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届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版 新人教 版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版 新人教 版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 (选择题共 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8题为单项选择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9-12题为多项选择题,所列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项符合题意,漏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下列各单位中不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千克B.牛顿C.秒D.安培2.在以下几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A.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跆举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C.确定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位置时D.乒乓球比赛中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速度方向为正时,加速度方向一定为负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时,加速度越来越小4.下列说法确的是A.人推不动汽车,是因为汽车的惯性大B.用枪发射出去的子弹速度很大,因此其惯性很大,不能用手去接C.物体的运动状态难以改变是因为物体的惯性大D.完全相同的两辆车,速度大的更难停下来,是因为速度大的车的惯性大5.一个质点只受三个力的作用,其中F1=1ON,F2和F3的合力大小范围为5N~15N,则关于该质点的运动正确的是A.一定静止B.一定加速运动C.一定减速运动D.可能匀速运动6、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1000N/m,第一次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一小孩在另一端用20N的水平力拉弹簧;第二次两个小孩向相反的方向各用20N的水平力拉弹簧,则两次弹簧的伸长量分别为A.2cm,4cmB.2cm,2cmC.4cm,2cmD.4cm,4cm7.假期,某同学旅游时遇到一幢宏伟的高塔,为了测量高塔的高度,经工作人员允许,该同学想办法从塔项自由释放了一颗石子,并测得该石子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约为3s,则塔高约为A.30mB.35mC.40mD.45m滑到斜面项端,则斜面长度为A.40mB.50mC.32mD.60m9.某电梯中用细绳悬挂重物,当电梯在格直方向运动时,发现绳子突然断了,由此判定电梯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加速向上运动B.加速向下运动C.减速向上运动D.减速向下运动10.图示为甲、乙两质点的运动图象,由图可知A.在2s~38内,乙做匀减速运动B.在第3s末,甲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在0~2s内,甲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6m/s²D.甲在2s~3s 和3s~4s 内的加速度相同11.如图所示,两个长方形木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同时用F1=3N 和F2=4N的水平拉力拉A、B,A、B 均静止,若B对A的摩擦力为f1,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f2,则A.f1=1NB.f1=3NC.f2=4ND.f2=7N12.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水平外力下拉动木板和木块起作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时,提出了“把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连在一起下落,与单独一个物体下落比较,是快了还是慢了”的问题()A. 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B. 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D.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位移成正比【答案】A【解析】解:亚里士多德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不通过实验验证认为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伽利略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推翻了他的观点,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轻重无关.故选项A正确.故选:A.【点评】物理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很多曲折和挫折,同学们要理解其过程,不但要记住正确理论,对于当时错误的理论也要有所了解.2. 人字梯(也称A型梯),因其使用时梯杆及地面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看起来像一个“人”字,因而得名(如图甲).图乙是可升降人字梯简化的正视图,每根梯杆由两部分组成,类似拉杆箱的拉杆可长短伸缩.梯杆的顶端有轴将两侧梯杆连在一起,使两侧梯杆可绕O转动.为了安全,梯杆的下端PQ两点用长度一定的安全拉绳固定,拉直时安全绳水平.设水平地面光滑,不考虑梯子自身的重量,当质量一定的人站在梯顶时,由于需要将人字梯的升降杆拉出使其升高,则升高后和升高前相比()A. 梯子对地面的压力增大B. 梯子对地面的压力减小C. 人对左侧梯杆的压力增大D. 安全绳的张力减小【答案】D【解析】A、把人和梯子看成一个整体,人和梯子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梯子的支持力等于人和梯子的总重力,由于梯子重力不计,则地面对梯子的支持力等于人的重力,升高后和升高前相比,不发生变化,则梯子对地面的压力也不变,故AB错误;C、升高后,梯子的顶角减小,对人受力分析,人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设顶角为2θ,则梯子对人的支持力,θ减小,则F减小,故C错误;D、对左侧梯子受力分析,受到人对梯子的压力,地面的支持力以及安全绳的拉力,合力为零,其中地面对左侧梯子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根据平衡条件则有:,θ减小,则T减小,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理知识在实际问题的中应用,关键是找准研究对象,确定对应的物理模型,根据平衡条件求解,难度适中.3. 一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经过b点时速度为v,经过c点时速度为3v,则ab段与ac段位移之比为()A. 1:3B. 1:5C. 1:8D. 1:9【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中没有涉及时间,涉及的物理量有位移和速度,故选择位移速度公式分析解题。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 新版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教版 新版

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共100分。

3.请将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用黑色笔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部分,计5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其中1-10为单项选择题,11-14题为多项选择题,选对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误选项的不给分。

)1.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A. m、N、kgB. kg、m/s2、sC. m、kg、sD. m/s2、kg、N2.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秒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B.60秒时,物体a在物体b的前方C.40秒时,a、b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800mD.a、b加速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的加速度3.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光滑球被竖直的挡板挡住,则球对斜面的压力为()A mgcosθB mgtgθC mg/cosθD mg4.大小不同的三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小球上,以下各组中可使小球平衡的是( )A.2N 3N 6NB.1N 4N 6NC.35N 15N 25ND.5N 15N 25N5.某人站在一静止的台秤上,当他猛地下蹲的过程中,若不考虑台秤的惯性,则台秤的示数()A.先变大后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B.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C.先变小,后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D.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6.如图所示,某人用一水平F=120N的拉力拖着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a=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g=10m/s2)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0.1 B.0.02 C.0.2 D.0.227.如图所示,一个物体m放在粗糙的斜面上保持静止,现用水平外力F推物体,m仍保持静止时,当F由零逐渐增加但物体m仍保持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则物体m()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增加B.所受合力增加C.受到的静摩擦力增加D.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8.如图所示,吊篮P悬挂在天花板上,与吊篮质量相等的物体Q被固定在吊篮中的轻弹簧托住,当悬挂吊篮的细绳烧断的瞬间,吊篮P和物体Q的加速度大小是()A.a P = a Q = gB.a P =2 g,a Q = gC.a P = g,a Q =2 gD.a P = 2g,a Q = 09.两物体A、B的质量关系是m A>m B,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下落,运动中它们受到的阻力大小相等,则()A.两物体的加速度不等,同时到达地面B.两物体的加速度不等,A先到达地面C.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同时到达地面D.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A先到达地面10.如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均为4kg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相连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加速度为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的瞬间到B刚离开地面的瞬间这个过程,下列说正确的是(g=10m/s2)()A.力F的最小值为60NB.力F的最大值为60NC.当弹簧形变程度最小时,力F的值一定为60ND.当弹簧形变程度最大时,力F的值一定为100N11.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某伞兵从静止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在t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3t0时刻以速度v2着地.伞兵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0~t0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t0~3t0时间内加速度减小B .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C .在t 0~3t 0的时间内,平均速度v >221v v D .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12.一条足够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

2019-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2019-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2019-2020 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第一部分模块考试一、选择题(1-8 题为单项选择题, 9-12 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3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1.下边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 行程B. 速率C. 力D. 时间2.以下表述中,所指的速度为均匀速度的是()A.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800 m/sB. 一辆公共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全过程的速度为40 km/hC. 某段高速公路限速为90 km/hD. 小球在第 3s 末的速度为 6m/s3.天花板上悬挂着一个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弹簧的下端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的形变量等于(g 为重力加快度)()A. 零B. mg/kC. kmgD. m/k4.有三个大小分别为3N、 4N 和 5N 的共点力,它们协力的大小不行能是()...A. 0B. 3NC. 5ND. 13N5.在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快直线运动的图象是6.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遇到的合外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一致,当合外力增大时,则物体运动的加快度和速度的变化是()A. 加快度增大,速度增大B. 加快度减小,速度增大C. 加快度增大,速度减小D. 加快度减小,速度减小7.以下图,沿圆滑水平面运动的小滑块,当冲上圆滑的斜面后,遇到的力有A. 重力、弹力、上冲力B. 重力、弹力、C. 重力、弹力、下滑力D. 重力、弹力、上冲力、下滑力8.以下对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拥有惯性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C. 有的物体没有惯性D. 两个物体质量相等,那么它们的惯性大小相等9. 一辆汽车在4s 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大小为2m/s ,末速大小为10m/s,这段时间可能汽车的()A. 加快度大小为2m/s 2B. 加快度大小为3m/s 2C. 均匀速度大小为6m/sD. 位移大小为10m10.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以下图,由图象可知A.线段 OA 表示质点做匀加快直线运动B.线段 OA 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C.质点在 6 s 末的速度为 12m/sD.质点在 2-6 s 末的位移为 48m11.以下图,一个质量为 m=2.0kg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力 F=5.0N 提物体,物体仍静止( g=10m/s2),下述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遇到的合外力减小B.物体遇到的摩擦力减小C.斜面遇到的压力减小D.物体对斜面的作使劲减小12.图示是传感器连结专用软件收集的图象,装置如左图所示,电脑显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右图所示,已知t=0时辰物体处丁竖直匀速上涨状态。

2019年最新题库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

2019年最新题库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看成质点B、运动的列车一定不能被看成质点C、与铅球相比较,乒乓球因为体积小,所以一定能被看成质点D、地球在一定情况下能被看成质点2、下述几种运动情况,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A.物体的速度不变,但加速度不为零B.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C.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D.物体的加速度不变(不为零),速度也保持不变3、关于弹力和摩檫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摩檫力的接触面上一定有弹力B、有弹力的接触面上一定有摩檫力C、摩檫力大小跟支持力大小成正比D、摩檫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力的方向垂直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B.质点沿不同的路程由A到B,其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是相同的C.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零D.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5、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F 大小分别等于: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6、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 作用下,重为 G 的物体 A 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物体与墙壁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A 、 μ FB 、 μ F+GC 、GD 、 F 2 + G 27、张明同学双手握住竖直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的过程中,张明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 1 和 f 2,那么()A . f 1 方向竖直向下,f 2 方向竖直向上,且 f 1=f 2B . f l 方向竖直向上,f 2 方向竖直向上,且 f 1=f 2C . f 1 方向竖直向下,f 2 方向竖直向上,且 f 1>f 2D . f l 方向竖直向上,f 2 方向竖直向上,且 f 1<f 28.两物体的重力都为 10N ,各接触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3,A 、BF=1N 的两个水平力的作用,如图所示,那么 A 对 B 、B 对地面的摩擦力()A .2N,0NB.1N,0NC.1N,1ND.3N,6NF两物体同时受到AB9.如图所示是某质点沿某一条直线运动的 v —t 图象,正确的是:()A .第 1s 末质点的速度改变方向B .第 2s 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v/ms -120 1 2 3 4 t/s 2则以下说法中C .第 3s 内质点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D .第 3s 末和第 5s 末质点的位置相同10.从某一高度相隔 1s 先后自由释放两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在空中任意时刻A .两球速度之差始终保持不变B .两球间速度之差越来越大C .两球距离越来越大D .两球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二、本题共2小题,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6 分)如图所示,n 块厚度均为 d 质量为 m 的相同砖块,靠在今将它们一块一块向上叠迭起来,全部叠完这堆砖,砖的重心升高了13.(10 分)一位同学设计了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一起平放在地面上,_______ _。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物理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物理

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物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E卷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各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一~四章。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O分.1、下列图象中能反映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2、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受水平推力F的作用产生加速度a,物体所受摩擦力为I,当水平推力变为2F时()A,物体的加速度小于2a B,物体的加速度大于2aC,物体的加速度等于2a D,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变为213、如图所示,物体α放在倾角为0的斜面上恰好能匀速向下滑动.若物体a的上表面水平,在a 的上表面再放另一物体b,它们仍能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α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θB,物体α将沿斜面加速下滑C,物体n对物体b的支持力小于b的重力D,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4、两个相互垂直的力的合力为50 N,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40 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为()A,10N B,30 N C,20 N D,40 N5.如图所示,平台重1200 N,滑轮质量不计.要使系统保持静止,人的重力不能小于()A,1200 N B,600 N C,400 N D,300 N6.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物体在O~t l时间内受到逐渐增大的合外力作用B,物体在t l~t2时间内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零C,物体在t2~t3时间内受到逐渐增大的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合外力作用D,物体在t2~t3时间内的运动方向与在O~t l时间内的运动方向相反7.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A,在2 s末乙追上甲B,在4 s末乙追上甲C,乙运动的加速度为1 m/s2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16 m8,如图所示,定滑轮的质量和摩擦都可忽略不计,轻绳绕过定滑轮连接着A、B两只传个物体,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和m,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e,则此时绳的弹力和物体A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分别是()9、如图所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一个物体静止在倾角为0的木板上.在倾角缓慢增大到另一角度a的过程中(物体始终静止在木板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变,弹力逐渐减小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弹力均不变C,物体所受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D,物体所受的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保持不变10、在升降机中挂一个弹簧秤,下端吊一个小球,如图所示. 当升降机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为4 em;当升降机做某种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2 em若弹簧秤的质量不计,取g=9.8 m/s2,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以1 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B,以4.9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C,以1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D,以4.9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非选择题部分共9小题,共60分,其中11~15小题每题4分。

[精品]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 版 人教版

[精品]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 版 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12题为单选,13-16题为多选)1. 子弹以v=1000m/s的速度斜向上射出,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60°,如图所示.若将该速度分解到水平方向v x和竖直方向v y,则水平方向v x的大小为()A. 0B. 500m/sC. 500m/sD. 1000m/s2.甲乙丙三条船过河时,水流和船头指向如图所示,已知它们在静水中的速度均大于水流的速度v0,则()A. 甲船可能垂直到达对岸B. 乙船可能垂直到达对岸C. 丙船可能垂直到达对岸D. 都不可能垂直到达对岸3.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车轮三个轮子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B,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的角速度相同B. A,C的角速度相同C. B,C的线速度相同D. B,C的角速度相同4.如图所示,一个圆盘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盘面上距圆盘中心一定距离处有一小木块随圆盘一起转动,则木块转动所需的向心力是A.木块所受的重力B.圆盘对木块的支持力C.圆盘对木块的静摩擦力D.圆盘对木块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5.开普勒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如图所示,某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为椭圆,该行星在近日点A时的速度大小为v A,在远日点B时的速度大小为v B,则v A、v B的大小关系为A .v A >vB B .v A =v BC .v A <v BD .无法确定6.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赤道上空。

设地球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为1ω,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2ω,则1ω和2ω的关系是A .1ω>2ωB .1ω=2ωC .1ω<2ωD .无法确定 7.如图7,甲乙两颗质量相等的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甲、r 乙,且r 甲< r 乙,它们的线速度大 小分别为v 甲、v 乙,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大小分别为F 甲、F 乙。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研究飞驰的汽车后轮的转动情况时可以将汽车后轮看做质点B. 铜仁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7.00元(2公里内),其中“2公里”是指位移C. 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其运动情况描述肯定不同D. “抬头望明月,月在云中行”中的“月在云中行”是选取云为参考系【答案】D【解析】研究飞驰的汽车后轮的转动情况时需要用到后轮的大小和形状,故不能看作质点,A错误;出租车的公里数表示路程,B错误;对于同一个运动,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比如选取树木和地面为参考系,研究汽车的运动,结果相同,C错误;“月在云中行”是月亮在云中穿行,选取云为参考系,D正确.2. 如图所示,“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集高度指挥,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A. 马跑得快的缘故B. 马蹄大的缘故C. 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 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对马进行受力分析,马处于平衡状态,飞燕对马的支持力和马的重力平衡,且两力在一条竖直线上,这些力与跑得快慢没关系,和马蹄的大小没关系,故D正确.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了力的平衡、重心.3. 为了测量A、B两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四个实验方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认为测力计读数即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则最准确的方案是A. B.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实验时,如果木块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不等于拉力,只有当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匀速运动时,拉力才与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它们大小相等,但是不容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理论上可行,但是实验操作不可知,故不是最佳方案,故ABD错误;拉动木板时,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则于木块相对地面静止,则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实验时不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使读数更准确,故为最佳方案,故C正确.故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大连市一〇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促进了物质生活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下落时间成正比
B、牛顿第一定律是事实与逻辑思维结合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C、笛卡尔首先提出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概念
D、牛顿首先提出惯性概念
2.如图所示,物块P、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

则在下列的各对力中属于作
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A.P所受到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B.Q受到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C.P对Q的压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
D.Q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
3.F1、F2是力 F 的两个分力.若 F=10 N,则下列不可能是 F 的两个分力的是( )
A. F1=100 N,F2=100 N
B.F1=200 N,F2 =200 N
C.F1=2 N,F2=6 N
D.F1=20 N,F2=30 N
4、下列关于单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B、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是米(m)、克(g)、秒(s)
C、牛顿(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1 N=1 kg·m/s2
D、加速度单位是m/s2是由m、s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
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点,在外力F的作用下,小球
A、B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保持30°不变,则外力F 的最小值为( )
C、2mg
D、mg
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沿斜面体表面以某一初速度运动。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物块加速下滑,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M+m)g
B.若物块减速下滑,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等于(M+m)g
C.若物块匀速下滑,斜面体对物块的的作用力沿竖直向上
D.若物块减速上滑,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7、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在0~t2时间内,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Ⅰ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曲线运动,
Ⅱ物体匀减速直线运动
B. Ⅰ物体向正方向运动,Ⅱ物体向反方向运动
C. t1时刻两物体相遇
D、Ⅰ物体的平均速度比Ⅱ物体的平均速度大
8.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点,自由伸长到B点,今用一小物体m把弹簧压缩到A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试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从A到B速度越来越大,从B到C速度越来越小
B.物体从A到B先加速后减速,从B到C一直减速运动
C.物体从A到B加速度越来越小,从B到C加速度不变
D.物体在B点所受合力为零
9、小明乘火车出去旅游,列车在一段平直轨道上运动时,小明发现悬挂在车厢顶部
的一个小物体偏离竖直方向一定的角度,如图所示,则火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火车向东运动,速度在增加
B.火车向东运动,速度在减小
C.火车向西运动,速度在减小
D.火车向西运动,速度在增加
10、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v-t图线如图所示,则
A.在0~t1秒内,外力F大小不断减小
B.在t1时刻,外力F为零
C.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不断增大
D.在t1~t2秒内,外力F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1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1kg和2kg的物块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相连,今用大小为F=15N 的恒力作用在A上使AB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匀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5N
B. 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10N
C. 突然撤去F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D. 撤去F之后,A的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
12、如图所示,带有光滑竖直杆的三角形斜劈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于斜劈上的光滑小球与套在竖直杆上的小滑块用轻绳连接,开始时轻绳与斜劈平行.现给小滑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使小滑块沿杆缓慢上升,整个过程中小球始终未脱离斜劈,则有( )
A、小球对斜劈的压力逐渐增大
B、轻绳对小球的拉力逐渐增大
C、竖直杆对小滑块的弹力逐渐减小
D、对小滑块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不变
二.填空题(共14分,每题7分。

每题后两个空各2分)
13、如图a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平衡小车所受阻力的操作:取下 ,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电源,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则应 (选填“减小”或“增大”)木板的倾角,反复调节,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为止.
(2)图c为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的关系”时所得的实验图象,横坐标m为小车上砝码的质量.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
14、数字计时器常常与气垫导轨配合使用,是物理实验室常用仪器.计时系统的工作要借助于光源和光敏管(统称光电门).光源和光敏管相对,它射出的光使光敏管感光.当滑块经过时,其上的遮光条把光遮住,与光敏管相连的电子电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通过数码屏显示出来.根据遮光条的宽度和遮光时间,可以算出滑块经过时的速度.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物体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
(1)由图2中刻度尺读出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x= mm;
(2)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先测定了滑块上的遮光条宽度为d,然后将滑块从如图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
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12
、、表示
三.计算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15题10分,16题12分,17题16分)
15.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80kg
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kg的建筑材料以0.5m/s2的
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求工人对
地面的压力.(g取10m/s2)
16.一白色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37°,皮带以v=10m/s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如图所示.今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小煤块(质量m不变),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44m,g取10m/s2,求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sin370=0.6, cos37°=0.8)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3kg,长度为L=1m的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在其最右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木块.已知木块的质量m=1kg,小木块与长木板上表面之间、小物
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而长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现用水平恒力F拉木板(g 取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若将长木板M从小木块与地面之间抽出,拉力F至少应为多少?
(2)若开始时,用F=30N的水平力作用在M上,经过多长时间小物块m与长木板M分离?
(3)若保持F=30N的水平恒力一直作用在M上,求从开始运动到3s时小物块与长木板的左端相距多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