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主题3:女性的社会地位

合集下载

古代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意识形态

古代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意识形态

古代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意识形态古代中国是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性在社会地位上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在意识形态上却有不同寻常的表现。

一、女性的社会地位古代中国女性在社会地位上不如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生活:女性被视为家庭生活的主要负责人,她们需要照顾家人,包括孩子,老人和丈夫。

她们通常没有机会接受教育,自己也不能担任公职。

2. 婚姻:古代中国女性结婚被认为是其唯一的出路。

她们通常在年轻时嫁人,而且由于男女相差悬殊,通常是嫁到富有或者有地位的家庭。

在这些家庭中,她们有时会被视为婆婆们的财产,她的生活和决定都会被男性决定,没有自主权。

3. 社交:女性在社交上也受到限制。

她们不能像男性那样自由地行动,参加活动或者旅行。

她们的社交活动通常是与其他女性或者家庭成员发生关系。

4. 教育:古代中国女性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她们没有读书或者接受其他形式的教育的机会。

这些限制限制了她们的职业发展,并导致了文盲和无能。

二、女性的意识形态古代中国女性受到限制,在实践生活中存在巨大的困难,但是女性在意识形态方面却表现出无限的韧性和才华。

1. 诗歌:古代女性在诗歌方面表现出水准和才华,例如著名的楚辞女子作者蔡琰。

她们的诗歌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性理解和颇具文学才华的表现。

2. 书信:古代女性在书信上也表现出才华,她们的书信存在一种独特的美学,表现出内心真实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能力。

人们把这种书信称为"女书",并赞扬它的风格、流畅性和精确度。

3. 织布技能:古代女性在织布方面也表现出伟大才华,她们制作的漂亮织品得到了许多人的赞扬。

结论虽然古代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但是她们在意识形态上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

女性的诗歌和书信表现出其深刻的见解和才华,让人们认识到她们的重要性和价值。

女性的织布技能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并促进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虽然她们在实践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她们表现出极高的韧性和才华,成为古代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力量之一。

女人比男人重要 辩论材料

女人比男人重要 辩论材料

女人比男人重要辩论材料
女人比男人重要,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争论话题。

在这个现代社会中,女性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她们的价值和贡献不容忽视。

以下是一些支持女人比男人重要的辩论材料:
首先,女人在家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她们通常是家庭的主要照顾者和抚养者,负责照顾孩子、烹饪餐饮和家务。

她们的劳动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没有她们的辛勤劳动,家庭将无法正常运转。

此外,女性通常也是家庭的精神支柱,她们给予家庭成员爱和关怀,是家庭和睦的重要保障。

其次,女人在职场和社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她们在商业、科技、政治等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影响力。

她们的智慧和才华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们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个人成就上,更体现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上。

另外,女人在社会稳定和和谐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她们通常更加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她们在解决矛盾和危机时更加倾向于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她们的温柔和善良为社会带来了
更多的温暖和关怀,她们的存在使得社会更加和谐。

综上所述,女人比男人重要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她们在家庭、职场和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她们的价值和贡献是无法估量的。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女性,让她们在社会中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妇女节 反思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

妇女节 反思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

妇女节反思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在当代社会中,妇女的地位逐渐得到提升,然而在某些方面仍然存
在不公平的现象。

妇女节作为一个反思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的重要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

首先,妇女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上,女性被认为是家
庭的中流砥柱,负责照顾子女、料理家务等。

然而,现代社会中,女
性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自己的事业和梦想。

家庭中的责任
不应该完全由女性来承担,男女双方应该共同分担家庭的责任,实现
家庭责任的平等。

其次,女性在职场中的地位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尽管女性在
各行各业都有出色的表现,但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着性别歧视和不
公平待遇。

女性应该拥有平等的机会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发展,享受同
样的待遇和权利。

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性别歧视,创
造一个公平的工作环境。

此外,在教育领域,我们也要重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

教育是改
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确保女性和男性都能够享受到优质
的教育资源。

女性应该有权利接受教育、追求知识并发展自己的才能。

教育机构应该鼓励女性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坚定自己的信念。

总的来说,妇女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们应该得到应有的
尊重和权利。

妇女节是一个反思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的时刻,我们应
该重视女性的地位,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

希望未来的社会
能够真正实现男女平等,让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你是怎样看待当代中国女性地位的

你是怎样看待当代中国女性地位的

一.你是怎样看待当代中国女性地位的?举例说明答:我觉得当代中国女性的地位大大提高,并受到很多男性的关注和社会的舆论。

尽管如此,当代中国女性的地位还是受到封建社会思想的影响,甚至无法改变一些男性的对女性的看法。

其中,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体现在:1.从法律上看,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的社会地位都是平等的,人人都有言论自由。

现在中国女性不但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还有言论自由2.从婚姻上看,中国女性获得了自由恋爱的权利,不再受到媒酌之言,父母之令的束缚。

3.从就业上看,现代社会的企业单位开始慢慢的接受女性,由女性从事的职业也变的越来越多。

当代中国女性地位还是受到封建社会影响的表现为:1.生男孩与生女孩的不同待遇。

在一些家庭里,媳妇生的是男孩则会对她加倍爱护若生的是女孩则对她冷脸相视。

2.家务活基本上是女人的任务,男人则只负责外面的事业。

对家务事不理不睬的。

即使女人在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也不会被丈夫或其他异性认可3.女人半夜不回家就是不守道,男人半夜不回家就是要应酬。

遇到性侵犯的女性不但不被同情和谅解还要遭到邻居的鄙视的目光。

总的来说,女性的地位是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社会上还是存在着男女不公平的待遇。

现代的女性越来越累了,在外面她们要按照男人的标准去工作,而在家庭中还得像传统女性一样从事大部分家务劳动,身心疲惫。

二.现代社会还有没有类似缠足的残害身体的行为?举例说明你怎样看待这些现象?答:现代社会上还有类似缠足的残害身体的行为,主要表现为:1.有些人为了让自己变得更苗条更漂亮而绝食、喝减肥茶甚至有的还去做了抽脂手术。

2.有些人觉得自己的个子比较矮小和那些明星相差的太远了,一气之下去做增高手术。

3.有些人为了得到完美的爱情而去整容、做处女膜。

4.有些产妇为了保住她S型的身材而要求医生提前开刀。

对于这些现象我是可以理解但不可以接受的,在我看来这些现象和古代的缠足残害身体的行为是换汤不换药的做法。

只是现代的技术比古代的好,只要你愿意出钱开刀便可实现你变美的梦想,但是这样的行为同样是残害身体的表现行为与古代的缠足的性质是一样的。

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形象

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形象

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形象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形象一直备受关注。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女性扮演了各种不同的角色,同时也经历了社会变革与文化演变的过程。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女性在不同时期的社会地位以及形象的变化。

古代女性的地位:封建社会的束缚1.儒家思想对女性地位的影响:古代中国的社会秩序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伦理观念将男性视为家族的核心,而女性则起到了次要的辅助作用。

女性的地位主要是以其作为妻子、母亲和女儿的家庭角色来定义的。

她们需要顺从丈夫和儿子的支配,缺乏独立的地位和决策权。

2.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中国历史上,男性一直被视为强者,而女性则被认为是弱者。

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古代社会根深蒂固,使得女性被剥夺了平等的机会与权益。

3.女性教育的限制:古代中国女性的教育机会极为有限。

儒家的教育体制主要注重男性的教育,使得女性难以接受高等教育,限制了她们的知识和学术发展。

女性形象的变化:农耕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1.农耕社会中的女性: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中,女性往往承担着繁重的农事劳动,从事农田耕作、养殖牲畜和家务劳动。

她们在家庭中具有重要的经济角色,因为耕作与家务劳动的分工使得男女之间的劳动相互依存。

2.封建社会中的女性:随着封建社会的到来,女性的地位逐渐下降。

儒家思想进一步强调男尊女卑的观点,限制了女性的自由与权利。

女性被视为嫁人的对象,她们的地位主要是以作为妻子、母亲和女儿的角色来定义的。

3.诗词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封建社会中,诗词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许多古代诗人通过诗词来描绘女性的美丽与纯洁,形成了一种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然而,这种形象常常被用来加强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和压迫。

女性的觉醒与变革:现代化进程中的呼唤1.维新运动与女权主义:19世纪末,中国进入了一个充满变革的时期。

维新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引发了女权主义的兴起。

许多女性开始要求平等的社会地位和权益,呼唤女性的独立和自主。

建国以来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建国以来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建国六十周年以来女性地位的变化摘要:建国六十周年以来,中国在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取得空前成就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在不断进步,在物质不断丰富的新时期,人们的行为素质、思想观念也都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新时期的中国人正变得更加文明、开放、进步。

本文试图从建国六十周年以来,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来分析这六十年来中国社会的进步方面,并试图阐明经济的发展与思想观念进步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就当今社会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小建议。

关键词:建国六十年;女性地位;变化一、女性社会地位的历史演变1.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渡人类由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群体发展成为部落和氏族,由于女性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这两种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中占有优势地位,人类最早进入母系氏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技术和工具的改进,加上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农业生产成为氏族的主要生活来源。

由于男子在的体力较强,在劳动中逐渐占了优势地位,能够创造和获得更多的劳动产品。

而妇女则在劳动中退居次要地位,男女在劳动中地位的,带来了男女在经济地位上的变化,有从而导致了两性在社会地位上的变化,母系氏族被父系氏族取代。

2.封建礼教与中国传统女性战国末期,我国逐渐进入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开始形成,封建礼教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形成的,是统治阶级用来束缚广大人民思想的封建礼仪和伦理道德。

其总纲是“三纲五常”,其对于女性的要求是“三从四德”。

“三从”最早见于《礼仪·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

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故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

”“四德”语出《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核心思想是男尊女卑,女性应该自觉服从男性的统治。

3. 近代中国女性的觉醒与奋斗1848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中国的命运,寻找救国的真理。

民国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

民国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剧烈的时期,婚俗的变化也是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婚姻观念习俗的变化,婚姻法的变化也在所难免;但民国时期婚姻法对于一夫一妻制的规定有名而无实;"新旧并存,中西共用"是这一时期婚姻习俗演变的主要特点。

来华传教士积极投身于近代中国的放足运动。

他们利用大众传媒抨击缠足陋习,剖析缠足之害。

依靠宣传攻势动摇传统观念和舆论导向,并在全社会发起反缠足运动,倡导放足新风;教会女校率先实施放足运动,教会女生适逢其会,充当了中国近代放足运动的先行者,女校的实践具有开拓性意义;天足会是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反缠足组织,以民间社团的形式出现,在全国形成网络,成为清末在中国倡行放足运动的主要力量,正是他们的艰苦工作最终将放足运动推向整个社会。

传教士在中国的这些活动,在主观上体现了基督教义的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在客观上成为近代中国历史进步和社会演进的推动力。

民国时期曾经一度兴起女权运动。

但是这样的所谓女权运动带有盲目西化的色彩。

妇女的经济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创造社会财富机会上的不均等这个前提下,妇女很难真正的普遍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但是这一时期的思想运动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有理想的新女性也见证了无数追求独立生活的女性最终在大时代下的香消玉陨不过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为妇女解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普遍的社会认识。

从解放到迷失新中国建立之后妇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毛泽东同志率先地喊出:“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一时间中国大地上职业女性开始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真正改变了女性的经济地位从而彻底改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但是这样的解放来得太快太猛以至于没有反应过来的反而是女性自己随着经济地位的大幅改变女性在对自我解放的认识上并没有得到很大发展这主要在于这样的解放并非自主的抗争带有外力的推动性以至于重男轻女的问题仍然严重解放过程中带有的越俎代庖和片面强调女性承担男性社会义务的情况导致现代妇女在追求独立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空虚和迷茫往往无法了解自己表现自己独立性的姿态到底应该是怎样女性的地位的改变主要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参考:(一)妇女的法律地位关于妇女法律地位的独立研究内容较少,一般来说,妇女法律地位的研究工作多在对妇女社会地位进行研究的文章中。

论我国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论文

论我国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论文

论我国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论文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执行者。

《列女传》中讲述的“孟母三迁”教育孟子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论我国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的论文;具体内容如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我国古代女子在社会中的地位,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多样变化的。

“玉主沉浮,源于母系;峰回路转,始于奴隶;深渊难跃,在于封建。

”女性地位经历几千年的沉浮变化,有过短暂的辉煌,更多是压抑的无奈。

婚姻地位;政治地位;社会权利;经济地位;家庭角色女性作为两性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

在男权制度确立后,女子地位随着社会体制的不同不断发生改变,女子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一个阶级或阶层的社会发展如何,通常能从其女子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宗教地位以及它在社会文化和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上来寻找出答案。

所以,本文在研究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时,主要从其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家庭地位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上古时期女子社会地位的黄金时期“结绳记事之初,茹毛饮血之始”,没有男人和女人的劳动分工,过的是原始公有制的生活。

原始人为了生存,只能群聚一起,合力互助、相互依赖、共同劳动、共同消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原始的自然平等的关系。

这也证明了女性地位并非是先天低下的,相反,还出现过一个曾经属于妇女的时代即母系氏族时期。

在母系氏族时期,主要从事采集果实,及简单的生活工具制做。

女性天生的优势就充分发挥出来。

从女性使用纺纶、骨针及蚌刀随葬,说明妇女担任主要的纺织、缝纫和农业活动。

而从男子缺乏农业工具等随葬品来看,也可以说明妇女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

由于女性在这些活动中表现突出,因而在经济活动中占据了主要位置,成为社会活动的主角。

特别是女性作为人类之母,在人类本身的生产活动即繁衍后代这一意义上更是备受尊崇。

在人类之初,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有父,在古人眼中,孩子的血统仅维持在母亲身上。

古代典籍中常称圣人乃其母感神而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妇女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向上流动机会。1900年 城镇在业女性中,各类负责人占6.1%,比1978年增加了 3.2个百分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22.8%,比1978年增 加了5.4个百分点。城镇在业男性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 16.7%,比1978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 在城镇在业女性中,商业服务业人员的比例为30.8%,比 1978年增加了7.1个百分点,男性中这个比例为21.4%; 从行业分布看,女性在批发零售、社会服务、教育、文 化、卫生等领域工作的比例超过男性,在金融保险、科 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等和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工作的 比例接近于男性。
3
▪ 社会地位是一个复合概念,教育地位、政治地位、 经济地位、阶级地位、婚姻家庭地位、健康地位 等
▪生活方式; 法律;社会性别观念。
▪ 颜士梅(1997)包括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教育地 位、法律地位、婚姻家庭地位和生育地位在内的 妇女社会地位的六个构成说
位的比较
5
一、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1)女性地位的失落 ▪ 在远古时代,女性是一个备受尊敬的性别。 ▪ 人类初始,两性之间是自然分工,没有高低贵贱
之分。 ▪ 男性能不能弄到猎物,要看运气;女性的收获就
比较稳定—采集 ▪ 更多的人口—孩子的出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女
性受到人们的尊崇 ▪ 农业-畜牧业—工业的发展,有力气能干重活的人
10
(4)婚姻家庭地位
男女两性的婚姻自主程度进一步提高。女性的初次婚姻“由 本人决定”和“本人决定,征求父母意见”的比例共为 61.5%,城镇女性为77.2%,农村女性为56.2%。35岁 以下城镇妇女达85.8%,农村为75.6%。完全由“父母决 定”的比例,不论城乡、男女,都比10年前下降了很多。 相对而言,农村比城镇下降明显,女性比男性下降更多。
8
(2)政治地位
妇女对公共事务的关切度提高。本次调查显示,有 15.1%的女性主动给所在单位、社区提过建议, 比199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
女性对国家主席的知晓率为87.1%,比1978年提高 了42.3个百分点,男女两性的差异,也由原来的 25个百分点缩小为9.1个百分点。
妇女政治参与程度提高。最近5年来,选举地方人 大代表的参选率,女性为73.4%,男性为77.6%, 性别差异较小。目前我国省、地两级党政领导班 子中都至少有了一名女性,省部级女干部占同级 干部的比例达8.0%,比1978年提高了1.8个百分 点。
多数女性拥有决定个人事务的自主权。有88.7%的女性表示, “完全可以”或“基本可以”自己做主“购买个人的高 档商品”;能自主决定“资助自己父母”的女性比例为 91.3%。男性自主决定的比例分别为90.9%和94.0%,两 性差异不大。
11
(5)健康方面
随着我国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开 展,女性的生育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调查数据显示, 35岁以下女性生第一个孩子时做过产前检查的比例,城 镇为94.8%,比35岁以上高14.8个百分点;农村为75.9 %,比35岁以上高28.8个百分点。35岁以下女性生第一 个孩子的住院分娩率,城镇为87.6%,比35岁以上高 14.2个百分点;农村为47.1%,比35岁以上高22.7个百 分点。
在家庭重大事务的决策上女性有了更多的参与权。在“从 事什么生产”的决策上,由夫妻共同决定及主要由妻子 决定的比例达67.4%,比10年前提高17.3个百分点。在 “家庭投资或贷款”和“买房、盖房”的决策上,妻子 参与决策的比例为60.7%和70.7%,分别比10年前提高 10.2和15.1个百分点。
9
(3)教育地位
女性受教育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调查数据表明,与1978 年相比,在18至64岁的女性中,2000年文盲比例已从 30.1%下降到11.1%,特别是青壮年妇女的文盲率已降至 4.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从37.0%上升到50.7%, 其中,城镇女性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为44.3%, 比1990年提高了8.3个百分点,男女两性的比例差由12.6 缩小到9.5。城乡女性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从1.4% 上升到3.5%。
大家好
1
女性的社会地位
2
社会地位
▪ 社会地位:是指一个人在社会或群体中所处的被其他成 员认可的位置,这一位置赋予成员特定的权利和义务
▪ 现有研究中对妇女社会地位的界定: 一是指妇女拥有社会资源的能力和程度(熊郁, 1995); 二是指妇女所拥有的包括财产、权力在内的社会资源和来自
社会的认可程度,或在社会中享有的威望(张敏杰, 1995;蒋 永萍, 1993;沙吉才, 1998); 三是指妇女的比较社会地位,即相对男性而言,或以男性群体 的社会地位为参照系,妇女这一特殊群体在社会关系中所 处的地位(颜士梅, 1997;冯立天、陈再华,1997) ▪ “妇女社会地位”定义为:不同群体妇女在社会生活和 社会关系中与男性相比较的权利、资源、责任和作用被 社会认可的程度。 (中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第二期妇女 社会地位调查)
男女两性受教育年限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000年,女性平 均上学年数为6.1年,比1978年提高了1.4年,与男性的 差距由1.9年缩小到1.5年;城镇女性上学年数的均值为 8.7年,比男性少1年。随着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 青年男女享有教育资源的差距明显缩小。30岁以下女性 的平均上学年数,城镇为10.4年,仅比男性少0.3年;农 村为7.0年,与男性的差距从农村总体的1.7年降到了0.9 年。
▪ 冯立天等(1997)的八个构成论,即在把生即在把生 育地位归入婚姻家庭地位的同时,又增加了劳动、 社会参与和健康等三个组成部分
4
社会地位的研究
▪ 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传统、现代;不同 时期的比较,妇女社会地位状况第一期和 第二期全国抽样调查(1978,2000)
▪ 女性社会地位的现状; ▪ 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特征女性的社会地
成了“顶梁柱”,男性唱起了主角,女性成为男 性的财产、物品,随心所欲的支配。
6
(2)女性地位的逐步提高 ▪ 女性运动的发展:争取平等的女性地位 ▪ 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 ▪ 生产力的发展 ▪…
7
二、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状况
▪ 第二次妇女调查数据 (1)经济方面 部分女性就业层次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