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开发动态分析方法之递减法及水驱规律曲线法81页PPT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方法之递减法及水驱规律曲线法

Qi 1 (Qi Qxi ) ( j 1,2,..., 12) Qi 1
(6)
式中Dn为自然递减率,f;DR为综合递减率,f;qo为按规定
q ocj 为第j 标定日产油,t/d;qoj 为第j月实际日产油量,t/d; t j 为第j 月措施日产油量,t/d;qoxj 为第j月新井日产油量; 月生产天数,d;Q 为第i年老井措施产油量,104t;Qxi 为第i
Qo 104 nqo t Vo 100 N o 100Ao hoso o / Bo
(10)
令
f
n Ao
即井网密度,口/km2; I o qo
ho
Bo s o o
即平均单井米采油
强度,t/d•m;
即地质综合系数,无因次。
则
Vo 10
4
fI ot
(11)
当油田或区块含水时
1.3.2 放大生产压差
从 p p p G 知,放大生产压差可从二方面做工作。提高 地层压力、降低井底流动压力。提高地层压力主要是向油层注 水或注气或注其它注入剂,采用合理的注采比,适时地补充地 层能量。在注水达到一定阶段就要增加注水井点,改变液流方 向。这不仅可以提高波及体积,而且可以提高地层压力。因此 合理而有效地注水是提高地层压力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要合 理降低井底流压。所谓合理,一是流压的降低不能低于饱和压 力,一是流压的降低不要破坏储层结构而造成油层出砂。降低 流压主要方法是放大油井工作制度、泵升级或换大泵、调整泵 筒、泵挂加深、减小井底回压,如油井降凝、降粘、清防蜡和 降低油井综合含水等。不同的油田、区块、生产层位及对采油 速度的不同要求,将需要相应的生产压差。随着油井含水的增 加,井底流压亦会不断上升,这时为降低流压必须提高采液量。
递减规律和水驱曲线对预测产量和采收率的结合应用

4 甲型 水 驱 曲线 法及 其 对 产 量 和 采 收 率 预 测
终 采收 率。计 算结果 为 :八 l 区可 采储量6 98 万吨 ,最终 采收率 为 7. 4
3 Ars 减 曲线 预 测 可 采储 置 与 最 终 采 收 率 p递
x Y 2 4¨ ^ e h (9 2 1  ̄ ” { ’ ) j% * I ; fI 1 h I )
j
J
12 5பைடு நூலகம்
19 3
12 7
11 ^
4 8
13 6 I
2 5
2 6
2 7
11 6
18 4
13 6
1^ I
l 【^ 1
l W p +b g =a Np
调和 递减 曲线 的累计 产量 、采 出程度是 一种 增长 曲线或 生长 曲 线 ,不能作 为油气 田开发模型 。而随着开发进行 ,由于开发措施调整 和地下构造 的细微变化 ,如果采用双 曲递 减模型 ,每一时刻递减 因子 n 都是变化 的 ,难 以确定 ;而且指数模 型在砾岩 油藏 中有 广泛应 用 , 所以这里采 用指数模型 。 A p递 减开发模型满足下 列基本 条件 : rs
},t … If v
I J 【 I9 9 j 1 M
v t 1t f } t1
28 0 9 J 16 7
1 ( x
2 2 j I 2 2 4
水驱特征曲线PPT课件

然后又倾向累积产水量一方,不同油田出现直
线段的阶段也是不相同的。油层非均质越严重,
油水粘度比越大,直线段出现和结束的含水阶
段都高,油层单一,均质,油水粘度比小的油
田直线段出现和结束时的含水一般较低。
.
23
6、一般情况下,驱替特征曲线可应用到大
小不同的单元,但是单元小则受到临时性因素 的影响大。单元越大,曲线一般比较光滑,可 靠性大,但计算结果比较笼统,同时大单元中 高含水部分和低含水部分产量比例的大幅度调 整也会使斜率发生变化,形成开发状况变好或 变差的假象。因此在标定某一个油田时,要把 独立单元标定结果和油田标定结果进行综合分 析,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2004 210.5 1810.74
2005 215.72 1967
.
18
.
19
.
20
.
21
1、计算对象全部为注水开发油藏,把非注
水单元混杂在一起计算,结果会有很大的偏差, 特别是复杂断块油田常把注水单元和不注水单 元放在一起计算,结过偏差会很大。
2、天然边水驱动油藏一般不用该方法。
3、高含水后,逐排关井的油田或停注造成
.
2
100 80 60 40 20 0 0
樊29块含水—采出程度曲线
5
10
15
20
25
30
.
3
大古67块含水—采出程度曲线
100
80 含 60 水 % 40
20
0 0
理论
实际
5
10
15
20
25
30
.
4
应用于天然水驱和人工注水开发油田的水 驱曲线,目前有20余种。按其构成,形成分为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及递减规律分析方法

油田开发效果评价及递减规律分析方法
随着油价的上涨,油田开发的效果评价越来越受到重视。
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的方法众多,但是最为常用的是采用产量-时间曲线和水平井效果评价法。
同时,为了更好的评估油田开发的递减规律,可以采用递减分析和递减指数法等方法。
产量-时间曲线是评价油田开发效果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可以标识出油井的产量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往往可以精确地反映一个油田的开发效果。
在该方法中,通常将油井的产油速度绘制成一个图像,该图像通常被称为产量-时间曲线(rate-time curve)。
对于单一的井,该曲线通常表明了油井产出的油量从最大值逐渐递减的趋势。
水平井效果评价法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方法。
它是通过采用水平钻探技术,将井口与油层的水平断面划分为若干段,从而使油井与储层接触面积增加,从而提高油井的产油能力。
水平井效果评价法通过比较水平井开采的油量与垂直井的油量来评价水平井的优劣。
如果水平井的开采量明显高于垂直井,则说明该水平井开发效果比垂直井好。
递减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油田开发递减规律分析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递减规律不太明显的油田,可以在不同的开发阶段对油田进行评估。
该方法的核心是对油井井底压、开采量和井径等参数的分析,通过这些数据确定递减规律,评估油田开发的效果,提出优化方案,从而达到更好的开发效果。
递减指数法是一种评估油井水平递减速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油井的产油速度与管道压力、油井井底压力、油层渗透率和水体压力等参数进行比较,然后计算得出油井的递减指数。
递减指数可以直接反映油井的递减速度,从而帮助评估油井的开发效果。
高等油藏工程-递减规律ppt课件

.
51
分析评价增产措施或开发调整的效果
例子1:
分析:
lnQ
措施后油井产量
增加,递减率不变,
可采储量增加。原因
是可流动的供油体积
或面积增大了,阻力
ts
t
也可能减小了(如压
裂、补孔)
.
52
例子2:
lnQ
分析:
产量变化不大,但
递减率减小,可采储
量仍然增加。原因是
可流动的供油体积或
面积增加了,但流动
ts
B q t2
式中: t——递减期内的开发时间,月或年
B——常数,吨·月 或 吨·年 Q——年产量或月产量,吨
.
39
1、衰减曲线的表达及其绘制方法
设油田在衰减期中的可采储量为 A 油田开发到 t 时刻,地层中剩余可采储量应为
A-Np
ANp
B t t2
dt
B B tt t
Np
A
B t
.
40
Np
0<n< 1,
双曲递减
.
33
递减类型的对比
在直角坐标图上,三种递减类型的产量 (Q)与时间(t)的关系都是曲线。
.
34
在直角坐标图上,三种递减类型的产量
(Q)与累积产量(Np)的关系:
指数递减为直线
调和递减和双曲线递减都是曲线。
.
35
在半对数坐标图上,三种递减类型的产
量(Q)与时间(t)的关系:
dQ3 2Qmax
dR
Re
若第二开发阶段采油速度或年油量变化比较小
Vmax ≈V2 Qmax ≈ Q2Biblioteka dV3 2 V2dR
油田动态分析基本知识幻灯片PPT

评价和设计
.布好评价井,取得 各种开发参数
.确定开发方式和井 网部署
落实探明储量 确定油藏基本骨 架 确定油藏类型、
以区域背景和地震资料为基础 的油藏基本骨架确定技术
.以藏层沉积学为基础,应用地 质知识库的砂体空间分布预测 技术
.预测生产历史和生 产规模
流体性质和分布 建立概念地质模
. 以确定储层骨架空间分布为重 点的随机建模技术
二、动态分析
1.油田动态分析及主要内容 2.油藏分类 3.开发阶段划分 4.主要生产技术指标计算〔或确定〕方法
二、动态分析
地理位置
海上油藏
油
藏
陆上油藏
(原油性质)
稠油油藏
类
型
稀油油藏
划
(岩性特征)
特殊岩性油藏
7类
分
砂岩油藏
(储层物性)
低渗透油藏
中高渗油藏
能否形成 有效驱替
井网
整装油藏 复杂断块油藏
二、动态分析
真武油田开发历程
35
30
年
产 油
25
:
万 20 吨
15
上产阶段 一次细分
初期开发
10
试油试采
5
稳产阶段
二次细分 控水稳油
0 1975
1980
1985
1990
递减阶段
大幅度调递整减挖潜
1995
2000
100
90 可
采 80 采
70
出 程
60 度
、
50 含 水
40 : %
30
20
10
综合治理挖潜
二、动态分析
油藏动态分析
搞清各类油层中油水的分布及其运动状况、吸水能力和产油 能力变化,地层压力及渗流阻力变化,含水率及产量变化, 油层及流体性质变化,储量动用及剩余油分布等,为挖潜油 层潜力提供依据。 油藏动态分析:以井组〔或开发单元、区块〕为单元,搞清 油层产量、压力和含水率的变化状况,吸水能力及注采平衡 状况等。油水分布及水线推进状况,储量动用及潜力分布状 况等。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各种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井组 〔或开发单元、区块〕开发效果。
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及水驱特征曲线

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及水驱特征曲线
渗透油藏是有渗透性石油藏的总称,而水驱有利于扩大石油储层的厚度,提高储层的
蓄藏量,增加了原油采收率等,是常用的油藏开发技术之一。
水驱开发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不尽相同,通常会经过4个阶段:初期快速减退期、
缓慢减退期、长期稳定期和瓦斯抽放期。
首先,在初期快速减退期,全部开采完后,油藏
产量会快速减少,一般表现为抛物线递减,几天或几个月内就会出现出采量的大幅度恶化,这时就要注意了,及时采取措施。
其次,在缓慢减退期,当渗透油藏起始剩余压力低或地
质条件不好时,减采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以半抛物线减退为主,考量其综效,需要不断改
进和完善产量递减规律。
再次,在长期稳定期,水驱减采持续时间较长,产量也处于较平
稳的状态,石油藏出采量进入稳定状态,出采量趋于稳定,减退速率慢。
最后,在瓦斯抽
放期,随着瓦斯抽放的增加,某些渗透油藏可以实现产量的逆增,而减采率可能处于增加期,即把原有的瓦斯抽放的曲线完整地体现出来。
水驱特征曲线反映了油藏压力变化对油藏原油产量及吸水率的影响,以及渗透系数在
水驱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一般分两种:原油产量特征曲线和吸水特征曲线,均有分阶
段性减少的特征,原油产量特征曲线早期快于吸水特征曲线,后者较缓慢,瓦斯抽放对特
征曲线引起的影响较大。
通过对渗透油藏水驱特征曲线的分析,可以有效地预测水驱的开
发特征及失效的风险性,从而采取措施控制油藏产量开采的效果。
水驱油田产量递减规律

水驱油田产量递减规律
水驱油田是指采用注水增加油藏压力,推动原油向井口运移的一种油田开采方式。
然而,这种开采方式也存在产量递减规律。
具体来说,随着水驱油田的开采时间的增加,原油产量逐渐减少,而水的注入量则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原油的开采,油藏中可采储量逐渐减少,而注入水的数量则需要逐渐增加以维持油藏压力,从而推动更多的原油向井口运移。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驱油田中的水也会与原油混合,导致原油的含水率逐渐增加,进一步降低了产能。
因此,在水驱油田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及时调整注入水的量和注水井的位置,以尽可能延长油田的生产寿命。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油田开发动态分析方法之递减法及水驱 规律曲线法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