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石拱桥2课时导学案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导学案

(4)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1)本文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什么?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3)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写在下面。
(4)结合选文说出太阳能发电的主要优势。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资料补注:
说明方法的作用及意义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写说明文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写的桥名及建成时间。: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检测案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之一。20世纪以来,全球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在各种能源中,化石燃料中的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的主要一次能源。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按1992年各国的产量计算,分别只能开采44年和60年;虽然可采储量还可能会有新的发现,但社会需求也在增长,特别是考虑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油气燃料可供开采的时间不会很长。在化石燃料中,尽管煤炭的蕴藏量最丰富,但燃煤造成的严重污染使其不大可能成为世界范围的主要能源。虽然核聚变反应可提供清洁的能源,在海洋中蕴藏着约42万亿吨核聚变的主要物质氘,但核聚变堆研究的难度很大,估计要到下一世纪后期核聚变电站才有可能实现商品化。因此,在展望21世纪能源问题的前景时,可能不得不面对油气资源面临枯竭、核聚变发电又未能商品化的一段时期。为保证这一时期内人类有充足的清洁能源供应,利用太阳能来发电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河南省重点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第2课时)导学案

中国石拱桥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我刚坐下来,李老师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书,等她回来再向她请教问题。
B.这张画是书画大家王老先生的作品,贴在您家中一定能让寒舍增光不少。
C.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愿意借给我,实在是太感谢您了,我会尽快完璧归赵的,请放心。
D.我们夫妻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对她放任了些,以后一定会加强对她的教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风采督战浩瀚偃旗息鼓B.潇洒默契泻气屏息敛声C.酷似殷红绽放无愿无悔D.敬佩搬发慷概锐不可当3.下列句子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国民党反动派了__________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__________。
(2)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______________。
A.经管撤退赞叹B.经营溃退赞赏C.经营撤退赞美D.经管溃退赞赏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威武不能屈. B.饿.其体肤C.所以动心忍.性 D.一怒而诸侯惧.5.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峡》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游记名著。
B.《答谢中书书》作者是陶弘景,南朝齐梁时道教思想家。
C.苏轼是宋代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被贬黄州期间。
D.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二、名句默写6.(9分)默写。
(1)子曰:“温故而知新,《论语》(2),思而不学则殆《论语》(3),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4)折戟沉沙铁未销,《赤壁》(5),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6)最是一年春好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9)稻花香里说丰年,。
《西江月》(10),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11)潮平两岸阔,《次北固山下》(12)每至晴初霜旦,《三峡》(13)晴空一鹤排云上,《秋词》(14)宁信度,《郑人买履》三、字词书写7.辨识形近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第2课时)精品学案新人教版

第 11 课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知识回首《中国石拱桥》采纳了__________ 的构造,整体上依据_______次序,主要抓住了中国石拱桥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主要特点,并以 ________桥和 ______ __桥为例进行说明。
合作研究1、文章是如何环绕赵州桥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的?(1)“这座桥修筑于公元 605 年左右,到此刻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本来的雄姿。
”表现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特点。
(2) “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拱上加拱,桥身也更雅观。
”表现了_________的特点。
2、对卢沟桥的说明又是如何表现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的?请举例说明。
表现历史悠长特点的句子:表现形式优美特点的句子:表现构造牢固特点的句子:3、文中选的两个例子都能反应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何不采纳一个例子?它们之间有什么不一样之处呢?卢沟桥是 ________石桥,而赵州桥是 _________石桥。
卢沟桥重视说明它的______价值和 ______ 价值,赵州桥重视说明它的构造。
因而可知,选择例子既要典型又要全面。
4、学习说明方法。
(1)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_______桥和 _______桥。
这类说明方法就是 __________ 。
(2)为了说明赵州桥特别宏伟,说它“全长 ______米,两头宽 ___米,中部略窄,宽 ___米”。
这类以数字说明的方法就是 ___________。
( 3)为了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说“石拱桥的桥洞成_____ ___,就像 ____。
”这类运用比喻进行说明的方法就是___________。
( 4)为了说明赵州桥上的石栏石板雕得古朴雅观,引用唐代张鷟文学家的话“___________,琢__________ ”这类引用名人名言进行说明的方法就________。
是( 5)为了说明赵州桥的特点,从“(一)(二)(三)(四)”四个方面介绍,这类说明方法就是___________。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

中国石拱桥(第 2 课时)【学习目标】课标要求: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说明的顺序2、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目标达成:1、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2、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学习流程:【课前展示】a.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b.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c.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明确:a.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具体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总说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及其成就。
b.桥洞呈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c.本文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
【创境激趣】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为了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赵州桥部分,谁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赵州桥的特点?(过渡)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杰出代表,那么我们今天来看看做为联拱石桥的杰出代表——卢沟桥有什么特点?【自学导航】1、学生分组读文,出示问题组:那么我们今天来看看做为联拱石桥的杰出代表——卢沟桥有什么特点?【合作探究】1①学生自学第6——8小节卢沟桥部分。
a.从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比较卢沟桥与赵州桥的异同之处。
b.教师出示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学生对照图片,参考课文内容来介绍。
c.其他同学从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的角度点评同学的介绍。
小组讨论明确:a.相同点:都是介绍位置,建造时间,结构、外形优美的特点;运用了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都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不同点:赵州桥部分还介绍了其结构奇特的特点(它是一座独拱石桥,大拱两肩上各配一个小拱),及其设计者;卢沟桥部分还介绍了它是一座联拱石桥,及其在抗日战争反帝斗争的纪念意义。
语言更生动形象。
还运用作比较和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展示提升】典例分析知识迁移赵州桥和卢沟桥因历时久远,正面临失修的问题,请你就这些古文物的保护,设计几条标语,或提几条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 导学案用

(3)文中提到菱角,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文中加粗字“在我国”三个字的表达作用。
教师引导审题
找学生回答,教师规范答案。
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竹。它的躯干又圆又粗,魁梧而高大,可谓这个家族中的“大丈夫”,它生性喜酸,专爱生长在肥沃酸性土壤中。毛竹具有坚韧、富有弹性等优点。因而对人类的贡献也最大,现在家庭中的许多竹制家具都是用它做成的。它还可以供建筑之用,甚至可用来代替钢筋,用于尺寸不大的混凝土构件中。(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
旭阳中学展示提升课导学案
时间
11.18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沈亚芹
审定人
何洁
授课人
内容
中国石拱桥
课型
新授课
学习
目
标
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重点
1、理解并说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品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难点
1、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说明顺序,说明技巧。
环节
学习过程
学法指导
展示方案
自
主
学
习
一、互动对学,成果交流
1、本文课题是中国石拱桥,那么你认为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或者说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什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1《中国石拱桥》(第2课时)导学案(无

11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课前小测】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接济(jì)稀罕(hǎn)噩耗(è)诘问(jié)B、焦灼(zhuó)伎俩(zhī)吊唁(yàn)跋涉(bá)C、颠沛(pèi)愧怍(zuò)唏嘘(xī)呵斥(chì)D、烦躁(zào)尴尬(gān)磕碰(kē)烟瘾(yǐn)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B.他很早就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C.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D.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6.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感受和客观效果看,用得不够得体的一项是()A.粗口成脏,话脏嘴贱——寄说法粗鲁者B.让一让心畅路畅,抢一抢心堵路堵——寄驾车者C.带走您的垃圾,留下您的品格——清洁寄语D.先下后上能下能上,一哄而上难上难下——乘车寄语4、句子翻译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学习】1、根据课文填写下面表格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赵州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说明顺序)【合作探究】1、请分别说说这两座桥(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2、为了准确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
如果把括号中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二)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二)姓名:八年级班组号【学习目标】1、学习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激发学生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力量的感情。
【方法技巧】一、说明的方法及作用①下定义:用判断句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简明、概括的说明(…是…,这就是…,叫…。
)作用: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②举例子:列举实例对事物作具体的说明(例如、又如、比如、再如等,只举一部分。
)作用: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③分类别:按照一定标准、角度对较复杂的事物进行分类,再逐一说明。
作用: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④打比方:运用比喻方法,对事物或势力进行形象化的说明作用: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⑤作比较:将此事物与彼事物进行比较,说明此事物的特征,作比较有横向比较(类比对比)和纵向比较两种。
作用: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⑥作引用:引用经典、文献、名言、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
作用: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⑦列数字:确数,用准确的数字资料加以说明。
概数,用概数对事物作准确说明作用: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⑧列图表;通过画图,照片或列表的形式对事物进行说明作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⑨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①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②定义可以颠倒。
)⑩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二、答题技巧1、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A、题目B、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2、说明文语言考察题型:★类型1、词语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中国石拱桥》导学案新人教版

《中国石拱桥》导学案老师寄语:在探究中进步,在合作中收获,在展示中提高。
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2、把握说明方法,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3、认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学习过程:一.朗读全文,自主探究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括号前的汉字注音残sǔn()推chón g()饮涧()匀称()弧()形拱()桥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形容记忆十分精巧,没有能比得了的。
()(物品)残缺破损。
3、说明文知识●常见说明方法:●常见说明顺序:●说明文语言特点:4.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试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二.精读课文,合作探究5、在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7、如果把下边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桥。
6、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三.练学达标检测1、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拱(gǒng)桥桥礅(dūn)艰(jiān)固优(yōu)久B.陡(dǒu)坡匀称(chēn)和协(xie)疏浚(jun)C.翌(yi)日湍(tuān)急铺砌(qi)并行不悖(bei)D.鸟瞰(kān)老妪(yu)迥(jiǒnɡ)异窥(kūi)见2、读小列文中所写的桥名及建成的时间,试问这是什么说明顺序?()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卢沟桥:建成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1961年。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_____课时11《中国石拱桥》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1、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认识几种说明方法。
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3、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
☆自主学习,思考问题
一、课前预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残sǔn()推chóng() xiáo()河
匀称()弧()形拱()桥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
(2)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
(3)巧妙高超,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
(4)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
3、积累说明文知识:
说明对象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抓住要说明事物的特征
4、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
他主持设计的_____
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本文最早发表于
年3月4
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
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5、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问题: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主要介绍了哪几座桥?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二、合作学习、释疑
1、细读课文第4—6段,并参考课本前面的插图,了解赵州桥的有关信息,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要求:根据示意图,小组推选代表介绍赵州桥。
)
2、赵州桥有哪些特点?与卢沟桥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每小组抽取一个研究题目,完成任务后可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其他问题,时间为五分钟。
)
3、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介绍赵州桥的?在介绍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
简要说说这样用的好处。
示例:第一自然段中:“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既能表现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又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三、拓展延伸
笔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书写工具。
你能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说说它的特征。
四.达标训练
1、给下列词语注音。
推崇()匀称()古朴()惟妙惟肖()
绝伦()洨()河
2、说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说明方法。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间略窄,宽九米。
()
(2)自十六米到二十一点六米。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3)“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
3、议读课文最后两段,可以发现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我国的桥梁事业业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对此,你想说些什么呢?
总第_____课时11《中国石拱桥》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2、能会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
3、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自主学习,思考问题
一、自主学习
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过的内容。
(以条理的形式分列在下面)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二、合作释疑
1、我们学习了课文,了解了赵州桥(独拱石桥)和卢沟桥(联拱石
桥)的特点。
请大家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两个典型事例说明中国石拱桥
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说明的?
2、赵州桥和卢沟桥都是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举例时能不能去掉一
个?为什么?
3、细读全文,分析概括一下全文都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示例:“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
拱桥的可能,因此不能删去。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
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去掉是否可以,请说明理由。
请从文中再找出几例分析体会。
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是:
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
三、迁移延伸
要的介绍。
四、拓展演练——走进桥文化
1、架“桥”: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
示例: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1)
(2)
2、走进自然,欣赏桥之艺术
桥,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带上照相机,
的艺术图片——欣赏桥之美。
五、达标训练
1、完成课后练习二。
2、
能,是不是主次颠倒?另外,“不但……而且……”是不是应该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