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免疫反应及其调控的学科,它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免疫学的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开发新药物和疫苗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本文将从免疫学在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免疫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免疫学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它研究机体对抗外界病原体的免疫机制。

人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侵袭后,免疫系统会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通过杀死入侵的病原体来保护机体的健康。

免疫学的研究使我们能够了解这些反应的机制,从而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疾病。

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的紊乱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就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疾病的发生。

通过研究免疫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二、免疫学在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免疫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免疫学的相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检测和诊断,例如ELISA、流式细胞术等。

这些技术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特定抗体或抗原的存在,并对疾病的类型和进展进行评估,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此外,免疫学研究还为新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它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记忆,使机体在再次接触病原体时能够迅速产生免疫应答,有效阻止疾病的发生。

免疫学的研究使我们能够了解病原体与机体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研发出更加有效和安全的疫苗。

三、免疫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免疫学研究也在不断推进。

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出现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深入揭示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

同时,免疫学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方面的应用也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然而,免疫学研究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免疫系统的复杂性使得我们仍然难以完全理解其工作原理。

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对抗疾病的免疫系统的科学,其在临床医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学所涉及的知识和技术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的疫苗研发、免疫监测以及治疗方案的设计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一、疫苗研发疫苗作为防控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在免疫学的指导下得以应用于临床实践。

免疫学家通过对疾病病原体的认识和病原学机制的探究,开发疫苗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例如,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的麻疹、白喉和百日咳等疫苗,都是免疫学研究的成果。

疫苗的开发不仅能够有效阻断传染链,保护人群的健康,同时也为临床医学提供了重要的预防工具。

二、免疫监测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对免疫状态的检测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检测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抗体水平,医生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某种特定的疾病或是否已经获得有效的免疫保护。

临床医生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免疫指标的水平,可以评估免疫状态,帮助诊断某些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等。

通过免疫监测,临床医生能够提供更加个体化和精确的诊疗建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三、治疗方案的设计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为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一些疾病的治疗方案已经从传统的化疗、手术治疗转变为靶向免疫治疗。

通过针对疾病发生机制中的免疫异常进行干预,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调节免疫反应水平。

例如,免疫治疗在肿瘤学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等,提高了部分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免疫学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帮助临床医生选用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效果。

四、免疫病理学研究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免疫病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上。

免疫病理学研究机体免疫系统与疾病发生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提供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通过了解疾病的免疫学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
免疫学是研究免疫系统以及其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的科学领域。它在 医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免疫学的定义
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外部有害物质、感染和疾病的生理和生化过程的科 学领域。
免疫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
免疫系统具有识别和消灭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侵害的重要功能。它是人体的天然防御系统。
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该药物可以阻止癌细胞隐藏在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疗法
2
之下,从而使免疫系统能够更好地识别 和攻击癌细胞。
将经过调整的免疫细胞重新注入患者体
内,以增强其对癌细胞的攻击能力。
3
肿瘤疫苗
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对癌细胞产生免疫反 应,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免疫学在传染病控制中的应用
免疫学研究可以帮助发展有效的疫苗和免疫策略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如流感、艾滋病和结核病。
根据患者的免疫特点和疾病特征, 定制个体化的免疫治疗方案。
免疫学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疫苗接种
疫苗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如 麻疹、流感和水痘,通过激 发免疫系统而使其产生免疫 应答。
免疫调节剂
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 免疫系统过度活跃,而免疫 调节剂可以帮助调节免疫反 应从而减轻症状。
免疫疗法
通过激活或增强免疫系统来 治疗某些疾病,如癌症和感 染性疾病。
免疫学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学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免疫学的研究已经使得器官移植手术变得更加成功和可行,通过免疫抑制剂 减少器官移植后的免疫反应。
免疫学的未来发展和研究方向
基因工程
纳米技术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免疫系统, 增强免疫应答和治疗效果。
利用纳米技术开发新一代的免疫 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 副作用。

免疫学在生物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免疫学在生物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免疫学在生物学和医学发展中的作用一、免疫学与医学免疫学的发展及其向医学各学科的渗透,产生了许多免疫学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如免疫理学、免疫遗传学、免疫药理学、免疫毒理学、神经免疫学、肿瘤免疫学、移植免疫学、生殖免疫学、临床免疫学等。

这些分支学科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

免疫学的发展必将在恶性肿瘤的防治、器官移植、传染病的防治、免疫性疾病的防治、生殖的控制,以及延缓衰老等方面推动医学的进步。

二、免疫学与生物学免疫系统对自己与非己的识别,以及对自己成分的免疫耐受和对非已成分的免疫应答,都涉及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细胞内信号传导和能量转换等生命过程的基本特性。

免疫系统的功能受遗传控制。

目前对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遗传控制还知之甚少。

免疫遗传学的研究第一次揭开了机体生理功能系统的遗传控制机制。

这对在基因水平研究机体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细胞在发育成熟的过程中都伴随有膜表面标志的变化。

在发育的任何阶段发生恶性变的免疫细胞,都具有其固有的、特定的膜标志。

这些不同分化阶段的恶性肿瘤细胞是研究细胞恶性变机制的理想模型,对研究恶性肿瘤发生学具有重要意义。

MHC基因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的等位排斥现象的研究、免疫球蛋白以及其他免疫分子基因的研究、对DNA结合蛋白调节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等都大大地丰富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促进了对真核细胞基因结构和表达调控的认识。

免疫学技术的发展,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单抗的应用给生物科学的发展带来了突破性的变革;免疫组化技术与分子杂交技术的结合,使得对基因及其表达的研究可达到定量、定性、定位的程度。

显然,免疫学在生物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免疫学与生物技术的发展回顾免疫学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免疫学每一步重要进展都推动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免疫学在抗感染方面的巨大成功,促进了生物制品产业的发展。

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应用,有力地控制了多种传染病的传播。

谈谈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认识和理解1000字

谈谈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认识和理解1000字

谈谈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认识和理解1000字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学科。

病原生物是指能够感染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免疫学则是指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学科,旨在研究人体如何识别和抵抗病原生物,以及如何保护人体健康。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但又相互关联。

在医学中,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传染病的治疗中,医生需要对病原生物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需要运用免疫学技术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预后。

此外,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还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动物疫病控制等领域。

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免疫学反应。

免疫学反应是指人体免疫系统针对病原生物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常见的免疫学反应包括抗体生成、细胞免疫、免疫调节等。

这些反应可以使人体免疫系统更好地抵抗病原生物,保护人体健康。

此外,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还包括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免疫学防治。

免疫学防治是指利用免疫学技术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例如,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在人类体内产生免疫反应来保护人体不受病原生物的感染。

此外,免疫学防治还包括免疫调节药物的研发和使用,这些药物可以用于治疗某些免疫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但又相互关联。

在医学中,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医生需要对病原生物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需要运用免疫学技术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预后。

此外,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还广泛应用于疾病预防、动物疫病控制等领域。

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免疫学反应。

免疫学反应是指人体免疫系统针对病原生物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常见的免疫学反应包括抗体生成、细胞免疫、免疫调节等。

这些反应可以使人体免疫系统更好地抵抗病原生物,保护人体健康。

此外,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中还包括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免疫学防治。

免疫学防治是指利用免疫学技术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例如,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通过在人类体内产生免疫反应来保护人体不受病原生物的感染。

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学的应用
免疫学是生物与医学领域中一个建立在生物免疫机能、疾病病原对抗机制及免疫活性物质概念基础上的学科。

它研究的内容涉及生物防御体系的发展和非特异的、物质的、细胞的以及分子的宿主防御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重点研究免疫应答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防治疾病的免疫措施。

①最常用的医学领域中应用免疫学的方法之一是利用免疫预防措施(immunoprophylaxis)。

该方法仅包括活疫苗、灭活疫苗和抗血清治疗,是人们最常使用的免疫预防措施之一,可以有效防止人们产生免疫抗体,减少未有感染的可能性或减少已感染的症状严重。

在接种疫苗的情况下,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也会大大增强,减少致病状况的发生率。

②免疫学在组织移植手术和血液病研究中也被大量应用。

通过移植技术,移植者和供者之间的组织兼容性可以改变,提高移植术后遗传物质与接受组织免疫系统之间的兼容性。

而免疫学技术在血液病的研究中,可以有效检测出免疫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免疫功能衰弱等异常情况,并有效为血液凝血过程中的病因及治疗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③免疫学也在再生医学、肝内病毒和细菌感染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利用器官再生技术,如心脏、肝脏和肾脏等,以及用于检测治疗该病毒的血清。

此外,免疫学还可用于预防细菌感染,它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有效地检测潜在的细菌感染,以及选择最佳抗生素治疗方案。

总结,免疫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多种宿主防御性疾病,减少病毒及细菌感染的发生。

如今,免疫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预防医学手段,在组织移植、血液病、再生医学等医学领域,免疫学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学的应用领域及原理

免疫学的应用领域及原理

免疫学的应用领域及原理1. 概述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外界病原体侵袭的科学,它在医学、生物工程、农业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免疫学的应用领域及其原理。

2. 医学领域在医学领域,免疫学的应用主要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

以下是免疫学在医学中的一些应用:•疫苗:疫苗是通过引入抗原物质来引发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等。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例如采用抗体疗法治疗癌症、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自身免疫疾病诊断:免疫学的方法可以用来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 生物工程领域在生物工程领域,免疫学的应用广泛用于生物制药、治疗和预防疾病等方面。

以下是免疫学在生物工程中的应用:•单克隆抗体制备:利用免疫学的原理,可以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疾病和检测目标物质。

单克隆抗体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并且具有高度特异性和亲和力。

•重组蛋白表达:通过免疫学技术,可以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表达大量的重组蛋白。

这些重组蛋白可以应用于药物研发、工业生产和科研等领域。

•检测技术:免疫学的技术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等,广泛应用于检测目标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4. 农业领域免疫学在农业领域也有重要应用,主要用于预防和控制农作物和动物疾病。

以下是免疫学在农业中的应用:•动物免疫:免疫学技术可以用于动物的免疫疾病预防和治疗,如家禽免疫和畜牧免疫等。

通过接种免疫疫苗,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防止病原体侵害。

•农作物抗病性培育:通过免疫学技术,可以培育抗病性强的农作物品种,提高生产力。

这种方法是通过培育携带特定抗性基因的农作物品种,使其对病原体具有抵抗能力。

•疫苗接种:与人类疫苗类似,对于某些植物病害,也可以采用疫苗接种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增强植物的免疫系统功能。

5. 免疫学的原理免疫学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由一系列细胞、分子和器官组成的复杂网络。

免疫学是现代医学的巅峰

免疫学是现代医学的巅峰

免疫学是现代医学的巅峰作者:许时菲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8期【关键词】免疫学;现代医学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生物医学科学。

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也是对抗原物质进行识别和排除的一种生物学过程。

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原物质免疫应答性及其方法的生物-医学科学。

免疫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即经验免疫学时期、经典免疫学时期、近代免疫学时期和现代免疫学时期。

随着近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免疫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受到广泛的关注。

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被称作推动现代生命科学前进的三驾马车。

如今,免疫学理论和技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每个人的体内都有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杀伤细胞,包括NK细胞、巨噬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等。

NK细胞也叫自然杀伤细胞,在机体早期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非特异性的杀伤肿瘤细胞,体内的许多细胞因子如IL2、IFNγ等都可以活化NK细胞,增强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

NK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液中和淋巴组织。

巨噬细胞被IFNγ等细胞因子活化后,也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巨噬细胞则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它可以及时发现并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防止机体形成肿瘤。

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他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

免疫涉及特异性成分和非特异性成分。

非特异性成分不需要事先暴露,可以立刻响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原体的入侵。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①病原微生物及各种生物疫苗:每种病原微生物都是由多种抗原组成的复合体,都是良好的抗原,能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

如细菌、病毒螺旋体等对人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刺激机体可产生抗体,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抗体诊断相关的疾病;亦可将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用于预防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在100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免疫现象,并由此发展起来对传染病的免疫预防。

中国人首先发明了用人痘痂皮接种以预防天花,并且在十五世纪中后期的明朝隆庆年间有较大改进,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后来,这一伟大发明传播到日本、朝鲜、俄国、土耳其和英国等许多国家。

后英国医生琴纳据此研究出用牛痘菌预防天花的方法,为免疫学对传染病的预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全世界能在20世纪70年代末消灭天花,接种牛痘菌发挥了巨大作用。

[1]19世纪末,法国化学家、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于研究人和动物的传染病时,分析了免疫现象。

并在琴纳的启发下,他发明用减毒炭疽杆菌苗株制成疫苗,预防动物的炭疽病;用减毒狂犬病毒株制成疫苗,预防人类的狂犬病。

著名动物学家梅契尼科夫在长期研究昆虫和动物细胞吞噬异物的现象后,于1883年指出体内的白细胞和肝、脾组织中的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和消化细菌的能力。

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贝林于1890年发现免疫血清中有抗白喉毒素的抗毒素存在,日本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也发现抗破伤风毒素的抗毒素,两人共同研究血清疗法成功,对治疗白喉和破伤风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从此,人们开始探讨免疫机制,把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抗毒素的中和作用看成是特异性免疫的根据,并逐步开展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学派的争鸣。

细胞免疫学派的首领是梅契尼科夫,体液免疫学派的首领是德国细菌学家埃尔利希。

埃尔利希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免疫现象,特别是以蛋白质化学和糖化学作为基础,探讨抗原和抗体的本质及其相互作用,于1896年提出抗体形成的侧链学说,这一学说直到今天还具有实际意义。

两大学派的争鸣促进了免疫学的发展。

到20世纪60年代,对体液免疫的研究已经达到分子生物学的水平,已经弄清抗体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同时,对细胞免疫的研究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过去认为小淋巴细胞是处于衰老终末期,而现在正常红细胞电镜图已肯定它是免疫系统的一大类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在发挥免疫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后人们进一步阐明了小淋巴细胞的结构,以及个体的发生和分化过程,特别是在杂交瘤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这不仅丰富了一般细胞学的知识,而且为获得单克隆抗体或介质物质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许多学者还注意到:当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时候,机体一方面能够获得特异性免疫,另一方面也会出现机体免疫损害。

自从德国细菌学家科赫研究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以来,人们逐步发现不仅细菌及其产物可以引起机体免疫损害,就连异种血清蛋白甚至许多很简单的化学物质再次进入机体,也会使机体组织遭到破坏。

20世纪中期,随着组织器官移植的开展,对移植物排斥、免疫耐受性、免疫抑制、免疫缺陷、自身免疫、肿瘤免疫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识到胸腺、法氏囊和脾脏在机体免疫功能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过去把免疫过程局限于抗传染免疫的片面性,也认识到免疫应答是既可防御传染和保护机体、又可造成免疫损害和引起疾病的一个生物学过程。

也就是说,免疫是生物体对一切非己分子进行识别与排除的过程,是维持机体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是机体自我识别的一种普遍生物学现象。

免疫学 - 免疫学应用免疫学广泛应用于三大方面:①传染病预防:接种菌苗、疫苗,使机体主动产生免疫力.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及艾滋病,终将有赖于疫苗的发明。

②疾病治疗:包括肿瘤、慢性传染病及超敏性疾病,可用抗体、细胞因子、体外扩增的免疫细胞及治疗性抗原疫苗治疗。

③免疫诊断:按抗原与抗体及T 细胞受体特异结合的原理;按抗原能活化特异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发展起多种特异敏感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已广泛用于ABO 血型定型,传染病诊断,妊娠确诊等等。

[2]免疫学 - 免疫功能现代免疫学认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对抗原刺激的应答,而免疫应答又表现为免疫系统识吞噬细胞吞噬病菌别自己和排除非己的能力。

免疫功能根据免疫识别发挥作用。

这种功能大致有:对外源性异物(主要是传染性因子)的免疫防御;去除衰退或损伤细胞的免疫,以保持自身稳定;消除突变细胞的免疫监视。

只有免疫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发挥相应的作用和保持相对的平衡,机体才能维持生存。

如果免疫功能发生异常,必然导致机体平衡失调,出现免疫病理变化。

免疫系统在发挥免疫功能的过程中,识别是个重要的前提。

一切生物都具有这种能力。

单细胞生物只具有分辨食物、入侵微生物和本身细胞成分等低级的识别功能。

脊椎动物的机体免疫系统逐渐完善,不仅具有完整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而且免疫活性细胞还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和琳巴因子,从而准确地识别自己,排除异物以达到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这对保护自己、延续种族和生物进化都有重大意义。

高等生物的免疫系统充分发展,它对内外环境的各种抗原异物刺激既表现出多样性和适应性,又表现出特异性和回忆性,这对生物的进化过程、生物种系的生存和适应具有重大影响。

免疫功能是免疫系统在识别和清除“非己”抗原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生物学作用的总称。

主要包括:1.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正常时可产生抗感染免疫的作用,防御功能过强会产生超敏反应,过弱则产生免疫缺陷(后两种情况均属异常反应)。

2、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巨噬细胞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血细胞和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对自身成份保持免疫耐受;异常时:发生生理功能紊乱、自身免疫病等。

3、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和病毒干扰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作用。

丧失:机体突变细胞失控,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出现病毒的持续感染。

免疫学 - 检测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测定。

1.体液免疫测定主要利用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在一些辅助因子参与下出现反应,从而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来测知未知抗体或抗原。

此外,尚包括检测体液中的各种可溶性免疫分子,如补体、免疫球蛋白、循环复合物、溶菌酶等。

2.细胞免疫测定法是根据各种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K细胞、NK细胞及巨噬细胞等)表面所具有的独特标志和产生的细胞因子等,测定各种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数量和功能,以帮助了解机体的细胞免疫水平。

体液免疫检测法体液免疫检测法主要包括:抗原抗体1.凝集反应。

颗粒性抗原(细菌或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电解质参与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物,称之为凝集反应。

1)直接凝集反应。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直接结合所产生的凝集现象,前者多为细胞表面的结构成分,如细菌或红细胞的表面结构抗原。

(1)玻片法:多用于抗原的定性检测。

(2)试管法:多用于抗体的定量检测。

2)间接凝集反应。

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载体颗粒(如乳胶颗粒、红细胞等)的表面,称之为致敏颗粒。

当致敏颗粒与相应抗体结合,即可出现凝集现象。

这个反应常用于测定细菌性抗体、病毒性抗体、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抗体及某些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肾抗体、抗甲状腺抗体等)。

根据凝集反应的原理,还有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反向间接凝集试验、协同凝集试验等。

2.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外毒素、血清、细菌培养的滤液、组织浸出液等)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在电解质参与下,形成沉淀物,称为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的抗原多为多糖、类脂、蛋白质等。

1)单向扩散试验。

这是一种抗原定量试验,是可溶性抗原在含抗体的琼脂介质中扩散的沉淀反应。

此法常用于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各成分的含量。

2)双向扩散试验。

这是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在琼脂介质中相互扩散的沉淀反应。

本法常用于定性试验,如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甲胎蛋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

单克隆抗体技术3)对流免疫电泳。

对流电泳是一敏感快速的检测方法,即在电场作用下的双向免疫扩散。

此法常用于检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甲胎蛋白等。

3.中和试验。

特异性抗体可抑制相应抗原物质的活性,抗体使相应抗原的毒性或传染性消失的反应为中和试验。

例如抗毒素中和外毒素的毒性,病毒的中和抗体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等。

诊断风湿热的抗链球菌溶血毒素“O”试验也为一种中和试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一种溶解人、兔红细胞的溶血毒素“O”,该毒素的溶血毒性可被抗溶血毒素“O”抗体所中和而不出现溶血。

试验时将病人血清与溶血毒素“O”混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加入人红细胞,红细胞不被溶解为阳性反应,表示病人血清中存在抗溶血毒素“O”抗体。

血清抗体效价达400单位以上时提示患者曾感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助于风湿热的诊断。

4.免疫荧光法(荧光抗体法)。

是应用荧光素染料(如异硫氰酸荧光黄等)来标记抗体,但不影响其活性,此种抗体称荧光抗体。

用已知种类的荧光抗体浸染待检的含有抗原的细胞或组织切片,如有相应抗原存在,则抗原即与此种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而粘着在细胞上,不易洗脱,在荧光显微镜下成为发出荧光的可见物,可达到诊断或定位的目的。

包括直接法和间接法。

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本法的原理是利用酶(常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以测定被检标本中有无相应的抗原或抗体。

有间接法、双抗体法、竞争法三种。

6.溶血空斑试验。

7.免疫印迹技术。

免疫印迹或免疫转印技术(immunoblotting或Westernblot)是在Southern(1975)抗体抗原反应创建的DNA印迹术(Southernblotting)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免疫生化技术。

细胞免疫检测法近代免疫学广泛采用了细胞生物学、免疫血清学、免疫标记、免疫组化等多方面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了一系列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用于检测各类免疫细胞的表面标志(包括抗原及受体)、细胞的活化、增殖、吞噬、杀伤功能、各种细胞因子的活性或含量等方面。

这些技术为深入研究和认识机体免疫系统的生理、病理改变,阐明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提供了有用的手段。

随着细胞免疫学的迅猛发展,时有新的细胞免疫检测技术出现。

近年来,新发展的项目集中在对有关细胞因子以及细胞受体方面的检测。

1.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人类淋巴细胞在体外与特异性抗原(如结核菌素)或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如植物血凝素,PH A)等一起孵育,T细胞即被激活而向淋巴母细胞转化。

T细胞转化过程可伴随有DNA、RNA、蛋白质的合成增加,最后导致细胞分裂。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计数转化后的淋巴母细胞数,也可用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正在分裂的淋巴细胞,用液闪测定仪来确定掺入量以确定淋巴细胞转化率。

最近有一种不用同位素,又可用仪器测量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检查法,称为MTT检测法。

MTT是一种甲氮唑盐,它是细胞线粒体脱氢酶的底物,细胞内的酶可将MTT分解产生蓝黑色成分。

该产物的多少与活细胞数成正比,结果可用酶标仪(595nm)测量光密度,作为MTT法的指标。

2.E-花环法。

人类T细胞表面有羊细胞受体(CD2)能与羊红细胞结合形成玫瑰花样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