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中国四大年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版)第八章 中国工艺美术 第四节 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

A.松烟
B.桐油烟
C.煤烟
D.漆烟
E.胶
历年真题
【答案】ABCD
【2019年真题·多选】
湖笔的特点有( )。
A.齐
B.圆
C.尖
D.健 E.硕
宣纸
➢ 宣纸产于安徽南部泾县,因历史上属 宣州府,故名。
18
➢ 宣纸最早产于唐代,它的原料是青檀皮。
宣纸
宣纸分生熟两种 19 ➢ 生宣渍水渗化,作写意画最好,
1 苏州桃花坞年画 2 天津杨柳青年画 3 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
4 四川绵竹年画
1 苏州桃花坞年画
➢ 是我国南方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 民间木刻画。
➢ 因产于江苏苏州桃花坞而得名。
2 天津杨柳青年画
➢ 产于天津市杨柳青地区。 ➢ 始于明崇祯年间,到清中后期最为风行,
有“家家会刻版,人人善丹青”之誉。
➢ 熟宣经过胶矾浸染,不渗化,宜于工笔, 细描细写,为书画最理想的用纸。
宣纸
宣纸特点: ➢ 具有纸质柔韧、洁白平滑、细腻
匀整、不起皱、不掉毛、不怕舒 卷、抗老化、久不变色、不蛀不 腐、卷折无损等特点,便于收藏, 有“纸寿千年”之说法。
历年真题
【答案】A
【2018年真题·单选】
宣纸产生于( )朝代。
2 天津杨柳青年画
➢ 桃花坞年画以门画、中堂、条屏为 主要形式,以木版雕刻,用一版一色
19 传统水印法印刷,不仅色彩绚丽夺目, 而且构图精巧,形象突出,主次分明, 富于装饰性,形成了一种优美清秀、 严密工整的独特风格,民间画坛称为 “姑苏版”。
3 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
兴起于明代,全以手工操作并用传统方式 制作,发展初期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清 代达到鼎盛期,杨家埠年画题材广泛,想象 丰富,重用原色,线条粗犷,风格淳朴。
关于年画的知识

关于年画的知识
年画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装饰艺术品,主要用于春节期间装饰和祈求祥瑞。
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但在明清时期风靡全国,成为民间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
年画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门神”,即贴在门上的,以驱赶邪恶、保佑家宅平安为主要作用,内容多为神仙、神话、历史故事等。
另一种是“春画”,即室内装饰的,以迎接新春、辟邪驱病、祈求生育为主要作用,内容多为人物、动物、花鸟等。
在年画的制作过程中,通常采用木刻、版画等传统技艺,加上手工涂色,使年画充满生机活力。
此外,年画还具有地区特色,如苏州年画、巴黎东方年画、延安年画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年画逐渐式微,但在某些区域和民间仍然受到重视和传承,成为展示民间艺术背景和文化底蕴的精品。
四大年画名词解释

四大年画名词解释
四大年画是指中国农村传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强烈的表现力、生动的趣味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而著称。
这四种年画分别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
天津杨柳青是四大年画之一,它以工笔重彩、造型生动、色彩鲜艳、通俗易懂而著称。
杨柳青年画构图饱满,内容广泛,多表现吉祥如意、幸福美满的主题,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桃花坞是四大年画之一,它以印刷精美、风格雅致、富有装饰性而著名。
桃花坞年画多表现民间故事、民俗生活、风景名胜等主题,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和文化气息。
山东潍坊是四大年画之一,它以色彩鲜艳、富有创意、造型生动而著称。
潍坊年画多表现吉祥如意、幸福美满、驱邪纳福等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绵竹是四大年画之一,它以线条刚劲、朴实简练、色彩鲜艳而著名。
绵竹年画多表现吉祥如意、幸福美满、驱邪纳福等主题,具有浓郁的四川特色和文化气息。
四大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生动地反映了中国民间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年画的介绍

关于年画的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木版年画的国家之一,起源于古代的“桃符”、“门画”,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民间绘画形式。
它是春节时由文人画转化而来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
年画多为门画,有挂在大门上的,也有挂在中堂和客厅上的。
年
画从其题材内容看,可以分为门神、灶神、财神爷、神佛等几大类。
门神画
门神,即贴在大门上的画。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大神将:“东犬西狐”,表示东方和北方;“南鬼北神”,表示南方和西方;“男鬼、女鬼”,表示阴间和阳间;“牛头马面”,表示捉鬼者。
因此民间多把门神画贴在大门上。
门神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也是一种年画形式。
灶神
灶神是指民间用来管理厨房事务的灶王爷,传说他是玉帝的
儿子,负责监督厨房里的一切事物。
灶王爷一般在腊月二十三上
天汇报情况时由玉帝亲命他下界去查看善恶,回来后向玉帝报告
工作情况。
—— 1 —1 —。
四大年画各自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四大年画各自的特点分别是什么1、天津杨柳青年画特点:创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盛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为北方年画代表。
杨柳青因盛产杨柳而得名,该地交通方便,经济发达,人称北方的小“苏杭”。
“家家都会点染,户户全善丹青”,道出了杨柳青年画的盛况。
杨柳青年画受到北方版画和院体画影响,精工细腻,有画、刻、印、描、开脸等多种工序。
杨柳青年画题材范围极广,包括风俗、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娃娃、美人、花卉、山水及神话等,其特点是构图饱满,以红、黄、蓝、绿四色套印后,再加以手工开脸染衣,即艺人们在人物的头脸衣饰等重要部位敷粉施金,融版印的遒劲与工笔重彩的典雅于一体,别具风貌。
2、苏州桃花坞年画特点:苏州是历史上工艺美术特别发达的地区,聚集了众多的士大夫文人画家,也有着大量的优秀职业画家和画工。
苏州明代时也是版刻中心,画工和雕工相结合,出现了精美的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年画盛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南方年画代表。
桃花坞年画继承了明代金陵(今南京)和徽派版画的优良传统,有彩色套印,也有印绘结合的。
桃花坞年画绘刻都很精丽,画面精致、秀美、和谐,颜色多用粉红、粉绿,鲜明中含有雅致。
后期受西画影响较大,人物造型和色彩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曾流行过时装美女图和时事新闻图。
3、山东杨家埠年画特点:山东年画大体可分两个系统,在胶东地区以潍县(今潍坊市)为代表,西部地区以聊城县著名。
潍县年画影响最大,以杨家埠村为其发源地,始于明代中后期,乾隆至咸丰年间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潍县年画受到杨柳青年画和桃花坞年画的影响,既有北方的质朴明快,又兼具南方的雅致柔丽,印制上主要是木版套色,只在大型人物面部稍作烘脸点胭加工。
炕头画是该地颇具特色的品种,俗称“三才”,即将整张纸裁为三开所印,横者为“横三才”,竖者为“竖三才”。
这种年画通常贴于炕头墙上,又称“炕头画”。
潍县年画线条粗放,造型简洁,色彩多用桃红及绿,兼施金色,有些年画主要部分还涂上明油,造成色彩强烈、鲜艳夺目的效果。
四大年画特点比较

天津杨柳青
四大地域年画比较
河南朱仙镇
手法:采用木版水印工艺,沿袭宋代雕版印刷技 法,刀法质朴洗练;套印色彩强调黄紫对比,视 觉效果强烈。
风格:粗犷浑厚、构图饱满、色彩鲜艳、 造型:夸张,体现中原文化的古朴之风。
河南朱仙镇
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
特色:兼有北派的阳刚和南派的阴柔。 手法:以木版套色彩印为主。 造型:生动、线条规整、重用原色。
山东潍坊杨家埠
四川绵竹年画
构图讲求对称、完整、饱满,主次分明,多样统一; 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
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 线条讲求洗炼、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
节奏感 造型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源自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年画
早期受传统版画插图和西洋铜版画影响, 构图:讲求透视,画风精丽; 手法:后期阳刻套印手法渐趋洗练,刻绘具佳, 色彩:鲜艳而不失雅致,有浓厚的江南地方特色。
桃花坞
杨柳青年画
艺术特色 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
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 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杨柳青年画既有 版画的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构成与 一般绘画和其他年画不同的艺术特色。 虽然属于民间绘画,却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品质, 和西方透视法画风:精致典雅构图丰满:色彩明快 和谐,雅俗共赏。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素称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
1、湖笔产地:浙江特点:分羊毫、狼毫、紫毫、兼毫四大类,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
选料严格,如羊毫选用山羊腋下毛,要经过70余道工序。
被誉为“笔中之冠”。
2、徽墨产地:安徽黄山歙县和休宁县特点: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防蛀防虫等特点,是书画艺术的珍品。
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制成,高档墨有超顶漆烟、桐油烟、特级松烟等。
3、宣纸产地: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宣州)特点:具有纸质柔韧、洁白平滑、细腻匀整、不起皱、不掉毛、不怕舒卷、抗老化、久不变色、不蛀不腐、卷折无损等特点,有“纸寿千年”之说法。
原料是青檀皮。
生宣渍水渗化,作写意画最好;熟宣宜工笔,细描细写。
4、端砚产地:广东肇庆(端州)特点:端石是一种水层岩,特点是石质细、易发墨、墨汁细稠而不滞、不易干涸。
端石以素色为主,端石块大的不多,故多随形雕刻,追求气韵。
中国的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
二、年画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艺术品。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版水印制作,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和四川绵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
1、苏州桃花坞年画特点:我国南方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木刻画,以门画、中堂、条屏为主要形式,以木版雕刻,用一版一色传统水印法印刷,形成了独特风格,民间画坛称为“姑苏版”。
2、天津杨柳青年画始于明崇祯年间,清中后期最为风行,有“ 家家会刻版,人人善丹青”之誉。
特点:木刻水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保留民间的绘画技法,多取材于旧戏剧、美女、胖娃娃等,人物的头脸多粉金晕染,极富装饰性。
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3、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兴于明代,以手工操作并用传统方式制作,初期受杨柳青的影响,清代达鼎盛。
中国四大年画生产地

制作杨柳青年画,前期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大致 相同,都是依据画稿刻版套印;而杨柳青年画的 后期制作,却是花费较多的工序于手工彩绘,把 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 一体,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由于彩绘艺人的表 现手法不同,同样一幅杨柳青年画坯子(未经彩 绘处理的墨线或套版的半成品),可以分别画成 精描细绘的"细活"和豪放粗犷的"粗活",艺术风 格迥然不同,各俱独自的艺术价值。
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方法简便,工艺精湛,色彩鲜艳,内 容丰富。杨家埠木版年画分绘画、雕刻、印刷、装裱等几 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极为精细准确。做法是先将画稿勾 出黑线稿,贴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线版。 待印出主线稿后,再分别不同颜色,刻出色版,套色印刷, 最后修版装裱而成。
杨家埠年画的制作工艺也别具特色。艺人首先用柳枝木炭 条、香灰作画,名为"朽稿",在朽稿基础上再完成正稿, 描出线稿,反贴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别雕出线版和色版。 再经过调色、夹纸、兑版、处理跑色等,手工印刷。年画 印出来后,还要再手工补点上各种颜色进行简单描绘,以 使年画显得自然生动。
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 颗明珠。 北宋年间,每逢过年过节,贴门神已成为一种风 尚,以祈求人寿年丰、招财进宝、镇邪除妖。后来北宋没 落、灭亡,开封几经战乱,木版年画便衰落下来。到了明 代,开封年画虽然又获复兴,但已逐渐转移到朱仙镇。明 朝末年洪水泛滥,开封被淹没,百业俱废,朱仙镇便成了 木版年画的中心。明、清时期,朱仙镇就有300多家木版年 画作坊,至清末有七十多家,其中以“万通”、"天兴德"、 "德胜昌"、"天义德"较为有名。其作品畅销各地,于是开 封地区的年画被统称为“朱仙镇木版年画”,影响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件提纲
一、绵竹年画 二、苏州桃花坞年画 三、天津杨柳青年画 四、潍坊杨家埠年画
绵竹年画
因出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县而得名。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而区别于其它年 画,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明末清初时进入繁 盛时代。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绵竹城乡曾有300多家年画作坊。绵竹年画构图讲求对 称、完整、均衡、饱满、主次分明;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 快,构成了大红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究刚柔结合,洗练流畅,疏密有致,具鲜明 节奏感;造型上讲求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等,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杨柳青年画
任务四 文房四宝、工艺画和年画
潍坊杨家埠年画
杨家埠木版年画始创于明末,采用传统手工方式 制作,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清代光绪年间达到鼎盛 期,在黄河下游一带广为流传。杨家埠年画体裁广泛, 想象丰富,重用原色,线条粗犷,风格纯朴。
杨家埠木版年画
任务四 文房四宝、工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年画
任务四 文房四宝、工艺画和年画
天津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位于天津市西20公里,该地的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崇祯年间,从清 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最为风行。杨柳青周围的几十个村庄也都绘制年画。杨 柳青年画的特点是:木刻水印与手工彩绘相结合,保留了民间绘画的技法,并受 清代画院的影响;多取材于旧戏剧、美女、胖娃娃等,构图丰满,线条工整,色 彩鲜艳,人物的头脸多粉金晕染,富有装饰性。
绵竹年画
任务四 文房四宝、工艺画和年画
苏州桃花坞年画
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 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桃花坞 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刻线工秀,色彩绚丽。被民间画坛誉 为“姑苏版”。
桃花坞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