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试题含解析——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考地理复习 人文地理 第十章 产业区位选择 第1讲 农业的区位因素 课时2 农业地域类型

人教版高考地理复习 人文地理 第十章 产业区位选择 第1讲 农业的区位因素 课时2 农业地域类型

生产规模 大,商品率 高,机械化 和科技水平 高
社会 经济 因素
区位因素分析 市场广阔(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 出口国) 交通便利(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 的水运与铁路、公路交织) 地广人稀(中部平原,人口密度 小,土地租金低) 机械化水平高(发达的工业提供 了支撑)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建立了全国 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
2. 读美国本土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世界商品谷物农业分布:主要分布在__美__国__ (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__澳__大__利__亚__、乌克 兰等国以及我国的__东__北__地__区__、__西__北__地区。 (2) 作物:以A__小__麦__和B__玉__米__为主。 (3) 区位条件
(2) 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大面积的__干__旱__、__半__干__旱__气候区;草场广阔,适合 放牧牲畜。特点是__生__产__规__模__大、__专__业__化__程__度__高。典型地区:G__潘__帕__斯__草__原__的大 牧场放牧业。 (3) 乳畜业分布:A__西__欧__、D__五__大__湖__沿__岸__(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乳__畜__业__。 (4) 乳畜业区位条件:城市和人口密集,__市__场__需求量大;用地紧张,适合__集__约__化_ __经营。
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生产对象、区位条
世界典型畜牧业分布图 件、主要特点。乳畜业:分布、生产对象、
区位条件、主要特点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分布 图
概念、分布、区位条件、主要优点
01 强基础 必备知识
1. 读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分布:主要分布在A南亚、B_东__南___亚__、 C东亚等的热带季风和_亚__热__带___季__风__气候区。 (2) 作物:以__水__稻__种植为主,种植历史 悠久。 (3) 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__商__品__率__ 低;__机__械__化__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2019年全国I卷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2019年全国I卷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6页,47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

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

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A.燃料来源分散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①弥补劳动力不足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A.①③B.②③ C.①④ D.②④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A.城乡统筹创新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据此完成4~5题。

图1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A.人均消费剧增B.老龄化进程趋缓C.人均收入剧降D.劳动力供给过剩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高考地理中的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地理中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

(2)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各具特色。

(3)分类: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如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如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以混合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谷物家畜农业、种植业和牧羊业或牧牛业并重的混合农业)。

1.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水田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及区位优势自然因素:①气候: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②地形:集中在平原、丘陵地区。

③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④水源: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社会经济因素:①劳动力:水稻种植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东亚、东南亚劳动力和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种植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3)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注意:水稻种植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是针对亚洲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的,日本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高。

2.商品谷物农业(1)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以生产小麦、玉米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其经营方式一般以家庭农场为主,机械化水平高。

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也有分布。

(2)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和专业化水平高。

(3)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①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温带大陆性气候)②地形:地形平坦广阔(大平原、中央平原)③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④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社会经济因素:①人口密度: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②工业发达: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和农药(机械化水平高)③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2019届高考地理必考题突破:农业区位选择与评价

2019届高考地理必考题突破:农业区位选择与评价

2019届高考地理必考题突破:农业区位选择与评价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该国牧场辽阔,全国人均3.8公顷,目前将近有3/4的牧场以经营某一产品为主。

该国政府不仅重视天然草场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还特别重视发展人工草场,人工草场面积已超过天然牧场几倍。

畜牧业是新西兰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畜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65%以上,是世界天然优质奶源生产国和乳畜产品出口国,但粮食不能自给。

图1为新西兰地理示意图,图2是新西兰年等降水量线示意图。

图1图2(1)根据材料说明该国南岛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

(2)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新西兰畜牧业发达的有利条件。

(3)分析该国粮食不能自给的自然原因。

解析第(1)题,新西兰是南太平洋上的岛国,大部分领土在35°S~45°S之间,因此绝大部分地区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同时由于山地较多,受地形影响,西风在山地西侧易形成降水,因此降水量自西向东递减。

第(2)题,从自然条件来看,新西兰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终年温和,热量不足,不利于谷物的生长,但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该国山地面积广,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从社会经济条件看,该国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国民以欧洲移民为主,饮食结构中乳类、肉类消费量大,国内乳畜产品市场广阔,便利的海运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为该国畜产品远销海外创造了良好条件,该国畜牧业重视发展人工牧场,重视科技的运用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第(3)题,根据材料,结合示意图分析可知,该国国土面积狭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资源不足,粮食产量少。

该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光热不足,不利于粮食种植,牧场广布,大部分土地发展畜牧业,所以粮食不能自给。

答案(1)时间分布特点:全年降水均匀。

成因: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

空间分布特点:西多东少。

高考《地理》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地理》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地中海农业新发展的主要是果品业、花卉业与旅游业。
由于这里夏季阳光充足,是水果与花卉生长的好地方。例如美国加 州的柑橘和花卉,新西兰的猕猴桃都是地中海农业重要产品,智利 利用南半球区位为北美洲生产冬季果品十分成功。地中海沿岸的法 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一些海岸气候条件优越,成为北欧人的旅游 度假胜地。
(2)说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水稻 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的原因。
大部分地区水源不足,水利设施不完善; 夏秋多台风,影响农民种两季或三季稻 的积极性; 一些地区种一季水稻外,其他时间种植 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
(2021湖南)海南省是我国栽培水稻起源地之一,自然条件优越。“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在海南省三亚市建有水稻育种试验基地,在此选育了多个高产 杂交水稻品种。一直以来,海南省稻作以“一年一熟”为主,“一年二熟”“一年 三熟”仅分布在水源充足地区且总画积不大。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下表 为海南省和湖南省2019年水稻生产的相关数据。
3.种植园农业带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一般都是由这些热带作物生产 所需要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另外也和欧洲的殖民历史有关。
种植园专门生产热带作物,产品销售市场面向欧美,因此多建立在沿海地 区,便于产品装船运输。特别是一些水果需要保鲜,使距离市场近的种植 园占有优势。中美洲的种植园是生产水果较集中的地区。市场的需求偏好 对种植园作物有很大影响,例如咖啡原产于非洲,但咖啡的主要销往北美, 因此,咖啡种植园多集中在南美的巴西和哥伦比亚,产量大大超过非洲。
游牧业是在干旱地区放养食草动物的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类型。它 分布于副热带和温带极其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这些地区地面植 被极其稀疏,多是些草本植物和矮灌木,比较好的地方则是成片的 草原。目前在欧、亚、非三洲,条件比较好的草原多已开垦为农田 种植谷物,不好的草原和进行耕作风险大的地方,则用于放牧。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Ⅲ)(附答案详解)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Ⅲ)(附答案详解)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全国卷Ⅲ)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2021·河南省·月考试卷)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 废料B. 原料C. 能源D. 产品2.(2021·河南省·月考试卷)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 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 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3.(2021·河南省·月考试卷)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 黄河下游区B. 长江中游区C. 珠江下游区D. 淮河下游区4.(2021·河南省·月考试卷)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 人均耕地多B. 农业劳动力多C. 复种指数高D. 淡水资源丰富5.(2021·河南省·月考试卷)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 出口数量扩大B. 运输成本上升C. 流通效率提高D. 储存难度增加6.(2021·河南省·月考试卷)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高一地理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试题答案及解析1.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A.江淮地区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江淮地区、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小,商品率低,东北平原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多,而且耕地集中连片,适宜机械化生产,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商品率高。

是商品粮主要产区。

故答案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商品粮基地主要区位条件。

2.天麻是我国千年传统的药膳滋补品。

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川等地。

人工种植宜选山区的缓坡地,土质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好。

由于气候不宜,北方地区一直没有大面积种植。

2011年在北京昌平区,通过控制温室大棚的温度和湿度,实现越冬种植,“南麻北移”成功。

2012年产量达30万斤,新鲜天麻开始供应首都市民餐桌。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昌平引种天麻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水源B.交通和劳动力C.市场和技术D.气候和土壤【答案】C【解析】北京市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民收入水平高,对身体的保健意识强,对药膳滋补品天麻的市场需求量大;温室大棚类似于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通过技术水平的改进或提高,才能控制温室大棚的温度和湿度,从而适合天麻的生长条件。

故答案C正确。

【2】“南麻北移”成功,改造的自然地理要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答案】B【解析】温室大棚能够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室内升温,同时阻断内部与外界的热量交换,类似于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对光照、通风、湿度等气候要素进行调节。

故答案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3.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为商品谷物农业B.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C.③为混合农业D.②为季风水田农业【答案】D【解析】由图可以看出:①地种植业比重约45%、畜牧业比重约55%,商品率高约90%,应该是混合农业;②地种植业比重约85%、畜牧业比重约15%,商品率低约20%,应该是季风水田农业,;③地种植业比重约10%、畜牧业比重约90%,商品率高约85%,应该是大牧场放牧业,故答案D正确。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Ⅲ)(解析版)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6页,47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巨大,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近些年,某企业开发了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并在全国很多城市推广。

下图示意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厨余垃圾是图示自动处理系统中的A. 肥料B. 原料C. 能源D. 产品 2. 符合图示自动处理系统局部工艺流程的是A. 废渣→生产沼气→沼气发电B. 工业油脂→提取生物油脂→有机渣C. 有机渣→生产沼气→废渣D. 生产沼气→有机渣→提取生物油脂【答案】1. B 2. C【解析】【分析】本组题以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为切入点,考查了进行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等相关问题,引导考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和保护环境,注重读图分析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环境问题,难度较低。

【1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示意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的主要工艺流程,厨余垃圾自动处理系统中厨余垃圾是作为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对象,是处理系统中最初阶段的输入物,即原料,B 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正文内容下拉开始>>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如图示意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四种代表性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业结构及商品率情况。

读图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四种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A.甲B.乙C.丙D.丁2.下列属于丙农业地域类型的是( )A.水利工程量大B.劳动力投入多C.专业化程度高D.生产规模小解析:1.D 2.C 第1题,商品谷物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种植业为主,且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图中甲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畜牧业并重,且商品率高,为混合农业;乙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比重高,但商品率低,为季风水田农业;丙农业地域类型畜牧业比重高,且商品率高,为大牧场放牧业;丁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比重高,且商品率高,为商品谷物农业。

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丙为大牧场放牧业,其特点是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且商品率高。

水利工程量大、劳动力投入多是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2018·西安八校联考)读图,完成3~4题。

3.若甲图中x轴代表农业人口密度,y轴代表农作物商品率,则与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对应的是( )A.①B.②C.③ D.④4.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中国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同点为( )A.经营方式都是家庭经营B.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样高C.都是单产高,商品率低D.主要农作物中都有玉米解析:3.C 4.D 第3题,根据经纬度定位可知,乙图中的农业区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故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这类农业商品率高,采用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业人口密度小,根据甲图坐标轴的含义可判断出,③符合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第4题,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以小麦和玉米种植为主,乙图中阴影区域也大量种植玉米;美国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机械化水平、商品率等都高于我国;美国的农场多为家庭经营,而我国以国有农场为主。

读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

完成5~6题。

5.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混合农业D.乳畜业6.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A.美国B.巴西C.澳大利亚D.日本解析:5.A 6.A 第5题,由图可以判断,a高温多雨,为季风水田农业;b年均温较低,年降水量少,为商品谷物农业;c范围广,气温、年降水量差别大,为乳畜业。

第6题,美国国土面积大,跨纬度广,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以上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均有分布。

(2018·东阳模拟)读某国一家庭农场的土地利用配置图,完成7~8题。

7.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B.热带种植园农业C.混合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8.图乙中,与该家庭农场经营特征最匹配的是( )A.a B.bC.c D.d解析:7.C 8.D 第7题,由图可知,该农场有小麦、牧草,是种植业和畜牧业混合,故为混合农业。

第8题,混合农业的产品商品率高,耕作规模大、占地面积大(属广耕)。

(2018·安徽舒城中学模拟)如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是一片荒原,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巴西“谷物带”之称。

据此完成9~11题。

9.M区域中部地带一般降水最多的时间段是( )A.1~2月B.4~5月C.6~7月D.8~9月10.以下对M区域农业生产条件评价不合理的是( )A.水热搭配较好,适于热带农作物生长B.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C.河流较多,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D.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土壤肥力高11.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业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下列地区中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与M区域相似的是( )A.美国大平原B.刚果盆地C.华北平原D.墨累—达令盆地解析:9.A 10.D 11.D 第9题,根据经纬度判断,M区域位于巴西高原,M区域中部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1~2月是南半球的夏季,该地带降水多。

第10题,M区域主要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气温高,降水较多,水热搭配较好,适于热带农作物生长;M区域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由图示可知,M区域位巴西高原,为众多河流的发源地,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因此A、B、C评价合理。

M区域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红壤广布,土壤酸性较强,有机质含量较少,土壤肥力较低,D评价不合理。

第11题,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业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为混合农业。

美国大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的是热带种植园农业和迁移农业;华北平原地形平坦,以种植业为主;墨累—达令盆地是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为混合农业区。

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8·郑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潘帕斯草原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其中66.3万平方千米在阿根廷境内。

近年来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潘帕斯草原的草场面积不断萎缩。

阿根廷是世界蜂蜜第一大出口国,年出口量达10万吨以上。

养蜂业遍布全国,其中北部的潘帕斯草原集中了超过全国80%的蜂群,而南部较少。

(1)说明阿根廷养蜂业集中在北部的潘帕斯草原而南部较少的原因。

(9分)(2)分析一年中潘帕斯草原养蜂业取蜜的时间选择在12月到次年2月的原因。

(9分)(3)推测潘帕斯草原草场面积萎缩对养蜂业的影响。

(6分)解析:第(1)题,可从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蜜源植物多,而南部地区纬度偏高、荒漠面积大、气候寒冷、干旱等角度分析原因。

第(2)题,12月~次年2月是阿根廷的夏季,气温高、降水量大,植物生长好,蜜源植物丰富,同时也是农闲季节。

第(3)题,潘帕斯草原的草场面积萎缩,使蜜源植物减少,则蜂蜜产量下降;环境恶化,蜂蜜质量下降。

答案:(1)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蜜源植物多。

南部地区荒漠面积广大,气候干燥,蜜源植物少;南部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不利于蜜蜂越冬。

(2)12月~次年2月是潘帕斯草原的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植物生长茂盛,百花盛开,蜜源植物丰富,是蜜蜂酿蜜的主要季节;夏季是畜牧业的农闲季节,劳动力较充足。

(3)蜜源植物减少,产量下降;环境恶化,导致蜂蜜质量下降。

13.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2分)材料一澳大利亚东北部水系图和大自流盆地示意图。

材料二澳大利亚东北部降水量分布图和澳大利亚东北部农牧业分布图。

材料三在大自流盆地,承压水透过钻井或天然泉眼等涌出地表,有些井的水温很高,需经较长的明渠输往当地农田、牧场。

地下水的矿化度(盐分)较高,不宜直接用于农业灌溉,但可供牲畜饮用。

地下水日平均涌水量达13亿升。

材料四甲地肉牛上市,要经两个阶段:Ⅰ.架子牛生长(小牛在本地天然草场上生长),Ⅱ.在罗克汉普顿育肥:架子牛集中圈养,喂养粗饲料(牧草、秸秆)和精饲料(粮食),同时对二者比例有精准的要求。

架子牛育肥一般需2~5个月,气温越低,牛的新陈代谢越慢,受蚊虫侵扰越少。

罗克汉普顿市,有澳大利亚“牛肉之都”之称,该地的牛肉销往世界各地。

(1)根据材料一,说出卡奔塔利亚湾沿岸的河流特征。

(8分)(2)根据所给材料,评价大自流盆地的地下井水对农牧业的影响。

(10分)(3)架子牛在罗克汉普顿市育肥的时间多选择在秋冬季,试分析原因。

(6分)(4)目前,某中国企业在甲地购买了牧场,放养架子牛,同时准备在甲地建育肥厂,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8分)解析:第(1)题,河流特征包括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两方面,结合图中信息回答即可。

第(2)题,评价包括利弊两方面,注意结合信息回答;图示大自流盆地大部分区域年降水量小于500 mm,但该地地下水丰富、井水能自流(开发成本低)且含有盐分,适于牲畜饮用,则有利于农牧业发展。

不利体现在有些井水温度高、盐分高,需要处理,增加成本。

第(3)题,依据材料四可知,育肥期间温度低利于增肥和减少蚊虫干扰,故秋冬季较合适;同时育肥期间,需要劳动力较多,而罗克汉普顿市位于牛、羊、麦混合经营带,秋冬季是农闲季节,劳动力充足。

第(4)题,可借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结合该地信息来分析,注意观点与理由要一致。

答案:(1)向心状水系;河流流程短;流域面积较小;流量小;多季节性河流;无结冰期;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

(2)有利影响:大自流盆地,气候干旱,地下水量大、井水可以自流,开采成本低,有利于农牧业发展;井水含有一定盐分,适于牲畜饮用。

不利影响:井水水温高,需降温处理;井水盐分高,需人工除盐,增加了利用成本(或盐分高,不宜直接灌溉)。

(3)秋冬季节,气温低,肉牛自身新陈代谢慢,受蚊虫侵扰少,疾病少,利于育肥;罗克汉普顿市是牛、羊、麦混合经营带,此时为该地农闲季节,劳动力充足。

(4)赞成。

牧场广阔,粗饲料(牧草)丰富;有丰富、适合肉牛饮用的地下水;靠近架子牛放养地,不需要长距离运输,减少损耗;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任答三点即可) [或反对。

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水源不足;精饲料(麦类)缺乏;劳动力不足;育肥技术水平低;远离港口,交通不便。

(任答三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