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结构动力学的有限单元法

合集下载

结构动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法

结构动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法

K Q
K Q
对于结构动力学问题,节点载荷阵还包括惯性力和阻尼力。
e e e K Q (M C ) e e 1 m


或改写为:
C K M Q

代入:
dV Q N u
T T T
M N N dV
dV N N
e T
e
e dV Q N u
e T T
N N dV C
其中:
M M C C
e
e
质量阵和阻尼阵的叠加方法与刚度阵的叠加方法相同,也 是对称稀疏阵。
三、动力方程的简化
M e N T N dV
称为一致质量矩阵,是稀疏带状阵。
如果将单元质量阵近似作为对角阵,则方程变成彼此独立,避免 联立,称为集中质量阵或团聚质量阵。 解耦 例如长度为L,截面积为A,密度为ρ的梁单元。 i
A,ρ
L
j
x
1 A L 0 集中质量阵: m 2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56 22L 22L 2 一致质量阵: 4 L AL m 13L 420 54 2 13 L 3 L
54 13L 13L 3L2 156 22L 2 22L 4 L
ˆ P K P K
T
在变换[K]和[M]的过程中,有时使用一次雅克比变换将一个 非对角线元素化为零以后,它在另一次变换中会重新变为非零 元素,但在素质上有所减小。这说明需要反复使用雅克比变换, 最终非对角线元素将趋于零。 在实际求解过程中,不必严格地把矩阵[K]和[M]所有的非对 角线元素变换为零,通常在完成一次变换后进行判断是否达到预 l 1 (l ) 设的精度:

第2章:有限单元法的解题思路2

第2章:有限单元法的解题思路2

第2章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
第一篇 基本部分
单元中的位移模式一般采用以广义坐标为待定系数的有限项 多项式作为近似函数。因为多项式的数学处理比较容易,尤其便于 微分与积分运算。另外任意阶次的多项式可以近似地表示真实解。 当然,只有无限次的多项式才与真实解相对应,但为了实用,通常 只取有限次多项式来近似。如3结点三角形单元位移函数的广义坐 标表示为:
u ( x, y ) 1 2 x 3 y
v( x, y ) 4 5 x 6 y
有限项多项式的选取得原则应考虑以下几点:
很显然, 3结点三角形单元内任意 一点的位是坐标变量的 线性函数。
(1)广义坐标的个数应与单元结点自由度数相等。如3结点三角形 单元有6个自由度(结点位移),因此广义坐标个数应取6个,即两 个方向的位移u,v各取三项多项式。
单元载荷移置所遵循的原则是能量等效原则,即单元的实际载荷 与移置后的结点载荷在相应的虚位移上所做的功相等。
单元载荷移置后的等效结点载荷的计算,原则上必须根据能量 等效原则推导出的载荷移置公式来计算,即所谓载荷移置普遍公式 化,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单元。由于普遍公式化其表达公式
第2章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
2.3.2 单元类型
单元是具有单元特性的,如单元结构、单元结点数、结点 自由度数、单元刚度矩阵等,不同的单元有不同的单元特性。
第2章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
第一篇 基本部分
设置不同单元类型的目的主要是用于求解不同工程问题,同时也兼 顾求解精度。到目前为止,共设计开发了百余种单元,机械工程问 题中设计的单元大致可以分为:
1 图2-1 施加约束 4 P
第2章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

有限单元法ppt课件

有限单元法ppt课件

06
有限单元法的发展趋势和展 望
发展趋势
工程应用领域拓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限单元法在解决 复杂工程问题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不仅局限于结构分析,还涉及到流体 动力学、热传导等领域。
与其他方法的结合
有限单元法正与其他数值方法(如有 限差分法、边界元法等)进行交叉融 合,形成更为强大的数值分析工具。
05
有限单元法的优缺点
优点
灵活性
有限单元法允许对复杂的几何形状进 行离散化,适用于解决各种形状和大 小的问题。
高效性
有限单元法能够处理大规模问题,通 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快速求解。
广泛的应用领域
有限单元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物理 、生物等领域,是一种通用的数值分 析方法。
易于理解和实现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概念直观易懂,且 实现起来相对简单。
01
利用线性代数方法,将 各个单元的数学模型和 节点信息组合成整体方
程组。
03
将节点的未知量返回到 原问题中,得到问题的
解。
05
根据问题的物理性质和 边界条件,建立单元的 数学模型和节点信息。
02
解整体方程组,得到节 点的未知量。
04
有限单元法的特点
适用范围广
可以用于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如弹性力学 、流体力学、传热学等。
高精度与高效率
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更高效、精确的 算法,以解决大规模、非线性、动态 等复杂问题。
并行化与云计算应用
随着计算资源的丰富,有限单元法的 计算过程正逐步实现并行化,利用云 计算平台进行大规模计算已成为趋势 。
展望
理论完善与创新
随着工程实践的深入,有限单元法的理论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同时会 有更多创新性的算法和模型出现。

有限单元法原理及应用

有限单元法原理及应用

有限单元法原理及应用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领域。

它通过将复杂的结构或系统分割成有限数量的小单元,然后建立数学模型,最终求解得到整体系统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和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连续的结构或系统离散化为有限数量的单元,每个单元都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方程描述。

这些单元之间通过节点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系统。

然后,通过施加外部载荷或边界条件,可以得到每个单元的位移、应力等信息。

最终,将所有单元的信息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整个系统的行为。

在工程实践中,有限单元法被广泛应用于结构分析、热传导、流体力学等领域。

在结构分析中,可以通过有限单元法来模拟各种复杂的结构,如桥梁、建筑、飞机等,从而预测其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

在热传导领域,有限单元法可以用来分析材料的温度分布、热传导性能等。

在流体力学中,有限单元法可以模拟流体的流动情况、压力分布等。

此外,有限单元法还可以与优化算法相结合,用于优化设计。

通过改变单元的尺寸、形状或材料性质,可以得到最优的结构设计。

这在工程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降低结构的重量、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总之,有限单元法作为一种数值分析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不仅可以用于工程结构的分析和设计,还可以用于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等领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有限单元法将会变得更加高效、精确,为工程实践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就是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有限单元法作为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将继续在工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法

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法

100%
动力响应分析
研究车辆、风、地震等外部激励 下桥梁的动力响应,评估其安全 性能。
80%
稳定性分析
分析桥梁在极端载荷下的稳定性 ,确保其正常工作。
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
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通过有限元法模拟地震对建筑 结构的作用,计算结构的位移 、加速度等响应。
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根据计算结果评估建筑结构的 抗震性能,优化设计以提高其 抗震能力。
局限性
由于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法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值计算和存储,因此 对于大规模复杂结构的分析可能会面临计算效率和精度方面的问 题。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结构和复杂工况,可能需要采用特殊的 建模和分析方法。
04
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法的应用实例
桥梁结构的动力学分析
80%
桥梁结构的模态分析
通过有限元法计算桥梁的固有频 率和振型,了解其自振特性。
结构减震设计
利用有限元法进行减震设计, 如设置隔震支座、阻尼器等, 降低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机械设备的动态特性分析
01
设备模态分析
02
设备振动分析
03
设备优化设计
通过有限元法分析机械设备的固 有频率和振型,了解其动态特性。
研究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振 动情况,分析其振动原因和影响。
根据动态特性分析结果,优化机 械设备的设计,降低振动和噪声。
用于分析电磁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如电机、变 压器、天线等。
流体动力学
用于模拟流体在各种条件下的流动特性,如航空 、航海、管道流动等。
热传导分析
用于分析温度场的变化和热量传递规律,如热力 管道、电子设备等。
有限元法的研究意义
提高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有限元-第9讲-动力学问题有限单元法

有限元-第9讲-动力学问题有限单元法

a1 ae a2
... an
ui(t) ai vi(t)
wi(t)
(i 1,2,...n,)
(3)形成系统的求解方程
••

M a(t)C a(t)K(ta )Q (t)
(1.8)
其中
••

a(t)和a(t)
分别是系统的结点加速度向量和结点速度向量,
M,C,K和Q(t)分别是系统的质量、阻尼、刚度和结点载荷向量。9

at
1 2t
att att
中心差分法的递推公式
(3.1) (3.2)
1 t2 M 2 1 tC a t t Q t K 2 t2 M a t 1 t2 M 2 1 tC a t t(3.3)
上式是求解各个离散时间点解的递推公式,这种数值积分方法又 称为逐步积分法。
动力分析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因此提高效率,节省计算工作量的 数值方案和方法是动力分析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两 种普遍应用的减缩自由度的方法是减缩法和动力子结构法。
11
第2节 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
一、协调质量矩阵和集中质量矩阵
单元质量矩阵
Me NTNdV称为协调质量矩阵。 Ve
集中质量矩阵假定单元的质量集中在结点上,这样得到的质量矩 阵是对角线矩阵。以下分实体单元和结构单元进行讨论。
16
第2节 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
按第二种方法计算,得到集中质量矩阵与第一种方法结果一样。
注:对于8结点矩形单元,两种方法得到的集中质量矩阵不同。
在实际分析中,更多的是推荐用第二种方法来计算集中质量矩阵。 2.结构单元
2结点经典梁单元、协调质量矩阵和集中质量矩阵如下所示: (1)协调质量矩阵
位移插值函数是 N N 1 N 2 N 3N 4(2.7)

有限元动力学问题有限单元法

有限元动力学问题有限单元法
物理领域
动力学问题在物理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力学、电磁学、光学等。例如,力学中的弹性力学问题、电磁学中的 电磁场问题、光学中的光束传播问题等。
其他领域
动力学问题在其他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学、化学、地球科学等。例如,生物学中的生物力 学问题、化学中的化学反应动力学问题、地球科学中的地震动力学问题等。
03
有限元方法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机械、建筑、 航空航天、电子等。通过对不同领域动力学问题的有限元 分析,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 导。
研究限制与不足
有限元方法虽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仍存在一些 限制和不足之处。例如,对于一些复杂结构和多尺度 问题,有限元方法的计算量和计算成本可能会较高, 需要进一步优化算法和计算流程。
有限元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可以精确地解决 结构动力学问题。通过对结构进行离散化,将连续的物理 问题转化为离散的数学问题,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数值计算 和模拟。
02
有限元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以应用于各种材料和结 构的动力学问题。通过对不同材料和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可以得到其动力学特性和响应规律,为工程设计和优化提 供依据。
02
有限元法基础
有限元法概述
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用于 求解各种物理问题,如结构力学、流 体动力学、热传导等。它通过将连续 的求解域离散化为由有限个简单单元 组成的集合,从而将连续的偏微分方 程转化为离散的线性方程组,降低了 问题的复杂性和难度。
VS
有限元法在工程领域应用广泛,可以 用于分析复杂结构、设备和系统的动 力学行为,进行结构优化和设计等。
04
有限元法在动力学问 题中的应用
动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法求解步骤

有限单元法

有限单元法

(i , j , m轮换) (3-10)
这样,位移模式 (e) 和 (f) 就可以写为
返回
u N i ui N j u j N m u m v N i vi N j v j N m v m
也可写成矩阵形式 (3-11)
u f Ni I v

e


T i

T j

T T m
u
i
vi
T
uj
vj
um
vm

T
(3-7)
其中的子矩阵
i ui
vi
(i,j,m 轮换) (a)
式中 ui、vi 是节点i在x轴和y轴方向的位移。
返回
在有限单元法中,虽然是用离散化模型来代替原来 的连续体,但每一个单元体仍是一个弹性体,所以在其 内部依然是符合弹性力学基本假设的,弹性力学的基本 方程在每个单元内部同样适用。 从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解析解法中可知,如果弹性 体内的位移分量函数已知,则应变分量和应力分量也就 确定了。但是,如果只知道弹性体中某几个点的位移分 量的值,那么就不能直接求得应变分量和应力分量。因 此,在进行有限元分析时,必须先假定一个位移模式。 由于在弹性体内,各点的位移变化情况非常复杂,很难 在整个弹性体内选取一个恰当的位移函数来表示位移的 复杂变化,但是如果将整个区域分割成许多小单元,那 么在每个单元的局部范围内就可以采用比较简单的函数 来近似地表示单元的真实位移,将各单元的位移式连接 返回

, j , m轮换) (3-20)
返回
注意到(3-7)式,则有
Si i S j j S m m
(3-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应变矩阵 ν:线性阻尼系数
三、结构的动力学方程
单元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要用来形成整体 的刚度矩阵、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在不考虑体积力的条 件下,整个结构的动力学方程为:
& & Mδ& + Cδ + Kδ = f
当f = 0, c = 0时得到自由振动时的无阻尼动力方程 0时得到自由振动时的无阻尼动力方程
四、有限元法求解动力学问题实例
设第j个梁单元的单位长度质量为m 抗弯刚度为EI 设第j个梁单元的单位长度质量为mj, 抗弯刚度为EIj, 长度为L 两端的节点编号为j j+1,节点j 长度为Lj, 两端的节点编号为j和j+1,节点j的横向 位移为u 角位移为u 节点j+1的横向位移为u 位移为uj1, 角位移为uj2, 节点j+1的横向位移为uj3, 角 位移为u 位移为uj4。设梁单元的广义坐标向量为:
关于振型的正交性
δ K δm = δ ω M δm
2 m
^ T n
^
^ T n
^
2 δ K δ m = δ ωn M δ m
^ T n
^
^ T n
^
(ω − ω ) δ M δ m = 0
2 m 2 n
^ T n
^
ω ≠ω
2 m
^ T n ^
2 n
δ M δm = 0
^ T n
^
同样可以求得 δ K δ = 0 振型关于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正交 m
ω T = [ω1 ω 2 ... ω N ]
四、方程的特征值及振型的正交性
对于齐次代数方程 ( K − ω M ) δ = 0 ,只能求得振型矢量 的各元素的相对值。
2 ^
规格化处理:通常将各元素同时除以其中的某一个基准 规格化处理:通常将各元素同时除以其中的某一个基准 分量(通常取最大的一个或者第一个分量),把向量表 示成无量纲的形式,所获得的向量称为规格化振型 示成无量纲的形式,所获得的向量称为规格化振型。 规格化振型。
v( x) = α 1 + α 1 x + α 3 x 2 + α 4 x 3
平面梁单元形状函数矩阵N
v( x) = α1 + α 2 x + α 3 x 2 + α 4 x 3
四个待定系数可以通过四 个节点位移值和边界条件 来确定。
α 1 = vi α 2 = θi
3vi 2θ i 3v j θ j α3 = − 2 − + 2 − l l l l 2v θ 2v j θ j α 4 = 3 i + 2i − 3 + 2 l l l l
连续体的离散化需要注意的几点: 连续体的离散化需要注意的几点:
1)单元的密度 (单元越密、节点越多,精度越高,计算量越大。机械结 构有限元动力学分析,计算固有频率和振型,可以考虑将 网格划分得粗一些。) 2)采用疏密不等的网格划分方法。 3)在采用三角形单元时,要尽量使每个三角形单元边长不 要相差过大,不要出现过尖、过钝的内角,避免计算结果 出现大的误差。 4) 要尽量将单元的节点和单元边界设置在几何形状、材料 特性和载荷发生突变处。
n
基本振型 基频
φ n = [φ1 φ 2
φ11 φ12 φ φ 22 ... φ Nn ] = 21 ... ... φ N 1 φ N 2
... φ1N ... φ 2 N ... φ3 N ... φ NN
四、方程的特征值及振型的正交性
关于振型的正交性
多项式的待定系数由节点位移来确定,待定系数的数目 和单元的自由度数目相同。
例:三节点三角形平面单元 (每个节点两个位移分量,三 个节点共六个自由度,所以多 项式包含六个待定系数,每个 位移分量各取三项)
u = α1 + α 2 x + α 3 y v = α4 + α5x + α6 y
例:平面梁单元
和载荷工况)进行模拟。还利用简单而又相互作用的元素 和载荷工况)进行模拟。 即单元, ,即单元,就可以用有限数量的未知量去逼近无限未知量 的真实系统。 的真实系统。 有限元法( finite element method)是一种新兴的现代 有限元法( method) 结构分析的数值计算方法 历史典故 • 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方法是由一批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 者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 者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 • 有限元分析理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悬索桥和蒸汽锅 有限元分析理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100多年的历史 炉进行手算评核的基础。 炉进行手算评核的基础 •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克拉夫在1960年首次引用。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克拉夫在1960年首次引用。 1960年首次引用
q nX 1 = x1u1 + x 2 u 2 + ... + x n u n
xi:参与因子,表示各阶主振型在相应位移中所占的比例
五、结构的动力学方程求解方法
2. 逐步积分法(直接积分法)
对于有复杂激振力或非比例阻尼情况下,将时 间离散化,逐步求出每个时间间隔 ∆t 上的状态 向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最后获得的状 态向量为结构系统的动力响应解。 后次求解是在前次解已知的条件下进行。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采用单元将实际上连续的弹性物体离散化, 采用单元将实际上连续的弹性物体离散化,并且各单元 彼此之间以节点联结, 彼此之间以节点联结,单元上选取简单的函数组合作为位 移模型, 移模型,利用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原理来获得单元的运动 方程组。然后, 方程组。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把所有单元的运动方程组 集合起来,经适当的边界条件处理, 集合起来,经适当的边界条件处理,便得到整个物体的总 体运动方程组。最后,选择适当的方法来积分总体运动方 体运动方程组。最后, 程组,问题的解答将在物体的各离散点上给出。 程组,问题的解答将在物体的各离散点上给出。
五、结构的动力学响应求解方法
1. 振型叠加法
将n阶自由度系统的动力方程,经过振型模态 矩阵变换,转化为互相不耦合的n 矩阵变换,转化为互相不耦合的n个单自由度问 题,进行逐个求解后,然后再叠加得到动力响 应的结果。 n个自由度的结构,在激励力p(t)的作用下的 (t)的作用下的 动力响应可以表示为各阶主振型的线性叠加。
& Mδ& + Kδ = 0
常系数线性齐次常微分方程组,令其解为:
δ (t ) = δ sin( wt + θ )
^
δ : 节点振幅列阵
^
四、方程的特征值及振型的正交性
代入方程得到:
(K − ω M ) δ = 0
2
^
得到齐次的线性代数方程组
| K − ω 2 M |= 0
N阶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方程应有n个固有频率 阶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方程应有n i=1,2,3,… ωi i=1,2,3,…n 全部频率从小到大按顺序排列起来得到频率向量
结构动力学的有限单元法
结构动力学的有限单元法
一、有限元法简介 二、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动力学问题 三、结构动力学方程 四、方程的特征值及振型的正交性 五、结构动力学响应的求解方法 六、有限元法求解动力学问题实例
一、有限元法简介
定义
有限元分析是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物理系统(几何 是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物理系统(
由计算出的节点位移,利用应力应变方程求解响应的 节点应力
“一分一合” 一分一合”
分是为了单元分析, 分是为了单元分析, 合则是为了对整体结构进行综合分析。 合则是为了对整体结构进行综合分析。
二、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动力学问题
动力学问题的有限元法也同结构静力学问题一样,要把物 体离散为有限个数的单元体。在考虑单元特性时,物体所 受到的载荷还要考虑单元的惯性力和阻尼力等因素。
A、B、C 完备协调单元
(3)建立单元的位移方程
分析单元的力学性质:根据单元的材料性质、形状、尺寸 、节点数目、位置及其含义等,应用弹性力学中的几何方 程和物理方程建立单元节点力和节点位移的关系式,从而 导出单元刚度矩阵。 计算等效节点力:有限元中力是通过节点从一个单元传递 到另一个单元。因此单元边界上的表面力、体积力或集中 力都需要等效到节点上,也就是用等效的节点力来替代所 用在单元上的力。
四、方程的特征值及振型的正交性
第n个规格化振型形式
^ δ 1n ^ 1 δ 2 n φn = = ^ ... δ 1n ... φ Nn ^ δ Nn φ1n φ 2n
按照 ω 的大小顺序排列 起来就得到振型矩阵。
对方程: ( K − ω M ) δ = 0
2 ^
第n个和第m个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 K − ω M ) δ m = 0 ( K − ω M ) δ n = 0
2 m
^
2 n
^
2 K δ m = ωm M δ m
^
^
2 δ K = δ ωn M
^ T n
^ T n
左乘 δ
^ T n
右乘 δ
^ m
四、方程的特征值及振型的正交性
则单元的位移模型可以 用节点位移列阵和单元 形状函数矩阵的形式来 描述。
v( x) = Nu
vi θ i u= v j θ j
x2 l −1+ x l
N = [N 1
N2
N3
N4 ]
3x 2 2 x 3 N = 1 − 2 + 3 l l
六、有限元法求解动力学问题实例
梁直径d=10mm,长度2000mm,材料为钢, 梁直径d=10mm,长度2000mm,材料为钢, E=2.1X105MPa,密度7.8X103kg/m3。采用 MPa,密度7.8X10 有限元法计算梁的固有频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