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教版生物高考一轮复习课时分层集训8
2024年高考生物(苏教版2019)一轮复习练习 第8单元 课时练8 植物生长素

一、单项选择题1.(2023·常州高三检测)经过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探索,最终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某种化学物质引起的。
下列有关温特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鲍森·詹森的实验启发温特用琼脂块收集某种化学物质B.与拜尔的实验不同,温特的实验可以在光照条件下进行C.设置空白对照组可以排除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温特发现单侧光下胚芽鞘伸长区两侧吲哚乙酸分布不均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把一个胚芽鞘尖端放在一个琼脂块上,琼脂块的中央被云母片隔开,同时被一个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如图1所示)。
经过以下三种方法处理一段时间:仅纸盒转动、仅胚芽鞘尖端和琼脂块转动、整个装置同时转动。
然后分别把甲、乙所示琼脂块放在三个切去尖端胚芽鞘的切口上(如图2),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分别是()A.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B.向左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D.向右弯曲生长、直立生长、向右弯曲生长3.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化学渗透偶联学说的基本观点是:生长素以弱酸的形式经输入载体协同运输(能量由跨膜质子电位提供)进入细胞,在细胞质中生长素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并大量积累。
离子形式的生长素通过分布于细胞基部的输出载体顺浓度梯度输出细胞,正是由于输出载体在细胞中的极性分布决定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多为IAA,合成它的原料是色氨酸B.若要研究输出载体在生长素极性运输中的作用,可利用其抑制剂设计实验C.生长素的输入、输出载体都能转运生长素,空间结构相同D.生长素的极性输出载体大多分布在幼嫩组织细胞中4.为研究生长素促进某植物果实发育的最适浓度,研究小组用IAA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项目对照组不同浓度的IAA浓度(ppm) 0 600 700 800 900平均株产量(kg) 372 521 590 535 410平均单果重(g) 186 251 270 252 248A.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IAA均能提高该植物的结果率B.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IAA均能促进该植物果实发育C.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IAA对该植物结果率和果实发育促进作用可能相同D.由实验结果可知,IAA促进该植物果实发育的最适浓度在600 ppm~800 ppm之间5.(2023·河北石家庄高三模拟)植物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侧芽的生长,形成顶端优势。
2024年高考生物(苏教版2019)一轮复习练习 第8单元 课时练7 人体免疫功能异常

一、单项选择题1.(2023·河北保定高三模拟)人类共有5类免疫球蛋白,其中IgG是血清中抗体的主要类型,在淋巴和组织液中也有少量存在,具有与病原体结合或中和毒素的能力,过敏反应患者会产生免疫球蛋白E抗体(IgE),该种抗体可识别外部蛋白质,与体内少数可以表达特定受体FccRl 的细胞结合并相互作用,如肥大细胞,从而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等症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球蛋白IgG是由浆细胞产生的,IgE不是由浆细胞产生的B.机体内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可以与IgE结合C.过敏原侵入机体后会引发IgE含量升高,从而导致过敏反应D.过敏反应导致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下降,引起组织水肿,但不破坏组织细胞2.某病毒入侵机体后,受感染的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帮助抵御病毒,细胞因子会引起更多免疫细胞被激活,从而产生更多的细胞因子,即细胞因子风暴。
细胞因子风暴使血管壁变得更容易被穿透,导致毛细血管开始渗出血液,甚至多种器官衰竭。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产生细胞因子风暴是一个负反馈调节过程B.毛细血管渗出血液会导致其所在部位出现组织水肿C.细胞因子风暴导致的器官衰竭是免疫功能过强的结果D.抑制过多的免疫细胞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可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3.(2023·江苏阜宁高三模拟)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4.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的功能,Mcl-1蛋白可使其数量增加,Bim蛋白可使其数量减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B.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共同决定C.过敏性体质可能与Bim蛋白活性被抑制有关D.Mcl-1蛋白活性过高,人体易患恶性肿瘤疾病5.(2023·江苏泰州高三期末)刚开始将马血清通过家兔皮肤注射进其体内时,注射部位无明显变化;半个月之后若继续注射,数小时内注射部位会出现红肿、水泡、出血,甚至出现组织坏死。
近年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课时分层集训38基因工程苏教版(2021学年)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课时分层集训38 基因工程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课时分层集训38基因工程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课时分层集训38 基因工程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时分层集训训(三十八)A组基础达标1.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
现有MspⅠ、Bam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图1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依次由________________连接.(2)若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产生的末端是________末端,其产物长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图1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那么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
从杂合子中分离出图1及其对应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产物中共有________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4)若将图2中质粒和目的基因D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连接,形成重组质粒,那么应选用的限制酶是________。
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1 第3单元 第1讲 课时分层训练8 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训练(八)(建议用时:45分钟)[命题报告]A组基础达标1.(2017·江西赣州期末)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脂肪酸分子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B.蓝藻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C.叶肉细胞利用光能合成的ATP,可用于主动运输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脂肪酸分子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过程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A错误;蓝藻虽没有线粒体,但也可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叶绿体的生命活动,主动运输消耗的ATP来自细胞呼吸,C错误。
]2.(2017·山东师大附中三模)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B.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C.人体中酶只在内环境中起作用D.酶都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A[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而激素仅由内分泌腺细胞产生,A正确,B、D错误;酶可在细胞内、细胞外发挥作用,在体外也能发挥作用,C错误。
]3.(2017·湖北八校模拟)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加压使底物分子更容易从b状态转变为a状态B.ad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化学反应顺利进行所提供的活化能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发生改变D.曲线Ⅱ可表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该反应只能在细胞内进行C[加热加压能提高底物分子本身的能量,使底物分子由初态达到活化状态,从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A错误。
ad段表示在无酶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过程,B错误。
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其他条件不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反应的进程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故C正确。
曲线Ⅱ可表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只要提供适宜的条件,该反应既能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进行,D错误。
2024年高考生物(苏教版2019)一轮复习学案 第8单元 第9课时 其他植物激素

第9课时其他植物激素课标要求 1.概述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阐明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3.概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4.概述光、温度、重力等环境因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
考点一其他植物激素及其生理功能1.植物激素:在________浓度下,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____________作用的有机物。
拓展延伸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异同项目植物激素动物激素合成部位无专门的分泌器官作用部位没有特定的器官特定的器官、组织运输途径运输、非极性运输和运输随血液循环( )运输化学本质有机小分子蛋白质类、、氨基酸衍生物等2.植物激素的种类及作用植物激素合成部位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主要是幼芽、幼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对植物的生长具有的调节作用,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等赤霉素生长旺盛部分,如、果实和种子促进种子和茎伸长,单性结实,促进;抑制成熟和侧芽休眠等细胞分裂素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如根尖、茎尖、未成熟的种子、萌发的种子和生长着的果实促进细胞,细胞膨大,侧芽生长,形成层活动等;抑制不定根形成,叶片等脱落酸将要脱落或即将进入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促进叶片的,果实成熟、脱落等;抑制、植物生长等乙烯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和器官中,正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最多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不定根的形成等;抑制茎和根的等油菜素甾醇类茎、叶和花等器官中都有分布,花粉中分布最多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花粉管的伸长以及种子萌发,提高植物抗寒、抗旱和抗盐的能力,减轻植物病症等源于选择性必修1 P116“问题与讨论”:多胺类具有改变____________、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________等作用;________类也能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3.植物激素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1)协同作用:一类植物激素的存在可以______另一类植物激素的生理效应。
(2)拮抗作用:一类植物激素的作用可以______另一类植物激素的作用。
(3)反馈作用:一类植物激素影响到另一类植物激素的____________后,后者又反过来影响________的合成水平。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物个体的稳态课时分层集训26免疫调节苏教版

课时分层集训训(二十六)(建议用时:45分钟)A组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免疫物质和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菌酶只由免疫细胞产生B.抗体只由浆细胞产生C.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D.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 [唾液和泪液中也含有溶菌酶,并非只有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只能由浆细胞产生;吞噬细胞可参与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T细胞可以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2.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可特异性地识别、吞噬外来抗原,并通过溶酶体对抗原进行加工和处理B.效应T细胞可特异性地攻击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并使靶细胞凋亡C.浆细胞可特异性地识别抗原,并在抗原刺激下合成分泌特异性的抗体D.在细胞外液中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属于体液免疫B [吞噬细胞不具有特异性,不能特异性地识别、吞噬外来抗原,A错误;效应T细胞可特异性地攻击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并使靶细胞凋亡,B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只能合成、分泌特异性的抗体,C错误;在细胞外液中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复合物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
] 3.下列有关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主要分布在淋巴和血液中B.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C.大多数T细胞必须依靠某种B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分化D.用类固醇使病人T细胞增殖分化受阻,器官移植成功率会明显提高C [B细胞增殖、分化需要抗原刺激,也需要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协助,因此大多数B细胞必须依靠某种T 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分化,而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不需要B细胞的参与,C项错误。
] 4.(2018·山东青岛期末)下列与免疫调节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中,T细胞主要靠产生淋巴因子“作战”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C.浆细胞中内质膜与高尔基体膜相接触使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D.过敏反应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异常生理现象D [在细胞免疫中,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作战,A错误;人体内的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也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B错误;浆细胞中内质膜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将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囊泡膜与高尔基体的膜融合,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C错误;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D正确。
2019届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必修1 第3单元 第1讲 课时分层训练8 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训练(八)(建议用时:45分钟)[命题报告]1.(2018·江西赣州期末)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脂肪酸分子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B.蓝藻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C.叶肉细胞利用光能合成的ATP,可用于主动运输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 [脂肪酸分子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过程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A错误;蓝藻虽没有线粒体,但也可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叶绿体的生命活动,主动运输消耗的ATP来自细胞呼吸,C错误。
]2.(2018·山东师大附中三模)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B.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C.人体中酶只在内环境中起作用D.酶都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A [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而激素仅由内分泌腺细胞产生,A正确,B、D错误;酶可在细胞内、细胞外发挥作用,在体外也能发挥作用,C错误。
]3.(2018·湖北八校模拟)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加压使底物分子更容易从b状态转变为a状态B.ad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化学反应顺利进行所提供的活化能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发生改变D.曲线Ⅱ可表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该反应只能在细胞内进行C [加热加压能提高底物分子本身的能量,使底物分子由初态达到活化状态,从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A错误。
ad段表示在无酶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过程,B错误。
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其他条件不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反应的进程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故C正确。
曲线Ⅱ可表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只要提供适宜的条件,该反应既能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进行,D错误。
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专项升格集训八

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专项升格集训八————————————————————————————————作者: ————————————————————————————————日期:ﻩ专项升格集训八——几种育种方法的实践应用错误!1.(2008·广东)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杂交育种解析:本题考查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
因题中交代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欲改良其品种,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定向导入该种抗性基因以改变其性状;也可以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将该水稻品种与另一有该抗病性的水稻品种杂交,使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或者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诱导该水稻品种发生基因突变,生产该抗病基因。
答案:B2.(2008·江苏)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多选)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解析:本题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
利用人工诱发基因突变的方法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率,A项对;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的结果不能产生新的基因,能够形成新的基因型,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D项错误;当四倍体植物与二倍体植物杂交就能形成含三个染色体组的受精卵,由这样的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就是三倍体,C项错误。
答案:BCD3.在红粒高秆的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方法是()A.自交(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人工嫁接D.单倍体育种解析:小麦一般无法用人工嫁接方法,白粒矮秆性状已出现,不需要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技术要求高,而小麦的杂交操作简单,并且可以在两三年内获得大量麦种。
答案:A4.(2010·山东潍坊一模)在试验田中偶然出现了一株抗旱、抗盐的玉米,设想利用该植株尽快培育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抗盐水稻品种,用到的育种方法和技术应有()①诱变育种②单倍体育种③转基因技术④组织培养技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抗旱、抗盐基因存在于玉米中,要想让水稻具备抗旱、抗盐性状,必须借助于转基因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运用单倍体育种可以尽快实现培育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抗盐水稻品种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集训(八)(建议用时:45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79页)A组基础达标1.(2018·长沙模拟考试)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的结构式可简写为A—P~P~P,其中A代表腺嘌呤B.细胞内的ATP均产生于线粒体和叶绿体C.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生物界的共性之一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DNA的组成单位之一C[ATP中的A代表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产生ATP,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
]2.(2018·江西赣州期末)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导学号:41780038】A.脂肪酸分子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B.蓝藻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C.叶肉细胞利用光能合成的ATP,可用于主动运输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脂肪酸分子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过程是自由扩散,不消耗ATP,A 错误;蓝藻虽没有线粒体,但也可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叶绿体的生命活动,主动运输消耗的ATP来自细胞呼吸,C 错误。
]3.(2018·山东师大附中三模)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B.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C.人体中酶只在内环境中起作用D.酶都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A[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而激素仅由内分泌腺细胞产生,A正确,B、D错误;酶可在细胞内、细胞外发挥作用,在体外也能发挥作用,C错误。
] 4.(2018·黑龙江六校协作体第一次模拟考试)如图是人体内酶的概念模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模型可表示酶具有高效性B.物质c可能是乳糖,不可能是蔗糖C.b表示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改变环境温度,人体内b的活性可能基本不变D[由图分析,b是酶,c是反应物,d是产物,a没参与反应过程。
因此该模型表示酶具有专一性;物质c可能是麦芽糖,不可能是乳糖,也不可能是蔗糖;酶主要是蛋白质,但有少部分是RNA;由于人体是恒温动物,因此改变环境温度,人体内b的活性可能基本不变。
]5.(2018·湖北八校模拟)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 所需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加热加压使底物分子更容易从b状态转变为a状态B.ad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化学反应顺利进行所提供的活化能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不发生改变D.曲线Ⅱ可表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该反应只能在细胞内进行C[加热加压能提高底物分子本身的能量,使底物分子由初态达到活化状态,从而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A错误;ad段表示在无酶催化剂条件下,物质A 生成物质P的化学反应过程,B错误;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其他条件不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反应的进程不会发生任何改变,故C正确;曲线Ⅱ可表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只要提供适宜的条件,该反应既能在细胞内也可在细胞外进行,D错误。
]6.(2018·广东广州一模)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合成都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B.酶可提供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C.ATP合成酶都存在于线粒体中D.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可证明酶具有高效性D[有的酶为RNA,其合成无需翻译过程,A错误;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可产生ATP,ATP合成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C错误。
]7.(2018·泰安模拟)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方案,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方案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B.②和④会影响酶的活性C.②的温度设置错误D.④和⑥的顺序有误A[该实验验证的是酶的专一性,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而不是淀粉酶的用量,A错误;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B正确;②的温度应该设置为37 ℃恒温水浴,C正确;④和⑥的顺序有误,应该先加斐林试剂(⑤)后进行50~65 ℃温水中水浴加热,D正确。
]8.(2018·河南郑州一模)根据以下关于过氧化氢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和d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c和d是对比实验,自变量是催化剂类型C.a、c对照说明FeCl3具有催化作用D.a、c、d不能说明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A[a和d对照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
]9.(2018·河北保定一模)如图表示酸雨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能量代谢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子中ATP含量属于该实验研究的________变量。
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各组种子的实验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中进行。
(3)分析5~7天种子中ATP含量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可知,酸雨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阻碍大豆种子的萌发。
[解析](1)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pH的酸雨,因变量为ATP含量和呼吸速率,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pH的酸雨对大豆种子ATP含量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2)种子中ATP含量属于该实验研究的因变量。
实验的无关变量包括温度、氧气浓度、光照等,实验应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黑暗环境中进行。
(3)5~7天时种子代谢旺盛,细胞的分裂、分化需要消耗较多的ATP。
(4)由图可知,酸雨pH越低,大豆种子ATP含量和呼吸速率越低,说明酸雨可能通过抑制种子呼吸速率,降低ATP含量来抑制种子萌发。
[答案](1)探究不同pH的酸雨对大豆种子ATP含量和呼吸速率的影响(2)因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黑暗(3)ATP的消耗量增加(4)抑制种子呼吸速率,降低ATP含量10.(2018·浙江绍兴第一次质检)如图是探究过氧化氢酶量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控制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
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本实验中哪些是无关变量(答出主要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验证酶的专一性,在此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应如何改进(请写出具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能否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过氧化氢溶液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不同实验组中加入相同大小不同数目的浸润过肝脏研磨液滤纸片,则几个实验组最终生成的气体量是否相同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实验中,自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量,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浸过肝脏研磨液的滤纸片的大小和数目来实现对自变量的控制。
本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溶液的pH、反应时间等。
(2)酶的专一性可以用不同的酶催化同一种底物的实验加以对照分析,在题干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对照组,将肝脏研磨液换成淀粉酶等其他种类的酶。
(3)由于H2O2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较快,故不能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4)由于酶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影响反应平衡,并且各组底物量相等,因此几个实验组最终生成的气体量相同。
[答案](1)改变滤纸片的大小和数目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溶液的pH、反应时间等(2)增加对照组,将肝脏研磨液换成淀粉酶等其他种类的酶(3)不能高温条件下过氧化氢不稳定易分解(4)相同酶只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影响反应平衡B组能力提升11.(2018·四川南充二诊)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发高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产生ATPC.人的肝细胞和神经细胞中ATP的结构和酶的种类是相同的D.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D[人发高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各种酶活性降低,酶的活性并未完全丧失,A错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虽然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但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B错误;人的肝细胞和神经细胞中ATP的结构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酶的种类有所不同,C错误;ATP中的A是腺苷,与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D正确。
]12.(2018·上海12校联考)下列都可用“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进行解释的是()【导学号:41780039】A.“高原反应”和“不能用纯氧抢救煤气中毒的病人”B.“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不再催化淀粉水解”和“胰岛素不能口服”C.“人发高烧时,浑身无力,食欲下降”和“人寒冷时,不由自主打寒战”D.“沸水浸泡过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佳”和“低温保存的食物不易腐败”D[“沸水浸泡过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佳”是由于高温破坏了酶的结构,“低温保存的食物不易腐败”是由于微生物细胞内的酶在低温条件下活性受到抑制,这两个实例均能体现出“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D正确。
] 13.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D[A选项是为了证明酶的高效性,而酶的高效性是通过和无机催化剂的对比体现出来的,对照组应加入FeCl3溶液;B选项中变量的设计是正确的,但用碘液只能检测淀粉的存在,对于蔗糖溶液是否反应无法检测,应用斐林试剂检测;C选项前后温度的变化对实验有影响,应设计多组装置控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
]14.(2018·湖北六校联考)下面的表格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实验一的第④步最好选用________(试剂)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