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
临床护理质量标准指标及要求

临床护理质量标准指标及要求一、基础护理质量指标:1、使用药物错误的发生例数(例)2、高位药物外渗的发生率(%)3、输血反应发生率(%)4、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例数(例)5、PICC置管病人非计划拔管发生率(%)6、压疮发生率(%)7、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8、失禁病人皮肤损伤发生率(%)9、患者跌倒发生率(%)10、患者走失发生率(%)11、患者误吸/误食/窒息例数(例)12、运送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13、患者足下垂、关节僵硬、跟腱挛缩及肌萎缩的发生例次14、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例次二、新生儿/NICU护理质量指标:15、新生儿身份识别项目不齐全/不清发生率(%)16、住院新生儿烧伤、烫伤发生例数(例)17、新生儿呛奶、误吸发生率(%)18、气管插管脱出例数(例)19、鹅口疮发生率(%)20、新生儿坠床发生率(%)21、鼻中隔压伤发生率(%)三、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22、患者血压控制合格率(%)23、患者饮食知识正确掌握合格率(%)24、患者正确服药合格率(%)25、患者营养状况合格率(%)26、透析充分性达标率(%)27、患者血管通路(包括自体内瘘/人工血管/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四、糖尿病护理质量指标:28、患者低血糖发生率(%)29、胰岛素注射不正确发生率(%)30、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合格率(%)31、护士对血糖“危急值"报告处理不正确发生例数(例)五、骨科护理质量指标:32、无效牵引、下肢牵引针移位针眼感染发生率(%)33、下肢手术后腓总神经受压/损伤发现率(%)34、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35、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呼吸道梗阻发生率(%)六、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36、送孕妇至产房时机不准确发生率(%)37、产房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38、产科病房产后出血发生率(%)39、阴道分娩新生儿骨折发生率(%)40、足月新生儿(阴道分娩)重度窒息发生率(%)41、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42、使用催产素并发症发生率(%)43、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44、阴道分娩尿潴留发生率(%)七、急诊护理质量指标:45、接诊护士分诊不准确发生率(%)46、急救车、急救箱物品及药物完好率(%)47、院前急救/急诊院内/外运送患者意外发生率(%)48、急诊护士急救技术考核不合格率(%)八、成人/综合ICU护理质量指标;49、使用呼吸机患者卧位不正确发生率(%)50、患者口腔清洁合格率(%)51、人工气道意外脱出率(%)52、泌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发病率(%)53、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54、呼吸机相关肺炎感发病率(%)九、手术护理质量指标;55、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差错发生例数(例)56、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例数(例)57、手术单位时间内的发生手术器械数量不符/遗失发生例数(例)58、病人护理意外伤发生率(%)59、手术体位摆放不合格率(%)60、手术标本漏送、遗失发生例数(例)61、不同风险指数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十、责任制度护理效果评价责任制护理计划完成率=已开展责任制护理病人数/应开展责任制护理病人×100%护理计划合格率=护理计划合格分数/护理计划抽查总分数×100%责任制护理开展率=已开展责任制护理病房数/全院病房总数×100%责任制护理计划实施合格率=护理计划实施合格数/抽查病人总数×100%十一、特级护理、一级护理合格率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特护、一级护理合格人数/特护、一级护理病人数×100%十二、急救物品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数/检查急救物品总数×100%十三、基础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人数/抽查基础护理人数×100。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

血液
透析
机
安全
运 作Leabharlann 管理1有合理的留置导管护理操作规程。
2开管、封管液的配制、封管、调整导管位置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3有效识别内瘘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严格掌握内瘘的初次使用时间,保证内瘘的成熟度;有计划地正确使用内瘘,保证充足的血流量。
透析
相关
用药
安全
管理
1首次接受静脉注射铁剂,须行过敏试验。
3碳罐冲洗1次/日,每天测余氯1次,余氯>0.1mg/L时,必须加强冲洗或更换活性炭。
4盐罐必须处于饱和状态,每15天彻底冲洗盐罐1次。每周监测水硬度2~3次(检测必须在系统运行15分钟后进行)。水硬度>17PPM时加强再生,再生后水硬度仍>17PPM时必须立即更换树脂。
5反渗机及供水管路每3个月彻底消毒1次,消毒后必须进行消毒液残留测试。
人员
管理
工作人员入室洗手、换鞋、更衣、戴口罩帽;血透室人员离开血透室更衣外出衣。
环境
管理
各工作间整齐清洁无积水,各工作间物品放置定位。
2静脉铁剂与口服铁剂不要同时使用。
3指导病人正确口服铁剂。
透析
安全
管理
3、指导病人及家属透析间期对导管的正确自我护理及发生脱落、出血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4、指导病人内瘘手术前的准备和术后注意事项以及内瘘开始使用后的自我维护。
布局
管理
区域严格划分,标识清楚;工作人员通道、患者通道、物流通道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
年 月 日评价:优良合格 不合格
评价
项目
评 价 要 素
评价反馈
透析
用水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清除体内的废物和过多的液体,帮助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在进行血液净化的过程中,护士起着关键的作用。
为了确保血液净化护理的质量,以下是一些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的介绍。
首先,患者预准备是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的重要方面之一、护士应该在启动治疗之前仔细评估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并确保患者准备好进行血液净化。
这包括评估患者的内部血管通路,如动脉导管和静脉导管,以确保它们在治疗过程中正常工作。
其次,护士应该正确选择适当的血液净化方法和设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应该选择合适的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或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并确保所选设备在良好工作状态下。
第三,护士应该正确评估和监测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过程。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该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率和体温等重要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此外,护士还应该监测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如尿量、肾小球滤过率和溶质清除率等指标,以确保治疗效果良好。
第四,护士应该确保适当的护理措施和安全操作。
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护士应该正确操作和维护血液透析机、血浆分离器和血浆置换设备等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护士还应该遵循相关的感染控制原则,正确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操作,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
最后,护士应该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支持给患者和家属。
护士应该向患者和家属介绍血液净化治疗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以帮助他们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压力。
总结起来,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的指标应包括患者预准备、设备选择、治疗过程的评估和监测、护理措施和安全操作,以及教育和支持等方面。
通过遵守这些指标,护士可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血液净化护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血液净化中心专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6、治疗过程中,使用药物时,严格查对制度。
2
7、透析前测患者体重,生命体征并记录,透析过程中,常规透析病人每小时测血压、脉搏一次;危重病人每15-30分钟测血压、脉搏一次,透析结束后,测体重、BP、P、R,记录实际脱水量。
2
8、无肝素透析者,要了解贫血、出血倾向,严格观察动脉压、静脉压变化,防止体外凝血。
3
7、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
2
8、血液透析机一人一用一消毒,并有运转、消毒记录。透析器、管路一次性使用。
4
9、透析机及水处理系统定期保、维护和维修并记录,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2
10透析用水水质情况每年至少测定一次,符合质量要求。
2
11、每月透析用水与透析液做细菌培养一次,并有记录。
2
2、工作人员上岗前及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合格方可入室工作。
3
3、医护人员进入血液净化室需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手套、换鞋,并严格洗手,对不同患者操作必须更换手套。
3
4、病员及必需的陪床人进入室内,须更换拖鞋或戴鞋套。
2
5、血液净化室的床单执行一人一单使用,有污迹随时更换。
2
6、血液透析前病人常规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等筛查;传染病人采取隔离措施,转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2
12、病床单元每日含氯消毒液擦拭,地面湿式清扫2次,清洁卫生工具明确标识,分开使用。
2
13、医疗垃圾分类包装,标识醒目,全部密闭,按要求进行处理并做好登记。
3
上机护理
20分
1、严格执行血液透析机的操作程序及各种血管通路的操作规程,发现机器报警及时寻找原因并处理。
2
1、现场查看
血液净化管理质量指标

血液净化管理质量指标
介绍
血液净化是指将患者的血液通过某些特殊的装置,将血中的代
谢废物、水分等分离出去,再将血液输回人体的治疗过程。
在这一
治疗过程中,净化装置是非常重要的,定期检测和评价净化装置的
工作质量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
血液净化管理质量指标
以下是常用的血液净化管理质量指标:
分离效率
分离效率是指治疗过程中净化装置对废物、水分等的清除效果。
常见的分离效率指标包括Kt/V、β2微球蛋白、尿素、肌酐等。
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指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变化情况。
临床中可
以通过血液透析膜表面积、置换液流量等因素来评价治疗效果。
并发症
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包括低血压、心律失常、感染等。
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血液管理
血液管理包括血液透析前后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肝功能等
指标的监测,可以帮助跟踪治疗效果。
结论
血液净化管理质量指标是血液净化治疗中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定期检测管理质量指标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出现并发症。
临床操作人员需要重视管理质量指标的监测与评价工作。
血液净化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00分)

2.治疗期间,护士定时(特殊情况随时)进行巡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各种记录。
3.保证各种管路衔接紧密、固定妥当、管道通畅,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有无渗血,及时处理,及时识别与处理仪器的各种报警及故障,并做好记录。
7.对清醒患者,尊重患者知情权,进行治疗及护理时说明目的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设置患者隐私保护装置,进行护理操作时注意遮挡,保护患者隐私。
6.透析治疗室有双路供电或不间断电源。
10
现场查看
1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患者管理
1.热情接待患者,做好自我介绍和心理护理,关爱患者
2.治疗前护士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认真评估,严格掌握血液净化的指征,透析前严格核对患者的姓名及透析用物、用物类别及消毒用品的有效期等,评估患者的血管通路、患者病情等情况,并认真交接班。(0.5分)
8..输血记录准确及时,无漏项。
25
每项不合格扣2分
护士培训
1.有不同层级护士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护士培训与考核结合临床需求,充分体现不同专业、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的特点。
2.护理人员需掌握血液透析机及各种血管通路的维护、操作规范、报警识别及处理、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等理论和技能。
3.除掌握血液净化的专业技术外,应具备以下能力: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如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心理护理等。
护理文书
1.建立透析患者档案,以备查阅。
2.每半小时准确记录透析过程中的各治疗参数。
3.医嘱执行及时、准确,临时医嘱签字及时。
4.对透析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处理意见及结果要记录准确。
5.注射单签字及时,并悬挂在机器的输液架上。
6.表格填写齐全,无遗漏现象。
血液净化室护理质量管理考核细则

负责考核:护理部 考核内容 1.积极履行岗位职责 考核方法 考核对象:护士长 扣分标准
对照血液净化室护士长工作职责,按 工作落实不到,不认真履行岗位职 照要求做到位 责扣1分 不落实一次扣0.5分 无证值夜班人次扣1分 查计划无完成措施扣1分
护理管理目标明确 2.执行《护士条例》依法执 查看工作计划,进度和总结 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 传达上精神并执行
10.开展新业务新技术
3.有健全的护理工作制度、 检查学习掌握和核心制度情况 岗位职责、护理常规、操作 查看相关资料是否落实 规程 询问护士长实施情况
落实不到位扣0.5分 有违规违纪一次扣0.5分 进措施不明确扣1分
改
4.建立、制定并实施基础护 有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 理及专科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效果评价
未按标准考核一次扣1分 在医院护理质量考核中一项考核指 标未达标扣2分 检查科室卫生,发现一处不合格, 扣0.5分,物品摆品摆放符合要求
6.落实患者安全目标,重点 检查消毒隔离制度及院内感染制度落 发现一人次未落实各项制度及未落 是消毒隔离制度及院内感染 实 实手卫生扣1分 制度落实情况 操作考核不达标扣1分 7.遵守各项护理工作流程及 护理技术指标完成符合上级考评标准 日常检查发现一人操作不符合要求 技术操作规范 扣0.5分 查看抢救物品的性能、数量是否处于 8.抢救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及 发现抢救设备不处于备用状态扣1分 备用状态 抽 所有人员熟练掌握 抽查一人次不能熟练应用扣1分 查人员使用情况 9.各种登统计记录 查看业务学习及透析日志、透析病历 一处未登记扣0.5分 及有关消毒登记情况 科室有科研及新业务计划不断总结经 验 年 无科研及新业务扣2分,无省级以上 底核查撰写护理专业论文创新型开展 论文扣5分 护理工作
血液净化科质量考核评分标准

血液净化科质量考核评分标准一、服务质量(10分):对病人应态度热情,礼貌待人,一项不符扣1分,发生一起病人中肯投诉经查实后扣5分。
二、医德医风(10分):参照“医务人员八不准”执行,一项违反扣2分。
三、工作量(10分):因请假缺勤者按天数扣发,旷工者按违反劳动纪律有关规定处理;未在要求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科室交给之相关任务一次扣1分,若为责任意识不强造成之一次扣3分;每加班一次加1分。
四、劳动纪律(10分):按时上下班并坚守岗位为达标,迟到、早退、上班时间干私活、脱岗离位,一次扣1分,同时按违反劳动纪律有关规定处理;故意不在要求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科室交给之相关任务或拒不执行科室分配之相关任务,一次扣5分,情节严重的上报医院。
五、仪表仪态(5分):按照医院文件要求着装,一次一处不合格扣1分。
六、环境卫生含控烟(5分):物表、地面干净,物品放置有序,污染物分开放置,一项不符扣1分,发现科室内有抽烟行为而未及时制止者一次扣1分,本科工作人员在科室内抽烟一次扣2分。
七、医疗质量(5分):医疗文书书写、相关同意书及沟通记录要及时、准确、规范,一项不合格扣1分。
八、护理质量(10分):参见《血液净化科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一项不符扣1分。
九、院内感染控制(10分):根据血液净化科院内感染的相关要求,一项不合格扣相关人员1分。
十、合理用药(5分):出现一例不合理用药扣相关人员1分。
十一、核心制度(10分):核心制度一处未落实或不熟知扣1分。
十二、医保管理(5分):出现一处医保管理方面相关失误扣相关人员1分。
十三、外联(5分):外联一名病人加1分。
注:以上1分相对绩效工资1﹪,扣分项目该项目总分扣完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
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率﹤1%
预防:
1)正确的预冲可以保证体外循环紧密性,预防凝血;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不同抗凝方法和抗凝剂量;
3)做好动静脉内瘘和中心导管护理,保持透析过程中流量充足;
4)加强透析过程中机器各个参数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切忌气体进入血管路而终止透析
选查指标(三级医院选择一项)
5)不采取定点穿刺,进针长度不少于2/3;
6)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自我防护能力,做好固定包括针及血管路。
5.内瘘渗血率(%)
血管通路是内瘘、人造血管的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
内瘘渗血率(%)=
渗血例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人数
比率下降
标准:
1)轻度渗血为0.5-1.0ml(两根棉签全部被血浸红);
2)中度渗血为1.1-3.0m%)
所有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
患者血压控制达到理想标准例数(%) =
血压控制达到理想标准例数/患者总人数
比率上升
理想标准:
透析前的血压应该控制在140/90MMHG内。完整的血压评估:
包括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及透析间歇期的血压监测、透析间歇期水份增长、干体重及透析间歇期相关并发症等。(K/DOQI HD Adequacy 2006建议)
比率下降
标准:
1)内瘘血栓形成:﹤0.25次/患者年;
2)人造血管血栓形成:﹤0.5次/患者年。(K/DOQI 2006)
判断方法:
1)血管通路震颤和杂音减弱或消失;
2)沿自体动静脉内瘘静脉走行可触及血栓形成;
3)人造血管通路动脉端搏动增强、移植血管内压力逐渐升高;
4)再循环分数增加大于20%,透析效率降低、透析时间延长;
患者透析充分性合格率(%) =
患者透析充分性合格例数/患者总人数
比率上升
评价标准:
1)kt/v ≥ 1.2;
2)URR≥65%(每周透析3次)(K/DOQI HD Adequacy 2006)
透析充分性达标例数只限于规律性透析患者的评价,例数应该逐月增多,例数增多说明透析效果及质量的提升。
3)隧道性有袖口的深静脉置管至少需要维持时间是>90天,其感染发生率 ﹤10%(3月内),及<50%(1年内)。(K/DOQI 2006)
2.内瘘、人造血管堵塞(栓塞)发生率(%)
血管通路是内瘘、人造血管的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
患者内瘘或人造血管堵塞发生率(%)=
患者内瘘或人造血管堵塞人数/患者内瘘或人造血管总人数
(k/DOQI Nutrition 2000;K/DOQI CKD 2003)
患者营养状况合格例数是指对患者营养不良的预防,合格人数越多说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越低。营养不良不仅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是并发症和病死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3.透析充分性达标率(%)
所有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注意:此项只用于规律性透析患者的评价)
比率下降
标准:
收缩压<90mmHg,或者有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比原来水平下降30%。(文献资料)
低血压的发生率﹤20%。
血液透析中的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0%~30%。
7.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率(%)
所有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
非计划性结束透析率(%)=
非计划性结束透析例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人数
护士对患者血压控制干预要素:
1)确保患者服用降压药的依从性和正确性;
2)长期鼓励及追踪患者进行适宜运动;
3)干体重的调节和饮食控制
2.患者营养状况合格率(%)
所有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
患者营养状况合格率(%) =
患者营养状况合格人数/患者总人数
比率上升
评价标准:
白蛋白≥4.0 g/dl; NPCR≥1.0
3)重度渗血为>3.0ml(渗血污染铺巾或床单,面积>5×5㎝2)
(文献资料)
内瘘渗血率﹤4%。
预防:
1)穿刺前热敷血管,力争一针见血,避免反复穿刺;
2)更换针眼穿刺;
3)认真固定针头及血管通路;
4)正确卧位与姿势,避免穿刺侧卧位
6.低血压的发生率(%)
所有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
低血压发生率(%)=
低血压发生例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人数
4.内瘘针滑脱率(%)
血管通路是内瘘、人造血管的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
內瘘针滑脱率(%)=
內瘘针滑脱人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人数
比率下降
标准:
內瘘针滑脱率﹤0.01%。
预防:
1)加强风险管理;
2)提高防范意识;
3)责任护士加强巡视;
4)上机前正确评估病人病情,对所管病人实行个性化护理,做到每个病人心中有数;
血液净化护理质量指标
评价指标名称
对象选择
计算公式
改善标准
备注
所有医院必查指标
1.患者血管通路(包括自体内瘘/人工血管/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
所有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
血管通路相关感染发生率(%)=
血管通路感染的患者数量/透析患者总数
比率下降
标准:
1)自体内瘘的感染发生率﹤1% ;
2)人工血管的感染发生率﹤10%;
5)恒定流速下回血压力升高;
6)通路侧肢体水肿。
3.内瘘穿刺成功率(%)
血管通路是内瘘、人造血管的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
内瘘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例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人数
比率上升
标准:
内瘘穿刺成功率力争100%。
动静脉内瘘一次穿刺成功,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而且是保证透析顺利完成前提条件,提高护患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