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火把节》微课1
《火把节》PPT课件

出大凉山》、《 七月火把节 》、《 离开 家的孩子 》、《 忠贞 》等。从某种意义上 来讲老鹰成了彝族音乐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 文化符号。
【词曲作者简介】
作曲——陈小奇, ( 广东)省(普宁)市人,中国著名( 词曲)作
家,著名音乐制作人及电视剧制片人,文学创作 一级作家。现任( 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 会常务副主席 )、(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 席 )等。
要求:一个小组试唱时,其他小组同学打拍子
一
二
组
组
三
四
组
组
根据音乐要素相互点评
1. 歌唱方法 2. 情绪、表情 3. 速度、力度 4. 音准节奏 5. 自然声音演唱
【全班合唱】
要求: 欢快的大声演唱
show time
THE END
【聆听歌曲副歌】
比一比: 哪组同学能正确唱出歌曲副歌部分。
“咿哟 咿哟 阿 咧咧 咧咧 啊 咧咧 咧咧”
【后十六分音符】
1=G 4
4
X - - X X - - X X XX XX X XX XX
咿 哟咿 哟
阿咧咧 咧咧 啊 咧咧 咧咧
【再次聆听歌曲】
要求: 边听边打节奏,并跟随音乐模唱。
【分小组试唱,随钢琴伴奏填词】
音箱圆形的称库竹、棱形的称八角琴。
【彝族重大节日 】
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 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 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 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 族人民的盛典。多在农历 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 行,节期三天。
【初次聆听歌】
要求: 用一个词概括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欢乐的"、"热情的"
《4.火把节》微课1-教育文档

《火把节》想象画面,感受激情四溢的盛典微课案例【教材】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火把节》【微课目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火把节是一个激情四溢的盛典。
【微课内容】《火把节》这篇课文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闹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彝族火把节的热闹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幻灯片1课文第5—10 自然段,主要描写火把节的盛况。
这一部分脉络清撤,按时间顺序写了一天的庆典活动。
通过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画面,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幻灯片2 第一个画面:这里写的是清晨,“太阳还没爬上山头”,人们就打扫房子,穿上盛装,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幻灯片3、4、第二个画面:这里写“日上三竿”,举行斗牛、摔跤活动的情景。
这是火把节举行的严重活动。
从“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摔跤场上也是人声鼎沸”,从人们企盼感受得胜时那种骄慢的心情,我们可以看出彝家人是如何在自己盛大的节日里,释放着自己的激情,我们可以感受到彝族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
幻灯片5、6、第三个画面:火光照红了每个彝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
听,那顺耳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这里写“夜幕降临”,人们点燃火把奔向田野,燃起篝火歌舞狂欢。
夜晚狂欢是火把节的高潮,这部分重点描写了狂欢的场面。
人们点燃火把“绕屋三圈”,“奔向田野、山川”,据说这是在驱除害虫;然后是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嬉戏,“火光照1/ 2红了每个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的心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幻灯片7 回忆三个画面:小结:怎么样?你被火把节激情四溢的场面吸引了吗?那就再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继续体会它无穷无尽的魅力吧!2/ 2。
火把节教案

火把节教案火把节是云南省文山州的一项传统节日,也是文山州的重要民俗活动。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举行,人们会点燃火把,手持火把参加祭祀活动,以祈求丰收和祈福。
火把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
相传在很久以前,文山州遭遇了连年的灾害,农作物死亡,百姓生活困苦。
于是人们开始举办火把节,希望通过祭祀,祈求神灵保佑,带来丰收和吉祥。
随着时间的推移,火把节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富有民俗特色的节日,成为了文山州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
火把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多样。
在火把节的第一天,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开幕仪式,游行队伍中穿插了各种各样的表演节目,如舞狮、舞龙、踩高跷等。
同时,在开幕仪式上,还会举行祭祀仪式,人们手持火把,围绕火堆转动,向神灵祈福。
第二天,是火把节最重要的一天,人们会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进行游行,火把高高举起,照亮夜空,给整个城市带来了独特的景色。
第三天,人们会举行闭幕仪式,活动结束。
火把节不仅展示了文山州的传统文化,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推动。
每年的火把节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不仅为文山州带来了人流量和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此外,火把节还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提升了当地居民的自信心和团结意识。
为了更好的传承和发扬火把节,学校可以在火把节期间开展相关的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火把节的盛大开幕仪式和闭幕仪式,让他们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可以邀请当地的民间艺术团队来学校表演舞狮、舞龙等,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的表演艺术。
还可以开展关于火把节的绘画、书法比赛,让学生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对火把节的理解和喜爱。
火把节是一项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民俗节日,是文山州人民的重要精神纽带。
通过学校的教育活动,将能够加深学生对火把节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同时也会为他们拓宽眼界,增加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4.火把节》微课1

想象画面, 感受激情洋溢的盛典
第一个画面: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里家家户户的 门都不约而同地翻开了。人们兴高采烈地 把屋里屋外清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都 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 日饭菜。
第二个画面: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人 威声中,瞪 着血红的双眼,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角。 经过几番惊险的搏击,得胜的公牛身披 红布,在主人的牵引下,绕场一周,骄 傲地接受着人们的欢呼和赞叹。
三个画面: 一、节日的准备工作 二、摔跤、斗牛活动 三、点燃火把奔跑、围着篝火狂欢
出屋门,绕屋三圈,然后奔向田野,奔 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里家家户户的门都不约而同地翻开了。 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方,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那种骄傲。 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了起 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方,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那种骄傲。 山寨的人们都集中到一起来了。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
摔跤场上也是人声鼎沸。各路摔跤 摔跤场上也是人声鼎沸。
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方,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那种骄傲。
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方,企盼着对手脊 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
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出屋门,绕屋三圈,然后奔向田野,奔 出屋门,绕屋三圈,然后奔向田野,奔
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 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
山寨的人们都集中到一起来了。 “火龙〞,在大地上穿行。
火把节:点燃狂欢激情—彝族火把节 课件(共15张PPT) 小学班会

彝族火把节
The Torch Festival
第二部分
2024.07.29
02 篝火燃起万丈豪情
火把节期间,大部分彝族聚 居地区各村寨,以干松木和 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 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 点燃,村寨一片通明;
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 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பைடு நூலகம் 松明子插于田间地头。青年 男女在寨中大火把周围弹唱、 跳舞,彻夜不息。
彝族火把节
The Torch Festival
2024.07.29
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骁勇尚武的民族精神
教师:XXXX
时间:2024
同时,火把节作为彝族人与各民族交流往来以及促进民族团结都有积极 作用。火把节已经成为独特民族魅力和彝族文化的展示窗口。
03 丰富美食彰显彝族风情
彝族人的火文化标志着古老的文明。 古时,彝族先祖高举火把向洪荒告别; 今天,彝族人高擎火把回归自然的神圣,谱写着一曲曲火文化的灿烂之歌! 火一样热情的民族,点燃火一样的激情,用炽热迎接新的时代,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彝族火把节
The Torch Festival
2024.07.29
01 火 把 节 习 俗
02 篝 火 燃 起 万 丈 豪 情
03 丰 富 美 食 彰 显 彝 族 风 情
彝族火把节
The Torch Festival
第一部分
2024.07.29
01 火 把 节 习 俗
第一天:祭火。村村寨寨都会备酒肉祭祖。夜幕降临时, 邻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 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 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 草、干柏柴、干树枝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
《火把节》教案(精选6篇)

《火把节》教案《火把节》教案(精选6篇)《火把节》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爱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5、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6、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⑴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⑵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全作探究,整体把握盲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词词卡片。
2、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预习。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火把节》教案2少数民族是幼儿需要了解的,而在了解过程中,他们往往又对民族服饰、头饰、手饰极感兴趣,抓住这一特点,我设计了此活动,让他们去做喜欢的事,从而丰富其联想性、活动幼儿手指灵活性。
火把节ppt课件小学音乐

05
火把节的未来发展
保护和传承火把节文化
保护传统习俗
重视火把节传统习俗的传承,确保年轻一代了解 和参与相关活动。
文化资料整理
收集、整理和出版关于火把节的文献资料,以保 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
火把节的历史发展
火把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人们点燃火把进行游行和祭祀活动,以庆 祝丰收和祈求平安。
随着历史的演变,火把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成为 人们庆祝丰收、祈求平安和祭祀祖先的重要时刻。
火把节的文化意义
火把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 文化内涵。
火把节ppt课件小学音乐
contents
目录
• 火把节的起源和历史 • 火把节的传统习俗 • 火把节的歌曲和舞蹈 • 火把节的教育意义 • 火把节的未来发展
01
火把节的起源和历史
火把节的起源
火把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当时的人们为了驱赶野兽和庆祝丰收 ,点燃火把进行游行和祭祀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火把节逐渐演变成 了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 ,成为人们庆祝丰收、祈求平安和祭 祀祖先的重要时刻。
社区参与
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火把节活动,提高对传统文化 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创新和发展火把节活动
活动形式创新
01
在保持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创新火把节活动形式,吸引更多人
参与。
科技应用
02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丰富火把节活
动的表现形式。
《火把节之歌》课件

火把节之歌
一、词语
崇拜 尊崇敬拜。(崇拜英雄) : 禁忌: 犯忌讳的话或行动,指医药上应避免某类事物。(禁忌油腻)
习俗 习惯,风俗 : 固定 不变动或不移动。 恰:好:正好,恰巧合适;恰当。
开阔 宽广。 : 天然:自然生成的,非人工造的。
硕大 高大,肥大,巨大。 出:场 演员等人物登台。 : 情韵 神韵,精神韵致。 :
缓:慢,不快。
展示 展现,显示。 :
身材 身体高矮和胖瘦。 :品行: 品性,行为。 长辈:辈份大的人。
一旦:表示某一天,有朝一日。
山冈 较低的山。 : 确切:准确,确实。
极度 程度极深的,极 : 点。 凤凰 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用来象 : 征祥瑞。
你还知道哪些 民俗节日?说说它们的 来历,风俗。
火把节有关知识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 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 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拉祜等 族也过这一节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 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 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 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 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2006年5月 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把节》想象画面,感受激情四溢的盛典
微课案例
【教材】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火把节》
【微课目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火把节是一个激情四溢的盛典。
【微课内容】
《火把节》这篇课文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彝家火把节的来历,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幻灯片1
课文第5—10自然段,主要描写火把节的盛况。
这一部分脉络清晰,按时间顺序写了一天的庆典活动。
通过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画面,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
幻灯片2第一个画面:
这里写的是清晨,“太阳还没爬上山头”,人们就打扫房子,穿上盛装,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幻灯片3、4、第二个画面:
这里写“日上三竿”,举行斗牛、摔跤活动的情景。
这是火把节举行的重要活动。
从“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摔跤场上也是人声鼎沸”,从人们企盼感受得胜时那种骄傲的心情,我们可以看出彝家人是如何在自己盛大的节日里,释放着自己的激情,我们可以感受到彝族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
幻灯片5、6、第三个画面:
火光照红了每个彝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
听,那悦耳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这里写“夜幕降临”,人们点燃火把奔向田野,燃起篝火歌舞狂欢。
夜晚狂欢是火把节的高潮,这部分重点描写了狂欢的场面。
人们点燃火把“绕屋三圈”,“奔向田野、山川”,据说这是在驱除害虫;然后是围着篝火唱歌、跳舞、嬉戏,“火光照红了每个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幻灯片7回忆三个画面:
小结:怎么样?你被火把节激情四溢的场面吸引了吗?那就再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继续体会它无穷无尽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