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相机的成相原理与构造+底稿
照相机的应用原理图

照相机的应用原理图1. 简介照相机作为一种常见的摄影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照相机的应用原理图,包括其基本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 照相机的基本构成部分•镜头系统:照相机的镜头系统由凸透镜组、凸面镜和凹透镜组等组成,通过调节镜头组元件的相对位置,实现对景物的聚焦和对焦。
•快门系统:快门系统包括快门幕、快门驱动装置和曝光控制装置等。
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进光时间,对景物进行暴光。
•感光元件:感光元件是照相机的核心部件,常见的感光元件有胶卷和CCD/CMOS芯片。
通过感光元件,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并记录图像。
•取景器:取景器用于观察被拍摄景物,并对焦。
常见的取景器有光学取景器和数码取景器。
•闪光灯系统:闪光灯系统主要用于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提供补光,确保拍摄画面的亮度。
•机身和按键:照相机机身包括外壳和按键等组成,按键用于控制不同的拍摄模式和参数。
3.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1.对焦和曝光调节:在拍摄前,通过镜头系统对景物进行对焦调节,以保证画面的清晰度。
同时,快门系统根据光线亮度自动调整曝光时间,确保景物适当曝光。
2.光线进入和聚焦:当按下快门按钮时,快门幕分开,光线通过镜头系统进入照相机。
镜头系统根据焦距和光圈大小,将光线聚焦到感光元件上。
3.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光线在感光元件上照射后,感光元件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
在胶卷照相机中,胶卷上感光材料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记录下影像;在数码相机中,CCD/CMOS芯片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直接记录图像。
4.图像处理和存储:数码相机通过内部芯片(soc)对电信号进行处理,包括去噪、调色和图像压缩等,最终生成可存储的数码图像。
图像可以存储在存储卡中。
5.光线补充:在拍摄过程中,如果环境光线不足,照相机将根据需要自动或手动触发闪光灯系统实现补光。
6.显示与输出:照相机通过屏幕或者取景器将图像显示出来。
拍摄者可以通过取景器观察实时景物,也可以通过屏幕预览已拍摄的图像。
照相机成像原理和构造

照相机成像原理和构造光博会后看到照相机后的观后感,了解照相机原理及构造,以下资料来自专业人士介绍以及所学工程光学教材知识。
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感光物质,它能把这个像记录下来,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用底片洗印就得到相片。
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像是倒立、缩小的。
照相机是用于摄影的光学器械。
被摄景物反射出的光线通过照相镜头(摄景物镜)和控制曝光量的快门聚焦后,被摄景物在暗箱内的感光材料上形成潜像,经冲洗处理(即显影、定影)构成永久性的影像,这种技术称为摄影术。
最早的照相机结构十分简单,仅包括暗箱、镜头和感光材料。
现代照相机比较复杂,具有镜头、光圈、快门、测距、取景、测光、输片、计数、自拍等系统,是一种结合光学、精密机械、电子技术和化学等技术的复杂产品。
1550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的针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为明亮清晰;1558年,意大利的巴尔巴罗又在卡尔达诺的装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为提高;1665年,德国僧侣约翰章设计整理了一种小型的可携带的单镜头反光映像暗箱,因为当时没有感光材料,这种暗箱只能用于绘画。
1822年,法国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八个小时的曝光。
1826年,他又在涂有感光性沥青的锡基底版上,通过暗箱拍摄了一张照片。
1839年,法国的达盖尔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银版照相机,它是由两个木箱组成,把一个木箱插入另一个木箱中进行调焦,用镜头盖作为快门,来控制长达三十分钟的曝光时间,能拍摄出清晰的图像。
1860年,英国的萨顿设计出带有可转动的反光镜取景器的原始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1862年,法国的德特里把两只照相机叠在一起,一只取景,一只照相,构成了双镜头照相机的原始形式;1880年,英国的贝克制成了双镜头的反光照相机。
随着感光材料的发展,1871年,出现了用溴化银感光材料涂制的干版,1884年,又出现了用硝酸纤维(赛璐珞)做基片的胶卷。
第四章 传统照相原理

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11
4.3 照相机的分类
该相机由拍立得公司生产,彻底变 革了落后几十年的摄影爱好者市场。这 项非凡的技术,会产生基于胶片的黑白 或彩色 “瞬时”照片。遗憾的是,不 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成像控制功能。
一步成像照相机 通常用于照相馆摄影,或者大而复 杂的工业和建筑外景拍摄。图中所示 的 西 纳 F4×5 , 大 都 使用 4×5 英寸 、 5×7英寸或8×10英寸的散页片胶片, 安装在三脚架上使用。 机背取景照相机
20
4.4 照相机的基本系统结构
实际光 学仪器 中,往 往另外 加入一 些带圆 孔的屏 作为光 阑。
入射孔径角
薄透镜的孔 径光阑
出射孔径角
出射 光瞳 加在透镜前的 孔径光阑
入射 光瞳 加在透镜后的 孔径光阑
21
4.4 照相机的基本系统结构
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
孔径光阑在物方的共轭称为入射光瞳,在像方的共轭称为出 射光瞳。这种虚构的光阑在实际中很有用,可以由它们直接确 定入射和出射孔径角。 有时候,孔径光阑是位于光学仪器几个透镜的中间,比如 对称照相机镜头:
重量轻、可塑性强, 有一定的强度和韧 性。主要有工程塑 料ABS(一次性相 机)和聚碳酸脂 PC(强、硬,成 型工艺稍差);
同时具有金属 主体和塑料主 体的优势,强 度好、精度高、 重量轻。
18
4.4 照相机的基本系统结构
4.4.2 成像镜头
正确连接各镜片、镜框;固定、安装光学镜片
28mm
105mm
135mm
200mm
不同焦距的一组镜头
19
4.4 照相机的基本系统结构
4.4.2 照相机镜头的几个概念 光阑
在光具组中对光束起限制作用的透镜边缘、框架或特别设 置的带孔屏障称为光阑。每个光具组内都有一定数量的光阑。 光阑有限制光束孔径和限制视场的作用。
相机工作原理

相机工作原理相机是一种用于捕捉和记录图象的设备。
它通过光学和电子技术的结合,将光线转化为数字信号,最平生成图象。
一、光学部份相机的光学部份主要由镜头、快门和取景器组成。
1. 镜头:镜头是相机的核心部件,它由多个透镜组成,用于聚焦光线。
光线通过镜头进入相机内部,经过折射、散射等光学过程,最终形成清晰的图象。
2. 快门:快门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
它由两个帘幕组成,分别称为前帘和后帘。
当快门按下时,前帘打开,光线进入相机;当快门释放时,前帘关闭,后帘打开,光线住手进入相机。
快门速度决定了图象暴光的时间长短。
3. 取景器:相机的取景器用于观察和对焦拍摄对象。
传统相机使用光学取景器,通过镜头反射光线到取景器中进行观察。
现代数码相机多采用电子取景器或者LCD屏幕,通过显示器显示实时图象。
二、图象传感器图象传感器是相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负责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
常见的图象传感器包括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1. CCD传感器:CCD传感器通过光敏元件将光线转化为电荷信号,然后将电荷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
它具有较高的图象质量和较低的噪声水平,适合于高端相机。
2. CMOS传感器:CMOS传感器通过光敏元件将光线转化为电压信号。
相比CCD传感器,CMOS传感器具有功耗低、成本低、集成度高等优势,适合于大多数消费级相机。
三、图象处理图象传感器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后,需要经过图象处理才干生成最终的图象。
1. 色采处理:图象传感器捕捉到的信号是黑白的,需要经过色采处理才干生成彩色图象。
色采处理包括色采滤镜阵列和色采插值等步骤,将红、绿、蓝三种基色的信息合成为彩色图象。
2. 噪声处理:图象传感器在转换过程中会引入一定的噪声,需要进行噪声处理。
常见的噪声处理方法包括降噪滤波和噪声补偿等。
3. 锐化处理:为了提高图象的清晰度和细节,图象处理还包括锐化处理。
锐化处理通过增强图象的边缘和细节,使图象更加清晰。
单反工作原理及内部结构

反差式对焦系统
1、未合焦状态下,因为整个焦点的画面处于虚焦状态,类似于高斯模糊 效果,所以像素之间的颜色比较均匀 2、开始对焦,镜片开始移动,画面逐渐清晰,对比度开始上升 3、合焦状态。画面最清晰,对比度最高,但相机并不知道,所以会继续 移动镜头 4、继续移动镜片发现对比度开始下降。进一步移动镜片,发现对比度进 一步下降,相机知道已经错过焦点 5、镜片回退至对比度最高的位置,完成对焦
精品课件
五棱镜
精品课件
五棱镜
优质光学玻璃精磨而成的五棱镜有非常优秀的光学性能,反 射率极高,光路中光线损失非常少,因此取景视野明亮清晰。 但是,优质的五棱镜造价昂贵,而且较沉重,增加了整台相 机的成本和重量。所以一般只有中、高端单反相机才使用五 棱镜作为取景装置,而一般低端单反相机则是使用一种叫做 五面镜的装置来代替五棱镜。
精品课件
内部结构示意图
精品课件
内部结构示意图
精品课件
单反相机工作原理
在单反数码相机的工作系统中,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 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 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感光元件前面的快 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便投影到感光原件上感 光,然后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 影像
精品课件
对焦方式
手动对焦 自动对焦
精品课件
对焦方式切换
精品课件
手动对焦
人的肉眼观看取景框中图像,如果图像很清晰,说明 对焦效果好,俗称合焦,如果图像模糊,则没对好焦
精品课件
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Auto Focus)是利用物体光反射的原理,将反射 的光被相机上的传感器CCD接受,通过芯片计算处理,带动 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的方式叫自动对焦。
照相机工作原理

照相机工作原理照相机是一种用来捕捉和记录图像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涉及光学、机械和电子技术的组合。
本文将详细介绍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光学成像、机械快门和电子感光元件。
一、光学成像照相机的光学系统是实现图像成像的关键部分。
它由镜头、光圈和取景器组成。
1. 镜头:镜头是一个光学元件,由多个透镜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聚焦光线,使其能够在感光元件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焦距和光圈大小,可以满足不同的拍摄需求。
2. 光圈:光圈是位于镜头内部的一个可调节的圆形孔径。
它控制着进入相机的光线的数量和强度。
通过调节光圈的大小,可以控制图像的景深和曝光量。
3. 取景器:取景器是用来观察和确定拍摄范围的装置。
它可以是光学取景器或电子取景器。
光学取景器通过镜片和反光镜将实际场景反射到取景窗口上,使摄影师能够直接观察到拍摄的画面。
电子取景器则是通过感光元件和显示屏来实时显示图像。
二、机械快门机械快门是照相机中控制曝光时间的装置。
它由快门叶片和快门机构组成。
1. 快门叶片:快门叶片是位于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的一个可调节的圆形或矩形孔。
当按下快门按钮时,快门叶片会打开,允许光线进入感光元件。
曝光时间取决于快门叶片的打开时间。
2. 快门机构:快门机构控制快门叶片的打开和关闭。
它可以是机械式快门或电子式快门。
机械式快门通过机械装置控制叶片的运动,而电子式快门则通过电子信号来控制。
三、电子感光元件电子感光元件是照相机中用来记录图像的部件。
常见的电子感光元件有CCD (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1. CCD:CCD是一种光电转换器件,它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荷信号。
当光线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时,CCD会将光线转化为电荷,并根据电荷的大小来记录图像。
2. CMOS:CMOS是一种集成电路技术,它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
CMOS感光元件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高的集成度,因此在现代数码相机中得到广泛应用。
感光元件将记录下的图像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进行处理和压缩,最终保存为图像文件。
单反工作原理及内部结构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
58
旁轴式取景
特点: 1、便宜,轻便 2、由于观看窗口和成像窗口不同,所以有位差
可编辑课件PPT
59
单镜头反光式取景(同轴取景)
光学取景器里边最常见的就是单反结构,单反使用一 块放置在镜头与胶片间的镜子把来自镜头的图像投射 到对焦屏上
可编辑课件PPT
60
可编辑课件PPT
61
光学取景器
可编辑课件PPT
62
电子取景器(Electronic View finder)
把一块微型LCD放在取景器内部,由于有机身和眼罩的遮挡, 外界光线照不到这块微型LCD上,也就不会对其显示造成不 利影响。另一方 面,它通过一组取景目镜来观察LCD,有一 定的放大倍数。电子取景器的功能类似于LCD液晶显示屏, 但它是通过光学取景器显示。它的优点是可以避免因开启 LCD液晶显示屏而过度消耗电量,从而增长拍摄时间和电池 的使用寿命。在室外拍摄时,它还可以避免因LCD显示屏反 光导致的取景误差。
可编辑课件PPT
63
光学取景器特点
可编辑课件PPT
64
电子取景器
可编辑课件PPT
65
电子取景器与LCD取景
1、LCD容易耗电,容易反光,特别在户外看不清楚 2、电子取景耗电低,但由于机身及眼罩遮挡,户外拍摄不 受影响。 3、两者都可以观看到相机的一些设置参数
可编辑课件PPT
66
图像感光系统
在胶片时代它就是胶片本身,胶片感光然后产生化学变化, 使得底片上留有物体的影像;而数码时代的感光元件则是 cmos或者ccd,总之就是一块用电子技术模拟胶片的可以成 像的。
不光是电脑,单反相机内部也是有主板的,内存、图 像处理器等一系列元器件都焊接在上面
传统相机的成相原理及构造+底稿

C.光圈: 光圈是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使胶片、 CCD感光的控光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光圈大小影 响景深。 1900年,各相机生产厂家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了欢国际 会议,对镜头光圈数作了统一的规定,提出了如下标准 系列:f/1,f/1.4,f/2,f/2.8,f/4,f/5.6,f/8, f/11,f16,f/22,f/32,对后来相机的发展产生了 很好的协调和促进作用。
相机的基本分类
按记录影象的介 质分类: 1. 胶片相机、 2.数字相机。
二、相机的基本结构
相机的基本结构
A.机身:一只遮光外壳的一端有一孔穴,用以安装 镜头,孔穴的对面有一容片器,用以承装一段感光 胶片(数码相机为记录影象的CCD或CMOS的装 置)。 B.镜头:一只结构简单的镜头可以是一块凸形毛玻 璃,它折射来自被摄体上每一点被扩大了的光线, 然后这些光线聚集起来形成连贯的点即焦平面。 鱼眼:6-16(约180度)、超广角:小于21(大 于90度)、广角:21-38(90-60度)、标准: 38-60(60-40度)、中焦:60-135(40-18 度)、长焦:135-250(18-10度)、超长焦: 250以上(小于10度)
成像成像作为现代的专业人像摄影师作为现代的专业人像摄影师只有熟悉相机的功只有熟悉相机的功能结构种类才能很好的使用照相机才能作能结构种类才能很好的使用照相机才能作到控制影像效果发挥照相机的特性最终为拍到控制影像效果发挥照相机的特性最终为拍摄服务并灵活驾驭相机
传统相机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学习目的:
对照相机的构造及成像原理的掌握
画幅大小分类: 全景照相机、 大画幅照相机、 中画幅相机、 小画幅相机。 1.小画副135[36x24mm] 2.中画副6x7 6x6 6x4.5 6x9 [cm] 3.大画副 4x5 [125x100mm] 8x10 [200x250mm] 4.大转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士Checky一步成像相机
远摄照相机 全景相机
凤凰全景相机 水下相机
依观景器系统区分:
拍摄照片时,我们观看拍摄目标、范围的玻璃窗便是观景器
1.单眼反光观景器系统: 这是目前最普遍的相机观景器, 它是利用镜头後面的反射镜将镜头所 捕捉到的画面加以 反射,再利用五□镜加以折射,使我们从观景器中看到 正立的影像!
相机必须要配合自动对焦的镜头,才可发挥此项 功能,若不习惯的话,则可利用相机上的自动 / 手动的切换扭,变成手动。若是自 动对焦的相机
接上手动对焦的镜头时,便只能利用手动对焦。 目前较新型的电子式相机,不管单眼的相机或是 双眼的傻瓜相机(无法更换镜头), 便是这类型 的相机。而较老式的相机大多属於手动对焦。
按记录影象的介 质分类:
1. 胶片相机、 2.数字相机。
二、相机的基本结构
相机的基本结构
A.机身:一只遮光外壳的一端有一孔穴,用以安装 镜头,孔穴的对面有一容片器,用以承装一段感光 胶片(数码相机为记录影象的CCD或CMOS的装 置)。
B.镜头:一只结构简单的镜头可以是一块凸形毛玻 璃,它折射来自被摄体上每一点被扩大了的光线, 然后这些光线聚集起来形成连贯的点即焦平面。
E. 取景器: 1.袖珍直视取景器不能正确显示与镜头所看到的同样 的影象。
2.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光是通一面镜子反射到取景窗 里的。3.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上面的镜头用于取景, 下面的镜头则用于拍摄。
相机的基本原理
为了在不同光线强度下都产生曝光正确的影象,照 相机镜头有一可变光阑,用来调节直径不断变化的 小孔,这的反射镜及五□镜,光 线是直接经由观景器进入我们的眼睛,再作较近距离的摄 影时,底片成像的范围与观景器中的影像范围会有 不同, 既所谓的视差!
3.双眼反光观景器系统: 此种相机拥有上下两个镜头, 上面的镜头担任观景器的任务,下面的才是实际拍摄的镜 头,此系统会因为上下镜头位置的不同而加大视差!
依对焦系统区分
1.手动对焦: 对焦就一张照片而言是很重要,所 谓的对焦便是调整对焦环,透过观景器的预视,使 影像清晰的成像於软片上。若利用手调整对焦环来 完成对 焦的工作,而不是靠相机自动对焦,便称为 手动对焦!
2.自动对焦: 自动对焦的相机则是利用内置的马 达来驱动调整对焦环,不需手动 ,但自动对焦的
传统相机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学习目的: 对照相机的构造及成像原理的掌握
照相机是摄影用的最基本的器材,摄
影者应当根据拍摄活动的性质,正确选用适 宜的照相机,并了解自己所用的照相机的性 能。在这一章里,将介绍照相机的主要类型 以及各类照相机的特点。
传统相机成像过程:
1.经过镜头光聚焦在胶片上 2.胶片上的感光剂随光发生变化 3.变化了的感光剂胶片经显影液显像 4.成像
一、相机的基本分类
按结构分: 1.旁轴相机:取景器里看到的
画面并非是通过镜头成像的 画面,取景轴线在镜头轴线 的一侧,故称旁轴取景。与 单反相机相比,旁轴相机的 取景存在视差。
2.双镜头反光相机:一个用来 取景,一个用来拍照。(国 产海鸥)
3.单镜头反光相机:机身内 有反光镜和五棱镜,在取景 器上直接看到影像。
2.大画幅照相机: 4X5:99.6MMX125MM 8X10:201.6MMX252.8MM 3.中画幅相机: 6x4.5 :56MMX41.5MM 6x6 :56MMX56MM 6x7 :56MMX69.5MM 6x9 :56MMX84MM 4.小画幅相机。 小画副:1X3.5:36x24mm
相机的基本分类
1900年,各相机生产厂家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了欢国际 会议,对镜头光圈数作了统一的规定,提出了如下标准 系列:f/1,f/1.4,f/2,f/2.8,f/4,f/5.6,f/8, f/11,f16,f/22,f/32,对后来相机的发展产生了 很好的协调和促进作用。
D. 快门: 快门用不同的速度加以调整,它决定着胶片、CCD 曝光时间的长短。
谢谢观看! 2020
作为现代的专业人像摄影师 ,只有熟悉相机的功 能、结构、种类才能很好的使用照相机,才能作 到控制影像效果、发挥照相机的特性,最终为拍 摄服务,并灵活驾驭相机。
按照基本设计和主要性能区分,当代 的照相机,主要有六大类
① 旁侧取景照相机; ②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③ 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④ 座架式照相机; ⑤一步成像照相机; ⑥ 专用照相机。
相机的基本分类
按快门类型分: 1.镜间快门相机:由一系列的薄钢片组成,装置
在镜头中间。 2.机械快门相机:用弹簧或是电磁手段,控制几
片叶片的开闭,或是两层帘幕像舞台“拉幕”一 样左右或上下以一定宽度的缝隙“划过”成像像 场窗口,让窗口获得指定时间长短的曝光装置”
3.电子快门相机:是用电 路控制快门线圈磁铁的 原理来控制快门时间 4.程序快门:随着光线的 强与弱,自动对快门进 行快慢调整。 5.焦平面快门:快门在对 焦点和胶片前方
鱼眼:6-16(约180度)、超广角:小于21(大 于90度)、广角:21-38(90-60度)、标准: 38-60(60-40度)、中焦:60-135(40-18 度)、长焦:135-250(18-10度)、超长焦: 250以上(小于10度)
C.光圈: 光圈是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使胶片、 CCD感光的控光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光圈大小影 响景深。
画幅大小分类: 全景照相机、 大画幅照相机、 中画幅相机、 小画幅相机。 1.小画副135[36x24mm] 2.中画副6x7 6x6
6x4.5 6x9 [cm] 3.大画副 4x5 [125x100mm] 8x10 [200x250mm] 4.大转机
C.画幅大小分类: 1.全景照相机(大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