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腹部手术后肠黏连

合集下载

中西医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研究进展

中西医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研究进展

目前 认 为 腹 腔 粘连 的发 生 还 与 其 它 一 些 细 胞 因 子 参 与 有 关 , 论 何 种 原 因引 起 腹 膜受 损 , 可 引起 高浓 度 的 炎症 无 均 介 质 释 放 , T - 、I 1 I-¨ 。 体 外 实 验 表 明 这 些 炎 如 NF a I 、L 6 ] 『 2 症 介 质 均 能 独 自地 或协 同地 刺 激 间皮 细 胞 产 生 P - 。其 AI 1

症 状 2次 手 术 病 人 腹腔 内未 发 现 肠 粘 连 情况 。
定 的疗 效 。现将 有关 研 究 进 展 综 述 如 下 。
1 术 后 肠粘 连 的发 病 机 制
2 4 防 止纤 维 蛋 白沉 积 : 究 发 现 有 一 些 措 施 可 有 效 减 . 研 少 纤 维 蛋 白的 沉 积 , 非 甾 体 类 抗 炎 药 物 可 减 少 术 后 腹 膜 如 损 伤 引 起 的 炎 症 反应 , 由此 降低 纤 维 蛋 白 溶解 酶 原 激 活 剂 抑 制 因子 的 产 生 , 少 纤 溶 活 性 丧失 和纤 维 蛋 白沉 积 ; 曲 减 奥 肽 腹 腔 内灌 注 可 抑 制 T细 胞 对 组 织 损 伤 的 反应 , 少 局 部 减 类 胰 岛 素 生 长 因子 一 合 成 , 少 胶 原 的 产 生 , 止 胶 原 1的 减 防 纤 维 沉 积 形 成 粘 连 ; 自由 基清 除剂 可 抑 制 自由 基 的形 成 , 氧 降低 对 细 胞 膜 的 损 害 , 而 能 降 低 腹 腔 术 后 粘 连 的 发 生 率 从 和 程 度 ; 肽 酶 防 止 腹 部术 后早 期 局 部 纤 溶 活 性 的 降低 , 抑 从 而 减 少 术 后 早 期肠 粘 连 的发 生 ¨ 。 8 ] 2 6 促 进 纤 维 蛋 白溶 解 : 用 重 组组 织 纤 维 蛋 白溶解 酶原 . 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剖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剖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图分类 号 : 5 42 R 7.
粘连 性 肠 梗 阻 是 剖 腹 术 后 一 中静 滴 , 日2 ; 每 次 甲硝 唑 10ml 0 , 合周林频谱仪治疗 , 日2 , 每 次 同时
种 常见 的并 发症 ,我 院 自20 年4 静 滴 , 日1 ; 00 每 次 能量 合 剂 , 溶 性 予头 孢 呋辛 钠 和 甲硝 唑 常 规抗 感 脂
1 。上方加水5 0 , 0g 0 煎取2 0m , ml 0 l
痛 , 食呕 吐 、 闭 。 进 便 查体 : 腹胀 , 压 格 ” “ 和 肠结 ” ,医贯》 出 :关 格 【《 指 “
分2 次从 胃管内注入 ,每次注入后 痛 , 反跳痛不 明显 , 呜音 减弱 。 肠 腹 者 , 忽然 而来 , 乃暴 病也 ” “ ,关者 不 夹 管 12h — 。同 时腹 部用 周林 频 谱 部 X 线见 多个 阶梯 状 气 液平 面 , 提 得 出也 , 格者 不得入 也 ” 肠道气 机 。
4 典型病 例
若再行手术 , 则松解肠粘连时对肠
21 中 医疗 法 .
予 自拟逐瘀解 粘
患 者 ,女 ,8 ,08 月 曾 管 产生 新 的损伤 和刺 激 , 6 岁 20 年8 术后 再粘
因“ 急性 梗 阻性胆 管炎 ” 院 , 住 经手 连并 梗 阻 的可能 性会 更大 , 以保 所 肠 梗 阻 在 中医 学 中称 为 “ 关
汤, 药物组成 : 大黄1 , 0g川厚朴 1 , 5g
木 香 1 , 药 1 , 菔 子 1 , 术 治愈 ,0 9 月 1 0g乌 0g 莱 5g 2 0 年2 9日因腹胀 痛4 守治疗 应是首选之方 法 。
桃 仁l , 芍1 , 硝6g番泻 叶 天人 院。主要 临床 表现 :腹 胀 、 Og赤 0g芒 , 腹

腹部手术后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

腹部手术后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

例 , 肠癌 3 结 8例 , 套 叠 1 肠 2例 , 破 裂 3 脾 O例 , 粘 连 松 解 术 肠
3 5例 , 尾 手 术 3 阑 5例 。 12 方 法 . 本组患 者术后均 采用常规护 理方法 , 括禁食 、 包
13 观 察 项 目 观 察 其 显 性 粘 连 即 出 现 阳 性 症 状 、 征 及 x . 体

25 0 8・
现 代 中 西 医结 合 杂 志 M dr ora o t rt rd i a C i s n s r Mei n 00Jn 9 1) oenJunl fne a dTaio l hn eadWe en dc e 1 u ,1 (6 I g e tn e t i 2
好 的 开 塞 露 2 L插 入 肛 门 , 入 直 肠 后 保 留 5~1 n 0m 挤 0mi。
12 6 服 用 中药 ..
根 据 病 情 应 用 我 院 自制 肠 功 能 恢 复 汤 剂 。
组方 : 大 黄 8 、 壳 1 、 朴 1 、 楝 子 1 、 菔 子 l 生 枳 g 0g厚 0g川 2g莱 5 20 0 4年 1 O月一 2 0 0 9年 l 0月 , 院 普 外 科 我 g陈 皮 1 、 、 0g 元胡 1 、 公 英 1 、 2g蒲 0g 白术 l 、 麻 仁 1 、 0g火 2g党
线 表 现 。症 状 : 常 出现 游 走 性 腹 痛 、 经 腹胀 、 心 呕 吐 、 门停 恶 肛
补 液 、 置 胃肠 减 压 , 正 水 电 解 质 、 碱 失 衡 , 用 抗 生 素 加 放 纠 酸 应
止 排 便 排 气 。体 征 : 部 隆 起 , 见肠 型及 胃肠 蠕 动 波 、 痛 、 腹 可 压 听诊 高 度 鼓 音 , 鸣 音 亢 进 或 消 失 、 肠 x线 腹 透 有 多 个 液 平 面 。 将 出现 上 述 阳性 症 状 体 征 者 视 为 梗 阻 , 不 适 者 视 为无 显 性 无

1986年中医资料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粘连27例临床观察重点

1986年中医资料1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粘连27例临床观察重点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

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粘连27例临床观察湖北省阳新县中医医院陈景明笔者于1972~1984年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术后肠粘连2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27例中男18例,女9例。

小于19岁者2例,20~29岁4例,39~49岁16例,50~59岁4例,59岁以上1例。

病程1年2例,1~5年21例,6~10年3例,10年以上者1例。

经一次手术粘连者16例,二次手术8例,三次手术3例,肠梗阻(坏死型)7例,急性阑尾炎穿孔6例,胃穿孔11例,胆石症3例。

27例患者,术后均有慢性腹胀腹痛,咳嗽,伸腰时有牵扯痛等症状;剧烈发作时,腹部隆起或有明显的肠形,疼痛难忍,大汗淋漓,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呻吟不已。

每因剧烈活动,饮食不当,寒热不和或伤风感冒而诱发。

二、治疗方法:西药选用庆大霉素24万国际单位/日,5%葡萄糖盐水1000毫升/日静脉滴注,配以口服复方新诺明1克,每日2次。

中药选用加味乌药汤:乌药、缩砂、木香、香附、玄胡、甘草。

血瘀者加丹参、红花、桃仁、当归,气虚加黄芪、党参,痰湿加半夏、陈皮、苍术、厚朴。

并配合使用香附、玄胡注射掖,每日2次,每次各2毫升,混合肌注。

三、治疗结果:1.疗效标准:显效:腹部平坦,无包块,腹痛消失,从事一般劳动3个月而无反复;好转:腹痛及牵扯痛减轻,腹痛的间隔时间延长;无效:腹痛如前。

2.治疗结果:27例患者中,显效14 例,占51.9%;好转11例,占40.7%;无效2例,占7.5%。

总有效率92.5%。

四、讨论:手术后引起肠粘连,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类似中医学的“关格”、“肠结”等病症。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78例临床分析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78例临床分析

强肌 力 功能 锻 炼 , 病情 稳 定 后 尽 早 手 术 治疗 , 前 术 住院 37 , ~ d 平均 43 。 . d
1 资料与 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2 . 4例 患 者 中男 9例 ,女 l 5 例 , 龄 6 ~ 8 左侧 1 , 年 5 8 岁。 4例 右侧 1 0例。 Ea 标 按 vn 准分类 , 型 1 , I 例 Ⅱ型 3 , 例 砸型 7 , 例 Ⅳ型 1 例 。 3 1 术前 准 备 人 院后 给 予 患肢 皮 牵 引 或 股 骨髁 . 2 上 牵 引 , 极 治 疗 心肺 肾 等 内科 合 并 症 , 积 同时 嘱加
徽卫生职业技 堂瞳堂担
! 生 ! 鲞篁 床分析 8
章社民 储成牛 谢泽民 方锡 才 刘成栋
【 中图分类号 】 R 5 【 66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 17—04 02 4 02—2 6 185( 1) —03 0 2 0 【 摘 要 】 目的 :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 阻的防治措 施。方法 : 对某 医院 7 8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 阻患者的 临床资料
1 资 料 与方法
解 痉 、 感染 、 抗 维持 水 、 电解 质和 酸碱 平 衡及 营养 支 持治疗 。本组有 6 例病人经上. 非手术治疗后治 1 述 愈, 避免 了二 次手术 。但 在非手 术治疗过 程 中要严 密 观察 病人 全身 和局 部病 情变 化 , 时进 行 x光 、 定 B超 或 C T等 相关 重 复检 查 , 以便 判 断疗 效 , 旦 出现 或 一 怀 疑系绞 窄性肠梗 阻 , 应立 即手术治 疗 。
2 结 果 7 8例 中非 手术 治 疗治 愈 6 l例 , 亡 1 , 死 例 死亡
原 因系感染 中毒性 休克 。手术 治疗 l 6例 , 后 出现 术 切 口感 染 3例 、 口裂开 1 、 口脂 肪 液 化 1 , 切 例 切 例 均经 换药 治愈 。

中西医结合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

中西医结合预防腹部术后肠粘连
1 临床 资 料
连 率 4 %… 。现 代 医 学 综 合 认 为 肠 粘 连 形 成 的 原 因 主 要 是 1
机械损伤 、 织缺血 、 源性物质植入等因素致腹膜 、 管 、 组 外 肠 网
膜等腹内器官血运障碍 , 管 通透性增 加 , 织液 渗出增多 , 血 组
渗 出 物 中 纤 维 蛋 白原 和 纤 维 蛋 白沉 积 和 凝 固 纤 维 蛋 白原 释放
增加 , 量 纤 维 蛋 白沉 积 和 凝 固纤 维 蛋 白 溶 解 障 碍 导 致 粘 连 大
形 成 _ 。 中 医 认 为 本 病 为 瘀 血 停 滞 、 塞 气 机 、 液 输 布 失 4 J 阻 津 常 、 腑 运 化 不 畅 所 致 。而 粘 连 性 肠 梗 阻 形 成 后 , 手 术 治 疗 肠 非 仅 能 缓 解 症 状 , 有 粘 连 依 然 存 在 , 易 导 致 复 发 ; 开 腹 手 原 容 而 术 解 除梗 阻 同 时又 导 致 新 的 粘 连 形 成 , 次 出现 肠 梗 阻 。 因 再 而 早 期 阻 止 永 久 性 粘 连 形 成 是 预 防 术 后 粘 连 性 肠 梗 阻 的 关 键 。本 法 术 中尽 量 减 少 术 后 粘 连 形 成 的 各 种 不 利 因 素 , 少 减
1 2 预 防方 法 .
1 2 1 西 医预 防 ..
术 中严 格 无 菌 操 作 , 免 医 源 感 染 ; 腹 避 进
纤 维 蛋 白原 释 放 和 渗 出 , 后 充 分 发 挥 中 医 的 内病 外 治 原 理 , 术
前 常 规 冲 洗 手 套 , 少 滑 石 粉 进 入 腹 腔 ; 术 操 作 轻 柔 , 免 减 手 避 广泛损伤 ; 少肠管长 时间暴露 腹外 引起干燥 ; 腔内积 液 、 减 腹 积 血 、 苔 尽 量 冲洗 干 净 ; 密 止 血 , 少 术 后 渗 血 ; 日下 床 脓 严 减 早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肠粘连2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肠粘连26例

1g 桔梗 1g 柴胡 1g 穿山甲 1 g半夏 1g 甘草 6 。③湿热 0, 0, 0, 0, 0, g
内壅型 ( 腹痛拒按 , 胸闷不舒 , 大便秘结或溏 滞不爽 , 烦渴引饮 , 小便短赤 , 舌苔黄腻 , 脉濡数 )治拟泻热通腑。方用大 承气汤加 : 减: 大黄 1g 芒 硝 1g 厚朴 1 g 枳实 1 g 黄芩 1g 山栀 1g 0, 0, 0, 0, O, 0,
2 结 果
共 治疗 3 2 , ~3 d 平均 1. d 显效 2 例 ( 85 。 l 症状 、 体征消失 , 随 访 1 年无复发) 有效 3例 ( , 症状 、 体征明显 减轻 , 随访 1 年无复 发, 无效 2例 ( 症状 、 体征无减轻 , 至加重而转手术治疗) 总有 甚 , 效率 9 . 1 。 23%
中国中医急症 20 0 8年 1 2月第 l 7卷 第 1 2期 J T M. e. 0 8 V 11 , o 1 E C D e 2 0 , o. 7 N .2

1 6l ・ 7
日: 肝气热则胆泻” “ “ , 胆泻则发黄” 《 ; 金匮要略浅注》 : 肾脉 日 “
浮 , 阳 脉 紧 , 。 脾 寒 , 能 郁 而 成疸 , 归 膀 胱 之 不 化 气 , 趺 为 肾热 亦 又
溏, 舌苔 白腻 , 脉沉 紧)治拟温中散寒 , : 理气止痛。 方用 良附丸加 减 : 良姜 1g 干姜 3 , 高 0, g紫苏叶 1g 姜半 夏 1g 枳实 1 g郁金 0, 0, 0, 1 g香附 1g 陈皮 1 g乌药 1g ②气滞血瘀 型( 0, 0, 0, 0; 腹满腹痛有定
以膀胱主一身之 肌表 , 不化气则湿热无去路 , 而亦成疸 。 由此可 ”
知 , 论 内 因或 外 因所 致 湿 邪 , 于肝 失 疏 泄 、 失 健 运 、 失 宣 不 均 脾 肺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5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5例
JA G I OU N L O R D T O A H N S D C N IN X R A F T A I I N L C I E E ME I I E J
中西医结合治 疗粘连 性肠梗阻 3 5例
★ 戴 院华
徐 志 荣 ( 江西省 吉安 市 中医 院外科 占安 330 ) 4 00
情加 重者 , 出现 以下情况 应 作 为 手术 指 征 :1 腹 痛 ()
剧烈而持续性呕吐出现早且频繁 ;2 体温升高、 () 心 率增快 、 白细胞增高等全身中毒病状 , 甚至早期出现
休 克 ;3 有 明显 腹 膜 刺 激 征 或 腹 部 有 局 部 隆 起 或 () 触及 压痛 性 肿 块 ;4 呕 吐 物 、 () 胃肠 减 压 抽 出液 、 肛
12 临床表现 两组病人均有腹部手术史及不 同 . 程度 的 腹痛 、 胀 、 吐 , 气 、 便停 止 , 腹 呕 排 排 发病 时 间 在 2— 0 2 年不等 , 查体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压痛 、 反
跳痛 , 鸣音低 弱 或 可 闻及 气 过 水 声 , 部 x 线 可 肠 腹
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穿抽 出血性液体 ; 5 腹部 x () 线 检查 见孤 立 、 出胀 大 的肠袢 J 突 。
1 临床 资料
莪术 1 , 药 l , 附 1 , 0g乌 5g香 2g元胡 3 , 服子 1 0g莱 5 g 川楝 1 , , 0g厚朴 2 , 实 1 , 0g枳 0g 黄芪 3 , Og 生大 黄
1 ( 5g 后下) 芒硝 9g 冲服 ) , ( 。兼寒凝者加 肉桂 、 附 予 , 瘀者 加 桃 、 芍 。水 煎 二 次 , 次 取 液 6 0 血 赤 每 0
6%, 5 两组 比较 , 0 0 % 。 结 论 : 西 医 结合 治 疗 粘 连 性 肠 梗 阻 疗 效 佳 。 P< .5 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腹部手术后肠黏连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腹部手术后肠黏连
【概述】妇产科手术后出现大便不畅或大便不解,便秘数日,
下腹部胀痛拒按,呕吐,发热等症状,腹部听诊肠鸣音消失或高亢
J线透视下腹部有液平线,此为手术后肠曲黏连所致。

相当于中医
的“腹痛”和“便秘”。

【病因病理】手术所伤导致肠管气机阻滞,发生黏连j或因手
术后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劳累过度导致肠黏连或梗阻。

肠管黏连
之后,胃腑、肠道升降失司,而产生诸症。

【诊断要点】1.病史近期或远期内有下腹部手术史。

2.症状经常下腹部胀痛,有时阵发性绞痛,大便排出后腹痛减轻。

如出现便秘、腹胀、呕吐,下腹部胀痛拒按,甚至可见肠型。

腹部
听诊肠鸣音消失或高亢。

3.妇科检查妇科检查时盆腔内无明显肿瘤。

4.物理和实验室检查B超或X线摄片可提示为是肠黏连或肠梗阻,病程较长者应作血常规和电解质检查。

5.与肠穿孔、急性阑尾炎、卵巢肿瘤扭转、黄体破裂等鉴别。

【辩证分型】1.气滞妇科腹部手术后下腹部胀痛,食后腹部胀
痛痞满尤甚,肠呜便秘,忧郁寡欢,胸胁作痛。

苔薄腻,舌淡红,
脉弦。

2.血瘀妇科腹部手术后下腹部胀痛,痛甚于胀,痛有定处,大便秘结。

苔薄腻,舌质黯,脉涩或弦。

4.寒凝妇科腹部手术后下腹部冷痛且胀,得热稍舒,大便难,脘痞胀,呕痰涎。

苔白腻,舌质淡,脉弦紧。

【分型治疗】1.气滞治法:理气导滞通腑。

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

2.血瘀治法活血化瘀通腑。

方药桃红承气汤(验方)。

3.热结治法:清热导滞通腑。

方药:凉膈散加减。

4.寒凝治法:温中降浊通腑。

方药:吴萸承气汤(验方)。

吴茱萸9克姜半夏10克陈皮6克沉香末3克(冲)生大黄9克(后下)枳实12克芒硝6克(冲)小茴香6克加减:寒盛者,加附子9克(先煎)、厚朴12克、郁金10克;神疲倦怠,精神萎靡者,加党参
15克、苍术12克。

【中成药】1.番泻叶每次3~5克,泡茶频饮。

有通便泻下功能。

2.更衣丸3~6粒,顿服。

用于热积便秘。

3.枳实导滞丸每日3次,每次3克,吞服。

用于肠黏连者。

【简便方】1.青木香3~6克,泡茶,治肠黏连。

或用新鲜柑橘
皮10~20克,泡茶,术后常眼,可预防肠黏连。

2.木香12克、枳壳12克、路路通15克,水煎服。

用于术后大
便不畅,下腹胀气或胀痛者。

3.生大黄9克(后下)、芒硝9克(冲)、木香10克、枳壳12克,水煎,浓缩至100毫升,保留灌肠。

灌肠时动作宜轻,不可粗暴。

也可将上药肛门缓慢滴入,以疏通肠管,解除黏连。

【其它疗法】1.电针取穴:足三里、天枢。

针刺得气后接G一6805型电脉冲治疗仪,使用连续波,频率为150~180赫,电流强
度由小到大,以病人能接受为宜,每次持续治疗30分针,每日2~
3次,以病人排气为止。

2.耳针取穴:大肠、胃、交感、神门、三焦、腹、肝。

每次在上穴中选择3~5穴,常规消毒后,用毫外直刺,行强刺激,留针30~50分钟。

【注意事项】1.为了防止腹部手术后肠黏连和肠梗阻的发生,在术后3~4天内必须促使病人排气,术后12~24小时即服术后排气汤:生大黄9克(后下)、芒硝6克(冲)、枳壳15克、败酱草30克、延胡索15克、炙甘草3克,煎100毫升,少量频服。

有排气止痛、预防感染的作用。

2.手术时尽量保护肠曲,减少对肠曲的刺激,手术中各残端组织尽量包埋,避免毛糙。

4.如出现梗阻不能缓解,应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