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习题答案讲课教案
《机械制图教案》第一章1-3讲

《机械制图》教案(3学时)第一讲绪论课题: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2、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3、我国工程图学的发展概况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图样的概念及形成2、介绍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性质2、领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图样的形成及与立体图的比较教具:长方体模型教学方法:本次课是介绍绪论部分,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培养起对这门课的兴趣,讲课时尽可能采用较为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教学形式,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和以往积累的教学经验,向学生介绍一些适时可行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题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是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
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看图、绘图和空间想象能力,达到教学大纲中对本课程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以适应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图样的概念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称为图样。
(对此定义作简要说明,并强调: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三个方面,缺一不可)2、机械制图的概念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建筑图样,在机械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
机械制图是以机械图样作为研究对象的,即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
3、图样的作用(1)图样是工厂组织生产、制造零件和装配机器的依据。
(2)图样是表达设计者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
(3)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被誉为“工程界技术语言”。
4、图样的形成(1)立体图表示物体的大致形状可以用立体图。
立体图是从一个方向、用一个图形来表达物体的形状。
如图所示,只能看见长方体的前面、上面和左面,后面、下面和右面无法看清;而且长方体是由六个矩形面构成的,但矩形都变形为平行四边形。
如果对此长方体作进一步加工,,则会发现:圆孔打得多深,方槽是否前后贯通,在立体图中表达不清楚,而圆形也变形为椭圆形。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

《机械制图》公开课教案——视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机械制图》教材第三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视图的绘制和识别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绘制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视图的识别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视图的基本概念,掌握视图的分类及特点;2. 学会视图的绘制方法,能够准确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尺寸;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视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绘制方法。
难点:视图的识别和分析,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模型、挂图等;2. 学具:绘图板、绘图仪器、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实践情景:展示一组实际工程图纸,让学生初步了解视图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 视图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视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3) 视图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视图的绘制和识别方法。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视图绘制和识别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机械制图》第三章第二节——视图2. 主要内容:1) 视图的概念、分类及特点;2) 视图的绘制方法及注意事项;3) 视图的识别和分析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根据所给物体,绘制三视图;2) 给出四个视图,识别物体并绘制其立体图。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视图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较好,但在视图的识别和分析方面仍有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2. 拓展延伸:1) 研究其他绘图方法,如轴测图、透视图等;2) 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附录:作业答案1. 作业题目1答案:(此处插入三视图答案)2. 作业题目2答案:(此处插入立体图答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重点关注细节:《机械制图》教材第三章第二节,围绕视图的绘制和识别。
机械制图习题答案课件

详细描述
1. 孔位:叉架类零件 上的孔位应准确标注, 并与其他零件的孔位 相对应。
2. 孔径:根据所受载 荷和连接件的类型, 选择合适的孔径和孔深
3. 槽:为了减轻重量 和提高强度,叉架类 零件上常有槽,槽的 尺寸应根据零件的功 能要求进行设计。
03
CATALOGUE
机械部件组装
齿轮与齿条传动
要点一
1. 内外径:盘类零件通常具有内 外径,根据承载能力和转速等要 求,选择合适的尺寸和公差。
3. 孔:盘类零件上的孔可起连接、 定位和支撑等作用,需要根据连 接件的要求选择孔的尺寸和类型。
叉架类零件绘制
总结词:叉架类零件 包括拨叉、杠杆、支 架等,绘制时需要注 意孔位、孔径、槽等 特征的尺寸及标注。
机械制图习题答 案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 机械零件绘制 • 机械部件组装 • 机械制图综合实例 • 机械制图习题答案
01
CATALOGUE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制图基本规范
01
02
03
制图标准
熟悉并掌握机械制图的国 家标准,如线型、比例、 标注等。
图纸幅面
了解和掌握图纸的幅面、 格式、标题栏等制图基本 要求。
04
CATALOGUE
机械制图综合实例
减速器综合实例
总结词:复杂
详细描述:减速器是机械制图中比较复杂的一种部件,其综合实例涵盖了机械制图的大部分知识,包括轴类零件、齿轮、键 销等,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
齿轮泵综合实例
总结词:典型
详细描述:齿轮泵是机械制图中比较典型的一种部件,其综合实例具有代表性,可以作为学习机械制 图的基本范例。
机械部件组装习题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答案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未注圆角R2-R4
第27页
第五章 机件惯用表示方法
5-4 绘制A3图纸——机件表示方法
B
B—B
3.
Φ52 Φ32
Φ92
答案
Φ72
10
A
A
100 10 12
170 20
Φ20 10
Φ40
120
4xΦ10 Φ16 6
第31页 R80
A—A
B
4xΦ10
40
R10 32
60 140
32
未注圆角R2-R4第2Fra bibliotek页15
Φ36 Φ20
70
48
45°
14
15
120
70
第30页
第26页
第五章 机件惯用表示方法
5-4 绘制A3图纸——机件表示方法
Φ92
3.
Φ52 Φ32
10 12
Φ72
10
Φ20
Φ40
170
10 100
120 20
第31页
4xΦ10 Φ16 6
4xΦ10
32 R10
40
R60 R80
60 140
32
第五章 机件惯用表示方法
5-2 剖视图
1. 把主视图画成半剖视图。
答案
第27页
第10页
第五章 机件惯用表示方法
5-2 剖视图
2. 把主视图、俯视图画成半剖视图。
答案
第27页
第11页
第五章 机件惯用表示方法
5-2 剖视图
3. 把主视图画成局部剖视图。
答案
第27页
第12页
第五章 机件惯用表示方法
6-4 绘制A3图纸——机件表示方法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一、教学内容1. 机械零件的视图表达:包括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仰视图等基本视图的绘制方法。
2. 机械零件的剖视图表达:包括全剖视图、半剖视图、阶梯剖视图等剖视图的绘制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机械零件的基本视图表达方法,能够准确绘制出各种视图。
2. 了解剖视图的概念,学会使用剖视图表达机械零件的结构特点。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机械制图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剖视图的绘制方法,尤其是阶梯剖视图的绘制。
2. 教学重点:基本视图的表达方法及剖视图的概念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物模型、制图板、丁字尺、圆规等。
2. 学具:制图板、丁字尺、圆规、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机械零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视图表达其结构。
2. 知识讲解:a. 介绍基本视图的概念,讲解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仰视图等基本视图的绘制方法。
b. 介绍剖视图的概念,讲解全剖视图、半剖视图、阶梯剖视图等剖视图的绘制方法。
3. 例题讲解:结合实物模型,演示如何绘制基本视图和剖视图。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给定机械零件的视图。
六、板书设计1. 基本视图的绘制方法:a. 正视图:物体正面投影到投影面上。
b. 侧视图:物体侧面投影到投影面上。
c. 俯视图:物体上面投影到投影面上。
d. 仰视图:物体下面投影到投影面上。
2. 剖视图的绘制方法:a. 全剖视图:将物体沿某一平面完全切开,展示物体内部结构。
b. 半剖视图:将物体沿某一平面切开一半,展示物体内部结构。
c. 阶梯剖视图:将物体沿两个或多个平面切开,展示物体内部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绘制给定机械零件的基本视图。
b. 绘制给定机械零件的剖视图。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基本视图和剖视图的绘制方法,但部分同学在阶梯剖视图绘制方面仍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三版PPT教案

会计学
第1页/共57页
1
8-2 改正剖视图中的错误(将缺的线补上,多余的线上打“×”)。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第2页/共57页
8-3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第3页/共57页
8-4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第4页/共57页
8-5 完成主视图(取半剖视),并求左视图(取全剖视)。
第11页/共57页
8-12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第12页/共57页
8-13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第13页/共57页
8-14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A-A
A
A
第14页/共57页
8-15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第15页/共57页
8-16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第16页/共57页
*8-17 求作左视图(取半剖视)。
*8-23 求作左视图(取全剖视)。
第23页/共57页
*8-24 求作左视图(取全剖视)。
第24页/共57页
*8-25 求作主视图(取半剖视)。
第25页/共57页
*8-26 求作主视图(取全剖视)。
第26页/共57页
8-27 判断下列剖视图的画法是否正确,将"是"或"否"填在括弧内。
⑴
⑵
⑶
第46页/共57页
8-47 根据所给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并在右 下角画出主视方向的外形图。
第47页/共57页
8-48 根据所给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并在右 下角画出主视方向的外形图。
第48页/共57页
8-49 根据所给视图,看懂物体的形状,重新选择表达 方案将物体的内、外形表达清楚(画在空白处) 。
机械制图习题集及答案公开课获奖课件

38-1
38-2
返回
第203页
39-3
39-4
返回
第204页
40-5
40-6
返回
第205页
41-1 41-2 41-3
返回
41-4 41-5
第206页
42-1
42-2
返回
42-3
第207页
38 – 1
×1.5×1.5
返回
答案 第208页
38 – 2
返回
答案 第209页
39 – 3
返回
答案 第111页
19 – 3(3)
返回
答案 第112页
19 – 3(4)
返回
答案 第113页
20 – 1(1)
返回
答案 第114页
20 – 1(2)
返回
答案 第115页
20 – 1(3)
返回
答案 第116页
20 – 1(4)
返回
答案 第117页
20 – 1(5)
返回
答案 第118页
6 – 2(1)
返回
答案 第27页
6 – 2(2)
返回
答案 第28页
7–1
返回
答案 第29页
7–2
返回
答案 第30页
7–3
返回
答案 第31页
7–4
返回
答案 第32页
7–5
返回
答案 第33页
8–1
返回
答案 第34页
8–2
返回
答案 第35页
8–3
15
15
返回
答案 第36页
8–4
返回
返回
答案 第126页
机械制图习题答案课件

为了清晰表达装配关系,可将某些零件拆 开绘制,以便更好地展示装配关系。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
尺寸标注
标注必要的尺寸,包括装配尺寸、
配合尺寸和安装尺寸等,以说明
部件的装配和安装要求。
01
公差与配合
02 根据零件间的配合要求,标注适 当的公差与配合代号,以说明零 件间的配合关系。
技术要求
编写简要文字说明部件的性能、
标注尺寸
根据需要标注装配尺寸、配合尺寸和安装尺寸等。
编写技术要求
根据部件的使用要求和装配工艺,编写相应的技术要求。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全剖视图
用于表达部件内部结构和装配关系,通过 剖面线展示内部零件。
局部剖视图
仅对部分区域进行剖切,用于表达局部结 构和装配关系。
半剖视图
在装配图中,当左右对称时,可采用半剖 视图来同时表达内部和外部结构。
总结词
轴类零件是机械中常见的零件类型,其绘制方法包括确定视图、绘制中心线、标注尺寸 等步骤。
详细描述
在绘制轴类零件时,首先要确定主视图和其他视图的位置,并绘制出零件的中心线。接 着,根据轴的结构特点,逐步绘制出各个部分,包括轮毂、轴身、轴承座等。在绘制过 程中,要特别注意轴上的键槽、螺纹等细节特征。最后,根据需要标注尺寸、公差等参
03
装配图绘制
装配图的绘制流程
分析部件
首先对部件进行结构分析,了解其组成和功 能,为绘制装配图做准备。
选择视图
根据部件的特点选择主视图和其他必要的视图, 确保能完整、清晰地表达部件的结构。
绘制装配干线
以粗实线绘制装配干线,表示部件的主要装配关 系。
绘制零件
在装配干线上合理安排各零件的位置,并绘制出零 件的轮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螺母6,拆去开口垫圈5、销8、钻模板2(包括钻套3),然后
取下被加工工件 。
装配图 9-2读拆卸器装配图
答案
答案
拆卸器工作原理
拆卸器用来拆卸紧 密配合的两个零件。 工作时,把压紧垫8 触至轴端,使抓子7 勾住轴上要拆卸的轴 承或套,顺时针转动 把手2,使压紧螺杆1 转动,由于螺纹的作 用,横梁5此时沿螺 杆1上升,通过横梁 两端的销轴,带着两 个抓子7上升,至将 零件从轴上拆下。
装配图 9-2读拆卸器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装配图 9-3 读阀装配图
立体图 答案
阀的工作原理 阀安装在管路系统中,
用以控制管路的"通"或" 不通"。当杆1受外力作 用向左移动时,钢珠4压 缩压簧5,阀门被打开; 当去掉外力时,钢珠在弹 簧力的作用下将阀门关闭。
作业要求 1.分析图中采用了那些 表达方法? 2.试述件7旋塞的作用。 3.拆画出阀体3、管接 头6的零件图。
读懂钻模装配图并回答问题:
1、该钻模是由 9 种零件共 11 个零件组成;
2、主视图采用了 全 剖和 局部 剖,剖切平面与俯视图中
的 前后对称线 重合, 故省略了标注,左视图采用了 局
部
剖视;
3、零件1底座的侧面有几个弧形槽 3 ,与其相邻的零件有几
个 3 ,分别是 轴4、销8、螺母9
;
4、图中双点划线表示 被加工的工件 ,为 假想 画法;
第53页
装配图 9-5读自动闭锁式旋塞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53页
装配图
9-6 画旋塞阀装配图
旋塞阀的构造、功用和工作原理
旋塞阀的构造如轴测装配图所示。 它是安装在管路中的一种液流开关装 置,它通过两端的法兰盘用螺栓连接 于管路中,其特点是开关迅速。图中 旋塞4的通孔对准阀体1的管孔,此时 为开启位置,管路畅通;当用扳手 (图中未画出)将旋塞4转过90°,则 旋塞将堵住阀体1的管孔,处于关闭 位置。为了使用方便,可在旋塞4的 上端面做出开、关位置的标记。
夹线体工作原理 夹线体是将线穿入衬套3中,然后旋转手动压套1,
通过螺纹M36×2使手动压套1向右移动,沿着锥面接 触使衬套3向中心收缩(因在衬套上开有槽),从而夹 紧线体。当衬套3夹住线后,还可以与手动压套1、夹 套2一起在盘座4的ø48孔中旋转。
作业要求 1.读懂"夹线体"装配图; 2.在所给的位置处画出 A-A 全剖的左视图; 3.拆画零件2夹套的零件图。
6 填料压盖
5
填料
4
托架
3
阀杆
2
弹簧
1
阀座
4 35 GB/T119-2000 4 35 GB/T72-2000 1 30 1 皮革 1 35 2 Q235A GB/T91-2000 1 45 1 30 1 30 1 橡胶 1 35 1 45 1 钢丝 1 HT150
装配图 9-5读自动闭锁式旋塞装配图
作业要求
1.分析图中各零件的作用。 2.分析该装配体的拆装顺序。 3.若拆绘阀杆3的零件图,其主视图 应怎样选择(画在所给的位置处)。 4.拆绘托架4和六角头螺塞12的零件 图(画在所给的位置处)。
第52页
14 圆柱销
13 螺钉M6x14
12 六角头螺塞
11
封片
10
杠杆
9 开口销3x15
8
轴
7 填料压盖螺母
5、零件3与零件7的主要作用是: 保护钻模板、易于更换 ;
6、Φ32H7/k6是零件号 4 与零件号 7 的配合尺寸,属于 基
孔制 配合制度,属于 过渡 配合,H7表示 孔 的公差带代
号,k表示 轴的基本偏差 代号, 7和6表示 孔轴的标准公差
等级 ;
7、要取下被加工工件,请写出拆卸顺序的零件及编号 旋下特
第49页
装配图
9-2读拆卸器装配图 读拆卸器装配图并回答问题:
1. 该拆卸器是由___8_____种共 __10__ 个零件组成; 2. 主视图采用了__全__剖和__局部__剖,剖切面与俯视图中 _对称线_的重合,故省略了标注,俯视图采用了 _局部_剖; 3. 图中双点划线表示_ 被拆卸的工件_,系__ 假想 画法; 4. 图中件2系____中断和局部剖________画法; 5. 图中有_2_个10x60的销,其中10表示 销的直径 ,60表示 _销的长度; 6. SΦ14表示____球____形的结构; 7. 件4的作用是使把手2方便穿入件1,并防止从件1中窜出; 8. 拆画零件5的零件图(从装配图中量取尺寸,画在下面所给 位置处)。
第50页
装配图 9-3 读阀装配图
装配图 9-3 读阀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分析图中采用了那些 表达方法? 1.图中采用了全剖和 单独表达某一零件的 画法。 2.旋转旋塞7以调整 弹簧对钢珠的压力, 进而调整阀门打开的 外力。
装配图 9-3 读阀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装配图 9-4 读夹线体装配图
立体图 答案
第51页
装配图 9-34 读夹线体装配图
装配图 9-34 读夹线体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装配图
9-5读自动闭锁式旋
塞装配图
答案
自动闭锁式旋塞工作原理
自动闭锁式旋塞和一般阀门的作用 是相同的。它常用在需要间歇控制流 体的管路中。在图示位置时,阀杆3在 弹簧的作用下紧紧压在阀座的孔口上, 使通路关闭。当通过外力使杠杆10压 阀杆3时,流体自下孔管路进入,从阀 座1左端的孔流出。当去除外力后,阀 杆3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闭闭锁通路。
装配图 9-1 读钻模装配图
立体
答案
钻模工作原理
钻模时用于加工 工件(图中用双点 划线所示的部分) 的夹具,把工件放 在件1底座上,装上 件2钻模板,钻模板 通过件8圆柱销定位 后,再放置件5开口 垫圈,并用件6特制 螺母压紧。钻头通 过件3钻套的内孔, 准确地在工件上钻 孔。
第48页
装配图 9-1 读钻模装配图
拆卸顺序:
1.零件9开口销、零件8轴、 零件10杠杆 2.零件13螺钉、零件14圆柱 销、零件4托架 3. 零件7填料压盖螺母、零件 6填料压盖、零件5填料、 4. 零件12六角头螺栓、零件11 封片、零件2弹簧、零件3阀 杆
第53页
装配图 9-5读自动闭锁式旋塞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53页
装配图 9-5读自动闭锁式旋塞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此外,在旋塞4的杆部和阀体1的上 腔之间装有石棉绳,即填料5,再装 上填料压盖3,并拧紧螺栓2,即可将 填料压紧,起到密封防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