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竹里馆》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
王维《竹里馆》全诗赏析

王维《竹里馆》全诗赏析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⑹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白话译文】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
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创作背景】《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赏析】此诗收录于《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
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
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
《竹里馆》注释及赏析

《竹里馆》注释及赏析
《竹里馆》注释及赏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1、幽篁:深密的竹林。
篁:竹林。
2、长啸:撮口出声叫啸。
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
赏析: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 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王维《竹里馆》赏析及注释翻译

王维《竹里馆》赏析及注释翻译王维《竹里馆》赏析及注释翻译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文解释】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
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解释】⑴此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
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又深又静的竹林。
幽,深。
篁,竹。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篁:竹丛。
长啸:即是从口中发出清越悠长的声音,古代文士喜在幽谷山林之间长啸,藉以抒情调气。
【赏析】《竹里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诗中既无描写,又无抒情,全篇平平淡淡。
但其妙处却是在于四句诗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一种境界:一个清幽绝俗的境界!月夜幽林之中空明澄静,坐于其间弹琴长啸,怡然自得,尘念皆空。
心灵澄静的诗人与清幽澄静的竹林明月幽然相会。
在此物与心会、情与景和之际,「着手成春」。
除此之外,全诗静中有动、寂中有声、明暗映衬,独得其妙!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
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竹里馆》王维唐诗鉴赏

《竹里馆》王维唐诗鉴赏《竹里馆》王维唐诗鉴赏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竹里馆》王维唐诗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描写在远离人烟的竹林深处诗人所感受到的天然乐趣。
诗人独自一人,尽情地弹琴,时而发出长啸。
在这幽静的竹林里,没有别人知道诗人的存在,只有天上的明月,将它皎洁的光辉透过竹叶射进来,洒落在诗人身上,给予诗人深情的慰藉。
这首诗也采用动静相衬的手法写景抒情。
首句写静境,次句写动境,三四句也是一静一动,而愈见动中之静。
与《鹿柴》、《栾家濑》等篇不同的是,本篇不着意写景,侧重写人,而且是描绘诗人的自我形象。
诗中以具有典型特征的清幽的'月夜竹林为背景,将外物——幽篁、深林、明月与人的活动——独坐、弹琴、长啸有机地融合起来,传达出诗人超然物外、潇洒绝尘、悠然自得的情怀。
尤其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两句,照应首句“独坐”二字,表现出了诗人与明月相亲相爱、肝胆相照的关系,同时也反衬了人世的冷漠。
诗人与自然身心交融,合为一体,这就启迪我们:要摆脱尘忧俗虑,进入禅宗所推扬的“无念为宗”的心空之境,只能到清净幽美的大自然中去寻。
意蕴深奇,语言浅易,可以说是妙绝天成的佳句。
日本汉诗学者前野直彬、石川忠久精细地指出:这首诗的前两句,暗用了魏晋之际诗人阮籍闻“苏门之啸”的故事和阮籍《咏怀诗》中的“起坐弹鸣琴”句意。
并指出:诗人王维独坐幽篁里悠然弹琴,自得其乐,也很象陶潜。
只不过陶潜弹的是无弦琴,而王维弹的则是有弦琴。
《世说新语·栖逸》载有阮籍访苏门山隐者孙登,惊闻孙登长啸之声震荡山谷的故事。
诗中表达了王维对阮籍、陶潜的钦慕。
他们还认为:“结句还暗示着时间的变化过程。
很可能诗人从白天就坐在竹林里享受那幽静的乐趣,一直坐到日暮圆月升空以后。
专题13《竹里馆》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

专题13《⽵⾥馆》诗⽂鉴赏及考点揭秘(原卷版)专题13《⽵⾥馆》诗⽂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导⼊著名词⼈苏轼曾这样评价过王维的诗和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今天我们⼀起学习王维的诗《⽵⾥馆》,体会和欣赏“诗中之画”吧!⼆、⽬标⽬标:1.知识⽬标:⾛近王维,感知⽥园诗歌。
2.能⼒⽬标:品读诗句,感悟恬淡、清新、幽雅的诗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诵读诗句,陶冶情操,提⾼审美情趣。
重点:理解诗句,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学会读诗、品诗、赏诗的学诗⽅法。
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的想象⼒。
三、原⽂⽵⾥馆王维独坐幽篁⾥,弹琴复长啸。
深林⼈不知,明⽉来相照。
四、注释《⽵⾥馆》:选⾃《王维集校注》卷。
王维曾在陕西蓝⽥的辋(wǎng)川居住,有《辋川集》组诗⼆⼗⾸,这是其中的第⼗七⾸。
⽵⾥馆,是辋川别墅⼆⼗景之⼀,应当是建在⽵林⾥的屋舍。
幽篁:幽深的⽵林。
篁,⽵林。
长啸:撮(cuō)⼝⽽呼,这⾥指吟咏、歌唱。
深林:幽深的树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独坐幽篁,⽆⼈相伴,唯有明⽉似解⼈意,来相映照。
五、诗意独⾃闲坐幽深的⽵林,时⽽弹琴时⽽长啸。
密林之中何⼈知晓我在这⾥?只有⼀轮明⽉静静与我相伴。
六、赏析独坐幽篁⾥,⼀个⼈,⼀⽚幽深的⽵林,还有⼀颗向往宁静的佛⼦⼼。
古代⽂⼈们,⼤都喜欢⽵⼦,认为⽵⼦是节⽓的象征,仿佛和⽵⼦同时出现,⾻⽓就有了,⽂⽓也有了。
弹琴复长啸。
⼀个⼈坐在幽深的⽵林⾥,有裹挟着花草⾹的清风,还有风吹⽵叶的“沙沙”声。
如此清爽脱俗的环境,如果没了琴声,便少了⼏分雅致。
好吧,那就焚⾹摆琴,抚弦长啸以乐。
诗⼈在⽵林⾥“独坐”,“弹琴”,“长啸”,内⼼的淡定与⾃然的幽静融合在⼀起了。
深林⼈不知,在野外玩⾳乐,除了环境幽静以外,还有⼀个好处,就是不会扰民。
王维的琴声是不是美妙,长啸合不合韵律,⽆⼈知道,反正是弹了,反正是啸了,反正是没⼈听到。
在这样⼀个清净的世界,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名利的羁绊,精神可以彻底放松呢。
王伟《竹里馆》原文鉴赏

王伟《竹里馆》原文鉴赏导语: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十三。
这是《辋川集》20首中的第17首。
竹里馆,辋川别墅的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⑴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幽深的竹林。
⑵啸(xiào):长声呼啸。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⑶深林:指“幽篁”。
⑷相照:与“独坐”对应。
译文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
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 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王维《竹里馆》全诗赏析

王维《竹里馆》全诗赏析《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⑵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⑶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⑷深林:指“幽篁”。
⑸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⑹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来抒发感情。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白话译文】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
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创作背景】《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
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赏析】此诗收录于《王右丞集笺注》,为《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
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
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
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独具匠心,妙手回春的大手笔。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
关于王维《竹里馆》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王维《竹里馆》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关于王维《竹里馆》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王维《竹里馆》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
幽篁:深密的竹林。
篁(huánɡ),竹林。
长啸:撮口出声叫啸。
啸(xiào):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
深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1)诗歌后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2分)(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3)请你发挥想象和联想,描绘该诗所展示的画面。
【参考答案】(1)(2分)写出了夜深人寂、明月相伴的景象。
(2)(2分)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或悠然自得、自在)的心境。
(3)提示该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二:(1)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分)答:幽篁指的是清幽的竹林(2)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答: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
3、“幽”“树林”中的“幽”深“渲染了怎样的境界?答:“幽“深”等字的运用,渲染了一种幽静、雅致的境界。
4、诗人独自在竹林里做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性情?答:独坐、弹琴、长啸。
高雅闲适、超凡脱俗的性情。
5、这首诗借助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 :宁静、淡泊的心情。
【译文】独自一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吹着口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3《竹里馆》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著名词人苏轼曾这样评价过王维的诗和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王维的诗《竹里馆》,体会和欣赏“诗中之画”吧!二、目标目标:1.知识目标:走近王维,感知田园诗歌。
2.能力目标:品读诗句,感悟恬淡、清新、幽雅的诗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诵读诗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重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会读诗、品诗、赏诗的学诗方法。
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想象力。
三、原文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四、注释《竹里馆》:选自《王维集校注》卷。
王维曾在陕西蓝田的辋(wǎng)川居住,有《辋川集》组诗二十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七首。
竹里馆,是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
幽篁:幽深的竹林。
篁,竹林。
长啸:撮(cuō)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深林:幽深的树林,指幽篁。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五、诗意独自闲坐幽深的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六、赏析独坐幽篁里,一个人,一片幽深的竹林,还有一颗向往宁静的佛子心。
古代文人们,大都喜欢竹子,认为竹子是节气的象征,仿佛和竹子同时出现,骨气就有了,文气也有了。
弹琴复长啸。
一个人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有裹挟着花草香的清风,还有风吹竹叶的“沙沙”声。
如此清爽脱俗的环境,如果没了琴声,便少了几分雅致。
好吧,那就焚香摆琴,抚弦长啸以乐。
诗人在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了。
深林人不知,在野外玩音乐,除了环境幽静以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扰民。
王维的琴声是不是美妙,长啸合不合韵律,无人知道,反正是弹了,反正是啸了,反正是没人听到。
在这样一个清净的世界,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名利的羁绊,精神可以彻底放松呢。
可没人欣赏的才华,也确实寂寞!明月来相照。
虽然“人不知”,但明月好像了解我的心思,独来相照。
有明月相伴,所以也并不感到孤独。
月华如水,涤荡胸怀,诗人在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惬意中,充分感悟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整体赏析:这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诵读时想象一下,诗人在竹林里“独坐”、“弹琴”、“长啸”,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
在这样一个清净的世界,虽然“人不知”,却有明月相伴,并不感到孤独。
月华如水,涤荡胸怀,诗人在与自然对话、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的惬意中充分感悟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
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了“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七、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河东(治所在近山西永济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唐代诗人、画家。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外号“诗佛”。
其诗与孟浩然齐名,合称“王孟”。
2、王维生平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3、写作背景《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隐居长安东南蓝田县辋川时期。
王维一生仕途坎坷,早年也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
加之他早年就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宁静、淡泊的情怀。
八、问题探究(1)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请赏析“独坐幽篁里”这句中的“独”字。
参考:“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体现了作者的与众不同,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2)这首诗具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参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悠然自得的月夜独坐图:诗人独自坐在茂密而幽深的竹林里,优雅的弹着琴,自在的长啸,周围静无一人,唯有月光心有领会的照耀着、陪伴着诗人。
(3)诗人选择“独坐”“人不知”的隐居生活,为什么却不觉得孤独?参考: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
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有他陪伴,向他倾述,所以就不觉得孤独。
(4)请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诗歌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思想感情和高雅的境界,诗的前两句写诗人活动环境的清幽和诗人情趣之雅趣;后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将它当知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澄净,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5)请谈谈全诗的写作特点。
参考:用字造语、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九、诗歌主旨此诗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寄,全诗虽只有二十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遣词造句,简朴清丽,描写了清幽宁静的美景,高雅绝俗的雅趣,抒发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情怀。
十、课堂小结熟读成诵。
十一、板书设计【基础过关】1.《竹里馆》的作者是,字,号摩诘居士。
(朝代)诗人、画家。
官至尚书右丞,世称“”,外号“”。
其诗与齐名,合称“王孟”。
2. 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
①幽篁②长啸3.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幽篁:(2)长啸:(3)深林:(4)相照:【实战过关】一、默写记忆型默写:1、,弹琴复长啸。
2、深林人不知, 。
理解型默写:1、《竹里馆》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句子是:,。
2、《竹里馆》中表现诗人高雅的日常情趣的句子是:,。
诗人选择“独坐”“人不知”的隐居生活,却不觉得孤独的原因是:,。
二、课内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
【2016·陕西初一课时练习】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7.解释词语幽篁:__________ 啸:_________18.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
19.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20.“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独”字好在哪里?(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2019·南昌大学附属中学红谷滩分校初一月考】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诗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写山林幽居情趣,属闲情偶者。
B.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C.后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酒眷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四句诗的用字造语气势磅礴,妙谛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22.下列诗句中,和本诗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一项是()A.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D.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2018·河北初一期中】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3.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描绘画线诗句所展现的画面。
24.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五绝,表现了诗人在朝做官时闲适的生活情趣。
B.诗中写人物活动,只用“独坐”、“弹琴”、“长啸”,便使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
C.“明月来相照”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全诗以琴啸的声音,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2019·湖北中考真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
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2)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五)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2019·湖南中考模拟】竹里馆①王维独坐幽篁②里,弹琴复长啸③。
深林④人不知,明月来相照⑤。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wǎng)川时期。
竹里馆,是辋川别墅二十景之一,应当是建在竹林里的屋舍。
②幽篁:幽深的竹林。
③长啸:撮口而呼,这里指吟咏、歌唱。
④深林:这里指“幽篁”。
⑤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独坐幽篁,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来相映照。
2.这首诗具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请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古诗文鉴赏与阅读。
【2018·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初一月考】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中“幽篁”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2019·山东初一期末】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抓住诗中的关键景物,说一说作者描绘了怎样的氛围?6.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请赏析“独坐幽篁里”这句中的“独”字。
(八)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2019·贵州中考真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幽篁”“深林”“明月”这些景物,描绘出了一幅什么图景?8.诗人选择“独坐”“人不知”的隐居生活,为什么却不觉得孤独?(九)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2017·福建初一月考】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