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精选

合集下载

建筑学建筑物理复习

建筑学建筑物理复习

建筑学建筑物理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建筑物理复习采光系数:全云天扩散光不是一个固定值,不能作出采光标准,应取相对值,这个值就是采光系数。

临界照度:在满足采光标准的要求下,室外天然光的最低照度。

体形系数:建筑物外表面(与大气接触的表面)的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冷桥:在围护结构中,保温性能差,热损失量大,容易结露的部位。

低限热阻:即最小总热阻,在保证内表面不结露的条件下,围护结构中热阻所应具有的最小热阻。

结露:空气温度或物体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有水蒸汽析出的现象。

艺术照明:即环境照明,利用突出艺术效果的照明方法来装饰建筑。

干涉:两波相叠加,使有的点加强,有的点削弱的振动现象。

驻波:振幅相同的两相干波,沿一条直线反方向相遇叠加后所形成的波。

其会使声音失声。

混响时间:声源停止发声后,声能立即衰减,声音自稳态声压级衰减60dB所用的时间。

最佳混响时间:使人感觉舒适的混响时间。

时差效应:当声源停止发音后,在人耳会停留短暂时间,即直达声消失,反射声再次进入人耳中,当两者时差在50s以内时,人耳分辨不出的效果。

声遮蔽:一个声音的可闻阈因另一个声音的存在而必须提高的现象。

声环境:可测量、可感知、可控制的声音环境。

等效声级:用一个单值表示连续变化的噪声。

日照时间:冬至日建筑正南向底层满窗的日照时间。

显色性:同一颜色的物体,在不同光谱的照射下,会显示不同颜色的现象。

色温:辐射体所发出某种颜色所显示的温度。

亮度:发光体在视线方向上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照度: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

视度:视觉感觉清楚的程度。

光通量:衡量发光物体光能大小的物理量。

发光密度:光通量在空间分布的大小。

发光强度:光通量在空间分布的密度。

配光曲线:通过光源的对称平面截光强体所形成的曲线。

建筑化照明:将光源同建筑构件组合所形成建筑构件的照明。

显色指数:标准色在标准光源的照射下Ra=100dB(A),Ra<100反应颜色在视觉上的是真程度。

建筑物理知识点

建筑物理知识点

建筑物理知识点建筑物理是建筑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学科,涉及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热学、建筑声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理知识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建筑物理。

1. 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建筑物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梁、柱、墙等承重结构的设计和施工。

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建筑物理工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工程师需要对建筑结构的荷载、强度、刚度等参数进行精确计算,确保建筑物能够经受住各种外力的作用。

2.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理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主要包括混凝土、钢结构、玻璃等材料。

不同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用途,工程师需要根据建筑设计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材料的施工和检测,以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

3. 建筑热学建筑热学是建筑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建筑物体内外的热传导、传热和保温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热学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合理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建筑声学建筑声学是建筑物理中另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研究建筑物体内外的声音传播和噪音控制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工程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声学设计,包括吸声材料的选择、隔音结构的设计等,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和避免噪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5. 结语建筑物理知识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热学和建筑声学等内容。

通过了解建筑物理知识,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施工更加安全、绿色、舒适的建筑物,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希望本文介绍的建筑物理知识点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

2023年-2024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2024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2023年-2024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精选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5题)1、判断空气潮湿程度的依据是空气的( )。

A.相对湿度B.绝对湿度C.空气温度D.空气压力【答案】 A2、根据围护结构对室内热稳定性的影响,习惯上用热情性指标D来界定重质围护结构和轻质围护结构,下列热惰性指标中,能准确判断重质围护结构的是()。

A.D<2.5B.D=2.5C.D≥2.5D.D>2.5【答案】 C3、下列为降低荧光灯频闪效应所采取的方法中,哪一种无效?()A.相邻的灯接在同一条相线上B.相邻的灯接在不同的两条相线上C.相邻的灯接在不同的三条相线上D.采用高频电子镇流器【答案】 A4、下列哪一种线路敷设方式禁止在吊顶内使用?( )A.绝缘导线穿金属管敷设B.封闭式金属线槽C.用塑料线夹布线D.封闭母线沿吊架敷设【答案】 C5、水箱底距水箱间地板面的高度,当有管道敷设时不宜小于( )m。

A.O.3B.0.4C.0.8D.1.0【答案】 C6、二层卫生间(上下层均为卫生间)采用钢筋混凝土填充式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下列地面做法最经济合理的是()。

A.上有防水下有防潮B.上无防水下有防潮C.上有防水下无防潮D.防水防潮均无【答案】 B7、晴天时降低侧窗采光直接眩光的错误措施是()。

A.降低窗间墙与采光窗的亮度对比B.提高窗间墙与采光窗的亮度对比C.设置遮阳窗帘D.采用北向采光窗【答案】 B8、孟赛尔颜色体系有三个独立的主观属性,其中不包括( )A.色调B.色品C.明度D.彩度【答案】 B9、下述哪条不是厅堂体形设计的基本设计原则?()A.保证每位观众都能得到来自声源的直达声B.保证前次反射声的良好分布C.保证室内背景噪声低于相关规范的规定值D.争取充分的声扩散反射【答案】 C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限制外墙上透明部分不应超过该外墙总面积的70%,其主要原因是( )。

A.玻璃幕墙存在光污染问题B.玻璃幕墙散热大C.夏季通过玻璃幕墙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非常大D.玻璃幕墙造价高【答案】 B11、控制噪声的最基本措施是()。

建筑物理资料

建筑物理资料

建筑物理一.填空1.构成室内热湿环境的要素包括:室内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环境辐射温度。

2.热量传递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黑体、灰体、选择辐射体)。

3.声音的三要素:声音强弱、音调高低、音色好坏。

4.城市热岛效应:热导强度(△T)=市区气温(tc)—郊区气温(ta)5.风速到达一定的高度时,往上其风速不再增大,把这个高度叫摩擦厚度或摩擦高度,还有人将其干脆称为边界层高度。

将该高度处的风速称为地转风风速。

6.城市环境噪声:交通运输噪声,工厂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人群活动出现的噪声.7.外围护结构必须有: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经济性、生态节能性。

二.名词解释温度梯度:温度差△t与沿法线方向两等温面之间距离△n的比值的极限。

导热系数: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时,在1h内通过1m2 面积所传导的热量。

导热系数越大,材料导热能力越强。

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小于0.35,并能用于绝热工程的。

日照:物体表面被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现象。

日照时数:太阳照射的时数。

光通量(∅):以标准光度观察者对光的感觉量为基准的单。

单位:流明(lm)照度(E):用落在其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多少来衡量它被照射的程度。

单位:勒克斯(lx),它等于1lm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m2的被照面上。

亮度(L):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声音来源于震动的物体,辐射声音的震动物体称为—声源环境:指某一中心或主体周围对该中心或主体有影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

风象:是一个地区风向、风频和风速的综合。

噪声:对人体有害的和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太阳方位角:指太阳直射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地平面正南向所夹的角。

太阳高度角:指太阳直射光线与地平面间的夹角。

室内热湿环境:作用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湿物理量的总称。

四.简答。

论述1.室内热湿环境综合评价方法:①有效温度ET(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②预测平均热量感觉指标③热应力指标1.影响太阳辐射因素: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地理纬度2.湿空气的物理性质1)饱和水蒸气分压力2)空气湿度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

2023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30题)1、楼板表面铺设柔软材料,对降低哪些频段的撞击声效果最显著?( )A.低频B.中频C.高频D.中低频【答案】 C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建筑物自动化中型系统的监控点数为161~655个B.常用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三种:总线型、星形和环形C.计算机主机房内的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的条件下,在主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8dBD.访客对讲系统分为单对讲型和可视对讲型两种系统【答案】 A3、以下叙述哪条错误?( )A.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宜远离接入市政管道的排放点B.化粪池距地下水取水构筑物不得小于30mC.高于40℃的排水需经降温处理后,才能排入城镇下水道D.医院污水的排放条件应符合现行的《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答案】 A4、关于排除有爆炸危险气体的排风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排风管道应采用非金属管道B.排风设备不应设置在地下室内C.排风设备应设置在室外D.排风管道应暗设在竖井内【答案】 B5、室内采取吸声措施可降低下列哪种声音的能量?( )A.直达声B.混响声C.复合声D.透射声【答案】 B6、以下哪类建筑在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无须使用快速响应喷头?()A.公共娱乐场所B.医院、疗养院病房C.高层住宅D.老年、少年、残疾人集体活动场所【答案】 C7、建筑屋面雨水排水工程的溢流设施,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溢流口C.溢流管系统D.雨水斗【答案】 D8、航空障碍标志灯应按哪一个负荷等级的要求供电?( )A.一级B.二级C.三级D.按主体建筑中最高电力负荷等级【答案】 D9、小区排水管线布置应遵循的原则,下列哪条错误?()A.地形高差、排水排向B.尽可能压力排除C.管线短为D.埋深小(保证在冰冻线以下)【答案】 B10、公共建筑的用户燃气表,应安装在( )A.有可燃物品的库房B.经常常湿的库房C.有通风的单独房间D.无通风的房间11、热量传播的三种方式是()。

建筑物理重点知识

建筑物理重点知识

建筑物理重点知识一、概述建筑物理是研究建筑环境中物理现象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建筑热学、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建筑热学重点知识1. 传热方式:导热、对流、辐射是三种主要的传热方式。

导热是指物体内部或不同物体之间直接的热传递;对流是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过程中热量的传递;辐射是指物体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

2. 传热系数:传热系数是表示材料传热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材料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

对于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越大,说明材料的保温性能越差。

3. 隔热设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减少室内外的热量传递,需要进行隔热设计。

常见的隔热设计方法包括设置隔热层、采用高反射材料等。

三、建筑光学重点知识1. 光的性质:光具有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性质。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光的性质对室内光线分布、采光效果等具有重要影响。

2. 光的反射和折射: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光影效果。

例如,利用镜面反射可以增强室内的光线效果,利用玻璃的折射可以创造出梦幻般的光影效果。

3. 采光设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提高室内光线的质量和舒适度。

常见的采光设计方法包括设置天窗、利用窗户等。

四、建筑声学重点知识1.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空气、固体和液体等介质传播的。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声音的传播方式和传播距离,以避免噪音干扰和回声等问题。

2. 吸声材料:吸声材料可以吸收声音的能量,减少声音的反射和传播。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利用吸声材料来改善室内音质和减少噪音干扰。

3. 隔声设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减少室内外的声音传递,需要进行隔声设计。

常见的隔声设计方法包括设置隔声墙、采用隔声门窗等。

五、总结建筑物理是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建筑环境的各个方面。

掌握建筑物理的重点知识,对于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和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物理知识点汇编

建筑物理知识点汇编

建筑热工学第一章:室内热环境1. 室内热环境的组成要素:室内气温、湿度、气流、壁面热辐射。

2. 人体热舒适的充分必要条件,人体的热平衡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必要条件。

人体按正常比例散热是达到人体热舒适的充分条件。

对流换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辐射散热量占45%-50%,蒸发散热量占25%-30%3. 影响人体热感的因素为: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环境平均辐射温度、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和人体衣着状况。

4. 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1)室外气候因素太阳辐射以太阳直射辐射照度、散射辐射照度及用两者之和的太阳总辐射照度表示。

水平面上太阳直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成正比关系。

散射辐射照度与太阳高度角成正比,与大气透明度成反比。

太阳总辐射受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和地理纬度等因素的影响。

空气温度地面与空气的热交换是空气温度升降的直接原因,大气的对流作用也以最强的方式影响气温,下垫面的状况,海拔高度、地形地貌都对气温及其变化有一定影响。

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一年中相对湿度的大小和绝对湿度相反。

风地表增温不同是引起大气压力差的主要原因降水2)室内的影响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的影响;人体活动的影响5. 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

更多精品文档6. 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对流换热影响很大,至于人体是散热还是得热,则取决于空气温度的高低。

7. 影响人体蒸发散热的主要因素是作用于人体的气流速度和环境的水蒸气分压力。

8..热环境的综合评价:1)有效温度:ET依据半裸的人与穿夏季薄衫的人在一定条件的环境中所反应的瞬时热感觉作为决定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评价标准。

2)热应力指数:HSI根据在给定的热环境中作用于人体的外部热应力、不同活动量下的新陈代谢产热率及环境蒸发率等的理论计算而提出的。

当已知环境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气流速度和平均辐射温度以及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便可按相关线解图求得热应力指标。

建筑物理——精选推荐

建筑物理——精选推荐

建筑物理影响室内⼈体热舒适的因素有六个:1⼈体所处的活动状态,如运动或静坐2⼈体的⾐着状态。

3室内的平均辐射温度(环境辐射温度)4空⽓温度5空⽓湿度6室内风速(⽓流速度)有效温度最早由美国采暖通风协会1923年推出,为室内⽓温、空⽓湿度、室内风速在⼀定组合下的综合指标。

露点温度:在⼀定的⽓压和温度下,空⽓中所能容纳的⽔蒸⽓量有⼀饱和值;超过这个饱和值(饱和⽔蒸⽓分压⼒),⽔蒸⽓就开始凝结,变为液态⽔。

饱和⽔蒸⽓分压⼒随空⽓温度的增减⽽加⼤或减⼩,当空⽓中实际含湿量不变,即实际⽔蒸⽓分压⼒p不变,⽽空⽓温度降低时,相对湿度将逐渐增⾼,当相对湿度达到100%后,如温度继续下降,则空⽓中的⽔蒸⽓将凝结析出。

相对湿度达到100%,即空⽓达到饱和状态时所对应的温度,成为露点温度。

热流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等温⾯上单位⾯积的热量建筑热环境设计:1建筑保温设计2防潮设计3隔热设计4建筑节能设计材料的蓄热系数:在建筑热⼯中,把某⼀匀质半⽆限⼤壁体⼀侧受到谐波热作⽤时,迎波⾯上接受的热流波幅Aq,与该表⾯的温度波幅Ao之⽐称为材料的蓄热系数。

材料的蓄热系数是说明直接受到热作⽤的⼀侧表⾯,对谐波热作⽤反应的敏感程度的⼀个特性指标。

围护结构内表层材料的蓄热系数还决定着室内⽓温与内表⾯温度的关系。

室外热环境是室外⽓候的组成部分,是建筑设计的依据;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要功能即在于抵御或利⽤室外热环境的作⽤。

拱顶和穹顶的优点在于:1室内⾼度有所增加,⼈们头顶富裕的空间,可以保证热空⽓的上升和聚集在远离⼈体的位置2屋顶的表⾯积有所增加,太阳辐射作⽤在扩⼤的⾯积上,平均的辐射强度相对降低,屋顶吸收的平均热量下降,因此对室内的辐射强度有所减少;3在⼀天的多数时间内,⼀部分屋顶处于阴影区,可以吸收室内和相对较热的屋顶部分的热量,将其辐射到阴影区内温度较低的空⽓中结合⽓候设计的五⼤因素:1空⽓湿度2空⽓温度3太阳辐射4风速⽓流和⽓压5凝结和降⽔热岛现象:在建筑物与⼈⼝密集的⼤城市,由于地⾯覆盖物吸收的辐射热多,发热体也多,形成市中⼼的温度⾼于郊区,即”城市热岛”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内表面吸热:
2)平壁材料层的导热:
3)外表面的散热:
1)内表面吸热:
内表
面吸热是对流换热与辐射换热
的综合过程。
qi qicqir(aicair)(ti i) ai(ti i)
2)平壁材料层的导热:
q
d1
i e
d2 d3
(2)
1 2 3
3)外表面的散热:
外表面的散热是平壁把热量以对流及辐射的方式传给室外
空气及环境。
q e a e (e te )
(3 )
讨论的问题属于一维稳定传热过程,则有
q q i q q e
( 4 )
联立上面四式得
q
ti 1
te d1
K0(ti
te)
ai
ae
若写成热阻形式得
q
ti te R0
内表面换热阻
表面特征
ai
墙面、地面、表面平整或有肋状 8.7 突出的顶棚h/s<0.3
q1
1
d1
(i
2)
q2
2
d2
(2
3)
q3
3
d3
(3
e)
稳定导热条件下有: qq1q2q3
由以上四式解得:
qd1id2e d3
(7-i4)e
R1R2R3
1 2 3
n层多层壁的导热计算公式:
q
1 n1
n
Rj
j1
各层接触面的温度:
2
1
q
d1
1
3
2
q d2
2
1
q(d1
1
d2 )
2
多层壁内第 j层与第 j 层1之间接触面温度:
季风性强。 地方风:由于地面上水陆分布,地势起伏,表面覆 盖等地方性条件不同而引起小范围内的大气环流。 如:水陆风,山谷风,庭院风,巷道风,这些都是由 于局部受热不均而引起的,其特点是日夜交替变向。
风的描述: 风通常是以水平运动为主的空气运动。风的描述 包括风向和风速。 风玫瑰图能直观反映一个地方的风速和风向。如下图。 (a)为某地夏季七月的风向频率分布;(b)为各方位的风速。
如图,辐射热的反射、 吸收与透射。 例:普通窗玻璃 温能力、吸热玻璃
的保
实际传热过程:
例:冬季,室内通过外墙向室外传热是包含 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复杂过程。如图所示:
对流 辐射
导热 对流 辐射
温度场:
热量传递的动力是温度差,研究传热时必须知道物 体的温度分布。
对某一物体或某一空间来说,某一瞬时,物体内各 点的温度总计叫温度场。
特点: (1)辐射换热中伴随有能量形式的转化: 一物体内能电磁波另一物体内能; (2)电磁波可在真空中传播,故辐射换热不需 有任何中间介质,也不需冷热物体直接接触; (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在不停地对外 辐射电磁波,辐射换热是两物体互相辐射的结果。
高温
低温
2、辐射能的吸收、反射和透射:
单位 米 千克 秒 安培 开尔文 摩尔 坎德拉 弧度 球面度
代号 m Kg s A K mol Cd rad r
单位定义
7-1 传热的基本方式
传热的特点:传热发生在有温度差的地方,并且总是 自发地由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传热有三种基本方式(如图7-1): 1. 导热 2. 对流 3. 辐射
实际传热过程 温度场
单纯的对流换热不存在,总伴随有导热发生。
三、辐射:
定义:辐射指依靠物体表面向外发射热射线(能产生显著 效应的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现象。
自然界中凡温度高于绝对零度(0K)的物体,都能发射 辐射热,同时,也不断吸收其它物体投射来的辐射热。
特点:辐射换热时有能量转化:热能 --辐射能- 热能 参与换热的物体无须接触。
qq m q q r q c
q 0 体温恒定; q 0 体温上升; q 0 体温下降。
qm: 人体新陈代谢产热率 qw: 人体蒸发散热率 qr: 人体与环境辐射换热率 qc:人体与环境对流换热率
室内热环境
所谓按正常比例散热,指的是对流换 热约占总散热量的25-30 ,辐射散热约 为45-50 ,呼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约占 25-30 ,处于舒适状况的热平衡,可称 之为“正常热平衡”。
物体内各点温度不随时间变化,称为稳定温度场; 反之,则为不稳定温度场。
在稳定温度场内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为稳定传热过程; 在不稳定温度场内发生的热量传递过程为不稳定传热 过程。
2-2 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一、平壁导热 二、对流换热 三、辐射换热
一、平壁导热:
定义:指通过围护结构材料传热。 经过单层平壁导热 经过多层平壁导热
各地区建筑物的形式、风格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室外热环境:
构成室外热环境的主要气候因素: 太阳辐射、温度、湿度和风等。
1.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房屋外部的主要热源:
如图:太阳辐射图解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射又可分为:直接辐射 和散射辐射。
进入大气上界的 太阳辐射100
因散射而反射 云反射 5
影响太阳辐射强
3. 气温: 气温:指空气的温度。一般气象学上所指气温是距地面 1高.5处m 的空气温度。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入射到地面上的太阳辐射热量,
地形与地表面的覆盖以及大气环流的热交换作用等。其中, 太阳辐射起决定作用。
气温变化:四季变化 (年变化)、日变化和随 地理纬度的变化。
4. 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表示大气湿润程度。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通常与气温的日变化相反:如图11-1 我国各地的相对湿度:
2-3 平壁的稳定传热计算
传热过程:室内、外热环境通过围护结构而进行的热 量交换过程,包含导热、对流及辐射方式的换热,是 一种复杂的换热过程。
稳定传热过程:温度场不随时间而变的传热过程。
如图,设由三层平壁组成的围护 结构,平壁厚度分别为d1 、d2 、 d3 ,导热系数分别为1、2、 3 ,围护结构两侧空气及其它 物体表面温度分别为 ti、te(设 ti >te ),室内通过围护结构向 室外传热的整个过程要经过三个 阶段:
具体情况选用表7-1公式:
三、辐射换热:
1、辐射换热的本质和特点:
本质:物体表面向外辐射出的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电磁 波的波长可从 106m到数公里;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落到
物体上可产生各种不同的效应(如图7-5);
红外线:波长范围 0.8600m; 热射线:波长范围 0.440m ;
热辐射:热射线的传播过程。
建筑物理-精选
教学安排
建筑物理共64学时。 教材:《建筑物理》,东南大学 柳孝图。 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适当删减或补充,讲课次序不一
定全按教材。 考试内容以讲课和作业为准,请同学适当做好笔记。 考试:闭卷考试。
物理环境概论
建筑热环境 建筑光环境 建筑声环境
建筑声环境
人的听觉特性(频率特性、定位、哈斯效应 等)?
要求在课堂内完成.
经过多层平壁导热:
设三层材料组成多层壁 (如图7-3),各材料层之 间紧密配合,各层厚为d1 、 d2 、d3 ,导热系数分别 为1 、 2 、 3 ,平壁内、 外温度为i 、 e (设i > e , 且均不随时间变 化),可用 2 、 3 表示 层间接触面的温度。
将多层壁视为三个单层 壁,分别算出通过每层 壁的热流强度为:
对流换热过程:(如图7-4)
倾斜直线
区—层流边界层;
抛物线区—流体核心
部分 ;
水平线区—过度区 。
对流换热计算公式:
qc
ac(t)1t
t
Rc
ac
对流换热系数
对流换热热阻
确定对流换热系数 a c:
对流换热系
数包含了影响对流换热强度的一切因素。建筑热工学中常
遇到的对流换热问题都是指固体壁面与空气间的换热,据
一、导热:(传热)
定义:指温度不同的物体直接接触时,靠物质微观 粒子(分子、原子、自由电子等)的热运动引起的 热能转移现象。
导热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发生,但只有在密 实的固体中才存在单纯的导热过程。
在建筑热工学中,大量课题涉及非金属固体材料的 导热,有时也涉及空气、水分或金属导热问题。
二、对流:
物体对外来射线的反应遵循与可见光相同的规律。
设有能量为I0 的热射线投射到物体表面,则其中 Ir
被反射,Ia 被吸收,It 可能透过物体。(如图7-6)
由能量守恒: IrIaIt Io

Ir Ia It 1 Io Io Io
h h h 1
透射系数 吸收系数
反射系数
严格说,物体对不同波长的外来辐射的吸收、反射及透射 的性能不同。
i e
R
(7-3)
说明:
热阻 R d :在同样温差条件下,热阻越大,通过材料 层的热量越 少;增加热阻的方法:加大平壁厚度或选用导
热系数小的材料。
导热系数 :当材料层单位厚度内的温差为 10C 时,在
1小时内通过 1m2 表面积的热量。
影响 的最大因素是:容重和湿度。
不同状态的物质导热系数相差很大
材料 气体
导热系数 W/(m•K) 0.006~0.6
特点 最小
液体
0.07~0.7
次之
金属
2.2~420
最大
非金属
0.3~3.5
常用建材
保温隔热材料
<0.25
矿棉、泡沫塑料、 珍珠岩、蛭石等
作业 :
某钢筋混凝土墙(λ=1.74W/mk)厚20cm,内表面 温度25℃,外表面温度40 ℃,求通过墙体的热流 强度,并图示温度分布.
有肋状突出的顶棚h/s>0.3
7.6
Ri(m2.K/W) 0.11
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