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9年山东省高考生物模拟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实验材料的选择理由不合理的是
A. 恩格尔曼选择水绵的原因之一是水绵具有易于观察的椭球形叶绿体
B. 比较H2O2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选择肝脏研磨液的理由是含有过氧化氢酶
C. 在探究细胞呼吸方式时选择酵母菌的理由是它属于兼性厌氧菌
D. 孟德尔选择豌豆的理由之一是豌豆属于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2. 如图为某人被狗伤后的处理和治疗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清理伤口能减少人被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机会
B. 不包扎能降低被厌氧菌感染的风险
C. 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使体内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D. 注射狂犬疫苗目的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3. 己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2:1。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 (假
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 9:2:1
B. 9:6:1
C. 5:2:1
D. 4:4:1
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赤霉素既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也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B.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
C.细胞分裂素主要由茎产生,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高浓度的乙烯可能会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5.下列有关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和核膜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两个中心粒倍增形成两组中心粒并发出纺锤丝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与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同时发生的变化是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形成
D.细胞分裂间期是整个细胞周期中极为关键的准备阶段,如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和染色体的加倍
6.呼吸作用过程中在线粒体的内膜上NADH将有机物降解得到的高能电子传递给质子泵,后者利用这一能量将H+ 泵到线粒体基质外,使得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 浓度提高,大部分H+ 通过特殊的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合成(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H+ 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结构①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通道(载体)蛋白
C.上述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电能→ATP中的化学能
D.好氧细菌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一)必考题(共39分)
7. (12分)某种野生型淡水藻经过人工诱变得到甲、乙两种突变藻,甲藻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为野生型的80.8%,乙藻的叶绿素a含量为野生型的128.8%,两种突变藻的其它色素与野生型藻含量相当。下图是野生型藻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示意图,请回答:
(1)与野生型深相比,甲、乙两种突变溧对红光利用率提高的是___________藻。(2分)
(2)图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甲藻与野生型藻相比,B点的位置将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理由是___________。(6分)
(3)将乙藻与野生型藻分别在黑暗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给予适宜光照,短时间内,乙藻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___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得更快。(2分)
(4)硏究发现,缺氮会使乙藻叶绿体中的基粒衰老。在缺氮营养液中培养♂藻,乙藻的氧气释放速率
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2分)
8.(10分)因含N、P元素的污染物大量流入,我国某大型水库曾连续爆发“水华”。为防治“水华”,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时,研究人员依据生态学原理尝试在水库中投放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对该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取得了明显效果。
(1)在该水库生态系统组成中,引起“水华”的藻类属于_________。水库中各种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_。(2分)
(2)为确定鲢、鳙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投放区鲢、鳙_________的生物积累量(在本题中指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以t·hm-2表示):为保证鲢、鳙的成活率,应捕杀鲢、鳙的______________。(2分)
(3)藻类吸收利用水体中的N、P元素,浮游动物以藻类为食,银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由下图可知,将鲢、鳙鱼苗以一定比例投放到该水库后,造成银鱼生物积累量__________,引起该变化的原因是______。(2分)
(4)投放鲢、鳙这一方法是通过人为干预,调整了该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相关物种生物积累量的____________,从而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1分)
(5)鲢鱼和鳙鱼是人们日常食用的鱼类。为继续将投放鲢、鳙的方法综合应用,在保持良好水质的同时增加渔业产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请提出两条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 ________。(3分)
9. (10分)类生长因子是一种生物活性肽复合物。研究人员发现转人类生长因子基因猪可以产生和分泌人类生长因子,有助于促进细胞生长和伤口愈合。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通过PCR技术来扩增获得人类生长因子基因,与细胞内的DNA聚合酶相比,扩增过程使用的DNA聚合酶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在培育转人类生长因子基因猪的过程中,某技术环节的一个核心步骤。
①环节需要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和DNA连接酶,这两种工具酶的化学本质都是
____________。将该表达载体导人猪受精卵后,经__________技术使其持续发育成转基因猪。(3分)
②人类生长因子基因能在猪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③为检测人类生长因子基因在转基因猪的细胞内是否发生转录,可用标记的____________作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分子杂交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0. (7分)某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是重要的抗虫基因,该基因转录的inRNA下游序列已知,但其上游序列未知。现利用PCR等技术扩增该基因,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①?③表示有关过程,Ⅰ、Ⅱ、Ⅲ表示有关物质。请回答。
(1)过程①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种引物,还需加入酶,生成杂交键物质Ⅰ。
(2)利用DNA末段转移酶催化过程②,使cDNA单链左侧末端増加十多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序列(AAA(A) n),其目的是便于后续引物设计,进而有利于过程③获得目的基因序列,过程③反应体系需要添加的新引物序列是。
(3)与物质Ⅲ的化学组成相比,物质Ⅰ的不同之处在于Ⅰ中含有;与过程③相比,过程①中碱基配对方式的不同之处是。
(4)在物质Ⅲ的两端通常还需增加识别序列,以便与相应的载体重组,再利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细胞,以利于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胞。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土壤生活着许多异养型微生物,其中自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将空气的氮气固定为氨气,纤维素分解菌可以将纤维素分解产生葡萄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和自身固氮微生物,从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分析,需将土壤浸出液分别接种在和的选择培养基中,分别记为培养基A和B。(4分)(2)配置好的培养基一般会釆用法灭菌。接种前,随机选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经过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统计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数应该比样液中活菌数。(5分)
(3)科研工作者将两种菌混合培养在培养基A或B中所得的到的菌落数都大于单独培养,从微生物营养物质的种类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6分)
1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5分)
人胰岛素由A、B两条肽链构成。研究人员用大肠杆菌作生产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分别生产两条肽链在体外将两条肽链加工成胰岛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A、B两条肽链可推导出A、B基因的碱基序列,依据是___________。因为A、B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数较少,因此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获取目的基因。
(2)在基因表达载体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基因工程中不能将A、B基因直接导入大肠杆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检测A、B基因是否导入受体菌时,常用___________作探针。若A、B基因表达的肽链中氨基酸数目增多,肽链后延,则需对A、B基因进行改造,这个改造是___________。
(4)引导肽是由引导肽基因控制合成的一段多肽序列,若在A、B肽链的前端加上引导肽序列后,可将A、B肽链引导到大肠杆菌的细胞膜外,便于A、B肽链提取。为实现上述目的,在基因层面的操作是___________。在以后的体外加工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___切除引导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A
2.D
3.A
4.C
5.C
6.B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7. (12分) (1)乙
(2)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或“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向右
甲藻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比野生型藻更少,光反应速率降低,需要更高浓度的CO2才能使光合速率提高到与呼吸速率相等,故甲藻的B点会向右移动
(3) 下降
(4) 因为基粒(类囊体)是光反应的场所,基粒衰老使光反应减弱,导致释放氧气速率下降
8.(8分)(1)生产者(生物)群落(2)捕食对象/食物捕食者/天敌
(3)明显下降鲢、鳙与银鱼在食物上存在竞争关系(4)比例
(5)定期适度捕捞鲢、鳙;定期合理投放鲢、鳙;控制性捕杀鲢、鳙的捕食者;控制人类活动(工业、农业、旅游等)对该水库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9.(10分)(1)耐高温 (2) ①限制酶蛋白质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②人类生长因子基因是否插到转基因猪染色体的DNA上③人类生长因子基因碱基互补配对
10. (7分)(1)一反转录(或逆转录)(2)TTT(T)n
(3)核糖(1分)、尿嘧啶(1分)(或核糖核苷酸一2分)U—A (4)限制酶感受态11.(1)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2分)无氮源(2分)
(2)高压蒸汽灭菌法(2分)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2分)低(或少)(1分)
(3)纤维素分解菌可以将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可作为自生固氮菌的碳源,(3分)自生固氮菌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氨气,为纤维素分解菌利用(3分)
12.(15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氨基酸与密码子的对应关系(可多答:碱基互补配原则) 人工合成
(2)便于重组DNA(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鉴定和筛选
A、B基因(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不能稳定遗传和表达
(3)放射性物质标记的A、B基因(的一条单链)
添加上能转录出终止密码子的碱基(脱氧核苷酸)序列
(4)将A、B基因连接在引导肽基因后蛋白酶(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