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公开课教学设计_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远古的传说》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材分析】《远古的传说》是部编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课主要讲述了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文明的发展概况,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感知和探究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接受能力较强,渴望亲身体验。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给予充分肯定,增强自信心。
同时注重加强学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七年级学生也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教学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祖赫赫,开辟洪荒。
功化神圣,世代仰望。
”2018年4月5日上午,戊戌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
黄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人祭拜黄帝陵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新闻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营造积极探究的心理氛围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炎黄联盟1.课堂活动:(1)课前学生分组合作搜集有关人类起源或早期社会的神话与传说;(2)课上分组讲述;(3)评比讲述精彩的传说故事。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部落联盟时期的主要人物和部落战争。
3.问题思考:华夏族的由来?谁被尊称为人文始祖?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表述,可以了解学生对传说的认知程度,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予以总结。
4.教师讲述:(1)炎黄在阪泉大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联盟。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1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主要内容包括炎帝、黄帝的传说,以及黄帝的妻子嫘祖、仓颉的传说。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华夏族的形成过程,以及远古时期我国的一些杰出人物。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远古时期的传说人物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炎帝、黄帝的传说,掌握华夏族的形成过程,以及黄帝的妻子嫘祖、仓颉的传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炎帝、黄帝的传说,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黄帝的妻子嫘祖、仓颉的传说。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汇报学习情况。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情景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4.讲述法:教师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材:准备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材。
3.课前预习任务:布置炎帝、黄帝的传说相关资料,让学生课前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炎帝、黄帝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相关传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详细讲解炎帝、黄帝的传说,以及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黄帝的妻子嫘祖、仓颉的传说。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黄帝的妻子嫘祖、仓颉的传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炎帝、黄帝传说的掌握情况。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远古时期的传说人物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3、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夸父追日、神农尝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教学难点:炎黄联盟尧舜禹的禅让教学方法:讲述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黄帝陵图片,导入新课教师介绍: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黄帝陵被视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之地,平日里到这里来瞻仰的人也很多,络绎不绝。
为什么黄帝会受到后认的尊敬和景仰,传说中四五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又发生了哪些大事?给后人带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二、讲授新课(一)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完成引领学习1、黄河流域主要有哪些部落?它们之间的是怎样的关系?2、五六千年前,在今天的黄河流域发生过哪几次重要的战争?战争双方分别是谁?结局怎样?有什么影响?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黄帝、炎帝、蚩尤等部落。
经常相互攻伐又持续合并2、(二)学生读课文第二小节,完成引领学习说说炎帝和黄帝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尊敬?指名生回答,教师明确。
因为他们都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学生读课文第三小节,完成引领学习1、尧、舜、禹是怎样的人?2、什么是禅让制?禅让制的实质是什么?哪些部落首领以前实行过禅让制?指名生回答,教师明确。
1、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 禹:治理水患,用疏导的方法;三过家门而不入 2、“禅让”的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学设计-最新教学文档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学目标1.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2.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3.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难点:禅让制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黄帝陵祭祖、祭拜炎帝图片教师:每逢清明时节,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从各地来到这里举行祭祖活动,以寄托念祖之情。
为什么对黄帝和炎帝有着如此念祖之情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远古的传说》,共同探寻答案。
【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一)炎黄联盟幻灯片展示问题:读课本第一目“炎黄联盟”部分内容,结合材料和你所搜集到的资料讲述历史故事。
(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生1:阪泉之战。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
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爆发了阪泉之战。
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
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联盟。
生2:涿鹿之战。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为联盟后,实力更加强大。
后来,蚩尤带领他的部落不断向西发展,对炎黄联盟造成威胁,黄帝率领各部落的人,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的原野上,蚩尤战败被杀。
炎黄联盟得到更大发展。
师:从字形来看是否相同呢?师:炎帝黄帝与蚩尤的交战是一个传奇般的故事,那么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战争结果。
(多媒体白板展示图示和填空题,引导学生概述内容)师:现在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海内外华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他们为什么要祭祀黄帝呢?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对这个称谓有什么感想?生1: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因此,我们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三位神话人物——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以及这些神话传说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神话故事的文本阅读,也有与故事相关的插图和注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神话传说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古代神话传说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女娲和伏羲的故事,理解这些神话传说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及其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教学难点:神话传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以及引导学生理解神话传说在历史文化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神话故事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3.教学资源:与神话传说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4.课堂活动准备:神话故事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神话故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神话传说,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同时配合相关插图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7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
2、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是怎么样的?(二)自主学习1/ 41、涿鹿之战(阅读课本12页,找出有关涿鹿之战的以下问题):①、时间:;交战双方:、对抗;地点:,所在流域。
②、结果:。
③、影响:。
2、黄帝----人文初祖后人尊称黄帝是,他建造,制作,教人,还发明了,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他的妻子发明了,他的手下发明了,编出了。
3、尧舜禹的禅让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
②、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是。
(三)合作探究1、你对黄帝的发明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更科学?2、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4、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里,大都有随葬品,但数量多少差别很大。
”2/ 4材料二:“(据说)禹晚年时,用武力平服了不顺从他的部落,俘虏了这些部落的成员,罚做奴隶。
有一次,禹召集部落首领在会稽聚会,到会的首领都要带玉帛来。
有个部落首领来晚了,禹竟专断地把他处死。
”阅读材料回答:①、归纳材料一、二反映的情况。
②、上述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些情况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四)课堂检测1、“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
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陕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祭拜的是谁吗( B)A、炎帝B、黄帝C、舜D、尧2、下列人物,哪一个和历史上的禅让制没有关系( A )A、黄帝B、尧C、舜D、禹3、原始社会终结的根本原因是( C )A、禹想当国王B、禅让制被破坏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贫富分化的出现4、原始社会终结的标志是( B )A、禹当上了部落联盟的首领B、禹建立了夏朝C、禅让制被破坏D、社会生产的发展3/ 4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炎帝、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B、我们尊称黄帝为“华夏之祖”“华夏始祖”C、我们尊称炎帝为“人文初祖”D、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五)巩固小结炎帝、黄帝和蚩尤以及尧舜禹的故事,反映了原始社会走向终结,文明社会开始的基本情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和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能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做出初步的比较,判断和解释。
过程与方法学生共同参与回答问题,并进一步探索新的问题;通过互相讨论、共同寻找答案的方式,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归纳线索,为今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炎帝与黄帝事迹的学习,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对“尧舜禅让”的学习,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教学难点:尧舜禹禅让的实质教学方法:多媒体师生互动教学,PPT演示,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引导] (播放视频《祭黄帝陵》)为什么祭拜黄帝陵那么隆重?我们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根又在哪里呢?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
一、炎黄战蚩尤[教师讲述] 在四五千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就活动着许多部落。
传说中有两位著名的部落首领,那就是黄帝和炎帝。
在东方有强大的蚩尤部落,在南方还有苗蛮部落。
(出示部落分布图)相传蚩尤部落勇猛异常,还曾经与黄帝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
这场大战在哪里发生?[学生回答] 涿鹿[教师讲述](出示形势图)相传蚩尤部落“铜头铁额”,骁勇非常,在涿鹿之战中,黄帝部落一度落于下风,后来与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甚至要找来天女相助,还发明了指南车,才最终打败了蚩尤部落。
[板书]一、炎黄战蚩尤著名战役:涿鹿之战[教师提问]你怎么看涿鹿之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涿鹿之战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教师讲述](出示线索)炎帝和黄帝部落打败了蚩尤部落,并且结成部落联盟。
而在炎帝和黄帝之后,又相继出现了尧、舜、禹三个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3课远古的传说》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新编教材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包括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
教材通过讲述这些传说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以及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
本课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对历史故事有一定的兴趣,但历史知识相对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学生对于传说时代的了解相对片面,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传说时代的历史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的故事,掌握传说时代的基本历史事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黄帝、炎帝、尧、舜、禹等传说人物的故事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传说时代的历史价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讲述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文字、音频等资料。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历史故事、文献资料等,用于课堂讲解和讨论。
3.投影仪:确保投影仪正常使用,方便展示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故事,如“黄帝战蚩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听说过这些传说人物吗?他们有哪些故事?”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传说人物,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远古的传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概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黄帝、炎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始祖,从而激发爱国情感,增进民族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黄帝对人类作出的贡献;夏朝的建立。
难点:
说黄帝是“人文始祖”的原因;“禅让制”的含义。
教学准备:
黄河流域的空间位置和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的活动区域图;《炎帝战蚩尤》图;祭黄帝陵活动相关图片;出土农具的图片;PPT课件。
教学基本过程
导入:
展示祭黄帝陵活动相关图片。
问:作为我们祖先的黄帝为什么至今仍受到炎黄子孙如此的敬仰?学习了第3课我们就知道了。
感知理解
一、炎黄联盟
1.出示《炎黄战蚩尤》示意图,引导: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到炎帝、黄帝和蚩尤部落的位置。
然后说说自己从课外读物中了解到的关于炎黄战蚩尤的故事。
讲述:黄帝与炎帝是住在黄河流域的两个部落,他们因争夺地盘发生战争,最终以黄帝获胜而告终。
从此黄帝声威远扬,个部族纷纷前来归附,黄帝的势力不断壮大。
再加上四方安定,国泰民安,黄帝渐渐产生了享受一番的念头,于是大修宫殿都城,开始耽于享乐。
九黎族的首领见黄帝荒废政事,就起兵反叛。
黄帝与蚩尤在逐鹿展开一场大战。
黄帝的兵士被蚩尤布下的毒雾包围,黄帝踏上指南车指挥他们冲出毒阵。
蚩尤又请来风伯雨师助战,黄帝请天女帮忙,使风停雨散,并乘机打败了蚩尤。
黄帝从此兢兢业业,勤于政务,并与炎帝精心合作,和睦相处。
两个部落共同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汉族的前身——华夏族。
2.分享:我们介绍炎黄战蚩尤,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知道黄帝通过一系列战争,打破了原有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问题——炎黄战蚩尤。
3、设问:同学们,我们今天经常自豪地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这是为什么?
距今约4000多年前,炎帝部落联盟和黄帝部落联盟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
之后,两个部落联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因此也可以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黄和黄帝生活在怎样的一个时代呢?(传说、远古时代)
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的历史依靠口耳相处的方式流传下来,成为古史传说。
古史传说中所描述的远古时代被称为传说时代。
古史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大多功业显赫,留下了许多动听的故事。
这些故事浓缩的反映了文明起源时期的巨大变动和无数先民们的创造和发明。
2.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有哪些发明?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仓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乐谱,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指导:课本中关于黄帝的神话,哪些是可信的?哪些是带有神话色彩的?怎样看待更科学?
黄帝不仅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称为华夏始祖,而且在以后几千年的历史中,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巩固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说,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
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这一课最后一个子目的内容。
思考、讨论禅让制的内容和实质。
三、尧舜禹的禅让
1.那么,这种禅让的实质是什么?(是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荐部落联盟领袖的方法)什么样的人才具备被推选的资格?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一目的内容,能否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爱戴。
包括生活简朴,克己爱民;宽厚待人,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一心为群众着想……)
2.阅读这部分的第二段,思考讨论: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精神?
3.引导: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关于黄帝、尧、舜、禹的历史,我们可以想一下,尧、舜、禹的生活阶段和前面我们讲过的内容在时间上相吻合的是哪一部分?
从黄帝到尧,前后共五代。
尧在位七十多年,舜在位三十九年,这样看来,到禹即位时,已经到了原始社会后期,如果和前面所讲过的内容相对照的话,应该属于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时代的后期。
也就是说,禹即位时,原始社会即将解体,奴隶社会即将开始。
而禹也确实扮演了一个承前启后的角色。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
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没有私有制的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取得维持生命的最低度的生活资料,没有剩余产品,因此不可能有私有财产,也就没有私有观念。
原始农耕生活开始以后,由于生力水平的提高,农业、饲养业的发展,使劳动产品有了一定的剩余,私有制产生的基础出现了。
到了大汶口原始居民时期,私有财产的范围不断扩大,反映在墓葬的随葬品中,多寡不均、贫富悬殊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在大汶口一些富有的大墓中,既有葬具(棺椁),又有大批的随葬品,最多的达180多件,包括精美的彩陶、黑陶和白陶及石质、骨质的工具、装饰品,甚至还有透雕刻花的骨核核象牙雕筒的工艺品。
它们与葬在同一墓地而几乎一无所有的墓葬形成鲜明的对比。
四、小结
传说时代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文字产生前夕,先民们代代相传,以传说的形式保存了古代先民经历的历史,因此,这部分的传说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性;但代代口耳相传,有很多内容会发生变化,因而与历史不相符合,因此,我们不能把它当成完全真实的历史,特别是某些传说中英雄人物的贡献,有近乎神化的色彩,更不能当成真正的历史。
我们要善于从远古时代存留下来的先民活动遗址和文物,来印证并提取真实的历史信息。
板书设计:
第3课
一、炎黄联盟
1.远古的历史传说
2.炎黄联盟、炎黄战蚩尤的传说——华夏民族的起源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传说中的炎帝
2.传说中的黄帝
3.考古发现的印证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尧舜禹的禅让
2.大禹治水。