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资料
合集下载
第2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返回本节
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算
输 入 设 备 备 设 出
输
1.1 计算机硬件
2. 2. 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常用外围设备两大部分 组成。 组成。 主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储器 和内存储器(ROM,RAM)组 主机由中央处理器 和内存储器 组 用来执行程序、处理数据, 成,用来执行程序、处理数据,主机芯片都安装在一 块电路板上,这块电路板称为主机板(主板)。 )。为了 块电路板上,这块电路板称为主机板(主板)。为了 与外围设备连接, 与外围设备连,在主机板上还安装有若干个接口插 槽,可以在这些插槽上插入不同外围设备连接的接口 用来连接不同的外部设备。 卡,用来连接不同的外部设备。 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信息通过两种接口传输。 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信息通过两种接口传输。一种是 串行接口,如鼠标;一种是并行接口,如打印机。 串行接口,如鼠标;一种是并行接口,如打印机。
常用的总线结构有: 常用的总线结构有: (1)ISA总线 ) 总线 (2)MCA总线 ) 总线 (3)EISA总线 ) 总线 (4)VESA总线 ) 总线 (5)PCI总线 ) 总线
2. 2. 2
微型计算机的常见外设
微型计算机常用外围设备有显示器、键盘、 微型计算机常用外围设备有显示器 、 键盘 、 鼠标器 及外存储器。外存中常用的有硬磁盘(硬盘) 及外存储器 。 外存中常用的有硬磁盘 ( 硬盘 ) 、 软 磁盘(软盘)和光盘。 磁盘 ( 软盘 ) 和光盘 。 如果需要还可以根据用户的 要求配置打印机、绘图仪、投影仪; 要求配置打印机 、 绘图仪 、 投影仪 ; 同时为了联网 还可以配置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 ,还可以配置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 微机用键盘按照按键个数多少可分为84键 微机用键盘按照按键个数多少可分为 键、101键、 键 104键等几种,目前广泛使用的是 键等几种, 键等几种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101键、104键标准 键 键标准 键盘。这两种键盘一般可分为四个区域: 键盘 。 这两种键盘一般可分为四个区域 : 主键盘区 功能键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数字键区) 、功能键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数字键区)。
2.2 计算机硬件系统
算
输 入 设 备 备 设 出
输
1.1 计算机硬件
2. 2. 1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主机和常用外围设备两大部分 组成。 组成。 主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储器 和内存储器(ROM,RAM)组 主机由中央处理器 和内存储器 组 用来执行程序、处理数据, 成,用来执行程序、处理数据,主机芯片都安装在一 块电路板上,这块电路板称为主机板(主板)。 )。为了 块电路板上,这块电路板称为主机板(主板)。为了 与外围设备连接, 与外围设备连,在主机板上还安装有若干个接口插 槽,可以在这些插槽上插入不同外围设备连接的接口 用来连接不同的外部设备。 卡,用来连接不同的外部设备。 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信息通过两种接口传输。 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信息通过两种接口传输。一种是 串行接口,如鼠标;一种是并行接口,如打印机。 串行接口,如鼠标;一种是并行接口,如打印机。
常用的总线结构有: 常用的总线结构有: (1)ISA总线 ) 总线 (2)MCA总线 ) 总线 (3)EISA总线 ) 总线 (4)VESA总线 ) 总线 (5)PCI总线 ) 总线
2. 2. 2
微型计算机的常见外设
微型计算机常用外围设备有显示器、键盘、 微型计算机常用外围设备有显示器 、 键盘 、 鼠标器 及外存储器。外存中常用的有硬磁盘(硬盘) 及外存储器 。 外存中常用的有硬磁盘 ( 硬盘 ) 、 软 磁盘(软盘)和光盘。 磁盘 ( 软盘 ) 和光盘 。 如果需要还可以根据用户的 要求配置打印机、绘图仪、投影仪; 要求配置打印机 、 绘图仪 、 投影仪 ; 同时为了联网 还可以配置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 ,还可以配置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 微机用键盘按照按键个数多少可分为84键 微机用键盘按照按键个数多少可分为 键、101键、 键 104键等几种,目前广泛使用的是 键等几种, 键等几种 目前广泛使用的是101键、104键标准 键 键标准 键盘。这两种键盘一般可分为四个区域: 键盘 。 这两种键盘一般可分为四个区域 : 主键盘区 功能键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数字键区) 、功能键区、编辑键区、小键盘区(数字键区)。
第二章 计算机硬件知识

• 算术逻辑运算指令 • 数据传送指令 • 程序控制指令 • 输入/输出指令 • 其他类型的指令 注意:不要把指令系统当作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它属于计算机硬件的范畴。
28
计算机工作原理
原始数据 取数
I/O设备
结果
内存储器
存数
指令
运算器
存取命令
输入/输出命令
控制器
运算命令
29
微机主板示例
软驱 时钟 硬盘 光驱
15
软盘
软盘是一块涂有磁性材料的塑料圆片 磁道——圆片上的同心圆,信息就记录在磁道上 每个磁道又分为若干个扇区,1个扇区=512个字节
容量=面数×磁道数×扇区数×扇区字节数
16
硬盘存储器 由若干同样大小涂有磁性材料的铝合金圆盘片环 绕一个共同的轴心组成,两个盘片之间仅留出安 装磁头的距离,硬盘片的每个面上有若干个磁道, 每个磁道分成若干扇区,每个扇区存储512字节, 每一硬盘片存储面的同一磁道,形成一个圆柱面, 称为柱面。硬盘容量为: 容量=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扇区字节数 硬盘有容量大、存取速度快、可靠性高、每兆字 节成本低等优点,但也有怕震动等缺点。
18
位、字节、字及字长
位 字节(8位) ……
数 据 存 储 的 组 织 形 式
字,字长
注意: 字长是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19
存储位
存储单元
0000H
(字节)
0001H
0002H
存储体
存储单元地址
FFFFH
存储体结构图
20
存储系统的组织结构
CPU 快
存 取 速 度
常用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器 、扫描仪 常用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28
计算机工作原理
原始数据 取数
I/O设备
结果
内存储器
存数
指令
运算器
存取命令
输入/输出命令
控制器
运算命令
29
微机主板示例
软驱 时钟 硬盘 光驱
15
软盘
软盘是一块涂有磁性材料的塑料圆片 磁道——圆片上的同心圆,信息就记录在磁道上 每个磁道又分为若干个扇区,1个扇区=512个字节
容量=面数×磁道数×扇区数×扇区字节数
16
硬盘存储器 由若干同样大小涂有磁性材料的铝合金圆盘片环 绕一个共同的轴心组成,两个盘片之间仅留出安 装磁头的距离,硬盘片的每个面上有若干个磁道, 每个磁道分成若干扇区,每个扇区存储512字节, 每一硬盘片存储面的同一磁道,形成一个圆柱面, 称为柱面。硬盘容量为: 容量=磁头数柱面数扇区数扇区字节数 硬盘有容量大、存取速度快、可靠性高、每兆字 节成本低等优点,但也有怕震动等缺点。
18
位、字节、字及字长
位 字节(8位) ……
数 据 存 储 的 组 织 形 式
字,字长
注意: 字长是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19
存储位
存储单元
0000H
(字节)
0001H
0002H
存储体
存储单元地址
FFFFH
存储体结构图
20
存储系统的组织结构
CPU 快
存 取 速 度
常用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器 、扫描仪 常用输出设备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第二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逻辑电路和逻辑代数。 2. 掌握微机中基本部件的符号及性能。 3.掌握总线的基本概念、作用及使用。 4.掌握控制字的概念及用法。 5. 掌握依照控制字读写存储器的过程。 6.掌握微机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7.掌握微机的外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1. 掌握微机中基本部件的符号及性能。 2.掌握总线的基本概念、作用及使用。 3.掌握控制字的概念及用法。 4. 掌握依照控制字读写存储器的过程。 5.掌握微机的外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1.总线的基本概念、作用及使用 2.掌握控制字的概念及用法。 3.掌握依照控制字读写存储器的过程。
1.功能强 2.可靠性强 3.价格低 4.适应性强
5.周期短、见效快
6.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
7.维护方便
四、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衡量一台微机性能的优劣,主要由它的 系统结构、硬件组成、系统总线、外部设 备以及软件配置等因素来决定。具体体现 在以下几个主要技术指标上。 1.字长 微机的字长是指微处理器内部一次可以 并行处理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它与微处理 器内部寄存器以及CPU内部数据总线宽度 一致,字长越长,所表示的数据精度就越 高。
(2)第二个控制字是: CpEpLmEr =0001 即Er=1,令ROM放出数据。 也就是说,当Er为高电平,R0中的8位 数据就被送到W总线上去。这样的动作 不需等待 时钟脉冲的同步讯号。 (3)第三个控制字是: CpEpLmEr=1000 即Cp=1,这是命令PC加1,所以PC=0001 这是在取数周期完了时,要求PC进一步 ,以便为下一条指令准备条件。
六、存储器的符号
1.只读存储器(ROM) 只存储固定程序的存储器,一旦写入 后,一般不能改变。即不能再写入新的 字节,而只能从中“读”出其所存储的内 容。 (1)通用的写法是m×nROM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逻辑电路和逻辑代数。 2. 掌握微机中基本部件的符号及性能。 3.掌握总线的基本概念、作用及使用。 4.掌握控制字的概念及用法。 5. 掌握依照控制字读写存储器的过程。 6.掌握微机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7.掌握微机的外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1. 掌握微机中基本部件的符号及性能。 2.掌握总线的基本概念、作用及使用。 3.掌握控制字的概念及用法。 4. 掌握依照控制字读写存储器的过程。 5.掌握微机的外部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1.总线的基本概念、作用及使用 2.掌握控制字的概念及用法。 3.掌握依照控制字读写存储器的过程。
1.功能强 2.可靠性强 3.价格低 4.适应性强
5.周期短、见效快
6.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
7.维护方便
四、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衡量一台微机性能的优劣,主要由它的 系统结构、硬件组成、系统总线、外部设 备以及软件配置等因素来决定。具体体现 在以下几个主要技术指标上。 1.字长 微机的字长是指微处理器内部一次可以 并行处理二进制代码的位数。它与微处理 器内部寄存器以及CPU内部数据总线宽度 一致,字长越长,所表示的数据精度就越 高。
(2)第二个控制字是: CpEpLmEr =0001 即Er=1,令ROM放出数据。 也就是说,当Er为高电平,R0中的8位 数据就被送到W总线上去。这样的动作 不需等待 时钟脉冲的同步讯号。 (3)第三个控制字是: CpEpLmEr=1000 即Cp=1,这是命令PC加1,所以PC=0001 这是在取数周期完了时,要求PC进一步 ,以便为下一条指令准备条件。
六、存储器的符号
1.只读存储器(ROM) 只存储固定程序的存储器,一旦写入 后,一般不能改变。即不能再写入新的 字节,而只能从中“读”出其所存储的内 容。 (1)通用的写法是m×nROM
第2章微型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资料

键盘 鼠标 扫描仪 摄象机 数字化仪
键盘
鼠标
其他输入设备
输 入 设 备
扫描仪 摄象机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
将计算机处理和计算后所得 的结果以一种人们便于识别 的形式记录、显示或打印出 来的设备
常输见出输设出备? 设备?
显示器 打印机 音箱
显示器
打印机
1.3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软件是微机的灵魂。
存储容量 内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 以KB、MB、GB为单位
存取周期 存储器两次连续、独立的操作之间所需 的最短时间,以ns为单位
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用来长期保存数据、信息; 一般包括存储介质和驱动器。
外存储器有那些种类?
外存器种类
外存储器
软盘存储器 硬盘存储器 光盘存储器 U盘存储器
采用磁性介质进行光 存储的技术 可擦写
光盘存储器分类
光盘存储器
只读型光盘CD-ROM 一次写入型光盘CD-R 可重写刻录型光盘CD-RW
U盘存储器
U盘存储器 USB移动Flash盘,俗称优盘,e盘。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 向计算机输入信息 的设备,是人与计 算机对话的重要工具
常输见入输设入备? 设备?
硬盘存储器
硬盘存储器构造
盘片
读/写磁头
数据线接口
电源接口
硬盘的存储容量
存存储储容容量量= ?
磁道
柱面
磁头数×柱面数×
扇区
每扇区字节数×扇
区数。
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
转速 目前硬盘主轴电机的转速为5400r/min 到7200r/min
硬盘的主要性能指标
平均访问时间 磁头从开始到达目标磁道的时间, 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为8ms到 12ms。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工作频率。它是由主板上晶体震荡电路为CPU提供的 基准时钟频率,也就是主板的工作频率。 (4)CPU倍频系数
CPU主频、外频和倍频系数关系如下: CPU主频 = CPU外频 × 倍频系数 (5)前端总线频率。前端总线(FSB:Front Side Bus) 指主板芯片组中的北桥芯片与CPU之间传输数据的通 道,因此也可以称为是CPU的外部总线。
图 2-5 80486
图 2 -6 P en tiu m P ro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2 中央处理器CPU
2.2.1 CPU主要指标、技术和发展 3、CPU的发展
几种CPU的外观图如下所示。
图 2 -7 C elero n
图 2 -8 P en tiu m 4
图 2 -9 Itan iu m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输出设备
机 外存储器
系
统
操作系统
的
语言处理系统
系统软件
组
系统服务程序
成
软件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文字处理软件
应用软件
表格处理软件 辅助设计软件
返回本章目录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实时控制软件
2.2 中央处理器CPU
2.2.1 CPU主要指标、技术和发展 1、CPU主要性能指标 (1)CPU字长:CPU的字长(位数)通常是指
2.1 概述
2.1.2 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监控程序 操作系统 编辑程序 解释程序 编译程序 诊断程序
软件 程序设计语言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应 用 软 件 :如 软 件 包 、数 据 库 等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主机
中央处理器
运算器 控制器
内存储器
CPU主频、外频和倍频系数关系如下: CPU主频 = CPU外频 × 倍频系数 (5)前端总线频率。前端总线(FSB:Front Side Bus) 指主板芯片组中的北桥芯片与CPU之间传输数据的通 道,因此也可以称为是CPU的外部总线。
图 2-5 80486
图 2 -6 P en tiu m P ro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2 中央处理器CPU
2.2.1 CPU主要指标、技术和发展 3、CPU的发展
几种CPU的外观图如下所示。
图 2 -7 C elero n
图 2 -8 P en tiu m 4
图 2 -9 Itan iu m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输出设备
机 外存储器
系
统
操作系统
的
语言处理系统
系统软件
组
系统服务程序
成
软件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文字处理软件
应用软件
表格处理软件 辅助设计软件
返回本章目录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实时控制软件
2.2 中央处理器CPU
2.2.1 CPU主要指标、技术和发展 1、CPU主要性能指标 (1)CPU字长:CPU的字长(位数)通常是指
2.1 概述
2.1.2 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
监控程序 操作系统 编辑程序 解释程序 编译程序 诊断程序
软件 程序设计语言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应 用 软 件 :如 软 件 包 、数 据 库 等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主机
中央处理器
运算器 控制器
内存储器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

16
外存:永久性存储器 外存:永久性存储器
存储器与存储系统
Copyright© 2008 renxin All rights reserved
存储器是一种具有保存和存取信息(程序、数据) 存储器是一种具有保存和存取信息(程序、数据) 是一种具有保存和存取信息 的设备/器件,是计算机系统不可或缺的资源。 的设备/器件,是计算机系统不可或缺的资源。 现代微型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结构: 现代微型计算机的存储系统结构: 高速缓存--主存 外存 主存-高速缓存--主存--外存 为什么采用这种结构? 为什么采用这种结构? 指令执行速度依赖于内存读写速度 高速CPU需配置高速内存 高速CPU需配置高速内存 大软件需配置大容量内存 高速度 大容量 17
13
Copyright© 2008 renxin All rights reserved
问:内存与外存是一回事吗?
• 能被计算机系统总线直接相连控制的存储器称为内存; 能被计算机系统总线直接相连控制的存储器称为内存; • 通过I/O接口才能被 接口才能被CPU控制的存储器称为外存。 控制的存储器称为外存。 通过 接口才能被 控制的存储器称为外存
第2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
硬件和软件系统
Copyright© 2008 renxin All rights reserved
软件 程序及其配套的 数据、文档等
软件
计算机 系统
硬件 “看得见、摸得着 ”的物理载体
硬件
2
Copyright© 2008 renxin All rights reserved
7
Copyright© 2008 renxin All rights reserved
问:主机包含哪些部件? CPU又是什么意思? 又是什么意思? 主机包含哪些部件? CPU又是什么意思 答:
第2章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5.6 ISA总线的定义与应用
2. ISA总线的信号线定义 ——98芯插槽,包括地址线、数据线、控制线、时钟和电源线 (1)地址线:SA019和LA1723 (2)数据线:SD015 (3)控制线:AEN、BALE、 IOR 和 IOW、 SMEMR和 SMEMW
MEMR 和 MEMW、 MEM CS16 和 I/O CS16 、SBHE
2.1.2 微机系统的软件配置
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用户应用程序
.3 微机系统中的信息流与信息链
1. 微机系统中信息流与信息链的构成 信息流:存储器中的数据、程序代码;接口寄存器中的I/O数据、 状态、I/O命令 信息链:信息流在系统中流动的路径; 包括物理(硬件)环节和逻辑(软件)环节 2. 微机系统中信息流与信息链 ——早期微机系统/现代微机系统中的信息链 3. 研究信息流与信息链的意义 ——通过信息流从整体上认识微机体系结构和组成微机系统的各 部件之间的关系
2.5.7 现代微机总线技术的新特点
3. 总线桥 (1) 总线桥 ——总线转换器和控制器,是两种不同总线间的总线接口 内部包含兼容协议及总线信号和数据缓冲电路;把一条总线映 射到另一条总线上 北桥:连接CPU总线和PCI总线的桥 南桥:连接PCI总线和本地总线(如ISA)的桥 (2) PCI总线芯片组 ——实现总线桥功能的一组大规模集成专用电路 保持主板结构不变前提下,改变这些芯片组的设计,即可适应 不同微处理器的要求 4. 多级总线结构中接口与总线的连接
2.4 I/O设备与I/O设备接口
2.4.1 I/O设备及其接口的作用
1. I/O设备的作用 2. I/O设备接口的作用——连接与转换
2.4.2 I/O设备的类型及设备的逻辑概念
第2章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应用

2. 微型计算机分类
按主机、I/0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部件所在位置 划分为:
① 单片机:组成部件集成在一个超大规模芯片 上,用于控制仪器仪表等。、
② 单板机:各组成部件装配在一块电路板上, 常用于实验控制。
③ 多板机:各组成部件装配在多块电路板上, 如台式微型计算机、便携式PC机。
2.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配件
2.4.2 CMOS
“小随机存储器”,靠电池供电。用于保存系统当 前配置,如系统日期和时间、硬盘格式和容量、内存 容量等。这些信息既是系统启动时必读信息,也是更 新硬件时要修改的信息。
2.4.3 高速缓存Cache
为了解决CPU与内存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引 入高速缓存技术。高速缓存介于内存和CPU之间,是高 速存取信息的芯片。它存取速度比内存快,但容量不 大,主要用于存放当前使用最多的程序段和数据块, 并以接近CPU的速度向CPU提供程序指令和数据。
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扩展槽:专门用于图形显示 卡,是在PCI总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针对图形显示方面 进行了优化。AGP插槽通常是棕色,随着显卡速度的提高, AGP接口已经不能满足显卡传输数据速度的要求,目前AGP 显卡已经逐渐被PCI Express接口显卡所取代。
2.4 微型机系统存储器
内存是微机重要配置之一,内存容量及性能是影响微机性 能的重要因素。在Pentium Ⅲ系列微型计算机中,内存条以使 用168 Pin 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型为主,目前在 Pentium 4系列微型计算机中,多数采用DDR内存条。
图2.3.1 微型计算机内存储器(条)
为方便识别主板上的各种接口,PC99技术规格规 范了主板设计要求,提出主板各接口必须采用颜色识 别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指令执行过程示例:
起始地址 地址 自动加1 ⑨ 指令寄 存器 程序计数器PC 0100H 操作码 地址码 07H 0270H ① …… 内容 …… 程 序 区
0100H 070270H ② ⑤ …… …… 0270H 数据
0101H
③
控制器 译码器 ④ 操作控制线路 ⑦ 累加器 算术、逻辑运算 ⑧
11
2.2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计算机通过执行程序来完成各种复杂的计算或处理。 程序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由编程人员编写。 指令是计算机能够识别并执行的用于完成一定功能的 命令。
12
2.2.1 指令和指令系统
1.指令 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的二进制代码,每条指令完成 某种操作。 2.指令的组成 操作数 操作码 操作码 要完成的操作类型或性质,如取数、加法、减法等 操作码的位数决定了指令的条数 操作数 操作的内容或所在的地址 操作数多数情况下是数据所在的地址,称为地址码。 3.指令系统: 一台计算机的所能识别的指令的集合。
对内存的读写操作由控制器控制
6
2. 控制器 功能:控制计算机各部件有条不紊地工作,按以下步骤 进行: (1)从存储器取出指令 (2)分析指令 (3)向其他部件发出控制信号 主要部件: 指令寄存器 指令译码器 时序电路和控制电路 运算器和控制器一起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系统软件
软件
应用软件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外 存:软、硬盘、光盘、闪存 网络设备:网卡、调制解调器等 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 语言处理程序:C、Pascal、VB等 实用程序:诊断程序、排错程序等 通用:办公软件包、数据库管理系统 专用: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第2章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2.1 计算机系统概述
2.2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2.3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1
2.1 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软件
硬件
软件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2
2.1.1 计算机系统构成
CPU 主机
内存 运算器 寄存器 控制器
硬件
计 算 机 系 统 外部设备
随机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ROM)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数据
10000000
9
4. 输入设备 功能: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转变为 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形式(二进制代码),存放到内存中。 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输出设备 功能:将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所能接受的 方式。 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响等。
运算器
控制器
数据流
控制流
5
1. 运算器 功能: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算术运算:加、减、乘、除等 逻辑运算:与、或、非、比较大小等 复杂运算都要转换为以上基本运算后一步一步地实现 包括:ALU(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寄存器。
数据来自内存,运算结果又送回内存
16
数 据 区 ⑥
运算器
2. 程序执行过程
程序:由一系列指令构成,完成特定的功能。 CPU不断的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这就是程序的执行 过程。
17
2.3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与大中小型计算机的区别:采用大规模和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微型计算机的CPU称为微处理器(MPU,Micro
3
2.1.2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关系
人
用户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 语言处理系统 操作系统 硬件系统
操作系统
裸机
4
2.1.3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冯.诺依曼结构的主要特点: 计算机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输 入 设 备 存储器 外存储器 输 出 设 备
内存储器 处理器
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 程序与数据一样存放在存 储器中,需要按地址访问。 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表 示。
7
3. 存储器
功能:存放程序和数据 组成:由一些记忆单元组成,每个记忆单元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 存储器读操作:从存储器中取出信息 存储器写操作:把信息保存到存储器中 类型: (1)内存储器(内存、主存):通常是半导体存储器 信息交流中心,与各个部件打交道 造价相对较高,容量受限制 不能长期保存数据(RAM) 内存的存取速度直接影响计算机的速度 (2)外存储器(辅存):磁盘、磁带、光盘等 主要用来长期保存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容量较大 通常只和内存打交道,存取速度相对内存慢
13
4.指令的种类 数据传送指令 数据处理指令 程序控制指令 输入输出指令 其它指令 内存 CPU
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
主机
I/O设备
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管理等
14
2.2.2 程序的执行过程
1. 指令的执行过程
分以下4个步骤: (1) 取指令:按照程序计数器中的地址,从内存储器中取出指 令,并送往指令寄存器。 (2)分析指令:对指令寄存器中存放的指令进行分析,由译码器 对操作码进行译码,将指令的操作码转换成相应的控制电位 信号;由地址码确定操作数地址。 (3)执行指令:由操作控制线路发出完成该操作所需要的一系列 控制信息,去完成该指令所要求的操作。 (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程序计数器加1 或将转移地址码送入程 序计数器,然后回到(1)。
8
内存储器的访问过程
例:向[0001]单元写数据
地址
地址0001
存储单元 11101101 10000000 11001101 11101101 11101001 11101101 10001101 10001101 11101101
控制:写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Processing Unit)
18
2.3.1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CPU指标:CPU字长、时钟频率。
运算速度:通常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
内存容量:内存储器存储数据的能力。
19
目前流行的微机基本组成:主机;外设(显示器;键盘)
主机:台式机的主机安装在主机箱内,主机箱包括:
主板(又称:主机板;母板)
指令执行过程示例:
起始地址 地址 自动加1 ⑨ 指令寄 存器 程序计数器PC 0100H 操作码 地址码 07H 0270H ① …… 内容 …… 程 序 区
0100H 070270H ② ⑤ …… …… 0270H 数据
0101H
③
控制器 译码器 ④ 操作控制线路 ⑦ 累加器 算术、逻辑运算 ⑧
11
2.2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计算机通过执行程序来完成各种复杂的计算或处理。 程序由一系列指令组成,由编程人员编写。 指令是计算机能够识别并执行的用于完成一定功能的 命令。
12
2.2.1 指令和指令系统
1.指令 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的二进制代码,每条指令完成 某种操作。 2.指令的组成 操作数 操作码 操作码 要完成的操作类型或性质,如取数、加法、减法等 操作码的位数决定了指令的条数 操作数 操作的内容或所在的地址 操作数多数情况下是数据所在的地址,称为地址码。 3.指令系统: 一台计算机的所能识别的指令的集合。
对内存的读写操作由控制器控制
6
2. 控制器 功能:控制计算机各部件有条不紊地工作,按以下步骤 进行: (1)从存储器取出指令 (2)分析指令 (3)向其他部件发出控制信号 主要部件: 指令寄存器 指令译码器 时序电路和控制电路 运算器和控制器一起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系统软件
软件
应用软件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外 存:软、硬盘、光盘、闪存 网络设备:网卡、调制解调器等 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 语言处理程序:C、Pascal、VB等 实用程序:诊断程序、排错程序等 通用:办公软件包、数据库管理系统 专用: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第2章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2.1 计算机系统概述
2.2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2.3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1
2.1 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系统分为:硬件+软件
硬件
软件
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2
2.1.1 计算机系统构成
CPU 主机
内存 运算器 寄存器 控制器
硬件
计 算 机 系 统 外部设备
随机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ROM)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数据
10000000
9
4. 输入设备 功能: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转变为 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形式(二进制代码),存放到内存中。 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输出设备 功能:将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所能接受的 方式。 常用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响等。
运算器
控制器
数据流
控制流
5
1. 运算器 功能: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算术运算:加、减、乘、除等 逻辑运算:与、或、非、比较大小等 复杂运算都要转换为以上基本运算后一步一步地实现 包括:ALU(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寄存器。
数据来自内存,运算结果又送回内存
16
数 据 区 ⑥
运算器
2. 程序执行过程
程序:由一系列指令构成,完成特定的功能。 CPU不断的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这就是程序的执行 过程。
17
2.3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
微型计算机与大中小型计算机的区别:采用大规模和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
微型计算机的CPU称为微处理器(MPU,Micro
3
2.1.2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关系
人
用户 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 语言处理系统 操作系统 硬件系统
操作系统
裸机
4
2.1.3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冯.诺依曼结构的主要特点: 计算机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输 入 设 备 存储器 外存储器 输 出 设 备
内存储器 处理器
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 程序与数据一样存放在存 储器中,需要按地址访问。 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表 示。
7
3. 存储器
功能:存放程序和数据 组成:由一些记忆单元组成,每个记忆单元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 存储器读操作:从存储器中取出信息 存储器写操作:把信息保存到存储器中 类型: (1)内存储器(内存、主存):通常是半导体存储器 信息交流中心,与各个部件打交道 造价相对较高,容量受限制 不能长期保存数据(RAM) 内存的存取速度直接影响计算机的速度 (2)外存储器(辅存):磁盘、磁带、光盘等 主要用来长期保存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容量较大 通常只和内存打交道,存取速度相对内存慢
13
4.指令的种类 数据传送指令 数据处理指令 程序控制指令 输入输出指令 其它指令 内存 CPU
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控制指令的执行顺序
主机
I/O设备
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管理等
14
2.2.2 程序的执行过程
1. 指令的执行过程
分以下4个步骤: (1) 取指令:按照程序计数器中的地址,从内存储器中取出指 令,并送往指令寄存器。 (2)分析指令:对指令寄存器中存放的指令进行分析,由译码器 对操作码进行译码,将指令的操作码转换成相应的控制电位 信号;由地址码确定操作数地址。 (3)执行指令:由操作控制线路发出完成该操作所需要的一系列 控制信息,去完成该指令所要求的操作。 (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程序计数器加1 或将转移地址码送入程 序计数器,然后回到(1)。
8
内存储器的访问过程
例:向[0001]单元写数据
地址
地址0001
存储单元 11101101 10000000 11001101 11101101 11101001 11101101 10001101 10001101 11101101
控制:写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Processing Unit)
18
2.3.1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CPU指标:CPU字长、时钟频率。
运算速度:通常指每秒钟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
内存容量:内存储器存储数据的能力。
19
目前流行的微机基本组成:主机;外设(显示器;键盘)
主机:台式机的主机安装在主机箱内,主机箱包括:
主板(又称:主机板;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