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探索计算机发展历程”的研究报告
关于电脑的研究报告

关于电脑的研究报告电脑是一种现代化的、全球普及的电子设备,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从电脑的发展历史、功能、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首先,我们来看电脑的发展历史。
早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诞生了。
之后,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电脑也经历了多次革新和改进,比如个人电脑(PC)的出现使电脑开始普及到家庭和办公场所。
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的网络功能得到了强化,人们可以通过电脑进行现在流行的在线购物、社交媒体、网络游戏等活动。
总结来说,电脑已经从最初的巨型机变成了便携式的个人电脑,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其次,电脑具有丰富的功能。
首先是处理能力强大,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处理。
其次是存储能力大,可以储存大量的数据和文件。
还有是显示能力高,可以呈现清晰的图形和多媒体内容。
此外,电脑还具有多任务处理的能力,即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应用程序的运行。
再者,电脑还可以通过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来扩展其功能,比如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等。
第三,电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个人领域,电脑可以用于办公、学习、娱乐等。
在企业和组织中,电脑被广泛用于管理、生产、营销等方面。
在科学研究领域,电脑可以进行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
在医疗和健康领域,电脑可以用于医疗影像诊断、病历管理等。
无论哪个行业或领域,电脑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
最后,对于电脑的未来发展,我们可以预见它将继续朝着更小、更快、更灵活的方向发展。
比如,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使得电脑能够进行更智能的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自动化决策等任务。
同时,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升电脑的用户体验。
此外,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电脑的处理能力将得到巨大提升,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总结来说,电脑是现代社会中极为重要的工具,它的发展历史、功能、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都非常值得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脑将继续在各个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类带来更大的便利和进步。
计算机调查报告

计算机调查报告根据调查,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本文将从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优点和不足以及展望未来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令人瞩目。
20世纪40年代初,人们发明了第一台计算机ENIAC,从此计算机的发展蓬勃起步。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不断更新迭代,体积从庞大的机械设备减小到了手掌大小的智能手机。
同时,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也大幅提升,让人类在科学、工程、医疗等领域实现了显著的进步。
其次,计算机的应用十分广泛。
在科学研究领域,计算机可以模拟天然的现象,解决科学难题;在工程领域,计算机可以设计复杂的大型建筑物和交通工具;在医疗领域,计算机可以辅助医生进行精确的病症诊断和手术操作;在商业领域,计算机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提供决策支持等。
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无处不在。
此外,计算机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极快,处理大量的数据只需要短短的几秒钟时间。
其次,计算机的存储容量足够大,可以存储海量的数据。
再次,计算机具有高度的精确性,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分析。
最后,计算机的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然而,计算机也存在不足之处。
首先,计算机对电源和网络的依赖相对较高,一旦出现故障将可能导致数据丢失和工作中断。
其次,计算机的操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老年人和技术水平较低的人来说,可能存在学习和使用上的困难。
再次,计算机的发展更新速度很快,使得设备更新换代频繁,给用户带来使用和维护的压力。
展望未来,计算机将继续发展和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现自动驾驶,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创造出与现实世界几乎一样的体验,应用于游戏、教育等领域。
综上所述,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尽管计算机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将会在未来继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调研报告3000字

在计算机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调研报告中,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计算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计算工具,比如算盘和维奇尼亚斯记号等。
然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期间的巨大进步。
在那个时候,计算机系统被开发用于加密和解密通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系统逐渐演化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样子。
虽然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但其处理能力和计算效率却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是大型计算机的时代,这些机器足以占据整个房间,而且只有少数大型机构和政府有能力购物和维护。
接下来是个人计算机的时代,微处理器的发明使得普通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个人计算机。
然后是互联网的兴起,它给计算机带来了全新的应用和服务。
当前,我们正处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时代。
这两项技术的兴起正在深刻改变着计算机的本质和功能。
随着计算机硬件的不断升级,以及软件人工智能算法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们不仅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还可以模拟人类的思维和决策过程。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计算机会继续发展并且在各个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医疗领域,计算机可以协助医生进行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在交通领域,计算机可以帮助驾驶员进行智能化的行车辅助;在教育领域,计算机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式。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化和创新的过程。
未来,计算机有望继续深入各个行业,并在其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这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进步。
希望本篇计算机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调研报告能为您带来更多对计算机的了解,也能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启示。
谢谢阅读!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中,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
由于其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这两项领域的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的重要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计算机系统具有了更加智能化的特性,能够不断适应并学习新的事物,从而在智力任务上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智能水平。
计算机了解调研报告

计算机了解调研报告计算机了解调研报告一、引言计算机是一种用于处理和存储数据的工具,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计算机进行详细的了解及分析,包括其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优势和劣势等方面的内容。
二、发展历程计算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早期的数学和逻辑思维。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的出现要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
首台电子计算机ENIAC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发。
此后,计算机科学领域迅速发展,从大型机到小型机再到个人计算机,计算机的体积和性能逐渐趋于便携和高效。
三、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
在科学研究领域,计算机被广泛用于模拟实验、数据分析和科学计算;在医疗领域,计算机可以用于医学图像处理、药物研发和健康管理等方面;在工业制造领域,计算机可以用于自动化生产和质量控制等;在金融领域,计算机可以用于交易处理和风险管理等;在教育领域,计算机可以用于在线教育和学习辅助等等。
四、优势和劣势计算机的优势主要包括高效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复杂的计算任务,并且几乎不会出错。
另外,计算机可以随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修改和升级,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相对而言,计算机的劣势是人工智能尚不发达,无法像人类一样具有创造力和创新性。
五、未来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扩展。
预计计算机在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深入。
同时,计算机的体积将进一步减小,性能将进一步提升,非常可能会进入量子计算时代。
六、结论计算机作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都表明,计算机将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应该进一步关注计算机的发展,不断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计算机 调研报告

计算机调研报告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个人的日常娱乐、学习,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科学研究,计算机的身影无处不在。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
早期的计算机体积庞大、运算速度慢,只能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逐渐变得小型化、智能化,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到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再到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和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五代计算机的时代,以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引领着计算机领域的新发展。
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主板等组件。
CPU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 CPU 厂商有英特尔和 AMD,它们不断推出性能更强的产品,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内存用于暂时存储计算机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内存的容量和速度对计算机的运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硬盘则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文档等。
近年来,固态硬盘(SSD)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数据的读写速度,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机械硬盘。
显卡负责处理图像和视频相关的任务,对于游戏玩家和图形设计人员来说,一款高性能的显卡至关重要。
主板则是连接各个硬件组件的平台,它的质量和稳定性对计算机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作用。
三、计算机的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是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如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
目前常见的操作系统有 Windows、Mac OS 和 Linux 等,它们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用户群体和应用场景。
应用软件则是为了满足用户特定需求而开发的程序,如办公软件、游戏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史研究报告

计算机软硬件发展史研究报告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阐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一、计算机硬件的发展1. 电子管时代在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核心部分是电子管,这时代的计算机体积庞大,功耗高,价格昂贵。
ENIAC就是电子管时代的代表,由于它的庞大体积和高昂价格,只有少数大型机构和政府才能承担。
2. 晶体管时代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发生了重大变革,晶体管的发明使得计算机体积更小,功耗更低,价格也更加实惠。
IBM公司的System/360就是晶体管时代的代表,它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配置,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的普及。
3. 集成电路时代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集成度更高,体积更小,功耗更低,价格更加实惠。
DEC公司的PDP-8就是集成电路时代的代表,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小型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4. 微处理器时代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的发明使得计算机的集成度更高,功能更加丰富,价格更加实惠。
Intel公司的8080就是微处理器时代的代表,它是世界上第一款通用微处理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5. 集群计算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的兴起,集群计算成为了计算机发展的新趋势。
Google公司的MapReduce就是集群计算时代的代表,它采用分布式计算的方式,可以处理大规模数据,极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
二、计算机软件的发展1. 汇编语言时代在电子管时代和晶体管时代,程序员需要直接编写机器语言,编写过程繁琐,容易出错。
20世纪50年代,汇编语言的发明让程序员能够使用符号来代替机器语言,编写程序更加方便。
2. 高级语言时代20世纪60年代,高级语言的发明使得程序员可以使用更加简洁明了的语言来编写程序。
Fortran、COBOL、BASIC等高级语言应运而生,极大地提高了程序员的工作效率。
电脑研究报告

电脑研究报告
电脑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围绕电脑的历史、应用以及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
首先,电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当时,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子计算机逐渐变得更小、更快、更强大。
到了今天,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
其次,电脑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中,电脑可以进行复杂的计算和模拟,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天文、地理、生物等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电脑可以控制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在商业行业中,电脑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和管理,协助企业进行决策和营销。
另外,电脑还在教育、医疗、娱乐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电脑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电脑使得信息更容易获取和传播。
通过电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各种信息,例如新闻、学术论文、电子书等。
其次,电脑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
越来越多的工作可以通过电脑完成,人们可以在家中或者远程办公。
此外,电脑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娱乐选择,例如电子游戏、在线视频等。
总之,电脑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商业行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脑将会变得更加强大和智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创新。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人类科技史上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分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计算器到如今的人工智能时代。
20世纪40年代,计算机的发展显得十分缓慢。
在这个时期,计算机还是巨型机器,占据了整个房间。
首台电子计算机被称为“ENIAC”,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完全电子化的通用计算机。
然而,它的体积庞大,使用电子管芯片作为计算元件,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进行维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技术开始加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计算机技术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计算机变得更小、更快、更强大。
晶体管取代了电子管,使得计算机体积缩小,运行速度提升。
IBM公司在这个时期推出的IBM 360系列计算机成为了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它们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通用性,广泛应用于商业和科学领域。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微处理器的问世使得计算机真正成为大众产品。
微处理器的出现使得计算机可以被集成到更小的设备中,例如个人电脑和游戏机。
此时,微型计算机开始普及,人们可以在家庭和办公室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娱乐。
同时,操作系统也得到了重要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的使用更加方便和高效。
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出现造就了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各类应用程序也在云端上运行,使得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兴起为计算机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发展使得计算机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具备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当前,计算机技术正在进一步向前发展。
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和开发成为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热点。
量子计算机的出现将彻底改变计算机的架构和算法,使得计算速度大幅提升。
此外,人们对生物计算和量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计算机发展历程指导教师:研究小组成员: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一(16)班廖拾漫谢煜明㈠研究背景及目的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脑和网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入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
计算机网络时代到来,宣告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
而相关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如生物技术和电子技术等,都与计算机的发展息息相关。
一些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也都将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巨大发展。
为了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现代社会产生巨大变革的原因,以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未来,2010年2月1日,我们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对计算机的基本分类、雏形、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计算机发展各个阶段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
㈡研究过程及方法。
我们成立的研究小组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查阅了《电脑爱好者》、《电脑报》、《电脑应用文摘》等文献资料及通过互联网,收集到计算机发展的相关资料,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程。
㈢研究成果1.计算机的基本分类(1)按照性能指标分类①巨型机:高速度、大容量②大型机:速度快、应用于军事技术科研领域③小型机:结构简单、造价低、性能价格比突出④微型机: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2)按照用途分类①专用机:针对性强、特定服务、专门设计②通用机: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解决各类问题(3)按照原理分类①数字机:速度快、精度高、自动化、通用性强②模拟机:用模拟量作为运算量,速度快、精度差③混合机:集中前两者优点、避免其缺点,处于发展阶段2.早期计算机1642年,法国人布莱士•帕斯卡(1623-1662)发明了自动进位加法器,称为Pascalene。
1694年,德国数学家Gottfried Wilhemvon Leibniz(1646-1716)改进了Pascaline,使之可以计算乘法。
后来,法国人Charles Xavier Thomas de Colmar发明了可以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器。
这可以说是现代计算机的雏形。
3.现代计算机发展主要历程1)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现代计算机的真正起源来自英国数学教授Charles Babbage。
Babbage发现通常的计算设备中有许多错误,在剑桥学习时,他认为可以利用蒸汽机进行运算。
起先他设计差分机用于计算导航表,后来,他发现差分机只是专门用途的机器,于是放弃了原来的研究,开始设计包含现代计算机基本组成部分的分析机——Analytical Engine。
Babbage的蒸汽动力计算机虽然最终没有完成,以今天的标准看也是非常原始的,然而,它勾画出现代通用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分,在概念上是一个突破。
在接下来的若干年中,许多工程师在另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步,美国人Herman Hollerith(1860-1929),根据提花织布机的原理发明了穿孔片计算机,并带入商业领域建立公司。
之后,现代计算机开始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来代替陈旧落后的机械或继电器技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是英国科学家图灵(1912—1954)和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1903-1957)。
图灵对现代计算机的贡献主要是:建立了图灵机的理论模型;发展了可计算性理论;提出了定义机器智能的图灵测试。
冯•诺依曼的贡献主要是: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即冯•诺依曼结构。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1)使用单一的处理部件来完成计算、存储以及通信的工作;(2)存储单元是定长的线性组织;(3)存储空间的单元是直接寻址的;(4)使用机器语言,指令通过操作码来完成简单的操作;(5)对计算进行集中的顺序控制。
2)计算机发展各个阶段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政府寻求计算机以开发潜在的战略价值。
这促进了计算机的研究与发展。
1944年Howard H.Aikien (1900-1973)研制出全电子计算机,为美国海军绘制弹道图。
这台简称Mark Ⅰ的机器有半个足球场大,内含500英里的电线,使用电磁信号来移动机械部件,速度很慢(3-5秒一次计算)并且实用性很差只用于专门领域,但是,它既可以执行基本算术运算也可以运算复杂的等式。
1946年2月14日,标志现代计算机诞生的ENIAC(ElectronicNumerical Intergrator and Computer)在费城公诸于世。
ENIAC代表了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通过不同部分之间的重新接线编程,还拥有并行计算能力。
ENIAC由美国政府和槟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70000个电阻器,有5百万个焊接点,耗电160千瓦,其运算速度比Mark Ⅰ快1000倍,ENIAC是第一台普通用途计算机。
第一代计算机的操作指令是为特定任务而编制的,每种机器有各自不同的机器语言,功能受到限制,速度也慢;另一个明显特征是使用真空电子管和磁鼓存储数据。
第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计算。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7-1964)1948年,晶体管发明代替了体积庞大电子管,电子设备的体积不断减小。
1956年,晶体管在计算机中使用,晶体管和磁芯存储器导致了第二代计算机的产生。
第二代计算机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稳定。
1960年,出现了一些成功地用在商业领域、大学和政府部门的第二代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用晶体管代替电子管,还有现代计算机的一些部件:打印机、磁带、磁盘、内存、操作系统等。
计算机中存储的程序使得计算机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以更有效地用于商业用途。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更高级的COBOL和FORTRAN等语言,使计算机编程更容易。
新职业(程序员、分析员和计算机系统专家)和整个软件产业由此诞生。
第二代计算机主要用于商业、大学教学和政府机关。
③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2)1958年德州仪器的工程师Jack Kilby发明了集成电路(IC),将三种电子元件结合到一片小小的硅片上。
更多的元件集成到单一的半导体芯片上,计算机变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
这一时期的发展还包括使用了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在中心程序的控制协调下可以同时运行许多不同的程序。
第三代计算机的代表是IBM公司花了50亿美元开发的IBM 360系列。
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2-现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是电脑发展的最新阶段。
到1976年,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克雷一号”,使电脑正式进入了第四代。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容纳几百个元件。
到了80 年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在芯片上容纳了几十万个元件,后来的(ULSI) 将数字扩充到百万级。
可以在硬币大小的芯片上容纳如此数量的元件使得计算机的体积和价格不断下降,而功能和可靠性不断增强,向着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更新换代。
70 年代中期,计算机制造商开始将计算机带给普通消费者,这时的小型机带有友好界面的软件包,供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程序和最受欢迎的字处理和电子表格程序。
1980年IBM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
IBM推出以英特尔的x86的硬体架构及微软公司的MS-DOS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并制定以PC/AT为PC的规格。
与IBM PC 竞争的Apple Macintosh 系列于1984 年推出,Macintosh 提供了友好的图形界面,用户可以用鼠标方便地操作。
之後由英特尔所推出的微处理器以及微软所推出的操作系统发展几乎等同于个人电脑的发展历史。
Wintel架构全面取代了IBM在个人电脑主导的地位。
80 年代个人计算机的竞争使得价格不断下跌,微机的拥有量不断增加,计算机继续缩小体积。
第四代计算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1~1973年,微处理器有4004、4040、8008。
1971年Intel公司研制出MCS4微型计算机(CPU为4040,四位机)。
后来又推出以8008为核心的MCS-8型。
第二阶段是1973~1977年,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改进阶段。
微处理器有8080、8085、M6800、Z80。
初期产品有Intel公司的MCS 一80型(CPU为8080,八位机)。
后期有TRS-80型(CPU为Z80)和APPLE-II型(CPU为6502),在八十年代初期曾一度风靡世界。
第三阶段是1978~1983年,十六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处理器有8086、808880186、80286、M68000、Z8000。
微型计算机代表产品是IBM-PC(CPU为8086)。
本阶段的顶峰产品是APPLE 公司的Macintosh(1984年)和IBM公司的PC/AT286(1986年)微型计算机。
第四阶段便是从1983年开始为32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微处理器相继推出80386、80486。
386、486微型计算机是初期产品。
1993年,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或称P5(中文译名为"奔腾")的微处理器,它具有64位的内部数据通道。
4.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电脑向“智能”方向发展,制造出与人脑相似的电脑,可以进行思维、学习、记忆、网络通信等工作。
进入21世纪,电脑更是笔记本化、微型化和专业化,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万次,不但操作简易、价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们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人的智能。
已进入发展快车道的计算机,各种未来计算机概念已初具规模。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未来计算机发展趋势:①光子计算机1990年初,美国贝尔实验室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是一种由光信号进行数字运算、逻辑操作、信息存贮和处理的新型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是集成光路,要有激光器、透镜和核镜。
由于光子比电子速度快,光子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可高达一万亿次。
它的存贮量是现代计算机的几万倍,还可以对语言、图形和手势进行识别与合成。
目前,许多国家都投入巨资进行光子计算机的研究。
光子计算机的许多关键技术,如光存储技术、光互连技术、光电子集成电路等都已经获得突破,最大幅度地提高光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是当前科研工作面临的攻关课题。
光子计算机的问世和进一步研制、完善,将为人类跨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提供无穷的力量,现代光学与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相结合,在不久的将来,光子计算机将成为人类普遍的工具。
②仿生的生物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的主要以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蛋白质分子作为生物芯片,利用有机化合物存储数据。
在这种芯片中,信息以波的形式传播,当波沿着蛋白质分子链传播时,会引起蛋白质分子链中单键、双键结构顺序的变化,当一列波传播到分子链的某一部位,它们就像硅芯片集成电路中的载流子那样传递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