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地区——地方导游基础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方导游基础民族民俗(华中)

地方导游基础民族民俗(华中)

第四节 华中地区各省民族民俗华中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第四节 华中地区各省民族民俗——河南省【民族与宗教】民族河南省56个民族成分齐全,截至2015年,少数民族人口147.7万,其中回族125.8万,居全国第三位。

蒙古族9.3万,满族7.6万,维吾尔族0.3 万。

,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特征。

宗教河南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四种宗教。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内地。

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共有佛教教职人员1100余人;佛教寺院400座,其他佛教活动固定处所250处。

佛教院校1所,为河南省佛教学院。

道教在河南也由来已久,元代以后,河南道教以全真道为主,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及其弟子都曾在河南活动传教。

其中以丘处机所创龙门派在河南传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河南知名道观有太清宫、老君台、嵩山中岳庙等。

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全省共有伊斯兰教清真寺842坊,其他伊斯兰教活动固定处所131处。

天主教教堂64座,其他天主教活动固定处所109处。

全省有新教教堂2525座,其他基督教活动固定处所4002处。

腊八腊八枣树“吃”米饭。

汉族传统的腊八节,我国大多数地区都要吃腊八粥,在豫北,腊八早上熬好粥之后,第一件事情是将粥喂给枣树。

将枣树树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诚地把粥抹在树痕上,这是来源于用粥敬枣树后,枣树丰收的传说。

其实这个风俗里包含了科学道理,枣树上的小口子可以让枣树将营养集中供应地上部分,保证果实的营养需求,当地有民谣:腊八枣树吃米饭,枣儿结得干连蛋。

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

而在广大农村,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

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

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

焚烧香表后,男主人斟酒叩头,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

相传,若鸡头扑棱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

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

华中地区——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华中地区——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铁路方面,国家铁路主通道“三纵三横”(“三纵”:京广、
京九、焦柳铁路;“三横”:陇海、宁西、新荷兖日铁路)贯穿
河南全省。
a
13
【自然资源】

河南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和钼、
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
a
14
• 河南省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20种,占全国总数的23.9%;国 家一级保护动物15种,二级保护动物75种。已知的高等植物3979 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有40种。全省建立各类 自然保护区35个,国际级自然保护区11个,总面积75.69万公顷。
a
15
【文化艺术】

中原文化是以中原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最早可
追溯至公元前约6000年至公元前约3000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中原文
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它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
是一个空间概念。具体包括:神龙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诗歌
文化、中医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等。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华中地区
a
1
第十六章 河南省基本概况
a
2
河南省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四 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 河南为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 的省份。从夏朝至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 文化和交通中心。河南省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 “豫”。因省域大部分地区位于今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物140万余件,约占全国的1/8,被誉为“中国历史的自然博物
馆”。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据了半壁江山,数量居全国第1位。
有8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国家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华中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华中

河南省●北宋建都的开封,是当时全国第一大城市。

●展现北宋时期汴京繁荣的名作《清明上河图》现存于中国故宫博物院。

●河南省最高峰老鸦岔,不是太行山。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少林武功起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是中国体系最庞大的武术门派。

●中国的八大古都,河南就占有4座。

●河南独立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有3个。

●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后母戊(wu)大方鼎举世闻名,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河南有17个省辖市。

●河南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

●东汉南阳张衡的《归田赋》开抒情小赋之先声。

●唱山歌不是河南民俗。

●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

●左思所写《三都赋》轰动一时,留下来“洛阳纸贵”的历史佳话。

●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流域。

●河南5A级景区(13个):龙门石窟、嵩山少林寺、云台山、清明上河园●河南独立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河南特产:杜康酒、唐三彩、四大怀药、信阳毛尖●沿河南省界呈半环状分布着山系,分别是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桐柏山古都: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

文物: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

四大怀药:铁棍山药、怀菊花、怀地黄、怀牛膝湖北省●湖北全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

●6月中旬至7月中旬是湖北的梅雨期。

●精武鸭是湖北著名特产。

●隋开皇九年,江夏郡曾一度改称鄂州。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qu)”之称,是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

●“吃的菜是大肉块、大块鱼、红苕粉丝、煎豆腐四大菜”,这是湖北崇阳人的特有习俗。

●湖北全省国土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

●康熙三年,定湖北省会武昌。

●湖北菜,简称鄂菜,至今2000多年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铜器生产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湖北全省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12种。

●被誉为“东方第八大奇迹”的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

●2008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协调组织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地方导基第一章课件

地方导基第一章课件

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
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
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
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
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我们不能远赴埃及参观金字塔,
那么在明十三陵我们也可以领略
皇家陪葬物的奢华。
地方导基第一章
21
地方导基第一章
22
•北京现存庙宇: •佛教——法源、潭拓、戒台、云居寺,八大处 道教——白云观 伊斯兰教——牛街礼拜寺 藏传佛教——雍和宫 天主教——西什库、王府井天主堂 基督教——缸瓦市、崇文门教堂
北京的各大饭店历来是名厨荟萃,北京还有正宗的法式、美 式、意式、俄式餐厅和日本料理、韩国烧烤以及越南、印尼、 泰国风味的菜馆。若为省时实惠,还可以光顾街头小店,这里 不乏北京特有的包子、饺子、面条及家常炒菜,当然,环境就 不如大餐馆讲究了。
地方导基第一章
27
中国宫廷菜
北京的宫廷菜肴在全国独树一 帜。宫廷菜起源于皇宫“御膳 房”烹制的供帝后们食用的菜 肴,常被称为御膳。宫廷菜的 重要起点是选料极其考究,烹 调细腻,花样众多,色形美观, 口味清淡,注重营养,而且菜名
地方导基第一章
12
地方导基第4种列入国家储量表
•动物区系:蒙新区东部草原,长白山地,松辽平原, 东洋界季风区,长江南北。所以北京的动物区系由古北 界向东洋界过渡的动物区系特征。
•天然河道自西向东贯穿:拒马河、永定河、北运河。 潮白河、蓟运河水系
•大型水库:密云、怀柔、官厅、海子水库
地方导基第一章
15
[文化艺术] • 京味文学:
老舍——《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刘绍棠——《春草》《中秋》《地火》《蒲柳人家》
汪曾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受戒》《大淖事》《羊 舍的夜晚》

(完整版)华中地区——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完整版)华中地区——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隋朝初期,以洛阳为东都,之后隋炀帝迁都洛阳。唐代自高 宗时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史称 武周,改洛阳为“神都”。唐朝之后,五代相继定都于洛阳和开 封。北宋建都开封,以开封为东京、以洛阳为西京、以商丘为南 京。金朝时期迁都到开封,称南京。元朝实行行省制,河南时称 河南江北行省,此为河南称省的开始。
明朝时期河南省下设8个府1个直隶州。清朝时期河南 基本沿袭了明朝行政区划。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会初定 开封,1954年,河南省会从开封市迁往郑州市。
【人口民族】
截至2015年年底,河南省总人口为10 722万人,占全国人 口总数的7.8%,位居全国第一;常住人口为9480万人,在全国 排名第三,仅次于广东和山东。
特色饮食有郑州烩面、洛阳水席、开封灌汤包子、道 口烧鸡等。特色小吃有洛阳浆面条、开封花生糕、杞县酱 菜、武陟油茶、胡辣汤、海蟾宫松花蛋、沁阳驴肉、开封 套四宝、烙馍卷菜、吊炉烧饼、鹤壁石子馍、濮阳壮馍等。
【民俗风情】
河南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如腊八枣树“吃” 米饭、祭灶、庙会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航空方面,河南目前拥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北郊机 场、南阳姜营机场、信阳明港机场、商丘观堂机场等五大民用 机场。
铁路方面,国家铁路主通道“三纵三横”(“三纵”:京 广、京九、焦柳铁路;“三横”:陇海、宁西、新荷兖日铁路) 贯穿河南全省。
【自然资源】
河南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 和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
【自然资源】
截至2014年年底,湖北省已发现149个矿种(按亚矿种 计190个)。磷、盐、石膏、水泥用石灰岩等为湖北省优势 矿产。
湖北有不少珍贵、稀有孑遗植物。其中,有国家一级保 护树种水杉、珙桐、秃杉;有二级保护树种20种、10多种 藤本植物。拥有野生动物112种。其中,属一类保护23种; 属二类保护的89种。全省共有鱼类176种。全省鱼苗资源丰 富,长江干流主要产卵场有36处。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版)第4章 华中地区各省 第三节 湖南省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版)第4章 华中地区各省 第三节 湖南省

地理
气候
气候类型
湖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年平均气温
湖南省 一 基本概况
地理
气候
气候类型
地理与气候 区划与人口 交通与资源
气候特征 年平均气温
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沛、雨热 同期,气候条件比较优越。
湖南省 一 基本概况 地理与气候 区划与人口 交通与资源
地理
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年平均气温
水运
公路
铁路
航空
交通
➢ 省内有长沙黄花机场、张家界荷 花机场等机场。
资源
湖南省 一 基本概况 地理与气候 区划与人口 交通与资源
湖南矿产丰富,矿种齐全, 是驰名中外的“有色金属之 乡”和“非金属矿产之乡”。
矿产 资源
生物 资源
植物 资源
交通 资源
湖南省 一 基本概况 地理与气候 区划与人口 交通与资源
湖南省
地理
一 基本概况
气候
地理与气候 区划与人口 交通与资源
位置 简称 地貌
➢ 湖南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丘陵为主。 ➢ 湖南三面环山,形成从东南西 三面向东北倾斜
开口的不对称马蹄状,境内最低点是临湘市的 黄盖湖,海拔24米;最高点是株洲市炎陵县的 酃峰,海拔2212.5米。
湖南省 一 基本概况 地理与气候 区划与人口 交通与资源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3 湖南昆剧、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湖南皮影戏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长沙、岳阳、风凰
19
衡山风景名胜区、武陵源(张家界)风景名胜区、岳阳楼一 洞庭湖风景名胜区、韶山风景名胜区、岳麓风景名胜区等

4、导游资格证考试《地方导游基础》基本概况(华中)

4、导游资格证考试《地方导游基础》基本概况(华中)

2020年导游资格证考试《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考点精讲班授课:橙子第四节 华中地区各省基本概况华中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地理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

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

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接合部, 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 23.2米。

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

气候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

区划河南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 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17个地级市,济源1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人口河南省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人口 10932万。

交通河南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京广、京九、太焦、焦柳、陇海、侯月、新月、新菏、宁西铁路及京广、郑西高铁等多条铁路干线经过河南,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

航空方面,截至2015年年底,全省有三个民用机场。

资源农林牧资源方面,河南省2014年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

生物资源:高等植物有197科、3830余种。

小麦、 玉米、棉花、烟叶和油料等产量较高。

河南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

目前已发现的矿种142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09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3种。

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钼、 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天然碱、盐矿、耐火黏土、蓝石棉、珍珠岩、 水泥灰岩、石英砂岩“七大非金属矿产”。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版)第4章 第四节 华中地区各省风物特产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版)第4章 第四节 华中地区各省风物特产

湘菜色泽 湘菜口味 湘菜制法 湘菜代表
三、湖南省
风物特产
1 特产
➢ 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
➢ 口味上注重香辣、香鲜、软嫩;
➢ 制法上以煨、炖、腊、蒸、炒诸 法见长。
2 美食 湘菜简介 湘菜色泽 湘菜口味 湘菜制法 湘菜代表
三、湖南省
风物特产
1 特产 2 美食
组 庵 豆 腐
庵 鱼 翅
➢ 湘菜代表菜品以组庵湘菜为代表,如组 庵豆腐、组庵鱼翅等;
一、河南省
风物特产
1 特产 2 美食
鸡蛋灌饼
➢ 豫菜特色是中扒(扒菜)、西水 (水席)、南锅(锅鸡、锅鱼)、北 面(面食、馅饭)。就烹饪技术来 说,豫菜的特色是选料严谨、 刀工精细、讲究制汤、口味适 中。
一、河南省
风物特产
1 特产 2 美食
➢ 河南菜的烹调方法也有50余种。 扒、烧、炸、熘、爆、炒、炝 别有特色。其中,扒菜更为独 到素有“扒菜不勾,汤汁白来黏” 的美称。
名小吃
三、湖南省
风物特产
1 特产 2 美食
➢ 湖南省因地处长江南岸洞庭湖之南而 得名,先秦两汉时期为楚国境地,历 史悠久,物产富饶,是著名的“鱼米 之多”。
三、湖南省
风物特产
1 特产 2 美食
浏阳豆豉
➢ 湖南特产有:浏阳烟花,菊花 石雕,浏阳豆豉,浏阳黑山羊,
浏阳黑山羊 铜官陶器,湘绣,臭豆腐,株
洲唐人神,株洲太子奶,醴陵
陶瓷,醴陵烟花,攸县香干,
茶陵黄牛,炎陵白鹅等。
醴陵烟花
三、湖南省
风物特产
1 特产 2 美食
湘菜简介
➢ 湘菜,又叫湖南菜,是中国历史 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汉朝 就已经成菜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方面,河南目前拥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北郊机 场、南阳姜营机场、信阳明港机场、商丘观堂机场等五大民用 机场。
铁路方面,国家铁路主通道“三纵三横”(“三纵”:京 广、京九、焦柳铁路;“三横”:陇海、宁西、新荷兖日铁路) 贯穿河南全省。
【自然资源】
河南优势矿产可归纳为煤、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矿产” 和钼、金、铝、银“四大金属矿产”。
云台山、嵩山、伏牛山、王屋山—黛 眉山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宝天曼自然保 护区被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此外,云梦山被称为“中华第一古军校”, 白云山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鸡公 山被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太 行山大峡谷被称为“中国四大峡谷之一”, 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被称为“亚洲第一、 世界一流”,都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
【特产美食】
河南省特产众多,类型丰富。旅游工艺品有汝瓷、钧瓷、 洛阳唐三彩、南阳玉雕、西平棠溪宝剑、开封汴绣、朱仙镇木 板年画、浚县泥咕咕、淮阳泥泥狗、洛阳铲、麦秆画等。
名酒有杜康酒、宝丰酒、仰韶酒、张弓酒、宋河粮液 等。土特名产有四大怀药、新郑大枣、灵宝苹果、信阳毛 尖、原阳大米、河阴石榴、中牟大蒜、信阳板栗、黄河鲤 鱼、西峡中华猕猴桃等。
每年4月,洛阳牡丹甲天下, 一年一度的中国洛阳牡丹文化 节吸引了四方宾朋云集古都洛 阳;每年11月,开封菊花世无 双,傲霜怒放迎游人,真可谓 “万里游燕客,十年归此台。 只今秋色里,忍为菊花来”。
河南省是文物资源大省,地下文物总量居全国第1位, 地上文物总量居全国第2位,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50余座, 收藏各类文物140万余件,约占全国的1/8,被誉为“中国 历史的自然博物馆”。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据了半壁 江山,数量居全国第1位。有8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 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1座省 级历史文化名城。
明朝时期河南省下设8个府1个直隶州。清朝时期河南 基本沿袭了明朝行政区划。新中国成立后,河南省会初定 开封,1954年,河南省会从开封市迁往郑州市。
【人口民族】
截至2015年年底,河南省总人口为10 722万人,占全国人 口总数的7.8%,位居全国第一;常住人口为9480万人,在全国 排名第三,仅次于广东和山东。
截至2016年,河南省拥有世界文化遗产6项25处,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3处,世界地质公园4处,国家 级风景名胜区1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处,中国国家森 林公园34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 等实景演出已成为河南省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
隋朝初期,以洛阳为东都,之后隋炀帝迁都洛阳。唐代自高 宗时仍以洛阳为都,称东都。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史称 武周,改洛阳为“神都”。唐朝之后,五代相继定都于洛阳和开 封。北宋建都开封,以开封为东京、以洛阳为西京、以商丘为南 京。金朝时期迁都到开封,称南京。元朝实行行省制,河南时称 河南江北行省,此为河南称省的开始。
河南省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20种,占全国总数的 23.9%;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5种,二级保护动物75种。已知 的高等植物3979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野生植物 有40种。全省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5个,国际级自然保护 区11个,总面积75.69万公顷。
【文化艺术】
中原文化是以中原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 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约6000年至公元前约3000年的中国新石器 时代。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它既 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具体包括:神龙文化、 汉字文化、姓氏文化、诗歌文化、中医文化、武术文化、戏曲 文化等。
河南有许多赶庙会的风俗。如农历三月三,盘古山庙会, 中岳庙会等。还有浚县一年一度的“正月庙会”闻名遐迩, 是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2007年,“浚县古庙会”和“浚 县民间社火”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被评 为河南民俗经典。
【旅游资源】
河南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既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 观,也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年底,河 南辖17个省辖市,1个省直 管市,52个市辖区、20个 县级市、85个县,省会郑 州市。
【历史沿革】
4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在河南建 立。公元前16世纪,发源于河南商丘的商民族建立商朝,初都于 亳,历经迁移后定都于殷(今安阳)。春秋战国时期众多诸侯国 的都城也均在河南境内。秦朝建立后,在今河南境内设置三川郡; 西汉初都洛阳,后迁移到今西安,东汉建都洛阳。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华中地区
第十六章 河南省基本概况
河南省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四 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 河南为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 的省份。从夏朝至宋朝,河南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 文化和交通中心。河南省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 “豫”。因省域大部分地区位于今黄河以南,故称河南。
【地理环境】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华北平原的南 部,秦岭山系余脉的东端。东接安徽、山东,西连陕西, 北接河北、山西,南临湖北。地势总体为西高东低,全省 地貌可概括为“三山一原二盆地”。
【气候特征】
河南省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 明,雨热同期,地区差异性较大,灾害性天气频繁的明显 特征。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为12℃~16℃,其中1月最冷, 7月最热;春季以4月温度回升幅度最大,秋季以11月降温 幅度最大
特色饮食有郑州烩面、洛阳水席、开封灌汤包子、道 口烧鸡等。特色小吃有洛阳浆面条、开封花生糕、杞县酱 菜、武陟油茶、胡辣汤、海蟾宫松花蛋、沁阳驴肉、开封 套四宝、烙馍卷菜、吊炉烧饼、鹤壁石子馍、濮阳壮馍等。
【民俗风情】
河南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如腊八枣树“吃” 米饭、祭灶、庙会等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少数民族人口1 441 968人,占全 省总人口的1.36%。全省现有城市民族区3个,民族乡13个,民督教等宗教的重要 传播地。
【交通状况】
河南省是中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所在地,拥有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轨道交通等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