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总复习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七单元知识小结_教科版1

五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第七单元知识小结_教科版1

第七单元知识小结一、易读错的字剿.(ji ǎo)匪 扳.(b ān)机 匕.(b ǐ)首 喘.(chu ǎn)息 嗥.(h áo)叫 可憎.(z ēng) 胆怯.(qi â) 撇.(pi ē)下 湍.(tu ān)急 侵.(q īn)略 二、易写错的字垂:要注意最后一横要短。

臭:不要少写一点。

蔽: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畏:不要多写一撇。

序:里面是“予”,不是“矛”。

丧:不要多写一撇。

仰:右边不要写成“卯”。

三、重点词语假扮 隐蔽 喘息 证明 招架 扣留 显然趁机 侵袭 仰望 丧失 寂静 畜生垂头丧气 绞尽脑汁 筋疲力尽 井然有序四、多音字骨⎩⎨⎧gǔ(骨架)gū(骨碌) 畜⎩⎨⎧chù(家畜)xù(畜养)挨⎩⎨⎧āi(挨近)ái(挨饿) 磨⎩⎨⎧mó(磨灭)mò(磨盘) 五、形近字⎩⎨⎧扮bàn(装扮)份fân(股份) ⎩⎨⎧蔽bì(蒙蔽)弊bì(作弊)⎩⎨⎧喘chuǎn(喘气)端duān(端午) ⎩⎨⎧显xiǎn(显露)昙tán(昙花) ⎩⎨⎧侵qīn(入侵)浸jìn(浸透) ⎩⎨⎧寂jì(寂寞)寄jì(寄托)六、近义词惊奇—惊讶凶恶—凶狠 证明—证实 残暴—残酷保持—维持 恐怖—恐惧 试图—企图照顾—照料 理睬—理会 躲避—逃避心惊胆战—提心吊胆 七、反义词低沉—高昂 明白—糊涂 放弃—坚持危险—安全突然—逐渐继续—停止朦胧—清晰恍然大悟—百思不解八、词语搭配(低沉)的哀鸣 (紧张)的呼吸(凶狂)的示威 (异样)的感觉(寂静)的河谷 (恐怖)的嗥叫(惊恐)地嘶叫 (死死)地抓住(不顾一切)地划水九、词语归类形容人或动物瘦弱的词语:瘦骨嶙峋骨瘦如柴皮包骨头弱不禁风形容非常害怕的词语:丧魂落魄心惊胆战惶恐不安心惊肉跳形容突然发生的词语:突如其来出乎预料措手不及猝不及防十、句子积累1.比喻句:(1)当它发现了树背后的杨子荣,便来了一阵凶狂的示威,吼声震得全山回响,尾巴像条巨大的鞭子,打得地上雪粉乱飞。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五(上)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一、容易读错的字窠(kē) 怡(yí) 逸(yì) 桨(jiǎnɡ) 暇(xiá) 袅(niǎo) 嫉(jí) 妒(dù) 榆( yú)浣( huàn)畔(pàn)刃(rèn)逸(yì)袅(niǎo)桨(jiǎng)怡(yí)桩(zhuāng)暇(xi á)凛冽(lǐn liè)嫦娥(cháng é)嫉妒(jí dù)二.重点词语听写黎明红晕漆黑愈发闲逸和谐规律榕树大雁夜幕降临炭火火盆走廊闲逸未免陆续白茫茫规律榕树纠正不可计较木桩涨潮树梢静寂应接不暇心旷神怡比翼而飞应接不暇蒙蒙细雨三、形近字组词啼(啼叫)眠(冬眠)船(小船)榆(榆树)谛(真谛)泯(泯灭)舷(船舷)愉(愉快)桨(船桨)奖(奖励)榕(榕树)溶(溶解)纠(纠纷)叫(喊叫)桩(树桩)脏(肮脏)涨(涨价)张(张开)塔(铁塔)搭(搭档)梢(树梢)悄(悄悄)暇(无暇)瑕(瑕疵)眉(眉毛)肩(肩膀)漆(漆黑)膝(膝盖)四、多音字组词屏:bǐng屏住 píng屏幕累:léi累累硕果 lèi劳累 lěi积累数:shǔ数落 shù数字 shuò数见不鲜禁:jìn情不自禁 jīn禁止晕:yùn 红晕 yūn晕头转向着:zhuó着实 zháo着急 zhāo高着五、近义词满足——满意踪迹——痕迹嫉妒——妒忌争执——争吵兴趣——兴致纠正——更正逼近——靠近展示——展现照耀——照射光明——光亮热闹——喧闹兴奋——高兴无边无际——一望无垠六、反义词湿盈——亏争执——和解粗糙——光滑灿烂——暗淡天堂——地狱缓缓——急促静寂——喧闹热闹——冷清朦胧——清晰凛冽——暖和七、日积月累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梳理一、内容概览本单元的内容主要聚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经典故事,通过一系列的课文、古诗、习作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文章首先会概述本单元的主要课文及其主题,包括经典故事的介绍。

会概括本单元的古诗内容,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古诗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文章还将对本单元的习作部分进行概述,帮助学生理解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和目标。

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概览,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方向。

文章将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梳理和解析。

1. 简述本单元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七单元是五年级语文上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性。

本单元的内容涵盖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文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库,也提高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激发爱国情感和文化自豪感。

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

课文中的精彩描写、生动的叙述和富有哲理的思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和表达技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积累词汇和句型,还能学会如何运用语言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未来的学习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更重要的是,本单元的学习还涉及一些文学名著的节选,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阅读和学习,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学的独特魅力,增强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这种兴趣的培养将对学生未来的阅读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七单元的学习不仅关乎语文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关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文化底蕴的积淀。

2. 引出本文的目的,帮助学生对第七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复习。

本文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对第七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复习。

在五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程中,第七单元涵盖了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对之前学习内容的总结,也是为后续学习打基础的关键时刻。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梳理

第七单元知识梳理一、字音1.易读错的字榆.关(yú)那畔.行(pàn)聒.碎乡心(ɡuō) 凛冽..(lǐn liè)心旷.神怡(kuànɡ)应接不暇.(xiá)嫉.妒(jí)袅.袅(niǎo)瓷.盆(cí)2.多音字悄错误!更错误!晕错误!累错误!二、字形1.易写错的字榆:右边“人”下的短横不要漏掉。

黎:上部右边是“”,不要写成“勿”。

漆:右部下面是“氺”,不要写成“水”。

暇:是“日"字旁,不是“目”字旁。

2.形近字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三、词语1.好词集锦黎明红晕漆黑大雁夜幕降临炭火火盆走廊闲逸未免陆续榕树纠正涨潮树梢画眉萤火虫白茫茫心旷神怡不可计数应接不暇2.近义词黎明——清晨降临——来临纠正——改正留恋——依恋闲逸-—闲适应接不暇——目不暇接3.反义词黎明-—黄昏闲逸——忙碌粗糙——细腻错误-—正确片刻——长久和谐-—杂乱朦胧——清晰漆黑——明亮四、句子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静态描写)2.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动态描写)五、课文主题1.《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怡然自得)的心情;《枫桥夜泊》抒写了诗人(旅途的忧愁);《长相思》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四季之美》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描写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等不同时间的景致。

作者用细致的笔触描写出不同时间、不同景物的动态变化,营造了美的氛围。

3.《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不同景象,分别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榕树上群鸟活动)的情景,展现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4.《月迹》记叙了中秋夜几个孩童从屋里到院子、从院子到河边寻找月亮的过程,以儿童化的语言描绘了皎洁的月光和月光下的夜色,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童趣.六、背诵、默写1.背诵《古诗词三首》,默写《枫桥夜泊》。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

第七单元知识点一、认读词语榆y ú树sh ù 湖h ú畔p àn 三s ān 更ɡèn ɡ半b àn 夜y è 更ɡèn ɡ加ji ā 聒ɡu ō噪z ào 旷ku àn ɡ野y ě 怡y í然r án 心x īn 旷ku àn ɡ神sh én 怡y í 闲xi án 逸y ì 船chu án 桨ji ǎn ɡ 木m ù桩zhu ān ɡ 闲xi án 暇xi á 瓷c í器q ì 凛l ǐn 冽li è 嫦ch án ɡ娥é 嫉j í妒d ù 悄qi āo 无w ú声sh ēn ɡ息x ī二、重点词语外孙 停泊 发愁 寺庙 江畔 黎明 红晕 漆黑 萤火虫 翩翩飞舞 蒙蒙细雨 急急匆匆 成群结队 大雁 比翼而飞 夕阳西沉 夜幕降临 愈发 愈合 空旷 心旷神怡 怡人 炭火 火盆 走廊 安逸 闲逸 未免 免费 陆续 白茫茫 划桨 船桨 榕树 纠正 不可计数 照耀 耀眼 木桩 涨潮 有山有塔 高塔 树梢 应接不暇 画眉 眉毛 抛弃 面面相觑 大呼小叫 无边无际三多音字更ɡèn ɡ(更加) 悄qi āo (静悄悄) 累l èi (劳累) 累l éi (果实累累)更( ɡēn ɡ)(三更半夜) 悄qi ǎo (悄然而至) 累l ěi (积累)四形近字榆(榆树)畔(江畔)漆(漆黑)幕(夜幕)桨(船桨)桩(树桩)塔(灯塔)梢(树梢)暇(闲暇) 愉(愉快)胖(肥胖)膝(膝盖)暮(日暮)浆(豆浆)脏(脏乱)搭(搭配)稍(稍微)假(放假) 翩(翩翩起舞)犁(犁地)编(编写) 黎(黎明)五词语分类①描写四季景物的词语春光明媚 春暖花开 烈日炎炎 骄阳似火 秋高气爽 金秋送爽 白雪皑皑 冰天雪地②AABC 式词语:面面相觑类似的词语:息息相关 欣欣向荣 息息相通 心心相印 蒸蒸日上 恋恋不舍 昏昏欲睡 津津有味 ③“××不×”式词语:应接不暇类似的词语:坚持不懈 忍俊不禁 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 临危不惧六交流平台课文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好处①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知识梳理(复习课件)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知识梳理(复习课件)
3.与鸟有关的词语: 鸟语花香 小鸟依人 倦鸟知返 笨鸟先飞 鸟尽弓藏 莺歌燕舞
词类复习
八、词语归类
4. 形容数量多的词语: 不可计数 不计其数 不胜枚举 数以万计 多如牛毛 数不胜数
5.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 秋风萧瑟 秋风习习 秋高气爽 金风送爽 层林尽染 北雁南飞
八、词语归类
6.数量词语:
词类复习
眠( 睡眠 ) 抿( 抿嘴 ) 畔( 江畔 ) 衅( 挑衅 )
四、辨字组词
桩( 树桩 ) 脏( 肮脏 ) 疾( 疾病 ) 嫉( 妒嫉 )
词类复习
塔( 宝塔 ) 搭( 搭好 ) 倏( 倏忽 ) 悠( 悠闲 )
暇( 闲暇 ) 瑕( 无瑕 ) 菊( 菊花 ) 掬( 掬着 )
词类复习
五、多音字

gèng(更加) gēng(更夫)
句类复习
(4)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清早,天空阴沉沉的,黑色的乌云布满了天 空,像大山,像城墙,这些云还在慢慢地积累着, 越来越厚。
十二、课文回顾
课文要点
1.《山居秋暝》这首诗描绘了 山中秋日傍晚幽 静、明净而清新 的自然风景,表现出诗人对安静
十、背诵积累
积累必背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十、背诵积累
积累必背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十、背诵积累
积累必背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只 )船 一(支)乐曲 一(片)绿叶 一(条)小河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总结一、字词。

1. 会认的字。

- 本单元有一些容易读错的字,如“摄(shè)氏度”的“摄”,“驯(xùn)良”的“驯”等。

要准确掌握这些字的读音,通过多读多练加深记忆。

2. 会写的字。

- 重点字的书写,例如“鼠”字,笔画较多,要注意笔顺和笔画的分布,它是上下结构,上面部分要写紧凑。

“秀”字,下面的“乃”不要写成“及”。

3. 词语积累。

- 描写动物特点的词语:乖巧、驯良、玲珑、敏捷、警觉等。

这些词语可以准确地描绘出动物的外貌、习性等方面的特征。

- 表示数量多的词语:成群结队、不计其数等。

在描写动物群体的时候可以用到。

- 四字词语:寸草不生、日夜不停等。

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到句子中。

二、句子。

1. 说明方法相关句子。

- 本单元课文中有很多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

例如,“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里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松鼠和山鼠进行比较,突出松鼠的警觉。

-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这是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太阳比作大火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的特点。

2. 描写生动的句子。

-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这是描写松鼠外貌的句子,通过对松鼠的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和尾巴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松鼠的可爱形象。

三、课文内容。

- 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介绍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里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写出了太阳距离地球之远。

- 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它和动植物的生长、人类的生活、气象的变化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要点-新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要点-新版

单元复习要点一、复习课文1.《山居秋暝》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质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枫桥夜泊》通过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古寺、客船等所见,加上乌啼、夜半钟声等所闻,勾画了一幅凄清、幽静的秋江夜泊图,表达了作者愁闷的心情。

《长相思》描写了戍边的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全词于写景叙事之中,体现了浓烈的羁旅怀乡之情。

2.《四季之美》主要写了四季中“最好”的景象和赏景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及生活的热爱之情。

3.《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美丽景色,生动地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早晨群鸟活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月迹》通过描述山村儿童追月迹的故事,体现了中秋夜晚月亮的淡雅,赞美了孩子们追求美好生活理想的纯真无瑕的心灵,说明了童心创造力的高超,也告诉人们:人人都可以拥有美,美属于每一个人。

二、背诵、默写1.背诵《四季之美》。

2.默写:《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渔歌子》。

三、词语听写涨潮 静寂 未免 比翼而飞 陆续子孙 停泊 愁闷 寺院 榆树 湖畔 黎明 红晕 漆黑 夜幕 愈合 闲逸 船桨 规律 榕树 纠正 树桩 抛弃 心旷神怡 应接不暇四、形近字组词{泊(泊车)怕(害怕) {榆(榆树)偷(偷窥) {畔(湖畔)伴(陪伴){晕(光晕)荤(荤菜) {幕(帷幕)暮(暮色) {旷(旷野)矿(煤矿){怡(怡悦)恰(恰当) {骗(骗人)编(编制) {免(免去)兔(兔子)五、多音字组词更{ɡēn ɡ(更换)ɡèn ɡ(更加) 晕{y ùn (晕船)y ūn (晕头转向)涨{zℎǎn ɡ(暴涨)zℎàn ɡ(涨红) 累{l ěi(积累)l èi (劳累)六、近义词随意——随便 固然——当然嫉妒——妒忌 着实——确实闲逸——安闲 和谐——协调茂盛——茂密 陆续——连续留恋——眷恋 新鲜——新颖踪迹——痕迹 不可计数——数不胜数七、反义词新——旧晚——早归——去明亮——阴暗朦胧——清晰闲逸——忙碌凛冽——炎热茂盛——枯萎天堂——地狱静寂——喧闹不可计数——屈指可数八、四字词语翩翩飞舞成群结队比翼而飞心旷神怡不可计数应接不暇面面相觑无边无际蒙蒙细雨九、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鱼肚色)的天空 (微微)的红晕(红紫)的彩云(明亮)的月夜(漆黑)的暗夜(无数)的萤火虫(朦胧)的微光(凛冽)的清晨(暖和)的火盆(闲逸)的心情(寒冷)的冬晨(灿烂)的红霞(茂盛)的榕树(翠绿)的颜色(无数)的树根(粗粗)的桂树(累累)的骨朵儿 (痒痒)的感觉(平静)地移动(有规律)地划(明亮)地照耀(兴奋)地叫十、特殊词语AABB式:急急匆匆朦朦胧胧ABAB式:红紫红紫漆黑漆黑ABAC式:无边无际多才多艺十一、量词一(只)萤火虫一(堆)白灰一(只)鸟一(段)石子路一(只)船三(支)桨一(簇)树叶一(株)榕树一(片)绿叶一(声)鸟叫一(根)小枝一(个)故事一(个)镜子一(种)气息一(丝)嫉妒一(条)小河十二、精彩文句1.比喻句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知识点总复习第七组“勿忘国耻”单元知识点复习一、基础知识1、易写错的字:玲珑(拢)剔透(踢)侵入(浸)销毁(消)灰烬(尽)掩护(俺)坠落(堕)众星拱月(供)斩钉截铁(崭)2、易读错的字:估量(liáng)众星拱月(gǒng)剔透(tī)蓬莱(lái)瑶台(yáo)统统(tǒnɡ)侵入(qīn)日寇(kòu)葛振林(ɡě)棋盘陀(tuó)嗖(sōu)刹那(chà)骨髓(suǐ)眺望(tiào)脊梁(jǐ)3、形近字辨析:玲(玲珑)——铃(铃声)剔(挑剔)——踢(踢球)瑶(瑶族)——谣(歌谣)侵(侵略)——浸(浸泡)瑰(瑰丽)——魂(灵魂)斩(斩断)——折(曲折)绷(绷带)——棚(大棚)吼(吼叫)——孔(孔隙)4、难理解的词语:不可估量:“估量”是推算、计算的意思。

“不可估量”是说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众星拱月:圆明园的主园有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除三园外,还有许多小园。

“拱”,环绕。

“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描绘出了圆明园的总体格局。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西洋景观:“西洋”,泛指欧、美各国。

在长春园内,有一个景点叫“西洋楼”。

这是一座西式宫殿建筑,石柱的柱头柱身皆仿罗马式,庭院中的松柏灌木模拟欧洲几何图案修剪,围墙和道路铺装以及石雕陈设等也都是西洋式。

文中“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一句所说的“西洋景观”指的就是“西洋楼”。

这座西式宫殿建筑,占地面积达100多亩。

全神贯注:贯注,精神、精力集中。

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

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5、日积月累:(1)会写的词语:估量损失殿堂宏伟侵入销毁瑰宝灰烬进犯转移掩护任务崎岖尸体坠落雹子仇恨眺望豪迈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满腔怒火斩钉截铁(2)会读的词语:停泊港口真挚崇高敬意统治准许礼堂浓厚叩问旗帜旗杆脊梁刹那硝烟骨髓伤痕痛苦礼炮扎根悬崖绝壁(3)佳句积累: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圆明园的毁灭》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圆明园的毁灭》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的毁灭》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狼牙山五壮士》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狼牙山五壮士》(4)成语积累:同仇敌忾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前仆后继力挽狂澜中流砥柱大义凛然豪情壮志不屈不挠披荆斩棘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众志成城舍生取义任重道远再接再厉6、语文常识:(1)走近背景: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

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

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全园占地5 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

全园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

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

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

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

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

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天下胜景和名园精华。

在圆明园的鼎盛时期,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权力的统治中心。

从康熙到咸丰,6个皇帝每年总有三四个月在此居住,并处理政务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

当年的大宫门两旁,曾设置了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部门的办公处。

在西北面的一片废墟残迹中,仍能寻找到几组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

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举行盛大宴会的“九洲清宴”、供奉历代清帝影像和祭祀用的“安佑宫”和藏书楼“文源阁”等等。

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西南部。

狼牙山是晋察冀边区东大门,因其峰峦状似狼牙而得名,有5坨36峰,远远望去,群峰突兀连绵、壁若刀劈斧凿。

它不仅在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抗日根据地的武器装备库。

1941年9月25日,日军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

当时在这一地区隐蔽着我们的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

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

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了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决定将连队主力和干部群众转移到龙王庙,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

六班的5名战士,为掩护连队和群众转移,一边打,一边撤,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棋盘坨的悬崖绝壁。

他们与敌人激烈战斗,打退了敌人5次冲锋,打死敌人50多名。

当手榴弹、子弹打光后,他们宁死不屈,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

五壮士跳崖后,马宝玉、胡福才和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一棵横生的树挂住,身体负伤,没有牺牲。

他俩苏醒后,不顾剧痛坚持爬上山头,经群众帮助,又回到了连队。

著名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葛振林老人因病于2005年3月21日23时10分在湖南衡阳逝世,享年88岁。

(2)资料分类方法:主题分类法──每学期有8个专题,每个专题的相关资料归一类;项目分类法──“勿忘国耻”可分为“列强欺辱类”“中华儿女抗争类”“爱国名人名言类”等。

二、阅读理解1、重点段落:《圆明园的毁灭》:(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不量的损失。

“不可估量”一词说明圆明园的损失之大。

“是……也是……”一句,从祖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两个方面说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损失,表达了作者无比痛惜和愤怒的情感。

(2)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此句作者巧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圆明园比作月亮,把许多小园比作星星,形象直观的给我们描述了圆明园的总体布局。

(3)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此段具体描写了圆明园内风格各异的建筑,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本段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圆明园中不同景物呈现的不同特点。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一句透过“饱览、流连其间、境界”等词语,可以读出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

(4)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这是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描写圆明园毁灭经过中的一句话,其中“凡是、统统、任意”等词语充分地体现出英法联军侵略者的残暴、贪婪与野蛮。

《狼牙山五壮士》:(1)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一个“走”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和对人民深切的爱,表现出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

这里,没有写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

说明他们和班长的想法是一致的。

(2)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这一段话主要讲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的情景,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描写,把他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展现了出来。

本段中“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山坡上传来—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

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这种恨与爱,是五壮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力量之源,是党所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战士们的力量之源,也是敌后抗日根据地英雄儿女们的力量之源。

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2、表达方法:《圆明园的毁灭》:(1)首尾呼应: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