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大江东新城范围内所有镇简介
项目选址情况说明

项目选址情况说明一、项目概况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位于萧山区东北部(沿钱塘江区域),其规划控制总面积约427平方公里。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是全省14个产业集聚区之一(现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由原萧山区江东新城、临江新城、前进工业园合并),是杭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产城融合”高地的新载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
本项目主线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临江街道,为世纪大道北延工程,是集聚区内南向北的主干道,起点位于世纪大道已建三号闸横河桥北侧(即世纪大道与规划江东一路交叉口处),路线沿规划线位向北行进,沿线与江东三路、江东五路、临鸿东路、等规划道路相交后,终点与规划奔竞二路(滨江二路)相交。
本项目支线起点与世纪大道北延相交,沿规划线位向西行进,与规划经四路等规划道路相交后,继续向西行进至前进街道海丰村(与江东五路已建段相接)。
杭州市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临江至九工段接线工程实施后对于促进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增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与杭州主城区、萧山城区的紧密联系,改善钱塘江南岸道路交通状况起到重要作用。
项目的建设是推进“五大建设”、打造“畅通浙江”的需要,为保障环杭州湾产业带、促进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奠定极其重要的基础。
本项目采用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
根据项目在区域路网中的地位及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和规划定位,在交通量预测基础上,确定本项目按一级公路标准、结合城市道路功能建设,设计速度60km/h。
项目主线:起点与世纪大道已建三号闸横河桥接顺,路线沿规划线位向北行进,经临江街道、围垦九工段,沿线与江东三路、江东五路、临鸿东路等规划道路相交后,终点与规划滨江二路相交。
项目主线路线全长,路基宽48米,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60 公里/小时。
项目主线拆迁数量约8982平方米,路基土石方填方约万方,桥梁共计约223米,设养护管理用房1处(新世纪大道已建段与本接线工程共计约14km长,合用此管理用房),主线估算投资约亿元。
萧山区域分布情况

萧山区域分布情况一、萧山行政划分萧山辖11 个街道,17 个镇,即城厢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义蓬街道、南阳街道、靖江街道、河庄街道、前进街道、新湾街道、临江街道;楼塔镇、河上镇、戴村镇、浦阳镇、进化镇、临浦镇、义桥镇、所前镇、衙前镇、闻堰镇、宁围镇、新街镇、坎山镇、瓜沥镇、党山镇、益农镇、党湾镇。
分地区常住人口(单位:万人)二、经济分布情况萧山各镇经济排行1 宁围镇:浙江第一镇、469 家企业,农业、汽车、机械五金、化工印染、轻纺服饰、建筑装潢和电讯物流等。
2 衙前镇:全镇600 多家企业,其中,亿元企业达17 家形成化纤纺织、钢结构两大产业基地,为目前惟一的“中国化纤名镇”。
3 新街镇:新街是名副其实的工业重镇。
2004 年,全镇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并荣膺“中国钢构名镇”称号。
4 瓜沥镇:第一产业:淡水养殖、城郊型农业、围垦特色农业和多种经营四大特色产业。
第二产业:轻纺印染、信息技术、环保材料、轻工机械、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等六大行业结构。
第三产业:建有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摩托车专业市场,两家四星级宾馆,有大型连锁超市,品牌服饰有一条街,商品供应和都市基本同步。
5 城厢街道:是萧山主要的居住区、旅游度假区和商业贸易区。
6 北干街道:是萧山区新行政中心所在地和商业贸易区。
7 新塘街道:羽绒和羽绒制品是新塘的一大支柱产业,街道集中了全区90%以上的羽绒加工企业,是全国四大羽绒集散地之一,被誉为“羽绒之乡”。
8 临浦镇:模以上企业达到103 家,其中亿元企业11 家。
工业、农业为主。
9 闻堰镇:现全镇共拥有工企业342 家;从业职工14370 人;拥有总资产364109 万元,所有者权益已达到148644 万元。
全镇已基本形成了以机械五金工具为主体,建筑、建材、轻纺、服装、化工、印染、包装食品为重点,交通运输为先导的行业体系。
10 党山镇:以化纤织造、制镜卫浴、包装装饰、机械五金、蔬菜加工为主导,2005 年,共有工商企业400 余家。
你真的了解杭州大江东板块吗?

你真的了解杭州⼤江东板块吗?新城越来越⼤,要做好板块发展的具体功课。
⽂⼁刘恋「维维说房」主笔我们在杭州买房⼦,都是以板块为筛选。
⽐如问:「城东新城有哪些房⼦好买?」「⼤江东板块有房⼦好买吗?」看起来是对等的两个问题,挑不出⽑病。
其实打开地图就会发现,这两个板块是不对等的:⼤江东⾮常⼤,体量是城东新城的N倍,⽐中河⾼架到下沙沿江的主城区范围还⼤得多。
因为陌⽣,在很多⼈看来,⼤江东就指⼀个地⽅。
不过随着熟知度的慢慢提⾼,以后⼤江东会裂变成更多的⼩板块。
⽽这个时候,你也许会问,⼤江东究竟哪个位置更好?那么,在⼀个新城刚起步之时,我们该怎么下⼿买房⼦?简单来说,⼀看重量级规划,⼆看地铁,三看购物中⼼。
⼤江东在杭州的最东⾯,距离萧⼭国际机场⼤约5公⾥,这⾥是杭州主城区东部、环杭州湾的拐点。
在两年前,它是⼀个全新的区域;但是现在,却已摇⾝变为杭州的热门区域。
不过要问及⼈们对⼤江东的认识,⼤抵是「产业集聚区」这五个字。
知道这⾥引进了很多产业,有⾼端制造业,汽车产业,新能源业等,规划看上去挺好的。
也知道这⾥绝对的房价便宜些,⽬前⾼层⽑坯均价在1.4W/㎡左右。
但真正的⼤江东,是由原先的⼏个⼩镇组成的,现在称之为街道。
最新的规划中,⼤江东被明确分为⼏个部分。
今年年初,⼤江东产业集聚区官⽹发布《杭州⼤江东产业集聚区(⼤江东新区)分区规划(2015-2030)》。
☝⼤江东远期规划结构图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江东被分为四⼤区块,⽣态智慧新城,江东、前进、临江功能园区,称为「⼀城三园」。
图上的「公共中⼼」,就是⼤江东管委会所在地。
我们通常把政府的所在地,看成为城市发展⾄⾼地。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各区的政府所在地,通常来说,成熟的速度⽐其他位置快⼀些。
以前杭州市政府在武林,武林⼴场在城市的地位⼤家都知道;现在市政府搬到钱江新城,短短时间,市民们⼼中已全然接受钱江新城的城市中⼼地位。
不⽌⼤⾯上,⼩区域上,板块围绕着⾏政中⼼⽽发展的现象,更是明显。
原义盛镇历史沿革

原义盛镇历史沿革2011-07-05 16:32:32 来源:点击:3位置面积义盛镇位于萧山市东北部,钱塘江南岸,北接头蓬镇,南连靖江镇,西邻河庄镇、南阳镇,东与新湾镇、党湾镇接壤。
距沪杭甬高速公路和杭金衢高速公路出入口5公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2公里,毗邻钱江观潮度假村。
全镇面积达23.36平方公里,城镇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是浙江省中心镇、萧山副城区。
义盛镇建置沿革义盛形成集镇始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有220多年的历史。
在南宋咸淳年间(1266-1274),现属地为盐官县时和乡;明代属海宁县时和乡,后因钱塘江江流改道,至清朝康熙十年(1680),属地沦为江道,变成沧海;到清朝乾隆四十二年(1777)这一带才逐渐淤涨成陆,不少绍兴等地的移民到此开垦、晒盐、种地。
相传在现镇所在地有一个叫姚梅生的人开了一爿小作店,店号为义盛,开业后,生意兴隆,后逐渐形成村落,自此以义盛店号而得名。
民国二十年间“义盛”街属县七都二十五图,是萧山在南沙地区比较繁荣的农村小集镇。
解放后的1950年4月设义盛乡和蓬园乡;1956年7月并入永新乡、南阳乡;1958年10月实行公社化,撤销区建制,为永新管理区和乐园管理区;1961年7月恢复区建制,缩小公社行政区域,撤销管理区,建立义盛人民公社和乐园人民公社;1969年2月撤区并社并入义蓬公社和南阳公社;1971年2月恢复;1980年7月革委会改为管委会;1984年3月改为义盛乡人民政府和乐园乡人民政府;1985年义盛乡改为镇建制,建立义盛镇人民政府;1992年5月义盛镇与乐园乡合并为义盛镇。
2000年8月,义盛镇被列入省中心镇试点镇。
行政区划2000年,义盛镇辖13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村,207个村民小组,9618户农户,30486人。
具体区划设置见下表:义盛镇行政村(居委会)简况表序号标准名名称由来位置人口(人)1 蓬园村百余年前形成村落时,以产盐为主,堆有盐蓬,故名镇西22702 长红村古名九里桑,全村为一片桑园,文革期间改名长红村镇西22273 白浪村因地处白浪涛涛的海涂,古地名为“白囊”,后更名为白浪镇西北18364 金泉村古地名为“金囊”,后改称金钱村,后称金泉村镇西北20045 杏花村为古地名,相传越剧名剧“何文秀”素材产生于该村镇西北14676 蜜蜂村取蜜蜂为勤劳之意义镇集镇27197 义盛村因紧靠义盛集镇而命名镇东南26668 新庙前村因地处靖海殿南,俗称新庙前,故名镇东南22069 后新庙村因地处靖海殿北,俗称后新庙,故名镇东167910 新益村镇东北200211 灯塔村镇东北191712 后埠头村村北原建有船埠,人们习惯称北面为后,南为前,故名后埠头镇东北270613 火星村取星火燎原之意镇东北2336义盛街道义盛集镇4181。
萧山概况

概况萧山区位于钱塘江下游南岸,东邻绍兴县,南接诸暨市,西连富阳市,总面积1420平方千米。
2005年底,总人口117.7万人。
邮编:311200。
代码:330109。
区号:0571。
行政区划萧山区辖4个街道、22个镇:城厢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楼塔镇、河上镇、戴村镇、浦阳镇、进化镇、临浦镇、义桥镇、所前镇、衙前镇、闻堰镇、宁围镇、新街镇、坎山镇、瓜沥镇、党山镇、益农镇、靖江镇、南阳镇、义蓬镇、河庄镇、党湾镇、新湾镇。
区政府驻城厢街道金城路685号。
历史沿革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会稽郡,萧山属会稽郡地。
西汉初至元始二年(公元2年)间,始建县,名余暨,属会稽郡。
“余”为越语,越人称盐为“余”,因当时萧山产盐,又临暨浦,所以称“余暨”。
属会稽郡。
汉末童谣:“天子当兴东南三余(指余姚、余杭、余暨)之间”。
所以孙权在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改余暨县为永兴县。
属会稽郡。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并永兴入会稽县,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复置永兴县。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永兴为萧山,因县治西部有萧山而得名。
作为山名的萧山,早在《汉书·地理志》余暨县名之下已有记载,其来历是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
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萧山,为省直属县。
1949年6月底,划归绍兴专区。
1952年起,复为省直属县。
1957年划归宁波专区。
1959年改属杭州市。
1987年11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萧山县,设立萧山市(县级)。
1988年1月1日,正式挂牌。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2001年2月2日国函[2001]13号),撤销萧山市,设立杭州市萧山区(2001年3月9日浙政发[2001]12号通知)。
3月25日,萧山举行撤市设区挂牌仪式,杭州市萧山区正式宣告成立。
1998年,辖24个镇、7个乡,745个行政村、137个居委会,总面积1420.22平方千米,人口113.41万人。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简介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情况简介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位于中国长三角地区,地处浙江杭州东部,钱塘江入海口南岸,毗邻上海,总规划面积为427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级产业集聚区、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
大江东是浙江省发展湾区经济的核心区和杭州市拥江发展和打造城东智造大走廊的主平台,是杭州的城市副中心。
大江东坚持新能源运输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和新能源等“1+2+X”主导产业定位,已落户了长安福特、吉利汽车、广汽、西子航空、费列罗、Ferrotec、格力、新松机器人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
目前正集中力量打造三千亿级的汽车产业和航天航空、集成电路、智能智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大江东规划有17平方公里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园,按照“主攻大项目、拉长产业链、发展高科技”的招商方向,正全力打造“三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目前已引进了佛吉亚、麦格纳、大陆等汽车产业类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2个。
整车方面,入驻项目年规划产能已达160万辆,包括了总投资73亿元的长安福特大型豪华SUV项目、总投资180亿元的广汽杭州自主品牌传祺汽车及新能源汽车项目、总投资80亿元的吉利新能源整车项目、总投资75亿元的长安福特中大型轿车项目、总投资78.5亿元的东风裕隆整车项目等。
大江东拥有空港、海港、铁路港、公路港、信息港“五港合一”的区位优势,距离中国十大国际航空口岸之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15分钟车程;拥有杭州唯一的出海码头;规划建设高铁江东站,30分钟即可到达上海浦东机场,是一条客货兼顾的长三角城际铁路;通过发达的高速路网,到上海和宁波仅需1小时车程,真正实现了长三角“一小时经济生活圈”;杭州地铁7号线、8号线穿越大江东腹地,将在2022年前建成投用。
大江东拥有传化公路港等多家智慧物流企业,已经形成综合交通新型信息服务网。
大江东投资环境优良,拥有杭州市一级审批权限,成立了浙江省首个行政审批局,整合650多个审批事项,重点开展“一站式代办服务制”。
项目选址情况说明

项目选址情况说明一、项目概况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位于萧山区东北部(沿钱塘江区域),其规划控制总面积约427平方公里。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是全省14个产业集聚区之一(现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由原萧山区江东新城、临江新城、前进工业园合并),是杭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产城融合”高地的新载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希望和潜力所在。
本项目主线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临江街道,为世纪大道北延工程,是集聚区内南向北的主干道,起点位于世纪大道已建三号闸横河桥北侧(即世纪大道与规划江东一路交叉口处),路线沿规划线位向北行进,沿线与江东三路、江东五路、临鸿东路、等规划道路相交后,终点与规划奔竞二路(滨江二路)相交。
本项目支线起点与世纪大道北延相交,沿规划线位向西行进,与规划经四路等规划道路相交后,继续向西行进至前进街道海丰村(与江东五路已建段相接)。
杭州市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临江至九工段接线工程实施后对于促进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增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与杭州主城区、萧山城区的紧密联系,改善钱塘江南岸道路交通状况起到重要作用。
项目的建设是推进“五大建设”、打造“畅通浙江”的需要,为保障环杭州湾产业带、促进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奠定极其重要的基础。
本项目采用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
根据项目在区域路网中的地位及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和规划定位,在交通量预测基础上,确定本项目按一级公路标准、结合城市道路功能建设,设计速度60km/h。
项目主线:起点与世纪大道已建三号闸横河桥接顺,路线沿规划线位向北行进,经临江街道、围垦九工段,沿线与江东三路、江东五路、临鸿东路等规划道路相交后,终点与规划滨江二路相交。
项目主线路线全长4.335Km,路基宽48米,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60 公里/小时。
萧山简介介绍

抗日战争时期,萧山曾是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区 域。
现代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萧山
新中国成立后,萧山先后为绍兴专区 、宁波专区和台州专区的属县。
改革开放以来的萧山
1988年,萧山撤县设市,进入快速发 展时期。
03
萧山文化特色
萧山传统文化
历史背景
萧山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良渚文化、跨湖桥文化 等,这些文化在萧山的地域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人口规模
01
萧山区是杭州市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根据2020年 数据,全区常住人口约为120万人。
02
萧山区的人口以汉族为主,但也有一定数量的少数 民族居民。
03
萧山区的人口结构较为多元化,包括城市中心区、 农村地区和外来人口等。
经济发展
01
02
03
04
萧山区是浙江省重要的经济区 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传统艺术
萧山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多样,如越剧、评弹、纸扎艺术 等,这些艺术形式在历史长河中传承发展,并在现代社会 中得到了发扬光大。
古建筑
萧山的古建筑也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湘湖风 景区的老虎洞窑址、进化镇的越王城遗址等,这些古建筑 见证了萧山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
萧山民俗文化
民俗活动
萧山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如春 节期间的舞龙舞狮、端午节的龙 舟竞渡等,这些活动充满了地方
特色和乡土气息。
民间艺术
萧山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如剪 纸、泥塑、糖画等,这些艺术形 式在民间流传,并成为萧山民俗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音乐
萧山的民俗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 特色,如流传于浦阳江一带的浦 江民歌、临浦一带的义桥民歌等 ,这些音乐形式反映了萧山人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河庄镇河庄街道前身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河庄镇,九二年由原河庄乡、新围乡、钱江乡合并建制河庄镇,由于大江东新城建设规划的需要,于2009年8月撤镇设街。
街道地处萧山区北部,杭州市东部,钱塘江南岸,毗邻义蓬、南阳,与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江相望,南临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距杭州市中心30公里。
是江东工业园区的主平台与大江东新城规划建设的前沿阵地。
街道简介河庄街道全街道区域面积69.2平方公里,下辖20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为4.85万人,家庭户口为13772户。
河庄是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萧山围垦精神的发祥地,文化底蕴较为丰厚,境内蜀山南坡的商周文化遗址和北坡的战国窑是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10余年来,河庄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生产总值以年均10%-20%增速增长,逐步形成了以化工、纺织印染两大行业为主体,五金机械、针织内衣、建筑建材、塑料模具、电子电器、蔬菜食品等多方面发展的工业体系。
区域概况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河庄街道,位于萧山北部,东靠头蓬镇,南临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与义蓬、南阳两街道接壤,西北濒临钱塘江,南沙大堤穿境而过,距萧山区中心32公里、杭州萧山国际机场5公里。
属钱塘江淤积成的沙土平原。
全镇区域面积58平方公里,下辖2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00年底人口43254人,是萧山垦区重镇。
河庄历史悠久,境内蜀山南坡的商周文化古遗址和北坡的战国窑是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庄又是现代围垦精神的发祥地,1968年全区人民在河庄围成3.6万亩滩涂,揭开了萧山现代围垦史的序幕。
历史沿革相传街道西面的青龙山附近有河庄村,该村庄因建于河边而名,街道以村名。
镇域在明末清初为钱塘江的北岸,清代钱塘江出海改为“中小门”时,在河庄之地曾4次挖掘以改变水流通道,后南岸渐淤涨成陆,才有绍兴、海宁、瓜沥、义蓬等地乡民的迁入开垦定居。
建国初属清泰、河庄、蜀山乡,1956年蜀山、新泰乡并入河庄乡,1958年为红旗公社的一部分,1959年为瓜沥公社河庄、前进管理区,1961年2个管理区并为河庄公社,1969年并入南阳公社,1970年从南阳分离与乐园合并为河庄公社,1971年乐园公社又分设,1992年5月新围、钱江乡并入成立河庄镇。
2009年撤镇设街道办事处。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经济发展2007年,河庄镇工业经济发展保持“快增长”势头。
全镇实现工企业总产值61.12亿元,同比增长20.42%;实现工业产值58.23亿元,同比增长21.6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7.39亿元,同比增长21.74%;其中规模以上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7.96亿元,同比增长22.97%。
农业基础经济突显“调结构”优势。
2007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4.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388元。
农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平稳增长。
在前进的道路上,河庄也取得了多项荣誉,95年被命名为杭州市小康镇,97年被命名为首批杭州市教育强镇,99年被命名为杭州市东海文化明珠镇乡,2000年被命名为杭州市新农村乡镇,2001年成为杭州市级卫生镇。
随着杭州城市建设实施跨江沿江发展战略,城市重心逐渐东移和南扩。
河庄镇处于萧山东北部的中心位置,南新线横穿该镇南部,集镇内的永丰路已东西贯通,在建的杭金衢高速公路和钱江六桥将使河庄的地理位置优势日益凸显。
改革开放1978年,钱江公社第一家社办工业企业钱江农机厂建成。
1980年,投资近20万元,内设1167个座位的河庄影剧院建成启用。
1982年4月,蜀南村蜀山上发现良诸商周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一块玉壁现存浙江博物馆,1983年被萧山县人民政府命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10月,由钱江乡、航民村共同投资100万元的钱江染织厂建成投产;同年,河庄乡卫生院被命名为浙江省文明卫生院。
1989年10月,杭州百合化工有限公司(前身江南颜料厂)建成投产。
1990~1991年,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杭州蚕桑之乡。
1991年,萧山第一个围垦乡——新围乡庆祝建乡20周年。
1992年5月,新围乡、钱江乡、河庄乡合并为河庄镇;年末举办文化节。
1993年8月,镇首家中外合资企业杭州远东针织服装有限公司成立。
至1995年底,以金融、文化、通信、卫生为依托,以商贸一条街为中心的0?5平方公里新区已建成雏形。
按可比价格计算,1978~1998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12%,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已于1988年提前12年实现。
1995年,被杭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首批“小康镇(乡)”。
1997年,钱江中学并入河庄中学;同年11月,投资82.5万元的蜀南闸改建启用;镇有线电视与市有线电视台联网;12月,市自来水西水东调工程总管铺设到镇。
行政区划河庄街道辖1个社区、21个行政村:社区:河庄街道社区。
村:建设村、同一村、同二、蜀南、向公、新和、建一、民主村、群建村、群欢村、向前、向红村、闸北村、三联村、文伟、围中、新围村、新创、新江、新东、江建村。
工业经济在工业经济上,该街道有工业企业257家,并已初步形成了以化工印染、化纤针织两大行业为主体,五金机械、塑料模具、电子电器、蔬菜食品全面发展的乡镇工业体系。
其中化工行业是该镇的特色支柱产业,全镇共有6家化工企业,产值占全镇的51%,其中百合化工、帝凯化工等公司已居全国前列,其系列产品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当前,总规划面积为9.53平方公里,首期1.53平方公里的河庄工业园已全面启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姜春云为园区作了“办好工业园,实现新发展”题词。
园区管委会将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热忱欢迎各地客商前来落户。
河庄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区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区级名牌产品4只,省、市、区级著名商标4件。
2007年,全镇实现工企业总产值61.12亿元,同比增长20.42%;实现工业产值58.23亿元,同比增长21.6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7.39亿元,同比增长21.74%;其中规模以上完成工业销售产值47.96亿元,同比增长22.97%。
河庄全面完成天然气管道工程,顺利完成吉奥汽车项目、江东二期道路项目的出地工作,河中路、府东路工程已经建成通车。
2007年10月份,河庄镇通过了杭州市级生态镇创建验收,成为东片地区第一个市级生态镇。
农业建设在农业生产上,该街道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已形成以规模种、养殖为带动,农产品加工和返销为依托,联接农户生产经营的农业经济格局。
该镇的多种经营特色明显,生猪、高档水产以及鲜食毛豆、萝卜、辣椒等一批蔬菜量大质优,深受市场欢迎。
全镇有各类蔬菜加工企业19家,年加工蔬菜7.5万吨,小包装蔬菜制品远销全国各地。
该镇积极发展都市型农业,力争成为杭州地区重要“菜篮子”基地。
蔬菜加工企业走优势互补、兼并合作的发展道路,由18家精减为9家,拥有市、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各2家;9家企业已全部通过QS质量体系认证,1家通过HACCP认证;组建蔬菜合作社三家、萝卜干合作社和葡萄合作社各一家。
2007年,河庄镇实现农业总产值 4.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388元。
农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四大主导产业实现平稳增长。
“新三熟制”蔬菜复种面积从2002年的6000多亩增加到16500多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水产养殖面积从2002年的2000多亩增加到5282亩,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3558亩;饲养生猪12.2万头,出栏肉猪8万头;种植花卉苗木达3600多亩。
通过推广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使河庄镇农业保持了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作为河庄农业发展的新突破和农业经济的增长点,杭州万众生态农庄有限公司的成立,改变了河庄在休闲观光农业方面的空白。
2007年,杭州海之葳餐馆有限公司投资2800多万元,在紧靠南沙大堤的蜀南、同二村地段建立了占地300余亩的休闲生态观光园,已进入项目实施建设阶段,河庄镇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是优化了产业结构,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优化配置了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使农民能比较放心地调整种植结构,促进蔬菜等特色基地的形成。
二是提高了农民收入,龙头企业在产品收购上普遍与农户签订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有利于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给农民直接带来实惠。
三是促进科技兴农,为了确保农产品的收购质量,企业积极向农户提供种子和配套服务,促进了适用技术的推广,成为“科教兴农”的有效实施途径。
在“公司+农户”模式带动下,河庄镇的蔬菜产业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获得较快发展。
全镇蔬菜产业实现年产值1.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37.5%。
河庄镇广大菜农正在抓紧栽培鲜食大豆、胡瓜、辣椒。
全镇共种植鲜食大豆1.5万亩,胡瓜、辣椒1万亩,计划套种长豇豆、四季豆、日本萝卜、大葱等2万亩。
城镇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河庄的社会事业建设也在不断前进。
集镇各项配套设施日臻完善,邮电、电力、银行部门齐全,商家众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一个垦区新兴集镇已初现端倪。
在前进的道路上,河庄也取得了多项荣誉,1995年被命名为杭州市小康镇,1997年被命名为首批杭州市教育强镇,1999年被命名为杭州市东海文化明珠镇乡,2000年被命名为杭州市新农村乡镇,2001年成为杭州市级卫生镇。
河庄街道处于萧山东北部的中心位置,南新线横穿该镇南部,集镇内的永丰路已东西贯通,杭州萧山江东工业区第一期坐落在河庄境内,杭金衢高速公路和钱江六桥使河庄的地理位置优势日益凸显。
生活品质之镇得到“跨跃式”提升。
集镇面貌有新变化,河庄镇积极配合做好钱江九桥建设的前期和保障工作。
全面完成天然气管道工程,河中路、府东路工程已经建成通车,河庄公交车站等工程完成主体建设,即将投入使用。
河庄镇通过了杭州市级生态镇创建验收,成为东片地区第一个市级生态镇。
城镇建设是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重头戏。
河庄镇采取“以地养路,以路带商,以商活镇”的思路,在投资3250万元、全长4.06公里的河庄风情大道全线通车的基础上,对所有镇管道路进行了路面硬化。
园区道路、蜀山南路、镇北路已通过专家论证,人民广场、新行政中心办公楼也已动工建设,蜀山南路商住楼全面竣工。
一个以江东区块为核心的小城市群初见端倪2、南阳镇.地理位置南阳位于萧山区东北部钱塘江口杭州湾南岸,行政面积(包括钱塘江水域)32.84平方公里,距杭州市、萧山区各20公里,萧山国际机场三公里,青龙山、白虎山、狮子山环绕各3公里。
下辖行政村13个,社区2个,村民组229个。
2006年总人口11073户,36658 人。
镇内92线公路横穿镇区,南阳横湾、永丰闸直湾交叉过境,水陆交通方便,是浙江省农村综合实力百强镇和杭州市新农村乡镇。
2.地质气候南阳镇除坞里属湖海沉积地层外,其余均属滨海相冲积地层,土质都呈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