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
普通动物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普通动物学各章知识点总结普通动物学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动物分类、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态学和行为学等多个方面的研究。
以下是各章知识点总结:1. 原生动物门- 主要特征: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具有一般细胞所有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等。
原生动物即单细胞动物,具有动物特性和生理机能,是一个具有独立完整的有机体。
- 代表动物:草履虫结构和功能。
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具有表膜、纤毛、口沟、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和小核等结构。
草履虫的运动和消化等功能都是通过其表膜和纤毛来实现的。
2. 无脊椎动物门- 主要特征:无脊椎动物是一类身体构造简单、缺乏脊椎骨的动物。
无脊椎动物门包括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和腔肠动物等四大类。
- 代表动物:节肢动物中的蜘蛛、蚊子、蟑螂等。
节肢动物具有三对脚、一对触角和一对眼睛等结构,其身体分节使得它们能够灵活地运动。
3. 脊椎动物门- 主要特征:脊椎动物是一类具有脊椎骨的动物。
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的等级之一,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 代表动物:鱼类中的鲤鱼、鲨鱼等;两栖动物中的青蛙、鳄鱼等;爬行动物中的蛇、蜥蜴等;鸟类中的鸡、鸟等;哺乳动物中的牛、羊、猫等。
脊椎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并做出反应。
4. 昆虫纲- 主要特征:昆虫是一类有翅和无翅的动物。
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其中胸部包含三对脚和一对触角。
- 代表动物:蜜蜂、蚊子、苍蝇等。
昆虫具有高度发达的繁殖系统和发达的神经系统,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并在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5. 植物纲- 主要特征:植物是一类有根、茎、叶等器官的植物。
植物有细胞壁、叶绿素、果实、种子等特征。
- 代表动物:草木、树木、花卉等。
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能够为地球提供氧气、食物、建筑材料等资源,同时也是许多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
以上是普通动物学各章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普通动物学知识点大一

普通动物学知识点大一动物是地球上最丰富和多样化的生命形式之一。
与我们共同生活的动物种类繁多,每一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在大一阶段,学习普通动物学知识是我们建立对动物世界的基本理解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大一阶段普通动物学的常见知识点。
一、动物的分类动物界是按照生物学的一种分类法进行分类的。
根据五大类基本特征,动物界被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个亚界。
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蜗牛、蚯蚓等;而脊椎动物则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二、动物的形态和结构不同种类的动物在形态和结构上存在着差异。
例如,昆虫的身体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有六条腿;而脊椎动物的身体则由头、颈、躯干和尾部组成,大多数有四肢。
三、动物的生活习性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其行动能力、取食习惯、繁殖方式等。
例如,大多数的鸟类可以飞行,它们以昆虫、果实和种子为食;而大多数的哺乳动物则以其他动物或植物为食,它们的子宫内孕育出幼崽,并进行哺乳喂养。
四、动物的适应性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了各种环境。
例如,企鹅的特殊身体形态使其适应了极冷的南极环境,而沙漠中的骆驼则适应了干燥和高温的环境。
五、动物与生态系统动物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食物链中的各个层次,种群数量的稳定等。
同时,生态系统的变化也会对动物产生影响,如环境的污染和气候变化等。
六、保护动物的意义保护动物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尽的责任。
动物的保护不仅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更是为了保护地球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减少非法狩猎和野生动物贸易等方式来保护动物。
七、普通动物学的研究方法普通动物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行为习性、生活环境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总结:通过大一阶段学习普通动物学知识,我们可以对动物的各个方面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普通动物学pdf【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普通动物学pdf《普通动物学》 (General Zoology)是在英国牛津大学开设的“普通动物学”课程,它使我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中,介绍了动物界的生物。
那些可爱的小动物真是太有趣了,一个个的小故事不仅引人入胜,还蕴含着大道理呢!比如,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叫作达里欧,因为他非常顽皮,所以,经常被妈妈训斥,所以,就取名叫作达里欧。
达里欧想过一个安静舒适的日子,但总会有两个坏蛋来破坏。
一次,达里欧遇到了狡猾的狐狸,他对达里欧说:“我帮助你们把兔笼换成木头的,这样不易被偷走。
”达里欧很高兴地答应了,他把木笼子换成了木头的,很容易就看出,被下了毒药。
第二天,大家发现木笼子少了许多,都觉得很奇怪,这时候,狐狸才露出了真面目,他带着手下赶快逃走了,从此,再也没有人相信达里欧了。
你知道吗?动物之间也存在食物链呢!这本书告诉我们,大象吃水牛、水牛吃大老鼠,直到大老鼠吃蚯蚓,蚯蚓吃蜗牛……依次排列下去。
不管怎样,最终都会演变成消费者和生产者。
我觉得,这种现象真的非常神奇,而且能使我们受益无穷。
同时,这本书还教育了我,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这些道理一直影响着我的成长,并让我受用一生。
它还培养了我爱动物、保护环境的品质。
在这本书中,我喜欢的内容有,爬行动物:龟、蜥蜴、壁虎……两栖动物:青蛙、蟾蜍……鸟类:麻雀、金丝雀、燕子、火烈鸟……鱼类:热带鱼、海洋鱼、鲸鱼……还有哺乳动物:老鼠、松鼠……小学生在阅读这样的科普著作时,不仅需要抓住情节和语言的关键词,更需要做好摘录笔记。
作为摘录笔记的方法,除了“抄写”或“划线”以外,还有以下几点: 1、在读完整篇文章后,把文章的精华部分用符号记录下来。
2、简单概括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
3、概括性记录:找到科普文章的主题,用符号标注出来,如:“环保”“自然”等等。
4、评价性记录:根据具体内容的不同,用一句话简单描述该段内容。
5、评论性记录:摘录全文最重要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看法进行记录。
普通动物学知识点

普通动物学知识点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进化等方面的科学。
普通动物学作为动物学的基础,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些重要的普通动物学知识点。
一、动物的分类动物的分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将动物界的各类群进行划分和归类。
目前,广泛采用的分类系统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例如,人类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
动物的分类依据包括形态学特征、胚胎发育特点、生理特征、生态习性等。
其中,形态学特征如身体结构、器官形态等是最常用的分类依据。
二、动物的细胞和组织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动物细胞一般没有细胞壁,而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质中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动物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和吸收等功能;结缔组织起连接、支持和营养等作用;肌肉组织负责运动;神经组织则负责传导神经冲动。
三、动物的器官系统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器官。
多个器官相互协同,共同完成一系列生理功能,就构成了器官系统。
例如,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实现气体交换。
四、动物的繁殖和发育动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如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等,有性繁殖则通过配子的结合产生后代。
动物的发育过程也各不相同。
有些动物如昆虫,经历变态发育,从幼虫变为成虫形态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而哺乳动物则是通过胚胎在母体子宫内的发育逐渐成熟。
五、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是其对环境的适应表现。
包括觅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社群行为等。
觅食行为是为了获取食物,如候鸟的迁徙;防御行为用于保护自身,如变色龙的变色;繁殖行为与繁衍后代有关,如鸟类的求偶舞蹈;社群行为则体现在群体生活的动物中,如蜜蜂的分工合作。
普通动物学(全套课件1069P)

另外,研究动物的构造原理,为其它新的工程技术提 供依据的科学,叫做仿生学。
二、研究动物学的目的任 务和方法
(一)学习动物生物学的目的
动物学是农业科学和医学的基础,学习动物学的目的 就在于揭露和掌握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为进一步利用、 控制和改造生物提供理论依据。
Eukaryocyte 真核细胞
Multi-cell
Five kingdoms Six
system
kingdoms
system
(二)动物学及其分科
1 动物学的定义 是研究动物的科学,范围非常广,即研究动 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以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动物学的主要分科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动物学分化为许多不同的分 科,主要有以下几类:
(二)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互相制约,错综复杂的整体,动 物是生物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学习研究生命科学,首先 要具有正确的生物学观点。对复杂的生命现象的本质的探 讨, 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做出结论,需要用生物学的观点 善于对科学的事实加以分析和综合。
2.三界系统
1860年霍格(J.Hogg),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 (E.Haeckel)
原生生物界Protista:单细胞动物、细菌、 真菌、多细胞藻类
植物界 动物界
3.四界系统:1938年美国人考帕兰(H.F.Copeland)
原核生物界Monera: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 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
动物形态学 研究动物体内外结构以及它们在个体 发育和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中解剖 学是研究器官构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细胞与 器官的显微结构的科学,称为细胞学和组织学。用比 较现代动物器官系统的异同来研究进化关系的,称为 比较解剖学。研究个体发育中动物体器官系统形成过 程的,称为胚胎学。此外;研究绝灭动物在地层中的 化石的,称为古动物学。
普通动物学可编辑全文

形态特征,尤其是外部形态特征
主要分类特征
细胞学特征
生化组成
核酸序列— DNA分类(DNA taxonomy)
二、 分类等级
界 Kingdom 门 Phylum 纲 Class 目 Order 科 Family 属 Genus 种 Species
狼 动物界 Animal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哺乳纲 Mammalia 食肉目 Carnicora 犬科 Canidae 犬属 Canis 狼 lupus
双名法 =属名+种本名(+命名人姓氏+命
名时)
三名法 =属名+种本名+亚种名
动物的鉴定(identification)
动物鉴定的基本过程包括:
(1)依据检索表检索到目和科 (2)属和种的鉴定
➢ 查找近期目录或常年的文献目录和文摘 ➢ 查询原始文献 ➢ 与模式标本或已正确鉴定的标本比较 ➢ 鉴定标签
保护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logy):是生命科学
中新兴的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分支,研究保护物种、保 护生物多样性和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等问题。
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
物种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第三节 研究动物学的目的意义
➢ 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
➢ 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外肛动物门(Ectoprocta)
线虫动物门(Nematoda)
帚虫动物门(Phoronida)
线形动物门(Nematomorpha) 毛颚动物门(Chaetognatha)
鳃曳动物门(Priapula)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
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a)
《普通动物学》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普通动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动物学》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专业:生态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96 学时 6 学分(全学年)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普通动物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态学专业教学计划的主要科目之一,是动物系列科学的基础主干课。
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动物有机体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其目的是阐明动物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利于动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着重加强对动物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系统地掌握动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对以动物适应机制为中心,系统发育为主线及动物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形态与机能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动物学原理的理解,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和从事专门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培养学生具备胜任中学动物学教学及开展自然科学教育技能。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学好动物学,必须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
动物世界和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学会用动物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为今后开展动物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要求1. 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和结构;2. 牢固掌握动物各门及主要纲的特征;重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的适应;动物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主要门类的演化关系;动物地理分布的基本知识和了解动物学科的发展前沿;3. 了解华北地区的动物种类及分布,生物多样性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从而加强动物资源的保护意识;4. 以生物多样性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为线索,介绍动物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今后开展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通过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多方面接触自然、联系实际,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描述、比较和实验等常用的研究手段,将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作出科学的解释,从而揭示动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及系统发育等。
普通动物学

普通动物学简介普通动物学是一门研究普通动物的科学,主要研究动物的分类、生态、行为和进化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普通动物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领域等内容。
动物分类动物分类是普通动物学的基础,它通过对动物的形态、解剖学结构和遗传差异等方面的研究,将动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
目前,动物界按照其发展史、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差异,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海绵动物、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线虫动物和棘头动物等。
无脊椎动物的形态、生态和遗传特征各不相同,它们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
脊椎动物是一类具有脊椎的动物,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脊椎动物具有较为复杂的器官系统和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出各种适应性结构和行为。
动物生态动物生态学研究动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动物的栖息地选择、食物链和食物网、种群动态和群体行为等。
动物的生态适应性是由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所塑造的,动物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其行为和生理机制。
动物行为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的行为模式和行为机制的学科,它关注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表现和社会交往。
动物的行为受到其内在基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行为可以提供对动物生理状况和生态适应性的重要线索。
动物进化学研究动物物种的起源、发展和变化过程,以及进化机制和模式。
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通过研究动物的进化历程,可以了解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适应性演化的原理。
主要研究领域普通动物学涉及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以下是其中几个主要的研究领域:•动物分类学:研究动物的分类、命名和分类法的建立。
•动物生态学:研究动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物种的生态特征。
•动物行为学:研究动物的行为模式、社会行为和行为遗传学。
•动物进化学:研究动物物种的起源、演化和适应性。
•动物保护学:研究动物的保护策略和措施,推动野生动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履虫、 变形虫 海绵 水螅 涡虫 蛔虫 河蚌 环毛蚓
蝗虫、虾、 身体异律分节,有附肢 蟹 半索动物
脊索动物门
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1、脊索(notochord)
2、背神经管(dorsal tubular nerve cord)
3、咽鳃裂(pharyngeal gill slits)
2018/10/25
2018/10/25 22
两栖纲
原始分界现象被打破,附肢肌更为发达,肌肉 内生肌:肌肉的起;止点都在附肢骨骼上
2018/10/25
23
爬行纲
特点
出现肋间肌 皮肤肌 咬肌进一步分化
2018/10/25
24
鸟纲
特点:
四肢肌强大
2018/10/25
26
四、消化系统
鱼 纲
消化管 口腔、咽、食道、胃、肠、肛门 消化腺
{
软骨鱼:定形的肝脏和胰脏 硬骨鱼:肝胰脏或肝脏与弥散的胰脏
与食性的关系
口的位置:端位、上位和下位 齿:颌齿(犬齿形、圆锥形、臼齿形、门齿 形等)、犁齿、腭齿、舌齿、咽喉齿 鳃耙:数目、形状、疏密状况 胃、肠分化及肠的长度
胸骨发达有龙骨突和钩状突;
V型锁骨,开放式骨盆,直立的跗 间关节
尾总骨
特点:愈合程度高,坚固,气质骨
2018/10/25 19
哺乳纲
中轴骨骼: 头骨 具颧弓,三块听小骨 脊柱 双平行椎体,颈椎恒七枚 肋骨和胸骨 附肢骨骼: 肩带和腰带 前肢骨和后肢骨
2018/10/25
20
三、肌肉系统
毛为表皮角质化的产物,是保温与触觉器官;
皮肤腺特别发达,其中包括皮脂腺、乳腺、汗 腺和味腺等; 具爪、角等。
2018/10/25
12
哺乳纲
皮肤衍生物
毛发:哺乳类特有, 表皮角质化形成 皮肤腺:特发达,保持毛和皮肤的润泽 爪;指甲;蹄 角
2018/10/25
针毛 绒毛 触毛
皮脂腺 汗 腺 乳 腺 味 腺
洞角 实角
13
二、骨骼系统
中轴骨骼 附肢骨骼
鱼 纲
中轴骨骼
{
头骨
{
{
脑颅 咽颅
躯干椎 双凹型椎体 尾 椎
奇鳍骨 韦伯氏器 (weberian organ)
脊柱
{ 偶鳍骨 附肢骨骼 { 肩带 带骨 { 腰带
鳍骨
2018/10/25
15
两栖纲
{
中轴骨
附肢骨
{
{
平颅型,双枕髁, 头骨 自接式,耳柱骨
胸大肌和胸小肌特别发达; 由于胸椎以后的脊柱愈合,导致背部的肌肉退化;
皮肌发达; 具特殊的鸣肌; 腿部肌肉较发达,具有适于树栖握枝的肌肉装置 。
2018/10/25
25
哺乳纲
特征: 具特殊的膈肌参与呼吸运动;
皮肤肌发达(如人面部的表情肌); 咀嚼肌发达,具粗壮的颞肌和咬肌,
脊柱 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 胸骨 肢骨 五指型附肢 带骨 弧胸型肩带、固胸型肩带
坐骨、髂骨、耻骨
2018/10/25
16
爬行纲
头骨
中轴骨骼 脊柱 胸骨 肋骨 带骨 附肢骨骼
颈椎 躯干椎 荐椎 尾椎 肩带 腰带 前肢 后肢
17
寰椎 枢椎 普通颈椎 2枚 前凹 椎 体 类 型
后凹
双凹
肢骨
2018/10/25
无脊椎动物代表类群
代表动物 原生动物 海绵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虫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2018/10/25
进化上重要进步特征 目前已知最原始的真核生物,多数由单个 细胞构成 辐射对称、具有二胚层 辐射对称或两侧辐射对S称体制,具两个 胚层;开始出现组织分化和简单的器官 两侧对称,有三胚层 假体腔 真体腔、不分节动物 身体同律分节的真体腔动物
衍生物
表皮:爪、角质鳞、角质盾片 真皮:骨板、腹膜肋、色素细胞
2018/10/25 10
鸟纲
皮肤特点:
薄、松、干、软 皮肤衍生物: 有羽毛,尾脂腺,角质喙,角质鳞,爪和距
正羽 绒羽 纤羽
2018/10/25 11
哺乳纲
皮肤特点
表皮和真皮均加厚。表皮的角质层发达,真皮
厚而致密,韧性极强;
爬行纲
头骨
高颅型 自接式、单枕髁 出现颞孔 出现次生腭 脊柱分为4个区,有胸廓 肩带内有上胸骨 具骨盆:(坐骨、耻骨一端愈合) 前后肢均具5指(趾),且末端具爪地
18
脊柱
带骨 肢骨
2018/10/25
肋骨 胸骨
鸟纲
中轴骨骼:
头骨 脊柱 肋骨和胸骨 附肢骨骼: 肩带和腰带 前肢骨和后肢骨
上、下颌骨延伸成喙,没有牙齿; 枕髁单枚,巩膜骨,马鞍型椎体;
2
二、次要特征
闭管式循环系统; 心脏位于消化道腹面; 肛后尾:即尾在肛门后方;
如有骨骼,为中胚层形成的活物质的内骨骼,
外附有肌肉;
生物化学比较
2018/10/25
3
三、与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点
后口 三胚层 真体腔 身体分节
两侧对称
第一节 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骨鳞
(bony scale)
{
圆鳞 栉鳞
2018/10/25
8
两栖纲
裸露无鳞,多腺体 角质层 表皮 生长层
1-2层角质化活细胞
分生新细胞
疏松层:色素细胞、腺体、神经、血管 真皮 致密层:结缔组织、纤维 引起体色 的变化
2018/10/25
粘液腺 毒腺
9
爬行纲
特征
表皮角质化程度加深 具角质鳞或角质盾片 皮肤干燥,缺少腺体;仅蜥蜴类有股腺 蜕皮现象发达
鱼纲
大侧肌 musculus lateralis
据位置被水平骨隔分为 轴上肌 musculus epaxialis (厚) 轴下肌 musculus hypaxialis (薄) 据性质和功能分为 上直肌 红肌:收缩力小,持久 下直肌 白肌:收缩力大,易疲劳 内直肌 下斜肌 眼肌 上斜肌 外直肌
皮肤的结构
表皮:富有单细胞的粘液腺
润滑减小与水的摩擦力 保护免受微生物侵袭 凝结沉淀悬浮物质 调节渗透压
真皮:起源于中胚层(厚),由结缔组织组成 皮下层:不发达 色素细胞 脂肪细胞 毛细血管
7
2018/10/25
鱼纲
皮肤衍生物
盾鳞
(placoid scale)
发光器 毒腺 鳞片
硬鳞
(ganoid scale)
2018/10/25 4
脊索动物的分类概述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尾海鞘纲 海鞘纲 樽海鞘纲 头索纲 圆口纲 鱼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纲 哺乳纲 原索动物 无头类 无颌类 无羊膜类 有 头 类
脊椎动物亚门
颌口类
羊膜类
5
2018/10/25
一、皮肤及其衍生物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功能:保护
鱼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