部斑点(与正 常肤色不同的斑点)状况,即: 呈现棕色或红色
标准白光得到的面部皱纹情况。用特征计 标准白光得到的面部皮肤平滑度。
数表示皱纹的数量;分值反映皱纹的大小、 依据肤色的渐变以及皮肤表面的
面积和密度;百分位数表示在同龄且具有 峰(显示为黄色)和谷(蓝色显
使用非创伤性检测技术对皮肤生理参数及综合功能进行检测,得到形 态、客观的量化结果。主要包括面部皮肤图像分析、皮肤镜、RCM及皮肤 生理功能检测。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皮肤性病学(第9版)
(一)面部皮肤图像分析
1.作用原理 通过标准白光、365nm紫外光以及交叉极化光摄取颜面部皮肤超高像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