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原则及运用

合集下载

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优化设计建议

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优化设计建议

无论在高等级公路还是在低等级道路进行路线设计和方案优化,都要对直线、曲线这两种不同的形态进行合理搭配,以求达到最优的路线方案。

曲线的设计相对复杂,有回旋曲线与圆曲线。

在这个过程中,直线为最普遍的线性方式,但是如果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山区等地区设置直线线路,就会对整个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不利于车辆的安全通行,并且如果直线长度过大,也会使得驾驶员出现视觉疲劳,对于交通系统的稳定推进具有非常不良的影响。

因此,在对横向通道以及相关的天桥等进行设置和考量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驾驶员的开车视野,并加强线路连续性,避免大长直线段出现,结合直线通行距离,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征,对直线的设计规范进行统一。

一般来讲,最大直线距离不应该超过时速的20倍。

50|CHINA HOUSING FACILITIES
51
2020.04 |
式,不利于解决排水问题。

室外集散场地。

应按不小于0.㎡/座设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或广场,即室外商业综合体总图设计是一项复杂且精细的工作,通过对商业综合体具体项目的设计、实施,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未来完成更多更好更精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图四
,2019,4(19):224-225.
,2019(07):64-65.。

高速公路设计标准

高速公路设计标准

高速公路设计标准
高速公路作为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其设计标准直接关系到公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通行效率。

因此,高速公路设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交通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应当充分考虑道路的安全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车辆的行驶速度、车流量、路况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的坡度、弯道的半径、路面的摩擦系数等参数,以确保车辆在高速行驶时能够保持稳定,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应当设置合理的安全设施,如护栏、标线、交通信号等,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其次,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应当注重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车道数量、车道宽度、匝道设置等,以适应不同车辆的通行需求。

同时,应当考虑道路的平整度、坡度和坡度变化等因素,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提高通行效率。

此外,应当合理设置服务设施,如休息区、加油站等,方便驾驶员的停车休息和补给,提高道路的通行舒适性。

最后,高速公路设计标准应当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道路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合理规划排水系统、噪音防护设施等,减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时,应当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降低道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排放,实现道路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设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安全性、通行效率和环保性,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

只有不断完善和执行高速公路设计标准,才能建设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的高速公路网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实的交通基础设施支撑。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高速公路在山区的路线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降雨较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进行专门的研究和选线。

1. 地形分析:首先对山区地形进行分析,了解山脉分布、坡度梯度、地势起伏等情况,确定可能的路线范围。

2. 地质评估: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评估,了解山区的地质情况,包括岩石类别、土壤类型、地下水位等,分析地质灾害风险,为选线提供依据。

3. 水文分析:了解山区的降雨量、汇水情况及水流路径,进行水文分析,预测山洪、滑坡等自然灾害风险。

4. 设计原则:基于地形、地质和水文等分析结果,确定设计原则,如选择尽可能平缓的路线、避开滑坡、塌方地区、减少跨越水体的次数等。

5. 选线方法: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和设计原则,采用以下选线方法进行选择:(1) 直线距离最短法:根据起点和终点间的直线距离进行选线,适合用于较为平坦、地质条件较好的山区。

(2) 路况最优法:考虑山区的地质条件和交通需要,选择路况最优的路线,如避开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易发区。

(3) 走廊法:选择地理条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综合最优的路线为走廊,然后在走廊内进行选线。

该方法适合于较为复杂多变的山区地质条件。

(4) 短路法:根据地形、地质和水文等情况选择一条较短的线路,但要注意避开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区域。

(5) 综合评价法:将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结合交通需求和社会影响,选取最佳线路。

在选线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山区高速公路的经济性、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做到路线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选定路线后,还需要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地质勘探、桥梁隧道设计等,确保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的顺利进行。

探究高速公路改扩建路线的设计要点

探究高速公路改扩建路线的设计要点

0 引言 在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前期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整个施工质量的高低,所以必须提前对高速公路路段展开详细完整的勘测以及搜集相关项目资料进行研究,找出路线设计的核心之处,同时需制订不同的设计方案,根据改扩建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找出最佳方案。

1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的相应原则1.1 综合考虑路线设计 一般来说,我国的改扩建工程主要包含改线新建工程、原有道路的扩建工程。

针对改线新建工程需要从平面、纵断面、横断面三个不同方面加以分析,综合考虑。

针对原有道路上的扩建工程,不仅需要平纵横三大要素的科学整合,它与新建工程的区别较大,设计难度较高,需要考虑原有道路的各项条件及自然环境的约束。

对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的设计需要保证原有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三方面的设计主要需要体现在加宽的形式上。

总的来说,对平面中断面横断面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才能保证高速公路改扩建后的道路能够满足人们对道路功能的需求,确保道路行车的安全。

并对改扩建路线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分析。

1.2 原有道路资源拓展原则 设计人员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之前,应对原有高速公路进行现场勘察,将高速公路结构物及相关设施的整体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估,并结合现代高速公路的建设标准,将符合要求并达标的结构物保留并运用,将不达标的结构物和相关设施进行处理,在相应位置增加合适的结构物与设施。

另外,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还应当重点考虑路线平面、断面及纵面三方面的设计要求,从车辆行驶安全方面进行路线设计,以此满足设计与施工相匹配的需求。

1.3 平衡多方面因素 满足一般性原则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中,需要平衡多方面因素,满足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其中针对高速公路建设而言,要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规划和分析,根据高速公路整体路线周边环境进行勘测,结合建设标准,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程度。

原有高速公路改扩建路线设计要符合行车安全原则,一方面路线走线要符合形成行人和车辆通行标准,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路线阶段性车速控制,确保车辆及行人行驶的安全性。

公路设计原则

公路设计原则

公路设计原则1)坚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这一主题进行路线方案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原则路线方案多方案论证比选是合理确定路线方案的前提条件。

山区复杂的地形、地质、水文和生态环境条件严重制约着路线方案的布置。

因此,在路线设计的各个阶段都必须对各个路线方案做深入、细致地研究,在论证比选时,不仅要着眼于路线和工程方案本身,还应将生态环境保护列为重要的比选内容,使得拟定的方案具有利于环保、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优点。

2)坚持技术指标与地形条件相互协调的原则在设计中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有利于车辆的良好运行,较低的技术指标的采用则会对行车条件产生不利影响。

而山区复杂的自然条件决定着技术指标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必然会使填挖工程量增大,直接影响到区域的生态环境,同时工程构造物的数量也会增多,导致工程造价上升。

因此,应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强调因地制宜选用技术指标,坚持路线与地形条件相互协调的原则,不应片面追求高指标。

3)坚持按地质条件选线的原则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的类型多,分布面广,且成因复杂。

有些灾害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在路线测设的某个阶段中有时不被人们所认识,这些灾害会对公路施工和运营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同时地质灾害的发生将直接影响到区域的自然环境,造成水土流失,甚至会诱发其他新的灾害,形成连锁式的不良反应。

在路线方案拟定过程中,往往由于地质灾害的可治性及治理费用的原因,使得在其他方面表现较优的方案最终被舍弃。

因此,在路线布线时,应首先研究路线走廊内的地质条件,并应坚持地质条件选线的原则。

4)坚持对典型工程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的原则在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典型工程,一般有高路堤、高架桥、深路堑、隧道、高边坡、半边桥或纵向桥等。

这些工程不仅对路线总体方案和工程造价有极强的控制作用,而且不同工程方案在山体开挖及土石方数量方面有较大差异,从而严重影响区域的生态环境,同时还会影响道路的安全运营。

因此,在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必须强调对典型工程方案的综合比选。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是公路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主要用于规定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标准,以保障公路建设项目的安全、经济、适用和环保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下面是对于该规范的一些解读和分析。

一、背景和意义公路是现代交通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公路路线设计是公路建设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公路的建设质量、运营安全和经济效益。

因此,制定和实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于提高公路路线设计水平,保障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术语和符号:规范了公路路线设计中的术语和符号,包括路线、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等,为规范使用和阅读本规范奠定了基础。

2.总则:总则规定了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设计速度、车辆组成、交通量等方面。

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公路,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等,设计了不同的设计标准。

3.平面线形设计:平面线形设计是公路路线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了直线、曲线、转角等元素的设计要求和方法,以确保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4.纵断面线形设计:纵断面线形设计主要规定了公路纵断面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最大纵坡度、最小坡长、竖曲线半径等参数。

5.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是公路路线设计的又一重要方面,规范了公路路基、路面等的设计要求和方法,以确保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6.交通安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是公路路线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规范了公路标志、标线、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设置和管理方法。

三、实施与应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实施和应用对于提高公路路线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在规范实施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规范的有效执行。

2.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

在规范应用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综合考虑当地地形、气候、交通量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都南高速路线规划方案

都南高速路线规划方案

都南高速路线规划方案一、引言随着都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

都南地区作为大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压力持续增大。

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本文将提出都南高速路线规划方案。

二、交通现状分析都南地区交通现状为主要道路呈放射状布局,道路容量受限,交通拥堵严重。

交通网络中缺乏高速公路的支撑,导致交通流量无法得到合理分散。

此外,都南地区还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公路和乡村道路,缺乏标准化设计和维护,给交通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

三、目标与原则1. 目标:解决都南地区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2. 原则:(1)科学合理:路线规划应符合现代交通规划原则,确保交通线路的通畅、安全和高效。

(2)可持续发展:路线规划应与城市规划相协调,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3)公平公正:路线规划应公平公正地分配资源,确保交通服务的平等和便利性。

四、路线规划方案根据都南地区交通现状及目标与原则,提出以下路线规划方案:1. 建设都南高速公路都南高速公路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的重要举措。

该高速公路将连接都南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增加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压力。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道路布局、收费政策和环境保护等因素,确保建设的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发展。

2. 改造现有道路对于现有道路交通瓶颈较为明显的路段,可以进行改造和拓宽,增加道路通行能力。

同时,应加强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优化,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此外,还应加强对农村公路和乡村道路的维护和管理,提高其标准化水平,从而提升交通安全性。

3. 建设交通枢纽在都南地区布局建设交通枢纽,可以有效实现交通流量的分散和转移。

交通枢纽应设置在交通流量较大、交通换乘需求较为集中的区域,以便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务。

交通枢纽建设还需考虑与其他交通设施的衔接,确保交通系统的完整性。

4. 优化公共交通网络除了规划高速公路和改造道路外,还应加强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与优化。

龙瑞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原则及运用

龙瑞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原则及运用

价值工程0引言公路路线是车辆运行的直接载体,一旦确定,无论优劣,都很难改变,山区高速公路尤其如此。

同时,作为公路的骨架,路线设计的好坏对工程造价、运营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项目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不尽相同,所以结合公路建设项目具有的特点和个性,制定项目的路线设计原则并指导设计可以突出设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取得显著效果。

1项目概况龙陵至瑞丽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G56)在云南境内的最后一段,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一个美丽的地方”区域,是国家高速公路主骨架,也是云南桥头堡前沿建设和国家公路运输瑞丽枢纽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

项目的建设,为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龙陵至瑞丽高速公路主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 ,路基宽度24.5m 。

路线起于龙陵县城新田村,接已建成通车的保龙高速公路止点,由东向西经铁厂河、南天门、芒市、风平、三台山、遮放、遮相、畹町,止点接瑞丽市东面的姐勒互通立交,全长128.46km 。

项目位于滇西横断山脉西南端,高黎贡山的南延部分。

区域内山、河、山间盆地交错分布,呈现“一山一河一平坝”的纵谷地貌特征。

区域内拥有瑞丽江、大盈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景点,旅游资源丰厚。

此外,沿线村镇相对密集,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

合理的路线设计,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区内旅游资源开发、展现民族风貌、提高公路品质,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路线设计原则龙瑞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在遵循山区高速公路“地形选线、地质选线、安全选线、环境选线、气象选线”的一般性原则下,结合项目的自然特点、社会人文特点、工程特点制定并贯彻了以下原则:2.1建立以曲线为主的定线原则直线是平面设计中最常用的线形,设计简单,方向明确,距离短捷,但过长的直线易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倦,还会造成超速行使,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原则及运用路线设计是公路设计的核心,合理的路线方案是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文章通过对龙瑞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介绍表明,准确地把握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制定项目的路线设计原则并灵活运用,能得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路线方案。

abstract: the route design is the core of the highway design, and reasonable route program is a guarante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longling-ruili highway route design, this paper accurately grasp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 highway, establishes route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project and conducts application flexibly, which can get saf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omfortable, harmonious route program.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设计原则;运用实例key words: mountain highway;route design;design principle;examples of application0 引言公路路线是车辆运行的直接载体,一旦确定,无论优劣,都很难改变,山区高速公路尤其如此。

同时,作为公路的骨架,路线设计的好坏对工程造价、运营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项目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不尽相同,所以结合公路建设项目具有的特点和个性,制定项目的路线设计原则并指导设计可以突出设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取得显著效果。

1 项目概况龙陵至瑞丽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g56)在云南境内的最后一段,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一个美丽的地方区域,是国家高速公路主骨架,也是云南桥头堡前沿建设和国家公路运输瑞丽枢纽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

项目的建设,为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改善区域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龙陵至瑞丽高速公路主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

路线起于龙陵县城新田村,接已建成通车的保龙高速公路止点,由东向西经铁厂河、南天门、芒市、风平、三台山、遮放、遮相、畹町,止点接瑞丽市东面的姐勒互通立交,全长128.46km。

项目位于滇西横断山脉西南端,高黎贡山的南延部分。

区域内山、河、山间盆地交错分布,呈现一山一河一平坝的纵谷地貌特征。

区域内拥有瑞丽江、大盈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景点,旅游资源丰厚。

此外,沿线村镇相对密集,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

合理的路线设计,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区内旅游资源开发、展现民族风貌、提高公路品质,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路线设计原则龙瑞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在遵循山区高速公路地形选线、地质选线、安全选线、环境选线、气象选线的一般性原则下,结合项目的自然特点、社会人文特点、工程特点制定并贯彻了以下原则:2.1 建立以曲线为主的定线原则直线是平面设计中最常用的线形,设计简单,方向明确,距离短捷,但过长的直线易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倦,还会造成超速行使,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直线不宜过长,应控制在20(v+v)以内,其中v为设计行车速度,v为直线段的实际行驶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差值,一般取v=15~20km/h。

曲线能适应山区地形的变化,维护自然界势的延续,能圆滑地将前后线形连接以保持线形的连续性。

圆曲线的曲率半径尽可能大些,避免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设计中应注重指标的连续与均衡,建立以曲线为主的定线原则,严格控制直线长度,避免形成道路催眠,确保交通安全。

龙瑞高速公路共设122个平曲线,圆曲线最小半径(r)-441.243m/1处,平曲线最小长度403.250m,直线最大长度1765.931m,平曲线长度占路线总长的75.69%。

项目k1+081.11~k16+441.78段,路线平面设计采用曲线拟合的设计方法,依山势地形布线,把长15.36km内所有平曲线设为反向曲线,且所有反向曲线均设为平面指标较均衡首尾相接的s形曲线,与沿线实际地形、地物、景观协调配合,线形连续、流畅,是曲线定线的成功应用。

2.2 重视平均纵坡的安全性原则山区公路地形起伏较大,特别在越岭路段路线布设时,应着重考虑坡长限制和平均纵坡问题,尽量避免长陡坡的出现。

平均纵坡不满足要求时,会导致下坡车辆制动失灵而引发恶性安全事故,因此,设计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研究资料表明,如果车辆能够较好采取辅助制动措施,额定满载的重型货车在平均纵坡5%以下的坡段上行驶,在15km长度范围内,均不会产生制动失灵现象,即使距离再增长,制动器温度也没有明显增大的趋势,所以设计者一般把高速公路平均纵坡控制在5%以下。

平均纵坡坡度控制在5%以下,对于高速公路设计是可以做到的,但实际运营并不安全。

在龙瑞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设计时结合区域内的地形地貌、我国汽车的实际车况、驾驶人员的素质以及公路运输中普遍存在的超载现象,从以人为本,宽容设计的理念角度考虑,对平均纵坡指标尽量从严掌握。

连续长大下坡段平均纵坡见表1。

2.3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耕地的原则节约资源在公路建设中首先体现在节约用地上,尤其应注重保护耕地。

在云南偏僻的山区,几亩耕地可能就是农民祖辈生存的唯一手段,一旦被占用,他们就将被迫改变生存方式。

本项目地处山区,土地紧缺,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对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在k10+600~k16+200、k35+800~k59+300、k69+500~k98+500、k116+600~止点路段分别穿过龙陵、芒市、遮放、瑞丽坝区,布线时尽可能沿山脚布线,降低填方路基高度,做到少占农田、减少拆迁、节约耕地;路线结合龙陵、芒市、畹町、瑞丽的城镇规划布线,避免了重复建设;止点接姐勒互通立交符合瑞丽城市远期规划的要求,提高了城镇周边土地的利用率。

2.4 遵循不破坏是最大的保护原则自然界不但支撑着人类物质生活,也丰富和充实着人类精神生活。

在公路建设中,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使公路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减至最低,让工程建设顺应自然、融入自然。

路线方案要遵循不破坏是最大的保护原则,按少剥、少切、少砍、少盖、多恢复的思路进行布设。

龙瑞高速公路结合河流、山形走向,顺势而为,使公路在绿色群山中形成一条似行云流水的彩带,体现了连续韵律的美感。

针对路线走廊带内的景观、景点的特点,采取穿针引线,取景、串景,展示原生态风光。

路线布设中灵活选用指标,顺应地形,适当增加桥梁和短隧道的比列,严禁大挖大填,尽量避让文物、古树、神树及当地民族风情活动、朝拜场所。

项目k100+500~k125+000段属瑞丽江、大盈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线时沿保护区边缘以桥、隧方式穿过;k3+680~k3+880段初步设计时采用明挖方式穿过老绿树山梁,挖深在15~30m之间,边坡稳定性差,施工图设计改为隧道;k46+100、k48+400、k53+600等处在实测放线中为避让大榕树调整线位,用心保护每一棵树,贯彻了不破坏是最大的保护原则。

2.5 以运行速度检验线形设计的原则运行速度是车辆在单元路段上的实际行驶速度,通常按统计学中测定的从高速到低速排列第85个百分点对应的车辆行驶速度作为运行速度。

研究资料显示,当设计车速为80km/h以下时,运行车速一般比设计车速高10km/h;当运行车速与设计车速之差大于10~20km/h时,就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运行速度理论从车辆的实际行驶状态出发,针对不同车型,通过降低相邻路段的容许速度差,也即通过相邻路段所能提供的不同容许速度的级差控制,达到线形协调、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以运行速度理论对路线设计进行运行速度协调性检查并用于指导路线优化,是改进线形设计的有效方法。

龙瑞高速公路路线设计时先依照现行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以保证路线整体设计原则的可靠性。

线位在初步选定后,利用运行速度测算分析软件,根据实际情况测算道路的运行速度并绘制运行速度和梯度图,对运行速度进行协调性检验,对发现的运行速度协调性不合格路段(运行速度差值大于20km/h),及时调整线位或从平、纵面指标上予以优化。

2.6 用设计创作赋予公路个性的原则公路建设项目所在的地形、环境是具有个性的,能给予公路个性并决定其品质。

设计过程不但是赋予公路功能的过程,也是赋予公路个性的艺术创作过程。

顺应山脉的固有走势,尽可能少破坏周围的地形、地貌,用心设计、精心创作,才能设计出与地貌和环境相适应、顺应地形的优美线形。

本项目南天门段位于高黎贡山山脉南延部分,地质构造复杂,山高坡陡,地形起伏大。

从二关至南天门直线距离仅3km,而海拔高程从1600m 降至1100m,路线布设很困难。

在初步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平均纵坡、工程地质等情况共拟定了a、b、k、f、j和m共6个方案。

其中a、b、k三方案因平均纵坡过大,只做方案论证。

而f方案为回头、螺旋展线的组合,j方案为自然展线,m方案为8字展线方案。

经方案比选研究,j方案里程最短,造价最省。

但j方案k27~k32段与象头坡断层平行,地质较破碎,另有8.5km范围位于植被茂密区域,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f方案通过螺旋展线来克服高差,与原g320走廊带基本一致,施工期间对g320干扰大,无法避让国防军事设施;m方案采用8字展线克服高差,沿线地形、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平纵指标较高,避开了与g320和国防设施的干扰,同时绕避了地质破碎带。

接合走廊带对沿线经济发展带动的需求、生态环境状况、地形地质等条件,推荐m方案(见图1)作为南天门段实施方案。

南天门段运用8字展线在困难地带布设桥梁、隧道等工程措施迂回绕行来克服高差,是继云南水麻高速公路螺旋展线之后又一成功的设计创作。

如今,螺旋展线已成为水麻高速公路的个性化名片,8字展线同样赋予了龙瑞高速公路特有的公路个性。

3 结语公路设计是公路工程的灵魂,公路路线是公路设计的核心。

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复杂多变,路线设计没有一个绝对的、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可遵循。

在设计中结合山区高速公路自身的特点,以交通运输部六个坚持,六个树立的理念为指导,制定项目的路线设计原则并灵活运用才能设计出满足功能要求的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路线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