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人民币冠号研究(下)

合集下载

纸币冠号背后隐藏的秘密:稀冠

纸币冠号背后隐藏的秘密:稀冠

纸币冠号背后隐藏的秘密:稀冠纸币价值除了数字号码影响之外,「冠号」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只不过冠号玩的人群相对少,冠号和号码又都在一起,通常大家说的纸币「编号」会直接包括。

「冠号」本身用来记录发行序列,与数字一起,共同标注了纸币的唯一性,可以用来鉴定真伪。

以人民币纸币为例,数字号码之前的“罗马数字”或者“英文字母”,就是纸币冠号。

纸币编号 = 纸币冠号 + 纸币号码少数特殊品类只有“冠号”或者“号码”,那他们的「编号」就是“冠号”或者“号码”。

特殊情况毕竟极少数,这里只讲普适的大多数。

1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人民币冠号使用的“罗马数字”,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冠号使用的“英文字母”。

各自根据特定的排序依次发行,本来是国家机密,经过广大藏友研究基本已经半公开。

第一套人民币,冠号ⅢⅣⅤ(数字345)第二套人民币,冠号ⅣⅡⅠ(数字421)第三套人民币,冠号ⅢⅥⅠ(数字361)第四套人民币,冠号WJ第五套人民币,冠号GA中国大陆发行的纪念钞比较特殊,普通冠号只有一个字母J,就是“纪”字的拼音首字母。

龙钞的补号冠号是字母I,篇幅关系这里不展开。

2008年奥运钞,冠号J2018年70周年纪念钞,冠号J2同样品种的纸币,如果价差巨大,数字号码之外,95%以上都是冠号原因。

所谓「稀冠」,字面意思是比较稀少的冠号,不代表个体,是个统称。

造成稀少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发行少”和“消耗大”两种可能。

最普通的稀冠玩法有补号冠、开门冠、关门冠,绝大多数情况这几种都比较少。

注意,只是绝大多数情况。

补号冠纸币发行补号使用特殊冠号,通常是冠号表的最后几个,不同品种纸币的补号可能不一样,还会有多个。

比如海鸥五元补号只有679,五星车工补号有三个970,097,079,四版801的补号有九个JU,JW,JX,JZ,ZF,ZG,ZH,ZI,ZJ。

开门冠又叫首发冠,第一个发行的冠号。

大品种首发冠都是固定的,一二三套人民币是123,四套人民币是CP,五套人民币是FA。

第一套人民币暗记大全

第一套人民币暗记大全

第一套人民币暗记大全每一张人民币都有其独特的暗记,方便辨伪和防伪,第一套人民币部分票券暗记如下[5000元耕地图券]票面底纹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伍仟圆”字样组成。

冠字在左,号码在右,票券背面右侧面额上方有“W”字母暗记。

[5000元耕地工厂图券]票面底纹由曲纹组成;票券正面右图四层楼左边的树丛中有“5”字暗记。

[5000元蒙古包图券]是人民币中最先印有少数民族文字的票券。

此券在内蒙古地区发行,票面底纹由曲纹组成。

票券正面蒙古包上有”蒙古”二字暗记;背面中心蒙文中有“人”字暗记(★★★极珍,多发现于内蒙古和黑龙江地区)[5000元牧羊图券]票面底纹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伍仟圆”字样组成,未发现暗记,背面印有维文(珍稀,多发现于新疆地区)[5000元渭河桥图券]票面文字第一次从左至右书写,这是第一版人民币中惟一的一张按新规则书写票面文字的票券。

票券上的职章“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也相应改为由左至右排列,票版年号正面为“一九五三年”,背面为“1953”,为第一版人民币中票版年号最晚的票券。

票面底纹由花纹组成。

票券正面火车车轮上有”天”、“Z”字暗记。

[10000元军舰图券]票面底纹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壹万圆”字样组成。

票券正面行名左侧花饰中有“四”字暗记,行名右侧花饰中有“九”字暗记.年号左侧花卷中有“万”字暗记,年号右侧花卷中有”X”字母暗记。

[10000元双马耕地图券]背放牛图,钞纸有黄与白之分。

票面底纹由“中国人民银行”宇样和曲纹组成。

票券背面行名左侧花卷中有“M”字母暗记(该币有多种版别的假币)[10000元牧马图券]票面底纹由网纹组成,在右下角“名章”与“壹万”之间竖看有透明暗记“人”字,背面印有蒙文(★★★极珍)[10000元骆驼队图券]票面底纹由“中国人民银行”、“壹万圆”和几何图形组成,票券背面左侧花团内有“民”字暗记,背面印有维文(珍稀,多发现于新疆地区)[50000元新华门图券]背面拖拉机图,票面无底纹。

第一套人民币至第五套人民币发展及演变(最新)

第一套人民币至第五套人民币发展及演变(最新)

第一套人民币(The first series of RMB)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胜利进军的形势下,由人民政府所属国家银行在1948年12月1日印制发行的唯一的法定货币。

在图样题材上,选择当时经济建设和新社会人们生活的图案,生动展现出我国解放事业及建国初期人们的政治、生活、文化、社会百态,使人们领略到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建设新中国、新社会的如火如荼激情岁月。

中文名第一套人民币外文名The first series of RMB发行时间1948年12月1日发行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图案当时人们生活的图案第二套人民币:为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等不足,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中国货币制度,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收回第一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

当时已消除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市场物价稳定。

国家财政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连续几年收大于支,国家商品库存、黄金储备也连年增加,货币制度相应巩固和健全,一个独立、统一的货币制度已建立起来。

中文名人民币外文名Second series of the renminbi发行地点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首发时间1955年3月1日停止流通时间2007.4.1停止纸币。

硬币还流通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日开始发行的。

与第二套人民币比价相等,并在市场上与之混合流通。

这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取消了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保留了1分、2分、5分纸币。

纸币中“中国人民银行”六字是由马文蔚先生所书写。

票面上两方印章分别为“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

纸币背面印有用汉语拼音、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壮文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

汉藏文化专家教鉴别第一套人民币

汉藏文化专家教鉴别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是指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全套为62个版别,12种面额,总面额176552元。

买家选购时应谨慎小心,汉藏文化专家教你利用七个小窍门可鉴别第一套人民币的真伪。

一是看纸第一套人民币使用带有波纹水印或五角星水印的钞纸、纸张刻度大、挺括。

初期制造的假币一般都是草纸或者普通的书写纸。

二是辨色一般假票套色不准,色彩与真票有着明显的差别。

三是看字假票容易出现笔画不清、扭曲变形,甚至底纹装饰文字不清晰、重叠的情况。

四是看暗记第一套人民币发行的时候留下了暗记作为防伪用,假票多数没有暗记或非常模糊。

五是看图案真第一套人民币一般都会有“中国人民银行”之类的底纹。

六是看票幅第一套人民币的票幅都有官方的数据,假票有时候会小一些或者大一些。

七是观察磨损褪色程度如果只褪色而无磨损或者仅磨损但是未褪色,就是假币。

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刷版别

第一套人民币的印刷版别

第一套人民币版别研究在1950年7月1日,在上海的中国纸币集藏会,扬州会友林丹、宋和鸣两位先贤,编著的《中国人民银行、华中银行钞目》一书中,就提及到第一套中国人民银行钞有57种版别,而在该钞目发行以后,中国人民银行还发行了10张第一套人民币(它们是2张蒙文券、4张维文券、2张50000元券、1张500元种地券、1张5000元渭河大桥券)。

但随着滚滚的历史车轮进展,现在新的版别发现越来越多。

要谈版别问题,首先要了解何谓版别,过去研究这个问题,大家提法不一,官方有官方的规矩,民间有民间的叫法,编书有编书的提法,收藏者有收藏者的称谓。

有的提出第一套人民币有57种原版,有的提出第一套人民币有60种版别,有的称第一套人民币有68种版别,或有72种、78种说法等等,不一而已。

不同的提法,就有不同答案,也拿得出不同的实物票券来说明问题。

我们知道版别,顾名思义就是指币与币之间存在的区别。

而纸币的版别更不同以硬币,纸币可受多种因素而可改变其版别,如纸质不同、制版先后、年号日期、印刷颜色、印刷厂家、印刷工艺、初版与再版、冠字与号码、签字与盖章、暗记水印、加盖文字等等不同因素而产生不同版别,这也是纸币收藏的内存潜力,也是给集藏者的深研诱力、也是纸币鉴赏的无限魅力。

现把各种各样引起不同版别和产生的不同原因一一分析如下;一、使用纸质不同而产生的版别第一套人民币是在解放战争中蕴酿,诞生、发行的,由于战争正在进行,前方急需大量人民币去占领市场,部队急需大量军费给养,后方急需大量人民币去收兑区币,稳定市场,发展生产。

造成人民币印刷供不应求,印刷人民币材料纸张只能就地取材,并没有统一的纸张,有什么纸张就用什么纸张,所用纸张有老解放区造的桑皮纸、麻纸,有从市场上采购来的挪威道林纸,有从旧政府印钞厂的仓库中接收来的美钞纸,有东北佳木斯造纸厂生产的波纹水印纸、有从前苏联购进的五星纹水印纸,有一般办公用的平版纸、还有国产天章印钞纸由于所用不同纸张产生不同版别,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因纸张厚薄产生的版别:由于同一票券使用二种纸张,发现有厚薄特别明显,手感很强的有以下几种票券:1、5元牧羊票券:有厚纸与薄纸二种,以薄纸票券较少。

人民币冠字号码的作用及演进规律

人民币冠字号码的作用及演进规律

人民币冠字号码的作用及演进规律人民币冠字号码的作用及演进规律曹晓磊一、人民币冠字号码简介冠字号码是为统计钞票印制数量、标记钞票唯一性的一种符号。

冠字号码(简称“冠号”)由两部分组成:冠字和号码,冠,取首之意,“冠字”也称“字头”,即印在票券号码前的符号,人民币冠字一般由罗马数字或汉语拼音组成,冠字后的阿拉伯数字即为“号码”。

人民币一般实行“一票一号”,冠号代表着每张钞票独一无二的身份,是钞票的“身份证”。

如图1。

第一套人民币“三七”冠号第四套人民币“二八”冠号图1二、冠字号码的作用(一)估算现金流通量,根据经济发展合理投放钞票人民币的冠字由两至三个罗马数字或两个汉语拼音组成,号码由六、七或八个阿拉伯数字组成。

冠字用以表示各种票券印制数量的批号,号码是表示每一冠字批号中的具体编号,一票一号,在同一冠字批号中的号码一般不重复。

以目前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币为例,他实行2位冠字8位号码的“二八”排列,2个汉语拼音最大组合为625种,10个阿拉伯数字的组合为一亿,所以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印制数量的最大理论值为625亿张。

冠字和号码形成有限组合达到控制钞票印制数量的目的,国家通过统计已发行冠号数量,可准确掌握新钞发行量,再减去旧钞回收量,综合各口径货币供应量,便可估算出市场现金流通量及在货币供应量的占比,再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合理投放现金,以保证物价稳定。

发行部门还可宏观控制各券别冠号的发行比例,以利于各地适时调整各券种的动态平衡,防止流通中券别阻滞。

(二)很强的防伪作用冠字号码技术可明显增加伪造难度,是钞票防伪中的重要内容。

在现代印钞业中,通常采用凸印技术印制钞票冠字号码,其效果不同于其他方式印制的“号码”,其墨迹四周有挤压痕迹,用放大镜看比较清楚,图2。

图2 (2005版人民币100元)从印迹的背面可看见压痕,手摸真币冠号有凹凸不平感。

另外,钞票号码机是特制的,号码字型、字体大小、线条粗细都是特定的。

字体排列次序是否整齐、左右间距是否均匀,号码印在钞票上的颜色、位置是否与真币相同,号码周围底纹是否完整、是否有挖补痕迹,这些都是鉴定钞票真伪的重要检测点。

人民币冠号收藏知识

人民币冠号收藏知识

人民币冠号收藏知识珍藏网 /(第一套人民币一元)人民币收藏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收藏的主题,如果整套收藏的话,第一套人民币会比较难,如果按号码收藏的话,冠号收藏则是最难的,因为冠号发行数目多且分布零散,每个冠号的发行投放地域不同,造成了难度的提高,收藏研究冠号是一个耗费巨大精力和脑力的工程,是纸币收藏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

为了保存我国建国后的早期的纸币发行资料(冠号发行资料),很多纸币收藏家加入了这个行列,耗费巨大精力搜集早期印有罗马冠号版本的纸币实物(即第一二三版人民币,由于第四版开始使用拼音字母,前三版的纸币发行早,发行时期国民的收藏意识普遍不深,加上是罗马冠号印刷,其史料研究价值显得更加重要)冠号大全收藏兴起较晚,目前全国能完整拥有三版纸币品种全冠号实物的藏家寥寥无几,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没有上十年的功夫都不可能略有小成。

常见的版别大全套是一种流传多年的大众化收藏主题,基本只要有资金就能实现。

而冠号收藏除了耗费资金外还耗费精力,一个完整的全冠大全套是收藏实力的象征,比如第五套人民币豹子号、第四套人民币全同号的收藏就比较有意义,以后将非常看涨。

冠号收藏难度考验一个收藏者的恒心,冠号收藏的趣味性就是未知因素有很多,如果想加入全冠收藏的行列就要准备牺牲三样宝贵的东西:时间、金钱、精力。

全冠号收藏适合收入富足、工作自由、生活悠闲的人群。

(1)因为全冠收藏难度是品种多数量大资金的耗费是一笔巨大的开支;(2)要寻找全冠就必须耗上一定的时间,否则根本没有办法完成;(3)耗费巨大的精力是必然的,面对如此大量的收藏目标,你必须将你拥有的品种进行归类整理,然后还要将继续寻求的品种牢牢记住并发动能够寻找的线索和关系去举国寻觅。

建议大家考虑自身情况后再踏入全冠号收藏的行列。

如果是一般的工薪阶层和小资本商户估计没有能力胜任,因为需要牺牲的三样东西同样是其生存的基本,建议达到工作生活宽松,经济富裕的条件时再涉足。

人民币冠号收藏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是冠号收藏的趣味性也非常大,天下藏品网欢迎各位的加入,同时希望大家有一个客观的风险评估:毕竟到了最后大部分人可能徒劳,没办法凑齐全冠大全而被迫放弃,导致前功尽弃,如果大家认为最终的成功与否无所谓,享受了收藏过程中的乐趣就足够的话,那么你就很适合全冠收藏这个行列。

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
第一套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印制发行的法定货币
使用第一套人民币的故事有很多,下面举个例子:在我家的书柜里,珍藏着一张崭新的纸币,它 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上面印着“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大字,面值是拾元。听爷爷说, 它叫第一套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设计、印制、发行的法定 货币,也是中国第一套具有独立国家信用,法定流通的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 精巧,票面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如:壹圆“列车”主景,象征 着祖国强大、人民团结;伍圆“农民”主景,象征着农民丰收、喜悦;伍拾圆“牧羊”主景,象 征着牧业兴旺、羊群肥壮;伍佰圆“西藏人民大团结”主景,象征着西藏人民与各民族人民大团 结、共同奋斗。这些面值的设计富有民族性、传统性和艺术性,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厚的文 化底蕴。新中国成立初期,商品匮乏,粮、布、油等生活必须品都要凭证凭票供应,一般家庭所 需的粮食、布匹等凭粮票、油票等换取。
面额:10元背景图案:宝塔 发行时间:1949.8.25背面主色:兰黑 正面图案:工农规格:121×64 正面主色:浅绿、深绿停用时间:1955.5.10 ★第一套人民币施肥版20元 面额:20元背景图案:大花球 20元币值的多种板式 发行时间:1948.12.1背面主色:紫红正面图案:施肥、火车规格:121×64 深绿停用时间:1955.5.10
★第一套人民币火车大桥(乙)版50元 面额:50元背景图案:花符 发行时间:1949.6背面主色:深红色 第一套人民币50元 正面图案:火车、大桥规格:132×70 正面主色:深蓝色停用时间:1955.5.10 ★第一套人民币列车(甲)版50元 面额:50元背景图案:花符
发行时间:1949.3.20背面主色:棕色 正面图案:火车规格:135×67 正面主色:黄黑色停用时间:1955.5.10 ★第一套人民币列车(乙)版50元 面额:50元背景图案:花符 发行时间:1949.4背面主色:深棕色 正面图案:火车规格:133×69 正面主色:黄蓝黑色停用时间:1955.5.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知道了罗马数字的冠号组合方式是从第一套人民币开始的,也就是说,一版币的罗马冠号的开山鼻祖。

其实在战争年代还有很多关于罗马冠号如何排列的故事。

历史问题导致排列不一
以东北银行为例,在解放战争尚未取得全面胜利之前,印钞所用的号码机,都需要工作人员乔装成商人,冒着生命危险,通过国民党占领区,从大连买回。

而每一个号码机约合一两黄金价值,在物资缺乏的战争年代,确实所费不赀而且也得来不易。

因此,号码机的珍贵在东北银行多采多姿的票券号码字体之中完全表现无遗,其印制第一套人民币的号码种类最多、变化也最大。

早期印钞厂除了设备简陋之外,且又缺乏八位数的号码机,所以,这套纸币八位数票券的号码印刷,往往采用两组号码机合并组装而成,有2+6或4+4两种组合;因此,数字排列上有时会出现高低、不整齐的现象,甚至即使是同一票券,号码字体前后也会有差异的情形发生。

第一套人民币六十种票券中,无号码券有一种,六位数号码券有十二种,七位数有二十六种,八位数有二十五种。

其中伍拾圆工农券、壹佰圆轮船券都有六位数和八位数二种号码,而伍拾圆列车券和壹仟圆狭长型双马耕地券则有六位数和七位数二种号码,也就是同一票券有二种不同号码位数,除了狭长型双马耕地券是特殊历史背景下所造成“七位数号码比六位数先发行和“伍拾圆列车券六位数号码为天津人民印刷厂印制、七位数则为北京印钞厂所生产”之外,其它二者(即伍拾圆工农券、壹佰圆轮船券)主要是因为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解放区域逐渐扩大,对货币需求量日益殷切,为因应客观形势的变化,上海印钞厂遂把六位数号码扩充为八位数,来增加人民币的印刷量。

众说纷纭的发行量
理论上,一个冠字,号码如果是六位数,则发行量(印刷量)约一百万张,七位数约一千万张,八位数则约一亿张;因此,纵然同样是只有发行一个冠字【I II III】的票券,也会因面额、号码位数、流通区域和使用时间的不一样而使市场价格会大异其趣的,这些原因或变量是错综复杂的,无法用简单的一个元素来说明清楚。

例如:在解放时期和建国前后,解放区的地方性货币与人民币是按固定比价来兑换,且以人民币为本位币,地方币为辅币,混合流通;然后是停止区币发行,并通过银行业务、财政征收和贸易回笼等协同运作,只进不出,逐渐收回解放区货币,因此,有些人民币票券虽然是只印制一个冠字【I II III】而已,但可能由于下述种种原因,造成市场价格上有天壤之别。

1、号码位数(六位数、七位数、八位数)不同,或是否有全部发行完毕,这些原因都会造成发行量和存世量的极大差异。

2、若和辅币性质的区币同时流通,且时间较长,自然而然会影响人民币使用的周转率问题。

3、战争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会导致小面额的钞票因较不值钱的缘故,其回收率相对地较大面额的低很多,因为以当时壹万元旧币(第一套人民币)只能换成新币(第二套人民币)壹元,那么壹佰元的旧币只等于新币的壹分而已,由此可知,面额伍拾元以下的钞票早已微不足道,自动退出市场的流通,相对地回收也比较少一些。

4、发行时间早和流通时间久,其存世量会较少,市价自然偏高,这可以从第一批发行的贰拾圆运肥火车和伍拾圆矿车驴子票券得到验证。

(e)发行量少或面额较大,其回收相对彻底,那么市场价格也不便宜,如:伍佰圆瞻德城、伍仟圆蒙古包、壹万圆牧马票券等等。

今汇集相关票券成一览表,供大家参考、探究一番,并充分了解一下,市场价格迥然不同的真正原因所在?
发行单一冠字【I II III】的票券一览表
上述表内,运肥火车和红色火车大桥二种票券,虽然都有【IV II X】补号冠字的存在,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发行总量,故亦纳入此一系列。

在《中国革命根据地印钞造币简史》书中叙述:1948年12月至1949年7月,第二印刷局共印制人民币伍圆券(帆船图案)金额1893.05亿元,1949年6月至11月,印制人民币贰拾圆券(打场图案)金额4724.3亿元,(注:此金额为冀南银行币,按1元人民币=100元冀南币折算);亦即伍圆帆船券发行总金额约为旧人民币18.9亿元,印刷量约37.86亿小张,而号码为七位数,故应存在有38个不同冠字且末位冠字应为【VII IX VIII】;而贰拾圆打场券发行总金额约为旧人民币47.24亿元,印刷量约23.62亿小张,号码为七位数,理应存在有24个不同冠字且末位冠字为【VI V IV】。

但在冠字的实物收藏上,却极难收集齐全,至今为止,笔者的伍圆帆船券冠字只有19个,而目前已知的末位冠字为【VII VI VIII】;贰拾圆打场券的冠字则更少,只有5个而已,目前已知末位冠字为【IV III V】。

而市场上一直找不到新的不同冠字出现,大部份都是相同冠字,重复出现,因此档案资料与实物收藏的差距相当大,这有待未来更深入的求证。

至于坊间一些书籍、杂志记载的部份票券印制统计表,内容有对的、也有错的,还有一些需要日后更多、更完整的实物资料进一步考证。

第一套人民币年代久远,而且又是发行于战争年代,一些记录货币发行和使用的资料保管起来实属不易,因此我们也只能通过对其冠号的研究来还原那一段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