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调函数

合集下载

回调函数的介绍

回调函数的介绍

C语言---回调函数------------->解析分类:编程成长经历2008-11-07 20:131021人阅读评论(2)收藏举报什么是回调函数?简而言之,回调函数就是一个通过函数指针调用的函数。

如果你把函数的指针(地址)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当这个指针被用为调用它所指向的函数时,我们就说这是回调函数。

为什么要使用回调函数?因为可以把调用者与被调用者分开。

调用者不关心谁是被调用者,所有它需知道的,只是存在一个具有某种特定原型、某些限制条件(如返回值为int)的被调用函数。

如果想知道回调函数在实际中有什么作用,先假设有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要编写一个库,它提供了某些排序算法的实现,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shell排序、shake排序等等,但为使库更加通用,不想在函数中嵌入排序逻辑,而让使用者来实现相应的逻辑;或者,想让库可用于多种数据类型(int、float、string),此时,该怎么办呢?可以使用函数指针,并进行回调。

回调可用于通知机制,例如,有时要在程序中设置一个计时器,每到一定时间,程序会得到相应的通知,但通知机制的实现者对我们的程序一无所知。

而此时,就需有一个特定原型的函数指针,用这个指针来进行回调,来通知我们的程序事件已经发生。

实际上,SetTimer() API使用了一个回调函数来通知计时器,而且,万一没有提供回调函数,它还会把一个消息发往程序的消息队列。

另一个使用回调机制的API函数是EnumWindow(),它枚举屏幕上所有的顶层窗口,为每个窗口调用一个程序提供的函数,并传递窗口的处理程序。

如果被调用者返回一个值,就继续进行迭代,否则,退出。

EnumWindow()并不关心被调用者在何处,也不关心被调用者用它传递的处理程序做了什么,它只关心返回值,因为基于返回值,它将继续执行或退出。

不管怎么说,回调函数是继续自C语言的,因而,在C++中,应只在与C代码建立接口,或与已有的回调接口打交道时,才使用回调函数。

CALLBACK回调函数详解

CALLBACK回调函数详解

CLLBACK回调函数详解回调函数详解一、回调函数我们经常在C++设计时通过使用回调函数可以使有些应用(如定时器事件回调处理、用回调函数记录某操作进度等)变得非常方便和符合逻辑,那么它的内在机制如何呢,怎么定义呢?它和其它函数(比如钩子函数)有何不同呢?使用回调函数实际上就是在调用某个函数(通常是API函数)时,将自己的一个函数(这个函数为回调函数)的地址作为参数传递给那个函数。

而那个函数在需要的时候,利用传递的地址调用回调函数,这时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在回调函数中处理消息或完成一定的操作。

至于如何定义回调函数,跟具体使用的API函数有关,一般在帮助中有说明回调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等。

C++中一般要求在回调函数前加CALLBACK(相当于FAR PASCAL),这主要是说明该函数的调用方式。

至于钩子函数,只是回调函数的一个特例。

习惯上把与SetWindowsHookEx 函数一起使用的回调函数称为钩子函数。

也有人把利用VirtualQueryEx安装的函数称为钩子函数,不过这种叫法不太流行。

也可以这样,更容易理解:回调函数就好像是一个中断处理函数,系统在符合你设定的条件时自动调用。

为此,你需要做三件事:1. 声明;2. 定义;3. 设置触发条件,就是在你的函数中把你的回调函数名称转化为地址作为一个参数,以便于系统调用。

声明和定义时应注意:回调函数由系统调用,所以可以认为它属于WINDOWS 系统,不要把它当作你的某个类的成员函数。

、消息和事件例程二、回调函数回调函数、调用(calling)机制从汇编时代起已经大量使用:准备一段现成的代码,调用者可以随时跳转至此段代码的起始地址,执行完后再返回跳转时的后续地址。

CPU为此准备了现成的调用指令,调用时可以压栈保护现场,调用结束后从堆栈中弹出现场地址,以便自动返回。

借堆栈保护现场真是一项绝妙的发明,它使调用者和被调者可以互不相识,于是才有了后来的函数和构件。

什么是回调函数

什么是回调函数

回调函数就是一个通过函数指针调用的函数。

如果你把函数的指针(地址)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当这个指针被用来调用其所指向的函数时,我们就说这是回调函数。

回调函数不是由该函数的实现方直接调用,而是在特定的事件或条件发生时由另外的一方调用的,用于对该事件或条件进行响应。

机制⑴定义一个回调函数;⑵提供函数实现的一方在初始化的时候,将回调函数的函数指针注册给调用者;⑶当特定的事件或条件发生的时候,调用者使用函数指针调用回调函数对事件进行处理。

意义因为可以把调用者与被调用者分开,所以调用者不关心谁是被调用者。

它只需知道存在一个具有特定原型和限制条件的被调用函数。

简而言之,回调函数就是允许用户把需要调用的方法的指针作为参数传递给一个函数,以便该函数在处理相似事件的时候可以灵活的使用不同的方法。

想知道回调函数在实际中有什么作用?先假设有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要编写一个库,它提供了某些排序算法的实现(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shell排序、shake排序等等),为了能让库更加通用,不想在函数中嵌入排序逻辑,而让使用者来实现相应的逻辑;或者,能让库可用于多种数据类型(int、float、string),此时,该怎么办呢?可以使用函数指针,并进行回调。

回调可用于通知机制。

例如,有时要在A程序中设置一个计时器,每到一定时间,A程序会得到相应的通知,但通知机制的实现者对A程序一无所知。

那么,就需一个具有特定原型的函数指针进行回调,通知A程序事件已经发生。

实际上,API使用一个回调函数SetTimer()来通知计时器。

如果没有提供回调函数,它还会把一个消息发往程序的消息队列。

另一个使用回调机制的API函数是EnumWindow(),它枚举屏幕上所有的顶层窗口,每个窗口都可以通过它调用另一个程序提供的函数,并传递窗口的处理程序。

例如:如果被调用者返回一个值,就继续进行迭代;否则,退出。

EnumWindow()并不关心被调用者在何处,也不关心被调用者用它传递的处理程序做了什么,它只关心返回值,因为基于返回值,它将继续执行或退出。

什么是回调函数

什么是回调函数

什么是回调函数回调函数是⼀段可执⾏的代码段,它作为⼀个参数传递给其他的代码,其作⽤是在需要的时候⽅便调⽤这段(回调函数)代码。

在JavaScript中函数也是对象的⼀种,同样对象可以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因此函数也可以作为参数传递给另外⼀个函数,这个作为参数的函数就是回调函数。

回调函数匿名回调函数jQuery中⼤量的使⽤了回调函数回调函数有哪些特点不会⽴刻执⾏回调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给⼀个函数的时候,传递的只是函数的定义并不会⽴即执⾏。

和普通的函数⼀样,回调函数在函调⽤函数数中也要通过()运算符调⽤才会执⾏。

是个闭包回调函数是⼀个闭包,也就是说它能访问到其外层定义的变量。

执⾏前类型判断在执⾏回调函数前最好确认其是⼀个函数。

this的使⽤注意在回调函数调⽤时this的执⾏上下⽂并不是回调函数定义时的那个上下⽂,⽽是调⽤它的函数所在的上下⽂。

上述代码调⽤回调函数的时候是在全局环境下,因此this指向的是window,所以sum的值是赋值给windows的。

关于this执⾏上下⽂的问题可以通过apply⽅法解决。

允许传递多个回调函数⼀个函数中可以传递多个回调函数,典型的例⼦如jQuery回调函数嵌套⼀个回调函数中可以嵌⼊另⼀个回调函数,对于这种情况出现多层嵌套时,代码会难以阅读和维护,这个时候可以采⽤命名回调函数的⽅式调⽤,或者采⽤模块化管理函数,也可以⽤promise模式编程。

回调函数的优点和使⽤场景优点1. DRY,避免重复代码。

2. 可以将通⽤的逻辑抽象。

3. 加强代码可维护性。

4. 加强代码可读性。

5. 分离专职的函数。

使⽤场景1. 异步编程。

2. 事件监听、处理。

3. setTimeout、setInterval⽅法。

4. 通⽤功能,简化逻辑。

回调函数定义

回调函数定义

回调函数定义
1什么是回调函数
回调函数(Callback Function)是一种编程概念,即一种函数指针,在特定事件或条件发生时由另一个函数调用。

回调函数可以让程序在任何位置或时间执行,而不必等到主函数执行完才调用。

回调函数一般情况下是异步执行,不需要阻塞主流程,从而使得程序更加高效率地运行。

2回调函数的应用
回调函数一般用于处理异步操作,比如网络编程、计算机图形学、菜单回调以及对话框作出反应等。

此外,由于回调函数的功能强大,它也可以被用于实现可扩展性程序。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回调函数创建插件,允许用户自定义它们,从而提高可扩展性。

3回调函数的实现
通常,当我们需要实现回调函数时,需要使用函数指针或者模板函数指针,也可以使用定义好的库函数。

函数指针指向所要运行的回调函数,当需要调用回调函数时,则可以采用函数指针的形式来进行调用。

模板函数指针的实现仅限于C++程序,它可以获得回调函数的参数信息。

另外,对于支持库函数的开发环境,可利用库函数来定义回调函数。

4回调函数的优缺点
回调函数可以有效地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允许应用程序在满足特定条件时立即调用回调函数,而不必等待整个程序的执行完毕。

此外,它还提供了一种可扩展的体系结构,允许程序以模块化的形式来运行,从而更加灵活快捷。

缺点是,回调函数的实现不易,而且容易引起程序的混乱,从而使程序可读性下降。

另外,回调函数也不容易跨不同开发环境中的程序进行移植,因为它们可能会受到某些具体环境的影响。

多个回调函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多个回调函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多个回调函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回调函数在编程中经常被用到,它是一种异步编程的重要机制。

通过回调函数,程序可以在执行完特定任务之后再执行下一步操作,从而实现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流程控制。

然而,在实际开发中,可能会遇到需要多个回调函数的情况。

本文将探讨什么是回调函数、为什么需要多个回调函数以及如何使用多个回调函数。

通过深入了解和讨论,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多个回调函数,提升编程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回调函数的概念,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阐述什么是回调函数,其次探讨为什么需要多个回调函数,最后介绍如何使用多个回调函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提出一些建议,并展望未来回调函数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1.3 目的在本文中,我们的目的是探讨多个回调函数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通过深入了解回调函数的概念和实际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利用多个回调函数来实现复杂的功能和逻辑控制。

我们旨在帮助读者提升编程技能,扩展对回调函数的理解,以及探索更灵活、高效的编程方法。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文的内容,启发读者对于编程和软件开发的思考,为未来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正文2.1 什么是回调函数回调函数在编程中是一种常见的概念,它是一种通过将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并在特定事件发生时执行的技术。

具体来说,回调函数允许我们在异步操作完成后执行一些操作,而无需阻塞执行的过程。

在简单的术语中,一个回调函数就是一个函数,当另一个函数执行完毕后立即调用它。

通常情况下,回调函数被作为参数传递给一个函数,并在特定的事件发生后被调用。

这种机制使得我们能够在不知道具体事件何时发生的情况下,继续执行程序的其他部分。

回调函数在处理异步操作时尤其有用,比如在网络请求和文件读取中。

回调函数的作用是什么

回调函数的作用是什么

回调函数的作用是什么回调函数(callback function)是一种常见的编程概念,它可以用于实现异步操作、事件处理、回调通知等功能。

通过回调函数,我们可以将一个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并在特定事件发生时被调用。

回调函数的作用是为了实现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程序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执行相应的操作。

一、实现异步操作在编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等待某个操作的结果,但又不希望程序因此而阻塞或停滞。

这时候就可以使用回调函数来实现异步操作。

例如,在前端开发中,当用户点击某个按钮后需要从服务器获取数据,如果不使用回调函数,程序会在等待服务器响应期间无法继续执行其他操作,造成页面卡顿。

而通过回调函数,我们可以在获取数据成功后立即执行特定的操作,不影响页面的响应。

二、事件处理回调函数也常用于处理事件。

在事件驱动的编程模型中,当某个事件触发时,系统会调用事先注册好的回调函数来处理该事件。

例如,在图形界面编程中,当用户点击某个按钮或滚动鼠标时,系统会调用相应的回调函数来响应并执行相应操作。

通过回调函数,我们可以实现对不同事件的处理,并在特定事件发生时执行相应的代码逻辑。

三、回调通知借助回调函数,我们可以实现一种回调通知机制。

例如,在多线程编程中,一个线程在完成某项任务后需要通知其他线程或主线程来执行相应操作。

这时候可以通过回调函数来实现通知机制。

线程完成任务后,会调用事先注册好的回调函数,以通知其他线程执行后续操作。

这种机制可以提高程序的响应速度和并发性。

总结:回调函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实现异步操作、事件处理和回调通知等方面。

它可以提高程序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得代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执行相应的操作。

通过回调函数,我们可以实现各种应用场景下的非阻塞并发编程,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和用户体验。

不管是前端开发、后端开发还是其他类型的编程,回调函数都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应用。

什么是回调函数(callback)

什么是回调函数(callback)

{
if(PeekMessage(&Msg,NULL,0,0,PM_NOREMOVE) )
{
TranslateMessage(&Msg);
在代码中调用 EnumWindows 时,可以将一个自定义函数作为第一个参数传递给它,用来处理一系列的值。例如,可以编写一个函数将所有的值添加到一个列表框中,将 hWnd 值转换为窗口的名字,以及其它任何操作!
}
/*延时一段时间后调用回调函数*/
(*gCallback)(Step,1);
/*结束*/
::ReleaseDC (HWND_DESKTOP,hDC);
TestCallBack函数被调用后,启动了一个线程,作为演示,线程人为的进行了延时处理,并且把线程运行的过程打印在屏幕上.
本段线程的代码也在DLL工程里实现
ULONG WINAPI Thread1(LPVOID Param)
{
TCHAR Buffer[256];
HDC hDC = GetDC(HWND_DESKTOP);
int Step=1;
MSG Msg;
DWORD StartTick;
//一个延时循环
for(;Step<200;Step++)
/*把运行情况打印到桌面,这是vcbear调试程序时最喜欢干的事情*/
sprintf(Buffer,"Running %04d",Step);
if(hDC!=NULL)
TextOut(hDC,30,50,Buffer,strlen(Buffer));
可见使用回调函数的编程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传递不同的回调函数地址,或者定义各种回调函数的原形(同时也需要改变使用回调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约定),实现多种回调事件处理,可以使程序的控制灵活多变,也是一种高效率的,清晰的程序模块之间的耦合方式。在一些异步或复杂的程序系统里尤其有用 -- 你可以在一个模块(如DLL)里专心实现模块核心的业务流程和技术功能,外围的扩展的功能只给出一个回调函数的接口,通过调用其他模块传递过来的回调函数地址的方式,将后续处理无缝地交给另一个模块,随它按自定义的方式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往往觉得回调函数很神秘,很想知道回调函数的工作原理。

本文将要解释什么是回调函数、它们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使用它们等等问题,在开始之前,假设你已经熟知了函数指针。

什么是回调函数?
简而言之,回调函数就是一个通过函数指针调用的函数。

如果你把函数的指针(地址)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当这个指针被用为调用它所指向的函数时,我们就说这是回调函数。

为什么要使用回调函数?
因为可以把调用者与被调用者分开。

调用者不关心谁是被调用者,所有它需知道的,只是存在一个具有某种特定原型、某些限制条件(如返回值为int)的被调用函数。

如果想知道回调函数在实际中有什么作用,先假设有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要编写一个库,它提供了某些排序算法的实现,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shell排序、shake排序等等,但为使库更加通用,不想在函数中嵌入排序逻辑,而让使用者来实现相应的逻辑;或者,想让库可用于多种数据类型(int、float、string),此时,该怎么办呢?可以使用函数指针,并进行回调。

回调可用于通知机制,例如,有时要在程序中设置一个计时器,每到一定时间,程序会得到相应的通知,但通知机制的实现者对我们的程序一无所知。

而此时,就需有一个特定原型的函数指针,用这个指针来进行回调,来通知我们的程序事件已经发生。

实际上,SetTimer() API使用了一个回调函数来通知计时器,而且,万一没有提供回调函数,它还会把一个消息发往程序的消息队列。

另一个使用回调机制的API函数是EnumWindow(),它枚举屏幕上所有的顶层窗口,为每个窗口调用一个程序提供的函数,并传递窗口的处理程序。

如果被调用者返回一个值,就继续进行迭代,否则,退出。

EnumWindow()并不关心被调用者在何处,也不关心被调用者用它传递的处理程序做了什么,它只关心返回值,因为基于返回值,它将继续执行或退出。

不管怎么说,回调函数是继续自C语言的,因而,在C++中,应只在与C代码建立接口,或与已有的回调接口打交道时,才使用回调函数。

除了上述情况,在C++中应使用虚拟方法或函数符(functor),而不是回调函数。

一个简单的回调函数实现
下面创建了一个sort.dll的动态链接库,它导出了一个名为CompareFunction的类型--typedef int (__stdcall *CompareFunction)(const byte*, const byte*),它就是回调函数的类型。

另外,它也导出了两个方法:Bubblesort()和Quicksort(),这两个方法原型相同,但实现了不同的排序算法。

这两个函数接受以下参数:
·byte * array:指向元素数组的指针(任意类型)。

·int size:数组中元素的个数。

·int elem_size:数组中一个元素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CompareFunction cmpFunc:带有上述原型的指向回调函数的指针。

这两个函数的会对数组进行某种排序,但每次都需决定两个元素哪个排在前面,而函数中有一个回调函数,其地址是作为一个参数传递进来的。

对编写者来说,不必介意函数在何处实现,或它怎样被实现的,所需在意的只是两个用于比较的元素的地址,并返回以下的某个值(库的编写者和使用者都必须遵守这个约定):
·-1:如果第一个元素较小,那它在已排序好的数组中,应该排在第二个元素前面。

·0:如果两个元素相等,那么它们的相对位置并不重要,在已排序好的数组中,谁在前面都无所谓。

·1:如果第一个元素较大,那在已排序好的数组中,它应该排第二个元素后面。

基于以上约定,函数Bubblesort()的实现如下,Quicksort()就稍微复杂一点:
注意:因为实现中使用了memcpy(),所以函数在使用的数据类型方面,会有所局限。

对使用者来说,必须有一个回调函数,其地址要传递给Bubblesort()函数。

下面有二个简单的示例,一个比较两个整数,而另一个比较两个字符串:
下面另有一个程序,用于测试以上所有的代码,它传递了一个有5个元素的数组给Bubblesort()和Quicksort(),同时还传递了一个指向回调函数的指针。

如果想进行降序排序(大元素在先),就只需修改回调函数的代码,或使用另一个回调函数,这样编程起来灵活性就比较大了。

调用约定
上面的代码中,可在函数原型中找到__stdcall,因为它以双下划线打头,所以它是一个特定于编译器的扩展,说到底也就是微软的实现。

任何支持开发基于Win32的程序都必须支持这个扩展或其等价物。

以__stdcall标识的函数使用
了标准调用约定,为什么叫标准约定呢,因为所有的Win32 API(除了个别接受可变参数的除外)都使用它。

标准调用约定的函数在它们返回到调用者之前,都会从堆栈中移除掉参数,这也是Pascal的标准约定。

但在C/C++中,调用约定是调用者负责清理堆栈,而不是被调用函数;为强制函数使用C/C++调用约定,可使用__cdecl。

另外,可变参数函数也使用C/C++调用约定。

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了标准调用约定(Pascal约定),因为其可减小代码的体积。

这点对早期的Windows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那时它运行在只有640KB
内存的电脑上。

如果你不喜欢__stdcall,还可以使用CALLBACK宏,它定义在windef.h中:
作为回调函数的C++方法
因为平时很可能会使用到C++编写代码,也许会想到把回调函数写成类中的一个方法,但先来看看以下的代码:
如果使用微软的编译器,将会得到下面这个编译错误:
这是因为非静态成员函数有一个额外的参数:this指针,这将迫使你在成
员函数前面加上static。

当然,还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限于篇幅,就不再论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