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四年级
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

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事件。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可能性的概念2.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可能性大小的比较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可能性的概念,能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事件。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能进行比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魔方,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魔方有多少种颜色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那么,如果我在魔方中随机抽取一个颜色,你们觉得哪种颜色被抽中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二、探究可能性1.教师拿出一个装有红色和绿色球的小袋子,提问:“同学们,如果我从这个袋子里随机抽取一个球,你们觉得是红色球的可能性大,还是绿色球的可能性大?”2.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每次抽取球的颜色,并计算出各种颜色球被抽中的次数。
3.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可能性大小的结论。
三、讲解可能性概念1.教师结合实验结果,讲解可能性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的含义。
2.教师举例说明可能性大小的比较方法,如抛硬币实验、掷骰子实验等。
四、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六、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课后收集生活中的可能性问题,用所学知识解决,并记录下来。
2.家长签字确认,第二天向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可能性的概念,掌握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精品教案(精选

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章《可能性》的第二节,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掌握并运用概率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分析,了解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及其计算方法;学会用列表法和画图法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运用概率的基本概念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学会用列表法和画图法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计算。
教学重点: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骰子、转盘。
学具: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有红球和白球,让学生猜测摸出一个球是红色的可能性。
(2)邀请两位同学上台,一位摸球,一位记录,进行多次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2. 例题讲解(1)讲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
(2)讲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可能性。
(3)通过实例,讲解列表法和画图法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第78页的练习题。
(2)指导学生运用列表法和画图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小结与巩固(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让学生复述概率的基本概念,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拓展(1)展示一个骰子,让学生思考抛出每个数字的可能性。
(2)讨论:如何计算抛出两个骰子点数之和的可能性。
六、板书设计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 概率的基本概念3. 列表法和画图法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4. 课堂练习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教材第79页第1、2题。
(2)思考题:抛出两个骰子,点数之和为7的可能性是多少?2. 答案:(1)见教材。
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优质教案(精选

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可能性的概念,通过实例认识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学习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具体章节为第七章第一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不确定事件和确定事件。
2. 学会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不确定事件的概念,正确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骰子、硬币、彩色球等。
学具:每组一个骰子、一枚硬币、一个不透明的袋子(内装彩色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骰子,提问:我们抛掷这个骰子,可能会掷出哪些数字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的袋子,告诉学生里面装有一些红色和蓝色的小球。
(2)教师提问:如果我们从袋子中随机抽取一个小球,可能会抽到什么颜色的小球呢?(4)教师引导学生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事件,如:太阳从东方升起、明天会下雨、抛掷硬币正面朝上等。
(2)学生判断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
4. 小组活动(15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个骰子、一枚硬币、一个不透明的袋子(内装彩色球)。
(2)小组讨论:如何用这些工具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各小组汇报实验方案,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可能性》2. 内容:(1)可能性的概念(2)不确定事件与确定事件(3)描述可能性的词语:一定、可能、不可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判断下列事件的可能性,并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描述。
四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通用5篇)

四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四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材P106—107教学目的:1、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一、引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可能性”举例子说明。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可能性”的知识。
二、实践探索新知1、教学例3(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1)观察、猜测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四红一蓝)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你们猜猜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2)实践验证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实践结果。
汇总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几组摸到红,几组摸到了蓝色。
从小组汇报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小结:摸到红色多,摸到蓝色的少,因为盒中球红多蓝少。
(3)活动体验可能性的大小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活动汇报、小结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两点:一、每次摸出的结果是红色还是蓝色,这是随机的,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变化。
二、但摸的次数多了以后,在统计上就呈现某种共同的规律性,就是摸出蓝的次数比红多。
(4)小组实验结果比较比较后,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出示多组的实验结果,虽然数据不一致,但呈现的规律是相同的2、教学例4(1)出示盒内球(一绿四蓝七红)(2)猜一猜,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可能性最大,摸出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小?为什么?3、P106“做一做”图中每种颜色进行了分割,此时学生可以用数份数的方法来看三种颜色所占的区域大小。
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精选

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章《可能性》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大小,学会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含义,能够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能力,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含义,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骰子、转盘、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出示骰子,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掷这个骰子,哪个面朝上的可能性最大?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教材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学生跟随思考。
3.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讲解答案,学生订正。
(2)教师出示拓展题,激发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可能性》2. 主要内容:(1)可能性的概念(2)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掷一个骰子,求出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
(2)从一副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判断是红桃、黑桃、方块或梅花的可能性。
2. 答案:(1)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为1/6。
(2)红桃、黑桃、方块和梅花的可能性分别为1/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可能性的概念和描述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四年级 7、可能性

(3)每次任意摸一颗,摸30次,摸到黄珠和白珠的次数差不多。 放2颗黄珠和2颗白珠
例2 多种可能性 想一想,填一填。
(1)在( )号纸袋里更容易摸到 。 (2)在1号纸袋里摸到( )的可能性最大,摸到(
)的可能性最小。
袋子里至少有3种不同的物体, 若每摸1个会出现多种可能性。
我叫小马虎
小多多来 了
我是小精灵
四基导入
猜一猜,这可能是个什么字?
这一定是个“干”字。
我认为这不是个“干”字,因为干字的第一画较第二画 短一些。再说,这个字的下半部分遮掩了一些,可能还 有其它的笔画。
这可能是个“王”字,也可能是个“玉”字。 这还可能是个“于”字。
例1 两种可能性 如图,有A、B、C三个转盘,小磊和小辉做转盘游戏,指针停在灰色区域算小 磊赢,停在白色区域算小辉赢。
—共有2个球 —共有10个球 —共有100个球 袋子①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大。
思维拓展
例3 对盲棋 谁能蒙着眼睛,把手中的棋放到棋盘上相对应的位置,谁就赢。
( 象 )赢的可能性最大, ( 猴 )赢的可能性最小, ( 牛 )没有赢的可能性。
通过观察不同棋子的位置的多少,就能判断输赢的 可能性。棋盘中共有12个位置,其中“象”占有8个 位置,“马”占有3个位置,“猴”占有1个位置, “牛”没有占的位置。你能判断它们的赢的可能性吗?
1、
(1)蒙着眼睛去摸9张扑克牌,摸( 2 )牌的可能性最大。 (2)摸( 3 )牌的可能性最小。
2、猜一猜。桌子上有三张扑克牌,排成一行。 这三张牌按顺序排列是: 红桃A 、 梅花A 、 方块K 。(写出来)
思维拓展
例4 要保证摸到两个不同颜色的球,至少要摸出几个?
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精选

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章《可能性》的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以及运用列举法分析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辨别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2. 学会使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并能运用列举法分析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难点:运用列举法分析简单事件的可能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骰子、转盘、扑克牌。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两名同学进行“石头、剪刀、布”游戏,让学生观察游戏结果的不确定性。
(2)出示一个装有红球和白球的袋子,让学生猜测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的颜色。
2. 例题讲解(1)讲解教材第78页例1,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讲解教材第79页例2,让学生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1,分析事件的可能性。
(2)让学生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2,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4. 小组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事件。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 可能性的表示:分数3. 列举法分析可能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教材第82页练习3,分析事件的可能性。
(2)教材第83页练习4,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2. 答案:(1)根据实际情况分析。
(2)根据题目要求,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事件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理解,以及分数表示可能性的掌握。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复杂事件的可能性。
2023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精选10篇)

2023年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精选10篇)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本第五册P92-93的内容教学目标:1、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简单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简单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
教学难点: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认识。
教学理念:放手让学生做实验的主人。
教学设计: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学生们,我们来开展一次摸球比赛,好不好?每人轮流摸一次球,哪个队摸到的白球次数多就取胜。
请出8名男同学和8名女同学分别组成男生队和女生队,我们来进行男女生对抗赛。
(每次摸之前把球先搅动几下。
)2、每队拿一个袋子,袋子里装着白球和黄球。
(男生队的袋子里3白1黄,女生队的袋子里34黄1白)3.(比赛结束后)哪个队获胜?4.(取出内袋)女生队,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男生队为什么会赢?师:因为袋里的白球和黄球的个数不同时,摸到的可能性就有大有小了。
让学生先估计。
学生实践。
让学生结果进行讨论。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过程学生活动过程二、实践探索,初步体验三、做做想想,深化认识今天我们就要来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统计与可能性)1.师生互动:(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摸球?刚才在摸球比赛时大家是通过数的方法来得到他们摸球的结果,这次我们要用涂方格的方法来统计摸球的情况。
(2)请两名同学上来摸球,老师进行统计。
2、学生小组操作(出示要求):(1)在还没摸之前,请大家猜一猜,白球会摸到几次?黄球会摸到几次?(2)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下面请组长负责记录,其他组员轮流摸球,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3)完成后观察统计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3、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大转盘
肚肚文具店进行 优惠活动,一次消 费满20元,可以在 “快乐大转盘”上 摸奖一次,以此类 推。
小亮在这家店买 了23元钱文具,就 有了一次摸奖机会。
快乐大转盘
想一想:
摸到什么奖品的可 能性最大?
摸到什么奖品的 可能性最小?
摸到哪几样奖品 的可能性相等?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4个白球
一定是白球
4个黄球
一定是黄球 不可能是白球
2个白球 2个黄球
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试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以 下事件,并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事件的确定性与不 确定性。
1、抛一个硬币,落下时(可能)图案这面朝上。
2、抽屉里有5双灰色的袜子,( 一定)摸出1
双灰色的袜子。
3、从放着都是红球的盒子里( 不可能)摸 出1个白球。
(1)和为5 (2)和为1
(3) 和为2—12中的一个数
用“可能” “一定” “不可能”描述 下面事件 2、四张卡片分别写有数字6、4、8、6 ,从中任抽一张,抽到的数:
①大于9 ②是偶数 ③是4的倍数
从前有一个忠臣被奸人陷害,被皇帝判处死刑。
但按照当时法律的规定,要抽生死签。抽到生签就能
免一死,抽到死签就马上处死。这时候这个大臣面对
5、秋天到了,一群燕子飞 往南方。( )
6、雨后出现彩虹( )
三、下列事件哪些一定发生,哪 些可能发生?哪些不可能发生?
7、金鱼离开水能继续生存。 ()
8、今天下雨。( )
9、明天的长跑比赛我得第 一名。( )
用“可能” “一定” “不可能”描述 下面事件 1、两枚骰子一起 掷一次,求朝上两 面的点数和
新思维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执 教:陈 慧
1、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 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初步能用“一定”“不可能”“可 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有些事件 发生的确定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
小组合作,摸球游戏
1、小组长组织好游戏,负责组织摸 球和记录。
2、按照顺序摸球。 3、每摸一次,小组长就在记录表上 记录它的颜色,记录完毕再放回去,摸 前要摇均,摸时不能看。 4、摸完后,观察记录单,组内交 流,你们发现了什么?
4、明天( 可能 )阴天。
你能用“一定”、“可 能”、“不可能”说说身 边的事吗?
一、下列事件哪些一定发生,哪 些可能发生?哪些不可能发生?
1、太阳从东方升起。( ) 2、明天下大雪。( ) 3、北极星在天空的南方( )
三、下列事件哪些一定发生,哪 些可能发生?哪些不可能发生?
4、一群企鹅迁到热带生活。 ()
几种可能?
两偷地把两张签都换成了死签,这时候大臣还有可能
活下来吗?
不可能
一个士兵偶然知道这件事,很伤心地悄悄告诉
了大臣,不料大臣知道后,反倒很高兴,你们知道
他是怎么做的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 要善良,永远不做像故事中 “奸臣”那样的人,同时也 告诉我们好人“一定”会有 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