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选煤厂工艺

合集下载

潘东矿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初步设计

潘东矿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初步设计

潘东矿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初步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潘东矿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初步设计THE PRELIMINARY DESIGN FOR PANDONG MINE COAL PREPARATION PLANT CENTRALIZED CONTROLSYSTEM学院(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矿物加工工程09-3学生姓名:齐莉娜指导教师:刘海增副教授2013年6月7日潘东矿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初步设计摘要本论文根据现代化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的网络化、高度智能化、全面信息化等特点,并以淮南矿业集团潘东矿选煤厂为例,设计了一套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方案。

首先,先介绍了我国煤炭资源的状况以及所占总的能源消费比例,同时举出了选煤的必要性以及我国选煤厂建设的发展过程,并和国外选煤工艺发展做了比较。

其次,论文结合潘东矿选煤厂的选煤工艺流程,简要介绍了课题应用的理论原理。

然后,论文详细的介绍了该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最后,论文对本课题进行了总结讨论,说明了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以后在学习和工作中仍需提升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选煤厂,集中控制,PLC,iFIXTHE PRELIMINARY FOR DESIGN OF PANDONG MINE PREPARATION PLANT CENTRALIZED CONTROLSYSTEMABSTRACT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modernization CPP centralized control system network, highly intelligent,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ase of Huainan Mining Group Pandong Coal Preparation Plant, designed a centralized control system of preparation plant.First, the thesis introduce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coal resourc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ited the need of coal preparation pla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China, and then compared with other foreign countries.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Pandong Coal Preparation, the thesi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principles topics.Then, the paper describes in detail the designing step of the preparation plant centralized control system.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topics, and indicating the process deficiencies, it also pointed out the shortcomings what I have to improve in the later study and work.KEYWARDS:coal preparation plant ,centralized control,PLC , iFIX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I 1 绪论.. (1)1.1我国煤炭资源的状况 (1)1.2煤炭洗选的必要性 (2)1.3选煤厂自动化的内容与发展状况 (2)1.4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4)2淮南矿业集团潘东矿选煤厂简介 (5)2.1选煤厂工艺流程的主要特点 (5)2.2选煤厂工艺布置介绍 (5)2.2.1原煤受煤系统 (5)2.2.2原煤准备车间 (5)2.2.3主厂房布置 (6)3现场控制系统概述 (7)3.1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的实现目标 (8)3.2 选煤厂生产工艺系统对集中控制系统的要求 (8) 3.3 选煤厂生产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9)3.4 可编程控制器(PLC) (10)3.4.1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概述 (10)3.4.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主要特点 (10) 3.4.3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11) 3.4.4 PLC的I/O滞后现象 (13)3.5现场控制系统设计 (13)3.5.1集控系统基本配置方案 (13)3.5.2二次回路的控制 (14)3.5.3原煤准备车间配电室(1号站) (19)3.5.4主厂房二楼配电室(2号站) (21)3.5.5主厂房三楼配电室(3号站) (23)3.5.6压滤车间配电室(4号站) (24)3.5.7本地I/O站 (26)3.5.8可编程序控制器硬件系统配置图 (27)3.5.9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配置图 (27)3.5.10接线图 (30)4.编程 (33)4.1 PLC的配置 (33)4.2原煤启车程序编写 (33)4.3原煤停车程序编写 (35)4.4禁启及禁启解除程序 (36)5.生产监控系统设计 (39)5.1iFIX概述 (39)5.2 iFIX设置 (40)5.3工艺流程图的绘制 (43)6.结论 (45)参考文献 (46)附录 (47)致谢 (48)1 绪论1.1我国煤炭资源的状况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即煤炭总量比较丰富,而石油和天然气性对较少且开采比较困难。

安徽理工大学潘集二矿采矿毕业实习报告

安徽理工大学潘集二矿采矿毕业实习报告

安徽理工大学潘集二矿采矿毕业实习报告篇一:采矿专业实习报告总结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丁集矿井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西北部,距淮南市洞山约50km,行政区划隶属淮南市潘集区和凤台县境内。

地理坐标为东经116°33′16″~116°42′37″,北纬32°47′26″~32°54′31″。

凤台~蒙城公路穿越井田中部, 且与凤台~淮南等公路相接,沿凤蒙公路至凤台港与淮河水运相接,淮南~阜阳铁路从井田南缘通过,矿井中心距凤台车站约10km,该车站东到蚌埠约110km,西至阜阳约100km,分别与京沪、京九铁路相接。

矿区铁路专用线和矿区公路在矿井南部经过,交通极为便利,交通位置见图1-1-1。

二、地形与河流丁集矿井地处淮河中游,属淮河冲积平原,区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21~+23m,西北高,东南低。

架河在本区由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淮河,河床宽30~40m,两岸地势低洼,雨季淮河水位上涨易成内涝。

淮河水位标高一般为+15m,历史最高洪水位为+(1954年7月29日),1991年为+,两岸筑有大堤,最大堤距3000~3500m,右堤顶高+,左堤顶高。

此外区内遍布人工开挖的渠道,用以灌溉、防洪、排涝。

该地区百年一遇内涝水位标高为+。

三、气象本区属过渡带气候,为季风温暖带半湿润气候,季节性明显,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据凤台县气象局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1959年8月24日),极端最低气温- ℃(1966年1月31日)。

年平均降雨量,最大(1954年),最小(1966年)日最大降雨量,小时最大降雨量,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约占全年的40%。

年平均蒸发量(水面),最大(1958 年),最小(1980年)。

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潮湿系数近似。

相对湿度最大78%,最小%,平均为74%。

初雪一般在十一月上旬,终雪在次年三月中旬,雪期72~127天,最长138天,最短26天,最长连续降雪6天,日最大降雪量16cm。

毕业设计参考潘三选煤厂初设说明书

毕业设计参考潘三选煤厂初设说明书

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选煤厂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二○○五年五月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选煤厂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工程编号:C2165工程规模:5.0Mt/a(净增2.0Mt/a)院长:李宏达总工程师:耿建平(兼)项目负责人:徐维国武思源煤炭工业太原设计研究院二○○五年五月参加设计人员名单目录前言 (11)第一章原料煤基地概况 (88)第二章建设规模及工作制度 (99)第三章选煤工艺 (1010)第一节煤质特征及其可选性 (1010)第二节产品结构 (1414)第三节选煤方法、分选粒级及工艺流程 (1414)第四节选煤工艺流程的计算 (2020)第五节主要工艺设备的选型与计算 (2323)第六节工艺布置及工艺系统技术操作 (2323)第七节生产技术检查 (2828)第四章给水排水 (3030)第一节给水水源 (3030)第二节用水量及水压 (3030)第三节给水系统 (3131)第四节排水系统 (3232)第五章采暖、通风及供热 (3434)第一节热源及供热方式选择 (3434)第二节耗热量计算 (3434)第三节通风除尘 (3434)第六章电气 (3636)第一节供配电 (3636)第二节工艺系统设备的控制 (3838)第三节自动化 (3939)第四节检测、计量、保护装置 (4040)第五节生产管理系统 (4141)第七章生产辅助设施 (4242)第八章建筑物与构筑物 (4343)第一节概述 (4343)第二节设计原始资料 (4343)第三节建筑物和构筑物设计 (4444)第九章运输 (4646)第十章工业场地总平面布置 (4747)第一节厂址确定依据 (4747)第二节原始资料 (4747)第三节场地特征 (4747)第四节总平面布置 (4747)第五节竖向布置 (4949)第六节场内运输 (4949)第七节管线综合布置 (4949)第八节防洪排涝 (4949)第九节绿化 (5050)第十一章职业安全与卫生 (5151)第一节概述 (5151)第二节职业安全 (5252)第三节工业卫生及劳动保护 (5555)第四节职业安全卫生机构设置 (5656)第十二章环境保护 (5757)第一节概述 (5757)第二节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5959)第三节污染防治措施 (6060)第四节绿化设计 (6262)第五节环境管理及监测机构设置 (6262)第六节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6363)第十三章建设工期 (6464)第十四章技术经济 (6565)第一节编制依据和投资范围 (6565)第二节资金筹措 (6666)第三节建设项目总造价 (6666)附录1:机电设备目录附录2:概算书前言一、项目背景潘三矿选煤厂是隶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潘三矿的矿井型动力煤选煤厂。

潘一东选煤厂炼焦煤工艺改造及效益分析

潘一东选煤厂炼焦煤工艺改造及效益分析

9 Oo 0
8 Oo o 7 O. o口

∞ o o


” O 0: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0o o
3 O oo
曲战
一_

一 — ● 一6 曲 i 曲敛
2 O 00
lOoo
000
00o 1 0. 0 0 20 D0 3 O0 o 40 - 00 50. 00 6 0. 0 0 7000 8 00 0 9 00 01 00. 00
表 1 原 煤 筛 分 试 验 数 据
粒级/ m m
+ 8 0
2 O元 / 吨。
灰分 %
8 2 . 3 4
产率, %
2 - 3 2
8 0 - 5 0 5 0 — 2 5 2 5 - 1 3
1 3 - 6 。 6 — 3

_
8 0 . 9 l 71 . 9 5 7 . 2 9
1 设 计 用 煤 炭 筛 分 浮 沉 资 料
㈨ 删 一 ~ 一 ~ 一 ~ ~ ~ ~
图1 5 0 — 0 . 5 mm 原 煤 可 选 性 曲线
在实际生产过 程 中. 我们做 了积极主动 的工 艺改造 . 逐 步完善 了 因为设计 之初 . 潘 一东矿没有详 细的生产 大样资料 。 因此本设计 以邻近 的潘一矿选煤厂 2 0 1 0 年 l 0 月份原煤筛分 浮沉资料为依据 , 与 系统 , 提高了收益 。诸 如在筛网沉 降离心机处理 一段浓 缩底流能力不 我们将 一组 高频筛及 弧形筛也作 为一段底 流的脱 水设 备 加压 潘一矿选 煤厂 2 0 1 1 年 1 - 6 月份综合 资料 比较 后进行 了调 整校正 . 该 够时 . 提高 了粗精煤 的产 率 将中煤弧 资料具有一定 的代表性 。 资料显示 , 原煤灰分 为 4 2 . 6 5 %。 属高灰煤 。 由 过滤机 滤液水充 当二 次浮选稀 释水 . . 5 m m改为 0 . 7 5 m m. 减少中煤脱 介筛 的人料 量 . 减少了 中 表 1 可 看 出. + 5 0 a r m占全样 的 3 . 3 2 1 %, 含量不 大 , 灰 分为 8 L 9 1 %, 矸 形筛筛缝 由 0 等 等。 石 比较纯 。从 总体来看 , 一 1 3 m m末煤各粒级灰 分也普遍较 高 , 均大 于 煤 产品带介量 . 3 0 %, 必须进 行洗选 。主导粒级 为 3 - 0 . 5 mm, 占原煤 2 7 . 6 3 8 %, - 1 3 mm 3 改造前后效益对 比 产率约为 7 5 . 5 7 9 %。 以细粒级居多 . 生产 中朱 煤量有波动。 此外 .原煤 低密度物 含量大 .灰分 高。一 1 . 5 k g / L密度级 产率 占 潘 一东洗选出来 的动力煤热值 约 4 6 5 0大卡左右 .动力 煤以 4 0 0 5 0 . 6 0 % ,灰 分 为 l 1 . 2 0 %, 一 1 . 4 k L密 度 级产 率 占 3 8 . 2 4 %,灰分 为 元/ 吨计算 . 炼焦煤以二级精煤价格 7 0 0 元, 吨计算 因为煤炭市场发生 8 . 6 7 % 说明 5 0 0 . 5 m m原煤可 以洗选 出小于 9 . 5 %≤A d ≤1 0 . O %的低 变化 , 只能以 目 前 的价格来对 比改造前后产 品经济效益 ( 见表 3 ) 。 灰份精煤 浮灰分较各粒度原煤灰分有偏高趋势 . 表明矸石存在泥化 ( 1 ) 洗选成本 。潘一 东选煤 厂洗动力 煤时 . 吨煤加工费以 1 5 元来 现象 t 算. 洗选炼焦煤 吨煤加 工费 以 3 5 元来算 . 洗选炼焦 煤增加洗选成本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潘集选煤厂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潘集选煤厂介绍企业发展分析报告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潘集选煤厂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潘集选煤厂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潘集选煤厂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他煤炭采选资质空产品服务空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潘三矿瓦斯抽采“双全”精细化管理模式创新应用

潘三矿瓦斯抽采“双全”精细化管理模式创新应用

潘三矿瓦斯抽采“双全”精细化管理模式创新应用潘三矿严格落实“一钻孔一工程”管理要求,不断创新总结区域预抽钻孔抽采经验,进一步强化现场抽采精细化管理及创新抽采新技术。

并通过实践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双全”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了钻孔抽采效果,为矿井区域防突、瓦斯治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矿井概况(一)地理位置潘三煤矿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距淮南市约34公里,距淮南凤台县城北约 15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1′45″~116°48′45″,北纬32°47′30″~32°52′30″,行政区划隶属淮南市潘集区。

潘三矿东起Ⅸ勘探线与潘一矿毗邻,西至ⅩⅤ勘探线与丁集矿相接,北界以F1-3断层为界与潘四东矿井田相邻,南部以13-1煤-900m等高线地面投影为界,矿井东西走向长9.6km,南北倾斜宽5.8km,面积约为54.28km2。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5.0Mt/a。

(二)地质概况潘三矿位于淮南复向斜中潘集背斜的南翼中部,总体形态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NWW-SEE,地层倾角一般5~10°,呈浅部陡深部缓的趋势。

发育向西倾伏的董岗郢次级向斜及叶集次级背斜,向西倾伏,倾伏角3~5°。

潘三矿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中下统山西组与上、下石盒子组。

共有可采煤层12层,总厚24.62m,自上而下分别为17-1、16-2、16-1、13-1、11-2、8、7-1、6-1、5-2、4-2、4-1及1煤。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中等,近三年正常涌水量为216.2m3/h。

截至2022年底矿井剩余资源量7.7亿吨,可采储量4.1亿吨,剩余可采块段266个,可采出量2.3亿吨。

(三)瓦斯概况潘三矿是高瓦斯、低透气性、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层群开采的典型代表,抽采难,瓦斯治理难度大。

13-1煤:瓦斯压力0.23~4.3MPa,压力梯度1.2MPa/百米;瓦斯含量5~18m3/t,含量梯度2.3m3/t·百米;透气性系数0.0048~0.013m2/MPa2·d;钻孔流量衰减系数0.011~0.0487d-1。

淮南矿业集团选煤厂重介选煤新工艺改造的创新

淮南矿业集团选煤厂重介选煤新工艺改造的创新
成功。
入 洗原 分 层 ,设计 中根据 原煤 的这 一特 征 将分 选 室在 原来 的基 础 上加 长 4 0mi ,以提 高 0 l l 分 选 效果 。生 产实 践证 明达 到并 超过 原设 计 目标 。 ( )减 小 旋流 器安 装倾 角 。通 过现场 调研 发现 2
e u p n y a o tn e a d i t r a i n l e d n e e t c n l g fd n e me i m e a a in i heCo l e a a i n P a t q i me tb d p i g a n w n n e n t a l a i g lv l e h o o y o e s — d u s p r t n t a Pr p r t l n o o o o an n M i i g Gr u s i to u e re l n t i p p r f Hu i a n n o p wa n r d c d b ify i h s a e .
维普资讯
第4 期
煤 质 技 术
20 年 7 06 月
淮 南 矿 业 集 团选 煤 厂 重 介 选 煤 新 工 艺 改 造 的创 新
余 晖,石 新
( 南矿 业 集 团选 煤 厂 ,安 徽 淮 南 2 2 4 ) 淮 3 0 6
摘 要 :介 绍 了采用 具 有 国际领 先水 平 的重介选 煤 新工 艺 ,对 淮南矿 业 集 团选 煤 厂原 跳汰 一 重介 系
( )加 长分 选室 。通 过对 原煤 资料 的分 析认 为 1
浮选 联合 流程 ,主要产 品 为 9 3级 精煤 、中煤 和 ~1 煤泥 等 。投产 后 因工艺 复 杂 ,洗 选 效率低 ,产 品缺
乏市 场竞 争 力 ,造 成 生 产 经 营 亏 损 严 重 的被 动 局 面 。 为彻底改 变 这种状 况 ,厂 决定 采用 具有 国际领 先水 平 的重 介选 煤新 技术 对原 跳 汰 一重介 系统进 行 技 术改 造 ,投入 生产 运行 ,实践证 明获得 了极 大 的

高瓦斯突出煤巷掘进规程

高瓦斯突出煤巷掘进规程

高瓦斯、突出煤层煤巷掘进(淮南矿业集团潘集第三煤矿)潘集第三煤矿简介淮南矿业集团潘集第三煤矿(以下简称潘三矿).是一座设计年产原煤3 Mt的特犬型现代化矿井.5-1979年6月10日破土动工,1992年11月1日建成投产,与矿井配套的年入选原煤3Mt的选煤厂于同日建成投产,为奎图百对在建的高产高效矿井之一。

潘三矿位于淮南市西北部的潘集IX,井田东西走向长9 2 km,南北倾斜宽约5·5 km,面积约50.6 km2,可采煤层为13屉,可采厚度为27 6 m,矿井工业储量93 603·5 Mt,司采储量54 027.4 Mt,矿井服务年限129年。

潘三矿属高瓦斯··双宪”矿井,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为70 ma/min,目前正在开采的第一水平(标高650 m)的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8 r.3/t。

矿井地质构造相当复杂,探明落差在5m以上的走断层有105毋,落差在3m以下的小构造特剐发育。

潘三矿史通十分便利,矿区铁路专用线与阜淮线、淮南线连接,向东12 km经蚌埠至京沪践各站.向南130h至芜湖.可延伸至沪杭、皖赣践各站,向西约90km经卓阳一京九线各站;公路向南30 kra与206国道相接;水运由淮河进入长江,在淮河边建有自营码头。

潘三矿现有职工6 572人,其中管理人员430人,全矿下设机关职能科室18个,生严和生产辅助单位22个,其他单位8个。

矿井于2002年顺利迭产.当年生产原煤3·2Mt。

2004年生产原煤3 8Mt。

矿井在集团公司生产矿中率先通过ISO 9002质量体系认证·井先后荻安徽省··百察最佳经湃效益企业”、‘1跨世纪赶超工程功勋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国家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文明煤矿”、“行业级高产高效矿井”和淮南市“科技先导型企业”等称号。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遒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为1782(3)工作面运输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系统简化、处理量大,单系统三百万吨;
6、适应性强,适应不同原煤煤质变化。
特色二:选用具有特色的《煤泥重介质分选工艺》
淮南矿业集团在国内较早、成功地使用了煤泥重介分选 工艺,较好地解决煤泥含量高、极难选的分选问题,也为后 续浮选分选创造了条件。
该工艺的特色是巧妙利用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离心分级 作用,在其溢流中聚集了大量适合煤泥分选要求的细粒级磁 性物,把精煤磁选机部分精矿作为煤泥重介的加重质,将精 煤脱介弧形筛筛下物进行分流,用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 分选出的轻、重产物分别进入精煤、中煤磁选机。
密度,kg/L
理论分 选密度
实际分选密度 一段 二段
1.408 1.605 1.419 1.520 1.648
1.397 1.585 1.410 1.505 1.630
1.851 1.899 1.678 1.898 2.018
从潘一实际生产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型无压不脱泥 三产品旋流器特点:
1、可能偏差Epm:Epm1=0.020kg/L,Epm2=0.029kg/L ,两者均小于五厂平均值,是较为先进的;
目前,该型旋流器已在国内34座选煤厂使用41台, 形成123Mt/a的分选能力,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洗设备。
照片
潘一选煤厂3GHMC1500/1100型重介质旋流器
流程图:
原煤
三产品重介旋流器
精煤
中煤
矸石
下图表是大型旋流器在潘一实际生产中的一、二段分 配曲线和工艺效果评定表,从图表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旋 流器特点如下:
有可靠的工艺和设备做基础,有选煤专业化管理作保 证,相信潘集选煤厂竣工投产后,各项指标一定能走在选 煤行业前列。
谢谢大家!
2、数量效率:在分选极难选煤时( δ±0.1 为60.03%) ηe=91.60%,实际生产ηe=93.20%,优于回归方程测算指 标;
3、第一段旋流器理论分选密度为1.408kg/L,实际分选密 度为1.397kg/L,其差值仅为0.011kg/L,分选比较精确,适宜 密度自动精确控制;
4、 第二段旋流器实际分选密度为1.851kg/L,排出的矸 石灰分高达84.90%,矸石较为纯;
工艺图
粗选浮选尾煤 中煤磁选机尾矿 粉矸石高频筛筛 下水等
脱泥池溢流 精选浮选机尾矿 沉降过滤式离心 机离心液
一段浓缩机 -
+
二段浓缩机 -
+
循环水
去除杂弧形筛和 沉降过滤式离心 脱水机
尾煤压滤机 -
+
净化浓缩机 +
-
明矾水溶液
滤饼
清水
图7 煤泥回收工艺流程图
辅助工艺
在资源回收最大化的同时,为保证 资源质量最好,潘集选煤厂创造性采用了矸石 磁尾单独回收工艺,解决了矸石进一步泥化和 污染煤泥,降低发热量的问题。
特色四:煤泥水深度澄清、清水洗煤
煤泥水处理环节曾经是困扰淮南选煤的一 大难题。选煤专业化管理后,创新地采用了煤 泥水三段浓缩、煤泥分段回收工艺。一段底流 采用筛网回收,产品混入洗混煤。设置了净化 浓缩机,实现循环水深度澄清,彻底去除煤泥 水中的高灰细泥。配合推广的无机电解质凝聚 剂和高分子絮凝剂添加技术,不仅实现了清水 洗煤,还实现了资源回收最大化,提高了选煤 效益.
δ±0.1,%
60.03 9.69 47.06 13.93 4.98
工艺效果评定指标
可能偏差Epm,kg/L
一段
二段
数量效 率ηe,
%
0.020 0.023 0.027 0.022 0.033 0.025
0.029 0.030 0.036 0.034 0.020 0.030
93.20 99.12 91.68 98.47 99.34
其工艺有以下四个特色:
特色一:选用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潘集选煤厂主洗选用当前世界上规格和单机生产能力 最大的旋流器简化生产系统。
设计4个生产系统,每个系统选用1台 3GHMC1500/1100型旋流器。该旋流器已在潘一选煤厂 成功使用两台,单台满足3.0Mt/a的分选需要,分选效果 较好。
潘一等五座选煤厂的一、二段分配曲线分别见图1中(a)、(b)
100.00
90.00
80.00
70.00
分 60.00
配 率
50.00
%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1.200
1.300
1.400
一段分配曲线
1.500 1.600 密度,kg/L
1.700
1.800
1.900
潘一 贺西 蒙西 新峪 梗阳
潘集选煤厂粗、 精选作业均选用FJCA36 型煤用喷射式浮选机。 其选择性好、充气量、 处理能力大,尤其充气 搅拌装置使用寿命长。
1-分配室;2-喷射室;3-喷嘴;4-短喉管;5-吸气管; 6-压力表;7-刮泡器;8-假底;9-槽体
图6 FJCA型浮选机浮选室结构示意图
D.煤泥精选实例
于2013年投产的淮南矿业集团潘一选煤厂最先采用预先脱泥、煤
选优 参数
工作压力 MPa
重悬浮液密 度,kg/L
生产用的 磁铁矿粉 <325网目含
量,%
0.21 1.16 ≥79
处理量 m3/h
133.0
可能偏差 Epm,kg/L
工艺效 果指标
实际分 选密度 1.455
kg/L
数量效率 ηe,%
分选下限 mm
0.081
90.00 0.10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工艺不需要另设特 细介质制备回收系统,简化了工艺流程。煤
效果
表5 潘一选煤厂浓缩机工作指标
作业名称
入料浓度,g/L
溢流浓度,g/L
底流
浓度,g/L 固体回收率,%
二段浓缩
22 0.35 267 98.52
循环水净化
0.44 0.045 203.0 87.6
照片
潘一选煤厂净化浓缩机溢流
望峰岗选煤厂净化浓缩机溢流
结论
1、节约用水,吨煤耗水0.08立方以下; 2、解决加药、打扫卫生、技术检查、盘 根冷却用水,杜绝使用生产、生活水; 3、解决一、二次浮选稀释水,保证浮选 精煤质量; 4、清水脱介,介耗低,精煤质量不受高 灰细泥污染; 5、资源回收最大化; 6、节约药剂消耗。
泥重介分选工艺分选下限可达0.1mm,使
用煤泥重介分选工艺可降低浮选入料量和入 料上限,从而大幅降低了介旋流器作业通过分流,减少煤泥 量,为降低介耗创造条件:
优化分流 精煤脱介 弧形筛筛 下水(煤 泥重介质 旋流器入
料)
减少合格 悬浮液中 聚集的煤
泥量
有利于重 介产物脱 介和磁性 物回收
潘集选煤厂的工艺特色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潘集选煤厂效果图
简介
淮南矿业集团为适应煤炭市场的变化,对煤炭产品结构实施战略调 整。在潘谢矿区建设特大型炼焦煤选煤厂——潘集选煤厂,设计生产能 力为12.0Mt/a(2272.7t/h),入洗潘谢新区多矿原煤,煤种为1/3焦煤和气 煤。
淮南矿区淮河以北有多煤层开采,原料煤可选性差异大,煤泥细泥 化程度严重的煤质特点,原潘一选煤厂为炼焦煤选煤厂,由于无法克服 浮选问题被迫改为动力煤厂,经过淮南矿业集团选煤专业化管理以来炼 焦煤厂建设、科研及生产实践,成功解决了煤泥泥化和浮选难题。因此 在采用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淮南矿区已成功应用于生产的先进的主 要选煤设备和工艺基础上建设潘集选煤厂。
泥精选工艺。实际生产测试结果见下表,其中<0.03mm粒级细泥占
61.61%,灰分高达53.55%。
表4 潘一选煤厂浮选生产系统测试结果
项目
脱泥池入料灰分,% 浮选精煤(滤饼)灰分,%
综合尾煤灰分,% 浮选精煤(滤饼)产率(占本粒级),%
浮选精煤(滤饼)可燃体回收率,% 浮选精煤(滤饼)非可燃体混杂率,%
只有采用新的浮选工艺流程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在望 选厂试洗、研究,最终通过潘一厂、潘一东厂的生产实践,下 述浮选工艺流程解决了这个瓶颈问题。
B.工艺流程(国内首创)
浮选煤泥水
脱泥池 +
-
雾化跌落式煤浆处理器 喷射式浮选机(粗选)
至一段浓缩机
喷射式浮选机(精选)
加压过滤机 -
+
至二段浓缩机
图3 工艺流程图
分选完善指标,% 浮选剂耗量,kg/t
0.5-0mm 全粒级 37.73 10.66 66.41 51.57 73.30 14.53 58.77
<0.03mm粒级 53.55 12.66 72.41 35.04 65.88 8.28 57.60
0.55
实例结论
由表4可知: ①从<0.030mm细泥占61.61%的总灰分为37.73%的浮选 煤泥中,分选出灰分为10.66%合格精煤,其分选完善指标高 达58.77%。 ②从灰分高达53.55%的<0.030mm细泥中,分选出1/3以 上灰分为12.66%的精煤,其分选完善指标高达57.60%。 ③浮选剂耗量0.55kg/t,为先进水平。
D.配套设备
为保证药剂充分雾化融合,潘集选煤厂设 计在粗选作业浮选机前均配置了具有独立知识 产权的浮选自动加药系统、新型雾化跌落式煤 浆预处理器充分调浆。
同时,一、二段浮选均选用大型喷射式浮 选机。
D.预处理器 潘一东选煤厂FCA2800型雾化跌落式煤浆预处理器
浮选机 潘一东选煤厂FJCA36型煤用喷射式浮选机
图1 (a) 一段分配曲线
100.00
90.00
80.00
70.00
分 60.00 配 50.00 率 % 40.00
30.00
20.00
1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