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高考地理章节知识与练习第九章 第二讲 农业地域类型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地理常考的13种特色农业地域类型总结

2020年高考地理常考的13种特色农业地域类型总结

2020年高考地理常考的13种特色农业地域类型总结农业地理是地理学科中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具有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学习的重点,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等是我们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但是你知道蓝色农业、白色农业、绿色农业、订单农业、园艺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信息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等都是什么意思吗?虽然这些在地理课本上没有见到过,但它们都是非常有特色农业地域类型哦,快来涨知识!1、【蓝色农业】指的是以蓝色海洋为依托的水生农业。

具体来说就是在近岸浅海海域、潮间带以及潮上带室内外水池、水槽内开展的鱼、虾、贝、藻类等养殖的水产农牧活动。

海洋作为生命的摇篮,占地球面积的71%,拥有地球上3000多万种物种中的99%,而陆地拥有物种不到1%。

在当今人口膨胀,资源、土地日趋紧张的背景下,人们已经感到单纯依靠陆地农业将不能满足对食物的需求,甚至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粮食危机。

向陆地以外寻求新的食物来源成为了许多研究者的行动目标,其中,以发展海洋动植物的人工养殖为主要活动的蓝色农业成为了首选。

实施“蓝色农业”计划,开发、保护海洋,将有利于缓解人类的资源压力,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

2、【白色农业】指的是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农业。

“白色农业”是高科技生物工程内涵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因为人们在工厂车间内都要穿戴白色工作服帽从事劳动生产,故形象称之为“白色农业”。

这种工业型新农业,其生产潜力巨大。

“白色农业”目前已形成6项产业,即微生物食品、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兽)药、微生物能源和微生物生态环境保护剂。

“微生物饲料”是白色农业的主体产业,是实现“人畜分粮”目标的物质基础。

3、【绿色农业】传统绿色农业是指以水、土为基础的绿色植物种植,它从人类历史新石器时期产生的原始农业至今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

现代绿色农业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原则,从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019-2020年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典型例题:1、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分别集中在A、低纬度季风区;中纬度沿海地区B、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沿海地区C、低纬度大陆东岸地区;中纬度大陆西岸地区D、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区解析: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世界上的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及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及温带季风为主。

答案:D2、读“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回答:(1)填出图中代表的农作物带名称:A B C(2)上述农作物带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种植的主要作物是和。

大,高是这种农业的基本特征,这种农业除美国外还分布在北美洲的,大洋洲的、南美洲的和欧洲的、。

我国的、也有这类农业。

(3)美国中部地区发展这种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土壤;水源;气候。

便利的交通运输:和河的航运,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高度发达的和先进的。

解析:本题考核了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情况,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征,分析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学习时要注意农作物带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区别,要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情况,把商品谷物农业与世界主要商品粮食生产国的分布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记住俄罗斯、乌克兰也是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并注意到我国的东北、西北也有商品谷物农业,但国外一般是家庭经营,而我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

答案:(1)A小麦B玉米 C 小麦(2)商品谷物农业小麦玉米生产规模机械化程度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东北西北(3)平坦广阔深厚肥沃充足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五大湖密西西比地广人稀工业科技二、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世界水稻种植业正确的叙述是A、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B、亚洲的主要水稻区是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C、亚洲水稻生产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D、亚洲水稻生产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高2.世界的水稻生产,绝大多数分布在A、非洲刚果盆地B、南美洲亚马孙平原C、东亚、东南亚和南亚D、西欧、南欧和美国东南部3、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区种植水稻的区位优势有A、全年高温多雨B、都可以一年三熟C、人口稠密,劳力丰富D、种植历史悠久,科技水平较高4.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A、以机械化耕作为主B、人均耕地少,小农经营C、单位面积产量高,每户家庭产量大D、商品率高5.在季风区内,每年对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灾害B.寒潮侵袭C.水旱灾害D.台风侵袭6.亚洲广大水稻产区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最主要措施应该是A.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B.改善水利设施C.加大科技投入D.精耕细作7.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的国家是①中国、印度、巴西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③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④日本、英国、德国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我国东北、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主要是A.一般是家庭经营的B.一般是国营的C.以种植水稻、小麦为主D.以种植冬小麦、玉米为主(二)综合题9、读“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1)世界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和降水丰富的地区。

高考《地理》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地理》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地中海农业新发展的主要是果品业、花卉业与旅游业。
由于这里夏季阳光充足,是水果与花卉生长的好地方。例如美国加 州的柑橘和花卉,新西兰的猕猴桃都是地中海农业重要产品,智利 利用南半球区位为北美洲生产冬季果品十分成功。地中海沿岸的法 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一些海岸气候条件优越,成为北欧人的旅游 度假胜地。
(2)说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水稻 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的原因。
大部分地区水源不足,水利设施不完善; 夏秋多台风,影响农民种两季或三季稻 的积极性; 一些地区种一季水稻外,其他时间种植 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
(2021湖南)海南省是我国栽培水稻起源地之一,自然条件优越。“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在海南省三亚市建有水稻育种试验基地,在此选育了多个高产 杂交水稻品种。一直以来,海南省稻作以“一年一熟”为主,“一年二熟”“一年 三熟”仅分布在水源充足地区且总画积不大。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下表 为海南省和湖南省2019年水稻生产的相关数据。
3.种植园农业带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一般都是由这些热带作物生产 所需要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另外也和欧洲的殖民历史有关。
种植园专门生产热带作物,产品销售市场面向欧美,因此多建立在沿海地 区,便于产品装船运输。特别是一些水果需要保鲜,使距离市场近的种植 园占有优势。中美洲的种植园是生产水果较集中的地区。市场的需求偏好 对种植园作物有很大影响,例如咖啡原产于非洲,但咖啡的主要销往北美, 因此,咖啡种植园多集中在南美的巴西和哥伦比亚,产量大大超过非洲。
游牧业是在干旱地区放养食草动物的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类型。它 分布于副热带和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这些地区地面植 被极其稀疏,多是些草本植物和矮灌木,比较好的地方则是成片的 草原。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多已开垦为农田 种植谷物,不好的草原和进行耕作风险大的地方,则用于放牧。

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9章第2节农业地域类型

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9章第2节农业地域类型
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 品率低
以自给为主
发展措施 适度规模经营
控制人口数量
高考总复习·地理
特点
机械化和科 技水平低
原因 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 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 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 平低
发展措施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 械化水平
水利工 程量大
水稻生长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 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② 发 展 措 施 : 一 方 面 采 取 □36 _围__栏__放__牧___ 、 □37 划__区__轮__牧__ , □38 ___种__植__饲__料_____,打机井等措施;另一方面饲养□39 _良__种__牛___,加强对良 种牛的培育,以及对□40牛__群__病__害__的研究。
③特点:商品化、□41 __专__业__化____、地域化程度高。
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
【答案】D
()
[解题能力培养]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二节 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总复习·地理
基础全面通关
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A __南__亚______、B ___东__南__亚____ 、 C 东 亚 等 热 带 季 风 和 __亚__热__带__季__风______气候区。
(2)作物:以 __水__稻____种植为主,种植 历史悠久。
()
A.水利工程量大
B.专业化程度高
C.主要农作物是小麦
D.生产活动以牧牛为主
【答案】(1)A (2)B
高考总复习·地理
[思维过程]

2020高考地理精准大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9章 第2讲 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

2020高考地理精准大新高考地区专用讲义:第9章 第2讲 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2讲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对应学生用书第156页)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读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分布:主要分布在A 南亚、B 东南亚、C 东亚等的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作物:以水稻种植为主,种植历史悠久。

(3)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2.商品谷物农业读美国本土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以及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2)作物:主要以A小麦和B玉米为主。

(3)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学技术先进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特别提醒]世界其他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多为家庭农场经营,而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多为国营。

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主要分布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等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有分布生产对象牛、羊奶牛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集约化高程度高区位条件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草场广阔,适宜放牧牲畜要求接近消费市场[特别提醒]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均为商品农业,但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草场,离市场较远,交通便利;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城市近郊,靠近消费市场。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1.季风水田农业区都分布在亚洲地区。

(×) 2.我国没有出现商品谷物农业区。

(×) 3.我国藏族同胞主要从事的是大牧场放牧业。

(×) 4.北京、上海城市周边的畜牧养殖属于乳畜业。

(√)二、区域认知——精准连线将下列区域与其主要的地域类型进行连线三、地理实践力——趣味思考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反映了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是典型的大牧场放牧业,这种说法对吗?[提示]不对。

2020高考地理常考的13种特色农业地域类型

2020高考地理常考的13种特色农业地域类型

【备考干货】2020高考地理常考的13种特色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理是地理学科中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具有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学习的重点,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等是我们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但是你知道蓝色农业、白色农业、绿色农业、订单农业、园艺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信息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河谷农业、绿洲农业等都是什么意思吗?虽然这些在地理课本上没有见到过,但它们都是非常有特色农业地域类型哦,快来涨知识!1、【蓝色农业】指的是以蓝色海洋为依托的水生农业。

具体来说就是在近岸浅海海域、潮间带以及潮上带室内外水池、水槽内开展的鱼、虾、贝、藻类等养殖的水产农牧活动。

海洋作为生命的摇篮,占地球面积的71%,拥有地球上3000多万种物种中的99%,而陆地拥有物种不到1%。

在当今人口膨胀,资源、土地日趋紧张的背景下,人们已经感到单纯依靠陆地农业将不能满足对食物的需求,甚至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粮食危机。

向陆地以外寻求新的食物来源成为了许多研究者的行动目标,其中,以发展海洋动植物的人工养殖为主要活动的蓝色农业成为了首选。

实施“蓝色农业”计划,开发、保护海洋,将有利于缓解人类的资源压力,扩大生存和发展空间。

2、【白色农业】指的是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农业。

“白色农业”是高科技生物工程内涵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因为人们在工厂车间内都要穿戴白色工作服帽从事劳动生产,故形象称之为“白色农业”。

这种工业型新农业,其生产潜力巨大。

“白色农业”目前已形成6项产业,即微生物食品、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兽)药、微生物能源和微生物生态环境保护剂。

“微生物饲料”是白色农业的主体产业,是实现“人畜分粮”目标的物质基础。

3、【绿色农业】传统绿色农业是指以水、土为基础的绿色植物种植,它从人类历史新石器时期产生的原始农业至今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

现代绿色农业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原则,从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利益及其长久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农业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条中,以绿色科技创新为依托,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机制的生态农业转变,生产无公害、无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农产品的产业。

2022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学案-9.2-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2022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学案-9.2-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农业地域类型第二节必备知识自主诊断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易混易错美国中部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中小麦区有两个,其中北部种植春小麦,南部种植冬小麦。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中,小麦为冬小麦。

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关键能力整合突破考向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规律·深化整合1.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2.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特点的形成3.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的形成思路·典题透析【典例】(2019全国Ⅲ卷,3~5)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素养解读】本组题主要考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以及水稻种植重心北移的影响,旨在考查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体现了对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思路导引】[尝试解答](1)(2)(3)题组·训练突破角度1季风水田农业(2020湖南长沙重点中学联考)美国是世界稻谷主要生产国之一,其生产类似于商品谷物农业。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大米的售价约为580美元/吨,美国大米510美元/吨,泰国大米440美元/吨,越南大米380美元/吨。

据此完成1~2题。

1.美国水稻生产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B.水田生产C.高度机械化D.良性循环2.目前,美国稻米的生产成本低于中国而高于越南和泰国,其主要原因分别是()A.生产效率劳动力价格B.劳动力价格生产效率C.土地租金农业政策D.农业政策机械化水平角度2商品谷物农业下表为四个农业区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统计表。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人教版必修二地理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A、B、C三地均为__季__风_____气候区,
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田多分布在
_河__流__下__游__冲___积__平__原和___三__角__洲__地区。 (3)本地区__人__口____稠密、__劳__动__力______丰
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 因是: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 度高、面向市场
3.影响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气候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地形 地势平坦
水系 水源充足
土壤 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
机械化、科技 发达
交通 便捷
市场 广阔
劳动力 地广人稀
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面向市场
中部平原
美国的气候
二、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分布
3.2 世界主要的农 业地域类型(一) 以种植业为主的
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大牧场放牧 业
混合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 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
水稻 光热条件充足的平原地区
玉米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
二、商品谷物农业
1.概 念
面向市场,主要 种植小麦、玉米的 农业地域类型.
二、商品谷物农业
俄罗斯、
2.分布
乌克兰
美国、 加拿大
美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阿根
廷、俄罗斯、 乌克兰
中国东北、 西北
私营农场
供应国外
阿根廷
我国东北、西北
生产春小麦 、国营农场、供应国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讲农业地域类型课堂巩固跟踪检测[基础巩固组](2019·北京海淀区期末)下图中甲、乙、丙三地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读图,回答1~2题。

1.与甲地相比,丙地()A.劳动力充足,生产规模大B.市场广阔,农产品商品率高C.工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D.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春旱严重,影响冬小麦返青B.乙地交通的改善,削弱了产品对本地市场的依赖C.丙地光照充足,农作物一年三熟D.三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决定其农业地域类型不同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位于东北平原,丙位于长江沿岸。

甲地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丙地为季风水田农业,人口密集,小农经营,机械化水平低,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因此A、B、C项错误,D项正确。

第2题,甲位于东北地区,春季有季节性的积雪融化,因此春旱不严重,且该地区种植的是春小麦,A项错误;交通条件的改善利于农产品的运输,因此可以削弱产品对本地市场的依赖,B项正确;丙地位于长江沿岸,农作物一年两熟,C项错误;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有关系,D项错误。

答案:1.D 2.B(2019·昆明模拟)下图是①②③地区农业基本情况的比较图。

读图,完成3~4题。

3.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乳畜业4.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A.提高机械化程度B.充分利用水资源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坐标可以看出,①地区种植业比重很高、畜牧业比重低、商品率低,符合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第4题,③地区畜牧业比重很高,种植业比重很低,且商品率很高,故应该为大牧场放牧业。

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是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

答案:3.A 4.C(2019·河南联考)荷兰牧场强调天然喂养,鼓励草场放牧,以家庭农场为主,集约化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乳制品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

下图为荷兰某公司业务流程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5~7题。

5.与图中业务流程环节对应正确的是()A.甲—供应和服务B.乙—乳品加工C.丙—乳品销售D.丁—牛奶生产6.下列关于该地家庭农场牧业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品化程度高B.集约化程度高C.生产规模大D.经济效益低7.荷兰乳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有()①建立互惠共赢的乳品产业链②全面提升牛奶的安全和品质③扩大天然草场的放牧规模④积极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第5题,甲环节是各类合作社组织提供的,应该是供应和服务。

第6题,结合材料可知,以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小,集约化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但商品率高。

第7题,我国牧区自然环境脆弱,扩大天然草场放牧规模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答案:5.A 6.A7.B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赤峰市游牧民在条件较好的区域定居,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居民点,在居民点附近种植饲草发展畜牧业。

赤峰市发挥当地优势,发展通过种(种植业)—养(畜牧业)—加(加工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

下图为赤峰市及附近区域略图。

(1)与游牧相比,阐述定居后牧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2)分析赤峰市有利于形成“种—养—加”产业链的条件。

解析:第(1)题,畜牧业方式的转变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因此要从规模、交通运输、集约化水平、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等角度分析。

第(2)题,从产业基础、饲料和原料等角度分析赤峰市有利于形成“种—养—加”产业链的条件。

答案:(1)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减少;生产规模扩大;集约化水平提高;交通等条件改善。

(2)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区过渡地带(农牧交错带),种植业和畜牧业均可发展;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丰富饲料;种植业和畜牧业为农畜产品加工业提供丰富原料。

[能力提升组](2017·高考海南卷)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

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

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

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

据此完成1~3题。

1.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A.技术要求高B.劳动力投入大C.种子成本高D.单位面积产量低2.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A.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B.开发特色旅游产品C.建设特色商品基地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3.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A.甲类村位置较偏僻B.乙类村坐落于山顶C.丙类村地形较平坦D.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解析:第1题,注意关键信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可知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产量低。

第2题,乙村是观光农业类村落,该村落种植农作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第3题,与乙、丙两类村相比,甲类村属于自给自足类村落,可推断目前甲类村位置较偏僻而不利于发展观光农业和商品农业,故A正确。

乙类村发展观光农业,应有便捷的交通条件,而山区公路一般沿河谷修建,故B错误;该地位于横断山脉南部,有梯田景观,说明该地坡度较陡、地势起伏大,故C错误;当地农作物总体上以水稻为主,则以水田作物为主,故D错误。

答案:1.D 2.B 3.A(2019·河北质检)下图是综合世界部分国家农业经营特色划分而成的四种农业类型,包括亚洲型、欧洲型、非洲型、新大陆型(北美洲与大洋洲)。

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表示非洲型的是()A.甲B.乙C.丙D.丁5.丙类型某国平均每公顷土地作物产量较高,其原因最可能是() A.劳动力丰富,素质高B.地形平坦,人均耕地面积广C.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D.精耕细作,农作物可一年多熟解析:第4题,非洲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因此农业落后,产量低,人均生产量较少。

第5题,由材料可知,该类型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人均产量较少,说明该地人口众多,因此该类型可能为亚洲型。

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位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农作物可一年多熟,劳动力充足,经验丰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

答案:4.D 5.D(2019·南昌摸底调研)鄱阳湖平原是传统的稻米生产区,近年来兴起了稻鸭共作的耕作方式。

农民将雏鸭放入稻田,鸭子在水稻行间搅动泥水,为水稻除草、松土、增氧;同时鸭子长时间生活在稻田里,还能起到控虫、供肥的作用,到水稻收割前一个月左右再集中收回鸭子,在稻田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

读图,回答6~7题。

6.稻鸭共作模式无法降低()A.农药成本B.肥料成本C.种子成本D.饲料成本7.与传统方式相比,稻鸭共作能减少行间杂草,其原因在于() A.水稻生长,挤占了杂草生长空间B.鸭子活动,抑制了杂草光合作用C.水体养分缺乏,不利于杂草生长D.水体中营养丰富,利于杂草生长解析:第6题,由材料可知,鸭子在水稻行间搅动泥水,为水稻除草、松土和增氧,能够起到控虫、供肥作用,此生产模式可以降低农药成本和肥料成本,故A项和B项不符合题意。

鸭子生活在稻田里,到水稻收割前一个月左右再集中收回鸭子,在有限的空间里生产无公害、安全的大米和鸭肉,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故D项不符合题意;此生产方式对种子成本无影响,故C项符合题意。

第7题,稻鸭共作模式与传统水稻种植业生产一样,杂草生长都会挤占水稻的生长空间,而不是水稻挤占杂草的生长空间,故A项错误;与传统方式相比,鸭子在水稻行间搅动泥水抑制了杂草光合作用,从而减少行间杂草,故B项正确;水体中鸭粪等养分丰富,有利于杂草的生长,故C项错误;水体营养丰富会促进杂草生长,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6.C7.B8.(2019·河北邯郸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晋祠大米被誉为“皇家贡米”,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稻田灌溉用水是地下岩溶排泄出的含有明矾、钾等多种矿物质的晋祠难老泉泉水。

晋祠镇周边地区的地表覆盖有深厚的黑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蓄水性强。

在煤炭经济的影响下,难老泉泉水逐年减少,地下水水位连续下降,1994年难老泉泉水彻底断流。

难老泉断流后,稻农只能用地下井水和汾河中流来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灌溉。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晋祠大米这千年“皇家贡米”基本绝迹。

近几年,相关部门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采取加强关井压采、加快造林绿化等多种手段修复水生态。

从2010年开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出台了专项奖励补贴政策,聘请省农科院专家和技术人员,培育“晋稻7号”“晋稻8号”“晋稻10号”三个优良新稻种,开始保护性复种晋祠大米,到2016年已经复种4 000多亩,经农业部门检测,稻米品质已恢复至30年前的标准。

(1)简述难老泉断流前晋祠大米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析导致晋祠大米基本绝迹的主要原因。

(3)说出该地在晋祠大米复种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4)晋祠大米现在的销售模式主要走高端礼品路线,走商店、超市路线缺乏竞争力。

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角度分析。

第(2)题,可从当地优势自然条件丧失,以及外部社会经济因素冲击角度分析。

第(3)题,直接获取材料中相关信息即可回答。

第(4)题,审清问题,对比分析即可回答。

高端路线适宜量少、质优、价贵的产品,商品超市适宜大众化产品。

答案:(1)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半年雨热同期,光照充足;地处汾河谷地,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利用难老泉泉水灌溉,灌溉水质好。

(2)稻田灌溉用水的水质下降,稻米品质下降,市场竞争力降低;受外地大米的价格冲击,稻农经济收入减少,种粮积极性丧失。

(3)通过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控制煤炭开采量、植树造林等手段,提高地下水水位;政府出台种稻补贴政策,提高稻农种粮积极性;培育优良新稻种;防治水污染,严格管控稻田灌溉用水的水质等。

(4)晋祠大米的种植面积小,总产量少;晋祠大米的种植成本较高,销售价格高于普通大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