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护理
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

介入栓塞治疗颅 内动脉瘤术后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
杨永 清
【 摘要】 目的: 探讨颅 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 1 2例并发症 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方法 : 针对并发症 的原因 , 出护理对 提
策。 结果 : 本组 1 例发生术后并发症 , 2 发生率 为 2 1 经及 时治疗、 . %。 1 护理 l 例痊愈 , 例脑梗塞 , 轻度偏瘫。 l 1 留有 结论 : 内动脉瘤 颅
理杂 志 , 0 。 ( ) 3 2 31 8 : . 0 9 4
[ ] Ls , e e S kkn T eLs ae v= oe dso i 4 is MA L fr ,a aie ea h i m n ue an nnoepe S G tL s t hiu rd f ut oe ahtr ai [] E d uo,092 8: e nqef i cl F lycte i t n J. no rl 0 ,( ) c o f i ez o 2
1 2 —1 3 . 2 7 2 0
[ ] N el E BalyS C l nRe a. net u iessSc t o 5 io eL , rde , og , 1Ifci sD sae oi y f l a t o e
Ameia g d l e o h ig o i n rame to smpo t rc uiei sfrte dan ssa d te t n a y tmai n f e
加尿 量起 自洁作用 ,不必 要 的膀胱 冲洗 增加 了尿路 细
菌感染的机会 。保持有效膀胱冲洗应注意以下原则 : ( ) 格无菌操 作 ;2使 用 2ml 次性 注射 器效果 最 1严 () 0 一 好 ;3 冲洗前消毒尿管 ;4 尿管 口轻抵注射器 , () () 保持 严密性 ;5稍用力冲洗 , () 使冲进膀胱的液体产生涡流 , 剥脱膀胱壁的沉积物 , 或可使血凝块碎裂 , 利于吸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脑脊液置换的护理

1 . 3 结果
3 7例 患者 共 行 脑 脊 液 置 换 1 3 8次 , 约
Br a i n f l u i d r e p l a c e me n t Nu r s i n g
Ke y wo r d s An e u r y s ma l s u b a r a c h n o i d h e mo r r h a g e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7 4 。 R 7 4 3 . 3 5
换前 均 给予脱 水 降颅 压 、 预 防控制 感染 、 维持 水 电解 质平 衡 、 解 除脑血 管 痉挛 、 镇静止痛等常规处理 ; 按 照腰 椎穿 刺 术常 规 方 法 进 行 , 腰 穿 成 功后 常规 测 颅 内压 , 再以0 . 5 ~1 ml / mi n的速 度 缓慢 放 出脑 脊 液 5 ml , 以 1 ~2 ml / mi n的 速 度 等 量 注 入 生 理 盐 水 5 ml , 留置 5 ai r n后 重 复 1次 , 共 3 ~6次 为止 , 如 果 出血 量较 多 , 可 以多 置换 2次 。经 多次 置换 , 脑 脊液
血、 颅 内感 染及 再 出血 , 其中 3 1例患 者恢 复 良好 , 无 3 7例 患者 均 符 合第 4届 全 国脑 血
1 . 1 一 般资 料
不 适症 状 ; 4例 中残 , 生 活 能 自理 ; 2例 重 残 , 生 活 不
能 自理 。
2 护 理
脑动脉瘤栓塞术后护理

痉挛等并发症, 回顾分析 2 例 患者临床资料 , 1 对术后护理进行 总结。 结果 2 例 患者均栓塞成功 , 1 并发脑捷死 1 。 4 结论 血管内介入栓 塞治疗脑动脉瘤是一种安
全 、 效 的 治疗 方 法 . 后 良好 的护 理 措 施 是 介 入 治 疗 成 功 的 关 键措 施 之 一 , 动 脉 瘤 栓 塞 术 后 护 理很 重要 。 有 术 脑
医学信息 2 1 年 1 月第 2 01 1 4卷第 1 期 Meia Ifr t n N v 2 1. o. 4 N . 1 1 dclno i . o . 0 1 V 12 . o 1 ma o
例, 年龄 3 2岁 , 卜7 平均 年龄 5 . 岁 ; 照组男 7 例 , 4 8 3 对 7 女 3例 , 年龄 3 — 5 57 岁, 平均年 龄 5 .岁 。2 8 2 组患者在性别 , 年龄 , 职业 , 文化程度 , 病情等方面 比 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 ) P 00 , 5 具有可比性。
1 临 床 资 料
排出 。③术后 4 h可进食 , 给予富含营养 、 、 低盐 低脂易消化饮食 , 保持大便 通 畅。④加强基础 护理 , 严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 .2病情 观察 ①抬高床 头 1~O度 ,有利于颅 内静脉 回流 ,持续 冰敷 头 2 53 部, 减轻脑水肿 。 给氧 , ② 保持呼吸道通畅。 ③严密观察 患者意识 、 瞳孔及生命 体征的变化 , 注意肢体活动情况 , 3—0 i 每 0 6rn测量血压、 a 脉搏 、 呼吸各一次 , 控 制血压致正常较低水平 , 一般保持在 10 5 m g 2/ m H 左右 ,血压 过高可 l 7 起再 次出血 , 过低又可造成脑缺血或脑梗死。④注意患者视力及 眼球运动 , 如出现 眼前发黑 、 视物旋转 、 振颤等 , 能为椎 动脉痉挛 , 眼球 可 应报告 医生处理 , 注意 观察患者有无偏瘫失语厦精 神症状 等情况发生m 。 2. .3扩血管药物护理 脑动脉瘤术后 扩血管药物使用 最多的是钙拮抗 剂尼 2 奠地平 。目前 已证 明尼莫地平 能通过血一 脑脊液屏障 , 选择性扩张脑血管 , 它 能防止和消除各种血管活性 物质或血液及其 降价产物引起血管收缩 ,对降低 脑循环阻力改善脑供血有较 大的作用 。 ①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滴速 , 本组病人 均用微泵控制速度 , 开始 0 m ,以后 1~4 逐渐增加致 2 持 续 7 1d . gl 5 l , 22h m —4 。 当血流减慢后改为 口服 6m /h 0g , 4 持续 7 后停 药 d 。②应密切监测颅内压及血 压 的变化 , 防止血压过低 。 用药时药物需避光 , ③ 同时需用专用聚乙烯 注射器 。 ④严防药物外渗引起静脉炎 和组织坏死 。 2. .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脑 血管痉 挛 : 2 因蛛 网膜 下腔 出血及手术机械刺
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及术后护理

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及术后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神经介入血管内栓塞治疗4~5级脑动脉瘤的术后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9月~2007年8月4~5级脑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16例患者的术后护理经验。
结果:本组病例死亡1例,1例栓塞后复发,再次弹簧圈栓塞成功,其余均痊愈出院。
结论:由于血管内治疗新技术和材料的不断进步及术后及时有效的护理,绝大多数脑动脉瘤可以得到有效治疗,也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脑动脉瘤;栓塞治疗;术后护理4~5级动脉瘤在临床上大多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其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
自我院开展血管内栓塞治疗4~5级脑动脉瘤以来,配合相应的护理,效果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42~69岁,其中前交通支动脉瘤10例,后交通支动脉瘤4例,基动脉瘤1例,小脑后下动脉瘤1例。
GCS评分3~8分之间。
1.2 手术方法:患者在全麻下行右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以明确诊断,发现动脉瘤部位。
经血管内置入导引导管,将微导管在微导丝指引下,送至动脉瘤,将弹簧圈栓塞在动脉瘤内。
2 结果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存活。
术后3个月随诊15例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
术后6个月随访,11例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社会活动。
脑血管栓塞术的开展,大大减少了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
而脑动脉瘤的术后护理,对保证介入手术的成功起到重要作用。
15例患者通过此项治疗和完善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 术后护理3.1 栓塞术后常规护理:(1)穿刺侧肢体平伸、穿刺部位压沙袋8小时,观察该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肢端血运情况。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出。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患者意识状态,语言功能,肢体运动和生命体征变化。
3.2 冬眠低温疗法:低温具有保护血脑屏障功能,减轻脑水肿的作用。
方法:先给冬眠1号或2号(如呼吸平稳,首选冬眠1号)首次给半量,半小时后在颈动脉、腋动脉、肱动脉及股动脉等主干动脉表浅部位,放置多个冰袋,如患者不出现寒战及皮肤鸡皮反映,说明用药量已充足。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影响。
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栓塞治疗介入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优质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心理状态。
结果:经过两种模式术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接受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术后,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制定针对性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消极心理,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术;术后并发症;术后护理颇内动脉瘤是指大脑内部的动脉血管异常膨出后形成的动脉瘤。
虽然医学上称其为动脉瘤,但是颅内动脉瘤不是肿瘤,不会扩散,不会恶化。
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原则是防止瘤体破裂,以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治疗时要根据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来制定治疗方案。
颅内动脉瘤主要有两大治疗方向。
一是开颅夹闭,将颅内动脉瘤的根部进行结扎,让瘤体失去血供,彻底避免瘤体破裂的情况,二是在颅内动脉瘤溜体内放置弹簧圈,称为“栓塞治疗”,减少血流对瘤体血管壁的冲击,降低瘤体破裂风险。
介入栓塞治疗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手段,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恢复快、成功率高的优点[1]。
但术后也仍有脑血管痉挛和脑出血的风险,因此配合护理干预治疗有重要意义。
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栓塞治疗介入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
常规组40例患者,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2.4±3.45)岁;观察组40例患者,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4.6±3.87)岁。
最新护理查房-动脉瘤栓塞术后 PPT课件-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护理评估
1、评估病人的意识、瞳孔、GCS评分及生 命体征 2、评估病人痰液性质、体温、出入量 3、评估病人防碍语言沟通能力的因素 4、评估病人皮肤受压程度、病人活动情况 、 营养状况、处置措施的有效性 5、评估病人的皮肤黏膜的颜色、温度、弹 性 6、评估病人尿量、尿色;呕吐物的量、色 7、评估病人血生化检验结果 8、评估病人预防废用综合症的能力及肢体 活动 9、评估病人及家属知识缺乏的程度、接受 教育 的方式。
查体:神志模糊,GCS9分,双瞳2mm,对光反应迟钝。
神经系统: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布鲁斯计征、克氏征
锥体束征:巴宾斯基征、戈登征、欧本海姆征、霍夫曼征、茶 多科征
辅助检查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护理诊断
1、生命体征的改变 与病情有关 2、潜在并发症 癫痫、感染 3、有受伤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有关 4、语言沟通障碍 与意识障碍有关 5、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 床有关。 6、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 与长期卧 床有关。 7、知识缺乏
• 5、废用综合症 • 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每 天四肢做2~3次的被动的活动及肌肉按摩,防止 肢体挛缩及畸形。 • 6、水电解质紊乱 •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况。 遵医嘱按时送检血生化及尿标本。按时补充电解 质及液体,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7、压疮
•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一旦潮湿及时更换,每2 小时给病人翻身,按摩骨 隆突处,保持床单位清洁 干燥,床单平整。避免过 度用力拉扯病人,搬动病 人时动作轻柔,加强营养 支持。
• • • • • • • • • •
4、感染 ●肺部感染 加强口腔护理,定时翻身拍背,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和 呼吸道感染,严格遵守各项无菌操作规程。 ●泌尿系统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导 尿管护理,定时放尿训练膀胱贮尿功能。 ●限制家属探视,减少外源性感染因素。必要 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疗效,保持引 流管通畅,防止逆行感染。 ●病房定时消毒并作空气监测。
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后护理

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术后护理颅内动脉瘤是颅内某部位的动脉管壁局限性扩大的脑血管疾病,其破裂可致患者致残甚至死亡。
正确及时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
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进展,目前临床上采用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创伤小、预后好、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的特点,为广大患者所接受,但由于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以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各不相同,动脉瘤破裂后血管痉挛等因素,使血管内栓塞术围术期内仍会发生较高并发症[1],术后病情的严密观察和血压的监测等,可使并发症减少,利于患者康复。
我科2013年1月至12月成功完成动脉瘤栓塞术15例,随访6个月,均预后良好,现就动脉瘤栓塞术的术后护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01~2013-12 本院住院的15例动脉瘤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28-73岁;未破裂12例,已破裂3例,有头痛者11例,动眼神经麻痹5例,恶心、呕吐3例。
所有患者均经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为动脉瘤。
1.2 护理1.2.1 全麻术后护理全部患者均在全麻、经口气管插管下行栓塞术,术毕返回本科监护室复苏,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去枕平卧6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心电、指脉氧、血压、呼吸变化,尤其是患者准备苏醒时,特别注意血压的变化,血压的变化可引起脑灌注流量改变,从而诱发动脉瘤破裂或脑血管痉挛[2]。
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间因人而异,一般1-3小时后清醒,做好撤机前的评估,用程序化撤机方法撤机拔管,并给予低流量吸氧,防止脑缺血、缺氧和脑水肿。
6小时后床头抬高15~3O°,可给予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饮水,前4小时饮水800-1200ml,保证充足尿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尽量保持环境安静。
1.2.2 心理护理因术后进入监护室,无亲人在身旁,卧床期间一切生活护理必须由他人协助,如进食、排泄、床上擦浴,使病人暴露了一些隐私,降低了尊严和自身的能力空间,导致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大,病人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常有恐惧、害怕紧张心理。
1例右侧大脑中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护理

疗 蛛 网膜 下腔 出血 的相关 知 识 , 绍 手术 室 的 环境 , 术仪 介 手
个 案报道
20 4第7第2 0年 月 1 1 1 卷 期
1 例右侧大脑中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护理
刘 琳 琳
( 南省 博爱 县人 民医 院神经 内科 , 河 河南 博爱
4 45 ) 5 4 0
【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术前 、 术中、 术后护理的方法。方法: 1 对 例右侧大脑中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前 、 介人 中、 介入后 护 理并 积极 地 给予 心理 疏导 , 体 康复 指导 。结果 : 者 治疗 及时 , 肢 患 护理 周密 , 患者 无并 发症 , 治愈 出院 。
1病 例 资 料
挛 , 缺血 所致 , 用扩 容扩 血管 , 脑 应 改善 微循 环药 物 治疗 。随 时 观察 , 股动 脉穿 刺侧 的足 背动脉 博动 情况 , 1 ~ 0mi 右 每 5 3 n
触 摸 足背 动脉 1 , 警惕 下 肢 血 栓形 成 , 意观 察 穿刺 部 次 要 注
位 有无 血肿 , 摩受 压部位 。 按
24 留置 股 动 脉 鞘 的 护 理 .
患 者 , 性 ,5岁 , 昏迷 2h 于 2 0 女 3 因 , 0 7年 6月 4日入
为 防 止股 动脉 鞘 弯 曲 , 位 , 脱 或 折 断 , 粘 附 贴 固 移 滑 用 定 , 刺侧 肢体 伸直 制动 , 鞘前做 好 必要 护理 , 穿 拨 建立 静脉 通 道. 备好 抢救 药 品和仪 器 以防拨 鞘管 时按 压不 当或紧 张性 疼 痛 引起 心律失 常 、 克等并 发症 【 休 l 】 。拨鞘 管后 加 压包 扎 2 , 4h 必要 时穿 刺部 位压 沙袋 8h, 察该 侧足背 动脉 搏动 情况 , 观 皮 肤 黏膜颜 色 , 度 , 温 感觉 等情况 , 此患 者情 况正 常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要点 1.病人在出血后或动脉瘤破裂危险时绝对卧床
2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出血及再出血
3.密切观察癫痫发作先兆,持续时间,类型遵医嘱于予抗癫痫药物
4.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如用力咳嗽,保持大便通畅,给予一些缓泻剂
5.饮食清淡,易消化
6.术后加强肢体活动,穿弹力袜7医嘱予丹参,脉通药物静滴,防止静脉血栓形成8.术后观察股动脉伤口敷料足背皮肤温度,末梢血运情况.
预防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动脉瘤栓塞术后,由于导管和栓塞物的机械刺激及球囊过分膨胀,可导致动脉瘤破裂再出血。
另外,各种因素引起周身血压急剧升高,也可成为动脉瘤破裂的诱因,如情绪激动、排便、剧烈活动时,周身动脉压突然升高、头部静脉回流受阻、脑组织及颅底动脉环与颅内固定结构的相对性移动,动脉瘤内压力在瞬间上升并持续增高,短时间内超过动脉瘤壁薄弱点的弹性限度,加之动脉瘤内的湍流压力,遂在薄弱点破裂出血,立即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不安,颈强直,可伴有意识障碍和神经损害的征象。
出现以上情况,须立即报告医生,并密切观察瞳孔,及时发现瞳孔散大等早期脑疝征象,以尽快采取紧急处置。
脑血管痉挛的观察:由于导管在脑血管内停留时间较长,加之栓塞材料机械刺激等因素,容易诱发脑血管痉挛。
表现为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如头痛,短暂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多于手术后12~24h发生。
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可避免因脑缺血、缺氧而出现不可逆的肌力三级。
使用尼莫通注射液经微量泵缓慢静注。
穿刺点的观察:股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压迫穿刺点6h,并伸髋静卧24小时,观察穿刺点局部有无渗血、瘀斑及血肿,肢体皮肤温度、颜色、感觉,足背动脉搏动,腹部情况(因导管损伤或刺破血管可引起腹腔出血)。
颈动脉穿刺术后沙袋压迫穿刺点8~10h后加压包扎,并去枕平卧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