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心理咨询之以人为中心疗法

▪ 人性同样也是先天的,是这个物种的共同属性。 对于人的本性,我们不能去反对它,而应该接受 它,并且按我们本性的指引来过生活。同时,他 认为人的本性事实上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是指 向与其他人建立密切的个人关系的。虽然罗杰斯 也承认人可以为恶,而且常常为恶,但他强烈地 认为,那不是人的本性的反映,而是别有原因。 所以“以人为中心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 强调人要顺从自己的本性去生存。
▪ 同时罗杰斯认为当事人有能力发现自己的价值、 问题,并有潜力来获得价值、解决问题。他反 对由咨询者告诉当事人什么好、什么不好,也 不主张采用奖励、惩罚等行为控制手段来“治 疗”当事人,反对一切对当事入施加影响的做 法。
▪ 而且会谈的主题和方向也应交给当事人掌握、 由当事人自己选择。他相信,没有咨询者指导 性的干预,当事人能更自由地自我探索,从而 获得最有价值的收益。
▪ 人本主义心理学出现以前,心理学中的主要流派是精神分 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精神分析 学派强调潜意识的力量,行为主义强调的是环境中意外事 件的作用,它们的治疗方法都是指导式的,强调治疗者对 病人的指导。然而在罗杰斯的治疗工作中,他发现精神分 析疗法虽然是这一领域通常采用的权威方法,但疗效却常 常很低。而且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的治疗方法和在儿童 研究部中学到的治疗方法截然不同,当时所谓的权威者也 难以决定哪一种方法最佳。于是罗杰斯想寻找更为有效的 咨询和治疗方法。
第二节 基本理论
▪ 一、罗杰斯眼里的人 ▪ 1、人的本性 ▪ 人本主义者都承认人有本性。罗杰斯不赞成人的
本性是后天学习的说法,他认为人不是白板,不 是胶泥;人是天生就有某些心理趋向的,人是有 本性的。这个思想源于他认为“凡生物就有本 性”。狮子是吃肉的,老鼠是胆小的,每种动物 都有他本身的特性。罗杰斯将生物本性界定为: “该物种的一些共同属性,体现着该物种的一般 特点”(Rogers,1957)。
以人为中心疗法案例

以人为中心疗法案例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也日益增加。
以人为中心的疗法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今天,我将分享一个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小王是一个30岁的上班族,他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大的压力,同时家庭生活也不是很顺利。
这些问题让他感到非常焦虑和沮丧,甚至影响到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后,小王决定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经过一番了解和沟通,小王选择了以人为中心的疗法来帮助自己。
在疗程开始的初期,小王和心理咨询师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和沟通。
心理咨询师以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小王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不断地倾听和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小王逐渐找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痛点和困惑,也开始逐渐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
随着疗程的深入,心理咨询师逐渐引导小王去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情感体验。
通过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和情景再现,小王开始逐渐接受和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感,也学会了更好地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小王慢慢地找回了内心的平衡和力量,也重新找到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最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小王逐渐摆脱了焦虑和沮丧的情绪,也学会了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
他重新找到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动力,也学会了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
通过以人为中心的疗法,小王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也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以人为中心的疗法在治疗焦虑和沮丧方面的有效性。
通过倾听和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去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体验,以及学会更好地表达和释放情感,都是这种疗法的核心特点。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分享,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也希望能够给那些正在经历心理困扰的人一些启发和帮助。
让我们一起为心理健康问题做出更多的努力,让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健康快乐的内心世界。
以人为中心疗法

咨询目标
咨询目标
使来访者对他的有机体的经验更加开放;养成对有机体这个敏于生活的工具的信赖感;接受存在于个人内部 的评价源;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主动参与到一个流动的、前进的过程中去,并从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经验之流中 新的自我的生成与变化。
谢谢观看
咨询技术
咨询技术
罗杰斯认为,咨询成功的关键在于咨询关系,而非技术。在此基础上,对于有利于咨询师的、接纳和共情的 技术,如开放性问题、内容/情感回应、澄清等,并不排斥。
应用
应用
以人为中心疗法来自于临床实践。从开始的个体咨询,到团体咨询,以及在教育、企业等领域,应用的范围 逐渐扩大。罗杰斯晚年致力于,将其应用于处理国际事务。
创始人
创始人
以人为中心疗法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
以人为中心疗法卡尔·兰塞姆·罗杰斯(1902-1987),美国心理学家、心理咨询师。在美国心理学界评出 的100位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中,名列第6位。194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49年-1950年任美国临床和 变态心理学会主席,还担任过美国应用心理学会第一任主席。1956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197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卓越专业贡献奖。
以人为中心疗法
罗杰斯创立的医疗方法
01 创始人
03 基本假定
目录
02 哲学基础 04 人性观
05 咨询目标
07 咨询技术
目录
06 充要条件 08 应用
基本信息
以人为中心治疗(person-centered therapy)是由罗杰斯于上世纪50年代创立的。被视为心理治疗理论中 的“第三股势力”。
以人为中心疗法理论

以人为中心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最初称为“非指导性治疗”,后称为“来访者中心治疗”。
20世纪70年代起称为“以人为中心治疗”。
以人为中心疗法被称为是心理治疗理论的“第三势力”。
第一节以人为中心疗法概述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历史发展1.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是20世纪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他于1902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附近的一个清教徒家庭。
2.以人为中心理论的发展对于以为中心疗法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罗杰斯的《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他提出“非指导性治疗”。
第二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访者中心疗法》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在这一阶段中,罗杰斯强调来访者主观世界的重要性。
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罗杰斯的《成为一个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这一阶段取向的重点放在“成为一个忠于自我的人”。
第四阶段是在1970年至1980年月日。
由于罗杰斯的影响日益扩大,他的理论也改变为“以人为中心取向”。
第二节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一、人性论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
这种实现倾向是人类有机体的一个中心能源,它控制着人的生命活动。
它不但维持着人的有机体,而且还要不断地增长与发展。
这种实现倾向是一种独立的、基本的人类动因,是整个有机体的机能。
不但存在于人身上,而且存在于一切有机体,体现了生命本质。
任何生物,只要被赋予了生命,他(它)就一定会出现强烈生长的趋势。
罗杰斯说:“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朝着有方向性的那种潜能的方向发展。
”这是罗杰斯积极人性观的理论前提,也是本疗法理论的核心。
柏瑞德利阐述了自我实现的趋势是一个引导人们努力认识、实践、自治、自我决定、完善的过程。
个体有远离不适当调节并趋向心理健康的内在能力,个体内部的成长力量提供了治愈的内部资源。
以人为中心疗法理论

以人为中心疗法以人为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中最有影响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最初称为“非指导性治疗”,后称为“来访者中心治疗”。
20世纪70年代起称为“以人为中心治疗”。
以人为中心疗法被称为是心理治疗理论的“第三势力”。
第一节以人为中心疗法概述一、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历史发展1.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是20世纪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他于1902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附近的一个清教徒家庭。
2.以人为中心理论的发展对于以为中心疗法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世纪40年代,以罗杰斯的《咨询和心理治疗》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他提出“非指导性治疗”。
第二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访者中心疗法》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在这一阶段中,罗杰斯强调来访者主观世界的重要性。
第三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罗杰斯的《成为一个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这一阶段取向的重点放在“成为一个忠于自我的人”。
第四阶段是在1970年至1980年月日。
由于罗杰斯的影响日益扩大,他的理论也改变为“以人为中心取向”。
第二节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基本理论一、人性论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
这种实现倾向是人类有机体的一个中心能源,它控制着人的生命活动。
它不但维持着人的有机体,而且还要不断地增长与发展。
这种实现倾向是一种独立的、基本的人类动因,是整个有机体的机能。
不但存在于人身上,而且存在于一切有机体,体现了生命本质。
任何生物,只要被赋予了生命,他(它)就一定会出现强烈生长的趋势。
罗杰斯说:“人类给予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事实,似乎就是其朝着有方向性的那种潜能的方向发展。
”这是罗杰斯积极人性观的理论前提,也是本疗法理论的核心。
柏瑞德利阐述了自我实现的趋势是一个引导人们努力认识、实践、自治、自我决定、完善的过程。
个体有远离不适当调节并趋向心理健康的内在能力,个体内部的成长力量提供了治愈的内部资源。
罗杰斯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策略

摘要罗杰斯对人性抱有一种从根本上尊重的态度,他相信人类有机体有朝向成熟,完善与合作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他的人格理论以及心理治疗思想都是建立在这种积极的乐观的信任之上的,’本文旨在探究罗杰斯关于人类本质的思想以及他的有效的治疗实践,努力去寻求构成罗杰斯全部理论基础的患者中心疗法之真谛,特别是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设身处地理解等三项核心条件。
除此之外,本文还详细描述了患者中心疗法的过程、结果以及围绕这项方法所展开的科学研究活动以及该方法在教育、交友小组、亲密关系和世界和平等心理学领域之外的广泛应用,●关键词:罗杰斯患者中心治疗策略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设身处地理解X384385Rogers’CIlent—CenteredTherapyStrategyandIt’sPracticalApplicationsAbstractC.R.Rogershadaprofoundsenseofrespectforhumannature。
hebelievedthatthehumanorganismhasanaturaltendencytOmoveinthedireetionofmaturefulfillmentandcoopreation.A1lhiSpersonaltheoryandtherapeuticideasarebasedbnsuchpositireandOptimisticbelief.Thisdissertationattemptstoconveyt;heessenceofRogers’theoretiealideaaboutthenatureofhumanbeingandaboutwhathappensinthe●effectivetherapeuticrelationships.ItalSOtriestogiveaninsightintoRogers’actualwayofusingc1lent-centeredtherRogers’personthethreecoreapyalitCOnmethod,whichisthefoundationofydtheory.EmphasiShasbeenputonitiorls:congruence,unconditionalpositiveregardandempathy。
第五章 以人为中心治疗

第五章以人为中心治疗以人为中心治疗是由罗杰斯于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创立,被视为心理治疗理论中的“第三股势力”,他的理论更多的是来源于临床实践,而不是心理学实验室,这个治疗流派关注人本身,关注每个人无限的发展潜力。
罗杰斯的理论是对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理论的一大冲击,他的理论以来访者的成长潜能为焦点,改变了传统的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的关系。
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学家,人格心理学家,教育改革家,人本主义心理学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非指导式心理咨询、以人为中心治疗和会心团体治疗的宗师。
基督教的精神和伦理观念从小在罗杰斯的心灵留下烙印。
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发展以人为中心治疗是促进和协助来访者,依靠自己的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疗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1、开创阶段:1942年始称非指导式咨询,或非指示治疗。
它以该年罗杰斯出版的《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为标志。
2、修订阶段:1951年改为来访者中心治疗(或案主中心治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
它以该年罗杰斯出版的《来访者中心治疗》一书为标志。
3、体验阶段或称检验阶段:1957年,罗杰斯从芝加哥大学转任威斯康辛大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教授。
他的主要研究对象(来访者)已从正常人改变为精神病人。
4、发展阶段:1974年罗杰斯又把来访者中心治疗改称为以人为中心治疗。
以人为中心治疗是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他的理论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的具体应用。
其基本假设是:如果给来访者提供一种最佳的心理环境或心理氛围,他们就会动员起自身的大量资源去进行自我理解,改变他们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指导行为,并最终达到心理健康的水平。
以人为中心治疗的主要思想人格自我发展是指个体自婴儿到成年一生人格成长的机制和历程,也是罗杰斯人格自我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自我发展的过程个体自我概念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1、自我认定(或自我统合):即能认定自我的存在。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关注特殊儿童的心理需 求,促进其适应和发展。
组织与团队发展
员工关系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帮助组织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提高员工 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团队建设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增强团队 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领导力发展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帮助领导者更好地理解和关心员工,提高领 导效能。
存在主义哲学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也受到存在主义 哲学的影响,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 责任。
现象学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还受到现象学的 影响,关注个体经验的直接性和真 实性。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发展历程
起源
影响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起源于20世纪40年 代的美国,由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创 立。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对心理咨询和治疗 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其他 心理治疗方法的发展和创新。
3
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可以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和预防工作,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心态和应对 压力的能力。
教育领域
教师与学生关系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强调尊重和理解个体,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 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生个人发展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可以用于引导学生自我探索和成长,培养其独立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患者主动参与
患者需要积极参与治疗过程,通过自我探索来促进个人成 长。
关系中心
治疗师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治疗的核心,这种关系应该是 安全、尊重和开放的。
长期过程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进行,以帮助患者逐步解 决心理问题。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哲学基础
人本主义心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是人本位主义心理学理论发展起来的心理治疗法。
人本位主义理论认为,人有一种发展自身潜能的内在倾向,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能给人“高峰体验”的喜悦,而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往往有差距,心理障碍必然随之发生。
人本位主义的治疗方法就是让病人从各方面认识自己,并学会指导和调整自己,适应现实生活。
二、治疗方法治疗者要了解病人怎样理解和体验现实生活,帮助病人认识自己的潜能,驱使他去改善自身的情况和人际关系,并建立自己的生活目标。
一般的治疗方法是用一把空椅子,要病人前后变换角色,一是自己,一是想象中的人,在两者之间展开对话。
这样病人很快就会把自己受伤的心情和愤怒全部投到这把椅子上。
当病人的情感从压抑中释放出来后,就会积极地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也可是治疗者与病人交谈,但治疗者很少作解释及提问,主要是让病人宣泄内心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