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20春《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答案_150

合集下载

20春【福建师范】《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3(答案资料)

20春【福建师范】《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3(答案资料)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乾隆帝又实行“摊丁入亩”的地丁合一征赋方法,将丁赋摊入田亩,进而废除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人头税,成为我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最后形态。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2题,中朝官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其中最重要的是中朝官中书。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3题,1902年,清政府设立了商部,主管农、工、商等事务,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商业纳入国家的“正业”。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4题,到唐朝时期,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纠官和谏君的两种主要职能也就变为一种职能,即纠举百官,弹劾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僚的违法行为。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5题,一条鞭法是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下,于万历九年(1581年)在全国推行的。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6题,清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督抚分寄制中央集权。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7题,从中国国家诞生以来到1949年,中国国体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即奴隶制国体阶段与封建制国体阶段。

B、正确正确答案:B第8题,隋朝,三省即尚书省、门下省、内史(唐改中书)省,共同组成中央辅政机构,为最高行政机关。

其中,六部隶属于尚书省。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9题,九品官人法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选拨与任用制度的综合。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10题,1861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逼迫清政府签定《北京条约》。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11题,抗日民主政权的基本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主力是工人和农民。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12题,东汉末年,曹操推行计亩而税,计户而征的赋税制度。

魏晋南北朝基本上沿循此制。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13题,宋代的道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14题,与夏朝不同,由于有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使我们对商朝社会有较为明确的认识。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15秋100分答案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15秋100分答案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
一、判断题(共50 道试题,共100 分。


1. 在君主专制的朝代,辅政体制基本上是贵族辅政制。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2. 在周朝,社会的主要阶级是封建领主与农奴。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3. 中国是最早建立监察制度,并将其置于国家主要典制地位的国家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4. 皇帝要设立日常的行政事务机构,如三国的九卿,隋唐的六部九寺五监,明清的部院寺监等中央行政和事务机构,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5. 在西周,“私田”是领主所有;“公田”是农奴的份地。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6. 晚清时期随着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败,出现了大量的“军功”地主。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7. 唐代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两税法制度。

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唐后期用租庸调代替两税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A
8. 御史这一官职,从考古资料来看,可以追溯到商代。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B
9. 庙号是历代帝王纪元所立的名号。

A. 错误
B. 正确。

20春【福建师范】《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4(答案资料)

20春【福建师范】《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4(答案资料)

【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复合制类型国家的特点是国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表现为联合关系,不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2题,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3题,总理衙门是清朝末期中央管理对外事务的机关,仅次于军机处的最重要部门。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4题,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学堂教育开始步入系统化。

《章程》规定:学堂正规教育分初、中两级。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5题,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诸侯展开的变法运动和争霸战争促进了领主制的瓦解。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6题,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已经把考试权独立出来,并制定了《考试法》。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7题,晚清时期,大量的“军功”地主产生,使得晚清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8题,元代的省设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为正副长官。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9题,汉代,纠弹公卿违失之事,由御史大夫负责,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监理。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10题,秦时期,监察机关弹劾范围十分广泛,上至丞相重臣、王公贵戚,下至一般官吏,都在其纠举的范围之内。

但到汉朝时,已经改变。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11题,金、元在汉族地区实行里甲和保甲制度。

明清实行村社制度。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12题,迫于政治形势,有时也不得不以所谓“有功于社稷”,已经拥有重大军政实力的皇子为继承人。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第13题,进入民国后,北洋政府和国民党的南京政府的一切都集中在袁世凯、蒋介石等个人手中,实际仍是以军权支持的行政权力包揽一切,实行法治。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第14题,以县为单位,将所有田赋、劳役、贡纳、杂差等一律折合成银两,分摊在本县田额之中。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18分;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多选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干括号里)。

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 B )。

A.共和制度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体属于( B )。

A.贵族君主制B.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专制的过渡C.君主丞相制D.君主宰辅制3.我国文武分职,即文官有相,武官有将制度确立的时期是在( C )。

A.商朝B.西周C.战国D.春秋4.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 B )。

A.太平天国革命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5.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D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B )。

A.洋务运动时期B.清末的1905年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后7.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 C )。

A.领主封建制B. 地主封建制C.半殖民地半封建制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8.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D )。

A.戊戌变法B.清末君主立宪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D.中华民国的建立9.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了(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10.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C )。

A.皇帝B.君主C.王D.总统11.我国开始推行“封建”是下列那个朝代( C )。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2.中国历史上王位传子制度的“家天下”开始于( A )。

A.夏朝B.商朝C.西周朝D.秦朝13.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 。

A.君主立宪制B.世袭制C.共和制D.皇权专制14.结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是由于( B )。

39424福建师范大学福师《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一答案

39424福建师范大学福师《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一答案
19.春秋时期,反对郑国铸刑书的人是() A.孔子 B.叔向 C.荀寅 D.赵鞅 答案:B
20.清末为预备立宪而在地方设立的采集舆论的机构是() A.咨议局 B.资政院 C.商会 D.报馆 答案:A
21.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立法主要有() A.制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B.制定》 答案:D
22.用官爵抵罪的“官当”制度,确立于() A.汉朝 B.晋朝 C.明朝 D.南陈 答案:D
2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 A.《宋刑统》 B.《大清会典》 C.《大明律》 D.《元典章》 答案:A
24.《麟趾格》制订于() A.东魏 B.西魏 C.北魏 D.北齐 答案:A
6.秦朝的劳役刑包括() A.城旦舂 B.鬼薪 C.司寇 D.罚作 答案:ABCD
7.明代的“厂卫”是指() A.锦衣卫 B.西厂 C.东厂 D.内行厂 E.中统 答案:ABCD
8.唐律关于婚姻限制中,不得为婚的包括() A.同姓不婚 B.良贱不婚 C.不得娶逃亡妇女 D.不得妄冒为婚 答案:ABCD
10.1913年4月至10月,宪法起草委员会编成并通过了() A.《无坛宪草》 B.“贿选宪法” C.“袁记约法” D.《临时约法》 答案:A
11.宋初在刑法方面沿用的前代法规是() A.《九章律》 B.后周《显德刑统》 C.《唐律疏议》 D.《泰和律》 答案:C
12.西周时期将故意犯罪称为() A.非终 B.惟终 C.眚 D.非眚 答案:D
6.清朝第一部较为成熟的成文法典是() A.现行则例 B.大清律集解 C.五朝会典 D.大清律集解附例 答案:D
7.唐律中维护封建家庭纲纪伦常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 A.杂律 B.斗讼 C.户婚
D.名例 答案:C
8.周王位的继承人为() A.嫡姐妹 B.嫡长子 C.庶子 D.庶兄弟 答案:B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平时作业2020春华南理工大学-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平时作业2020春华南理工大学-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综合作业12. 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

商代已开始分封诸侯,称号有侯和伯。

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

春秋战国时,适应中央集权的郡县制逐渐取代分封制。

秦始皇统一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了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

此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的事例,但性质不完全相同。

5. 郡县制: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几乎盛行整个封建时代。

是中央垂直管理下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是中国由贵族封建制度走向皇帝专制制度的象征。

二、简答题1. 简述汉代“对策”与“射策”的考试方法。

答:对策始于汉文帝,主要应用于贤良方正等科。

又称策问或策试(类似科举制中的时务策)。

即由皇帝提出问题,由应试者作口头或书面的回答。

策问内容主?要是时政、经义等方面。

射策类似于抽签考试。

即由主考官先拟出许多道题。

将试题分别写在竹(木)简上,封存后致于案桌之上,考试时由被试者随意抽取。

进行?当场解答。

依据回答的优劣分为甲乙二等。

射策的考试对象主要是明经及博士。

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义。

2.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

答:第一,君主专政,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也是北洋政府,国民党南京政府制度的一个特点。

??第二,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权合理性的依据,悬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

??第三,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也影响到半殖民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

??第四,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并一直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国政治制度。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000250459BC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000250459BC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0002
夏代职官有“六卿”,分别为司空(主土木工程)、士正(主司法)、虞(主山泽)、秩宗(主祭祀)、纳言(主承上宣下)等。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从世界历史来看,国家形式多种多样的。

有民主制、贵族共和制、君主制等不同的政体。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东汉时御史大夫改为司空,御史中丞改为文属少府,但已经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台”,号曰“宪台”。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明代在省一级由丞宣布
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司法监察、军事行政。

三者合称“三司”,官互不统属,分别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至宋朝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以监察军、政、法等方面为主而旁及国家其他
事务的,有明确分工和权限规定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单线垂直型的监察体系。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宋代,县的主要长官是知县。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
除八股文,改以《四书》、《五经》及改论中国历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学
术的文章作为取士的标准,这就促使新式学堂迅速发展。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三公九卿等都由皇帝任免和调动,不能世袭。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历史上包含政体和国体在内的政治制度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最新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参考答案

最新奥鹏福建师范大学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参考答案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6.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已经把考试权独立出来,并制定了《考试法》。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7.晚清时期,大量的“军功”地主产生,使得晚清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A
8.元代的省设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为正副长官。
福建师范大学
福师奥鹏远程教育
《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
参考答案
试读一页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
1.复合制类型国家的特点是国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表现为联合关系,不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2.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2.元代提高了御史台的地位,使之与中书省、枢密院处于平行的地位。元代的监察官自成系统,有直接任免选用监察官吏之权。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3.唐代中央司法机关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刑部为中央专门审判机关,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及京师徒刑以上案件。
【选项】:
A错误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8.西周宗法制度,它既是家族制度,又是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选项】: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9.君主专制,是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贯穿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始终,也是北洋政府、国民党南京政府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题)1: 复合制类型国家的特点是国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表现为联合关系,不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2: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汉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3: 总理衙门是清朝末期中央管理对外事务的机关,仅次于军机处的最重要部门。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4: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学堂教育开始步入系统化。

《章程》规定:学堂正规教育分初、中两级。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5: 在春秋战国时代,各国诸侯展开的变法运动和争霸战争促进了领主制的瓦解。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6: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已经把考试权独立出来,并制定了《考试法》。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7: 晚清时期,大量的“军功”地主产生,使得晚清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A
(判断题)8: 元代的省设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为正副长官。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B
(判断题)9: 汉代,纠弹公卿违失之事,由御史大夫负责,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丞相司直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